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名校试卷PAGEPAGE1高三历史名校试卷山东省菏泽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11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1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第II卷〖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管仲认为:“人主之所以令则行、禁则止者,必令于民之所好,而禁于民之所恶也”“古之圣王,所以取明名广誉,厚功大业,显于天下,不忘于后世,非得人者,未之尝闻”。这些思想A.体现了严刑峻法的必要性 B.继承了儒家学派的民本思想C.强调了民心民意的重要性 D.奠定了齐国霸业的物质基础〖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人主之所以令则行、禁则止者,必令于民之所好,而禁于民之所恶也”“古之圣王,所以取明名广誉,厚功大业,显于天下,不忘于后世,非得人者,未之尝闻”可知,管仲认为,君主之所以能使令行禁止,是令能得到民之所好,古往今来的圣王,都是得到人们拥护的,才能“厚功大业,显于天下,不忘于后世”,说明民心民意的重要性,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民心的重要性,没有体现严刑峻法信息,排除A项;管仲所处的时代是春秋早期,远早于孔子时代,“继承了”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民心民意的重要性,没有描述齐国称霸的物质基础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2.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前的刺史,源于丞相史,不仅监察地方,还监察地方监御史。其后随着汉代中枢权力的变化,逐渐由御史大夫节制。这反映出()A.刺史权力逐渐减弱 B.中央与地方矛盾逐步缓和C.对地方监督的强化 D.国家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准确时空可知是汉朝。据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随着汉代中枢权力的变化,刺史逐渐归御史大夫节制,受中央管控,脱离与丞相的关系,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治理能力得到提升,D项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其后随着汉代中枢权力的变化,逐渐由御史大夫节制”可知汉代刺史最大的变化在于归御史大夫节制,没有涉及权力的变化,排除A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央与地方矛盾一直存在,中央与地方矛盾缓和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刺史逐步脱离与丞相的关系,归御史大夫管辖,没涉及地方监督强化,排除C项。故选D项。3.元朝的行省是中书省在地方的最高一级政权机构,其职权为“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据此可知,元朝()A地方行政层级趋于简化 B.中央集权体制有所创新C.行省权力的独立性增强 D.中央难以有效控制地方〖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根据材料“元朝的行省是中书省在地方的最高一级政权机构,其职权为‘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可知,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的省臣被派往地方执政,称为行中书省事,后来行省逐渐成为常设的地方行政机构,其辖区逐渐稳定下来,进而成为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说明元朝的中央集权体制有所创新,B项正确;材料没有描述元朝的地方行政层级,无法判定是否趋于简化,排除A项;行省是中书省在地方的最高一级政权机构,隶属于中书省,独立性没有增强,排除C项;行省是中书省在地方的最高一级政权机构,行省隶属于中书省,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表现,而非难以控制,排除D项。故选B项。4.黄宗羲提出用学术指导政治,建立具有议政功能的学校,用学校监督王权和各级地方政权,使“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他提出这一主张旨在A.从制度层面限制君权 B.宣扬代议制民主思想C.表达对君主制的不满 D.促进民众思想的解放〖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末清初(中国)。根据材料“黄宗羲提出用学术指导政治,建立具有议政功能的学校,用学校监督王权和各级地方政权”可知,黄宗羲特别重视学校的作用,把学校的功能定位为指导政治、引导舆论的场所,提出“公其非是于学校”的政治主张,实际上是“以学术指导政治”的启蒙思想,是黄宗羲限制君权的一项措施,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学术指导政治”的思想,没有体现代议制信息,也没有表现出对君主不满信息,排除B项和C项;黄宗羲提出用学术指导政治,客观上有利于促进思想解放,这是影响,而不是目的,排除D项。故选A项。5.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清政府先后参与了近20项国际公约,同时它与国际公约的关系经历了从拒绝、观望到初步参与,再到较大幅度拓展的变化过程。这反映了当时中国A.放弃了传统的宗藩体制 B.外交环境的明显改善C.融入国际社会程度加深 D.半殖民地化程度加剧〖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中国)。根据材料“与国际公约的关系经历了从拒绝、观望到初步参与,再到较大幅度拓展的变化过程。”可知,近代以来,清政府先后参与了近20项国际公约,经历了从拒绝、观望到初步参与,再到较大幅度拓展的变化过程,说明当时的中国在逐步的融入国际社会,C项正确;清政府接受融入国际法体系,与宗藩体制无关,且“放弃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清政府面对的外交环境并未改善,排除B项;清政府接受国际法体系,是外交近代化的表现,而非半殖民地化程度加剧,排除D项。故选C项。6.《新青年》翻译外国著作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在第四卷(1918年),翻译作品中文学类达89%左右。第二个高峰是在第八卷(1920年),其中文学类只有23%,而政治类和社会类则占了73%左右。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A.文学革命的深入开展 B.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C.中国革命性质的变化 D.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8年——1920年(中国)。根据材料“第一个高峰是在第四卷(1918年),翻译作品中文学类达89%左右。第二个高峰是在第八卷(1920年),其中文学类只有23%,而政治类和社会类则占了73%左右。”可知,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促使《新青年》在翻译外国著作时,由以文学类为主转变为以政治类和社会类为主,B项正确;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组成部分,是提倡新文学的一场革命,与材料描述信息不符,排除A项;1918年——1920年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没有体现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7.