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教学大纲_第1页
《中医学基础》教学大纲_第2页
《中医学基础》教学大纲_第3页
《中医学基础》教学大纲_第4页
《中医学基础》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学基础》教学大纲

(供中药专业本科使用)

刖B

《中医学基础》是中医专业的一门主干基础课。它系统讲授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

展、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病因病机、诊法辨证、疾

病的防治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和熟悉、了解有关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和基本思维方法(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对人体结构与功能的认

识;中医临床病证的诊察方法与辩证以及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

防治原则),为今后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各科打好

基础。

教学要求与内容

第一章中医学导论

【目的要求】

1、掌握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

2、熟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

3、了解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运用概况;

4、了解《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

【教学要点】

中医学、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教学时数】

共安排4学时。其中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占3学时,其他1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目的要求】

1、掌握中医学、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

2、熟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2、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概况。

【教学要点】

中医学、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及概念。

【教学时数】

课时安排1学时。

【教学内容】

1、中医学、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及形成

(1)以古代解剖知识为基础;

(2)长期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的积累;

(3)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的渗透;

(4)古代哲学理论的影响。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概况

(1)基础医学;

(2)临床医学;

(3)药物学;

(4)方剂学;

(5)针灸学。

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目的要求】

1、掌握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

2、了解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运用概况。

【教学要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病、证、症的概念及区别。

【教学时数】

共安排3学时。其中整体观念2学时,辨证论治1学时。

【教学内容】

1、整体观念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2、辨证论治

病、证、症的基本概念;辨证与论证的基本概念;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第三节《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目的要求】

了解《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

【教学要点】

自学

【教学时数】

自学

【教学内容】

1、《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自学)

2、《中医学基础》的学习方法。(自学)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目的要求】

1、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2、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3、了解阴阳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概况。

【教学要点】

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以及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教学时数】

共安排8学时,其中阴阳学说3学时,五行学说5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阴阳学说

【目的要求】

1、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2、了解阴阳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概况。

【教学要点】

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的特性,阴阳的相互关系,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防治。

【教学时数】

共3学时。其中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2学时,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学时。

【教学内容】

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概念的形成;

(2)阴阳概念的基本内涵;

(3)阴阳的特性包括相关性、普遍性、相对性、规定性;

(4)阴阳的相互关系包括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

互转化。

2、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2)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

(3)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包括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转化;

(4)指导疾病的诊断;

(5)指导疾病的防治;

(6)归纳药物的性能。

第二节五行学说

【目的要求】

1、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2、了解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概况。

【教学要点】

五行概念的基本内涵,五行的特性,五行的生克关系以及五脏疾病的传变规律和指导五

脏疾病的治疗。

【教学时数】

共安排5学时,其中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3学时,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2学时。

【教学内容】

1、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五行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其形成;

(2)五行的特性;

(3)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

(4)五行的生克关系包括一般状态的调节平衡、特殊状态的相互影响。

2、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脏腑的生理及相互关系包括解释人体的组织结构、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说明脏

腑之间的相互关系、说明人体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2)解释五脏系统疾病的传变规律包括母子相及的病理传变、相乘相侮的病理传变;

(3)指导五脏系统疾病的诊断包括指导疾病的定位诊断、判断疾病的传变趋势、推测疾病

的预后转归;

(4)指导五脏系统疾病的治疗。

第三章人体结构与功能

【目的要求】

1、了解藏象学说的形成;

2、掌握藏象学说的特点及分类;

3、了解藏象学说的运用;

4、掌握五脏的生理功能和各脏的系统联系;

5、掌握六腑的生理功能;

6、掌握脑和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7、了解五脏之间、六腑之间、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8、熟悉精气血津液的概念;

9、掌握精的生成、功能;

10、掌握气的生成、功能和运动形式;

11、熟悉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的生成、分布和功能特点;

12、掌握血的生成、功能和运行规律;

13、掌握津液的生成、功能以及输布与排泄过程;

15、了解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16、了解经络和经络学说的概念;

17、熟悉经络系统的内容;

18、熟悉十二经脉的名称并了解其含义;

19、掌握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表里相合、流注次序、体表分布和体内分布规律;

20、熟悉奇经八脉的名称并了解其含义;

21、掌握奇经八脉的分布规律;

22、掌握经络的生理功能;

23、熟悉十二经别的循行分布、十五别络的概念;

24、熟悉生命活动的整体联系;

25、掌握体质的概念,正常体质的分型和特征;

26、了解体质的生理学基础及体质学说的应用。

【教学要点】

藏象的概念,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的主要生理功能以及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

的关系,五脏与外周肢节之间的联系;精、气、血、津液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输布和主

要生理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经络的概念、组成、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分布

规律、表里关系、流注次序和大体循行路线以及奇经八脉的概念、主要功能,督脉、任脉、

冲脉、带脉的循行和基本功能;体质的基本概念、体质的构成、体质的标志和各型体质的特

点。

【教学时数】

共安排32学时。其中五脏7学时,六腑3学时,奇恒之腑1学时,脏腑关系4学时;气

3学时,精、血、津液、气血津液精神之间的关系共4学时;经络概念与经络系统1学时,十

二经脉3学时,奇经八脉、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各1学时;体质的生理学基础及影响因素2

