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单元练习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
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单元练习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
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单元练习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
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单元练习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
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单元练习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3·陕西宝鸡)1931年,甘地在《青年印度》上发文称:“读者们都明白,《青年印度》和《新生活》都不因商业目的而存在。它们的唯一目标是,教育民众通过非暴力追求真理的方式去赢取‘完全自治’。”甘地的说法意在(A)A.为政治变革营造舆论氛围B.创造民族独立运动的新形式C.压缩民族工商业发展空间D.提高中下层民众的文化素养2.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掀起新高潮。印度在甘地和国大党的领导下,多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发生了扎格鲁尔领导的华夫脱运动;拉丁美洲出现了尼加拉瓜桑地诺的抗美斗争和墨西哥卡德纳斯的改革。这些运动的共同点是(B)A.倡导以仁爱、非暴力为思想核心B.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走向瓦解C.都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感召下发生D.无产阶级是各国运动的领导者3.(2023·江苏扬州)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4万名华工(大多数是文盲农民)前往欧洲前线。这些劳工由法国和英国政府召募,以协助两国在大战中对抗德国;后来美国参战,也同样利用了这一人力资源,向法国政府借用了约1万名华工。华工的历史贡献促使(C)A.西方文化完全改变了中国形象B.中华民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C.中国社会认识到劳工的重要性D.华工成为改造中国的开路先锋4.(2023·广东联考)1916年初,列宁指出社会主义革命是在一切战线上,也就是说,在经济和政治的一切问题上进行的一系列的会战。由此可知,列宁旨在(C)A.强调资本主义仍然有生命力B.推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C.指出革命的艰巨性和长期性D.主张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5.(2023·河北联考)英国史学家E.H.卡尔认为:“国际联盟的主要宗旨是确保维持和平;它建立国际劳工组织以规定劳工的状况。1919年以后,这些机构和制度成为新的国际秩序正常和基本的组成部分了。”据此可知,国际联盟的建立(B)A.维护了世界和平安宁B.起到了一定的进步作用C.旨在建立国际新秩序D.维护了世界正义和公道6.(2023·辽宁联考)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一度成为世界上进口机器设备最多的国家,而到1937年苏联不仅停止了进口拖拉机、汽车和农业机器,还开始出口这些机器。这一变化说明(B)A.新经济政策的成效显著B.苏联经济的自主性增强C.西方商品倾销得到抵制D.苏联已经摆脱经济危机7.(2023·黑龙江期中)在参加一战的三个月后,美国总统威尔逊写道:“当战争结束的时候,我们就会迫使它们(英法)同意我们的意见,因为,顺便说说,那时它们在财政方面将由我们支配。”“我们应当以资本供给全世界,而谁以资本供给全世界,谁就应当……管理它。”这表明,美国参战的主要意图是(D)A.摧毁德国的专制政权B.主导建立并操纵国联C.将民主理想推向全球D.角逐欧洲和世界霸权8.(2023·湖北武汉)有学者在对1918—1938年世界历史的反思时认为,这是“二十年虚假而又短暂的和平”时期,“和平既不是建立在惩罚的基础上,也不是建立在和解的基础上,这是历史上的重大失败。”这主要反映出一战后的和平(A)A.孕育了新的危机B.实现了冲突化解C.损害了大国利益D.改变了世界格局9.(2023·湖北武汉)1920年9月,列宁说,“要使每个农民家庭,连一普特余粮都不剩”。1921年3月,列宁就农民交完税后再出售粮食一事说:“如果他们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当加以阻挠。”这一变化反映了(C)A.苏联政权正面临着巨大危机B.社会主义改造正在进行C.社会主义过渡方式出现调整D.市场经济体制重新确立10.1918年,阿根廷第一个在拉美组建了共产党,随后墨西哥、乌拉圭、智利、巴西、古巴等先后成立了共产党。到1934年,绝大多数拉美国家都有了共产党组织,并积极领导了反帝反封建斗争。这表明拉美地区(C)A.共产主义运动取得全面胜利B.大多数国家加入社会主义阵营C.民族民主革命进入新的阶段D.深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影响11.(2023·河北统考)一战前作为法国盟友的英国首相阿斯奎说:“我们没有任何给法国或俄国提供陆军或海军帮助的义务。”一战爆发后,英国认为:“只有英国(的干预)能够恢复平衡,能保卫世界的公正。……我们必须及时赶到那里(法国、比利时等国)。”英国态度的变化(C)A.维护了其在欧洲大国地位B.有利于联合法国控制欧洲C.力图维持欧洲的均势D.出于履行盟友的援助职责12.