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组织编制单位:霸州市人民政府
委托单位: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编制单位: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城市规划编制甲级证书:021007)
院长:邢天河教授级高级规划师
主管副院长:鲍龙教授级高级规划师
副总规划师:王海乾高级规划师
所长:苗运涛高级规划师
项目负责人:唐渭荣城市规划师
项目组成员:
孙莉坤助理规划师
郭炳恒高级工程师
崔士革高级工程师
李明高级工程师
地方参编人员:
杨杰霸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李暗柳霸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樊宝炬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李拢江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规划建设局局长
郭金鹏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规划建设局
-AX.—
刖百
霸州历史悠久,文脉绵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特殊的政治、经济地理环境,
衍生了霸州丰厚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中国加入WTO、环渤海经济圈迅速崛起、“京津冀北都市圈”规划出台等社会
经济宏观背景下,2006年7月,霸州市政府提出了“建设文化名城,增强依附效应,
全力打造霸州跨越发展的战略竞争力”的号召。
2006年9月,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邀请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霸州旅
游度假区的招商引资的规划方案,初步确立了将霸州旅游度假区的温泉旅游资源与现
代旅游文化有机融合,形成旅游、会展、商务、观光于一体的现代旅游产业,叫响“温
泉之乡”品牌的规划思路。
2007年3月,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委托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霸州
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度假区概念规划的编制工作。项目组进驻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进
行现场踏勘、基础资料收集和调研工作。
2007年4月,规划方案汇报会在开发区管委会召开,项目组向霸州市政府及有关
部门的主要领导汇报规划方案并听取了修改完善意见和建议。
会后,项目组对规划方案做了补充和完善,于2007年7月底完成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分文件、图集两部分。
规划编制过程中得到了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及有关部门的全力协助和密
切配合,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忱!
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旅游度假区概念规划
文件
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二。。七年七月
目录
第一章概况.............................................1
(-)城市地理位置...............................................1
(二)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度假区的地理位置.....................1
(三)区位交通条件...............................................1
(四)自然条件...................................................1
(六)经济社会条件...............................................2
(七)温泉资源和温泉地质条件.....................................3
第二章相关规划简介.........................................5
(一)《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简介.....................5
(-)《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区概念规划》简介......................5
第三章规划背景、规划深度与规划目的........................6
(-)规划背景...................................................6
(二)规划深度...................................................8
(三)规划目的...................................................8
第四章规划范围、规划依据和规划原则.......................9
(-)规划范围...................................................9
(-)规划依据...................................................9
(三)规划原则...................................................9
第五章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趋势和特色营造....................10
(一)旅游度假区的含义及其特征..................................10
(-)国内外旅游度假产品发展面临全新的发展趋势...................11
(三)旅游度假是高档次的主流旅游产品.............................11
(四)营造特色旅游度假区的规划方法..............................12
第六章霸州旅游度假区的建设条件论证......................12
(一)基地现状情况..............................................12
(-)客源市场、消费结构分析与预测...............................13
(三)地域结构分析与预测.........................................15