学时,体质的分型与特征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脏腑

【目的要求】

1、了解藏象学说的形成;

2、掌握藏象学说的特点及分类;

3、了解藏象学说的运用;

4、掌握五脏的生理功能和各脏的系统联系;

5、掌握六腑的生理功能;

6、掌握脑和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7、了解五脏之间、六腑之间、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8、了解心包、胰、命门的梗概。

【教学要点】

藏象的概念,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的主要生理功能以及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

的关系,五脏与外周肢节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数】

共安排15学时。其中五脏7学时,六腑和奇恒之腑4学时,脏腑关系3学时。

【教学内容】

1、五脏

(1)心

概说(不列标题)形态部位;主要生理功能。

①心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血脉;主管生命和精神活动;

②心的系统联系在体合脉;开窍于舌;在液为汗;在志为喜。

[附]心包络

(2)肺

概说(不列标题)形态部位;生理功能及肺气的运动特性。

①肺的主要生理功能主一身之气;助心行血;促进水液的输布和排泄;

②肺的系统联系在体合皮;开窍于鼻;在液为涕;在志为悲。

(3)脾

概说(不列标题)形态部位;生理功能及脾的生理特性。

①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运化;统摄血液;

②脾的系统联系在体合肉;开窍于口;在液为涎;在志为思。

(4)肝

概说(不列标题)形态部位;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①肝的主要生理功能疏泄气机;贮藏血液和调节血流量;

②肝的系统联系在体合筋;开窍于目;在液为泪;在志为怒。

(5)肾

概说(不列标题)形态部位;生理功能和特性。

①肾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藏精;主管一身阴阳;主管水液代谢;主管纳气;

②肾的系统联系在体合骨;开窍于耳及二阴;在液为唾;在志为恐。

[附]命门

2、六腑

概说(不列标题)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七冲门的部位和作用。

(1)胆形态部位;主要生理功能贮藏排泄胆汁;参与精神情志活动;

(2)胃形态部位;胃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容纳和消化饮食,生理特性:喜燥恶湿;

(3)小肠形态部位;主要生理功能受盛化物;泌别清浊;

(4)大肠形态部位;主要生理功能传化糟粕;

(5)膀胱形态部位;主要生理功能贮尿排尿;

(6)三焦部位三焦生理功能通行元气,运行水液,上中下三焦部位划分及功能特点:上

焦如雾,中焦如温,下焦如渎。

3、奇恒之腑

(1)脑主要功能主宰生命活动,主管精神意识,主持感觉运动,脑与五脏的关系;

(2)髓主要功能充养脑髓,滋养骨骼,化生血液;

(3)骨主要功能贮藏骨髓,支撑形体,主司运动;

(4)脉主要功能运行气血,传递信息;

(5)女子胞主要功能主持月经,孕育胎儿,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附]精室

4、脏腑之间的关系

(1)脏与脏的关系;

(2)脏与腑的关系;

(3)腑与腑的关系。

第二节精气血津液

【目的要求】

1、熟悉精气血津液的概念;

2、掌握精的生成和主要功能;

3、掌握气的生成、主要功能和运动形式;

4、熟悉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的生成、分布和功能特点;

5、掌握血的生成、主要功能和运行规律;

6、掌握津液的生成、主要功能以及输布与排泄过程;

7、了解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教学要点】

精、气、血、津液、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输布和主要生理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

关系。

【教学时数】

共安排7学时。其中气3学时,精、血、津液、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共4学时。

【教学内容】

1、精

(1)精的基本概念;

(2)精的生成;

(3)精的主要功能生殖繁衍,促进生长发育,生髓充脑、养骨、化血,滋养濡润,防御卫

夕卜。

2、气

(1)气的基本概念;

(2)气的生成;

(3)气的主要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营养作用,

(4)气的运动气机的概念;气的运动形式;

(5)气的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3、血

(1)血的基本概念;

(2)血的生成肾精、营气和津液是血液生成的物质基础;

(3)血的主要功能濡养作用,运载作用,血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

(4)血的运行。

4、津液

(1)津液的概念包括津与液的区别;

(2)津液的代谢包括津液的生成、津液的输布、津液的排泄;

(3)津液的主要功能滋润营养作用,化生血液作用,运载作用。

5、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1)精与气的关系精能化气,气能生精;

(2)精与血的关系精能化血,血能生精;

(3)精与津液的关系;

(4)气与血的关系包括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血能

化气,血能载气);

(5)气与津液的关系包括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津液载气;津液化气;

(6)血与津液的关系津血同源。

第三节经络

【目的要求】

1、了解经络和经络学说的概念;

2、熟悉经络系统的组成;

3、熟悉十二经脉的名称并了解其含义;

4、掌握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表里相合、流注次序、体表分布和体内分布规律;

5、熟悉奇经八脉的名称并了解其含义;

6、掌握奇经八脉的分布规律;

7、掌握经络的生理功能;

8、熟悉十二经别的循行分布、十五别络的概念。

【教学要点】

经络的概念、组成、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分布规律、表里关系、流注次序和大体

循行路线以及奇经八脉的概念、主要功能,督脉、任脉、冲脉、带脉的循行和基本功能。

【教学时数】

共安排6学时。其中经络的概念与经络系统的组成1学时,十二经脉3学时,奇经八脉、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各1学时。

