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富顺县童寺学区七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_第1页
四川省富顺县童寺学区七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_第2页
四川省富顺县童寺学区七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_第3页
四川省富顺县童寺学区七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_第4页
四川省富顺县童寺学区七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富顺县童寺学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学校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0分)1、用楷书书写下面的诗句。(3分)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2、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2分)A.泯(mǐn)然桑椹(shèn)任劳任怨:为别人做事不辞辛苦,从不埋怨。谒(yè)愧怍(zuò)乳臭未干:形容人幼稚,不懂事理(含讥讽意)。荚(jiá)天罡(gāng)猝不及防:事情来的突然,来不及防备。D.秕(bǐ)谷掸(dǎn)子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道理。3.请仿照示例,从备选汉字“出、愧、悔、海、您、协”中选择一个,进行趣解。(2分)示例1:劣——做事偷懒,“少”出了力,成绩自然比别人差。示例2:碑——“卑”微的石头,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就执着地站立了一生。4..默写填空(3分)________________,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下列文学常识表述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4分)A.《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选自《马克.吐温选集》,作者马克.吐温,美国作家。()B.《世说新语》是我国古代笔记小说集,主要记述了西汉末年到晋代之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C.高尔基的父亲死后,他被母亲送到外祖父家,只有善良的外祖父,像冷酷生活这片黑暗底色上的一线光明,给高尔基以无限的关爱和呵护。()D.《繁星.春水》两部诗集是冰心出于生之恋的母爱与童心,用智慧和情感的珍珠传达出的人生的经验。()6.下面语段中标有序号的句子共有三处语病,请找出来,并作修改。(6分)随着网络零售的兴起,使实体零售感受到顾客分流带来的冲击。为了能够更好地发展与生存,众多实体零售企业将推进O2O作为重中之重。大润发、步步高、苏宁、王府井、等众多知名零售企业大力发展线上业务。在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零售企业的研发投入与高新技术企业一样,在持续不断的升高。全国人大代表王填建议完善消费行业税费管理,提升零售业持续发展的能力。搭配不当的是第_____处,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分残缺的是第______处,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处语序不当,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40分)我们家的台阶低!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这句话他不知说了多少遍。在我们家乡,住家门口总有台阶,高低不尽相同,从二三级到十几级的都有。家乡地势低,屋基做高些,不大容易进水。另外还有一说,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乡邻们在一起常常戏称:你们家的台阶高!言外之意,就是你们家有地位啊。EQ\o\ac(○,4)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但他日夜盼着,准备着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EQ\o\ac(○,5)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于是,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EQ\o\ac(○,6)大热天父亲挑一担谷子回来,身上着一片大汗,顾不得揩一把,就往门口的台阶上一坐。他开始“磨刀”。“磨刀”就是过烟瘾。烟吃饱了,“刀”快,活做得去。EQ\o\ac(○,7)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阴。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EQ\o\ac(○,8)父亲磨好了“刀”。去烟灰时,把烟枪的铜盏对着青石板嘎嘎地敲一敲,就匆忙地下田去。EQ\o\ac(○,9)冬天,晚稻收仓了,春花也种下地,父亲穿着草鞋去山里砍柴。他砍柴一为家烧,二为卖钱,一元一担。父亲一天砍一担半,得一元五角。那时我不知道山有多远,只知道鸡叫三遍时父亲出发,黄昏贴近家门口时归来,把柴靠在墙根上,很疲倦地坐在台阶上,把已经磨穿了底的草鞋脱下来,垒在门墙边。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EQ\o\ac(○,10)父亲就是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塞角票的瓦罐满了几次,门口空地上鹅卵石堆得小山般高。他终于觉得可以造屋了,便选定一个日子,破土动工。阅读《台阶》选段,完成7—11题。(15分)请找出选文中能充当文眼的关键性语句。(2分)“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漫长”有多长?(用选文中的原句回答);他都做了哪些准备?(4分)下列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心理?(3分)父亲坐在绿荫里,经常望出去,那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理解选文中第EQ\o\ac(○,9)段划横线句子的深刻含义。(3分)从选文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2—17题(15分)奶奶的粽子①“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端午的歌谣是清晨的布谷鸟起得调,脆生,清亮,故乡从仲夏夜的梦中醒来,惺忪中瞅见阶前的青草里,缀满昨夜露珠的清香。

