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课程标准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了解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作出的努力。基础知识一.新中国的成立、政权的巩固及外交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筹备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949年9月)。①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成为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②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刘少奇等为副主席。(2)成立标志: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举行。(3)成立意义①结束了中国人民长期受压迫和剥削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③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2.人民政权的巩固(1)背景:军事上:国民党残余军队及其他反革命武装尚待消灭经济上:全国尚有三分之二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经济上千疮百孔,国家财政困难,投机商人趁机制造市场混乱世界局势上:美国发动侵朝战争(2)主要措施①土地改革:概况: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2年,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意义: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②稳定财经: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基本上稳定了全国的物价。同时采取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③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过程:1950年,美国组织所谓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并威胁中国安全。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入朝作战。1953年,美国不得不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意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志愿军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3.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实行“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推动中国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同时,新中国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2)1954年,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中国在会议上发挥重要作用,促使印度支那问题得以政治解决。(3)1954年,中国正式确认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原则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4)1955年,中国参加亚非会议,并在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重大成果。会议为中国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1.经济建设领域(1)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2)三大改造完成: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3)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2.政治建设领域(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这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2)三大民主政治制度建立: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初步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3.思想领域: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毛泽东思想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达标检测1.《中国共产党简史》一书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这一事件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这一历史事件是()A.五四运动爆发 B.国民革命兴起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2.新中国成立之际,新政协筹备会向社会各界征集国旗图稿,自发出征求国旗图案通知以来,国旗审查小组平均每天收到100多幅国旗图稿,近一个月时间收到了2992件。这些图稿作者中,工人和职员最多,学生和农民次之。国内各省几乎都有图稿寄来,也有从国外寄来的。这反映出()A.国际上积极支持新中国成立工作 B.全国人民团结一致的建设精神C.人民对于新中国成立的热情高涨 D.全国上下的美术设计氛围浓厚3.下表所示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部分言论。这些言论()11952年,刘少奇认为“除开必要的国防”,应该是“首先恢复农业及一切可能恢复的工业,其次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以及少数必要的重工业,然后发展重工业”21953年,周恩来在谈论“过渡时期总路线”时称;“只看到重工业而不看到轻工业,那就会犯错误”,“必须相应地发展农业”,“农业发展的速度要与工业发展相适应”A.肯定了苏联模式的优势地位 B.要求不同产业协调发展C.助推了国民经济的复苏步伐 D.强调工业的主导地位4.上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国积极推动东南亚华侨“双重国籍”问题的解决。周恩来在同来华访问的东南亚各国领导人举行会谈时多次强调:“我们不赞成双重国籍,我们对华侨和华侨所在的国家都宣布,侨民应该服从所在国的法令,不应该违反所在国的法令,要按照所在国的习惯生活和工作。”华侨“双重国籍”问题的解决()A.旨在发展睦邻友好的周边关系 B.表明中国外交开始超越意识形态C.彰显了我国外交逐渐走向成熟 D.有利于打破西方国家对华的封锁5.1950年6月,在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刘少奇发表讲话:“土地改革的基本目的,不是单纯的为了救济贫苦农民,而是为了使农村生产力从地主阶级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之下获得解放,以便发展农业生产,为XXXX开辟道路”。“XXXX”指的是()A.人民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 B.国民经济的恢复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新中国的工业化6.1951年1月,重庆市委发出《关于开展贯彻婚姻法运动指示》。在运动中,市委宣传部对3万名基层干部进行了婚姻法培训,还进行了婚姻法执行情况的系统的调查研究,动员与组织了一切宣传力量与工具进行宣传。广大群众在运动中受到了婚姻法的教育。这些举措()A.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B.配合了国民经济恢复的需要C.落实了三大改造的要求 D.消除了封建婚姻制度的影响7.从1952年下半年起,全国粮食购销开始呈现紧张形势,哄抬物价的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