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曾就土地政策作出指示:坚决拥护群众“在反奸清算、减租减息斗争中,直接从地主手中获得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作出这一指示的时间是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得出主要结论: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提出坚决拥护广大农民群众在反奸、清算、减租、减息斗争中直接从地主手中获得土地,实行土地改革的行动,并规定了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各项具体政策,这是在解放战争时期,D项正确;国民大革命时期,农民在农会领导下,纷纷起来打倒土豪劣绅和不法地主,推翻地主阶级的政权和武装,建立农民的政权和武装,做到“一切权力归农会”,排除A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实行“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排除B项;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推行“双减双交”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8.下图为20世纪60年代我国建成的工业中心分布示意图。这些工业中心的建设主要是基于()A.奠定我国工业化基础 B.调整国民经济结构C.应对严峻的国际形势 D.改善我国工业布局〖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根据材料“20世纪60年代我国建成的工业中心分布示意图”可知,20世纪60年代,中国政府根据当时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判断,在位于国土腹地的“三线地区”统一布局、迁移,新建了大批国防军工企业和科研事业单位,如攀枝花、六盘水、酒泉等钢铁、煤炭基地,酒泉、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等,C项正确;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奠定了我国工业化基础,排除A项;材料是对工业中心布局的描述,无法判定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信息,排除B项;改善我国工业布局,是三线建设的影响,而非目的,排除D项。故选C项。9.下图为1979——1987年我国广告营业额变化情况。这反映出我国()A.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一定成就 B.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现代企业制度趋于完善〖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9——1987年改革开放期间。根据材料“1979——1987年我国广告营业额变化情况”可知,改革开放后,中国广告营业额增长迅速,说明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的发展,取得一定的成就,A项正确;根据材料广告营业额的变化,无法判定产业结构调整信息,排除B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C项;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国有企业改革开始进入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阶段,排除D项。故选A项。10.下表为腓尼基、希腊、希伯来、埃特鲁斯坎和拉丁字母对照表。这可以用来说明腓尼基字母()A.促成了世界文明的多元一体 B.取代了各个地区的文字C.影响了其他语种的发展轨迹 D.加剧了异域文化的冲突〖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埃及时期。根据材料“腓尼基、希腊、希伯来、埃特鲁斯坎和拉丁字母对照表”可知,腓尼基字母是世界字母文字的开端,在西方,它派生出古希腊字母,后者又发展为拉丁字母等,说明腓尼基字母影响了其他语种的发展轨迹,C项正确;多元一体是在近现代考古学证据的支持下,对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的一项理论,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腓尼基字母对其他文字的影响,而非取代,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异域文化冲突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11.11世纪以后,西欧产生了以《列那狐的故事》等为代表的文学作品,其内容主要取材于日常生活,提出一些市民关心的社会问题,歌颂市民或农民的个人机智与聪敏,大胆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丑恶和愚蠢。这反映出A.商品经济获得发展B.英雄传奇备受颂扬C.骑士文学走向衰落D.教权王权矛盾激化〖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欧中世纪时期。根据材料“11世纪以后,西欧产生了以《列那狐的故事》等为代表的文学作品,其内容主要取材于日常生活,提出一些市民关心的社会问题,歌颂市民或农民的个人机智与聪敏,大胆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丑恶和愚蠢。”可知,西欧中世纪中晚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学发展,反映了城市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歌颂市民或农民的个人机智与聪敏,大胆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丑恶和愚蠢,A项正确;英雄传奇备受颂扬的是骑士文学,排除B项;骑士文学在中世纪西欧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排除C项;教权王权矛盾激化,与材料信息描述的市民文学发展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A项。12.意大利政治家马基雅维利(1469-1527)发表《君主论》一书,提出君王高于法律与议会的原则。该书广泛传播后,很多野心勃勃的统治者都依照这一原则行事。这一现象的出现()A.有利于民族国家形成B.促进了文艺复兴的兴起C.加速了新教思想传播D.导致了议会政治的消亡〖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推断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469-1527的欧洲。据材料“政治家马基雅维利(1469-1527)发表《君主论》一书,提出君王高于法律与议会的原则”“很多野心勃勃的统治者都依照这一原则行事”并结合所学,15世纪前后,西欧各国王权有不同程度的加强,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日益显现,所以材料现象的出现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A项正确;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早于马基雅维利,排除B项;据材料马基雅维利“提出君王高于法律与议会的原则”,并结合所学他是近代政治思想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可以得出材料现象与加速“新教”思想的传播关系不大,排除C项;议会政治没有消亡,排除D项。故选A项。13.独立以后的拉丁美洲,矿业生产和出口仍在许多国家的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制造业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和发展,直到19世纪末,拉丁美洲还没有一个国家出现现代工厂。这反映出A.门罗主义推动拉美国家进步B.