第16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讲义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1页
第16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讲义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2页
第16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讲义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3页
第16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讲义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4页
第16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讲义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1.局部抗战(1)日本侵华背景①1927年6月,日本召开侵略中国的东方会议。②1929年秋,世界性经济危机严重影响日本。③1931年上半年,日本加紧进行武装侵略的部署表现①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②1932年1月,在上海挑起侵略战争。③1932年3月,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④1935年,为吞并华北,制造“华北事变”(2)国共两党对日政策①国民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方针,实行不抵抗政策,幻想依赖国际联盟迫使日本撤兵。②中国共产党:1935年8月1日,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5年12月,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3)各阶层抗战①在一·二八事变中,十九路军顽强抵抗日军侵略。②1933年,中国军队发起长城抗战。③1935年,北平学生发起一二·九运动,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④东北抗日联军在杨靖宇、赵尚志等领导下,牵制了大量日军。⑤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联合发动西安事变,这一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1937年7月7日,爆发卢沟桥事变,中国全国抗战开始。(2)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讲话,表示准备抗战。(3)1937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召开扩大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4)中国共产党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5)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共合作抗战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3.日军的侵华暴行(1)制造屠杀: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2)殖民统治政治侵略实行“以华制华”方针,在占领区扶植傀儡政权。1940年3月,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并签订大量卖国协定经济掠夺实行“以战养战”。垄断沦陷区工矿、金融、交通业;实行“粮食统制”,强行“征购”和“配给”;强迫青壮年到日本和中国东北做苦力军事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施“三光”政策。1941年至1942年,日军在华北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对抗日根据地疯狂“扫荡”(3)重庆大轰炸: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对重庆进行了长达五年半的战略轰炸和无差别轰炸。(4)践踏国际公法:实施细菌战,残杀中国军民。(5)推行“慰安妇”制度。二、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1.正面战场(1)英勇抗战阶段会战时间结果及影响防御阶段淞沪会战1937年8月至11月中旬日军占领上海;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太原会战1937年9月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1937年10月—11月忻口会战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1937年11月初太原失守徐州会战1938年1月至5月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武汉会战1938年6月中旬至10月下旬武汉会战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武汉、广州陷落后,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相持阶段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长沙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2)大后方迁移背景中国的经济实力、军事能力与技术水平远落后于日本,难以抵挡日军深入国土,但人民的抗敌意志高昂表现工业内迁东部沿海工业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高校西迁华北、华东各名校师生长途跋涉,迁到西南、西北大后方影响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和精神基础2.敌后战场(1)敌后战场的开辟建立根据地上海、太原失守后,八路军、新四军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战法根据地军民依据各地的地形特点,采取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打击日军,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意义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牵制了在华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2)敌后战场的抗战①百团大战背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图谋以“囚笼政策”消灭敌后抗日根据地特点以破袭日军华北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进攻作战概况1940年8月至次年1月,八路军发动了105个团,约20余万人,投入战斗,取得重大胜利结果摧毁大量敌人据点,缴获大批枪炮、物资,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②皖南事变原因国民党消极抗战,反共倾向日益