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镜的使用课件_第1页
眼底镜的使用课件_第2页
眼底镜的使用课件_第3页
眼底镜的使用课件_第4页
眼底镜的使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眼底镜的使用青岛千里眼青少年视力保健中心1眼底镜的使用课件5/9/2024直接检眼镜用直接检眼镜检查,实用、方便,且眼底所见为正象。检查宜在暗室中进行,患者多取坐位,检查者坐位或立位均可。检查右眼时,检查者位于患者的右侧,用右手持镜、右眼观察;检查左眼时,则位于患者左侧,用左手持镜、左眼观察。2眼底镜的使用课件5/9/2024眼底镜直接眼底镜分为头颈体三个部份。主要的光源与旋钮均位于头部。头部分为正反两面,正面接触病人反面面对医生。使用眼底镜时,假如眼底镜未组装完整,则先将眼底镜镜头底座与握柄顶部交接器接合,朝顺时钟方向转动,即可完成眼底镜组装。3眼底镜的使用课件5/9/2024眼底镜正面由上而下有三个开口:1.第一个开口为接目口,检查时须将接目口对准病人眼睛。2.第二个接开口为光色旋钮可分绿光,白光,偏极光三种。绿光用于观察血管网膜出血,白光用于一般检查,偏极光用于消除角膜反光,角膜反光消除以后更容易观察眼底。这种光线对初学者十分有用。3.第三个开口为光圈旋钮,可分为小光圈,大光圈,刻度光圈,裂隙光与蓝色光五种。小光圈用于小瞳孔,大光圈用于大瞳孔,刻度光圈用于测量网膜病变大小,裂隙光用于观察病变深度,蓝色光用于荧光染色。4眼底镜的使用课件5/9/2024眼底镜反面由上而下亦有三个主要构造:1.第一个为眉垫,使用时应紧靠医生的眉毛。2.第二个是接目口,检查时须将接目口对准医生眼睛。3.第三个开口为屈光显示窗。红色刻度代表凹透镜,黑色刻度代表凸透镜。调整头部侧边的一个转盘,屈光显示窗内的数字就会变换,可选择各种不同度数的屈光镜片。直接眼底镜颈部有一开关,可开启光源。体部为一内含蓄电池之握柄。5眼底镜的使用课件5/9/2024准备平常戴眼镜的检查者,学习使用直接眼底镜时应配戴眼镜。检查时室内灯光尽量关闭,如此检查者较易观察眼底变化。检查前可先把镜片转盘调整到受检者的度数。例如近视800度则调整到红色8,远视300度则调整到黑色3。令受检者采端坐姿,注视一正前方目标,避免直视眼底镜的光源。检查右眼时,检查者站在受检者的右侧,和受检者的视线约成15度角。以右手持眼底镜,打开眼底镜光源,转动光圈调整盘,并将光线投射在手掌或纸上,以熟悉操作各种光圈。6眼底镜的使用课件5/9/2024彻照正式检查眼底前,先用彻照法检查眼的屈光间质是否混浊。用手指将检眼镜盘拨到+8~+10(黑色)屈光度处,距受检眼10~20cm,将检眼镜光线与患者视线成15°角射入受检眼的瞳孔,正常时呈桔红色反光。如角膜、房水、晶体或玻璃体混浊,则在桔红反光中见有黑影。此时令病人转动眼球,如黑影与眼球的转动方向一致,则混浊位于晶体前方;如前向相反,则位于玻璃体;位置不动,则混浊在晶体。7眼底镜的使用课件5/9/2024窥入检查眼底嘱患者向前方直视,将镜盘拨回到“0”,同时将检眼镜移近到受检眼前约2cm处观察眼底。如检查者与患者都是正视眼,便可看到眼底的正像,看不清时,可拨动镜盘至看清为止。检查时先查视神经乳头,再按视网膜动、静脉分支,分别检查各象限,最后检查黄斑部。检查视神经乳头时,光线自颞侧约15°角处射入;检查黄斑时,嘱病人注视眼镜光源;检查眼底周边部时,嘱病人向上、下、左、右各方向注视、转动眼球,或变动检眼镜角度。检查左眼时,改以左手持眼底镜,站在受检者左侧,以同样步骤以左眼观察之。