拉美人民面临民主革命任务C.拉美国家资本主义尚未起步D.殖民体制残余制约拉美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的拉丁美洲。根据材料“独立以后的拉丁美洲,矿业生产和出口仍在许多国家的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制造业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和发展,直到19世纪末,拉丁美洲还没有一个国家出现现代工厂。”可知,拉丁美洲长期处于殖民统治之下,独立后其矿业生产和出口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仍是殖民者重要的原料产地,但是其制造业却没有实现大的发展,说明殖民体制残余制约拉美发展,D项正确;门罗主义发表于1823年,反映了美国控制拉美的野心,不能推动拉美国家进步,排除A项;材料反映拉美国家独立后,面临着摆脱殖民体制制约的任务,民主革命任务主要是反对本国封建统治,排除B项;“拉美国家资本主义尚未起步”表述太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14.戴高乐在《战争回忆录》中记述了1940年3月在巴黎的见闻:“各行各业都有势力强大的团体公开赞成停战······有人认为与希特勒相比,斯大林才是真正的敌人······部分政府官员甚至主张割让部分非洲殖民地,以便讨好这个魔鬼。”这些记述揭示了当时法国()A.推行绥靖政策的动因 B.对苏德战争的漠不关心C.迅速败亡的根本原因 D.意识形态对战局的影响〖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0年(世界)。根据材料“有人认为与希特勒相比,斯大林才是真正的敌人······部分政府官员甚至主张割让部分非洲殖民地,以便讨好这个魔鬼”可知,法国认为斯大林比戴高乐更可怕,说明存在意识形态的差异,影响二战战局,D项正确;二战之前推行绥靖政策,时间不符,排除A项;苏德战争在1941.6.22—1945.5.9之间,时间不符,排除B项;法国战败的根本原因与苏联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5.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反日思想在美国社会各阶层流行起来。八十年代中期有美国参议员将日本车的进口称为“经济上的珍珠港”,总统候选人霍华德·贝克则公开宣称“我们还在与日本交战”,而且“我们就要输了”。这一时期美国反日思潮盛行是由于()A.反日思想的根深蒂固 B.日本经济已超越美国C.现有国际秩序受冲击 D.资本主义阵营的瓦解〖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崛起成为资本主义第二大经济体,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了美国的地位,因此出现反日思潮,C项正确;“根深蒂固”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日本经济并未超越美国,排除B项;资本主义阵营的瓦解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五月,辛巳,(懿)乃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于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衣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司马懿)还保营。——[东晋]习凿齿《汉晋春秋》材料二帝(司马懿)攻拔其(诸葛亮)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唐]房玄龄等《晋书》材料三当宣(晋宣帝司马懿)、景(晋景帝司马师)开基之始,曹(曹氏)、马(司马氏)构纷之际,或列营渭曲,见屈武侯(被诸葛亮所击败)······陈寿、王隐(晋史官,《晋书》史料多出自其所著史书)咸杜口而无言······至习凿齿(蜀汉广汉太守习祯后裔)乃申以死葛(诸葛亮)走达(司马懿)之说······历代厚诬,一朝如雪。考斯人之书事,盖近古之遗直欤!——[唐]刘知几《史通·直书》(1)指出根据材料一、二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并说明理由。(2)材料一、二对同一史事的记载有何明显分歧?结合材料三,分析说明哪一记载更为可信。〖答案〗(1)事实:司马懿与诸葛亮发生正面作战。理由:双方叙述一致(或:两则材料互相印证)。(2)分歧:《晋书》认为司马懿取胜;《汉晋春秋》认为诸葛亮取胜。材料一更可信。《晋书》中史料,多出自晋史官王隐,受当朝时政影响较大(或:有歌颂司马氏统治的政治倾向);《汉晋春秋》作者习凿齿兼有东晋史学家和蜀汉官员后裔的双重身份,对魏蜀之间的史事记述应该相对公允;材料三对诸葛亮打败司马懿、司马懿惧怕诸葛亮的记载和对王隐曲笔、习凿齿直书的评判也可以佐证材料一记载的可信性。但该记载仍需结合其他史料进一步印证。(若答材料二更可信,并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三国时期(中国)。事实:根据材料“(懿)乃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于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帝(司马懿)攻拔其(诸葛亮)围,亮宵遁。”可知,司马懿与诸葛亮发生正面作战。理由:根据材料“《汉晋春秋》(懿)乃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于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房玄龄等《晋书》帝(司马懿)攻拔其(诸葛亮)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可知,双方叙述基本一致,两则材料互相印证,说明司马懿与诸葛亮发生过正面作战。【小问2详析】本题是对比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三国时期(中国)。分歧:根据材料“帝(司马懿)攻拔其(诸葛亮)围,亮宵遁。”可知,《晋书》认为司马懿取胜;根据材料“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衣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司马懿)还保营。”可知,《汉晋春秋》认为诸葛亮取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更可信。根据材料“陈寿、王隐(晋史官,《晋书》史料多出自其所著史书)咸杜口而无言······至习凿齿(蜀汉广汉太守习祯后裔)乃申以死葛(诸葛亮)走达(司马懿)之说”可知,《晋书》中史料,多出自晋史官王隐,受当朝时政影响较大,有歌颂司马氏统治的政治倾向,而《汉晋春秋》作者习凿齿兼有东晋史学家和蜀汉官员后裔的双重身份,对魏蜀之间的史事记述应该相对公允;根据材料“考斯人之书事,盖近古之遗直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对诸葛亮打败司马懿、司马懿惧怕诸葛亮的记载和对王隐曲笔、习凿齿直书的评判也可以佐证材料一记载的可信性,但该记载仍需结合其他史料进一步印证。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05年,《苦学生》在《绣像小说》第63期上开始连载。书中人物杞忧子是深受八股毒害的旧式文人,他发出这样的内心独白:“我自受生到今日,少困咕哗,长图皋比,只知做几句八股,对几条空策·····悠悠忽忽了五十年,壮不如人,老之将至,热诚空抱,人寿几何,眼见得没有什么长进,好在社会上贡献了。诸君啊!青年的诸君啊!趁这个时候,努力猛进。看着我老朽现在的后悔,万勿入老朽已往的蹉跎。诸君将来的幸福,就是中国全体同胞得享的幸福了。”·····此时的清廷无论社会秩序还是政治实体,都被讫入达尔文进化论式的世界体系中,杞忧子“想到此处,胸头一根根血管,如沸如裂”。——摘编自林培源《“制造伟大的国民”晚清教育小说〈苦学生〉的叙述者、海外空间与民族寓言》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杞忧子之“忧”进行历史阐释。(要求: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答案〗示例:晚清时期的中国,内忧外患深重。