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版单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1页
经典版单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2页
经典版单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3页
经典版单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4页
经典版单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典版

单线铁路隧道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

1.编制说明4

1.1编制依据.......................................................5

1.2编制原则.......................................................5

2.工程概况............................................................5

2.1工程概况.......................................................5

2.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8

2.3不良地质......................................................10

3.工程特点、难点及施工措施...........................................10

3.1工程特点......................................................10

3.2工程难点......................................................10

3.3施工措施及解决办法............................................10

4.施工总体部署.......................................................11

4.1施工总体目标..................................................11

4.2施工总体方案..................................................12

4.3施工组织机构..................................................13

4.4施工场地平面布置..............................................14

4.5各工区机械设备配备............................................14

5.施工进度安排.......................................................15

5.1总工期目标....................................................15

5.2施工进度安排..................................................16

6.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法...............................................16

6.1隧道施工临时设施..............................................16

6.2洞口土石方工程................................................18

6.3洞门与明洞结构施工............................................20

6.4隧道进洞方案及措施............................................22

6.5隧道洞身开挖..................................................30

6.6支护和超前支护施工方法与工艺..................................37

6.7防排水施工....................................................49

6.8二次衬砌施工..................................................53

6.9斜井施工......................................................58

6.10隧道施工监控量测.............................................66

6.11隧道辅助施工、有害气体检测...................................71

6.12洞内附属工程.................................................73

6.13**隧道下穿县草公路及管道施工方法.............................74

7.资源配置计划及保证措施.............................................75

7.1机械设备配置及保证措施........................................76

7.2人力资源配置及保证措施........................................77

8.管理措施...........................................................79

8.1标准化管理措施................................................79

8.2质量管理措施..................................................79

8.3安全管理措施..................................................80

8.4工期保证措施..................................................82

8.5环境管理措施..................................................84

9.隧道应急预案及演练、措施...........................................85

9.1安全应急救援..................................................85

9.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85

9.3应急处理组织机构..............................................86

9.4报警系统和通告程序............................................86

9.5应急处理程序..................................................86

9.6领导小组职责..................................................86

9.7应急预案措施..................................................87

10.HSE管理措施.....................................................89

10.1安全生产控制措施.............................................89

10.2爆破器材及爆破作业控制措施...................................90

10.3环境保护措施.................................................96

10.4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及保障措施..................................102

11.信息化管理.......................................................103

11.1信息化管理组织机构.........................................103

11.2信息化管理目标..............................................103

11.3信息化保证措施..............................................104

附件1.施工总平面图...................................................105

附件2.**隧道进口、出口临建场地布置图................................105

附件3.**隧道斜井临建场地布置图.......................................105

附件4.**隧道施工进度横道图...........................................105

1.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⑴**公司铁路专用线**隧道设计图(送审稿X

⑵《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1

⑶《铁路混凝土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1

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

⑸《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5-2010X

⑹《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⑺铁路工程技术规范及国家行业标准、规则、规程。

⑻**公司铁路专用线二标工程招、投标文件。

⑼工程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文件。

1.2编制原则

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原则。

⑵符合性原则。满足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标准,符合施工要求。

⑶标准化管理的原则。

⑷科学、经济、合理的原则。

⑸引进、创新、发展的原则。

⑹“六位一体"管理的原则。

⑺指导性纲领与动态控制相结合的原则。

2.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隧道位于**场~厂区铁路装卸场区间,进口里程为ZDK0+260,出口里程为

