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练习卷及答案_第1页
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练习卷及答案_第2页
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练习卷及答案_第3页
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练习卷及答案_第4页
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练习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练习卷及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O2=2X+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属于氧化反应B.X的化学式是Ag2S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2、现有X、Y、Z三种金属,把X、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Y产生气体的速率比X快,把Z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无明显现象,根据以上事实,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正确的是()A.X>Y>Z B.Y>Z>X C.Y>X>Z D.Z>Y>X3、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B.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炼钢、化工生产等C.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D.新鲜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4、下列关于Mg、Mg2+两种粒子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核电荷数相同 B.质量几乎相等 C.Mg2+比Mg稳定D.电子层数相同5、氧气与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下列关于氧气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中的氧气与水中溶解的氧气化学性质同样活泼B.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D.氧气能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6、小明家厨房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妈妈说可能是白醋也可能是白酒,为了确认,小明按教材上所学的闻气味的方法去确认这瓶液体,小明的做法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A.提出问题 B.制定计划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7、现将1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A.1:1 B.2:1 C.4:1 D.5:18、绚烂多姿的“冰晕”装点着美丽的天空,它是大气中冰晶对光线反射或折射所产生的大气光学现象,“冰晶”是水蒸气冷却后变成的固体小颗粒。“冰晕”和“冰晶“的形成过程发生的变化是()A.均为物理变化B.均为化学变化C.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D.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9、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是指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颜色,状态有所不同的物质C.凡是变化过程中有明显现象产生,说明此变化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D.“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的物质10、某固态物质受热后变为气态物质,这种变化属于()A.物理变化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C.化学变化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11、下列典故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司马光砸缸 B.铁杵磨成针 C.火烧赤壁D.凿壁偷光12、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用棕色试剂瓶保存。AgNO3受热分解,放出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A.SO2 B.NO2 C.NH3 D.N213、一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刚刚削了皮的青苹果果肉略显浅绿色,当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果肉的颜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这与空气中的哪一种物质有关()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14、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gD,则C的质量为()A.6.8g B.9.6g C.8.8g D.4.4g15、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16、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对其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A.红磷:产生大量白雾 B.硫: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镁条:发出耀眼白光 D.细铁丝: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17、某纯净物3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纯净物中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B.该反应中和的质量比为14:11C.该反应中和的分子数之比为7:6D.该纯净物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1:418、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A.猜想 B.实验 C.推理 D.归纳19、工业上,锻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现有一包CaCO3和CaO的固体混合物。己知Ca元素与C元素的质量比是5∶l,则此混合物中Ca元素与O元素的质量比是()A.15∶16 B.15∶14 C.5∶4 D.15∶820、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其中R指的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一定条件下,4.8gCH4与16.0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8gH2O、4.4gCO2和物质X,则X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该反应方程式中CH4与X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2、从下列实验现象的编号中,选择合适的编号填入题后的横线上A、火焰呈淡蓝色B、火星四射C、耀眼白光D、浓厚白烟E、蓝紫色火焰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镁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硫在空气中燃烧____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3、有下列物质:①氮气;②净化后的空气;③四氧化三铁;④矿泉水;⑤海水;⑥红磷。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如图所示两图是蒸馏装置和电解水的装置图,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两个实验从微观上有什么本质的不同______。(2)写出上述装置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怎样检验电解水负极产生的气体______。2、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净化黄泥水”的实验。请回答:(1)该操作用于水的净化,可除去_______杂质,实验室如要进一步除去水中的色素或异味,则可继续进行_______(填“吸附”或“蒸馏”)(2)图中出现的错误有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3)按实验要求,图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4)过滤操作后,发现所得液体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任写一条)。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硫酸铵[(NH4)2SO4]是农业上常用的一种氮肥,使用它能促进植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试计算:(1)硫酸铵[(NH4)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2)硫酸铵[(NH4)2SO4]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3)硫酸铵[(NH4)2SO4]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检测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他们在实验室里用6g石灰石样品(主要成分是CaCO3,杂质不参加反应)与19g稀盐酸(HCl)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产物为CaCl2、水和二氧化碳),测得残留物质质量为22.8g,求:(1)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2)样品中含有多少克碳酸钙?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D2、C3、B4、D5、C6、C7、D8、A9、D10、B11、C12、B13、B14、C15、D16、A17、D18、D19、B20、B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5.63:22、DCAEB3、②④⑤①③⑥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是否有新分子生成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说明生成的是氢气2、不溶性(或难溶性)吸附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玻璃棒引流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液面或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1)132(NH4)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