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实验中学达标名校中考历史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2_第1页
2024届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实验中学达标名校中考历史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2_第2页
2024届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实验中学达标名校中考历史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2_第3页
2024届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实验中学达标名校中考历史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2_第4页
2024届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实验中学达标名校中考历史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实验中学达标名校中考历史对点突破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拜占庭帝国最著名的一位皇帝留给后世的最大遗产是他主持编撰的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 D.《乌尔纳姆法典》2.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一半是封建社会,一半是殖民地B.封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各占一半C.有主权但不完整,有封建经济也有资本主义经济D.既是殖民地又是封建社会3.导致下面《中美贸易表(单位:百万美元)》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美国对华出口中国对美出口197260321975304156198037551059A.中美关系改善B.中国重返联合国C.中美正式建交D.改革开放的实施4.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小丽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玄奘西游鉴真东渡A.祖国统一B.民族团结C.中外交往D.抵抗侵略5.《西方文明史》中写道:“(二战结束后)在人类积极向上的精神鼓舞下,在良好的经济发展趋势影响下,欧洲产生了一种轻快的、充满生机的和富有创造性的文明……”这一“富有创造性的文明”推动欧洲()A.成为对抗苏联的最前沿B.经济实力超越了美国C.走向经济政治一体化D.彻底消除战争的隔阂6.董必武在重游某地后写诗:“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毛泽东同志称诗中记述的事件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事件A.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是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C.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D.是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7.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人类文明的交流可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世界不同地区的文明“遭遇”的标志性事件是()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8.《筑梦中国》中说:“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了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为国家发展最早“开拓新的空间”的事件是A.重返联合国B.中美建交C.中日建交D.加入上海合作组织9.下图所示是扬州的哪座园林美景A.瘦西湖B.平山堂C.何园D.个园10.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也称“海上陶瓷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其延续下来的丝路精神成为各国互惠、共生的推动力。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11.“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的具体方案和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施新政。……是下策。“据此判断,这可能是哪位的主张A.曾国藩B.康有为C.孙中山D.陈独秀12.1921年秋,苏俄经济实践表明商品交换失败了,通常的买卖、贸易取代了商品交换。这时,市场、商业的问题突然提了出来。因此,列宁明确指出:“我们退的还不够,必须再退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材料表明当时的苏俄推行A.第一个五年计划 B.新经济政策 C.重工业优先战略 D.农业集体化13.下图中日本人已将“赔款二亿两”收入囊中,正在抢夺清朝官员手里“贸易的钥匙”。下列条款能体现此意图的是A.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B.开放沙市、重庆、杭州、苏州为通商口岸C.割让全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D.日本产品销往中国内地免收关税14.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B.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C.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15.毛泽东指出,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下列条款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处为通商口岸B.日本获得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C.各国在华“机会均等”,中国对外“门户开放”D.签字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打败法西斯16.2018年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对约600亿美元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关税。面对美国无视世贸规则的行为,中国也采取了相应措施拟对自美国进口的产品加征关税。关税是一国政府维护本国利益的利器之一,而在中国近代时期,这一利器却被外国侵略者给砸钝了。下列与砸钝中国关税利器同时发生的是()A.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B.割香港岛给英国C.火烧圆明园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17.“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该内容出自()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 D.《北京条约》18.“把教育放在最优先的地位,仿效西方建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形成了完整的近代学校体制。”导致近代日本出现这种现象的措施是明治政府A.加强中央集权B.推行地税改革C.发展近代经济D.提倡文明开化19.“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反法西斯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符合此材料描述的国家是A.英国 B.法国 C.苏联 D.美国20.《大国崛起》中提到:拿破仑战争是大革命的继续,拿破仑帝国是法国革命的最后阶段。它不仅敲响了几个世纪以来在欧洲居于支配地位的“王朝秩序”的丧钟,而且使欧洲大陆各国面临自罗马帝国崩溃以来最为严重的霸权威胁。这段材料说明拿破仑战争()①是法国大革命的组成部分②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③侵害了被侵略国家的利益④得到当地人民坚决拥护和支持。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1.实现好、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辽宁省宽向县农民在给毛泽东主席的时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面的……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农民实现“这个梦想”的途径是A.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B.开展土地改革运动C.参加“大跃进”运动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2.2017年1月3日,教育部发布《关于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那么,“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八一三事变C.西安事变D.七七事变23.2019年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举行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五四运动是我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五四精神是五四运动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取消“二十一条”C.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D.取消对德和约24.下列对遵义会议阐述正确的是A.第一次把中国革命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典范B.遵义会议后红军成功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并在会宁会师C.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D.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26.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式是——________27.中国的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政党是________。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今年,我国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风云际会,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一跃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的历史性跨越世人瞩目。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旗面为红色,长宽比例为3:2,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四颗小星环拱在一颗大星的下面,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1949年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这是中华民族的一次华丽转身。