增长过程1941年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结果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打退国民党的反共高潮(3)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土地政策在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建设成效显著经济建设在陕甘宁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政权建设在陕甘宁边区实行精兵简政以“三三制”为原则,开始实行“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选举制度联想——选择性必修1·P16~17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背景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逐步扩大政权特色①中国共产党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②设置各级参议会,推行抗日民主制度,边区政府委员由边区参议会选举产生。③中国共产党通过“三三制”原则,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在各级政权机关的工作人员组成上,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评价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图解历史抗战时期两个战场的相互关系3.东方主战场(1)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背景1941年,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战场协助和配合了盟军作战,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标志1942年初,以中、美、英、苏为首的26个同盟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表现1943年,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通过《开罗宣言》,决定了对日作战以及战后处置日本的基本策略(2)中国的贡献和影响①贡献: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救援在日军追击下仓皇撤退的英军,战绩名扬海外。②影响:与美、英达成协议,废除不平等条约,取消在华特权,订立新的条约。图解历史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4.抗日战争的胜利(1)中共七大目的为了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准备概况1945年,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内容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意义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2)抗战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3)意义民族团结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和平事业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对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国际地位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民族复兴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史论拓展|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抗日战争最深远的影响有三个方面,一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觉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二是民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三是中国共产党抵抗外来侵略的高度民族自信和提出的正确主张,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了解和接受。这些变化不是局部的、枝节的,而是对全局的变动有着根本性的意义。——金冲及《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的新觉醒》【基础性概念】1.华北事变:1935年日本为蚕食侵犯华北地区蓄意制造的一系列事件的统称。1935年期间,日本特务机关为策划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投靠日本,先后制造了河北事件、张北事件、华北五省自治运动等一系列事件。华北事变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民族工业内迁: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东部沿海工业开始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在此期间,大量工业企业迁入西南、西北大后方,一定程度上保存了我国的民族工业,坚定了中华民族的抗战决心,为抗战的胜利打下了物质基础,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工业结构和布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工业化建设有一定的影响。3.国民政府的统制经济:所谓统制经济,就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前提下,国家财政为服从战争需要,依靠行政或法律手段,直接干预或管制生产、流通、分配等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统制经济的全面实行,就是战时经济体制确立的表现。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制定和推行了统制经济政策。4.陕甘宁边区政府:1937年9月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正式宣布成立,林伯渠任主席。政权结构为:参议会,为最高权力机关,参议员由人民直接选举;政府机关,设边区、县、乡三级,主要领导人由同级参议会选举产生;司法机关,设高等法院。陕甘宁边区的政权是抗日人民的政权,实行民主集中制。它的阶级基础除了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外,还包括了其他一切愿意抗日的阶级、阶层,为夺取抗战胜利和国家政权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5.“双减双交”政策:1937年,洛川会议上,中国共产党正式确定“双减双交”政策为抗战时期的基本土地政策。