【教学内容】

1、经络系统的组成

(1)十二经脉;

(2)奇经八脉;

(3)十五别络。

2、经络的循行分布

(1)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

(2)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

(3)别络、经别、经筋、皮部的循行分布。

3、经络的生理功能

(1)经络的基本功能联络组织器官,沟通表里上下,通行气血阴阳,感应与传递信息,调

节机能活动;

(2)奇经八脉的功能特点;

(3)十五别络的功能特点;

(4)经别、经筋、皮部的功能特点。

第四节体质

【目的要求】

1、掌握体质的概念,正常体质的分型和特征;

2、了解体质的生理学基础及体质学说的应用。

【教学要点】

体质的基本概念、体质的特点、体质的构成、体质的标志和各型体质的特点。

【教学时数】

共安排4学时。其中体质的基本概念与体质的构成和标志以及体质的生理学基础和影响

体制的因素2学时,体质的分型与特征2学时。

【教学内容】

1.体质的基本概念

(1)体质的概念;

(2)体质的特点。

2、体质的构成和标志

(1)体质的构成形态结构的差异性,生理功能的差异性,心理特征的差异性;

(2)体质的标志。

3、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4、影响体质的因素

(1)先天禀赋;

(2)年龄因素;

(3)性别差异;

(4)饮食因素;

(5)劳逸所伤;

(6)情志因素;

(7)地理因素;

(8)疾病针药和其他因素。

5、体质的分类

(1)体质的分类方法;

(2)常见体质的类型和特征阴阳平和质、偏阳质、偏阴质。

第五节生命活动的整体联系

【目的要求】

熟悉生命活动的整体联系。

【教学要点】

自学。

【教学时数】

自学。

【教学内容】

1、生命活动与五脏的调节

(1)神志活动与五脏的调节;

(2)呼吸运动与五脏的调节;

(3)消化吸收排泄与五脏的调节;

(4)血液的循行与五脏的调节;

(5)水液代谢与五脏的调节;

(6)生长法与五脏的调节;

(7)生殖能力与五脏的调节;

(8)感觉功能与五脏的调节;

(9)肢体运动与五脏的调节。

2、五脏与自然界的联系

(1)五脏与五是相通应;

(2)五脏与无味相通应。

第四章病因

【目的要求】

1、了解病因的概念及其内容分类;

2、掌握六淫及疫病之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3、掌握七情与五脏的关系及其致病特点;

4、熟悉饮食失宜与疾病的关系;

5、熟悉劳逸失当与疾病的关系;

6、了解外伤与疾病的关系;

7、掌握痰饮和瘀血的概念、形成及其致病特点。

【教学要点】

病因的概念及病因学说的特点;六淫、方气的概念和共同致病特点,六淫各自的致

病特点及主要病理表现;七情的概念,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痰

饮、瘀血、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和致病特点。

【教学时数】

共6学时。其中概说、六淫与防气3学时,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和劳逸失度、病理产物3

学时;其他病因(自学)。

【教学内容】

第一节外感病因

【目的要求】

1、了解病因的概念及其内容分类;

2、掌握六淫及疫病之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教学要点】

病因的概念及病因学说的特点;六淫、方气的概念和共同致病特点,六淫各自的致

病特点及主要病理表现。

【教学时数】

共3学时。其中概说、六淫2.5学时,历气0.5学时。

【教学内容】

1、六淫包括六淫的含义和共同特点

(1)风邪包括易于侵袭阳位;病位游移不定;发病急骤,变化无常;肢体异常运动、常为

外邪致病的先导“风为百病之长”;

(2)寒邪包括易伤阳气,表现寒象;阻滞气血、多见疼痛;媵理、经脉、筋脉收缩拘急;

(3)暑邪包括表现阳热之象;上犯头目,扰及心神;易于伤津耗气;多见暑湿夹杂;

(4)湿邪包括易于损伤阳气;易于阻遏气机;易于侵袭阴位;病程缠绵难愈;多见头身

肢体困重;排泄物和分泌物秽浊不清

(5)燥邪包括易于耗伤津液;易于伤肺;

(6)热(火)包括表现阳热之象;易于伤津耗气;主要侵犯人体上部;易致生风动血;易

扰心神;易致阳性疮痈。

2、疫疣

(1)历气的概念;

(2)肪气的形成;

(3)彷气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包括传染性强,易于流行;发病急骤,病情危笃;特异性强,

症状相似。

第二节内伤病因

【目的要求】

1、掌握七情与五脏的关系及其致病特点;

2、熟悉饮食失宜与疾病的关系;

3、熟悉劳逸失当与疾病的关系。

【教学要点】

七情的概念,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教学时数】

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和劳逸失度1学时。

【教学内容】

1、七情内伤

(1)七情内伤的概念及其形成因素包括社会因素;疾病因素;体制因素;

(2)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包括直接伤及内腑;影响脏腑气机;情志波动,影响病情。

2、饮食内伤

(1)饮食不节包括饥饱失常;饮食无时;

(2)饮食不洁;