(1)确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的是哪次会议?材料一中“华丽转身”的标志是什么?“华丽转身”有什么历史意义?(2)“华丽转身”70年,我们的祖国走过了70年的风雨历程,留下了70年的光辉足迹。追寻足迹,完成下表。足迹制度篇会议篇人物篇思想篇统一篇典型事例三大改造②邓小平④⑤理由①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③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祖国统一大业迈出重要一步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3)依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原因。29.(6分)阅读材料,辨析作答。材料20世纪50年代,中国将自己确定为苏联的一个盟友。然后,在中苏分裂后,中国把自己看作是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第三世界的领袖,结果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而获利甚少。在尼克松政府做出政策调整后,中国开始寻求在两个超级大国的均势游戏中充当第三方。70年代当美国似乎微弱之时,与美国结成了联盟……。它确立了两个目标:成为中华文化的倡导者,即吸引其他所有华人社会的文明核心国家以及恢复他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根据材料指出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你是否同意材料中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评价,并简要说明理由。30.(7分)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古代哲人那里吸取智慧。当地区冲突不断上演,战争和暴力打碎人民的梦想,如果政治精英能想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饥饿和贫困的阴影笼罩着欠发达国家的妇女和儿童,如果跨国公司能想想“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当不断膨胀的感官欲望把环境伤害得千疮百孔,如果每个人能想想“克己复礼为仁”。材料一中“古代哲人”属于我国古代哪个学派?我们从那里可以吸取哪些政治智慧和教育智慧?(各举一例)材料二四川丰都县树人区在1958年10月一呼百应,两天之内就集合上山的炼钢“部队”7000多人……大量砍伐森林资源,1956年该县森林面积为99万亩,森林覆盖率为近23%。1959年森林面积锐减为31万亩,森林覆盖率降到7%左右。材料二中全国“大炼钢铁”,大量砍伐森林资源,给我国的环境造成怎样的危害?材料三1850~1900年主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MTCO2)时间英国德国法国美国1850年122.715.219.619.81870年228.776.750.698.71890年353.3208.497.9402.11900年420.1327.0129.4663.3注:MTCO2指百万吨二氧化碳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时期主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呈现的总体变化趋势?导致1870年后美国的排放量迅速超过英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四英文《中国日报》2017年6月14日第八版刊登了一幅漫画《辩论》:关于共享汽车到底是出行缓堵的帮手还是马路安全的杀手,各方观点争执不休。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共享汽车的使用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本质变化?你认同辩论中的哪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C符合题意;《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文明,A不符合题意;《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的,B不符合题意。《乌尔纳姆法典》是古代西亚乌尔第三王朝时期制定的,D不符合题意。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2、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在政治上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在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开始遭到破坏,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最准确的是有主权但不完整,有封建经济也有资本主义经济。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史社会性质的理解,属于理解层面,难度比较大。鸦片战争使中国的主权丧失,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遭到破坏,因此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A【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国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中有一个中国,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关系改善促进了两国贸易的发展,故A符合题意;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正式建交、改革开放的实施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4、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鉴真东渡促进了中日友好交往;玄奘西游是中印交往的史实;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四幅图片反应的都是中外交往的史实,故正确答案为C。ABD与图片主题不符,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注意识记中国古代中外交往的史实。5、C【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欧洲产生了一种轻快的、充满生机的和富有创造性的文明”,结合所学可知,为了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数、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提高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西欧国家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1951年德法等六国签署《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2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将三个组织合并,成立欧洲共同体;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盟。这充分体现了欧洲的政治经济一体化,故C符合题意;成为对抗苏联的最前沿、经济实力超越了美国、彻底消除战争的隔阂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6、A【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这是董必武1963年重游南湖时为烟雨楼题写的对联。同时结合毛泽东记述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可知指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7、A【解析】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人类社会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A选项符合题意;14世纪中叶,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B选项不符合题意;启蒙运动,指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C选项不符合题意;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时代。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8、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中国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打破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政治孤立和封锁。B项中美建交时间是1979年;C项中日建交时间是1972年,BC项都晚于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时间,不符合题干中的“最早”。D项加入上海合作组织是在2001年,不符合材料时间。故选A。9、D【解析】

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个园以假山堆叠精致闻名。假山采纳分峰叠石的方法,采用不同的石料堆砌,表示春夏秋冬四时风景,号称“四序假山”。游园一周如历春夏秋冬四时,为海内孤例,是扬州园林中最具特点的一景,因此D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0、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也称“海上陶瓷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其延续下来的丝路精神成为各国互惠、共生的推动力。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元朝。宋代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之间有大量商船定期往返。宋代时与中国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11、B【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的具体方案和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施新政。……是下策。”可知,材料中主张变法图强,这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康有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故B符合题意;曾国藩、孙中山、陈独秀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解题的关键,主张变法图强,这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康有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12、B【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1921年,我们退的还不够,必须再退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可知与新经济政策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后,苏俄实行余粮征集制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农民极其不满。所以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选项B符合题意;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1928年开始的,重工业优先战略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内容;农业集体化与苏联模式相关;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3、A【解析】