第七章形象策划、规划理念和发展规模........................16
I
(-)形象策划..................................................16
(二)规划理念..................................................16
(三)发展规模..................................................17
第八章总体布局规划........................................18
(―)规划结构...................................................18
(-)功能分区...................................................18
(三)项目布局原则...............................................18
(四)用地布局规划和项目设置....................................19
第九章道路与对外交通规划.................................22
(一)对外交通规划..............................................22
()道路交通规划..............................................22
第十章绿地系统规划........................................23
(-)现状情况..................................................23
(二)规划目标..................................................23
(三)绿地系统布局形态..........................................24
(四)绿地布局规划..............................................24
第十一章景观风貌导引......................................26
(-)景观风貌特色..............................................26
(-)景观定位..................................................26
(三)空间布局规划..............................................26
(四)主要景区的旅游主题........................................27
第十二章基础设施规划......................................28
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28
(-)规划区供水现状............................................28
(―)规划原则..................................................28
(三)供水规划..................................................29
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29
(一)现状概况..................................................29
(―)规划原则..................................................30
(三)排水规划..................................................30
2
第三节电力工程规划............................................31
(一)现状......................................................31
(二)负荷预测..................................................31
(三)规划......................................................32
(四)线路敷设..................................................32
第四节电讯工程规划............................................32
(一)现状......................................................32
(-)电话装机预测及规划........................................33
(三)电讯线路..................................................33
(四)邮政......................................................33
第五节供热工程规划............................................34
(-)热源规划..................................................34
(-)热负荷预测................................................34
(三)供热管网..................................................34
第六节燃气工程规划............................................34
(-)气源规划..................................................34
(-)居民用户的耗气定额........................................35
(三)压力级制..................................................35
(四)管网布置..................................................35
第七节管线综合规划............................................35
第十三章环境保护规划...................................36
(-)建设限制分区..............................................36
(二)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和环境功能分区............................37
(三)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38
第十四章分期建设规划...................................39
第十五章保障体系和实施措施.............................39
附表1霸州旅游度假区规划用地构成一览表