(2023·福建宁德)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以后,《火星报》被孟什维克控制,成为反对布尔什维克的报纸。列宁认为必须把创办新的机关报作为布尔什维克的首要任务,“没有它,我们就会走向不光彩,必然的灭亡。”列宁提出这一主张旨在(A)A.加强党内思想统一B.探索革命过渡途径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D.改造社会民主工党13.(2023·广东河源)俄国二月革命胜利后,饥饿的工人、农民和疲惫厌战的士兵都期盼着一个新社会的出现,然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没有着力去解决劳动人民迫切关心的和平、面包、土地等问题,甚至对农民夺取地主土地的运动进行镇压,并继续进行对外战争。这一情势(A)A.促使俄国转向社会主义革命B.刺激了帝国主义势力入侵俄国C.表明十月革命的条件已成熟D.压制了布尔什维克党的革命性14.如表为《世界主要国家工业生产和相对战争潜力表》(世界工业生产总量=100%,相对战争潜力世界=100%)。据此可推知(D)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苏联1929年工业生产总量43.39.46.61151938年工业生产总量28.79.24.513.217.6相对战争潜力(1937年)41.710.24.214.414.0A.苏联已成社会主义工业强国B.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下滑C.德国发动战争实力不断上升D.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必将胜利15.下图是1945年雅尔塔会议后英国漫画家绘制的漫画《TAKEMEIN,MISTER?》(带我进去吧,先生?)该漫画意在揭示雅尔塔会议(A)图中上端文字为“投票权和否决权”,左侧上方的文字为“安全新闻剧院”,左侧中间的文字为“小孩需有大人陪伴,否则不得窥探”,左侧下方的文字为“小国”。A.凸显了大国主导地位B.激化了盟国内部矛盾C.加速了美苏利益冲突D.违背了世界和平潮流16.(2023·河南联考)有学者认为,雅尔塔体系保卫战后和平与发展的任务是通过大国合作来实现的。这种合作主要是通过雅尔塔体系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创立的大国间相互制约的和平机制来实现的。这一机制的形成(B)A.便于西方大国操纵国际事务B.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C.反映了世界大国的实力均衡D.消除了世界大国之间的矛盾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52分)17.(14分)(2023·广东广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史学家在他的著作中详尽地叙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下表是其中的主要内容原因基本观点两大阵营内部紧张的关系协约国和同盟国内部各怀鬼胎,关系微妙复杂。国际关系普遍脆弱是一战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德国的战争罪责德国为追求自己的实力强迫扩张战争机器的发展各国相继扩军;成立总参谋部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思想助长了军国主义情绪;军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交织在一起,使得战争愈益可能巴尔干战争巴尔干战争导致东欧国家之间仇恨更加强烈——摘编自[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材料二1914年以前,广泛传播的西方乐观主义带有一种国际性质。帝国主义者认为西方领导者给“劣等民族”带来了新的启蒙。19世纪晚期,已初步出现了一些有趣的国际组织,这为正在发生的国际危机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出路。——摘编自皮特·N·斯特恩思《全球文明史》(1)请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对上述材料关于“一战”爆发原因的观点进行简要评析。(8分)(2)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从一战最终不可避免地爆发的历史教训中获得了怎样的历史启示?(6分)18.(14分)(2023·广东肇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一战后建立的国际新秩序国际会议主要内容1919年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同盟国签订一系列条约,以对德《凡尔赛和约》为主。主要内容包括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1921—1922年战胜国召开了华盛顿会议美、英、日、法签订《四国条约》,迫使英日同盟终止美、英、法、意、日签订《五国海军协定》,限制各国海军军备,美国获得和英国同等的海军地位美、英、日、法、中等九国签订《九国公约》,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材料二希特勒的崛起是世界史上最大的灾难之一。如果没有希特勒,基础薄弱的国际秩序原可用和平或至少不致酿成巨祸的方式推翻……之所以会演变成一场充满杀戮与毁灭的人间悲剧,全都是一个恶魔般的人造成的。——摘编自基辛格《大外交》(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建立的国际体系的名称并分析这一体系的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基辛格对二战爆发原因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和现实角度分析,德国会用“酿成巨祸的方式”推翻“基础薄弱的国际秩序”的原因。