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课件-叶螨_第1页
《果树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课件-叶螨_第2页
《果树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课件-叶螨_第3页
《果树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课件-叶螨_第4页
《果树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课件-叶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叶螨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果树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目录为害特点12形态识别3

发生规律4防治方法(一)为害特点近年来,大棚草莓叶螨危害日趋严重,基数大时,防治该虫非常困难,短时期内可造成很大损失。为害草莓的螨类主要有二斑叶螨、朱砂叶螨和截形叶螨。二斑叶螨:主要在叶片背面刺吸汁液,为害初期,叶片正面出现若干针眼般枯白小点,以后小点增多,以致整个叶片枯白。朱砂叶螨:主要在叶片背面刺吸汁液,发生多时叶片苍白,生长萎顿,严重时叶片枯焦脱落,田块如火烧状。截形叶螨:主要群集叶背吸取汁液,使叶片呈灰白色或枯黄色细斑,严重时叶片干枯脱落,影响生长,缩短结果期,造成减产。草莓虫害—叶螨二斑叶螨为害(二)形态识别二斑叶螨:雌螨体长0.43~0.53mm,宽0.31~0.32mm,背面观为椭圆形;夏秋活动时期常为砖红或黄绿色,深秋时多变为橙红色,滞育越冬,体色变为橙黄色。雄螨:体长0.36~0.42mm,宽0.19~0.25mm,背面观略作菱形,远比雌螨为小,淡黄或淡黄绿色,活动较敏捷。卵:直径0.12mm,球形,有光泽,乳白色半透明,后转为黄色,随胚胎发育颜色渐加深,临孵化前出现2个红色眼点。幼螨:半球形,淡黄或黄绿色足3对。若螨:体椭圆形,足4对;静止期绿或墨绿色。草莓虫害—叶螨(二)形态识别朱砂叶螨:雌螨体长0.42~0.56mm,宽0.26~0.33mm,背面观卵圆形,红色,渐变锈红色或红褐色,无季节性变化;体两侧有黑斑2对,足4对,无爪,足和体背有长毛。雄螨:背面观呈菱形,比雌螨小,体色呈红色或淡红色。卵:圆球形,直径约0.13mm,有光泽,无色至深黄色带红点。幼螨:长约0.15mm,近圆形,足3对,若螨足4对,体形及体色似成螨,但个体小。草莓虫害—叶螨(二)形态识别截形叶螨:雌螨:体长0.44mm,体宽0.31mm,椭圆形,深红色,足及颚体白色,体侧有黑斑。雄螨:体长0.37mm,体宽0.19mm,体黄色,阳具柄部宽阔,末端弯向背面形成一微小的端锤,其背缘呈平截状,末端1/3处有一凹陷,端锤内角圆钝,外角尖利。草莓虫害—叶螨(三)发生规律

二斑叶螨:南方年发生20代以上,北方12~15代,但在草莓上定居的,一般只有3~4代。二斑叶螨以雌螨滞育越冬,早春气温均温达5~6℃时越冬雌螨开始活动,6~7℃时开始产卵繁殖,卵期10余天,成虫开始产卵至第一代幼虫孵化盛期需20~30d,以后世代重叠。随气温升高繁殖加快。六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猖獗为害期。10月陆续越冬。在温暖干燥的环境下繁殖快,行两性生殖,亦可孤雌生殖。未受精的卵孵化出的均为雌螨,每雌可产卵50~110粒,能在叶背拉丝躲藏。喜群集叶背主脉附近并吐丝结网于网下为害,有吐丝下垂借风力扩散传播的习性。草莓虫害—叶螨(三)发生规律

朱砂叶螨:在东北1年发生12代,在南方20代以上,在华北以滞育态雌成螨在枯枝、落叶、土缝或树皮中越冬,在华中以各虫态在杂草丛中或树皮缝越冬,在华南冬季气温高时继续繁殖活动。早春气温达到10℃以上时越冬成螨即开始大量繁殖,4月下旬至5月上旬从杂草等寄主迁入草莓田,首先在田边点片发生,在向周围植株扩散。在植株上则先为害下部叶片,在向上部叶片蔓延。以两性生殖为主,1头雌螨可产卵,50~11粒,有孤雌生殖现象。其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9~31℃,相对湿度35%~55%,高温低湿则发生严重,露地草莓以6~8月受害最重。朱砂叶螨在我国北方温室可全年繁殖为害。草莓虫害—叶螨(三)发生规律

截形叶螨:年发生10~20代,在华北地区以雌螨在枯枝落叶或土缝中越冬,在华中地区以各虫态在杂草丛中或树皮缝越冬,在华南地区冬季气温高时继续繁殖活动。早春气温达10℃以上,越冬成螨即开始大量繁殖,多于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迁入菜田,先是点片发生,随即向四周迅速扩散。在植株上,先为害下部叶片,然后向上蔓延,繁殖数量过多时,常在叶端群集成团,滚落地面,被风刮走,扩散蔓延。最适温湿度为29~31℃及相对湿度35%~55%。相对湿度超过70%时不利其繁殖。高温低湿则发生严重,所以以6~8月份为害严重。草莓虫害—叶螨(四)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叶螨一般在植株下部老叶上栖息,且密度大,故随时摘除老叶和枯黄叶并将有虫叶带出田地集中烧毁,消灭越冬虫源,清除越冬寄主杂草。天气干旱时,要注意灌溉并合理施肥,尽量减少使用氮肥,增施磷肥,以减轻为害。草莓虫害—叶螨(四)防治方法2.生物防治利用有效天敌如:长毛钝绥螨、德氏钝绥螨、异绒螨、塔六点蓟马和深点食螨瓢虫等,有条件的地方可保护或引进释放。当田间的益害比为1:10~15时,一般在6~7天后,害螨将下降90%以上。草莓虫害—叶螨(四)防治方法3.药剂防治大棚草莓在盖膜前后为重点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