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课时2外力作用学案高二地理人教版选择性_第1页
2.1课时2外力作用学案高二地理人教版选择性_第2页
2.1课时2外力作用学案高二地理人教版选择性_第3页
2.1课时2外力作用学案高二地理人教版选择性_第4页
2.1课时2外力作用学案高二地理人教版选择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2课时外力作用【自主学习】外力作用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①。

2.表现形式(1)风化作用:指在温度、②、大气、③等因素的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破碎崩解、化学分解和生物分解的过程。

(2)④作用:指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外力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的破坏作用。

(3)⑤作用:指风化或侵蚀的产物,在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外力的作用下,被搬运离开原来位置的作用。

(4)⑥作用:指岩石风化和侵蚀后的产物在外力的搬运途中,随着⑦降低、风力⑧或者冰川融化等,逐渐沉积下来的作用。

3.在不同的地区,水热组合状况不同,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及其作用的方式、强度等存在差异,从而形成具有不同特征的地表形态。4.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⑨。

【答案】①太阳辐射能②水③生物④侵蚀⑤搬运⑥堆积⑦流速⑧减小⑨平缓【合作探究】情境导入土林是一种特殊的流水地貌。西藏阿里地区的札达盆地是我国土林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该地土林物质主要由砾卵石、细粉沙和黏土等组成。土林因远望如林而得名,土林如塔如柱,犹如古城堡的遗迹,千姿百态。同学们,你知道札达土林景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哪种地质作用吗?主题:外力作用主题探究情境材料一在台湾东北部海岸的野柳地质公园,有着约4000年历史的“女王头”,其“脖子”越来越细,可能将在10年后自然崩塌。如果发生地震,则随时都有崩塌的危险。有关人员已决定不再用人为方法对其进行加固,何时崩塌完全由大自然决定。材料二山东沂源县有著名的“鲁山溶洞群”,被誉为“中国北方溶洞之乡”,有大小108处天然洞穴,其中九天洞被命名为“中国溶洞群精品景观博物馆”,景观可与传说中的“天宫”相媲美。任务1材料一中的“女王头”是怎样形成的?“女王头”的“脖子”为什么会越来越细?【答案】长期的风化、侵蚀作用是“女王头”形成及其“脖子”越来越细的主要原因。任务2判断我国风力、流水、冰川、海浪四种外力作用的主要发生区域。【答案】风力作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流水作用——湿润、半湿润区;冰川作用——高山冰川分布区;海浪作用——滨海地区。任务3在下图中添画箭头,并描述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之间的关系。【答案】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由坚硬变得松动、破碎、易被侵蚀,形成散落的碎屑,在搬运过程中不断发生堆积,结果使下层的碎屑物质被压紧,固结形成新的岩石。新的岩石出露地表后再次发生上述过程,如下图所示:任务4材料二中的景观属于哪一类地貌类型,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什么?【答案】喀斯特地貌。流水侵蚀作用。任务5材料二中地貌的形成需要具备哪些地理条件?【答案】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可溶性岩石的地质条件。素养培育探寻渤海演变——培育人地协调观与综合思维情境有专家预测,即使按照黄河曾经有过的最大输沙量(每年16亿吨)计算,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渤海也不会被填满。其原因是渤海海底地壳正处于不断下降的过程中,而且下降速度与泥沙淤积速度相当。所以,渤海深度并未出现明显的变化。况且,随着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逐步治理,黄河输沙量将逐渐减少,泥沙淤积速度小于地壳下降速度,渤海将来也不会被填满。任务阅读教材,结合材料回答渤海为什么没有被泥沙填满,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渤海地壳下沉,使泥沙未填满。说明了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共同塑造着地表形态。