随着西学东渐、进化论的传播和科举制的废除,中国传统知识阶层受到冲击。面对晚清变局,深受八股毒害的旧式文人杞忧子,既忧于个人八股取士下老来无成,也忧于晚清危难重重的现实困境,同时寄希望于青年,发出青年要努力奋进,谋求个人和民族幸福的呼吁。杞忧子之“忧”折射出个体与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的深刻关联,具有近现代教育和思想启蒙的进步意义。〖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1905年,清末新政期间(中国)。要求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首先,根据材料“悠悠忽忽了五十年,壮不如人,老之将至,热诚空抱,人寿几何,眼见得没有什么长进,好在社会上贡献了。诸君啊!青年的诸君啊!趁这个时候,努力猛进。看着我老朽现在的后悔,万勿入老朽已往的蹉跎。诸君将来的幸福,就是中国全体同胞得享的幸福了。”可知,杞忧子之“忧”,即是:个人八股取士下老来无成,寄希望于青年一代,为民族谋幸福。其次,结合时代背景,对杞忧子之“忧”进行详细解释,如:晚清时期的中国,内忧外患深重。随着西学东渐、进化论的传播和科举制的废除,中国传统知识阶层受到冲击。面对晚清变局,深受八股毒害的旧式文人杞忧子,既忧于个人八股取士下老来无成,也忧于晚清危难重重的现实困境,同时寄希望于青年,发出青年要努力奋进,谋求个人和民族幸福的呼吁。最后,结合时代特征对杞忧子之“忧”进行总结升华,如:杞忧子之“忧”折射出个体与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的深刻关联,具有近现代教育和思想启蒙的进步意义。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20世纪上半叶中国走向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挫折和失败,是20世纪下半叶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必不可少的参照系,将两者放在20世纪中国历史的天平上,能使我们从一个较长的时段来认识和评析新中国的历史。4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使我们对社会主义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今天回过头去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以及之后的发展历程,原先看不清楚的历史进程就可以看得清楚些,原先不全面的认识可以变得全面些、客观些。因此,研究新中国史一定要关注和了解当下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以获得历史的纵深感来剖析和理解已经过去的历史。进入20世纪后,中国已经与世界越来越联为一体,不可分割了。开展新中国史研究,尤其是对一些涉及党和国家重大政策的分析,就必须将其置于世界历史的框架之下。——摘编自金光耀《新中国史研究三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中有关新中国史研究任一观点加以说明。〖答案〗示例:观点:研究新中国历史,应该将其置于世界历史的框架之下进行研究。说明:20世纪,新中国的发展进程同世界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之初,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这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冷战,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并实行包围封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并提出“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这一方面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对外开放程度日益加深的结果。同时也是积极顺应20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的结果。置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能够更好地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历程。中国的发展也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中国的崛起影响世界格局,推动了世界多极化,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总之,置于世界历史框架之下研究新中国的历史,能够更为全面、客观、准确的认识新中国的历史发展。(选取材料其他观点加以说明,若论证充分、逻辑清晰,亦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为论证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新中国时期。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首先,提炼材料中的任一观点,根据材料“20世纪上半叶中国走向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挫折和失败,是20世纪下半叶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必不可少的参照系,将两者放在20世纪中国历史的天平上,能使我们从一个较长的时段来认识和评析新中国的历史。”可知,提炼观点为:研究新中国历史,应该将其置于世界历史的框架之下进行研究。其次,围绕提炼的观点“研究新中国历史,应该将其置于世界历史的框架之下进行研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详细的说明,如:20世纪,新中国的发展进程同世界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之初,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这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冷战,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并实行包围封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并提出“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这一方面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对外开放程度日益加深的结果。同时也是积极顺应20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的结果。置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能够更好地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历程。中国的发展也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中国的崛起影响世界格局,推动了世界多极化,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最后,对提炼的观点进行总结升华,再次明确观点的准确性,如:总之,置于世界历史框架之下研究新中国的历史,能够更为全面、客观、准确的认识新中国的历史发展。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8年10月9日,丘吉尔正式抛出了其“三环外交”的方针。他说:“当我展望我国未来时,我认为,在自由民主国家中存在着三个大环。······对于我们来说,第一个环自然是英联邦和英帝国及其所包括的一切。其次是我国、加拿大和其他英联邦自治领域以及美国在其中起着如此重要作用的英语世界。最后是联合起来的欧洲。这三个大环是并存的······我们是在这三个大环中都占一大部分的唯一国家。