附表2规划主、次干路道路断面、红线宽度一览表
附录霸州市地热温泉资源现状及开发前景调研报告
3
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度假区概念规划
第一章概况
(-)城市地理位置
霸州历史悠久,曾在宋代是重要的边关重镇(益津关),自古就因地处南北交通
咽喉,水运交通要道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霸州地处东经116°15'-116°55',北纬
38°59'-39°13',东邻天津市西青区、武清区,西接保定市雄县,南邻文安县,北
与固安、永清及廊坊市安次区接壤。霸州市域总面积784平方公里,霸州市区(霸州
镇)为霸州市政府所在地。
(-)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度假区的地理位置
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始建于1993年,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是霸州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区以京九铁路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京九铁路以
东区域位于霸州市区西北部,与市区毗邻,现状已基本建成;京九铁路以西区域为开
发区新区,开发区新区以龙江渠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目前南部基础设施建设已全
面展开,已建成“三横两纵”的道路及其配套设施。本次规划的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旅游度假区位于开发区新区的北部,规划范围内用地面积约为21平方公里。
(三)区位交通条件
霸州区位交通条件优越,地处京津交通要道,位于北京、天津、保定三大城市“金
三角”中心,北距北京市90公里,东距天津市74公里,西距保定市90公里。京九铁
路南北纵贯市区,霸州站是京九铁路线的京南第一大站,是北京的南大门;津霸铁路
与京九铁路在霸州市区北部交汇并通往天津。横穿市域东西的津保高速公路、112国
道(津保公路),纵贯市域南北106国道(京开公路)是市区与北京联系的重要交通
干线。京九铁路、津霸铁路、津保高速公路、112国道、106国道和省道廊霸公路,规
划大广高速公路、保霸铁路等对外交通设施,构筑了霸州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体系,
霸州已初步成为环京津经济带上新兴的交通枢纽型城市。
(四)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地质条件
霸州市位于冀中平原北部,市区现状建成区位于西北部高上区,属于永定河冲积
平原,地势平坦,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呈西高东低之势。
I
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度假区概念规划
据现有钻孔勘测资料与工程技术条件、经济性综合分析,市区周围的区域的工程
地质和地形地貌,多属适宜建设区,一般工程可采用天然地基。市区沉积层总厚度在
500—600米左右,持力层的标准容许承载力lOOkpa左右。
2.气候条件
霸州市气候比较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多年平均降
水量507毫米,最大降雨量为921毫米,最小降水量为280毫米;平均气温12.2C。
主导风向为东北一西南风,多年平均风速3.0米/秒。
3.水文条件
霸州地处海河水系下游,历史上素称九河下稍。境内有大清河、中亭河、邙牛河、
新河等四条季节性河流,以及大型排灌渠50条,全长275公里。横贯全境东西的中亭
堤与大清河之间为溢洪区。
4.地震参数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霸州市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为0.10g(地震基本烈度VD度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S值为0.40s(中硬场地)。
5.自然资源
霸州境内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地热等资源,可利用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石油年开采量12万吨,天然气年开采量1.5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南孟油区、岔河集
油区、王庄子油气区(苏桥油区)、信安杨各庄油气区。热水田面积达500平方公里,
热水储量达220亿立方米。
6.植被与主要动、植物状况
植被类型以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灌丛、灌草丛、水生植被、栽培植物为主。土
壤为冲积母质,土层深厚,大部分属于潮土类型,共有56个土种,对发展多种经营极
为有利。霸州西部盛产小麦、玉米、西瓜和蔬菜;东部是苹果、鸭梨、桃、杏等鲜果
主产区。
据《县志》记载,霸州的乔木主要有杨、柳、榆、槐、椿;其次有桐、栾、枫、
柏、松、桑等;灌木有紫穗槐、杞柳、枸杞、花椒、桎柳等;观赏植物主要有月季、
木槿、丁香、牡丹、芍药、夹竹桃等以及各种球掌类花卉。家饲动物中兽类、禽类品
种较为丰富。野生动物中虫类、鸟类品种较多;兽类品种渐少,现主要以人工养殖方
式为主;水栖类因常年性河淀干涸,均已少见。
(六)经济社会条件
霸州近年国民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增长,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综合实力显著
2
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度假区概念规划
增强,霸州已发展成为工、农、商、牧、渔、林平衡发展、功能较完善的经济强市。
(七)温泉资源和温泉地质条件
地热温泉资源是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的,集热、矿.、水于一身的具有复合优
势的十分珍贵的矿产资源,同时也是一种清洁的绿色能源。地热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干
燥、供暖、制冷、特种植物的反季节种植、珍惜名贵动物及热带水产养殖,地热水中
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镀、锂、锌、碘、钙、偏硅酸、偏硼酸等,这些微量元素具有
很好的理疗保健作用,可进行洗浴、疗养、旅游休闲、饮用矿泉水生产及微量元素的
提取,此外地热尾水还可以作为农业、市政用水的替代水源,以减轻城区浅部地下水
的开采压力。
1.霸州温泉地质条件
(1)地质构造
霸州市区地热地质条件优越,地下热水资源丰富。霸州市区位于冀中凹陷北部霸
县凹陷内,是一个走向NE的负向构造,它的西北部是牛驼镇凸起,东南接沧县隆起,
细微构造处于牛驼镇凸起南侧断阶潜山构造带向凹陷中心的过渡带上,形态上是一个