知识小结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不同性质的外力作用因其作用过程和强度不同,对地貌的影响和主要分布区也有很大差别: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分布地区风化作用破坏地表岩石,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普遍侵蚀作用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沟谷、风蚀柱、风蚀蘑菇、戈壁、裸岩荒漠等干旱地区流水侵蚀冲蚀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沟壑纵横河流流经的高原、山地溶蚀形成石林、溶洞及地下河、漏斗等河流流经的中低纬度可溶性岩石地区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海浪侵蚀形成海蚀地貌滨海地带搬运作用风力搬运“飞沙走石”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海滨地区作用强烈流水搬运“泥沙俱下”在湿润、半湿润地区作用明显冰川搬运物质迁移冰川活动地区海浪搬运海滨地区堆积作用冰川沉积沉积物大小不分,杂乱堆积,分选性差,形成冰碛地貌有冰川分布的高山地区和高纬地区流水沉积形成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沉积物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具有分选性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风力沉积形成沙丘、沙垄和黄土堆积干燥内陆及邻近地区海浪沉积形成沙滩等海岸地貌滨海地带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普遍对点训练读我国两种典型地貌类型景观示意图,回答1~3题。1.甲、乙两种地貌类型分别是()。A.喀斯特地貌冲积平原B.冲积平原雅丹地貌C.喀斯特地貌雅丹地貌D.冲积平原喀斯特地貌2.下列关于乙地貌的形成的描述,正确的是()。A.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B.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C.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区D.受风力侵蚀作用形成3.下列不属于喀斯特地貌的是()。A.峰林B.小寨天坑C.单面山D.孤峰【答案】1.C2.D3.C【解析】第1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主要出现在我国湿润、半湿润气候区的可溶性岩层分布区;乙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内陆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乙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第3题,峰林、小寨天坑、孤峰都是喀斯特地貌;单面山,又称半屏山,指一边极斜一边缓斜的山。其形成的原因是原本倾斜排列的岩层,其上层岩石较硬,下层岩石较软,受到风或水的侵蚀之后,软的一边的地层受到较多的侵蚀,形成较另一边陡的坡度,因而形成单面山。【随堂检测】思维构建即时训练抛物线状沙丘是在常年单向风或几个近似方向风的作用下,受不连续的植物灌丛阻挡而形成的一种风积地貌,它的两个翼角(丘臂)指向上风向,迎风坡平缓而凹进、背风坡陡峭而凸出。据此回答1~2题。1.若某地盛行西北风,则该地沙丘俯视图为()。ABCD2.下列有关抛物线状沙丘的说法,错误的是()。A.两臂植被覆盖率高于臂间平地B.分布区风向固定C.背风坡以堆积作用为主D.背风坡较迎风坡颗粒物体积大【答案】1.B2.D【解析】第1题,若某地盛行西北风,根据材料“它的两个翼角(丘臂)指向上风向,迎风坡平缓而凹进、背风坡陡峭而凸出”分析可知,俯视图中应该显示两翼向西北方伸展。根据选项图中的方向标可知,西北坡为迎风坡,应该较为平缓,东南坡为背风坡,较陡,图中沙脊线靠近背风坡,综上可知B图符合题意。第2题,抛物线状沙丘的两翼指向上风方向,说明两臂植被覆盖率较高,可阻挡风沙形成沙丘;抛物线沙丘的两个翼角(丘臂)指向上风向,所以分布区的风向固定;抛物线形沙丘中以堆积作用为主的部位是背风面;风将迎风坡颗粒小、比重小的沙粒吹到背风坡处堆积下来,迎风坡处留下来的颗粒物体积较大。冰劈作用指充填在基岩表层深浅不同、长短不一的节理或裂隙中的水,当气温在0℃上下浮动时,时而冻结,时而融化,导致岩石沿裂隙扩张破碎(图Ⅰ),在重力作用下崩塌在基岩周围。冰劈地貌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的高山地区。图Ⅱ是某区域冰劈作用地貌剖面图。读图,回答3~4题。图Ⅰ图Ⅱ3.从地质作用来看,冰劈作用属于()。A.内力作用B.风化作用C.风蚀作用D.搬运堆积作用4.图Ⅱ所示地貌中,冰劈作用强度最小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答案】3.B4.D【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分析可知,冰劈作用指充填在基岩表层的节理或裂隙中的水,当气温在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