ZDK1+960,全长1700m。为满足施工工期要求,隧道设置1座施工斜井,斜井

与正洞交汇里程为ZDK1+140,斜井长度180m,a=45。,i=ll%,单车道断面,

采用无轨运输。

本隧为单线隧道,内燃牵引,设计行车速度60km/h,有昨轨道。隧道开挖断

面61.2m,,开挖高度9.16m,宽度7.8m。本隧道全部为V级围岩,隧道拱顶以上

最大埋深30m,平均埋深约15m。洞身于ZDKl+625~ZDK:L+665下穿县草公路、

埋深约20m。隧道内采用次重型轨道碎石道床,铺设新II型轨枕及50kg/m钢轨,

轨道结构高度667mm。

洞内线路纵坡为人字坡,进口段540m为3%。上坡,其后1160m为4.2%。下

坡。全隧除进口段172.050m位于R-600m的右偏曲线上,洞身段553.956m位

于R-800m的左偏曲线上外,其余位于直线上。ZDK0+260-ZDK0+430段设计

为明洞,长170m。

建设单位:**公司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总承包单位:**股份有限公司。

严格按照业主要求组织施工,定于2020年11月15日开工,于2021年9月

20日完成全部土建工程,隧道总工期310天,为顺利完成总工期目标,2021年8

月31日前需达到铺轨条件。

隧道主要工程数量如下表2-1:

表2-1主要工程数量表

浒厂1田刽±t即j+in即

工程项目单位

TTTTTT

77。

在熔+7^就feL々:称m31Q1M4741R2771A

值本2(就正on2m31107?7491fi07

衬砌垢

世搐佃世胫m3182R17

世情仰世裕「2。2m3湘nnq4n7R49Q

浒口田制±t田,4!n田

工程项目单位

TTTTTT

win7704R0

工衬砌钢筋HRRdnnkn1627424iqq”?4?QfiQ

HPR^nnkn6a2711fiR4fi4QR4Q1

次慢自沁厂”沁m3?4?6mg

次自骊豁HPR^nnIm1247niqqqq

过轨管线(pl50镀锌相11

mQq

盖板张1豁沁r*m36726

£口解HPR^nnIm1RQ146Q7?74S

唐沁「2K裕m32iqq544,2122

初期支取爵败1HPR^nnkn26SSq22207

蜡杆cl①22砂浆相”12621c;2622

护皓轩3?m75八IRfiIRin只只2

能赶hlcp22中空相?7Q0zmsn

福杆h?mR^7020790121KO

士普椰旦:百樗「2。2m312

(P108钻孔大(pl08钢花相?qqq

m11701170

y/E立直Im??ns4八

管棚

ml77^71m11701170

ml*?l.nkcR42R4?

(pl59高精度(P159钢花相

m11"

g(E卓直kn41244

定向大管棚

m17«£上利m117q

rn?m?i.nImQ6?

中(p60钢花管27K127K??R0

mR2Sfinsnn

加强支t郎直Im1qqqqqQIK2C

相2216R?191SQ7

小导管(p42钢花管

护m112q6?Q117qqq。

Ln27702q7"01月7”

寺始注花7k汨础纥m3222XK?72K

辐迦枳豹(相距CR〜CAm、但KAR128«A?

版如版1静;ka11SR1Q9Q11SR

取蛆型钢Lnaqnq(T7S92*2

―天按4■注正性kaIGQIfic;2A27耻1A2121

血弟M的kn?7D7467D4R?qiq。

帽木仝ka7?7Q1740411047

沁执玲riqm3?D41?Q

锁脚锚杆①22砂浆相266026

m10R1R010R

锁脚锚管(p42锚管4^4410RA4fiRQfi

m1R176424K627SR4

临时支1R巨丁曳版kainiq4K2427241K471?

在熔田取ka17Q77499R127?R?

浒口田制±t田,4!n田

工程项目单位

TTTTTT

win7704RO

由视犹梯盹1卜7(<串m7Q71Q7Q1157

々卜贴寸梯盹||■永撵m11QO?QR717?R

由7k柘(IW1RmmF\/A4Ym2KM71441QR4^0

m2KM71441Q又42n

防排水由便犹4海;力।卜7k第mA?O1S4OQnn

mKD环向吉单辟打引.油纣m16"qqn

san尔向排单辟打乱油纣m“71622QR4

刀湎背已注水汨衲空m77。4,。

句窠田而结>^Rna/m7m224n5Mq4Q4

注鸵笞sRnpvr普m21774K

铝产+衿m3117

暗M裕m322

取解取1HPR^nnkn474

管棚工丁作宏向埴C2S胫m3R4

版如开崛Imq7Aq

在接刊版1ka117Q

作室

注接版1豁ka短

1R巨丁生的Im2677

连接田蛹曷m3ROfi

锁脚锚管<p42锚管相64

m

2.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2.2.1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