(8分)19.(12分)(2023·辽宁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1年5月,苏维埃政权通过关于交换的法令,宣布实行产品交换。……同时允许私人在地方范围内进行商业往来,允许私人自由贸易……1922年政府通过《土地法令大纲》,允许农民自由使用土地和在苏维埃监督下出租土地和雇佣工人。——摘编自《列宁新经济政策》材料二1929年被斯大林称为是大转变的一年: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已定,“一五”计划开始实施;急风暴雨式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全面展开;国有经济在工业产值中已经占了绝对优势。随着新经济政策被抛弃,苏联模式开始形成。强调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不惜一切代价迅速增加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但忽视效率。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国民经济中农、轻、重之间的比例一直为2∶2∶6,直到苏联解体。——摘编自孙代尧《苏联模式的历史解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并说明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发展模式的特点及其积极影响。(6分)20.(12分)(2023·河南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际联盟是人类经过一场空前的“大战”之后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常设国际组织,是主要战胜国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它们自身的需要,为维持战后世界和平所建立的国际秩序的典型代表。建立国际联盟的讨论主要在英国和美国之间进行,最终建立的国联以《国际联盟盟约》为国际法的主要依据,构建了战后国际秩序。但是,《国际联盟盟约》存在巨大漏洞和严重问题,同时国际联盟权力极为有限,大国强权政治盛行,这一切使战胜国通过国际联盟所建立的战后国际秩序残缺不全,在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作出应有的贡献,反而在客观上助长了侵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标志着以国际联盟为代表的国际秩序彻底破产。——摘编自徐蓝《国际联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材料二机构国际联盟联合国建立时间1920年1月10日1945年10月24日主要参与国英、法、日、意担任常任理事国。1934年苏联加入后成为第5个常任理事国。美国未加入。美、苏、英、法、中担任常任理事国。主要职责和宗旨草定裁军计划,审核承担委任统治的各国提出的年度报告,保障会员国领土完整,向大会提出解决国际争端的议案,对侵略者实行经济和军事制裁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进行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并促进对于全体人类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摘编自高华《联合国与国际联盟比较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国际联盟的历史影响。(6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国际联盟与联合国在职能与发挥作用上的不同。(6分)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3·陕西宝鸡)1931年,甘地在《青年印度》上发文称:“读者们都明白,《青年印度》和《新生活》都不因商业目的而存在。它们的唯一目标是,教育民众通过非暴力追求真理的方式去赢取‘完全自治’。”甘地的说法意在(A)A.为政治变革营造舆论氛围B.创造民族独立运动的新形式C.压缩民族工商业发展空间D.提高中下层民众的文化素养解析:根据题干设问可知是目的题,准确时空是:一战后的印度。根据材料“读者们都明白,《青年印度》和《新生活》都不因商业目的而存在。它们的唯一目标是,教育民众通过非暴力追求真理的方式去赢取‘完全自治’”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印度在甘地的领导下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甘地的说法意在为政治变革营造舆论氛围,A项正确;甘地领导下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不是创造民族独立运动的新形式,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工商业方面的政策,排除C项;提高中下层民众的文化素养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强调教育民众通过非暴力追求真理的方式去赢取‘完全自治’,排除D项。故选A项。2.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掀起新高潮。印度在甘地和国大党的领导下,多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发生了扎格鲁尔领导的华夫脱运动;拉丁美洲出现了尼加拉瓜桑地诺的抗美斗争和墨西哥卡德纳斯的改革。这些运动的共同点是(B)A.倡导以仁爱、非暴力为思想核心B.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走向瓦解C.都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感召下发生D.