簸箕状凹槽,基底有古生界地层组成。市区横跨“构造凸起”、“断阶潜山构造带”、
“构造洼槽”三个构造带,上部有较好的储热盖层,下部有较好的储热含水砂层和岩
溶裂隙含水层。霸州凹陷断层发育,北部与牛驼镇凸起以牛南断裂分界,是形成霸州
地热的必要条件。
(2)地层结构
霸县凹陷在古生界基底之上沉积了巨厚的新生界地层,自上而下有第四系、上第
三系明化镇组、馆陶组、下第三系东营组、沙河街组和孔店组。各组地层的沉积受基
底形态制约,厚度变化较大,在凹陷中心厚度最大,向两侧逐渐变薄。
根据《河北省地下热水开采利用水文地质远景区划报告》,本区属中低温地下热
水区,成因为传导型,是华北地区中低温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地热热储层主
要为第三系明化镇组和管陶组,其底界埋深分别在1200-1700米和2500-2900米。热
储层分两种,一是第三系砂岩、沙砾岩孔隙型热储层,主要分布在凹陷区,水温38
度一75度,水质较好,矿化度一般小于2g/L;二是中上元古界与寒武、奥陶系碳酸岩
岩溶裂隙型热储层,主要分布在凸起区,段阶潜山构造带也有分布,水温60度―90
度,矿化度一般小于l—3g/L,属苏打型地热温泉,水质晶莹润滑,含Si一钠N2及氟、
锂、磺、偏硅酸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
(3)地热温场分布特征
3
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度假区概念规划
本地地热成因类型属传导型,新生界地层中地温场分布受基底形态制约,即凸起
地区地温梯度较大,凹陷区较小。根据石油钻探测温资料和地热井井口水温资料•,霸
州地区东南凹陷中心地温梯度最小,仅为2.4℃/100m,由此垂直凹陷走向向两侧地温
梯度逐渐增大,城区北部地温梯度为2.4~2.8℃/100mo
(4)水温及出水量
地层测温资料显示,城区1000米、2000米、3000米深度地层温度分别达到41℃、
67℃和80℃,开采明化镇组热储的地热井水温度可达40℃—60℃,管陶组储层地热井
的井口水温在70℃—76℃,单井日出水量均在1500方以上。
现已钻凿成功的城区4口地热井就充分的证实了本区丰富的低热资源,4口井的
井口水温51℃—76另外,根据与研究程度较高的相邻区域类比估算,城区50平
方公里范围内,地下热水的可开采量达5亿立方米,在井水温度为30°C时可利用热
资源量达120.0X1016J,相当于1701万吨标准煤。
2.霸州温泉水水质特征
水质为弱碱性(PH=8.92)极软(0」5mmol/L),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一钠型水。
经检验,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组分,如锂、锅、锌、浪、碘、氟、偏硅
酸、偏硼酸、放射性氨等。且温泉水中氟、矿化度、偏硅酸、偏硼酸的含量分别为氟
芸2.0mg/L、矿化度W1000mg/L、偏硅酸37.3mg/L、偏硼酸2.0mg/L,根据《天然矿泉
水地质勘探规范》(GB/T13727-92),可命名为氟型淡温泉水。
3.温泉水利用的价值
温泉是一种自然疗法,其化学物质可刺激自律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但虽然
温泉对身体健康有益处,仍要注意它非治疗百病,亦要小心其危险性。温泉依不同的
泉质有不同的疗效,就整体而言主要的疗效有:
(1)热疗效果
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肌腱组织伸展性、解除肌肉痉挛、减轻疼痛。
增加内分泌,改善免疫系统。
消耗热量达到瘦身作用。
(2)机械力学效应
阻力减轻:利用水的浮力,容易做各种复健运动,有助改善运动机能。
肌肉放松:可改善痉挛,可减轻疼痛。
可增加内腹压、增加心脏容量、促进排尿作用。
(3)温泉的适应症
4
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度假区概念规划
关节炎:泡温泉可以减轻疼痛,增加胶原延展性,增进关节活动度,增进血液循
环及新陈代谢,故对关节炎有疗效,但要配合运动治疗。
神经炎:可减轻其疼痛及镇定作用。
皮肤病:对于皮肤角质增厚,如鸡眼、香港脚均有疗效。
痔疮:可减症状,促进肛门血液循环,避免恶化。
肥胖症:可减轻体重,因热疗可消耗热量达到瘦身作用。
4.温泉的化学特性
温泉中大部份的化学物质会沉淀在皮肤上,改变皮肤酸碱度,故具有吸收、沉淀
及清除的作用。
5.霸州市区温泉利用现状
霸州市区现状有温泉井6眼,出水温度在65度―93度之间,出水量在每小时40
吨至80吨之间;目前温泉水主要用于洗浴、取暖,开发档次低、规模小。
资料来源于《霸州市地热温泉资源现状及开发前景调研报告》,详见附录。
第二章相关规划简介
(-)《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送审稿)简介
1.规划期限
本规划基期年为2004年,规划期限为2005~2020年。其中近期为2005~2010
年,远期为2011〜2020年,远景为2020年以后。
2.城市性质
以现代制造业、现代物流业为特色的廊坊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
3.城市规模
到2010年市区规划人口规模将达到20万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300公顷以内。
到2020年市区规划人口规模将达到30万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300公顷以内。
4.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
重点向牡牛河以东发展,京九铁路以西适当发展一类工业组团、物流园区;控制
向南发展且不跨越津保高速公路,抑制向北发展且不跨越津霸铁路、龙江渠。
(-)《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区概念规划》简介
开发区新区建设必须坚持“依托市区、统筹安排、相对独立;发挥优势、以工业
5
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度假区概念规划
为主、积极培育现代物流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建设方针。
新区围绕“新市区、新园区、新产业”三大主题,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生态
型、现代化产业示范区。
1.新区发展概念
旅游度假现代制造科技物流一一“龙形经济”
魅力霸州风水宝地希望财富一一雄“霸”一方
2.新区的职能定位
(1)现代化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霸州市西部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工业新园区
(3)霸州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4)京南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和旅游休闲度假中心