其特点:首先,以抗日救国纲领的形式提出,具有统一战线的性质;其次,基本目的是团结抗日、一致对外,体现了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的一致性;再次,虽具有改良性和不彻底性,但它削弱了封建剥削制度,联合了地主阶级,解决了农民的生活问题,提高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抗战热情和生产积极性,对争取抗战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6.皖南事变:指1941年国民党在皖南发动的反共事变,是国民党顽固派在新四军军部和所属部队决定北撤到长江以北苏皖敌后地区时精心策划的围歼新四军部队于泾县茂林地区的一个极其险恶的反动阴谋,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所发动的反共高潮中犯下的最大的一次罪行。7.中国远征军:中国远征军是1942—1945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阶段,为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和打通抗战“输血线”而出征缅印、抗击日本的英雄部队,是中国与反法西斯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型代表。中国军人以巨大的牺牲换取了赴缅作战的胜利,对太平洋战场和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8.延安整风运动: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1941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标志着整风运动开始。1945年4月20日,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止。【关键处提问】1.1927年6月,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制定侵略中国总方针的东方会议,确立把满洲从中国本土分裂出去,自成一区,置于日本势力之下的侵略方针。这说明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目的是什么?这次会议的召开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目的:侵占满洲,进而侵占全中国。说明:日本侵华蓄谋已久。2.1935年底,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会议,毛泽东根据会议精神,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摘编自教材P136)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意义?[提示]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统一了党内思想。3.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对于国内任何派别,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无不开诚接纳,咸使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而一致努力。材料表明国民党持什么态度?这一态度有什么积极作用?[提示]态度:愿意与国内其他政治派别共同抗日,但坚持国民党掌握领导权。积极作用:客观上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推动了全民族的抗战。4.观察教材P143图片,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毛泽东对中国抗战战略态势发展有何预见?[提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抗战的胜利最终属于中国。5.全国抗战期间,海外华侨认购的国债有十多亿法币。至1940年10月,向祖国捐献了217架飞机、27辆坦克、1000辆救护车。据此我们能获取什么信息?[提示]华侨积极支持中国的抗战,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6.戴安澜将军在致夫人王荷馨的信中写道:“现在孤军(编者按:中国远征军)奋斗,决心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家战死,事极光荣。”材料反映出中国远征军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提示]顽强的作战意志,强烈的爱国精神;深厚的家国情怀。主题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维度1】日本侵华与中国共产党政策的调整[典例1](抗日救亡运动|2024·广东清远模拟)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表示:大家“都应以‘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这一宣言折射出()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B.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C.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诚意 D.国共两党利益的趋同解析:选择B项:根据材料“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可知,1935年,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排除A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是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排除C项:1936年12月12日发生西安事变,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国共两党阶级属性不同,利益不可能趋同。[典例2](2023·全国甲卷,4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加快向中国东北移民的步伐,在伪满初即制订了所谓“屯田兵”移民和一般“农业移民”的侵略方针。为实现移民侵略,日本政府对本国人民进行欺诈性宣传。日本移民主要配置在沿苏边境一带,山林边缘地区,重要政治、经济、军事和交通的中心地区。日本侵略者认为“选定和取得农耕地,与满洲日农移民成败的关系极大”。1936年,日本政府正式通过了庞大的移民计划,并列为“七大国策”之一。为此,日本和伪满洲国都强化了有关移民机构。截至1944年底,日本移民侵占土地相当于当时东北耕地总面积的1/10。到1945年战败投降为止,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移民达10.6万户31.8万人。——摘编自孔经纬《一九三一至一九四五年间日本帝国主义移民我国东北的侵略活动》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向中国东北移民的主要方式。(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移民中国东北的后果。解析:第(1)问,解题思路如下表所示: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方式“在伪满初即制订了所谓‘屯田兵’移民和一般‘农业移民’的侵略方针”制订侵略方针“日本政府对本国人民进行欺诈性宣传”欺诈性宣传“1936年,日本政府正式通过了庞大的移民计划”政府主导“日本移民主要配置在沿苏边境一带,山林边缘地区,重要政治、经济、军事和交通的中心地区”有目的地向重点地区移民“日本和伪满洲国都强化了有关移民机构”强化移民机构第(2)问,从人口构成、对东北资源的掠夺、抗战的影响等角度进行说明。