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航空课件_第1页
民用航空课件_第2页
民用航空课件_第3页
民用航空课件_第4页
民用航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用航空的定義1民用航空的分類

2民用航空系統的構成

3民用航空系統民航機場

41.1民用航空的定義這個定義明確了民用航空是航空業的一部分,同時以“使用”航空器界定了它和航空製造業的界限,用“非軍事性質”表明了它和軍事航空的不同。使用各類航空器從事除了軍事性質(包括國防、員警和海關)以外的所有的航空活動稱為民用航空。第一章民用航空航空製造業“運十”飛機是我國製造幹線客機的第一次嘗試,由於種種原因,該專案不幸夭折。第一章民用航空ARJ21飛機將於2009年9月交付給山東航空公司使用。

航空製造業ARJ21-700在上海正式下線

第一章民用航空第一章民用航空ARJ21-700噴氣支線客機總裝下線第一章民用航空2008年5月11日,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成立。軍事航空新型國產戰鬥機——殲10第一章民用航空1.2民用航空的分類商業航空通用航空第一章民用航空商業航空也稱為航空運輸。是指以航空器進行經營性的客貨運輸的航空活動。1.2民用航空的分類商業航空第一章民用航空航空運輸作為民用航空的一個部分劃分出去之後,民用航空的其餘部分統稱為通用航空,因而通用航空包括多項內容,範圍十分廣泛,可以大致分為下列幾類:1.2民用航空的分類通用航空工業航空農業航空飛行訓練公務航空私人航空航空體育運動航空科研和探險活動第一章民用航空1.3民用航空系統的構成三部分政府部門民航企業民航機場第一章民用航空政府部門國家民用航空局2008年3月11日國務院中國民用航空總局第一章民用航空國家民用航空局華北地區管理局東北地區管理局華東地區管理局中南地區管理局西南地區管理局西北地區管理局新疆管理局第一章民用航空民航企業航空公司:用航空器進行生產運輸。對航空器維修、管理,對航空服務經營、銷售。其他公司:為航空公司的運營提供各類保障,如資訊公司、油料公司、航材公司及各類銷售部門。

第一章民用航空航空公司:第一章民用航空其他公司:中國民航資訊集團公司中國航空油料集團公司

中國航空器材進出口集團公司第一章民用航空民航機場聯接民航與社會的紐帶,屬地區性公共服務設施。性質:半企業、半公共事業,為政府管轄下的半企業。第一章民用航空民用航空系統民航企業政府民航機場需三方協調才能保證民航事業安全、高效、有序地進行。

第一章民用航空機場定義

機場的等級

機場發展的歷史

機場分類

1.4

民航機場

1.4.1

機場定義國際民航組織將機場(航空港)定義為:供航空器起飛、降落和地面活動而劃定的一塊地域或水域,包括域內的各種建築物和設備裝置,主要由飛行區、旅客航站區、貨運區、機務維修設施、供油設施、空中交通管制設施、安全保衛設施、救援和消防設施、行政辦公區、生活區、後勤保障設施、地面交通設施及機場空域等組成。機場的主要功能保證飛機安全、及時起飛和降落安排旅客和貨物準時、舒適的上下飛機提供方便、快捷的地面交通連接市區機場的基本服務基本的營運服務保障飛機和機場用戶的安全,包括空中交通管制、飛機進近和著陸、氣象服務、通信、員警和保安、消防和急救(包括搜尋和援救)、跑道和房屋的維護。處理交通流量的服務與飛機相關的活動,如清潔、動力的提供、裝卸和卸載的行李/貨物,這些活動有時候也稱作地面作業。有的活動直接和交通量有關,包含旅客、行李或貨物運輸。商業活動通常包括經營商店、飯店、酒吧、報攤、停車場、電影院、保齡球、理髮店、超市、會議中心和賓館等,還包括候機室和機場的土地。

