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炉值班室副工长岗位操作规程
1目的
为确保作业人员正确操作,保证装备有效运行,特制定本工艺技术操作标准。
2适用范围
适用于高炉值班室副工长岗位。
3工作程序
3.1炉况正常的标志
正常的炉况主要特征是炉缸匀称工作活泼,气流分布合理、渣铁热量充分、炉
温稳定、下料匀称、顺畅。它主要表如今:
3.1.1探尺下降匀称、没有停滞陷落、时快时慢现象,两探尺下降差异不大于
0.2m,每次加料后,料面深度根本全都。
3.1.2风口工作匀称、焦炭活泼光明,但不刺眼,无凝块生降现象,不挂渣、
不涌渣,风口破损少。
3.1.3渣温充足且流淌性良好。
3.1.4铁水物理热充分,同次铁前后温度匀称,相邻两次铁水温度波动不大,
断面为灰口。
3.1.5煤气分布合理。
3.1.6炉喉温度各点接近且稳定在肯定范围内,波动不大;
3.1.7炉顶温度曲线带较稳定,带宽在20~60℃之间,随上料前后波动在肯定
范围内,较为稳定。
1
3.1.8十字测温各点温度活泼,随布料有规律波动,中心点在300~650℃,边
缘温度在XXX~250℃o
3.1.9布料时炉顶煤气压力没有猛然上升的尖峰。随压力降低即恢复到正常位
置。
3.1.10热风压力及冷风流量微微波动,无锯齿状,且风量与料速相顺应。
3.1.11压差及风量相对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3.1.12除尘器瓦斯灰量无大波动。
3.1.13各段冷却壁水温差在正常范围内波动。
3.1.14炉体各层温度相对稳定在肯定的范围,波动小。
3.2高炉根本操作制度
高炉冶炼的根本操作制度包括:送风制度、装料制度、热制度、冷却制度与造
渣制度。
合理的操作制度,能保证合理的操作炉型,促使高炉稳定、顺行,到达“安全、
环保、高产、优质、低耗、长寿”的冶炼效果。选择高炉合理操作制度的依据是:
依据生产任务的要求确定高炉的冶炼强度。
冶炼生铁品种的要求。
原、燃料的质量。
高炉炉型及装备状况。
日常操作和掌握
3.2.1日常调剂炉温:
3.2.1.1调剂原则:
2
调整炉温存序应是煤粉—风温—富氧T风量一负荷;
通过料速、透气性指数、压量关系和风口状况、渣铁温度推断炉温趋向;
炉热料速减慢,透气性指数降低,有热悬可能,要按时减煤减氧,甚至过量减
煤或停煤停氧,保持较重的综合负荷,促进料速加快;
在料速与风量正常后,应恢复正常煤量和富氧,保持综合负荷稳定;
假如减煤后小时料速仍慢,答应临时降风温,一旦料速加快,首先恢复风温,
看炉况接受风温情况再逐步恢复煤量和富氧,以保持综合负荷稳定;
若炉温向凉,料速加快,快速加煤减轻综合负荷,调剂量使综合负荷减轻在0.1
以上。假如风温有余地按时提高风温,料速仍快,应实行减风掌握料速,防止炉温
过低,长期炉温提不上来,不能保全风要加焦减轻焦炭负荷。
3.2.1.2留意事项:
因炉热料慢,风压高,透气性指数低,不能用加风方法加快料速,以防悬料危
险;
综合负荷超重或超轻,不能连续大于4小时;
长时间综合负荷偏重,煤粉很难恢复,炉况有难行苗头,应补焦维持综合负荷
稳定;
为制止料速过快而实行加煤、提风温,减风量都用上后,一旦显现料速正常,
首先减煤,然后降风温于正常规定,在料速还未显现减慢的情况下,按时恢复风量,
以保证正常小时料速稳定,防止惯性作用显现新的向热难行。
炉热难行悬料降风温时要一次到位,恢复风温每次不大于50℃,两次间隔15
分钟以上。
3
3.2.2日常操作保炉况顺行的调整:
3.2.2.1肯定风压和压差不应超过规定,透气性指数不应低于规定下限;
322.2发现风压爬坡,透气性指数下降,应立刻减风将风压降下来,等透气性
指数恢复上来后,风压低下来再恢复风量;
3.2.2.3显现风量与料速不相顺应,料速过慢,为防止悬料、崩料应立刻减风,
把透气性指数做上去,待料速正常后恢复风量。
3.2.3加风条件及留意事项
3.2.3.1加风条件:
在压量关系合理的情况下,透气性指数必需在运行范围的中上限;
料尺工作正常匀称;
顶温正常,四个方向无严峻分叉;
铁水含[Si]在规定的中限以上。
3.2.3.2留意事项:
3.2.3.2.1加风必需留意透气性指数改变,透气性指数不应降低到规定下限;
3.232.2加风要与料速相顺应,料批数要保持在考核范围内;
323.2.3接近全风时,每次加风均要视炉况的接受程度,且加风间隔时间不宜
过短。
3.2.4加负荷条件及留意事项:
3.2.4.1加负荷条件同加风条件。
3.2A.2留意事项:
3.2.4.2.1加负荷与加风不要同时进行;
4
3.2.422在焦炭负荷较轻的情况下,加负荷一次不要过小,焦炭负荷调剂量在
0.05以上,防止连续加负荷;
3.2.4.2.3加一次负荷必需经过2个冶炼周期,以便观看炉况改变;
3.2.4.2A风量大,小时料速快,一般用增加焦批重减轻负荷;在小时料速慢,