答案:(1)方式:制订侵略方针;欺诈性宣传;政府主导;有目的地向重点地区移民;强化移民机构等。(2)后果:使我国东北的农业生产围绕着日本帝国主义利益进行,是“工业日本,原料满洲”的殖民主义经济政策的具体体现;东北工矿企业和农业资源遭到掠夺和野蛮开发,加剧了日本的侵略战争;给东北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东北地区抗战的形势更加艰难。【重点理解】1.历史解释——1931—1936年抗日民主运动的影响(1)打击了日本在东北的殖民统治,揭露了日本吞并华北的阴谋和企图灭亡中国的野心。(2)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3)促使国共两党调整政策,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4)促使中国政局由内战、对峙到合作抗日的转变,为实现全民族抗战作了准备。2.历史解释——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及和平解决的意义(1)发生原因①根本原因:华北事变后,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危机。②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特别是一二·九运动的影响。③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④蒋介石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逼张、杨“剿共”并亲赴西安督战,是事变发生的直接原因。(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维度2】国共第二次合作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典例3](2024·安徽芜湖模拟)1941年11月,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选出的辖区政府18名委员中,有共产党员7名,徐特立(共产党员)当即申请退出,经大会通过,以党外人士递补。此政治实践()A.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的范围 B.借鉴了俄国革命的成功经验C.削弱了边区政权的建设力量 D.适应了民族战争的形势需要解析:本题解题关键是正确判断题干现象所处的时期。根据“1941年11月”“陕甘宁边区”可知,此时是全国抗战时期,据此排除A项;根据“18名委员中,有共产党员7名,徐特立……申请退出”等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对“三三制”原则的实践,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创新之举,排除B项;“以党外人士递补”有利于加强边区政权的建设力量,排除C项;根据地政权的“三三制”原则有利于团结各阶层抗日,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D项正确。[典例4](2024·安徽联考)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中期,有关民主选举的标语和口号在陕甘宁、晋察冀等边区较为普遍,如“选举是保卫边区的法宝”“民选各级政府”“人民是政府的主人”等。此外,还有民主答疑、民主漫画等多种形式。这些做法旨在()A.使人民群众成为国家的主人 B.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明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D.完善苏维埃基层政权组织架构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群众成为国家的主人,排除A项;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这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经明确,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对苏维埃基层政权组织架构的完善,排除D项。【重点理解】1.历史解释——“三三制”“三三制”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为争取团结各阶级抗战而采取的政权组织原则。在抗日根据地各级政权机关的工作人员组成上,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党外人士占其余三分之二名额。这一原则突出体现了边区政权的统一战线性质和共产党人愿与各抗日党派及无党派人士合作的精神,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扩大了参政议政的群众基础,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2.家国情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意义(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坚力量,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空前壮大,成为决定中国政治前途的根本力量。(2)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旗帜下,中华民族实现了大团结,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入侵,终于赢得了近代百余年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3)中共更加成熟,中共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加速了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历史进程。主题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维度1】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及评价[典例5](淞沪会战|2024·湖南长沙月考)蒋纬国在《国民革命战史》中写道:(此战)迫使日军将主力作战由华北移于华东。因此日军将其原可由北平南下汉口最有利的作战线,改由上海西向汉口最不利的作战线,使国军获得一年又两个月时间……将华东、华中凡可供应建设抗战基地之人力物力概行西迁。此战()A.为持久抗战创造了一些条件 B.正面战场取得首次大捷C.在敌后战场进行了积极配合 D.推动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解析:选择A项:根据题干中“迫使日军将主力作战由华北移于华东”和“改由上海西向汉口最不利的作战线”可知,此战役为1937年的淞沪会战,且此次战役“使国军获得一年又两个月时间……将华东、华中凡可供应建设抗战基地之人力物力概行西迁”可知,淞沪会战为持久抗战创造了一些条件。排除B项:正面战场取得的首次大捷是平型关大捷。排除C项:淞沪会战是正面战场的抗战。排除D项: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是在1938年武汉会战之后。