1.4.2

機場分類服務對象軍用機場民用機場軍民合用機場

1.4.2

機場分類航線性質國際航線機場國內航線機場

1.4.2

機場分類民航運輸網路作用樞紐機場幹線機場支線機場

1.4.2

機場分類機場所在城市性質地位I類機場Ⅱ類機場Ⅲ類機場IV類機場

1.4.2

機場分類旅客乘機目的始發/終程機場經停(過境)機場中轉(轉機)機場

1.4.2

機場分類我國機場的分類

根據國際航空運輸發展趨勢,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從充分發揮機場功能以及有利於今後合理佈局和建設出發,將我國運輸機場劃分為四種類型:大型樞紐機場:可按旅客吞吐量占全國總量的10%以上考慮;中型樞紐機場:可按旅客吞吐量占全國總量3%—10%考慮;一般幹線機場:可按旅客吞吐量占全國總量的0.5%—3%考慮;支線機場。

1.4.2

機場分類英國機場的分類CategoryA--GatewayInternationalAirports:國際機場,頻繁地服務於長距離的國際航班;CategoryB--RegionalAirports:國內機場,短途的定期、國內航班,特別是服務於國內腹地地區的需求;CategoryC--LocalAirports:內地機場,主要是指包機以及國內穿梭式的服務;CategoryD--GeneralAviationAerodromes:通用航空機場,通用航空及休閒運動用機場。

1.4.2

機場分類美國機場的分類CommercialServicePrimaryAirports:主要的商業服務機場,定期服務,年登機人數等於或超過美國所有商業服務機場的登機人數的0.01%;OtherCommercialServiceAirports:其他的商業服務機場,定期服務,年登機人數小於美國所有商業服務機場的登機人數的0.01%;RelieverAirport:第二機場,緩解商業機場的擁擠,並提供較遠的作為支線機場的服務;GeneralAviationAirport:通用航空機場,通用航空及休閒運動用機場。跑道的性能及相應的設施決定了什麼等級的飛機可以使用這個機場,機場按這種能力的分類,稱為飛行區等級。

1.4.3

機場的等級飛行區等級

ICAO規定,飛行區等級代碼(AerodromeReferenceCode)(如表2-1所示)由第一要素代碼(即根據飛機基準飛行場地長度而確定的代碼,等級指標I)和第二要素代字(即根據飛機翼展和主起落架外輪間距而確定的代字,等級指標II)的基準代號劃分。表1-1

飛行區等級代碼指標Ⅰ指標Ⅱ數碼基準場地長度(m)字碼翼展(m)主起落架外輪外側邊間距(m)1234

800800120012001800

1800ABCDEF

1515242436365252656580

4.54.56699149141416表1-2

與飛行區等級代碼匹配的飛機類型ICAOAerodromeReferenceCode

飛機類型

Code4FCode4ECode4DCode4C

A380B747,B777,A330,A340B767,A300,A310,MD11A320,B737,B727

跑道導航設施等級按配置的導航設施能提供飛機以何種進近程序飛行來劃分。1.非儀錶跑道——供飛機用目視進近程序飛行的跑道,代字為V。2.儀錶跑道——供飛機用儀錶進近程序飛行的跑道,可分為:

1.4.3

機場的等級跑道導航設施等級

1.4.3

機場的等級跑道導航設施等級(1)非精密進近跑道——裝備相應的目視助航設備和非目視助航設備的儀錶跑道,能足以對直接進近提供方向性引導,代字為NP。(2)I類精密進近跑道——裝備儀錶著陸系統和(或)微波著陸系統以及目視助航設備,能供飛機在決斷高度低至60m和跑道視程低至550米或能見度低至800米時著陸的儀錶跑道,代字為CATI。(3)II類精密進近跑道——裝備儀錶著陸系統和(或)微波著陸系統以及目視助航設備,能供飛機在決斷高度低至30m和跑道視程低至350米時著陸的儀錶跑道,代字為CATII。(4)III類精密進近跑道——裝備儀錶著陸系統和(或)微波著陸系統的儀錶跑道,可引導飛機直至跑道,並沿道面著陸及滑跑。