以减焦炭方法加重焦炭负荷。
3.2.5关于加净焦方法:
3.2.5.1由于装备故障低料线,深度小于3.5米,炉温正常,炉况顺行有调剂手
段(煤和风温),可以不加净焦;
3.252亏料线到炉身中部,要依据炉温、顺行情况而定,炉温足顺行好少加;
炉温低顺行差应酌情加焦;
325.3在管道行程、炉况不顺、炉温偏低情况下应加净焦,以促使煤气重新分
布,消退管道行程,原则应依据炉况严峻程度确定加净焦量;
325.4铁水温度严峻缺乏,说明炉缸温度缺乏,应加净焦;
3.2.5.5加净焦应依据下达后铁水温度情况,再确定净焦加否。
3.2.6休复风操作:
326.1休风:
3.2.6.1.1停风操作核心是安全快速,不宜过早改常压放风,不应造成慢风时间
过长;
326.1.2放风风压在0.5kg/cm2以上应快在风压0.5kg/cm2以下时放风应慢,
在低压状态下应按时观看风口,防止休风时风口来渣。
3.2.6.2复风:
5
3.2.6.2.1复风的核心是送风时风量、风压、透气性指数三者关系正常,争取料
尺自由活动,送风时应先通知风机,要求到达送风风压,然后关放风阀,由风机掌
握风压,恢复中宜定风压操作,以便观看风量与风压关系。透气性指数和压差情况,
一般要比全风时的压量关系松,即风量大,风压低,透气性指数超过全风时的正常
上限指数,压差低于全风时的压差。假如不正常,要将风量减下来,减到压量关系
松,压差低,透气性指数大,争取料尺活动。
3.2.622在料尺工作好、风压不再上爬、透气性指数不再下降,能够稳定此水
平常可再加风加压;若关系好,加风幅度不大,加风速度可快。
3.2.6.2.3每次加风都要依据风压提顶压,即加风加顶压(如加lkg/cm2风压,
加0.05kg/cm2顶压)以保持料尺自由活动的压差和透气性指数,逐步恢复到全风
时的风压和顶压。若显现关系不正常,应要立刻减压保持关系正常,不要把不正常
关系拖延时间过长,否则,影响送风恢复时间;假如恢复中显现悬料,坐料后所恢
复的风压,要依据悬料前的风量与风压关系,压差与透气性指数水平而定,应低于
原风压,使之压量关系更松,压差更低,防止重复悬料。
3.2.624送风加料也要留意三者之间关系。当关系比拟好,透气性指数比拟大,
说明料尺活动条件具备,可以加快加料速度,尽快赶上料线,用正常料线作业。
3.262.5当三者关系紧急,不能盲目加料,给改善三者之间关系造成困难,甚
至造成悬料。应先把透气性指数做上来,料尺有活动迹象再加料。
3.2.6.2.6休风小于1小时,按85-95%复风,参考透气性和压差,逐步恢复全
风;休风1-4小时,按75-85%复风,参考透气性和压差,逐步恢复全风;大于4小
时以上按送风计划复风。
6
3.2.627加风要留意与加料和提风温错开,不答应同时动作。
3.2.7高炉的根本操作制度分述如下:
3.2.7.1送风制度:
3.2.7.1.1送风制度对初始煤气流分布和软熔带的外形位置有重大的影响,对热
制度的稳定和炉缸工作状态也有影响。
3.2.7.L2送风制度包括:风量、风温、风口直径、角度及长度选择与布局、富
氧、燃料喷吹等。
327.1.3风量:
在肯定的原燃料条件和炉顶压力下,有一最正确风量范围,风量应常常保持稳
定,正常情况下应运用全风操作。
高炉风量的大小取决于装备状况、料柱透气性、炉缸工作状态和风口断面积。
不答应由于边缘或中心发展局部气流过盛而长期在低风压下维持正常风量操
作。
必需严格按指定料批数下料,一般情况下,每班前后四小时以及班与班之间下
料批数差不超过两批。
在风量相同时,高炉透气性指数取决于原料粒度,高炉断面上煤气分布的情况,
炉渣性质及其数量,炉子的热制度等。
在肯定的冶炼条件下,高炉有一个比拟适宜的风压和压差,在这一压差下进行
操作方能保证高炉稳定顺行。
鼓风动能确定风口前燃烧区的深度,从而也确定煤气流的起始分布及炉缸工
作状况。因此各高炉应依据本身结构,原料条件及冶炼制度选择合理的鼓风动能。
7
影响鼓风动能的主要因素:
冶炼强度愈低,要求鼓风动能愈大。
炉子容积及炉缸直径愈大,要求鼓风动能愈大。
风口数目愈多,间距越小,答应鼓风动能愈大。
炉子侵蚀程度愈大,所需的鼓风动能愈大。
短风口较长风口需要的鼓风动能大。
边缘发展应维持较高的鼓风动能。
随综合冶炼强度和喷煤量的提高,所需鼓风动能较低。
运用原料粉矿多、粒度小的高炉一般维持的鼓风动能较高。
冶炼铸造铁较冶炼制钢铁的鼓风动能大。
高炉应依据生产计划确定其适宜的冶炼强度。
3.2.7.1.4风口选择:
风口面积是确定合理送风制度的中心环节,选择合理的风口面积和风口长度,
目的在保证稳定的送风制度。
依据客观条件,鼓风性质、鼓风参数、和高炉冶炼行程状况,确定适合的风口
面积与风口长度。
运用不同直径的风口时,应匀称间隔开或依铁口、炉型、炉缸状况而定。
有计划的长期慢风作业时,应改小风口或堵风口。
变动风口直径、长度或长期堵风口作业,应由技术厂长确定。