【重点理解】唯物史观——对抗日战争中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评价(1)国民党正面战场是全民族抗战初期的主力。国民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的大规模会战。如淞沪会战、晋北忻口会战、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方针,消耗了日本的军事、经济实力,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的作用。(2)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敌后战场的开辟,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3)国民党爱国官兵的抗战英雄事迹,振奋了民族精神,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扩大了中国抗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4)掩护了西南抗战基地的营建,为内迁争取了时间,为长期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维度2】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典例6](2024·四川南充模拟)1940年,中共中央指出:“我党过去一年坚决的正确的反摩擦斗争……使他们(顽固派)不得不在事实上承认我党之力量与地位。而我党五十万大军积极行动于敌后,则给了日寇以深重的打击,给了全国人民以无穷的希望。”据此可知,当时()A.中共执行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 B.敌后战场成为反蒋抗日的主战场C.全面抗战路线赢得各阶层支持 D.中共在全国战局中的影响力增强解析:A项仅反映了材料的部分信息,排除;B项从材料中反映不出来,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其他阶层的信息,C项错误。[典例7]1938年,《纽约先驱论坛报》报道:“这个新政权的防御力量由50万中国农民组成。四分之一的人有步枪,其余的人有大刀、长矛或手榴弹。”该报道体现了()A.中国共产党践行全面抗战路线B.全国军民以高昂斗志投身抗战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收效显著D.国共两党团结合作抗日的决心解析:根据材料“1938年”“50万中国农民”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论述的是中国共产党推行全面抗战路线,故A项正确;材料中的报道重点在于中国农民的抗战,而非“全国军民”,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战的效果,排除C项;题干信息与国共合作无关,排除D项。【重点理解】历史解释——中华民族抗战胜利的原因(1)组织领导:国共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抗敌。(2)民众因素: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使抗日战争成为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3)战略战术:中国共产党制定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和运动战,配合正面战场,最后赢得战争胜利。(4)国际因素: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中国抗战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维度3】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政府、美国在日本投降问题上的不同主张评价类设问即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或历史事件的性质、特点、地位、作用、影响或意义等;评价偏重于从史实中得出结论。具体解题步骤如下:[典例8](2023·全国乙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依据波茨坦盟国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宣言,迅速解除敌伪军的武装,收复一切敌占城镇交通要道,把沦陷区一万万六千万同胞赶快解救出来……一定要坚决扫除前进途中的一切障碍,逼迫敌伪军向我投降,彻底消灭拒绝投降的敌伪军,收缴敌伪军的武装,占领城镇和交通要道,摧毁敌伪组织和反动势力,维持革命秩序,建立人民政权!——《解放日报社论》(1945年8月13日)材料二1945年8月10日,蒋介石电令各战区:对敌可能之抵抗的阻挠,应有应战准备;并应警告辖区以内敌军,不得向我已指定之军事长官以外任何人投降缴械;对封锁地伪军应策动反正,并迅即确保联络掌握,令其先期包围集中之敌,先期控制敌军撤离后之要点要线,以待国军到达。——摘编自李新总编《中华民国史》材料三日本战败之际,杜鲁门认为,“蒋介石的权力只及于西南一隅……长江以北则连任何一种中央政府的影子也没有”。8月10日,美国政府下达指令:利用日本军队作守备队,阻止共产党前进,以待美国帮助国民党把军队运送到华南并把美国海军调到中国海港。15日,杜鲁门的《一号通令》要求日本天皇命令中国战区的日本海陆空将领(除满洲外)都向蒋介石投降。根据这一方针,美国大力帮助蒋介石运兵到华北、华东,美国军队在天津、青岛等地登陆,10月下旬起开始助蒋向东北运兵。——摘编自方连庆等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政府在接受日本投降问题上的主张。(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在日本对华投降问题上采取的措施。(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政府、美国在日本对华投降问题上的做法。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依据波茨坦盟国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宣言……把沦陷区一万万六千万同胞赶快解救出来”→主张全面反攻;据材料一“一定要坚决扫除前进途中的一切障碍……维持革命秩序,建立人民政权”→力争受降权;据材料二“警告辖区以内敌军,不得……投降缴械”→主张全面掌握受降权;据材料二“对封锁地伪军应策动反正……以待国军到达”→利用伪军阻挠中国共产党的反攻。第(2)问,分析过程见下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及所学知识措施“利用日本军队作守备队,阻止共产党前进”利用日军阻止中国共产党前进“以待美国帮助国民党把军队运送到华南”“美国大力帮助蒋介石运兵到华北、华东……向东北运兵”帮助蒋介石运兵到华南、华北、华东、东北地区“要求日本天皇命令中国战区的日本海陆空将领(除满洲外)都向蒋介石投降”要求日军都向蒋介石投降“美国军队在天津、青岛等地登陆”美国军队登陆,占领重要城市第(3)问,要注意从不同角度加以评价。评价中国共产党的做法时,可从巩固中国人民抗战胜利成果,保证战后国内和平、民主、团结等角度分析;评价国民党政府的做法时,可从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对时局发展的影响等角度分析;评价美国的做法时,可从扶蒋反共、推行霸权主义等角度分析。答案:(1)中国共产党:主张全面反攻;力争受降权。国民党政府:主张全面掌握受降权;利用伪军阻挠中国共产党的反攻。(2)利用日军阻止中国共产党前进;帮助蒋介石运兵到华南、华北、华东、东北地区;要求日军都向蒋介石投降;美国军队登陆,占领重要城市。