无产阶级是各国运动的领导者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战之间,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华夫脱运动、桑地诺抗美斗争和卡德纳斯改革等民族解放运动,促进了亚非拉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走向瓦解,B项正确;仅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倡导仁爱、非暴力思想,排除A项;两战期间资产阶级领导的亚非拉民族运动并非十月革命感召的结果,排除C项;各国运动的领导者为资产阶级,而非无产阶级,排除D项。故选B项。3.(2023·江苏扬州)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4万名华工(大多数是文盲农民)前往欧洲前线。这些劳工由法国和英国政府召募,以协助两国在大战中对抗德国;后来美国参战,也同样利用了这一人力资源,向法国政府借用了约1万名华工。华工的历史贡献促使(C)A.西方文化完全改变了中国形象B.中华民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C.中国社会认识到劳工的重要性D.华工成为改造中国的开路先锋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4—1918年(中国、欧洲)。根据材料“劳工由法国和英国政府召募,以协助两国在大战中对抗德国;后来美国参战,也同样利用了这一人力资源,向法国政府借用了约1万名华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北洋政府派遣了华工前往欧洲前线,在战场上对协约国起到了一定作用,使中国社会认识到劳工的重要性,C项正确;完全一词过于绝对,排除A项;中国国际地位并没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排除B项;D项与史实不符,华工的贡献主要是在一战期间,并没有成为改造中国的开路先锋,排除。故选C项。4.(2023·广东联考)1916年初,列宁指出社会主义革命是在一切战线上,也就是说,在经济和政治的一切问题上进行的一系列的会战。由此可知,列宁旨在(C)A.强调资本主义仍然有生命力B.推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C.指出革命的艰巨性和长期性D.主张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根据“列宁指出社会主义革命是在一切战线上,也就是说,在经济和政治的一切问题上进行的一系列的会战”可得出列宁强调社会主义革命并不只是军事方面的,除了军事,还有包括政治及经济方面的革命,所以此时的社会主义革命任务还相当艰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内容,而并没强调资本主义,排除A项;推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在斯大林时期,排除B项;材料只强调社会主义革命的内容及过程,并没有主张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排除D项。故选C项。5.(2023·河北联考)英国史学家E.H.卡尔认为:“国际联盟的主要宗旨是确保维持和平;它建立国际劳工组织以规定劳工的状况。1919年以后,这些机构和制度成为新的国际秩序正常和基本的组成部分了。”据此可知,国际联盟的建立(B)A.维护了世界和平安宁B.起到了一定的进步作用C.旨在建立国际新秩序D.维护了世界正义和公道解析: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目的题,时空是1919年以后的世界。根据材料“国际联盟的主要宗旨是确保维持和平;它建立国际劳工组织以规定劳工的状况。1919年以后,这些机构和制度成为新的国际秩序正常和基本的组成部分了”及所学可知,国际联盟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政治组织,具有一定的进步性,B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国际联盟的主要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但是没有起到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排除A项;国际联盟建立的目的是维护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排除C项;国际联盟实际上是英、法维护霸权及利益的工具,不利于维持正义和公道,排除D项。故选B项。6.(2023·辽宁联考)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一度成为世界上进口机器设备最多的国家,而到1937年苏联不仅停止了进口拖拉机、汽车和农业机器,还开始出口这些机器。这一变化说明(B)A.新经济政策的成效显著B.苏联经济的自主性增强C.西方商品倾销得到抵制D.苏联已经摆脱经济危机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结合所所学内容可知,20世纪30年代,苏联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实现了工业化,从机器进口国转变为机器出口国,这是苏联经济自主性增强的表现,B项正确;20世纪30年代,苏联没有再实行新经济政策,排除A项;出现这一变化说明苏联的工业化取得一定的成果,并不是为了抵制西方的商品倾销,排除C项;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没有遭遇经济危机,排除D项。故选B项。7.(2023·黑龙江期中)在参加一战的三个月后,美国总统威尔逊写道:“当战争结束的时候,我们就会迫使它们(英法)同意我们的意见,因为,顺便说说,那时它们在财政方面将由我们支配。”“我们应当以资本供给全世界,而谁以资本供给全世界,谁就应当……管理它。”