(3)饮食偏嗜包括寒热偏嗜;五味偏嗜;偏食饮酒。

3、劳逸过度

(1)过劳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

(2)过逸包括体力过逸和脑力过逸。

第三节病理产物致病因素

【目的要求】

1、掌握痰饮和瘀血的概念、形成及其致病特点;

2、了解结石的基本概念、形成因素和致病特点。

【教学要点】

痰饮、瘀血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和致病特点。

【教学时数】

共2学时。其中痰饮1学时,瘀血、结石1学时。

【教学内容】

1、痰饮

(1)痰饮的形成因素;

(2)痰饮的致病特点包括易阻气机,壅塞经络气血;易扰心神;症状复杂,变化多端;病

史缠绵,病程较长。

2、瘀血

(1)瘀血的形成

(2)瘀血的致病特点包括瘀血致病的病机特征(阻滞气机、瘀塞经脉、伤及脏腑);瘀血

致病的症状特征(疼痛、肿块、出血、紫维、舌象、脉象)。

3、结石

(1)结石的形成因素包括饮食失宜;情志内伤;寄生虫感染;服药不当;

(2)结石的致病特点包括多发于肝胆、胃、肾和膀胱等脏腑;易阻气机,损伤脉络;梗阻

通道,导致疼痛;病程较长,轻重不一。

第四节其他病因

【目的要求】

1、熟悉药邪和医源性因素的形成和致病特点;

1、了解外伤与疾病的关系。

【教学要点】

自学

【教学时数】

(自学)。

【教学内容】

1、外伤

(1)跌打损伤、持重怒伤、枪弹伤、利器损伤;

(2)烧烫伤;

(3)冻伤;

(4)虫兽所伤包括毒蛇咬伤、狂犬咬伤、昆虫咬(螫)伤;

(5)化学伤;

(6)电击伤。

2、寄生虫

概述致病的主要因素

(1)血吸虫病;

(2)蛔虫病;

(3)蟒虫病;

(4)钩虫病;

(5)囊虫病和绦虫病。

3、药邪

(1)药邪的形成;

(2)药邪的致病特点包括药物中毒;药物过敏;发病或急或缓,轻重不一;加重病情,导

致性病。

4、医源性因素

5、先天因素

(1)遗传因素;

(2)胎传因素。

第七章病机

【目的要求】

1、熟悉邪正的概念及在发病中的作用;

2、掌握发病的基本原理及发病形式;

3、了解影响发病的因素和发病途径;

4、熟悉邪正的概念;

5、掌握邪正盛衰的病理变化;

6、掌握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

7、熟悉气血失常的病理变化;

8、熟悉津液代谢失常的病理变化;

9、了解内生“五邪”的基本概念。

【教学要点】

发病的基本原理,邪正盛衰的病理变化,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气血失常和津液代谢失

常的病理变化。

【教学时数】

共8学时。其中发病原理2学时,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病理变化4学时,津

液代谢失常和内生“五邪”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发病原理

【目的要求】

1、熟悉邪正的概念及在发病中的作用;

2、掌握发病的基本原理及发病形式;

3、了解影响发病的因素和发病途径。

【教学要点】

发病的基本原理,正邪的概念及在发病中的作用,发病的形式。

【教学时数】

共3学时。其中发病的基本原理和正邪的概念及在发病中的作用1学时,影响发病的因

素以及发病途径和发病形式2学时。

【教学内容】

1、发病的基本原理

(1)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

(2)邪气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3)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否包括正胜邪却则不病;邪胜正负则发病。

2、影响发病的因素

(1)外环境与发病包括气候变化、地域特点、生活、工作条件;

(2)内环境与发病包括体质特点、精神状态。

3、发病途径

(1)外感病邪侵入的发病途径;

(2)内伤病因伤人的途径;

(3)其他病因致病的发病途径。

4、发病形式

(1)感而即发;

(2)伏而后发;

(3)徐发;

(4)继发;

(5)复发包括复发的特点;复发的因素(食复、劳复、药复、重感致复、其它因素致复、

自复)。

第二节基本病机

【目的要求】

1、掌握邪正盛衰的病理变化;

2、掌握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

3、熟悉气血失常的病理变化;

4、熟悉津液代谢失常的病理变化;

5、了解内生“五邪”的基本概念。

【教学要点】

邪正盛衰的病理变化,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气血失常和津液代谢失常的病理变化及内

生“五邪”。

【教学时数】

共5学时。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病理变化4学时,津液代谢失常和内生“五

邪”2学时。

【教学内容】

1、邪正盛衰

(1)邪正盛衰与病邪出入包括表邪入里;里邪出表;

(2)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包括虚实病机;虚实变化;

(3)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包括正胜邪退;邪胜正衰;正虚邪恋;邪去正虚。

2、阴阳失调

(1)阴阳偏盛阳偏胜、阴偏胜;

(2)阴阳偏衰阳偏衰、阴偏衰;

(3)阴阳互损阴损及阳,阳损及阴;

(4)阴阳格拒阴盛格阳,阳盛格阴;

(5)阴阳亡失亡阳,亡阴。

3、精气血津液失常

(1)精的失常包括精亏;精瘀;

(2)气的失常包括气不足;气机失调(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

(3)血的失常包括血不足;血液运行失常(血瘀、血行迫疾、出血);