3.性质
以现代化、生态型产业为主导的,以外向型经济为主体的现代化省级经济技术开
发区,京南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和旅游休闲度假中心。
4.建设目标
围绕“新市区、新园区、新产业”三大主题,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生态型、
现代化产业示范区。
“新市区”:市区西部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园林网络”为景观特色。
“新园区”:生态型、现代化产业示范园区。
“新产业”:规划以“生态产业、绿色旅游”为特色。
5.规划结构
新区规划结构可概括成“一环一核三区”。
“一环”:指新区周围环城生态区。
“一核”:指新区的行政中心、商务中心和科教中心。
“三区”指新区分为北、中、南三区,北部为生态旅游休闲、温泉度假区,中部
为现代产业园,南部为现代物流园。
第三章规划背景、规划深度与规划目的
(-)规划背景
北京申奥成功,中国旅游业是受益最大的产业之一,将直接促进中国旅游业在21
6
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度假区概念规划
世纪的前10年再上一个台阶。奥运会在给中国北京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将给予河
北省及霸州市以极大的惠泽。因此,要充分把握利用北京奥运机遇,突出发挥霸州市
的区位优势、旅游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未雨绸缪,并以此为契机,全面提升河北省
及霸州市旅游国际形象和旅游产业水平。
《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和《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区概念规划》
分别确立了市区和开发区的发展定位,科学指导市区和开发区新区的开发建设,拓展
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布局,提高用地集约性,构筑中等城市框架;
并将不断推动霸州的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
未来开发区旅游度假区发展的六个积极因素:
1.国内旅游业市场前景广阔
我国旅游业迅猛发展,是国民经济中最具生机活力的新兴产业。到2020年,中
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
目前人们的旅游方式和出行选择趋于多元化,城市居民渴望亲近大自然,热衷于
休闲健身、温泉疗养、乡村民俗游、生态旅游等,因此霸州依托京津廊保四大城市,
利用区位交通和自然资源优势,霸州未来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广阔前景。
2.假日旅游在全国范围内升温
假日旅游也成为国内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薪
休假制度将在我国出现,这将带来新一轮的持续假日旅游热潮,进一步推动国内旅游
业的发展。
3.社会消费心理趋于成熟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节假日的增加,闲暇时间上升,民众的生活追求
以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越来越多的居民趋向于观光旅游和休假旅游。休闲性旅游
是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高品位、高科技、文化型、质量型、休闲型、生态型旅游
在现代旅游中的份量日趋加重,也更加符合现代都市人的旅游消费心理。
4.2008年北京奥运会
北京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成功,其蕴涵的意义和影响是深远的、多方面的。它
将为京津地区吸引大批国内外游客提供一个极好的机会。霸州作为京津保三角地区的
中心届时将吸引大批海外客源和国内客源,并形成一个二至三年的旅游高潮
5.区位独特、交通便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1)南水北调及其配套调蓄水库工程。
南水北调线路位于龙江渠南岸,调蓄水库工程拟建于龙江渠以北、市区西北部,
7
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度假区概念规划
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对水库周边地区的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和利用,划定地表水源
的保护区范围,可以积极有效地保护城市地表水源地。
(2)规划建设的大广高速公路。
规划建设的大广高速公路巩固了霸州作为京南交通枢纽城市的地位,优化了霸州
的区位交通条件,成为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的助推器。
6.地热地质条件优越,地下热水资源丰富。
(-)规划深度
旅游度假区概念规划是在旅游规划编制早期的•种研讨性规划手段,是在理想状
态上对旅游开发地旅游业发展未来的前瞻性和创造性的构思,内容以结构上、整体上
的概要性谋划为主。概念规划较少地受到规划具体实施的主观条件(如本位原则、即
定方针、习惯意识等)及客观条件(如交通条件、资金条件、技术条件、时间条件等)
的限制,它仅包含旅游规划所应用的主要结构和关键性规划内容,仅要求从整体上把
握核心项目的创意规划以及这些项目实施的时空布局与景观环境的统一和整合过程,
只是一些概要说明,没有细节。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更具想象空间和创造性思维,更具前瞻性。
2.讲究结构上、整体上的谋划,抓主要矛盾。
3.运用模糊辨证,允许存在偏差。
4.便于规划的科学分工和组织协调。
5.快速灵活,成本低,效率高,便于及时编制,及时修订,及时更新,应用广泛。
(三)规划目的
1.突出生态、保护城市地表水源地。
为科学保护旅游度假区内南水北调线路及调蓄水库,本规划严格界定城市地表水
源地的保护范围,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2.制定协调发展的空间布局规划。
改造或迁移村庄,调整地表水源地周边地区的经济产业结构,制定科学合理的自
然资源、生态资源、旅游资源的空间整合规划,制定保护城市地表水源地积极措施,
科学指导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统一。
3.确立旅游产业发展定位和旅游区的主题形象。
针对现状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条件进行客观分析,确立旅游产业发展定位和旅游区
的主题形象。
8
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度假区概念规划
4.科学安排旅游度假区基础设施建设。
5.提出政策、资金等保障体系方面的战略性建议和开发措施。
第四章规划范围、规划依据和规划原则
(-)规划范围