高炉风口正常工作的风速范围:(参考数据)
高炉180〜220m/s(XXX0m3,20个风口)
8
3.2.7.1.5风温:
风温是供应高炉热能的主要来源之一。可以增加鼓风带入的热量。
可以降低焦比。因此尽可能采纳高风温操作。
3.2.7.1.6喷吹煤粉。
喷吹煤粉是当前增铁节焦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依据炉况,不同数量和质量的煤粉,其取代的焦炭数量也不同,煤粉质量好,
灰份低、粒度细、喷吹匀称时,置换比高,反之则低。
喷吹煤粉使煤气中的H2增加,提高了煤气的复原力量,有利于炉料的复原。
喷吹煤粉能降低炉缸理论燃烧温度,故有利于提高风温。
风量不变,喷吹煤粉后炉缸煤气体积增加,鼓风动能增加。
喷吹煤粉具有热滞后性,热滞后性约1/2/3冶炼周期。
3.2.7.1.7富氧:
富氧有利于提高冶炼强度,有利于提高喷煤量,提高渣铁流淌性等作用,取得
增产节焦的效果。
3.2.7.2装料制度。
3.2.7.2.1装料制度是指炉料装入高炉时的布料挨次、批重大小及料线上下等装
料方法的合理规定。
3.2.7.2.2正常的料线应高于炉料与炉墙的碰撞点。在肯定范围内降低料线能加
重边缘,提高料线发展边缘。料线的变动由工段长提出,主管厂长批准。
3.2.7.2.3小料批加重边缘,大料批抑制中心,同时可促进煤气流匀称分布,提
高煤气利用率。适合的批重应与冶炼强度、炉缸工作状况、合理的煤气流分布相顺
9
应。
3.2.7.2.4依据沿炉喉半径煤气成份的改变来推断炉内煤气流和炉料的分布情
况。合理的煤气流曲线随高炉强化程度及运用不同原料而发生改变。
3.2.7.2.5批料中不同物理性质的矿石对布料的影响不同,按加重边原因重到轻
排列挨次是:自然矿—烧结矿一球团矿。在生产中熟料率降低时,要按时调整边缘
煤气流分布,防止边缘加重影响炉况稳定顺行。
3.2.7.3热制度:
3.2.7.3.1热制度是依据冶炼条件和所炼铁种的需求。争取在最低燃料比的条件
下,到达匀称、稳定而热量充分的炉温(包括生铁含硅量和渣铁物理温度卜
炉温稳定在规定范围内。
热制度的影响因素:
3.273.2炉料:入炉品位、粒度、种类、复原性;焦炭及煤粉灰份、水份、硫
份、强度;附加物用量等。
3.2.7.3.煤气流分布。
3.2.73操作状况:焦炭负荷、综合负荷、风温、富氧、风量、料速等。
327.3.4装备故障。
327.3.高炉操作事故。
3.2.7.4造渣制度:
3.2.7.4.1造渣制度的选择,取决于原燃料条件和冶炼生铁的品种。确定适合的
造渣制度,使炉渣物理热充足,流淌性良好,脱硫力量强,能保证高炉冶炼过程顺
当进行,获得优质产品.
10
3.2.7.4.2高炉操作碱度由工段长提出,集体商量确定,主管厂长批准;在保证
生铁质量的情况下,尽量维持较低碱度。
3.2.7.4.3酌情维持渣中MgO含量在8.5-12%,以改善炉渣性能,并尽可能选
用低A12O3的原料入炉。
327.4.4初渣性能和数量对高炉顺行有重大影响。
3.2.8各种条件对高炉操作制度的影响。
3.2.8.1原燃料的影响:
3.2.8.1.1原料强度变差,粉末多.或焦炭强度差时,料柱透气性变坏,高炉应实
行疏松中心又疏松边缘的装制。
328.1.2原料、燃料含硫量增高时,恰当提高炉温和炉渣碱度。
328.2冶炼强度的影响:低冶炼强度冶炼,为保证充足的炉温,则需要提高生
铁含硅量。
3.2.8.3高炉炉型的影响
3.2.8.3.1高炉炉衬侵蚀严峻,应实行加重边缘装制、炉衬局部侵蚀严峻,缩小
相应部位风口面积。
3.2.8.3.2高炉炉缸侵蚀严峻,应加钢钛矿护炉,如炉缸局部水温差过高,则应
缩小该部位风口面积或堵风口,降低冶炼强度,改常压,直至休风。
3.2.8.3.3如炉墙结瘤,除恰当发展边缘气流和提高炉温外,还要在结厚部位扩
大风口进风面积。
3.3炉况的调整标准
下部调整为基础,上下部调整相结合;活泼炉缸工作,保证炉温充分稳定;煤
11
气流分布合理,下料匀称顺畅。
3.3.1下部调剂:
3.3.1.1变更风量:
3.3.1.1.1当其它条件不变,风量与风压不相顺应时会造成管道、崩料、甚至悬
料。
3.3.1.L2短期减风操作,炉料下降速度降低,炉温会上升。
3.3.1.1.3长期慢风作业,除了严峻影响生铁产量外,还会造成炉缸积累、炉凉、
操作炉型被破坏。
3.3.1.1.4以下情况下答应加风:
高炉未到达规定风量时。
短期休风、拉风的复风应尽快加风至原水平。长期休风复风后答应短时间维持
正常风量的80~90%o
有进一步提高冶炼强度的需要及可能时。
3.3.1.1.5以下情况下应当减风:
下料速度显著超过规定正常料速时。
低料线超过30分钟以上时。
炉子向凉、风温、喷煤手段已用完时。
炉况失常(管道行程、偏料行程、崩料频繁或有悬料趋势)时。
风压、压差超出正常水平常。
因装备事故不能按正点出铁又不能休风时。
