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专题01机械运动一、选择题1.(2023·广东·统考中考真题)荔枝是一种岭南佳果,小明拿起一个荔枝,如题图所示,它的尺寸l大小约为(
)
A.0.1cm B.3cm C.0.3m D.1m【答案】B【详解】由生活常识可知,一般荔枝的直径约为3~5cm,即它的尺寸l大小约为3cm~5cm,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2.(2022·江苏南京·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4月,中国神舟十三号人飞船返回能成功着陆且呈直立状态,根据图示信息,返回舱的高度约为()
A.1.5m B.2.5m C.3.5m D.4.5m【答案】B【详解】成年人的身高大约为1.7m,图中所示,返回舱的高度略高于成年人的身高,在2.5m左右,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3.(2023·北京·统考中考真题)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图中所示的是火箭上升和此过程中航天员在舱内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是运动的B.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C.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D.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发射塔是静止的
【答案】C【详解】A.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的位置不变,是静止的,故A错误;B.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的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故B错误;C.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火箭位置不变,是静止的,故C正确;D.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发射塔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C。4.(2023·贵州·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摄影爱好者捕捉到的“乌鸦骑乘老鹰”的精彩画面,下列能描述图中两者相对静止的成语是()
A.分道扬镳 B.背道而驰 C.并驾齐驱 D.各奔东西【答案】C【详解】A.分道扬镳原指分路而行,后多比喻因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彼此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是相对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B.背道而驰原指朝着相反的方向跑,比喻行动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完全相反,彼此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是相对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C.并驾齐驱原指几匹马并排拉一辆车,一齐快跑,比喻齐头并进,彼此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相对静止的,故C符合题意;D.各奔东西指各自走各自的路,彼此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是相对运动的,D不符合题意。故选C。5.(2022·江苏徐州·统考中考真题)海洋中游得最快的是旗鱼,速度可达100km/h,下列运动速度与其最接近的是()A.运动员在跑道上跑步B.人在非机动车道上骑自行车C.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D.飞机在高空飞行【答案】C【详解】A.因100km/h≈27.8m/s,运动员在跑道上跑步的速度约为10m/s,故A不符合题意;B.人在非机动车道上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故B不符合题意;C.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不超过120km/h,可以达到100km/h,故C符合题意;D.飞机在高空飞行的速度可达1000km/h,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6.(2023·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天舟六号货运飞船距离天和核心舱19m,正以相对核心舱0.2m/s的速度向核心舱匀速直线运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9.5s后天舟六号到达天和核心舱B.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天舟六号是静止的C.以天舟六号为参照物,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D.以天舟六号为参照物,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答案】D【详解】A.天舟六号货运飞船距离天和核心舱19m,正以相对核心舱0.2m/s的速度向核心舱匀速直线运行,所以天舟六号到达天和核心时间v=故A错误;B.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天舟六号逐渐靠近天和核心舱,位置发生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B错误;CD.以天舟六号为参照物,天和核心舱逐渐靠近天舟六号,位置发生变化,所以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故C错误,D正确。故选D。7.(2022·湖南株洲·统考中考真题)“3.12”植树节,学校组织同学们乘车去农场参加植树劳动,如图所示是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导航截图,由图提供的信息可知,剩余路段汽车的平均速度大约是()A.60km/h B.10km/h C.10m/s D.6m/s【答案】C【详解】ABCD.剩余路段的路程s=24km,需要的时间t=40min,剩余路段汽车的平均速度v=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8.(2022·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小苏步行的部分信息如图,根据信息可推测此过程小苏()A.步长约为2m B.每分钟步行15kmC.平均速度为4km/h D.步行3km用时15min【答案】C【详解】A.由图可知,步行3km步数为4718步,则步长l故A不符合题意;BCD.