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1页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2页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3页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4页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作者孟浩然及其文学背景。学生能够流利朗读并背诵这首诗,理解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讲解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能力,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审美情趣。通过孟浩然的政治抱负和委婉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二、教学重点1.诗歌的意象和表达方式。2.学生对诗歌意境的深入感受和理解。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诗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政治抱负。2.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激发兴趣,引用典故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在课堂开始时,先引用“毛遂自荐”的历史典故,简要讲述这个故事,并强调其中自我推荐的重要性。通过这个典故,自然引出《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首诗,让学生明白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写景诗,还隐藏着诗人孟浩然希望得到引荐、施展才华的愿望。2.孟浩然生平与文学地位简介随后,我向学生简要介绍孟浩然的生平和文学地位,强调他是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与王维并称“王孟”。通过这些背景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风格,以及诗人在创作这首诗时的可能心情和期望。3.情境创设与诗歌初步感受在介绍完背景后,我创设一个情境:假设学生是孟浩然,站在洞庭湖畔,远眺湖光山色,感受湖水的浩渺和云梦泽的壮美。在这个情境中,我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诗歌的朗读,初步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4.提问与互动,引导深入思考在学生初步感受诗歌后,我提出一些问题,如:“你觉得孟浩然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认为这首诗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有什么特别之处?”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歌的内涵,并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形成课堂上的互动氛围。通过以上导入新课的过程,我力求在课前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为后续的诗歌讲解和分析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情境创设和提问互动,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活跃和投入,形成有效的双边互动。(二)朗读与感知——领略诗歌的音韵之美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悟语音语调(1)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注意把握好语音语调的起伏和变化。(2)提醒学生关注诗中的押韵和节奏,尝试模仿诗人的感情变化。2.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感受韵律美(1)教师首先进行示范朗读,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展现诗歌的韵律美。(2)在示范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注意诗句中的平仄、押韵等语音特点,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音乐性。(3)鼓励学生模仿教师的朗读方式,体会诗歌的韵律美,提高朗读能力。3.课堂互动,共同探讨诗歌内涵(1)教师提出问题,如:“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中的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色?”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给予点拨和补充。(3)每组选出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和补充。4.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感知诗歌魅力(1)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洞庭湖的美丽风光,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下感受诗歌的意境美。(2)邀请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身处洞庭湖畔,感受湖水的荡漾和景色的壮美。(3)教师引导学生将想象与诗歌内容相结合,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洞庭湖的美景,进一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三)讲解与理解1.逐句深入,感受诗歌韵味首先,我们共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全诗,注意语音语调的抑扬顿挫。接下来,我将逐句为学生讲解诗歌内容,如“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描绘了洞庭湖的壮阔与宁静。学生跟读并体会诗句的意境,思考每句诗所传达的情感与画面。2.剖析意象,探索修辞手法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中的“蒸”和“撼”字,让学生感受其生动的表现力。探讨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等,以及它们如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3.结合背景,理解政治抱负介绍孟浩然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理解他借洞庭湖之景所表达的政治抱负。讨论“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等句,分析孟浩然如何巧妙地将个人抱负融入自然景色之中。4.互动问答,深化理解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诗中哪些词语体现了孟浩然的情感?”、“你认为孟浩然为何会选择这样的表达方式?”等。学生之间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教师给予点评和引导。5.情感朗读,体会诗歌韵律学生尝试带着对诗歌的理解进行情感朗读,体会其韵律之美。教师示范朗读,并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模仿,提高朗读水平。6.总结提升,引导拓展总结本课学习的重点,强调孟浩然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布置拓展作业,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孟浩然的其他诗作,以加深对其诗歌风格的理解。(四)问答与探究1.深度解读诗歌意象(1)请同学们思考:“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这句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它有何象征意义?①学生思考并回答,老师点评并总结:“这句诗描绘了洞庭湖的辽阔和水天一色的壮美景象,象征着诗人胸怀的广阔和抱负的远大。”②老师进一步引导:“那么,‘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句诗又是如何增强这种意象的呢?”③学生讨论并回答,老师点评:“通过描绘洞庭湖的蒸腾之气和波涛汹涌之势,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豪情壮志。”(2)请同学们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这句诗所表达的情感和困惑。①学生思考并回答,老师点评:“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渴望施展才华、实现政治抱负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流露出面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羞愧。”②老师进一步提问:“诗人是如何通过这句诗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的?”③学生讨论并回答,老师总结:“诗人借‘无舟楫’比喻自己缺乏施展才华的机会和平台,表达了对明君贤相的期盼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2.探究诗歌表达技巧(1)请同学们仔细品味“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这句诗,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和深层含义。①学生思考并回答,老师点评:“这句诗运用了典故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垂钓者的羡慕和对政治理想的追求。”②老师进一步引导:“那么,这种修辞手法在诗歌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③学生讨论并回答,老师总结:“这种修辞手法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象和内涵,还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3.拓展延伸与思维碰撞(1)同学们认为,《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首诗中的哪些词语或句子最能体现孟浩然的政治抱负和情感表达?请找出并说明理由。①学生寻找并回答,老师点评:“例如‘欲济无舟楫’和‘徒有羡鱼情’等词语,都体现了孟浩然渴望施展才华、实现政治理想的迫切心情。”②老师进一步启发:“那么,这些词语和句子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启示和意义呢?”③学生思考并回答,老师总结:“这些词语和句子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追求梦想、实现抱负的精神始终是不变的。”通过以上的问答与探究活动,同学们不仅能够深入理解《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首诗的内涵和魅力,还能够提升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也有助于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五)拓展延伸与文学鉴赏1.文学背景与干谒诗特点引入讲述干谒诗的历史背景及其在唐代文学中的地位。对比分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作为干谒诗的特点,如隐晦的表达、巧妙的颂扬等。2.孟浩然文学风格探究简要介绍孟浩然的生平及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结合《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探讨孟浩然诗歌中常见的自然意象、情感表达等。3.生字生词与疑难句解析列出诗中的生字生词,如“涵虚”、“混太清”等,解释其含义并引导学生朗读。针对诗中的疑难句,如“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学生理解。4.句子修辞与美感赏析挑选诗中的经典句子,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分析其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意象美,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5.课外阅读与文学拓展推荐学生阅读孟浩然的其他代表作品,如《春晓》、《宿建德江》等,以加深对孟浩然文学风格的理解。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尝试模仿孟浩然的风格写一首小诗。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讨论和引导他们深入探究,本环节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拓宽他们的文学视野,同时增强对古典诗歌的兴趣和热爱。(六)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1.课堂总结(1)回顾本课的学习目标,强调《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的文学价值及其对孟浩然个人抱负的展现。(2)总结诗歌的主要意象和表达方式,特别是如何通过“八月湖水平”等生动描绘展现出洞庭湖的壮丽景色。(3)重申诗歌中孟浩然对张丞相的期待和自身的政治抱负,及其通过委婉手法传达出的情感。2.难点解析(1)针对学生对诗歌深层含义理解上的困难,进行重点解析和讨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诗歌的内涵。(2)鼓励学生提问,就课堂讲解内容中不理解的部分进行交流,通过问答形式加深对难点的理解。3.作业布置(1)背诵诗歌,要求学生能够流利背诵《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并体会其中的韵律美。(2)完成练习题,包括对诗歌中生僻字词的解释和诗句的翻译,以及针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题目。(3)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了解孟浩然的其他作品及其文学风格,增强对诗人和诗歌的全面认识。通过本课的总结与作业布置,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深化对诗歌的理解与感悟。同时,通过作业的实践,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五、教学心得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