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度假区(以下简称霸州旅游度假区)位于开发区新区的
北部。规划范围东至黄山路、北至胜利道(现状胜利路)、西至西外环路和旅游路、
南至海河道,东西长约5.8公里,南北宽约4.2公里,规划范围内用地面积约为21平
方公里。规划范围外延至规划大广高速公路、京九铁路沿线区域,规划布置的生态防
护绿地面积约为4.9平方公里。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50220-95);
3.《河北省廊坊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报告》;
4.《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CJ3020-93)》;
5.《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河北省段可行性研究报告》;
6.《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省配套工程规划》;
7.《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中国国家旅游局2000年第12号令);
8.《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关于规划建设开发区新区的请示》(2005年);
9.《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设想》(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2005年);
10.《开创霸州市新产业一温泉旅游霸州市地热温泉资源现状及开发前景调研
报告》(2004年);
11.《建设文化名城增强吸附效应全力打造霸州跨越发展的战略竞争力一在
文化名城建设暨四届四次政府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杨杰》(2006年7月);
12.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其它有关资料。
(三)规划原则
1.生态优先、协调发展的原则
本规划严格遵循生态环境要求的有关法规,做到严格保护、合理开发、科学经营。
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因素,力求达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评价和协调统一,保持
9
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度假区概念规划
旅游大环境的稳定性,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
2.特色鲜明原则
旅游资源开发应遵循主题明确、重点突出的原则,挖掘霸州文化资源的内涵,打
造特色文化旅游,突出休闲度假、温泉疗养、商务会展为主题的旅游度假区。
3.产业统筹协作原则
开发区新区和市区之间,新区北部的旅游度假区、中部的现代产业园、南部的现
代物流园之间应相辅相成、相互协调发展,统筹住宿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旅游
业等行业的协调运作。规划强调引进商业策划意识和市场运作技巧,突出自身特点,
发展特色旅游,增强吸引力。
4.操作性强的原则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经营的产业,规划根据霸州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制定与
实际相结合,可操作性强的旅游发展规划。
第五章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趋势和特色营造
(-)旅游度假区的含义及其特征
关于旅游度假区,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旅游度假区是适应度假旅游发展的专
门区域,是生态健全、环境优美、设施齐备、服务周详并重点突出休闲娱乐和观光游
览的高质量、高品位的生活社区。它应体现自然与人工高度而有机的融合,是一种理
想化生活环境的显现。旅游度假区有以下儿个主要特征:
1.综合性
旅游度假区是一个由游人和服务者构成的临时性小社会,多样与集中的功能布局,
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满足不同游人的多种需求,并带来更大的旅游乐趣,因而在功能
上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度假区规划要以游人的度假行为与游人心理为主线,将众多的
功能和设施(住宿、娱乐、游览、运动、文化、美食、购物、保健、学习等),串成一
个充满高雅生活情趣的时空序列。
2.时间性
由于度假活动与游人闲暇时间及节假日状况密切相关,因而度假区的使用具有时
间性特点。规划既要充分考虑到高峰日时的环境容量,又要深入挖掘客源市场潜力,
开拓度假新产品,提高设施的利用效率;又要在布局上保留一定量的开放空间,如草
坪、林带以便于安排临时性的度假设施。
10
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度假区概念规划
3.享受性
度假旅游区对配套基础设施、环境质量和服务质量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力争做
到设施现代化,方便、舒适;环境园林化,清洁、优美。
(-)国内外旅游度假产品发展面临全新的发展趋势
旅游业的发展在二十一世纪里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在一份调查报告中分析到:“随着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
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够在典型的乡村
环境中享受优美的田园风光,放松绷紧的神经”。游人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享受青
山绿水的清幽秀丽,放松心情,已成为一种时尚。
旅游业具有投资少、回报高,资源垄断性,劳动力密集,关联性强,无污染等特
点,被公认为是永远的朝阳行业,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
我国依靠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旅游业发展基础,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
比重在不断增加,已经成为我国最具生机活力的新兴产业,越来越得到各级政府的高
度重视和积极扶持。
虽然国际国内度假区发展进程有差异,但基本表现为四个转变:市场从贵族向大
众,数量从少到多,建设者从政府向企业,性质从非营利性向营利性。目前,旅游度
假区的发展面临全新的发展形势。借用魏小安的观点,用四个“全面”来概括,即全
面重视、全面发展、全面竞争和全面创新。