3.3.1.2变更风温:
12
3.3.1.2.1调整风温可以直接影响带入炉缸的热量。因此,它对调整炉温、改善
生铁质量有很大的作用。
3.3.1.2.2风温的转变,将使鼓风动能改变,因此炉缸煤气流初始分布也改变。
3.3.L2.3短时间的调整风温。由于量小,不会引起煤气量和综合C02的改变,
因此,不致引起热制度的太大改变。
331.2.4应尽量削减风温的调整,力争将风温运用到热风炉所能供应的最高水
平。
3.3.1.2.5尽量做到定风温调煤。特别情况下,风温应依据炉子接受程度缓慢增
加,每次小于20℃,每小时小于50℃。撤风温可一次撤到需要水平,不答应长期
低风温操作。
3.3.1.3喷煤量调剂。
3.3.1.3.1喷煤存在热滞后性。一般滞后约1/2/3冶炼周期。因此调剂煤量时肯
定要精确推断炉温趋势和把握热滞后时间,及早动手,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3.3.132增加喷煤量,多消耗鼓风中氧量,使料速变慢,导致炉温上升,削减
喷煤量,则炉温降低。因此掌握综合负荷是把握和调整炉况的重要参数,应亲密留
意调整料速的快慢,按时调整综合负荷到达炉况稳定的目的。
3.3.133以下情况答应增加喷吹量:
计划增加喷吹量水平常。
炉温在正常波动范围内向凉时。
料速加快时,以正常时吨铁喷吹量为依据,增加喷煤量。
非计划休风恢复时,应在顺行的基础上,尽快恢复喷吹煤粉。
13
3.3.1.3.4以下情况下可以削减喷煤量:
计划降低喷煤量水平常。
炉温在正常波动范围内向热时。
高炉大量减风操作,不能维持原喷吹水平常。
高炉低压时。
炉况严峻失常,应大量减轻焦炭负荷或加净焦,停煤。
计划长期休风,视休风时间长短,应大幅降低喷煤比直至全焦冶炼操作。
风温水平过低时。
富氧时因减氧或停氧时。
3.3.1.3.5富氧鼓风
3.3.2上部调剂:
3.3.2.1边缘过份发展会使焦比上升,引起中心积累,炉缸变凉,最终导致炉况
失常,中心过份发展会使煤气利用变坏,甚至引起炉凉。
3.32.2小料批加重边缘,大料批抑制中心,大料批有促进煤气匀称分布和改善
煤气利用的作用。
33.2.3加净焦有改善料柱透气性,促使气流分布匀称以及提高炉温的作用。当
大量连加净焦时效果大为明显,在炉况严峻失常时采纳,对恢复炉况极为有利。
332.4为了消退明显管道行程,可临时变更布料溜槽的工作制度,进行偏布。
332.5考虑料线、料批时,要同时考虑装料装备的安全,防止装料过满造成事
故。
3.32.6为了调剂炉况临时需要变动装制,工段长确定。重大装料制度的转变经
14
过充足商量,由工段长报主管厂长批准后执行。
332.7风口偏布或临时堵个别风口,有矫正局部气流过盛,促使炉缸周边工作
匀称化和维持适合鼓风动能的作用。采纳此种方法调整气流,一旦目的已经到达,
应按时改回来。当炉况严峻失常,低风量操作时,有计划地临时堵一部分风口,对
尽快恢复炉况,效果非常明显。
3.3.2.8炉顶的上部调整:
就是利用布料时的料线深度,料批大小,矿石和焦炭的旋转角度及每个矿石或
焦炭的角位上的圈数不同来转变炉料在炉喉截面上矿石与焦炭的堆尖和厚度的方
法。
3.3.2.8.1料线:当a角肯定时(在肯定的料线范围内)降低装矿料线则加重边
缘,提高装焦料线或装焦不等料线疏导中心,反之亦然。一般情况下应固定料线操
作,生产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深料线时,按料线深浅进行缩角。
3.3.2.8.2a矿和a焦同角时,由于矿石和焦炭的比重不同,焦炭落点位于矿石
落点外侧约XXXmm左右。单环布料时,一般a矿a焦约2~5。,使矿石堆尖位于
焦炭堆尖的外侧,防止焦炭堆尖的阻挡作用,防止矿石更多地布到中心。
3.3.2.8.3运用双环或多环布料时,相邻的a矿或a焦最好小于3。(中心加焦除
外),以便形成矿石或焦炭平台,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煤气通路。
33284环位和圈数对气流分布的影响及应用:
变动类型对煤气影响应用
矿石环位外移,加重边缘,减轻中心,反之则反。
矿焦环位同时向同一方向变动较大,同时增大时,则边缘和中心同时加重。同
15
时减小时,则边缘和中心同时减轻。
矿焦环位不动,同时反向变动圈数较小,用于调整煤气边缘或中心分布。
矿焦环位不动,单独变动矿或焦圈数较小,用于日常调整炉况。
矿焦环位同时向中间环位靠近较大原燃料差,矿批缩小,保持边缘与中心两通
路,或处理炉况用。
矿石环位不动,增大矿前焦或矿后焦比例,最大用于炉况失常,较强的发展边
缘或中心气流。如处理边缘粘结,炉缸积累,风量萎缩等。
33.2.8.5焦炭平台是保持煤气分布稳定的根本,边缘与中心温度稳定是炉况顺
行的保障,一般采纳固定焦角,转变矿角的调整方法。