(3)中国共产党的做法:是对中国人民抗战胜利成果的巩固,对于保证战后国内和平、民主、团结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国民党政府的做法: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压制革命势力的发展,积聚反革命力量,为发动内战作准备。美国的做法:干涉中国内政,扶蒋反共,服务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需要。【重点理解】家国情怀——抗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1)政治民主化: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进步力量不断壮大,在抗日民主政权中推行“三三制”原则,在客观上为中国民主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2)国家统一:各民族、各阶层团结抗日成为国内统一的基础。人民在战争中自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的领导者,为随后统一全国积攒了力量。(3)经济工业化:国民政府在战争中建立起了战时体制,在工业结构的调整等方面都表现出了现代化因素。尤其是沿海工业的内迁,改变了中国西部工业落后的状况。(4)民族精神:进一步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在爱国主义旗帜的召唤下,中华民族焕发出强大的民族精神,支撑抗战取得最终胜利。(5)国家主权:为中国赢得国际地位和大国声望,收回并明确了台湾的领土主权。主题黄河——中华民族繁衍与抗争象征【维度】20世纪上半叶黄河所蕴含的时代精神共情思维是历史高考考查的重要思维方式。考生在备考时,必须以史料为依据,深刻体验社会生活的历史面貌及其变迁。将生活与历史相融,从人性出发,在反思、批判、同情的基础上构建、理解历史知识。在历史环境中了解、观察人物,把握人物的思想、情感和动机,理解人物的发展变化和作用,感悟历史,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孕育情感,才能将“死”的知识变成真正的智慧。[典例9](2023·北京等级考,19)黄河——“中华民族的根与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人通过祭祀表达对黄河的敬畏。据甲骨卜辞记载,殷人每年多次举行黄河祭祀,以求雨、求丰年等。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诸侯也常常祭祀黄河,以结盟、立誓或祈求战争胜利等。材料二1903年邹容在《革命军》中写道:“沿万里长城,登昆仑,游扬子江上下,溯黄河,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1910年革命派《民声》杂志发表组诗《爱之歌》,其中《黄河》篇写道:“吾族受此河流赐,产出一部民族志。”1923年李大钊在《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中写道:“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1937年国共两党代表在黄河边同祭黄帝,毛泽东亲撰祭文,“胄衍祀绵,岳峨河浩”“民族阵线,救国良方”1938年《民族诗坛》发表诗歌《黄河》,诗中写道:“黄河!你这中华民族的母亲,现在你再也不能安睡,东方吹动了号角,杀声震变了天地。”1939年《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首演,“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歌声激起热烈反响,迅速传唱到各根据地和抗日前线(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说明中国古代重视祭祀黄河的原因。(2)20世纪上半叶,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其时代内涵不断丰富。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予以说明。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据甲骨卜辞记载,殷人每年多次举行黄河祭祀,以求雨、求丰年等”可知,黄河孕育了古代农业,是古代农业的重要水源;根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诸侯也常常祭祀黄河,以结盟、立誓或祈求战争胜利等”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为适应诸侯国之间征伐战争的需要;结合所学知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悠久而灿烂的中华文明的发祥地。第(2)问,根据材料“邹容在《革命军》中写道:‘沿万里长城,登昆仑,游扬子江上下,溯黄河,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革命派《民声》杂志发表组诗《爱之歌》,其中《黄河》篇写道:‘吾族受此河流赐,产出一部民族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独立、自由、民主等思想,黄河成为独立、自由、民主的象征;根据材料“李大钊在《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中写道:‘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可知,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成立,无产阶级肩负起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根据材料“国共两党代表在黄河边同祭黄帝,毛泽东亲撰祭文,‘胄衍祀绵,岳峨河浩’‘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随着民族矛盾成为我国主要矛盾,我国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黄河成为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纽带。答案:(1)黄河孕育了古代农业,是古代农业的重要水源;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为适应诸侯国之间征伐战争的需要;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悠久而灿烂的中华文明的发祥地。(2)20世纪初,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独立、自由、民主等思想,黄河成为独立、自由、民主的象征;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成立,无产阶级肩负起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20世纪30年代,随着民族矛盾成为我国主要矛盾,我国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黄河成为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纽带。【重点理解】家国情怀——黄河,中华民族的象征黄河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约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开始,4000多年的历史时期中,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的时间延绵3000多年。