全面重视:从政府到社会企业、学术界和规划界对于旅游度假市场和产品的发展
都十分重视,黄金周、带薪休假等政策不断出台;
全面发展:旅游度假的规模、活动空间距离、形式等不断发展;
全面竞争:旅游度假产品竞争加剧,从企业竞争发展到形象竞争、区域竞争和环
境竞争;
全面创新:从招商引资、经营机制、营销手段、规划设计等各方面不断创新。
(三)旅游度假是高档次的主流旅游产品
从1978年旅游业在中国产业化以来,旅游产品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即继承历
史并延续下来的观光产品阶段(以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为主)、1982年开始的游乐产
品阶段(以游乐园和主题公园为主)、1992年开始的度假产品阶段,度假产品是今后
相当长时期的主流旅游产品。
从旅游投资者和经营者角度来看,观光旅游是旅游产品中最基本、常规的产品,
11
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度假区概念规划
其内容较为单一,游客停留时间短,人均消费比较低,主要靠门票收入(即所谓的“门
票经济”),回头率低(低消费的市政公园除外),总体效益不高,是旅游经济发展
初级阶段的表现。度假旅游则是以休闲、健身为目的的旅游,其特点是停留时间长,
多为中高消费档次,项目多,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并多以家庭为单位,多为近距离重
复性旅游。所以说,度假旅游是高档次的旅游产品,经济效益高。
(四)营造特色旅游度假区的规划方法
营造成功的旅游度假区,关键在于营造特色。从长远的特色发展和竞争力的营造
而言,旅游度假区的主题化是旅游度假区的发展方向。
旅游度假区的特色营造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环境特色、项目特色、文化特色和
经营特色。营造度假区的特色,应考虑以下几点:
1.把握地域自然特征和景源特征,确定度假区特色基调。
每一度假区都存在于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都依赖于某种或某儿种自然景源,如
海滨、沙滩、气候、湖泊、温泉、森林等。自然景观特征决定了度假区的特征,而其
变化与差异则成为特征创造的源泉。能否找出自然特征中最敏感、最有代表性的因素,
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分析基地微景观特征,建立度假区“空间一景观”框架。
对基地细微的地形、地貌和景观的变化进行详尽的研究,例如台地、池塘、小溪、
山岗、峭壁、树群、野花等,是创造空间特色的“生长点”。规划对基地的微景观特
征予以保护(保留)并加以充分利用,做到“因地制宜”、“构景随机”,才能使方
案生动活泼,自然天成,避免千篇一律和模仿抄袭。
3.挖掘乡土历史文化,丰富度假区精神内涵。
当今旅游发展趋势越来越重视旅游产品的文化性。度假区文化特色的创造,首先
应突出文化的乡土性,从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中寻求创作的源泉。度假区规划不仅要
为游人提供休憩娱乐之所,强调游人的参与性和趣味性,使游人在轻松之中增长知识。
第六章霸州旅游度假区的建设条件论证
(-)基地现状情况
基地内现状道路主要有胜利路和石油路两条柏油路,其它多为田间和村庄间的土
路。胜利路位于基地北部,为东西向道路,路面宽度为16米,质量好。石油路位于基
12
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度假区概念规划
地中部,为南北向道路,宽度为6米,质量较差。
基地内现状有叶庄砖厂和镇砖厂挖掘的两处大坑,总面积约为39公顷。其中西部
的叶庄砖厂西临石油路,面积约为17公顷,与地平面高差为5〜12米;镇砖厂位于郭
家务村东,面积约为22公顷,与地平面高差为7〜15米。
基地内现状中部有龙江渠、东部有一支渠、西部固霸排水渠等明渠,主要功能是
收纳基地内的雨水和附近村庄的生活污水。
至2006年末,基地内现状人口约为18950人。现有采油二矿生活办公区(约1
万人)和东陶家务村(678人)、西陶家务村(1230人)、郭家务村(203人)、南
岸村(570人)、叶庄(3179人)、赵家务村(3090人)六个村庄。采油二矿隶属于
华北油田,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非市直单位生活办公区,居住人口流动性较大;主要公
共设施有采油二矿子弟学校、幼儿园、医院、菜市场、霸西公安分局等;生活区、办
公区为多层建筑,建筑质量较好。
(-)客源市场、消费结构分析与预测
1.客源市场分析
据国家旅游局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游客是以放松与休闲为主要目的,温泉度假游
则是休闲旅游的主要形式。我国游客的主要外出旅游目的调查统计见表6-1。
表6-1游客出行目的调查统计统计表
放松和休闲56.4%开阔视野/感受新鲜文化/民俗14.1%
认识和贴近自然11.7%与亲友相聚在一起10.5%
欣赏历史名胜5.5%购物0.6%
寻求刺激/探险0.6%品尝美食0.6%
据预测,国内客源将是主要客源。前期主要吸引城市观光游客、商务游客和度假
游客。以京津地区为主,兼顾华北、西北、西南地区,包括来京、津或周围县(市)
出差、探亲、观光的临时客源。
环渤海经济圈经济较发达,客源充足。商务游客和度假游客也将得到北京和天津
两大直辖市的强有力支撑。京、津游客消费能力强,
且距离近,预计将占本项目接待人数的60%。西北
和西南地区远,将成为重要客源输出地,根据预测
客源分布如右图、表6-2所示。
表6-2客源分布情况统计表
|北京35%|天津25%|华北其它地区15%
13
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度假区概念规划
西北8%西南7%其它10%
据国家旅游局统计结果:2004年我国旅游业全面恢复振兴并有突破性发展,入境
游、国内游、出境游三大市场全面振兴,旅游总收入达到6840亿元,相当于全国GDP
的5.01%。2005年,中国旅游总收入达7686亿元人民币,国内旅游人数12亿人次。
直接从业人员为24.62万人。仅2006年春节黄金周,我国居民的出游人数达78.32万
人次,同比增长13.5%。
未来10年间,我国旅游业将保持年均10.4%的增长速度,其中个人旅游消费将以
年均9.8%的速度增长,企业/政府旅游的增长速度将达到10.9%,到2020年,中国将
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到2010我国旅游总收入占GDP
的比例将从2004年的5.01%达到8%。因此,作为六大新兴消费热点行业之一的旅游
行业,在今后儿年内将存在重大的投资机会。
假日旅游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升温,假日旅游也成为国内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自1999年实施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长假以来,全年的休假(含双休日)总