事实上我们正处在连结点上。”——摘编自[美]W.F.汉里德、G.P.奥顿《西德、法国和英国的外交政策》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西欧六国在建立煤钢共同体和欧洲共同体时,曾试图邀请英国参加进来,同时美国也希望英国加入欧洲联合运动并起领导作用,但都遭到了英国拒绝。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后,英国甚至组建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与之抗衡。然而从1961年开始申请加入欧共体,历经十多年,直至第三次申请成功后,英国方于1973年1月1日成为欧共体正式成员。——摘编自刘亚轩《论冷战时的英国与欧共体》等材料三表220世纪50、6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据姜洪明、郭月皎《英国加入欧共体的原因考》(1)根据材料一绘制英国“三环外交”示意图。(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中期英国对加入欧洲共同体态度的变化,并说明其原因。〖答案〗(1)示例:(2)变化:20世纪50年代英国拒绝加入欧洲共同体,60年代积极申请加入欧洲共同体并于1973年正式加入欧洲共同体。原因:20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坚持欧洲均势与孤立主义原则,认为通过维系与英联邦及美国等英语国家的关系,足以保障其国家利益及大国地位。60年代后,联合后的欧洲各国经济快速发展,英国经济增速明显落后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与独立后的殖民地间的经济联系日渐疏离,英国的大国地位不复存在;美国对英国加入欧共体的支持。〖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的英国。据材料一“三环包括的地区”“我们正处在连结点上”并结合所学可知,三环并存又有重叠,且英国位于连结点上,据此画出示意图即可。【小问2详析】本题对比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至70年代的英国。变化:据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遭到了英国拒绝”“从1961年开始申请加入欧共体”“英国方于1973年1月1日成为欧共体正式成员。”可以得出20世纪50年代英国拒绝加入欧洲共同体,60年代积极申请加入欧洲共同体并于1973年正式加入欧洲共同体。原因:据材料一英国“三环外交”方针并结合所学可得出,20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坚持欧洲均势与孤立主义原则,认为通过维系与英联邦及美国等英语国家的关系,足以保障其国家利益及大国地位;据材料三“20世纪50、6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可得出,60年代后,联合后的欧洲各国经济快速发展,英国经济增速明显落后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结合所学可知,英联邦由56个独立主权国家(包括附属国)所组成,成员大多为前英国殖民地或者保护国,各个主权国都是自愿加入英联邦的,也可随时退出英联邦,英国与独立后的殖民地间的经济联系日渐疏离,英国的大国地位不复存在;据材料一“美国也希望英国加入欧洲联合运动并起领导作用”可得出,美国对英国加入欧共体的支持。山东省菏泽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11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1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第II卷〖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管仲认为:“人主之所以令则行、禁则止者,必令于民之所好,而禁于民之所恶也”“古之圣王,所以取明名广誉,厚功大业,显于天下,不忘于后世,非得人者,未之尝闻”。这些思想A.体现了严刑峻法的必要性 B.继承了儒家学派的民本思想C.强调了民心民意的重要性 D.奠定了齐国霸业的物质基础〖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人主之所以令则行、禁则止者,必令于民之所好,而禁于民之所恶也”“古之圣王,所以取明名广誉,厚功大业,显于天下,不忘于后世,非得人者,未之尝闻”可知,管仲认为,君主之所以能使令行禁止,是令能得到民之所好,古往今来的圣王,都是得到人们拥护的,才能“厚功大业,显于天下,不忘于后世”,说明民心民意的重要性,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民心的重要性,没有体现严刑峻法信息,排除A项;管仲所处的时代是春秋早期,远早于孔子时代,“继承了”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民心民意的重要性,没有描述齐国称霸的物质基础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2.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前的刺史,源于丞相史,不仅监察地方,还监察地方监御史。其后随着汉代中枢权力的变化,逐渐由御史大夫节制。这反映出()A.刺史权力逐渐减弱 B.中央与地方矛盾逐步缓和C.对地方监督的强化 D.国家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准确时空可知是汉朝。据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随着汉代中枢权力的变化,刺史逐渐归御史大夫节制,受中央管控,脱离与丞相的关系,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治理能力得到提升,D项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其后随着汉代中枢权力的变化,逐渐由御史大夫节制”可知汉代刺史最大的变化在于归御史大夫节制,没有涉及权力的变化,排除A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央与地方矛盾一直存在,中央与地方矛盾缓和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刺史逐步脱离与丞相的关系,归御史大夫管辖,没涉及地方监督强化,排除C项。故选D项。3.元朝的行省是中书省在地方的最高一级政权机构,其职权为“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据此可知,元朝()A地方行政层级趋于简化 B.中央集权体制有所创新C.行省权力的独立性增强 D.中央难以有效控制地方〖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根据材料“元朝的行省是中书省在地方的最高一级政权机构,其职权为‘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可知,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的省臣被派往地方执政,称为行中书省事,后来行省逐渐成为常设的地方行政机构,其辖区逐渐稳定下来,进而成为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说明元朝的中央集权体制有所创新,B项正确;材料没有描述元朝的地方行政层级,无法判定是否趋于简化,排除A项;行省是中书省在地方的最高一级政权机构,隶属于中书省,独立性没有增强,排除C项;行省是中书省在地方的最高一级政权机构,行省隶属于中书省,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表现,而非难以控制,排除D项。故选B项。4.黄宗羲提出用学术指导政治,建立具有议政功能的学校,用学校监督王权和各级地方政权,使“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他提出这一主张旨在A.从制度层面限制君权 B.宣扬代议制民主思想C.表达对君主制的不满 D.