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在黄河流域和近邻地区的有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四座。从炎黄二帝,到孔子、孟子、老子、墨子、韩非、孙膑等思想巨匠,从传说中的河图、洛书,到《诗经》《易经》《道德经》《史记》以至汉赋、唐诗、宋词,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四大发明,到天文历法、农学、医学、水利等,中华文化的诸多元典、古代一些重大的科技成果,都诞生于这片土地。黄河百折不挠、一往无前,塑造了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1.(2023·全国甲卷,31)1943年,中共中央指出,“提高妇女的政治地位、文化水平、改善生活,以达到解放的道路,亦须从经济丰裕与经济独立入手”。这一决定的实施()A.促成妇女彻底摆脱封建束缚B.有利于抗日根据地政权巩固C.扩大了陕甘宁边区阶级基础D.适应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需要解析:由材料“1943年”“提高妇女的政治地位……亦须从经济丰裕与经济独立入手”可知抗日战争后期,提高妇女政治地位,改善经济生活水平,可以更好发动群众,尤其是调动妇女投身抗战的积极性,有利于巩固抗日根据地政权,推动抗日战争的胜利,故选B项;“彻底”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没有性别之分,材料强调提高妇女政治地位与扩大阶级基础没有关系,排除C项;1949年春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答案:B2.(2023·山东等级考,7)1938年7月,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正式成立。剧团演出时,会在戏台两边挂起“中国气派,民族形式,工农大众,喜闻乐见;明白世理,尽情尽理,有说有笑、红火热闹”的对联;民众剧团常年在边区巡回演出,深受欢迎。该剧团的主要任务是()A.创新民族文化宣传方式B.团结工农建设边区政权C.动员民众投身民族民主革命D.落实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解析:据题干“1938年”“陕甘宁边区”可知,题干所述史实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结合所学可知,该剧团的演出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政治影响,成为发动群众、鼓舞战士、教育新兵(俘虏)的“活教材”,人民深受鼓舞,纷纷表决心、提保证,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卫边区,保卫党中央,解放全中国,据此可知,该剧团的主要任务是动员民众投身民族民主革命,故选C项。据题干可知,剧团是进行民族文化宣传的形式,并没有体现出“创新”之意,排除A项;据题干“1938年”可知,该剧团的主要任务是动员人民群众进行抗日战争,而不是“建设边区政府”,排除B项;题干所述能够体现出该剧团落实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但并不是其“主要任务”,排除D项。答案:C3.(2023·海南选考,7)平型关大捷后,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开展系列庆祝活动,全民族形成了关于该事件的社会共识。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国家权力,借助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媒体宣传等方式,再现了这一史事,使之成为中华民族革命精神的文化符号。这充分说明了()A.国家权力的介入强化了集体记忆B.共同记忆的构筑有益于价值认同C.学校教育的实施培育了家国情怀D.大众媒体的宣传提升了英雄形象解析:据材料“形成了关于该事件的社会共识”“成为中华民族革命精神的文化符号”可知,民众对平型关大捷所体现的民族革命精神形成了充分的价值认同,这是建立在新闻媒体、社会教育和社会各界不断深化记忆的基础上,通过使平型关大捷成为了民众共同的记忆来实现民众对平型关大捷的价值认同,故选B项;据材料“通过国家权力,借助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媒体宣传等方式”可知,国家权力、学校教育、大众媒体都只是方式之一,排除A、C、D三项。答案:B4.(2023·重庆等级考,8)1938年4月24日,上海舞女界救济难民游艺大会在新光大戏院举行,其中话剧《舞女泪》主要表达了舞女姐妹们的悲惨遭遇。她们通过游艺的方式来组织社会各界人士捐款,将所得款项送给难胞,余下的捐给前方将士。这一事件表明()A.妇女解放进入新阶段B.全民族抗战已经形成C.话剧演出趋于商业化D.沦陷区民众生活无望解析:根据“她们通过游艺的方式来组织社会各界人士捐款,将所得款项送给难胞,余下的捐给前方将士”可知,上海的舞女也进行募捐来支持抗日前线的将士,说明社会各阶层都投入到抗日战争中,反映了全民族抗战已经形成,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上海的舞女通过募捐支持抗日,不是进行妇女的解放,更不是说明话剧趋于商业化,排除A、C两项;上海的舞女募捐支持抗战不代表沦陷区民众生活无望,排除D项。故选B项。答案:B5.(2023·江苏等级考,8)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强调“由减租减息转变到耕者有其田”,要派干部到城市去,“掌握大的铁路、工厂、银行”。他主张新的中央委员应该包罗各种人才,“将来还要搞大工业”。他提出要夺取北平、天津等中心城市,并表示“我们一定要在那里开八大”。毛泽东的主张()A.基于对解放战争进程的判断B.说明中国革命性质发生变化C.重在强调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D.憧憬着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未来解析:答案:D6.(2022·全国甲卷,30)1939年,朱德指出,“在中国,由议会选举政府,决定施政方针,边区是第一个”。1940年,毛泽东再次强调,这种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这说明,边区政府()A.具备了新民主主义的特征B.脱离了国民政府管辖C.代表根据地社会全体意志D.仿行苏联的政治制度解析:材料“由议会选举政府”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体现了社会各阶级反帝反封建的社会大联合,所以边区政府具备了新民主主义的特征,A项正确;1940年属于抗日战争时期,边区政府是受国民政府管辖的地方政府,排除B项;材料“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说明边区政府是抗日力量的大联合,不包括投降分子、汉奸和卖国贼,排除C项;材料“由议会选举政府”“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说明边区政府代表人民的意志,是民族矛盾占据主导地位前提下中国社会抗日力量的大团结,是特殊国情下的产物,并非“仿行苏联”,排除D项。答案:A1.(2024·湖北高中联合测评)在中国共产党成立早期,“人民”一词逐渐上升为党的重要理论概念;国民革命失败后,“人民”一词有被“群众”“民众”等取而代之之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