这表明,美国参战的主要意图是(D)A.摧毁德国的专制政权B.主导建立并操纵国联C.将民主理想推向全球D.角逐欧洲和世界霸权解析:根据材料“我们应当以资本供给全世界,而谁以资本供给全世界,谁就应当……管理它”可知,美国在参战的三个月后,其总统威尔逊提及战后要在欧洲和世界范围内支配并管理财政经济霸权。由此可见,美国参战的意图是角逐欧洲和世界霸权,D项正确;“摧毁德国专制政权”并非美国的主要意图,排除A项;国联是由美国倡议并成立的,但美国并未加入国联,排除B项;“将民主理想推向全球”并非美国的主要意图,排除C项。故选D项。8.(2023·湖北武汉)有学者在对1918—1938年世界历史的反思时认为,这是“二十年虚假而又短暂的和平”时期,“和平既不是建立在惩罚的基础上,也不是建立在和解的基础上,这是历史上的重大失败。”这主要反映出一战后的和平(A)A.孕育了新的危机B.实现了冲突化解C.损害了大国利益D.改变了世界格局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8—1938年(世界)。根据材料“二十年虚假而又短暂的和平”“和平既不是建立在惩罚的基础上,也不是建立在和解的基础上,这是历史上的重大失败”并结合所学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英国和法国、美国主导了会议,与德国等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1921年至1922年,召开了华盛顿会议,由美国主导,会上签订了《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并没有完全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反而使一些矛盾加剧,为再次爆发战争埋下了隐患,故一战后的和平孕育了新的危机,A项正确;一战后的和平并未实现冲突化解,排除B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维护的仍是大国的利益,排除C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体系,并未改变世界格局,排除D项。故选A项。9.(2023·湖北武汉)1920年9月,列宁说,“要使每个农民家庭,连一普特余粮都不剩”。1921年3月,列宁就农民交完税后再出售粮食一事说:“如果他们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当加以阻挠。”这一变化反映了(C)A.苏联政权正面临着巨大危机B.社会主义改造正在进行C.社会主义过渡方式出现调整D.市场经济体制重新确立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0年9月至1921年3月(苏联)。据本题材料“1920年9月”“1921年3月”,结合列宁在不同时间阐述关于粮食问题的变化,可知当时苏俄经济政策出现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变化,C项正确;新经济政策的推行,缓解了危机,巩固了政权,排除A项;社会主义改造始于斯大林执政时期,排除B项;新经济政策只是利用货币和市场关系发展经济,并未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项。故选C项。10.1918年,阿根廷第一个在拉美组建了共产党,随后墨西哥、乌拉圭、智利、巴西、古巴等先后成立了共产党。到1934年,绝大多数拉美国家都有了共产党组织,并积极领导了反帝反封建斗争。这表明拉美地区(C)A.共产主义运动取得全面胜利B.大多数国家加入社会主义阵营C.民族民主革命进入新的阶段D.深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影响解析:据题意可知,到20世纪30年代,拉美多数国家都组建了共产党组织并由这些组织领导了反帝反封建斗争,共产党组织领导反帝反封运动说明拉美地区的民族民主革命进入了新的阶段,C项正确;“取得全面胜利”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A项;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并不能说明拉美运动是受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11.(2023·河北统考)一战前作为法国盟友的英国首相阿斯奎说:“我们没有任何给法国或俄国提供陆军或海军帮助的义务。”一战爆发后,英国认为:“只有英国(的干预)能够恢复平衡,能保卫世界的公正。……我们必须及时赶到那里(法国、比利时等国)。”英国态度的变化(C)A.维护了其在欧洲大国地位B.有利于联合法国控制欧洲C.力图维持欧洲的均势D.出于履行盟友的援助职责解析:据本题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原因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一战前后(英国)。题干中英国在一战前不准备给欧洲大陆上的盟友提供陆军或海军帮助,战争爆发后,英国准备派军队援助法国。结合所学,英国一直坚持欧洲大陆均势政策,一战爆发后的形势让英国担心欧洲大陆上德国的实力过于强大,因此要通过援助法国来“恢复平衡”,C项正确;英国的态度变化是为了维持欧洲的均势和自身在世界的霸主地位,英国长期以来一直是欧洲大国,排除A项;结合所学,英国援助法国的目的是避免德国实力过于强大,而非联合法国控制欧洲,排除B项;履行盟友的援助职责只是表象,本质还是为了自身的利益,排除D项。故选C项。12.(2023·福建宁德)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以后,《火星报》被孟什维克控制,成为反对布尔什维克的报纸。列宁认为必须把创办新的机关报作为布尔什维克的首要任务,“没有它,我们就会走向不光彩,必然的灭亡。”列宁提出这一主张旨在(A)A.加强党内思想统一B.探索革命过渡途径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D.改造社会民主工党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3年(俄国)。