依据图中日本人已将“赔款二亿两”收入囊中,正在抢夺清朝官员手里“贸易的钥匙”可知,日本人想要打开中国市场,攫取在中国贸易经商的权利。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使得中国丧失了“贸易的钥匙”,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A项符合题意;BC两项属于《马关条约》的内容,但与图片无关,不合题意;日本产品销往中国内地免收关税,这种说法是错误的,D项不合题意。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14、C【解析】根据题干“辛亥革命的历史性巨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巨变指的辛亥革命的一大成果,即在孙中山领导下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A项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项为五四运动,D项为国民大革命。故正确答案为C。15、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帝国主义为了重新瓜分世界,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其中华盛顿会议重新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在《九国公约》中提出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再次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16、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关税是一国政府维护本国利益的利器之一,而在中国近代时期,这一利器却被外国侵略者给砸钝了”是指中英协定关税。这一内容是鸦片战争战败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是《马关条约》中的内容,火烧圆明园发生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斗争是《辛丑条约》的内容,因此ACD均不正确。《南京条约》中规定中国要与英国商定进出口的关税,中国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等内容。因此B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掌握《南京条约》的内容和危害。能够区分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影响。17、A【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今大皇帝准将……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中英两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给英国,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项符合题意;《虎门条约》、《望厦条约》、《北京条约》都与题干材料无关,故选A。18、D【解析】

根据“把教育放在最优先的地位,仿效西方建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形成了完整的近代学校体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日本出现的这种理象,与明治维新采取的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这一措施有关。日本对教育的重视也是日本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9、C【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反法西斯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与该材料描述的历史进程相符合的国家是苏联。苏联是通过1917年十月革命的发生而诞生的,因此说它“横空出世一战中”;苏联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推动了苏联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说“社会制度初显优”;二战中苏联人民的英勇抗争,为“反法西斯建大功”;但是由于国内政治经济体制的僵化,于1991年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因此“一朝解体两极终”,所以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20、C【解析】根据题干“拿破仑帝国是法国革命的最后阶段”的信息可知,拿破仑战争是法国大革命的组成部分;根据题干“它不仅敲响了几个世纪以来在欧洲居于支配地位的“王朝秩序”的丧钟,”的信息可知,拿破仑的战争是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根据题干“而且使欧洲大陆各国面临自罗马帝国崩溃以来最为严重的霸权威胁”的信息可知,拿破仑的战争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①②③都符合题干材料的内容,④得到当地人民的坚决拥护和支持与题干材料的内容无关,应该排除,所以答案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内容,正确分析每一句话的含义,对号入座,用排除法来逐条的分析四个选项的内容,其中④得到当地人民的坚决拥护和支持与题干材料的内容没有关系,排除,由此得出正确答案。21、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到1952年实行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实行了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成为了土地的主人。A项指的是三大改造时期对农业改造的方式,将农民土地所有制转变为了公有制;C项是我国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工业上的失误;D项是改革开放后在农村进行的变革,土地性质集体所有制。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农业生产合作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是建立在公有制或者是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之上的,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是在土地改革后。由此可以做出正确选择。22、A【解析】依据课本所学,抗日战争胜利于1945年,十四年前是1931年,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策划,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日军以此为借口,炮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日。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A项符合题意;1937年日本发动八一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BCD三项时间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不合题意,故选择A。23、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所以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最能体现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外争主权”体现了五四运动反对帝国主义的性质,“内除国贼”体现五四运动反封建的性质,所以C符合题意,“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无反封建内容;“取消二十一条”无反封建内容;“取消对德和约”无反封建内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24、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1月,中共在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会议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和组织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汉谟拉比法典》;【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因此填写《汉谟拉比法典》。26、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我国首先从农村开始改革。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改革方式是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故答案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点睛】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国经济改革开始于农村,农村主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7、中国同盟会【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这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故本题答案为:中国同盟会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2)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来(或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十一届三中全会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⑤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或港澳回归(3)原因: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解析】

(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确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1949年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这是中华民族的一次华丽转身”可知,“华丽转身”的标志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2)①依据所学可知,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由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依据所学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③依据所学可知,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④依据所学可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⑤依据所学可知,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中国人民洗血了百年耻辱,在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