(4)津液代谢失常包括津液不足;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5)精气血津液关系失调精气亏损、精血两虚、气滞血瘀、气血两虚、气不摄血、气随血

脱、血随气逆、津停气阻、气随津脱、津血两伤、津亏血瘀、血瘀水停。

4、内生“五邪”

(1)风气内动包括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

(2)寒从中生;

(3)湿浊内生;

(4)津伤化燥;

(5)火热内生。

第六章诊法

【目的要求】

1、掌握望神、色、舌质、舌苔的主要内容和临床意义;

2、了解望诊的其他内容;

3、了解听声音、嗅病气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4、熟悉问诊的方法及其主要内容;

5、掌握切脉的部位、方法与正常脉象、常见病脉象和主病;

6、了解其他脉和按诊的内容。

【教学要点】

望神、色、舌质、舌苔的主要内容和临床意义;切脉的部位、方法与正常脉象、常见病

脉象和主病;问诊的方法及其主要内容;望诊的其他内容以及听声音、嗅病气的主要内容及

其临床意义。

【教学时数】

共安排24学时,全身望诊、局部望诊、望舌12学时,问一般情况、问现在症6学时,

脉诊、病案分析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望诊

【目的要求】

1、掌握得神、失神、假神、神气不足与乱神的特征及临床意义;

2、熟悉面部色诊原理及其临床意义;

3、了解面部脏腑的部位划分;

4、熟悉望色十法的内容及意义;

5、掌握正常色泽和病色的概念、意义和区别;

6、掌握面色白、赤、黄、青、黑的临床意义;

7、了解色、脉、症合参;

8、熟悉望形体强、弱、胖、瘦、畸形等的临床意义;

9、掌握正常姿态与异常姿态的区别。望异常姿态的临床意义;

10、熟悉望头、发、目、颈、鼻、耳、唇、齿、咽喉,,了解正常和异常体征的区别以及表

现形式和临床意义;

11、熟悉全身皮肤色泽变化的意义;

12、熟悉斑疹的概念、病机、顺逆及临床意义;

13、熟悉望络脉的方法、部位、手法;

14、熟悉正常络脉、病理络脉的内容及意义;

15、熟悉分泌物、呕吐物的色、质、量的变化和意义;

16、熟悉舌诊的临床意义;

17、掌握舌和脏腑的密切关系;

18、熟悉舌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9、掌握舌诊的全部内容;

20、熟悉舌质与舌苔综合分析的重要性。

【教学要点】

望神、色、舌质、舌苔的主要内容和临床意义。

【教学时数】

共安排12学时,其中全身望诊4学时、局部望诊4学时、望舌4学时。

【教学内容】

1、望神

⑴得神

(2)少神

(3)失神

(4)假神

(5)神志错乱

2、望色

(1)常色包括主色、客色;

(2)病色包括五色善恶、五色主病(青、赤、黄、白、黑)。

3、望形态

(1)望形体包括强弱胖瘦、体质差异;

(2)望姿态包括行、坐、卧、站。

4、望头颈、五官

(1)望头面包括望头部(形态、卤门、头发);望面部;

(2)望五官包括望目(目色、目形、目态);望耳(耳部色泽、耳部形态、耳道分泌物;

望鼻(鼻的色泽、鼻的形态、鼻内分泌物);望口唇(口唇色泽、口唇形态);望齿龈

(牙齿、牙龈);望咽喉;

(3)望颈项包括外形变化(瘦瘤、嗦疡);动态变化(颈脉搏动、项软、项强)。

5、望舌

(1)望舌质包括望舌神、望舌色、望舌形、望舌态;

(2)望舌苔包括望苔色、望苔质;

(3)舌质和舌苔的综合诊察。

6、望皮肤(痘、疹、pei、痈、疽、疔、拜)

7、望小儿食指络脉

(1)观察方法;

(2)临床意义包括三关分布;色泽变化;隐现深浅;形状变化。

8、察二阴

(1)望前阴;

(2)望后阴。

9、望排出物

(1)望痰涎涕唾;

(2)望呕吐物;

(3)望二便。

第二节闻诊

【目的要求】

1、掌握正常声音的特点;

2、掌握发音、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暧气等声音改变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3、掌握狂言、澹语、郑声、独语的概念、病机及临床意义;

4、掌握呕吐、呃逆、暧气的概念、古代称呼及临床意义;

5、熟悉口气、汗气、呼吸气、各种分泌物、排泄物气味改变的临床意义。

【教学要点】

正常声音的特点;发音、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暧气等声音改变的表现和临

床意义;狂言、澹语、郑声、独语的概念、病机及临床意义;呕吐、呃逆、暧气的概念、古

代称呼及临床意义;口气、汗气、呼吸气、各种分泌物、排泄物气味改变的临床意义。

【教学时数】

共安排2学时。

【教学内容】

1、听声音

(1)正常声音;

(2)病变声音包括发声、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暧气、太息、肠鸣。

2、嗅气味

(1)病体之气包括口气、汗气、鼻臭、身臭、排泄物之气味;

(2)病室之气。

第三节问诊

【目的要求】

1、熟悉问诊的目的和重要意义;