8眼底镜的使用课件5/9/2024观察重点观察视神经乳头的形状、大小、色泽,边缘是否清晰。观察视网膜动、静脉,注意血管的粗细、行径、管壁反光、分支角度及动、静脉交叉处有无压迫或拱桥现象,正常动脉与静脉管径之比为2:3.观察黄斑部,注意其大小、中心凹反射是否存在,有无水肿、出血、渗出及色素紊乱等。观察视网膜,注意有无水肿、渗出、出血、剥离及新生血管等。9眼底镜的使用课件5/9/2024观察顺序→观察玻璃体→检查视乳头→视网膜血管→同时观察视网膜各象限色泽→检查黄斑部→中心凹反光10眼底镜的使用课件5/9/2024注意事项大多数的失败都是因为病人不固定视线,反而跟著眼底镜的灯光看。理论上,眼底镜度数就是检查者的度数和被检查者的度数的代数和。假如检查者已经戴着矫正眼镜检查,就不用考虑检查者的屈光状态,只考虑患者的屈光状态。一般我们都是戴着眼镜检查患者的。11眼底镜的使用课件5/9/2024

一、学习目标学习熟练使用直接眼底镜进行玻璃体及眼底检查,以发现影响视力的眼病。二、操作步骤(一)工具直接眼底镜

(二)方法1.检查应在暗室内进行。2.病人坐于比一般椅子略高的位子上。3.按先右后左的次序检查被检眼。4.持眼底镜法:食指放在眼底镜镜片转盘上,以便随时调整镜片屈光度。拇指及其余三指握住眼底镜手柄。见图

2-1-2。

5.检查姿势:检查者右手持直接眼底镜,站在病人的右侧,用自己的右眼,观察检查病人右眼。见图2-1-3。

12眼底镜的使用课件5/9/20246.眼底镜通电后,将眼底镜头靠近检查者右眼。7.将眼底镜上的镜片调整到“0”,并将眼底镜的发散光投射向被检眼瞳孔。检查者从眼底镜头端的窥孔中看出,可见被检眼瞳孔区中的眼底反光发亮呈桔红色。8.检查者持眼底镜靠近被检眼,并将眼底镜上的镜片调整到黑色号码“8~12”,可以放大观察玻璃体混浊。9.继续调整眼底镜上的镜片直至清晰看到眼底像。10.以被检者瞳孔为中心弧形移动眼底镜,可以观察到更周边的眼底。11.检查病人左眼时,检查者左手持眼底镜,站在病人的左侧,用自己的左眼观察。三、注意事项1.在较暗的光线下瞳孔较大,容易观察。2.必要时用药物进行散瞳,以便详细观察,尤其是周边眼底的观察。但散瞳前须了解病史,如有青光眼病史则不能散瞳。3.前后、上下、左右移动眼底镜时,检查者的观察眼始终不能偏离眼底镜的窥孔,否则便不能观察到眼底。4.一般眼底镜镜片从红色(表示负透镜)20、18、15、…2、1到0和黑色(表示正透镜)1、2、…20。当检查者和被检者双方都是正视眼,眼底镜在被检眼前约2cm处时,可以用眼底镜上红色“3”的镜片清晰看到正常眼底像。如此时看不清,则拨动转盘,直至看清眼底为止。13眼底镜的使用课件5/9/2024四、相关知识1.角膜、房水、晶体及玻璃体称为屈光介质,其透明性是保持良好视力的基本条件。如其间有混浊,将阻挡光线而影响视力,在作眼底检查时也将发现在眼底均匀的桔红色反光的背景中有黑影遮挡。2.根据黑影活动的不同状态,可区分不同部位的混浊。角膜或晶体混浊引起的黑影是固定不动的;而房水和玻璃体混浊引起的黑影是飘浮不定的。此时嘱被检眼转动,如黑影移动的方向与眼球一致,表明混浊位于晶状体前方;如相反则位于晶状体后方;如不动则在晶状体。结合裂隙灯角膜显微镜可进一步确定混浊处于晶状体、房水或角膜。3.正常眼底像见图2-1-4。为避免遗漏重要眼底病变,检查时应按以下次序观察眼底各部分:视盘、血管、视网膜、黄斑等。当病人向正前方注视时,眼底镜从被检眼颞侧约15°方向将光线经瞳孔投入眼底,即可检查视盘。再嘱病人向上下左右各方向注视,可检查周边眼底。