由图可知步行3km用是45min,则步行的速度v=故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9.(2022·四川凉山·统考中考真题)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前300米内甲车运动的时间大于乙车运动的时间B.甲车运动的速度为20米每秒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两车在20秒内的平均速度相同【答案】B【详解】A.甲行驶300mi需要15s,乙行驶300m,也需要15s,故前300米内甲车运动的时间相同,故A错误;B.甲车运动的速度为v故B正确;C.乙车相同的时间内行驶的路程不同,故乙车并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乙两车在20秒内的平均速度为v故D错误。故选B。10.(2023·四川眉山·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小明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使小车从斜面A点静止下滑,经过B点到达C点,图中已标出小车经过A、B、C三点对应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B段距离为4.0dmB.AB段平均速度为0.2cm/sC.小车从A点到C点做匀速直线运动D.若小车过A点后才开始计时,测出AC段平均速度将偏大
【答案】D【详解】A.刻度尺1dm均分10格,则分度值为0.1dm=1cm,AB段距离为s故A错误;B.AB段平均速度为v故B错误;C.小车从A点到C点做加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若小车过A点后才开始计时,测得的时间偏短,由v=st得,测出11.(多选题)(2021·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C.实验中认真仔细地进行测量可以消除误差D.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答案】BD【详解】AC.误差就是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不按操作要求测出的结果,它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故AC错误;BD.误差不可避免,但可以尽量减小,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故BD正确。故选BD。12.(多选题)(2022·湖南湘潭·统考中考真题)甲同学骑自行车从家中出发到乙同学家,甲出发的同时,乙同学步行去迎接,经过20min接到甲同学后,两人一同推车步行到达乙同学家。整个过程甲同学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同学的总路程为4kmB.甲在相遇前后的速度不变C.乙同学步行的时间为40minD.相遇后乙同学步行的路程为2km【答案】AC【详解】A.由图,甲从原点出发,40min时在4km的位置,行驶的总路程是4km,A正确;B.由题意可知,甲、乙同学在20min时相遇,由图可知,相遇前,甲同学行驶的路程是3km,相遇前的速度为v相遇后,甲同学行驶的路程为s运动的时间为t相遇后的速度为v所以相遇前后速度变化,故B错误;C.由图可知,甲同学全程所用的时间为40min,甲出发的同时,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所用乙同学步行的时间也为40min,故C正确;D.甲、乙同学在20min相遇,由图可知,相遇后乙同学步行的路程为s故D错误。故选AC。二、填空题13.(2023·广东·统考中考真题)如题图所示,橡皮擦的长度为cm。【答案】3.45。【详解】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即0.1cm;物体左侧与零刻线对齐,右侧估读为3.45cm,所以物体的长度L=3.45cm.
14.(2023·湖南湘潭·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mm,被测物体长度是cm。
【答案】1,2.42。【详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合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4.42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4.42cm-2.00cm=2.42cm第第14题图第15题图15.(2022·湖南湘潭·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被测纽扣的直径是cm。【答案】1.13。【详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纽扣左侧与3.00cm对齐,右侧在4.1cm与4.2cm之间偏向4.1cm一侧,估读为4.13cm,所以纽扣的直径为d=4.13cm-3.00cm=1.13cm16.(2023·黑龙江大庆·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cm,机械停表的读数为s。
【答案】1.80,338.5。【详解】如图所示的刻度尺,1cm分为10个小刻度,分度值为1mm;木块起始端对应的刻度值为0.00cm,末端对应的刻度值为1.80cm,故木块长度为1.80cm。机械停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5min和6min之间,偏向6min一侧;大盘的分度值是0.1s,大盘指针在38.5s,因此机械停表读数为5min38.5s=338.5s。17.(2023·四川攀枝花·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一木块沿刻度尺从A位置滑到B位置用时0.2s,其运动的距离为cm,平均速度的大小为m/s(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3.35,0.17。【详解】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运动的距离为3.35cm,平均速度的大小约为v=18.(2023·四川巴中·统考中考真题)巴中至成都高铁即将全线通车,其中巴中至南充段全长约为150km,设计时速为250km/h;南充至成都段全长约为210km,设计时速为350km/h。若列车按设计时速行驶,从巴中到南充需要h,从巴中到成都的平均速度为km/h。(不考虑中途停靠时间)【答案】0.6,300。【详解】由v=s/t可知,从巴中到南充需要的时间从南充到成都需要的时间由v=s/t可知,从巴中到成都的平均速度19.(2022·湖北襄阳·统考中考真题)如图甲所示,交警利用无人机对高速公路通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无人机上安装有摄像机,在飞行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摄像机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图乙是无人机上升到某高度后水平飞行的v-t图像,它在第25s时的速度为m/s。【答案】运动,10。【详解】无人机上安装有摄像机,在飞行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地面与无人机上的摄像机之间有位置的变化,摄像机是运动的。