2、熟悉问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掌握问诊的主要内容。

【教学要点】

问诊的目的、方法和意义,一般问诊,问现在症状,妇科问诊,儿科问诊。

【教学时数】

共安排4学时,问一般情况1学时、问现在症3学时。

【教学内容】

1、一般问诊

(1)问主诉;

(2)问现病史;

(3)问既往史;

(4)问个人生活史;

(5)问家族史。

2、问现在症状

(1)问寒热;

(2)问出汗;

(3)问疼痛;

(4)问饮食口味;

(5)问二便;

(6)问睡眠;

(7)问耳目;

3、妇科问诊

(1)问月经;

(2)问带下;

(3)问胎产。

4、儿科问诊

(1)问出生前后情况;

(2)问预防接种情况及传染病史;

(3)问发病原因。

第四节切诊

【目的要求】

1、掌握脉象形成的原理;

2、熟悉脉证的临床意义;

3、掌握独取寸口的原理、脏腑分布;

4、掌握切脉的部位、方法与平脉的形态、特点和生理变异、常见病脉象和主病范围;

5、了解真脏脉、十怪脉的涵义与特点;

6、了解按肌肤、四肢、胸腹的内容。

【教学要点】

脉象形成的原理,独取寸口的原理,脏腑分布,切脉的部位、方法与平脉的形态、特点

和生理变异、常见病脉象和主病范围。

【教学时数】

共安排6学时,脉诊4学时、病案分析2学时。

【教学内容】

1、脉诊

概说(不列标题)脉象形成的原理和脉诊的基本原理。

(1)切脉部位;

(2)切脉方法;

(3)正常脉象;

(4)常见病脉;

(5)相兼脉的主病规律;

(6)脉症顺逆与从舍;

(7)相兼脉与主病;

1、按诊

概说(不列标题)按诊的方法和意义。

(1)按肌肤;

(2)按手足;

(3)按脱腹;

(4)按俞穴。

第七章辨证

【目的要求】

1、了解辨证的方法及基本内容;

2、了解各种辨证方法之间的关系;

3、掌握八纲辨证的概念及其内容;

4、掌握气血津液辨证及其内容;

5、掌握脏腑病辨证的概念及其基本内容;

6、熟悉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的概念及其内容。

【教学要点】

八纲辨证的概念及其内容,气血津液辨证及其内容,脏腑病辨证的概念及其基本内容;

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的概念及其内容。

【教学时数】

共安排18学时,其中八纲辩证6学时,气血津液辩证4学时,脏腑辩证6学时,六经、

卫气营血、三焦辨证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八纲辨证

【目的要求】

1、掌握八纲辨证的基本概念及其内容;

2、掌握八纲之间相兼、错杂、转化、真假的基本概念;

3、掌握表、里辩证的概念、主要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表里同病、表里出入的基本概念和

临床表现;

4、掌握寒、热证的主要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并掌握寒热错杂、转化和真假的辨别要点;

5、掌握虚、实的主要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虚实错杂、转化、真假的辨别要点;

【教学要点】

八纲辨证的概念;八纲之间相兼、错杂、转化、真假的基本概念;表、里辩证的概念、

主要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表里同病、表里出入的基本概念和临床表现;寒、热证的主要临

床表现和证候分析、并掌握寒热错杂、转化和真假的辨别要点;虚、实的主要临床表现、证

候分析、及虚实错杂、转化、真假的辨别要点。

【教学时数】

共安排6学时,其中八纲辩证概说1学时,表里辨证寒热辨证2学时,虚实辨证阴阳辨

证3学时。

【教学内容】

1、表里辨证

(1)表证;

(2)里证;

(3)表证里证的关系表里出入、表里同病。

2、寒热辨证

(1)寒证;

(2)热证;

(3)寒证与热证的关系包括寒热错杂、寒热转化、寒热真假;

(4)寒证热证与表证里证的关系。

3、虚实辨证

(1)虚证;

(2)实证;

(3)虚证与实证的关系包括虚实夹杂、虚实转化、虚实真假;

(4)虚证实证与表证里证、寒证热证的关系。

4、阴阳辨证

(1)阴证;

(2)阳证。

第二节气血津液阴阳病辨证

【目的要求】

1、掌握气虚、气陷、气滞、气逆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

2、掌握血虚、血瘀、血寒、血热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

3、掌握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血两虚、气不摄血、气随血脱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

析;

4、掌握津液不足和水肿、痰饮等水液停聚的概念、临床表现及证候分析;

5、熟悉阴证、阳证、亡阴、亡阳的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鉴别要点。

【教学要点】

气虚、气陷、气滞、气逆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血虚、血瘀、血寒、血热的概

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血两虚、气不摄血、气随血脱的概念、

临床表现、证候分析;津液不足和水肿、痰饮等水液停聚的概念、临床表现及证候分析;阴

证、阳证、亡阴、亡阳的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鉴别要点。

【教学时数】

共安排4学时,其中气、血病辩证2学时。津液病辨证和气血津液同病辨证以及阴阳失

调辨证2学时。

【教学内容】

1、气病辨证

(1)气虚证;

(2)气陷证;

(3)气滞证;

(4)气逆证。

2、血病辨证

(1)血虚证;

(2)血瘀证;

(3)血热证;