共达到114天,约占全年总天数的1/302005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2.2万亿美元,人均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700美元,国家统计局发表的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我国城镇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国内消费结构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新趋势:
(1)汽车进入家庭,自驾车散客旅游时代的来临。
(2)老龄化社会的来临
我国现有“空巢老人”2000多万,已步入老年型年龄结构的国家行列。银发市场
停留时间长,消费能力强,可作为旅游度假区的定位目标。
(3)家庭对于子女教育的高度重视
度假区可以开拓少年学生市场,青少年亲近大自然,可以在知识性、体能和性格
的培养等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4)居住郊区化
越来越多的富裕阶层对于投资置业的选择倾向于购置郊区房产,因此,旅游度假
区的可适当考虑一部分产权客房,形成固定的客源层。投资商可较快回收资金,投资
者在郊区购置的房屋宜居宜租,可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5)“亚健康”群体的壮大
现在社会的快速节奏和高压力使得“亚健康”成为城市居民的一种身体常态。因
此,为高消费度假游客提供有个人针对性的养生服务,是旅游度假区发展的可行之道。
14
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度假区概念规划
(6)美容美体产业的快速发展
旅游度假区比市区的美容美体机构具有更加优美的环境、更加真实的材料•(花卉、
花蜜等),在度假的同时实现美容美体的目标,对于女性乃至男性都更加具有吸弓I力。
(7)商务会展、培训机构的需求
商务办公、培训机构的选址倾向于区位条件好、交通方便、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
因此,商务办公、培训机构与旅游业可以相互促进,不断提高影响力和知名度。
(三)地域结构分析与预测
1.区位、交通优势
静态比较优势:霸州区位交通条件优越,地处京津保交通要道,三大城市“金三
角”中心,“环京津”城镇发展群的核心区域;“近渤海”靠近沿海城镇发展区域。
以100公里为半径的范围内,霸州可拥有京津两个国际机场,一个特大货运港口,以
及霸州市域内贯通的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交通设施构筑了霸州四通八达的
交通网络体系,霸州已初步成为京南交通枢纽型城市。
动态比较优势:随着市场经济、快速交通网络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区域间的时空
距离不断缩短。霸州近临京津两大知识“硅谷”,临近河北近一亿人口的消费群体,
劳动力、房产等成本较低,形成了中国北方产业和人口高度密集、城市集中、市场容
量大、科技人才集结的黄金地域,吸引项目投资的“洼地效应”。
2.人口众多,市场巨大
2005年,北京市常住人口1538万(其中流动人口357.3万),天津市人口1046万
(其中流动人口121万),河北省人口6800万,三地总人口超过9500万人,以霸州
为中心距离在400公路内,车程在2—4个小时以内,距离在200公里以内,车程在2
个小时以内的人口也在4000万以上。时下利用假日到郊外泡温泉已成为一种时尚的休
闲方式。温泉游最适合以上距离以内的游客,利用双休日就可以轻松实现,而且消费
不高,时间灵活,适合大众。以霸州为圆心,半径100公里内的人口约2000万,半径
200公里内的人口约7500万。
3.资源优势
霸州石油、地热资源储量丰富。尤其是温泉、地热资源,储量大,水质好,埋藏
深度适中,是可开采利用价值较高的富矿带。
15
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度假区概念规划
第七章形象策划、规划理念和发展规模
(-)形象策划
霸州旅游度假区将温泉旅游与现代旅游文化有机地融合,形成旅游、会展、商务、
观光于一体的现代旅游产业,叫响“温泉之乡”品牌。打造生态、森林、温泉特色品
牌旅游产品,让游客度假养生、享受温泉、融入绿色的海洋。
规划目标:打造现代旅游产业叫响“温泉之乡”品牌
形象定位:一流的商务会展、温泉养生、休闲度假区
旅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TS 62453-43:2024 EN Field device tool (FDT)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 Part 43: Object model integration profile – CLI and HTML
- 【正版授权】 IEC 62047-45:2025 EN Semiconductor devices - Micro-electromechanical devices - Part 45: Silicon based MEMS fabrication technology - Measurement method of impact resistance o
- 【正版授权】 IEC 60947-4-2:2020+AMD1:2024 CSV EN Low-voltage switchgear and controlgear - Part 4-2: Contactors and motor-starters - Semiconductor motor controllers,starters and soft-sta
- 【正版授权】 IEC 60601-1:1988/AMD1:1991 FR-D Amendment 1 - Medical electrical equipment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safety
- 小班水班本课程
- 酱料生产知识培训课件
- 大数据在石油行业的应用
- 2025年幼儿园小班国庆节活动方案
- 2025年社区迎新春活动方案
- 上肢骨折护理诊断及措施
- 拼多多在线测评98道题
- 中国国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环境监测站运行管理与质量控制标准
- 20以内的加法口算练习题4000题 284
- 国家开放大学《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指导》形成性考核1-4参考答案
- 城乡环卫一体化保洁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项目风险记录及跟踪表
- 直播运营专员岗位职责说明书
- 2024年吉林省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事业单位招聘5人(3号)【重点基础提升】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个人信用报告(个人简版)样本(带水印-可编辑)
- FZ∕T 73037-2019 针织运动袜行业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