分析图乙可知,在10~30s内,无人机的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为10m/s,则在第25s时的速度为10m/s。20.(2022·广西梧州·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1月26日,梧州市西堤公园正式开园,为群众提供了锻炼的好去处。甲、乙两位同学沿着西堤公园直线跑道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出发,其s﹣t图像如图所示,则第12s时甲的运动状态为(选填“静止”、“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从出发到甲、乙相遇的这段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为m/s。【答案】静止,4。【详解】由图可知,甲车在10s~20s内路程不变,即这个时间段内甲车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第12s时甲的运动状态为静止。由图可知,甲、乙两车在15s时相遇,此时甲车运动了60m,所以从出发到甲、乙相遇的这段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为v=21.(2023·湖南株洲·统考中考真题)株洲南站到长沙站的S7908次城际列车运行时刻表如表所示,根据此表回答下列问题。车站车站到达发车里程/km株洲南始发站07:440株洲07:5007:528大丰07:5707:5813.5田心东08:0108:0316…………长沙08:54终点站58(1)列车从株洲南站发车,行驶km到达株洲站,用时min,列车的平均速度是km/h;(2)列车在“株洲南—株洲”段的运行速度比在“株洲—田心东”段的(填“大”或“小”)。【答案】(1)8,6,80;(2)大。【详解】(1)如表可知,列车从株洲南站发车,行驶8km到达株洲站,用时间为07:50-07:44=6min列车在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2)[4]如表所示,在“株洲—田心东”段的路程为16km,时间为08:01-07:44=17min则列车在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由上述结果可知,列车在“株洲南—株洲”段的运行速度比在“株洲—田心东”段的大。三、实验题22.(2023·新疆·统考中考真题)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常用的实验手段。在暗室中,照相机的快门处于常开状态,频闪仪每隔一定时间闪光一次,照亮运动的物体,于是胶片上记录了物体在几个闪光时刻的位置。图甲是完全相同的A、B两球从空中同一高度先后由静止开始竖直下落的频闪照片示意图。已知频闪仪每隔0.1s闪光一次,照片上1cm代表空中实际距离10cm。ss1/mmS2/mmS3/mmS4/mmA球(sA)4.914.724.534.3B球(sB)1.29.819.629.4sA-sB3.74.94.94.9(1)由图甲可知:先由静止开始下落的是(填“A”或“B”)球;(2)用刻度尺分别测得照片上A、B两球相邻位置之间的各段距离,A、B两球相对应的s1、s2、s3、s4的测量结果如图表所示。测量照片上B球相邻位置之间的距离s5时,刻度尺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s5=mm。设A球在空中下落时,通过s2、s3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2、v3,则v2:v3=;(3)A、B两球均运动的过程中,若以B球为参照物,A球在竖直方向上做(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直线运动。先开始下落的小球的速度为m/s时,后开始下落的小球刚好开始下落。【答案】(1)A;(2)39.0,3:5;(3)匀速,0.49。【详解】(1)由表格数据可知,单位时间内A球运动的路程长,说明A球的速度大,因此,先由静止下落的是A球。(2)由刻度尺示数可知,s5的长度s5=9.90cm-6.00cm=3.90cm=39.0mm有比各种数据可知s2=14.7mm,s3=24.5mm由题意可知,运动s2和s3所用的时间都是0.1s,则(3)由表格数据可知,单位时间内A球运动的路程一直大于B球运动的路程,但二者之间的距离不变。因此以B为参照物,A做匀速运动。由表格数据可知,B球在第一个0.1s内运动1.2mm,则根据题意可知实际运动了1.2cm,即sB=1.2cm=0.012m根据公式s=则B球是A球运动了0.05s时开始运动,则B球运动时A球已经运动的时间tA=0.1s-0.05s=0.05sA球在运动0.05s时的速度vA=gtA=9.8m/s2×0.05s=0.49m/s23.(2023·四川广元·统考中考真题)某物理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他们将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A点静止释放,并同时按下电子停表开始计时,图中圆圈内显示了小车位于A、B、C三点的时刻(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
(1)由图中的实验数据可知,小车下滑过程中做运动(选填“减速”“匀速”或“加速”);(2)根据图中信息,小车在下滑过程中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是cm/s;(3)如果在A点时,先释放小车,后按下停表开始计时,B、C两点都准确计时,则会使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答案】(1)加速;(2)50.0;(3)偏大.【详解】(1)由图可知AB段的路程为sAB=10.00dm-6.00dm=4.00dm=40.0cmAB段的时间为tAB=2s,AB段的平均速度为BC段的路程为sBC=6.00dm-1.00dm=5.00dm=50.0cmBC段的时间为tBC=1s,则BC段的平均速度为因为vBC>vAB,所以小车下滑过程中做加速运动。(2)由(1)可知小车在下滑过程中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是50.0cm/s。(3)如果在A点时,先释放小车,后按下停表开始计时,则计时晚了,时间变短,会使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vAB偏大24.(2019·湖北宜昌·中考真题)小明同学用如图的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他将小车从坡顶A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坡底C处的时间t1=2.6s;再次将小车从A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中点B处的时间t2=1.8s.(1)通过小明的测量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全程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小明想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他应该将小车从处静止释放,并在B处开始计时,在C处停止计时(选填“A”或“B”)。