促进民众思想的解放〖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末清初(中国)。根据材料“黄宗羲提出用学术指导政治,建立具有议政功能的学校,用学校监督王权和各级地方政权”可知,黄宗羲特别重视学校的作用,把学校的功能定位为指导政治、引导舆论的场所,提出“公其非是于学校”的政治主张,实际上是“以学术指导政治”的启蒙思想,是黄宗羲限制君权的一项措施,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学术指导政治”的思想,没有体现代议制信息,也没有表现出对君主不满信息,排除B项和C项;黄宗羲提出用学术指导政治,客观上有利于促进思想解放,这是影响,而不是目的,排除D项。故选A项。5.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清政府先后参与了近20项国际公约,同时它与国际公约的关系经历了从拒绝、观望到初步参与,再到较大幅度拓展的变化过程。这反映了当时中国A.放弃了传统的宗藩体制 B.外交环境的明显改善C.融入国际社会程度加深 D.半殖民地化程度加剧〖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中国)。根据材料“与国际公约的关系经历了从拒绝、观望到初步参与,再到较大幅度拓展的变化过程。”可知,近代以来,清政府先后参与了近20项国际公约,经历了从拒绝、观望到初步参与,再到较大幅度拓展的变化过程,说明当时的中国在逐步的融入国际社会,C项正确;清政府接受融入国际法体系,与宗藩体制无关,且“放弃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清政府面对的外交环境并未改善,排除B项;清政府接受国际法体系,是外交近代化的表现,而非半殖民地化程度加剧,排除D项。故选C项。6.《新青年》翻译外国著作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在第四卷(1918年),翻译作品中文学类达89%左右。第二个高峰是在第八卷(1920年),其中文学类只有23%,而政治类和社会类则占了73%左右。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A.文学革命的深入开展 B.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C.中国革命性质的变化 D.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8年——1920年(中国)。根据材料“第一个高峰是在第四卷(1918年),翻译作品中文学类达89%左右。第二个高峰是在第八卷(1920年),其中文学类只有23%,而政治类和社会类则占了73%左右。”可知,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促使《新青年》在翻译外国著作时,由以文学类为主转变为以政治类和社会类为主,B项正确;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组成部分,是提倡新文学的一场革命,与材料描述信息不符,排除A项;1918年——1920年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没有体现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7.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曾就土地政策作出指示:坚决拥护群众“在反奸清算、减租减息斗争中,直接从地主手中获得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作出这一指示的时间是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得出主要结论: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提出坚决拥护广大农民群众在反奸、清算、减租、减息斗争中直接从地主手中获得土地,实行土地改革的行动,并规定了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各项具体政策,这是在解放战争时期,D项正确;国民大革命时期,农民在农会领导下,纷纷起来打倒土豪劣绅和不法地主,推翻地主阶级的政权和武装,建立农民的政权和武装,做到“一切权力归农会”,排除A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实行“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排除B项;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推行“双减双交”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8.下图为20世纪60年代我国建成的工业中心分布示意图。这些工业中心的建设主要是基于()A.奠定我国工业化基础 B.调整国民经济结构C.应对严峻的国际形势 D.改善我国工业布局〖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根据材料“20世纪60年代我国建成的工业中心分布示意图”可知,20世纪60年代,中国政府根据当时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判断,在位于国土腹地的“三线地区”统一布局、迁移,新建了大批国防军工企业和科研事业单位,如攀枝花、六盘水、酒泉等钢铁、煤炭基地,酒泉、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等,C项正确;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奠定了我国工业化基础,排除A项;材料是对工业中心布局的描述,无法判定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信息,排除B项;改善我国工业布局,是三线建设的影响,而非目的,排除D项。故选C项。9.下图为1979——1987年我国广告营业额变化情况。这反映出我国()A.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一定成就 B.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现代企业制度趋于完善〖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9——1987年改革开放期间。根据材料“1979——1987年我国广告营业额变化情况”可知,改革开放后,中国广告营业额增长迅速,说明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的发展,取得一定的成就,A项正确;根据材料广告营业额的变化,无法判定产业结构调整信息,排除B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C项;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国有企业改革开始进入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阶段,排除D项。故选A项。10.下表为腓尼基、希腊、希伯来、埃特鲁斯坎和拉丁字母对照表。这可以用来说明腓尼基字母()A.促成了世界文明的多元一体 B.取代了各个地区的文字C.影响了其他语种的发展轨迹 D.加剧了异域文化的冲突〖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埃及时期。根据材料“腓尼基、希腊、希伯来、埃特鲁斯坎和拉丁字母对照表”可知,腓尼基字母是世界字母文字的开端,在西方,它派生出古希腊字母,后者又发展为拉丁字母等,说明腓尼基字母影响了其他语种的发展轨迹,C项正确;多元一体是在近现代考古学证据的支持下,对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的一项理论,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腓尼基字母对其他文字的影响,而非取代,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异域文化冲突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11.11世纪以后,西欧产生了以《列那狐的故事》等为代表的文学作品,其内容主要取材于日常生活,提出一些市民关心的社会问题,歌颂市民或农民的个人机智与聪敏,大胆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丑恶和愚蠢。