33.2.8.6采纳少量的中心加焦,来稳定中心气流,即是在焦炭平台之外,靠向
中心加一个较小的焦炭环位。
33.2.8.7为保证边缘或中心的布料圈数稳定以及削减料头、料尾的粉末影响,
矿焦角均可采纳往复式布料。
3.3.3中部调剂制度:
3.3.3.1必需关怀炉腹、炉腰部位的炉墙温度和水温差的改变。
3.3.3.2当发现炉体冷却壁局部水温差降低到正常的水平以下,可调整该部水
压,降低冷却强度,保持正常的水温差。但降低局部水压必需全面分析,谨慎对待,
不行频繁运用。
33.3.3各部位冷却强度由高炉工段长提出,主管厂长批准,高炉配管工执行,
工长负责监督。
33.3.4高炉操作炉型发生改变,需进行中部调剂时。工段长确定,主管厂长批
16
准。
3.3.4洗炉:
当高炉剖面或炉缸部分结厚或积累时,可临时采纳洗炉措施,订正其影响。主
要方法如下:
3.3.4.1用洗炉料洗炉:采纳均热炉渣、镒矿、萤石等洗炉料,主要改善初成渣
流淌性,对清洗炉身下部至炉腹有显著作用。
3.34.2转变铁种:对长期炼铸造铁的高炉,可实行短期改炼低标号制钢铁,到
达洗炉的效果。
3.343调整装制洗炉:主要作用是猛烈发展边缘气流,增加煤气对边缘的冲刷
作用。通常用于消退上部不规章的外形。
334.4热洗(净焦)洗炉:利用提高炉体温度熔化粘结物,对高炉下部作用较
为明显。
以上各种方法在应用时,必需充足考虑炉温的改变,协作减轻负荷进行,在洗
炉过程中,应留意洗炉必需连续进行,洗炉期间应搞好顺行,降低碱度,尽量防止
休风,以增加洗炉效果。洗炉由高炉工段长提出,经主管厂长批准。
3.4炉况失常的类型及其处理
3.4.1低料线:
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按时上料以致探尺较规定料线低0.5m以上时,即称为低料
线。
低料线会使矿石不能正常的进行预热和复原,打乱炉料的正常分布,破坏顺行,
间接复原降低,直接复原增加,引起炉凉,严峻时易引起炉身上部结厚,烧坏炉顶
17
装备可能。
341.1低料线应依据炉顶温度,开炉顶打水并酌情减风。估量低料线不能在一
小时内恢复时,应立刻减风至风口不灌渣的最低程度,直至休风,待上料正常时再
恢复风量。
3.4.1.2低料线时,应依据料线深度和时间长短恰当减负荷,或酌情补加净焦。
一般低料线1小时以上,应减综合负荷5〜10%,低料线不见影1小时以上时,除
退负荷外,应酌情加1〜2批净焦。
3.4.1.3当装矿石系统发生故障而低料线,可以敏捷先装焦炭而后补回全部或
大部分矿石,但集中装焦不宜大于2批,以免炉温发生波动过大。当焦炭系统发生
故障时,一般不应先上矿石而后补焦炭。个别情况下,可以先装矿石而后补焦炭以
压顶温,但不得超过一罐。
341.4为了削减低料线对气流分布恶劣影响,在低料线装入及下达过程中,可
考虑实行恰当疏松边缘,稍许减风等措施。
3.4.L5低料线时减去的风量可以在料线根本赶上后逐步加回。
3.4.2边缘气流过分发展:
3.4.2.1征兆:
3.4.2.1.1边缘煤气CO2比正常值下降,中心CO2上升。十字测温,边缘较正
常值高XXX℃左右,中心较正常值低150℃左右。
3.421.2炉顶(炉喉)温度上升,温度曲线带展宽,波动大。
3.4.2.1.3初期风压平稳但降低,易产生风压锐减,然后风压突然冒尖而悬料。
3.421.4料尺有滑落台阶,料速不均。
18
3.4.2.1.5炉顶煤气压力不稳,频繁显现向上尖峰。
3.4.2.1.6渣铁温度缺乏,下渣凉,显现高Si高S铁。
3.421.7初期风口很亮,后期风口工作不均,个别风口有生降,有涌渣和自动
灌渣的现象,风口易破损。一般因风边缘发展,浸透性差,常是风口下部烧坏,严
峻时,坏在上部或端部。
3.4.2.1.8瓦斯灰量显著增加。
3.4.2.1.9炉腰、炉身冷却水温差上升,波动大,严峻时烧坏冷却壁。
3.4.2.2处理方法:
3.4.221.恰当实行加重边缘比例的措施。
3.4.222为了防止炉温缺乏和生铁含硫上升,可依据失常程度加净焦或减轻负
荷以保持充足的炉温。
3.4.2.2.3边缘长期发展,上部调剂无效时,可缩小风口直径或改长风口,或临
时堵恰当的风口。
3A.2.2.4如系长期慢风操作引起,应设法恢复风量。
3.4.3.中心气流过分发展:
3.4.3.1征兆:
3.4.3.1.1边缘C02高出正常,中心C02值过低,曲线成漏斗状。十字测温,
边缘较正常值低XXXC左右,中心较正常值高150℃左右。
3.4.3.1.2风压上升且不稳定,增大风量不易接受,铁前风压上升,铁后风压降
低,当形成中心管道时,风压可能较正常低。
3.431.3炉顶煤气温度开头降低,变窄,然后上升,炉喉温度降低。
19
3.431.4料速不均,出铁前料尺停滞,出铁后料块,崩料后易悬料。
3.4.3.1.5炉顶煤气压力不稳,显现向上尖峰。
3.4.3.1.6风口暗,有时涌渣,但不易灌渣。严峻时坏风口前端,下沿多,内口