(4)血寒证。

3、津液病辨证

(1)津液不足证;

(2)水液停聚证。

4、气血津液同病辨证

(1)气虚血瘀证;

(2)气滞血瘀证;

(3)气血两虚证;

(4)气不摄血证;

(5)气随血脱证;

(6)津停气阻证;

(7)气随津脱证;

(8)津亏血瘀证;

(9)津枯血燥症。

5、阴阳失调病辨证

(1)阳盛证;

(2)阴盛证;

(3)阳虚证;

(4)阴虚证;

(5)阴阳两虚证;

(6)亡阳证;

(7)亡阴证。

第三节脏腑病辨证

【目的要求】

1、掌握心气虚与心阳虚、心血虚与心阴虚、心火亢盛、心脉痹阻、痰迷心窍、痰火扰心、

小肠实热的临床表现及证候分析;

2、掌握肺气虚、肺阴虚、风寒束肺、风热犯肺、热邪壅肺、燥邪伤肺、寒痰阻肺、痰湿阻

肺、大肠湿热、大肠津亏、肠虚滑脱证的临床表现及证候分析;

3、掌握脾气虚、脾气下陷、脾不统血、脾阳虚、脾阴虚、寒湿困脾、脾胃湿热、胃气虚、

胃阴虚、胃阳虚、胃热(火)、胃寒、食滞胃肠、胃腑气滞、胃腑血瘀、胃肠湿热证的

临床表现及证候分析;

4、掌握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血虚、肝阴虚、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肝胆湿热证、寒滞

肝脉、胆郁痰扰证临床表现及证候分析;

5、掌握肾精不足、肾阴虚、肾阳虚、肾气不固、肾不纳气、膀胱湿热证的临床表现及证候

分析;

6、掌握心肺气虚、心脾两虚、心肝血虚、心肾不交、心肾阳虚、肺脾气虚、肺肾阴虚、脾

肾阳虚、肝肾阴虚、肝脾不调、肝气犯胃、寒犯肝胃、肝火犯肺证的临床表现及证候分

析。

【教学要点】

脏腑病辨证的概念,心与小肠病、肺与大肠病、脾与胃病、肝与胆病、肾与膀胱病辩证,

脏腑兼病的临床表现及证候分析。

【教学时数】

共安排6学时,其中五脏及其相合病辨证各1学时,脏腑兼病辨证1学时。

【教学内容】

1、心与小肠病辨证

(1)心气虚证;

(2)心阳虚证;

(3)心阳暴脱证;

(4)心血虚证;

(5)心阴虚证;

(6)心火亢盛证;

(7)心脉痹阻证;

(8)痰蒙心窍证;

(9)痰火扰神证;

(10)小肠实热证。

2、肺与大肠病辨证

(1)肺气虚证;

(2)肺阴虚证;

(3)风寒束肺证;

(4)风热犯肺证;

(5)热邪壅肺证;

(6)燥邪伤肺证;

(7)寒痰阻肺证;

(8)痰湿阻肺证;

(9)大肠湿热证;

(10)大肠津亏证;

(11)肠虚滑脱证。

3、脾与胃病辨证

(1)脾气虚证;

(2)脾气下陷证;

(3)脾不统血证;

(4)脾阳虚证;

(5)脾阴虚证;

(6)寒湿困脾证;

(7)脾胃湿热证;

(8)胃气虚证;

(9)胃阴虚证;

(10)胃阳虚证;

(11)胃热(火)证;

(12)胃寒证;

(13)食滞胃肠证;

(14)胃腑气滞证;

(15)胃腑血瘀证;

(16)胃肠湿热证;

4、肝与胆病辨证

(1)肝气郁结证;

(2)肝火上炎证;

(3)肝血虚证;

(4)肝阴虚证;

(5)肝阳上亢证;

(6)肝风内动证;

(7)肝胆湿热证;

(8)寒滞肝脉证;

(9)胆郁痰扰证。

5、肾与膀胱病辨证

(1)肾精不足证;

(2)肾阴虚证;

(3)肾阳虚证;

(4)肾气不固证;

(5)肾不纳气证;

(6)膀胱湿热证。

6、脏腑兼病辨证

(1)心肺气虚证;

(2)心脾两虚证;

(3)心肝血虚证;

(4)心肾不交证;

(5)心肾阳虚证;

(6)肺脾气虚证;

(7)肺肾阴虚证;

(8)脾肾阳虚证;

(9)肝肾阴虚证;

(10)肝脾不调证;

(11)肝气犯胃证;

(12)寒犯肝胃证;

(13)肝火犯肺证。

第四节外感病辨证

【目的要求】

1、熟悉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证的临床表现、证

候分析及其传变规律包括传经、直中、合病、并病;

2、熟悉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的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其传变规律包括顺传、

逆传;

3、掌握上焦病证、中焦病证、下焦病证的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其传变规律包括顺传、逆

传。

【教学要点】

六经、卫气营血、三焦病辨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其传变规律。

【教学时数】

共安排2学时,其中六经病辨证和卫气营血、三焦辨证各1学时。

【教学内容】

1、六经辨证

(1)常见证候包括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证;