这反映出A.商品经济获得发展B.英雄传奇备受颂扬C.骑士文学走向衰落D.教权王权矛盾激化〖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欧中世纪时期。根据材料“11世纪以后,西欧产生了以《列那狐的故事》等为代表的文学作品,其内容主要取材于日常生活,提出一些市民关心的社会问题,歌颂市民或农民的个人机智与聪敏,大胆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丑恶和愚蠢。”可知,西欧中世纪中晚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学发展,反映了城市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歌颂市民或农民的个人机智与聪敏,大胆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丑恶和愚蠢,A项正确;英雄传奇备受颂扬的是骑士文学,排除B项;骑士文学在中世纪西欧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排除C项;教权王权矛盾激化,与材料信息描述的市民文学发展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A项。12.意大利政治家马基雅维利(1469-1527)发表《君主论》一书,提出君王高于法律与议会的原则。该书广泛传播后,很多野心勃勃的统治者都依照这一原则行事。这一现象的出现()A.有利于民族国家形成B.促进了文艺复兴的兴起C.加速了新教思想传播D.导致了议会政治的消亡〖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推断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469-1527的欧洲。据材料“政治家马基雅维利(1469-1527)发表《君主论》一书,提出君王高于法律与议会的原则”“很多野心勃勃的统治者都依照这一原则行事”并结合所学,15世纪前后,西欧各国王权有不同程度的加强,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日益显现,所以材料现象的出现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A项正确;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早于马基雅维利,排除B项;据材料马基雅维利“提出君王高于法律与议会的原则”,并结合所学他是近代政治思想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可以得出材料现象与加速“新教”思想的传播关系不大,排除C项;议会政治没有消亡,排除D项。故选A项。13.独立以后的拉丁美洲,矿业生产和出口仍在许多国家的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制造业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和发展,直到19世纪末,拉丁美洲还没有一个国家出现现代工厂。这反映出A.门罗主义推动拉美国家进步B.拉美人民面临民主革命任务C.拉美国家资本主义尚未起步D.殖民体制残余制约拉美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的拉丁美洲。根据材料“独立以后的拉丁美洲,矿业生产和出口仍在许多国家的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制造业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和发展,直到19世纪末,拉丁美洲还没有一个国家出现现代工厂。”可知,拉丁美洲长期处于殖民统治之下,独立后其矿业生产和出口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仍是殖民者重要的原料产地,但是其制造业却没有实现大的发展,说明殖民体制残余制约拉美发展,D项正确;门罗主义发表于1823年,反映了美国控制拉美的野心,不能推动拉美国家进步,排除A项;材料反映拉美国家独立后,面临着摆脱殖民体制制约的任务,民主革命任务主要是反对本国封建统治,排除B项;“拉美国家资本主义尚未起步”表述太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14.戴高乐在《战争回忆录》中记述了1940年3月在巴黎的见闻:“各行各业都有势力强大的团体公开赞成停战······有人认为与希特勒相比,斯大林才是真正的敌人······部分政府官员甚至主张割让部分非洲殖民地,以便讨好这个魔鬼。”这些记述揭示了当时法国()A.推行绥靖政策的动因 B.对苏德战争的漠不关心C.迅速败亡的根本原因 D.意识形态对战局的影响〖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0年(世界)。根据材料“有人认为与希特勒相比,斯大林才是真正的敌人······部分政府官员甚至主张割让部分非洲殖民地,以便讨好这个魔鬼”可知,法国认为斯大林比戴高乐更可怕,说明存在意识形态的差异,影响二战战局,D项正确;二战之前推行绥靖政策,时间不符,排除A项;苏德战争在1941.6.22—1945.5.9之间,时间不符,排除B项;法国战败的根本原因与苏联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5.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反日思想在美国社会各阶层流行起来。八十年代中期有美国参议员将日本车的进口称为“经济上的珍珠港”,总统候选人霍华德·贝克则公开宣称“我们还在与日本交战”,而且“我们就要输了”。这一时期美国反日思潮盛行是由于()A.反日思想的根深蒂固 B.日本经济已超越美国C.现有国际秩序受冲击 D.资本主义阵营的瓦解〖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崛起成为资本主义第二大经济体,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了美国的地位,因此出现反日思潮,C项正确;“根深蒂固”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日本经济并未超越美国,排除B项;资本主义阵营的瓦解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五月,辛巳,(懿)乃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于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衣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司马懿)还保营。——[东晋]习凿齿《汉晋春秋》材料二帝(司马懿)攻拔其(诸葛亮)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唐]房玄龄等《晋书》材料三当宣(晋宣帝司马懿)、景(晋景帝司马师)开基之始,曹(曹氏)、马(司马氏)构纷之际,或列营渭曲,见屈武侯(被诸葛亮所击败)······陈寿、王隐(晋史官,《晋书》史料多出自其所著史书)咸杜口而无言······至习凿齿(蜀汉广汉太守习祯后裔)乃申以死葛(诸葛亮)走达(司马懿)之说······历代厚诬,一朝如雪。考斯人之书事,盖近古之遗直欤!——[唐]刘知几《史通·直书》(1)指出根据材料一、二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并说明理由。(2)材料一、二对同一史事的记载有何明显分歧?结合材料三,分析说明哪一记载更为可信。〖答案〗(1)事实:司马懿与诸葛亮发生正面作战。理由:双方叙述一致(或:两则材料互相印证)。(2)分歧:《晋书》认为司马懿取胜;《汉晋春秋》认为诸葛亮取胜。材料一更可信。《晋书》中史料,多出自晋史官王隐,受当朝时政影响较大(或:有歌颂司马氏统治的政治倾向);《汉晋春秋》作者习凿齿兼有东晋史学家和蜀汉官员后裔的双重身份,对魏蜀之间的史事记述应该相对公允;材料三对诸葛亮打败司马懿、司马懿惧怕诸葛亮的记载和对王隐曲笔、习凿齿直书的评判也可以佐证材料一记载的可信性。