根据材料“列宁认为必须把创办新的机关报作为布尔什维克的首要任务”可知,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后,列宁要创办新的机关报,更好地进行思想宣传,加强党内思想统一,A项正确;此时是1903年,还未发生二月革命,不存在探索革命过渡途径的任务,排除B项;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要推翻资产阶级政权,与材料中的创办报纸无关,排除C项;材料强调要创办新的机关报,更好地进行思想宣传,不涉及改造社会民主工党,排除D项。故选A项。13.(2023·广东河源)俄国二月革命胜利后,饥饿的工人、农民和疲惫厌战的士兵都期盼着一个新社会的出现,然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没有着力去解决劳动人民迫切关心的和平、面包、土地等问题,甚至对农民夺取地主土地的运动进行镇压,并继续进行对外战争。这一情势(A)A.促使俄国转向社会主义革命B.刺激了帝国主义势力入侵俄国C.表明十月革命的条件已成熟D.压制了布尔什维克党的革命性解析:据本题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7年俄国。据材料可知,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越来越反动,越来越与俄国人民处在对立面上,由此可以推知,人民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越来越不满,肯定会起来革命,A项正确;材料涉及信息与帝国主义势力对俄国的态度没有多大关联性,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俄国十月革命的条件已成熟,材料主要说明二月革命后,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反动性,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布尔什维克党的态度,材料中临时政府的反动性调动了布尔什维克党的革命性,排除D项。故选A项。14.如表为《世界主要国家工业生产和相对战争潜力表》(世界工业生产总量=100%,相对战争潜力世界=100%)。据此可推知(D)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苏联1929年工业生产总量43.39.46.61151938年工业生产总量28.79.24.513.217.6相对战争潜力(1937年)41.710.24.214.414.0A.苏联已成社会主义工业强国B.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下滑C.德国发动战争实力不断上升D.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必将胜利解析:通过观察《世界主要国家工业生产和相对战争潜力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前夕,美苏英法等国家,在工业生产和相对战争潜力等方面,占据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远远强于德国,由此可推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具有取得最终胜利的物质基础,D项正确;苏联已成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并非材料要论证的主要问题,排除A项;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下滑,只是材料部分信息,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德国战争潜力上升是材料反映的部分现象,并非由材料推理出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15.下图是1945年雅尔塔会议后英国漫画家绘制的漫画《TAKEMEIN,MISTER?》(带我进去吧,先生?)该漫画意在揭示雅尔塔会议(A)图中上端文字为“投票权和否决权”,左侧上方的文字为“安全新闻剧院”,左侧中间的文字为“小孩需有大人陪伴,否则不得窥探”,左侧下方的文字为“小国”。A.凸显了大国主导地位B.激化了盟国内部矛盾C.加速了美苏利益冲突D.违背了世界和平潮流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在雅尔塔体系下,大国具有优势,象征小国的“小孩需有大人陪伴,否则不得窥探”,这说明雅尔塔会议凸显了大国主导地位,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雅尔塔会议激化盟国内部矛盾,排除B项;材料无法看出美苏利益冲突,排除C项;雅尔塔会议构建了战后国际政治体系,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排除D项。故选A项。16.(2023·河南联考)有学者认为,雅尔塔体系保卫战后和平与发展的任务是通过大国合作来实现的。这种合作主要是通过雅尔塔体系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创立的大国间相互制约的和平机制来实现的。这一机制的形成(B)A.便于西方大国操纵国际事务B.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C.反映了世界大国的实力均衡D.消除了世界大国之间的矛盾解析:据本题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世界)。