地形地貌:测区属高原中低山侵蚀、剥蚀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冲沟较发

育。隧道拱顶以上最大埋深约30m。地面高程1910.61~1949.71m,相对高差约

40m,自然横坡一般5°~30°,局部较陡。斜坡上覆土层较厚,多分布松树、枝树

及灌木,沟槽等低洼平缓地带被垦为旱地。测区附近有昆楚高速公路,320国道级

省道、县道、乡道、乡间小道想通,交通方便。沿线路两侧村庄民房零星分布。

地层岩性:测区上覆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弃土(Q4q1人工填筑土(Q4ml);

坡洪积(Q4dl+pl)松软土、粉质黏土;坡残积(Q4dl+pl)粉质黏土;下伏基岩

为侏罗系下统禄丰组甸基段(J1I1)泥岩、泥质粉砂岩。

地质构造:测区位于扬子准地台西部,川滇台背斜南段,属武定一石屏隆断束;

西邻元谋-绿汁江断裂,内跨汤朗-易门断裂,东靠普渡河断裂,均为近南北向断裂。

以测区西北汤朗-易门断裂为界,西部属峨山台穹,东部属禄劝断凹。

线路区属于平地哨背斜南西翼,平地哨背斜轴线长约15km,为一宽缓斜歪单

向缓倾伏背斜,实测岩层走向为N15°E,倾向SE,倾角18°;N20~40°W,倾向

NE,倾角12~20°o测区内无新断裂通过,地质构造较简单。受区域构造影响,区

内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较破碎。

2.2.2水文地质及地震烈度

地表水:测区属金沙江流域,线路区内无河流及沟水,隧道左侧700m左右为

下权甫水库,在**隧道进口附近分布有水塘。下权甫水库库水补给主要靠雨季大气

降水,库水位随季节变化较大。

地下水:测区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

坡残积及冲洪积地层中,坡残积黏性土层厚度薄,其含水性及透水性较差,主要受

大气降水补给,仅含少量孔隙水;冲洪积黏性土、砂土、圆砾土层主要分布于大里

程端沟槽内,厚度较大,含水性及透水性较好,受大气、水库水及地势较高处地下

水补给,富水性中等。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砂岩、泥岩、黏土岩等碎屑岩中,砂、

泥岩多呈互层状发育、分布,砂岩为相对含水层、泥岩为相对隔水层,其节理、裂

隙较发育,但连通性及导水性较差,富水性弱~中等,局部可能富含层间水。地下

水主要由库水、大气降雨及外围基岩裂隙水补给,水位随季节变化较大,并沿低洼

沟槽向螳螂川排泄。

预测隧道正常涌水量为510m3/d,最大涌水量为1020m3/d。

据附近水质分析资料,该段地表水及地下水为HCO3-Ca2+型水,按《铁路混

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判定,在环境作用类别为化学侵蚀环

境时,对混凝土结构无侵蚀性。

地震烈度:安宁工业园区铁路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按50年超越概率10%考虑,

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45s,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