但该记载仍需结合其他史料进一步印证。(若答材料二更可信,并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三国时期(中国)。事实:根据材料“(懿)乃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于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帝(司马懿)攻拔其(诸葛亮)围,亮宵遁。”可知,司马懿与诸葛亮发生正面作战。理由:根据材料“《汉晋春秋》(懿)乃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于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房玄龄等《晋书》帝(司马懿)攻拔其(诸葛亮)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可知,双方叙述基本一致,两则材料互相印证,说明司马懿与诸葛亮发生过正面作战。【小问2详析】本题是对比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三国时期(中国)。分歧:根据材料“帝(司马懿)攻拔其(诸葛亮)围,亮宵遁。”可知,《晋书》认为司马懿取胜;根据材料“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衣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司马懿)还保营。”可知,《汉晋春秋》认为诸葛亮取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更可信。根据材料“陈寿、王隐(晋史官,《晋书》史料多出自其所著史书)咸杜口而无言······至习凿齿(蜀汉广汉太守习祯后裔)乃申以死葛(诸葛亮)走达(司马懿)之说”可知,《晋书》中史料,多出自晋史官王隐,受当朝时政影响较大,有歌颂司马氏统治的政治倾向,而《汉晋春秋》作者习凿齿兼有东晋史学家和蜀汉官员后裔的双重身份,对魏蜀之间的史事记述应该相对公允;根据材料“考斯人之书事,盖近古之遗直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对诸葛亮打败司马懿、司马懿惧怕诸葛亮的记载和对王隐曲笔、习凿齿直书的评判也可以佐证材料一记载的可信性,但该记载仍需结合其他史料进一步印证。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05年,《苦学生》在《绣像小说》第63期上开始连载。书中人物杞忧子是深受八股毒害的旧式文人,他发出这样的内心独白:“我自受生到今日,少困咕哗,长图皋比,只知做几句八股,对几条空策·····悠悠忽忽了五十年,壮不如人,老之将至,热诚空抱,人寿几何,眼见得没有什么长进,好在社会上贡献了。诸君啊!青年的诸君啊!趁这个时候,努力猛进。看着我老朽现在的后悔,万勿入老朽已往的蹉跎。诸君将来的幸福,就是中国全体同胞得享的幸福了。”·····此时的清廷无论社会秩序还是政治实体,都被讫入达尔文进化论式的世界体系中,杞忧子“想到此处,胸头一根根血管,如沸如裂”。——摘编自林培源《“制造伟大的国民”晚清教育小说〈苦学生〉的叙述者、海外空间与民族寓言》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杞忧子之“忧”进行历史阐释。(要求: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答案〗示例:晚清时期的中国,内忧外患深重。随着西学东渐、进化论的传播和科举制的废除,中国传统知识阶层受到冲击。面对晚清变局,深受八股毒害的旧式文人杞忧子,既忧于个人八股取士下老来无成,也忧于晚清危难重重的现实困境,同时寄希望于青年,发出青年要努力奋进,谋求个人和民族幸福的呼吁。杞忧子之“忧”折射出个体与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的深刻关联,具有近现代教育和思想启蒙的进步意义。〖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1905年,清末新政期间(中国)。要求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首先,根据材料“悠悠忽忽了五十年,壮不如人,老之将至,热诚空抱,人寿几何,眼见得没有什么长进,好在社会上贡献了。诸君啊!青年的诸君啊!趁这个时候,努力猛进。看着我老朽现在的后悔,万勿入老朽已往的蹉跎。诸君将来的幸福,就是中国全体同胞得享的幸福了。”可知,杞忧子之“忧”,即是:个人八股取士下老来无成,寄希望于青年一代,为民族谋幸福。其次,结合时代背景,对杞忧子之“忧”进行详细解释,如:晚清时期的中国,内忧外患深重。随着西学东渐、进化论的传播和科举制的废除,中国传统知识阶层受到冲击。面对晚清变局,深受八股毒害的旧式文人杞忧子,既忧于个人八股取士下老来无成,也忧于晚清危难重重的现实困境,同时寄希望于青年,发出青年要努力奋进,谋求个人和民族幸福的呼吁。最后,结合时代特征对杞忧子之“忧”进行总结升华,如:杞忧子之“忧”折射出个体与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的深刻关联,具有近现代教育和思想启蒙的进步意义。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20世纪上半叶中国走向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挫折和失败,是20世纪下半叶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必不可少的参照系,将两者放在20世纪中国历史的天平上,能使我们从一个较长的时段来认识和评析新中国的历史。4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使我们对社会主义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今天回过头去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以及之后的发展历程,原先看不清楚的历史进程就可以看得清楚些,原先不全面的认识可以变得全面些、客观些。因此,研究新中国史一定要关注和了解当下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以获得历史的纵深感来剖析和理解已经过去的历史。进入20世纪后,中国已经与世界越来越联为一体,不可分割了。开展新中国史研究,尤其是对一些涉及党和国家重大政策的分析,就必须将其置于世界历史的框架之下。——摘编自金光耀《新中国史研究三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中有关新中国史研究任一观点加以说明。〖答案〗示例:观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24课《三顾茅庐》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石河子大学《学前教育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与护理
- 石河子大学《社会统计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机械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中外建筑史》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现代应用光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光电检测技术》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PurchaseOrder模板
-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 清产核资基础报表(模板)
- XX高速JLX总监办驻地建设方案(含详细图纸)
- 垂直循环立体车库设计
- 三年级语文家长会(课堂PPT)
-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 供货保障方案及措施两篇范文
- 金属构件失效分析精简版
- 雷诺尔JJR系列软起动器说明书
- 中国联通GPON设备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