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雅尔塔体系利用大国相互制约的机制,采用五大国一致的原则来处理国际事务,这一机制要求大国合作,有利于缓和大国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和平,限制冷战向热战发展,B项正确;据所学知识,五大国除了美、英、法等西方国家外,也有中国、苏联等非西方国家,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五大国的实力并不均衡,排除C项;“消除了世界大国之间的矛盾”的表述与史实不符,且表述太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52分)17.(14分)(2023·广东广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史学家在他的著作中详尽地叙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下表是其中的主要内容原因基本观点两大阵营内部紧张的关系协约国和同盟国内部各怀鬼胎,关系微妙复杂。国际关系普遍脆弱是一战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德国的战争罪责德国为追求自己的实力强迫扩张战争机器的发展各国相继扩军;成立总参谋部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思想助长了军国主义情绪;军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交织在一起,使得战争愈益可能巴尔干战争巴尔干战争导致东欧国家之间仇恨更加强烈——摘编自[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材料二1914年以前,广泛传播的西方乐观主义带有一种国际性质。帝国主义者认为西方领导者给“劣等民族”带来了新的启蒙。19世纪晚期,已初步出现了一些有趣的国际组织,这为正在发生的国际危机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出路。——摘编自皮特·N·斯特恩思《全球文明史》(1)请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对上述材料关于“一战”爆发原因的观点进行简要评析。(8分)(2)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从一战最终不可避免地爆发的历史教训中获得了怎样的历史启示?(6分)答案:(1)评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导致国家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而帝国主义的掠夺本质必然导致国际关系的紧张。由于国际关系的普遍脆弱,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欧洲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在民族主义旗号下,军国主义如影随形,战争的爆发不可避免。一战的爆发是帝国主义内部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表格中的原因都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把战争责任诉诸德国是不公平的,各大国均负有重要责任。(2)启示:必须摒弃“劣等民族”等帝国主义者的错误认识,和平共处原则才是人类的长久生存之道;大国应有责任担当,有管控国际分歧的责任与能力;民族主义维护了基本的国际秩序,但民族主义是不够的,确立命运共同体观念人类才有明天。解析:(1)评析: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一战爆发前夕至一战(欧洲)。根据材料一“国际关系普遍脆弱是一战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并结合一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相关史实可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导致国家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而帝国主义的掠夺本质必然导致国际关系的紧张。根据材料一“协约国和同盟国内部各怀鬼胎,关系微妙复杂”结合一战前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相关史实可知,由于国际关系的普遍脆弱,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欧洲形成两大军事集团。根据材料一“民族主义思想助长了军国主义情绪;军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交织在一起,使得战争愈益可能”并结合一战必然性可知,在民族主义旗号下,军国主义如影随形,战争的爆发不可避免。一战的爆发是帝国主义内部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根据材料一“德国的战争罪责,德国为追求自己的实力强迫扩张”并结合一战爆发的多种因素可知,表格中的原因都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把战争责任诉诸德国是不公平的,各大国均负有重要责任。(2)启示: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14年以前至19世纪晚期(欧洲、美国)。根据材料二“帝国主义者认为西方领导者给‘劣等民族’带来了新的启蒙”并结合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可知,必须摒弃“劣等民族”等帝国主义者的错误认识,和平共处原则才是人类的长久生存之道。结合大国责任和大国担当的相关史实可知,大国应有责任担当,有管控国际分歧的责任与能力。结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可知,民族主义维护了基本的国际秩序,但民族主义是不够的,确立命运共同体观念人类才有明天。18.