(2)传变规律包括传经、直中、合病、并病。

2、卫气营血辨证

(1)常见证候包括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

(2)传变规律包括顺传、逆传。

3、三焦辨证

(1)常见症状包括上焦病证、中焦病证、下焦病证;

(2)传变规律包括顺传、逆传。

第八章防治原则

【目的要求】

1、了解养生的意义和原则;

2、掌握未病先防的意义及其方法;

3、了解既病防变的意义及其方法;

4、了解治则的概念及其与治法的关系;

5、掌握扶正祛邪的概念及其应用原则;

6、掌握标本先后的概念及其应用原则;

7、熟悉正治反治的概念及其常用治法;

8、掌握调整阴阳的概念及其应用原则;

9、熟悉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概念及其应用原则;

10、了解康复的基本原则和常用的康复方法。

【教学要点】

中医预防和治则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以及治病求本的概念,正治反治、治标治本、扶

正祛邪、调整阴阳和三因制宜等治疗原则。

【教学时数】

共安排4学时。其中预防主要自学,治则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养生(自学)

【目的要求】

1、了解养生的意义和原理;

2、了解养生的主要方法。

【教学要点】

养生的原则、意义及方法。

【教学时数】

主要自学。

【教学内容】

1、养生的重要意义

(1)增强体质;

(2)预防疾病;

(3)延缓衰老。

2、养生的原则

(1)顺应自然

(2)形神兼养

(3)动静结合

(4)调养脾胃

第二节预防

【目的要求】

1、掌握未病先防的意义及其方法:

2、了解既病防变的意义及其措施。

【教学要点】

中医预防的基本概念、及“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

【教学时数】

以自学为主,教师只讲解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1、未病先防

(1)调养正气,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包括重视精神调养;注意饮食起居;加强身体锻炼;

(2)外避病邪,防止邪气侵害。

2、既病防变

(1)早期诊治;

(2)控制病传根据疾病的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

第三节治则

【目的要求】

1、了解治则的概念及其与治法的关系;

2、掌握扶正祛邪的概念及其应用原则;

3、掌握标本先后的概念及其应用原则;

4、熟悉正治反治的概念及其常用治法;

5、掌握调整阴阳的概念及其应用原则;

6、熟悉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概念及其应用原则。

【教学要点】

中医治则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以及治病求本的概念,正治反治、治标治本、扶正祛邪、

调整阴阳和三因制宜等治疗原则。

【教学时数】

共安排4学时。其中扶正祛邪和标本先后治则1.5学时,调整阴阳和正治反治以及三因

制宜2.5学时。

【教学内容】

1、扶正祛邪

概念(不列标题)扶正与祛邪的概念及关系

(1)扶正与祛邪的单独使用包括扶正、祛邪;

(2)扶正与祛邪兼用包括扶正兼祛邪、祛邪兼扶正;

(3)扶正与祛邪先后使用包括先祛邪后扶正、先扶正后祛邪;

2、标本先后

(1)急则治标;

(2)缓则治本;

(3)标本兼治。

3、调整阴阳

(1)损其有余包括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2)补其偏衰包括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阴中求阳,阳中求阴、阴阳双补。

4、治病求本

(1)正治包括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2)反治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5、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1)因人制宜;

(2)因时制宜;

(3)因地制宜。

第四节康复(自学)

【目的要求】

了解康复的基本原则和常用的康复方法。

【教学要点】

康复的基本原则,常用的康复方法。

【教学时数】

自学

【教学内容】

1、康复的基本原则

(1)形神结合;

(2)内外结合;

(3)药食结合;

(4)自然康复于治疗康复结合。

2、常用的康复方法

(1)饮食康复法;

(2)药物康复法;

(3)针灸推拿康复法;

(4)气功康复法;

(5)怡情康复法;

(6)运动康复法;

(7)自然康复法。

课时安排

课时分配表

内容课时备注

绪论44诊断学6学时的见习课自

阴阳阴阳学说3行安排

8

五行五行学说5

概说、心2

肺脾3

脏象

月千肾415

学说

六腑、奇怪之府3

脏腑之间关系3

精神精神血2

气血气37

津液血、津液相互关系2

十二经脉4

经络6

奇经八脉、经络生理2

基本概念、生理学基础2

体质4

影响因素,体质的分类2

概说六淫疫历4

病因6

七情痰饮瘀血2

病机基本病机86

全身望诊局部望诊望舌12

诊法问一般情况问,现在症状624

脉诊病案分析6

八纲辩证6

辩证气血津液辩证618

脏腑辩证6

防治预防自学

4

原则治贝!14

总学时108

大纲使用说明

1、本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允许教师作适当增减但不破坏教材内容的完整性。

2、大纲教学内容的顺序,允许教师根据各自的讲课习惯作适当调整,但不得损坏课程的系

统性。

3、大纲中规定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并提倡有所创新。

4、大纲中各篇章的课时分配以及讨论和见习时数,各校可根据具体情况,允许作适当调整。

主要参考书目

1、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本)

2、二十二子(缩印清代浙江书局汇刻本)

3、国语(左丘明)

4、黄帝内经素问

5、黄帝内经灵枢

6、难经

7、伤寒论(东汉•张机)

8、金匮要略(东汉•张机)

9、肘后备急方(晋•葛洪)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