根據對目視助航設備的需要程度又可分為三類,分別以CATIIIA、CATIIIB和CATIIIC為代字。IIIA類(CatIIIA)運行:精密進近和著陸最低標準的決斷高低於30米,或無決斷高;跑道視程不小於200米。IIIB類(CatIIIB)運行:精密進近和著陸最低標準的決斷高低於15米,或無決斷高;跑道視程小於200米但不小於50米。IIIC類(CatIIIC)運行:精密進近和著陸最低標準無決斷高和無跑道視程的限制。

1.4.3

機場的等級跑道導航設施等級

按照航站的年旅客吞吐量或貨物(及郵件)運輸吞吐量來劃分機場等級(如表2-3所示)。業務量的大小與航站規模及其設施有關,也反映了機場繁忙程度及經濟效益。若年旅客吞吐量與年貨郵吞吐量不屬於同一等級時,可按較高者定級。

1.4.3

機場的等級航站業務量規模等級表1-3

航站業務量規模分級標準表航站業務量規模等級年旅客吞吐量(萬人)年貨郵吞吐量(千噸)小型<10<2中小型〔10,50〕〔2,12.5〕中型〔50,300〕〔12.5,100〕大型〔300,1000〕〔100,500〕特大型≥1000≥500

1.4.3

機場的等級民航運輸機場規劃等級

以上三種劃分等級的標準,是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機場的狀態:能接收機型的大小、保證飛行安全和航班正常率的導航設施的完善程度、客貨運量的大小。在綜合上述三個標準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按民航運輸機場規劃分級的方案。當三項等級不屬於同一級別時,可根據機場的發展和當前的具體情況,確定機場規劃等級(如表2-4所示)。機場規劃等級飛行區等級跑道導航設施等級航站業務量規模等級四級3B、2C及以下V、NP小型三級3C、3DNP、CATI中小型二級4CCATI中型一級4D、4ECATI、CATII大型特級4E及以上CATII及以上特大型表1-4

民航運輸機場規劃等級表

1.4.3

機場的等級機場的救援和消防等級

救援和消防勤務主要是救護受傷人員。為了保障救援和消防,必須要有足夠的手段。這其中包括必要的器材(如滅火劑)、設備、車輛和設施(如應急通道)等。這些物質保障的配備是以該機場使用的飛機外形尺寸(飛機機身全長和最大機身寬度)為依據的。由此劃分機場的救援和消防等級,可分為1~10級。外形尺寸越大,級別數越大。

機場的發展歷史大約可以分成3個階段,當飛機在1903年出現的時候還沒有機場的概念,當時只要找到一塊平坦的土地或草地,能承受不大的飛機重量,飛機就可以在上面起降了。

1.4.4

機場發展的歷史第一階段:飛行人員的機場;第二階段:1919年後,飛機的機場;第三階段:(1960至今)社會的機場世界機場的發展史:

1.4.4

機場發展的歷史中國機場的發展史:(1)中國在1920年開通了京滬航線京津段及京濟段後就在北京南苑、濟南張莊、上海虹橋、上海龍華和瀋陽東塔等地出現了民用機場,隨後在全國各大城市都建立了機場,開闢了航線。但在1949年10月新中國建立之前,中國大陸能用於航空運輸的主要航線機場只有36個。(2)中國機場建設的真正躍進是在改革開放的1978年開始的。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的建設和發展是對中國機場發展歷程的最好說明。

(1)1958年3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它是新中國成立後新建的第一個大型機場,包含有長2500米、寬80米的水泥混凝土跑道和相應的滑行道、停機坪;全套助航和通信設備;

(2)60年代中期,為使首都機場開放國際通航,能夠接收當時國際通用的大型客機,首都機場進行了跑道擴建,由2500米延長至3200米。

(3)20世紀70年代,首都機場進行了第二次大規模擴建,包括修建新航站樓、修建一條長3200米、寬60米的平行跑道(西跑道)及加強原有跑道(東跑道,延長長度至3800米)、建立先進的航行指揮和通信導航系統、修建大型飛機維修基地、新建和擴建供電供水供暖供油及其他生產生活所需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