(3)物体运动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另一种办法即时测定、显现出来.位置传感器利用超声波测出不同时刻小车与它的距离,计算机就可以算出小车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如中图).屏幕图象如右图所示,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速度,通过图象可以看出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是(选填“匀速”或“加速”)运动的;小车到达坡底时的速度为m/s。【答案】(1)小于;(2)A;(3)加速,0.8。【详解】(1)设全程路程为L,则小车运动的距离sAC=L,sAB因为所用的时间是:tAC=2.6s,tAB=t2=1.8s,所以,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是:小车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即vAB<vAC,所以AB段的平均速度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2)在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他应该将小车从A处静止释放,并在B处开始计时,在C处停止计时;(3)由于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向上倾斜的直线,所以,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是加速运动的;小车到达坡底时的时间是25s,对应的速度为0.8m/s.四、计算题25.(2020·江西·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小丽开车即将到达隧道口时所发现的交通标志牌。(1)请你解释两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2)若匀速通过该隧道所用的时间为3min,你用两种不同的方法,通过计算判断小丽开车是否超速。【答案】(1)见解析;(2)没有超速【详解】(1)“80”表示汽车通过隧道时,限制最大速度不能超过80km/h。“3600”表示该隧道全长3600m。(2)方法一:汽车的速度小丽开车没有超速。方法二:若以80km/h的速度行驶,则3min内通过的路程为s=vt=80km/h×(3/60)h=4km=4000m该隧道全长3600m,所以小丽开车没有超速。答:(1)“80”表示限制最大速度不能超过80km/h,“3600”表示该隧道全长3600m;(2)小丽开车没有超速。26.(2020·黑龙江大庆·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高速公路上一辆轿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其正前方有一固定的超声波测速装置。该装置每隔1s发射一束超声波脉冲信号,每个脉冲信号持续时间极短,超声波遇到轿车后立即返回,返回信号被超声波测速装置接收,经过计算机处理自动计算出车速。如图是该测速装置连续发射和接收两次信号的波形图。已知发射第二个脉冲信号时第一个脉冲信号已被接收,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根据图像获得的信息计算:(1)第一个脉冲信号和轿车相遇时,轿车距测速装置有多远?(2)该轿车车速为多少?【答案】(1)51m;(2)37.8m/s【详解】(1)由图知,测速装置第一次发出、接收脉冲信号用的时间为0.5s,则测速装置发出的脉冲信号从汽车处返回到测速装置所用时间为t由v=s/t得第一个脉冲信号和轿车相遇时轿车到测速装置的距离为s(2)由图知,测速装置第二次发出、接收脉冲信号用的时间为0.3s,则测速装置发出的脉冲信号从汽车处返回到测速装置所用时间为
t由v=s/t得第二个脉冲信号和轿车相遇时轿车到测速装置的距离为
s轿车在两次与脉冲信号相遇的过程中,行驶的距离为s由图知,轿车收到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t轿车行驶速度为v答:(1)第一个脉冲信号和轿车相遇时,轿车距测速装置有51m;(2)该轿车车速为37.8m/s。五、综合题27.(2020·北京·统考中考真题)请阅读《科学重器一原子钟》并回答问题。科学重器一原子钟星空浩瀚,地球章动,四季更替,草木枯荣。从人类意识觉醒开始,“时间”便如影随形。从太阳升落、日晷、沙漏、水钟、机械钟、石英钟到目前最准确的计时工具原子钟,这些计时方法与工具的发展体现了不同时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计时工具大多是以某种规则运动的周期(完成一次规则运动所用的时间)为基准计时的,比如日晷以日地相对运动的周期为基准;机械摆钟以摆的振荡周期为基准;石英钟以石英晶体有规则的振荡周期为基准。选作时钟基准的运动周期越稳定,测量时间的精准度就越高,基于此科学家制造出了原子钟(如图所示)。它以原子释放能量时发出电磁波的振荡周期为基准,由于电磁波的振荡周期很稳定,使得原子钟的计时精准度可达每百万年才差1秒。人们通常选取自然界中比较稳定、世界各国都能接受的事物作为测量标准。正是由于原子辐射电磁波振荡周期的高稳定性,适合作为时间的测量标准,于是在1967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生态旅游区开发承包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棉被租赁服务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影视基地拍摄场地租赁协议3篇
- 2025年度电梯安装工程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艺术品投资担保服务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精密工件打磨工劳动权益保护与职业发展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美甲店与知名品牌联营合作协议3篇
- 2025年中国有线燃气报警器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药用铝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物流仓储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合同3篇
- 副总经理招聘面试题与参考回答(某大型国企)2024年
- PDCA循环提高护士培训率
- 2024-2030年中国智慧水务行业应用需求分析发展规划研究报告
- 《狮子王》电影赏析
-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5届高二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中医护理人文
- 2024-2030年中国路亚用品市场销售模式与竞争前景分析报告
- 货物运输安全培训课件
- 前端年终述职报告
- 2024小说推文行业白皮书
- 市人民医院关于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2023-2025年实施方案及资料汇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