4.影响中心视力的常见眼底病有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近视性网膜脉络膜病变、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老年黄斑变性、黄斑出血、黄斑裂孔等。影响周边视力的常见眼底病有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出血等。14眼底镜的使用课件5/9/2024眼科体检操作规程一、检查项目:1、视力,2、色觉,3、外眼,4、眼位,5、眼前节:结膜、巩膜、角膜、虹膜、瞳孔、晶状体,6、玻璃体,7、眼底,8、眼压二、操作规程:(一)视力检查:方法:1、按眼科常规,先查右眼后查左眼;距离5米,如用反光镜则为2.5米;被检者双眼应与视力表5.0行等高。2、视力检查由大视标开始,每个视标辨认时间不应超过5秒,受检者能顺利认出2-3个视标即可指认下一行视标,记录最佳视力。如在5米处不能辨认4.0行时,被检者应向视力表走近,记录走近距离,对照5分折算表记录。(二)色觉检查:采用标准色觉检查图谱进行检查。1、在明亮自然光线下检查,光线不可直接照到图谱上;2、双眼距离图谱60~80cm;3、图谱读出时间应≤10秒。(三)外眼检查1、眼睑(1)观察双眼裂大小;是否对称;有无睑裂缺损、内眦赘皮、眼睑内翻、外翻以及闭合不全。(2)观察睑缘表面是否光滑、是否充血、是否附着鳞屑;睫毛是否缺损、其位置与排列方向是否正常、有无睫毛乱生或倒睫、亦或有双行睫毛等先天异常。2、结膜(1)检查顺序:依次为上睑结膜→上穹窿部结膜→下睑结膜→下穹窿部结膜→球结膜→半月皱襞。检查时注意结膜组织结构是否清楚、颜色、透明度,有无干燥、充血、出血、结节、滤泡、乳头、色素沉着、肿块、瘢痕以及肉芽组织增生,结膜囊的深浅,有无睑球粘连、异物等。15眼底镜的使用课件5/9/2024(2)检查方法:睑结膜检查方法:检查上睑结膜嘱被检者放松眼睑,向下方注视,将食指放在眉下上半部睑板皮肤处,拇指放在睑缘上方,轻轻捏住眼睑皮肤,拇指向上,食指向下将睑板上缘向下压即可翻转,使上睑结膜暴露。检查下睑结膜时,只需将下睑向下方牵拉嘱被检者向上注视既可充分暴露(如有角膜溃疡或角膜软化症及疑有眼外伤者勿强行翻转眼睑做检查,以免发生角膜穿孔)。球结膜检查方法:球结膜暴露较容易,以拇指和食指将上下睑分开,嘱患者向各方向注视转动眼球即可充分暴露整个眼球,检查时切忌压迫眼球。3、泪器(1)视诊:观察泪腺、泪道部位有无异常变化。如泪腺有无肿胀、泪点是否正位和是否开放、泪囊区皮肤有无红肿、有无溢泪。(2)触诊:检查泪囊时用食指挤压泪前嵴观察有无触痛及波动感,有无脓液自泪点逆流出来或进入鼻腔。4、眼眶检查眼球突出度、触诊眶内压、观察眼球运动、观察有无眼眶肿瘤、炎症(炎性假瘤、眶蜂窝织炎、眶脓肿)、血管畸形、甲状腺相关眼病、眼眶外伤。