多。
3.431.7炉腰冷却水温差下降,炉墙温度降低。
3.4.3.2处理方法:
3.4.3.2.1恰当实行减轻边缘比例的措施。
3A.3.2.2依据炉温临时变更焦炭负荷。
3.4.3.2.3长期中心发展应扩大风口直径,缩短风口长度。
3.4.3.2.4临时减小风量。
3.4.325.应留意在边缘过重没有减轻之前,不能过分实行堵中心的方法,以免
显现难行。
3.4.4炉热:
3.4.4.1征兆:
3.4.4.1.1伴着炉子向热,风压渐渐上升,风量渐渐削减并开头不稳定,压差上
升,透气性指数降低。
3.441.2初期料速变慢,过热时料尺停滞,单料尺滑落,甚至崩料、悬料。炉
顶煤气温度上升,四点分散。
3.4.4.1.3炉顶压力有时显现向上尖峰并呈下降趋势。
3.4.4.1.4下部静压力上升。
3.4.4.1.5风口白亮,渣铁温度上升,流淌性好。
20
3.4.4.1.6生铁含硅量上升。
3A.4.2处理方法:
3.4.4.2.1炉况有向热征兆时,应及早削减煤粉喷吹量,风量按规定上限掌握,
保持相应料速。
3A.4.2.2实行上述措施无效时,可降风温。
3.4.4.2.3显现难行时应减风降压。(若富氧则减氧,停氧)
3.4.424若引起炉热的因素是长期性的,应加负荷。
3.4.4.2.5短期上部疏松边缘。
在处理炉热时,留意炉子的热惯性和调剂量作用时间,防止降温过分,引起炉
温大幅度波动。
3.4.5炉凉:
发现炉凉,应将短期的炉温波动与长期的严峻炉凉区分开来,并实行相应措施
恢复高炉正常操作。
3.4.5.1初期征兆:
3.4.5.1.1风压渐渐降低,风量自动增高.
3.451.2料速增快,恶化后崩料。
3.4.5.1.3风口暗红。
3.4.5.1.4炉顶温度下降。
3.4.5.1.5渣铁温缺乏、[Si]下降、[S]上升。
3.4.5.1.6炉子易接受提高炉温的措施。
3.4.5.1.7压差低,下部静压力低。
21
3.4.5.2炉凉征兆:
3.4.5.2.1风量、风压不稳,两条曲线向相反方向猛烈波动。
3.452.2炉况难行,料尺有停滞或塌陷现象。
3.4.5.2.3炉顶压力显现向上尖峰,悬料后顶压下降。
3.4.5.2.4炉顶温度互相重叠。
3.4.5.2.5下部压差上升,静压力更低,上部压差连续下降。
34.5.2.6风口显现大块炉料,涌渣、挂渣现象。
3.452.7渣子变黑,渣铁温度剧降,排渣困难,严峻时铁口出铁困难。生铁含
硫急剧上升。
34.5.3产生炉凉的主要原因有:
3.4.5.3.1冷却装备大量漏水未按时发现和处理。
3.4.5.3.2缺乏准备的长期休风之后的送风。
3.4.5.3.3长时间计量和装料错误,使实际焦炭负荷或综合负荷过重或煤气利用
严峻恶化,未能按时订正。
3.453.4连续塌料或严峻管道行程,未按时制止。
3.4.5.3.5长期低料线作业,处理不当。
3.4.536边缘气流过分发展,炉瘤、渣皮脱落,以及人为操作错误等。
3.4.5.4处理方法:
3.4.5.4.1炉凉初期应按时提高喷吹量,提风温,必要时减风掌握料速。
3.4.5.4.2炉子一边凉时,应首先检查冷却装备有无漏水情况,发现按时处理。
3.4.5.4.3检查装料和称量工作情况。
22
3.4.544假如炉凉因素是长期性的,应减轻焦炭负荷。
3.4.5.4.5炉子剧凉且风口见渣时滴压改常压,风量应减到风口不灌渣的程度,
看压差操作,保持顺行严防灌渣或悬料。减风速度应视风口情况而定,不行过猛,
以免风口灌渣,风温用到最高水平。
3.454.6风口涌渣,应快速打开铁口,排解凉渣,并主动组织出铁,指定专人
监视风口、吹管。
3.454.7炉凉风口涌渣且悬料时,只有在出净渣铁前方答应坐料。炉凉有悬料
和崩料趋势时,可减轻负荷或临时缩小矿批,掌握风量,定压操作以维持顺行。
3.454.8炉子大凉时除减风、改常压外,应按时加净焦,并相应减轻负荷,停
止喷煤、富氧。当需要实行低风量操作时应请示主管厂长批准,临时堵相应风口数。
3.4.5.4.9炉前增加出铁次数并喷吹铁口。
3.4.5.4.10风口灌渣威逼消退时,才答应恢复风量,但必需谨慎,逐步小幅度
进行,严防炉温反复。
3.4.6.崩料:
3.4.6.1征兆:
3.4.6.1.1炉料停滞并显现陷落现象。
3.461.2风压、风量、压差及透气性指数不稳定并猛烈波动。
3.461.3炉顶煤气压力显现上升尖峰,猛烈波动,炉顶煤气压力渐渐变小。
3.4.6.1.4崩料严峻时,料面塌落很深,炉温猛烈波动,生铁质量变坏,渣子流
淌性差。风口工作不均,部分风口甚至涌渣。
3.4.6.2处理方法:
23
3.4.6.2.1假如崩料的原因是由于煤气分布失常,应首先疏松边缘并加净焦或减
轻焦炭负荷,必要时削减风量或定压操作。
3.4.6.2.2崩料发生在炉热时,应降低风温或临时减氧减煤,必要时恰当减风。
3.462.2炉凉时崩料,应按时一次性减风到位,并加净焦,或减轻焦炭负荷.