②奶奶的细碎的步伐,踩一地晨露的湿润,粗糙的手掌摩挲着我绒软的头发,我想在清凉的晨风中再赖会儿床,可端午的歌谣已在奶奶的厨房里吟唱,睡意便在那芬芳之中忽而散去。

③端午的香先是粽叶的清香,墨绿的叶子有竹叶可爱的形状和艾草气味的清爽,奶奶将两束叶子散乱地铺在白瓷的盆里,再浇一壶滚烫的水,水汽升起,携裹着袅袅清香,如同沸水冲茶,将叶里蕴着的香气点染出来,那香气就像活了一般,在奶奶手里,清香原来可以生长。

④我去看那泡了一夜的米,一粒粒透亮饱满,此时都相互倚着,慵懒得沉甸甸,像是饮了一夜的琼浆,浓睡不消残酒。奶奶的粽子简单至极,只放红枣和糯米,青翠的叶裹红白的馅,不腻不甜,原始、纯粹,却有着独特的甘醇,令我的童年深深迷恋。⑤我着迷的是奶奶包粽子的过程,三层粽叶错落着搭好,轻轻展开、抹平,两手轻轻一弯,便弯出小小的圆锥形状,一撮米添在尖尖的角里,捏三颗红枣点在米中,再一撮米盖在上面。奶奶不会让枣露出米外,于是红枣的汁液不会流出,全都浸在米里,不放糖,却更香更甜。奶奶的大手紧紧捏着盛满馅的粽叶,一根线绳紧紧绕过,缠两圈,系住,便成了一个精巧的四个角的粽子。我赶紧捧过来,细细地看,满心满眼地喜欢。我也试图包一个,铺好粽叶,弯成小圆锥,放米和枣,去总是捏不住粽叶,缠不紧线,总是漏了米,或者包成了三个角的平面。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端午的阳光照在奶奶的背上,我坐在奶奶投下的影子里想,享一辈子福是不是每天都可以吃奶奶包的粽子……⑥粽子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响,是端午的歌谣最贴切的唱腔,香气从厨房溢出,氤氲在整个院子上空,我不住地扒在门口张望,奶奶说,妮儿不急,越煮越香。奶奶的粽子包了三层叶,煮的时间越长,米越软糯,越能浸透叶的清香。奶奶把火烧得细长,我在过午的温热中睡去……醒来时,粽子便已煮好,奶奶已经凉在盘里。我捧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要用一只来做量词,轻轻拉一下,线绳便解落,展开粽叶,精致的四个角的粽子煮得透亮,微微地染了青绿,第一口是叶的清香,第二口是米得甜糯,我不爱吃红枣,奶奶用筷子轻轻划出,只留下那被枣浸得微红甜香的米。奶奶说小孩儿吃了肚胀,便用那粗粗硬硬的手轻轻揉着我吃得圆滚滚的肚子……⑦我在端午的歌谣中成长,门前的小树隔年盈尺,奶奶却在我的鲜嫩反衬下日渐白头。我后来吃过八宝粽、蛋黄粽、鲜肉粽,却都不及奶奶的粽子有着最纯粹的清香;我后来见过长长的竹筒粽、缠着五彩线的迷你粽,却都不及奶奶那过着错落搭开的三层粽叶。奶奶的粽子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⑧端午的歌谣又响起,奶奶的粽子隔着时光和故乡,与我相思凝望.12、根据下面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正确的词语。(2分)__________:形容因刚睡醒而眼睛模糊不清。__________:香气或烟气弥漫的样子。13、本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 围绕这一线索,作者依次写了奶奶为包粽子做精心准备、奶奶包粽子的灵活、煮粽子的漫长、我睡醒后吃粽子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4、文章第1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15.练习语境,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我轻轻捧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16.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第EQ\o\ac(○,5)段画线句子的理解。(2分)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简单至极”,为什么却会“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3分)(三)阅读《伤仲永》一文,完成19—23题。(10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未尝识书具未尝:并自为其名为指物作诗立就就:EQ\o\ac(○,4)不能称前时之闻闻: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eq\o\ac(○,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q\o\ac(○,2)泯然众人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联系全文,理解文题中“伤”的含义。(2分)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