(14分)(2023·广东肇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一战后建立的国际新秩序国际会议主要内容1919年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同盟国签订一系列条约,以对德《凡尔赛和约》为主。主要内容包括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1921—1922年战胜国召开了华盛顿会议美、英、日、法签订《四国条约》,迫使英日同盟终止美、英、法、意、日签订《五国海军协定》,限制各国海军军备,美国获得和英国同等的海军地位美、英、日、法、中等九国签订《九国公约》,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材料二希特勒的崛起是世界史上最大的灾难之一。如果没有希特勒,基础薄弱的国际秩序原可用和平或至少不致酿成巨祸的方式推翻……之所以会演变成一场充满杀戮与毁灭的人间悲剧,全都是一个恶魔般的人造成的。——摘编自基辛格《大外交》(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建立的国际体系的名称并分析这一体系的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基辛格对二战爆发原因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和现实角度分析,德国会用“酿成巨祸的方式”推翻“基础薄弱的国际秩序”的原因。(8分)答案:(1)名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影响:在对战败国宰割的基础上重新瓜分了世界;协调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恢复了列强共同奴役中国的局面;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遭到削弱;美国国际地位得到提升。(2)认识:认为希特勒是导致二战爆发的关键因素。原因:历史原因——德国带有强烈的军国主义传统;《凡尔赛和约》强加于德国的种种苛刻内容,激发了德国的复仇情绪。现实原因——德国在1929年经济危机中遭受沉重打击。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一战后(欧洲)。名称:根据材料“1919年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同盟国签订一系列条约,以对德《凡尔赛和约》为主。”“1921—1922年战胜国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可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影响:根据材料“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可知,在对战败国宰割的基础上重新瓜分了世界;根据材料“美、英、法、意、日签订《五国海军协定》,限制各国海军军备,美国获得和英国同等的海军地位”可知,协调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根据材料“美、英、日、法、中等九国签订《九国公约》,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可知,恢复了列强共同奴役中国的局面;根据材料“美、英、日、法签订《四国条约》,迫使英日同盟终止”可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遭到削弱;根据材料“美、英、法、意、日签订《五国海军协定》,限制各国海军军备,美国获得和英国同等的海军地位”可知,美国国际地位得到提升。(2)本题是背景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欧洲)。认识:根据材料“希特勒的崛起是世界史上最大的灾难之一。如果没有希特勒,基础薄弱的国际秩序原可用和平或至少不致酿成巨祸的方式推翻……之所以会演变成一场充满杀戮与毁灭的人间悲剧,全都是一个恶魔般的人造成的”可知,基辛格认为希特勒是导致二战爆发的关键因素。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其历史原因可以从德国带有强烈的军国主义传统;《凡尔赛和约》强加于德国的种种苛刻内容,激发了德国的复仇情绪等角度进行说明;其现实原因,可以从德国在1929年经济危机中遭受沉重打击的角度进行作答。19.(12分)(2023·辽宁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1年5月,苏维埃政权通过关于交换的法令,宣布实行产品交换。……同时允许私人在地方范围内进行商业往来,允许私人自由贸易……1922年政府通过《土地法令大纲》,允许农民自由使用土地和在苏维埃监督下出租土地和雇佣工人。——摘编自《列宁新经济政策》材料二1929年被斯大林称为是大转变的一年: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已定,“一五”计划开始实施;急风暴雨式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全面展开;国有经济在工业产值中已经占了绝对优势。随着新经济政策被抛弃,苏联模式开始形成。强调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不惜一切代价迅速增加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但忽视效率。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国民经济中农、轻、重之间的比例一直为2∶2∶6,直到苏联解体。——摘编自孙代尧《苏联模式的历史解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并说明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6分)(2)根据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