3.4.6.2.3炉温充足时,为转变煤气流分布,可进行坐料。
3.4.6.2.4可临时实行缩小料批、发展边缘的措施,并相应减轻焦炭负荷6~8%o
3.4.7悬料:
各种炉况失常恶化都可以导致悬料。
3.4.7.1征兆:
3.4.7.1.1炉料停止下降。
347.1.2风压急剧上升,风量自动削减,压差增加,透气性指数下降,炉顶煤
气压力下降。
3.4.7.1.3炉顶温度上升,且波动范围缩小。
347.1.4风口前焦炭活泼程度显著变差或呆滞不动。
34.7.2应尽可能预防悬料,因此:
3.4.7.2.1当显现有破坏顺行因素时(如低料线料下达,烧结矿、焦炭质量恶化,
粉末多,炉温猛烈波动等),应恰当实行预防措施。如:临时疏松边缘,稍许减风
降压或减风温,削减喷煤、停氧等。
3.472.2尽量防止在高炉生产条件有波动时,实行强化冶炼的措施。
3.4.7.3当悬料已经形成时处理方法:
3.4.7.3.1发现炉料不下,炉凉时应恰当减风(5~10%),炉热时可恰当削减喷
24
煤或临时减风温、停氧,以争取炉料自落。
3.4.7.3.2上述措施无效时,应按时停煤,组织坐料。坐料前通知调度室、燃气、
喷煤主控、鼓风机站、TRT等岗位。
3.4.7.3.3坐料时留意防止风口灌渣、烧穿直吹管等事故。
3.4.734坐料后装料可参考低料线的炉顶调剂方法处理。
3.4.7.3.5坐料后的回平视高炉炉况,一般应较正常水平低,以后视探尺下降情
况及风量风压顺应情况逐步回风。
3.4.736当回风再悬时,应赶上料线以后20~25分钟内再坐一次。
3.4.737坐料回风后,如炉料下降较正常,喷煤即可恢复。如停喷时间长,负
荷要相应调整,以免炉凉。
3.4.7.3.8高炉上部悬料时,首先改常压并酌情减风然后进行坐料,坐料后顶压
即可随风量相应增加。连续悬料应实行疏松边缘和退负荷的措施。
3.4.8管道行程:
管道行程是高炉横断面某一局部煤气过分发展的表现。
3.4.8.1产生原因:
3.4.8.1.1原.燃料粉末增加,压差维持过高,风量与料柱透气性不相顺应。
3.4.8.1.2炉温失常。
3.4.8.1.3布料不合理。
3.4.8.1.4炉渣碱度过高。
3.4.8.1.5各风口进风不匀称。
3.4.8.1.6炉型不规章。
25
3.4.8.2征兆:
3.4.8.2.1产生边缘管道时,炉顶煤气温度和炉喉温度初期显著分散,显现固定
方向风口多有生降。当高炉中心产生管道时,炉顶煤气温度成一线束,时间长了则
普遍提高。
3.4.8.2.2炉顶压力摇摆显现较大的向上尖峰。
3.4.8.2.3初期风压降低,风量自升,在发生崩料后,管道堵塞,风压上升,风
量锐降呈锯齿形。
3.4.82.4下料不稳定、不匀称,有滑尺.埋尺.停滞.显现假尺现象.
3.4.8.2.5管道方向的上升管发生炉料撞击声,上升管摇摆及有烧红现象。
348.2.6风口工作不均,忽明忽暗。
348.2.7管道方向炉喉温度偏高,曲线分散。
3.4.8.2.8煤气灰吹出量显著增加。
3.4.8.3处理方法:
3.4.8.3.1发现管道应抓住机遇按时处理,当风压急剧下降,风量突然上升时,
应立刻减风到比原来低一些的水平,并稍关高压调整阀维持正常操作顶压。炉热时
可临时退风温,暂停喷煤富氧。
3.4.832当管道位置可以确定时,可实行定点布料一批。
3.4.8.3.3坐料破坏管道时应彻底,回风稍迟2〜3分钟,回风要低于原来的压
力,然后视炉况逐步恢复。
34834严峻管道要恰当加些净焦,既疏松料柱又有防凉作用。
3.4.835提高烧结矿筛分效率,改善入炉原燃料的质量。
26
34836如因装备构造的缺陷,在某处产生管道,应暂将该处下的风口改小或
堵死。高炉工段长确定,主管厂长批准。
3.4.8.3.7如常常发生管道行程,应减轻焦炭负荷,降低全平。并考虑调整根本
操作制度。
3.4.9偏料:
两料尺相差长期超过1.0m以上,并影响顺行,称为偏料。
3.4.9.1征兆:
3.4.9.1两料尺不全都。
3.4.9.1.1炉顶温度两边差值大。
3.4.9.1.2风口进风量不全都。
3.4.9.1.3水温差极不匀称。
3.492发现偏料首先检查:
3.4.9.2.1检查料尺零位是否精确.