VD度。

2.3不良地质

隧道段内无不良地质现象,段内特殊岩土主要为人工填筑土及松软土。

3.工程特点、难点及施工措施

3.1工程特点

一是本隧道为标段的控制性工程,隧道是否能按期完成是确保铺轨工期及标段

总工期的关键。为满足施工工期要求,隧道设置1座施工斜井,斜井与正洞交汇里

程为ZDK1+140,斜井长度180m,a=45。,i=ll%,单车道断面,无轨运输。

二是本隧道全部为V级围岩,月平均进度低,安全风险高。尤其ZDK1+625~

ZDK1+665下穿县草公路、埋深约20m,ZDK1+100下穿既有选矿厂道路,

ZDK1+687.5下穿昆钢输矿管道、ZDK1+693下穿西南油气管道、埋深约15m,

施工过程中须加强监控量测,采取加强支护措施,严格控制公路和管道的沉降。

3.2工程难点

隧道浅埋段施工难度较大,尤其是下穿县草公路及管道段落,对下沉量要求较

严,施工中务必做好监控措施及超前支护措施,控制爆破,确保安全通过。

3.3施工措施及解决办法

⑴针对V级围岩,采用台阶法加临时横撑施工工艺,严格控制开挖进尺及时做

好支护。

⑵放慢掘进速度,加强初支和二衬背后注浆,严格控制注浆压力,必要时进行

多次补浆。

⑶斜井接入正洞施工,采取加强超前支护、短开挖、强支护,加强监测等措施,

确保施工安全。

⑷临时管制县草公路交通,加强洞内和公路的监测。

4.施工总体部署

4.1施工总体目标

4.1.1安全目标

杜绝一般事故B级及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控制轻伤事故,杜绝一般及以上

道路交通责任事故,杜绝一般及以上火灾责任事故和机械设备责任事故,杜绝压力容

器爆炸事故,杜绝民用爆炸物品爆炸、丢失、被盗事故,安全隐患整改率100%,争

创局级安标工地。

4.1.2质量目标

工程达到国家、铁总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工程质量一次验收合格,达到优

良标准,并满足全线创优规划要求。按照验收标准,各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

质量检验合格率达到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4.1.3工期目标

根据指导性施工组织总体安排,本标段交工日期为2021年12月31日,针对

**隧道的特点、难点及现场施工环境和地质情况,定于2020年11月15日开工,隧

道土建工程于2021年8月31日达到铺轨条件,2021年9月20日全部结束。

4.1.4环保目标

严格按照国家和当地政府部门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对施工场地的扬尘、噪声、

固体废物和废水排放等进行有效控制,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努力把工程施工对环境

的不利影响减至最低限度,确保隧道沿线景观不受破坏,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不受污

染,植被有效保护,噪声、振动和扬尘的环境影响得到有效控制,文物得到有效保护;

坚持做到"少破坏、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少污染、多防治",使环境保护监控

项目与监控结果达到设计文件及有关规定。

4.2施工总体方案

**隧道施工严格按照新奥法原理、设计图纸(送审稿)、铁路隧道施工规范等要

求进行组织,施工前做好洞身超前地质预报,对洞身地质、水文及有害气体等进行预

测,施工中坚持"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勤量测、早封闭"的原则施工,

同时加强对有害气体监测。建立以多功能开挖台架、全断面衬砌模板台车、挖掘机、

装载机、汽车运输为主要特征的机械设备配套施工体系,实现钻爆、装运、喷锚、衬

砌等机械化作业线的有机配合,严格机械设备管、用、养、修制度,科学管理,达到

优质快速施工的目的。

隧道施工采用进口、斜井、出口相向施工,正洞采用台阶法加临时横撑施工工艺,

斜井井身采用台阶法施工工艺,明洞采用明挖法施工。同时,为满足施工工期要求,

隧道设置1座施工斜井,斜井与正洞交汇里程为ZDK1+140,斜井长度180m,a

二45。,i=ll%,单车道断面。

隧道施工展开顺序见图4-1。

鼠耳1机年壮

2

s在

l

序图

开顺

工展

道施

甫隧

1权

图4-

机构

组织

施工

4.3

量、

、质

工期

建设

工程

,确保

投资

建设

控制

同、

行合

面履

、全

管理

项目

加强

为了

,经

特点

义和

的意

项目

工程

标段

对本

标,针

建设目

面实现

境,全

态环

护生

、保

安全

专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