3.4.9.2.2考虑是否有结瘤或炉缸局部积累。
3.4.9.2.3无钟炉顶溜槽是否按指定的参数运转。
3.4.9.2.4风口吹管是否洁净。
3.4.9.2.5炉喉钢砖是否严峻破损。
3.4.9.3处理方法:
偏料时应按浅尺加料,处理方法与管道行程的处理类似。
3.5特别炉况处理
3.5.1连续崩料:
27
3.5.1.1连续崩料的主要象征:
351.1.1探尺曲线不断的停滞.崩落滑尺,中间或有几批正常下料但随即又有
崩落,
351.1.2风压.风量曲线呈锯齿形波动,当炉况恶化,风口涌渣时,曲线变粗,
瞬间波动很大。
351.1.3炉顶温度猛烈波动,一般带窄而波动范围大。
351.1.4渣温显著下降,渣转黑,流淌性差。
3.5.1.1.5炉缸温度急剧下降。风口工作极不匀称,部分风口有大量生降,短期
内即造成风口涌渣现象,严峻时风口自动灌渣。
3.5.1.1.6铁温下降,显现高[Si]高[S]。
351.1.7炉顶压力猛烈波动,炉顶上升管可能显现不正常的响声。
351.2一旦发现连续崩料,必需果断实行措施,坚定制止连续崩料现象的连续
发展。
3.5.1.2.1立刻减风到能够制止崩料和使风压能平稳的水平(一般减风10-20%
或更多)o维持恰当压量关系,掌握压差操作。
351.2.2依据炉凉程度大幅度减轻焦炭负荷,保证尽快地提高炉温,当情况恶
化,风口灌渣,崩料不止时,可紧急加净焦,同时酌情休风,堵部分风口。
3.5.1.2.3如炉热,实行恰当的疏松边缘的制度或恰当缩小料批。
351.2.4派专人监视风口情况,防止自动灌渣.烧穿。
3.5.1.2.5考虑提前出铁,增加出铁次数。
3.5.1.2.6只有当崩料完全消退,炉温正常,炉况转顺后,才能逐步恢复风量,
28
恢复负荷。
3.5.2顽固悬料:
3.5.2.1连续两次以上的坐料仍不能消退悬料,即为顽固悬料,
352.2发生顽固悬料时应按时报告高炉段长及调度室统一思想冷静耐烦,
谨慎处理。
3.5.2.3严峻悬料(指炉顶无煤气,风口不进风时),则应打开铁口,铁后再坐
料。
352.4悬料、坐料期间应主动组织好出铁工作。
3.5.2.5如悬料非常顽固,一般坐料不能崩落,可以考虑用以下方法坐料:
3.5.2.5.1放风阀全开后,可打开送风热风炉的废气阀,再次坐料。
3.5.2.5.2如料仍不下,可关送风热风炉的热风阀进行休风坐料。
在实行以上措施时,必需先将冷风大闸及冷风调整阀关死,当炉料下降后,则
应首先将热风炉各阀门恢复到正常送风时状态,然后才能回风。
352.6顽固悬料回风按风压操作,应依据炉料透气性的恶化情况,大幅度降低
回风风压,加风时因喷煤已停止,应按停喷后的焦炭负荷操作。
3.5.2.7当连续悬料时,应缩小料批,恰当发展边缘及中心,集中加些净焦或减
轻焦炭负荷。
352.8连续悬料恢复困难,应临时堵几个风口,炉况转顺后应逐步捅开。
352.9悬料消退后的恢复,首先恢复风量到恰当水平,并力求不再悬料,其次
才是负荷,但应留意防凉。
3.5.3炉墙结厚:
29
3.5.3.1结厚原因:
3.5.3.1.1上部结厚的主要原因是边缘管道时间长,处理不当,当原燃料质量恶
化粉末多,低料线作业时间长等。
353.1.2下部结厚是由于炉温.炉渣碱度大幅度波动,渣型不合理,炉渣冶炼性
能差,依据软熔带位置波动以及炉况长期失常所致。
353.1.3长期堵风口,该风口上部简单结厚。
3.531.4冷却装备长期漏水。
3.5.3.2结厚征兆
3.5.3.2.1炉况难行,常常显现偏料.管道.崩料.悬料。
353.2.2转变装料制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下部结厚常常显现边缘自动加重。
上部结厚则十字测温圆周四点不均。
3.5.3.2.3炉况顺行脆弱,不接受风量和风温。
353.2.4气流不稳定,炉况波动大。
3.5.3.2.5结厚部位冷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孩子受伤家长协议书
- 房屋破损重修协议书
- 2025年03月台州市黄岩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00人【编制】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直联式真空泵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辽宁省葫芦岛协作校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验收考试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压电陶瓷元件项目安全风险评价报告
- 哈尔滨北方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项目管理软件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正德职业技术学院《科学计算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舞蹈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医院连锁项目安全评估报告
- 设备调试面试试题及答案
- 浙江绍兴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真题2024
- 2025年高考解密汇编 英语解密之单词辨析
- 湖北省武汉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调研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2024年宁波市消防救援支队社会招录政府专职消防员笔试真题
- 神经导航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与经验
- 学习通《形势与政策》2025春章节测试答案
- 2025-2030年合成宝石戒指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地理】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模拟试卷
- 外研版(2025版)七年级下册英语Unit 1~3+期中共4套测试卷(含答案)
- 网球场翻新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