16眼底镜的使用课件5/9/2024(四)斜视的检查1、眼位的检查(1)目的:是否存在斜视、是否存在假斜视及眼位偏斜的度数(2)方法:①遮盖法:遮盖法是通过破坏被检查者的融合功能,发现眼位有否偏斜。被检查者双眼应具备一定注视能力,并无眼球运动障碍,才可获得可靠结果。A.交替遮盖法:为揭示斜视性质的定性检查,主要用于隐斜视及间歇性斜视。检查距离为33cm和6m,被检查者注视调节视标,遮盖一眼4-5s后迅速转移遮盖另外一眼,通过观察去遮盖眼瞬间的运动情况做出判断。B.遮盖-去遮盖法:此法为检查斜视方向及性质的定性检查,主要用于鉴别隐斜和显斜。被检查者注视远距离调节视标,遮盖一眼,观察非遮盖眼的眼球运动方向,去遮盖时观察双眼运动方向情况,再更换遮盖眼观察,出现运动为显斜,并根据其运动方向,判断斜视类型(上、下、内、外)。②角膜映光法:被检查者以自然姿势注视正前方视标(33cm处),根据观察双眼角膜的光反射点(映光点)的位置及光反射点偏离瞳孔中心的距离加以判断。角膜映光点每毫米的移位相当于视轴偏斜7度(15三棱镜度)。2、眼球运动眼球运动的诊断眼位有9个:第一眼位:头位端正,双眼正前方注视时的眼位。第二眼位:眼球正上、正下、右侧、左侧注视时的眼位。第三眼位:眼球右上、右下、左上、左下注视时的眼位。检查时,9眼位都要查到,再顺时针做圆圈运动,观察双眼在各个诊断眼位上的运动是否协调,各肌肉间有无功能亢进或减弱现象。眼球水平内转时,瞳孔内缘到达上下泪点连线为内直肌功能正常。水平外转时,外侧角巩膜缘到达外眦角为外直肌功能正常。上转时,角膜下缘与内外眦连线在同一水平线上。下转时,角膜上缘与内外眦连线在同一水平线上。17眼底镜的使用课件5/9/2024(五)眼前节检查1、巩膜首先观察睑裂部分,然后分开上、下眼睑并属被检者朝各方向转动眼球,充分暴露各部分巩膜。2、角膜可持手电筒对角膜做一般性检查,观察有无炎症及先天异常,必要时配合裂隙灯检查。3、前房(1)前房深度:轴深3-3.5mm①手电筒侧照法:以聚光灯泡手电筒自颞侧角膜缘平行于虹膜照射,整个虹膜均被照亮为深前房;光线到达虹膜鼻侧小环与角膜缘之间为中前房;光线到达虹蟆小环的颞侧或更小范围为浅前房。②裂隙灯法:测量周边前房的深度。周边前房深度以角膜光切面的厚度(CT)表示,并以此估计前房角宽度。如有必要,应进一步应用前房角镜检查。1~1/2CT不可能关闭1/3~1/4CT可能关闭<1/4CT最终将关闭(2)前房内容:正常的前房应充满完全透明的房水,但在眼内发生炎症或外伤以后,房水可能变混,或有积血、积脓或异物。轻度的混浊不能用肉眼观察到,如果有相当程度的混浊则可致角膜发暗。虹膜发生炎症时可观察到KP(角膜后壁沉着物)、Tyndall现象,一般应利用裂隙灯检查。4、虹膜检查:用聚光灯手电筒检查,必要时结合裂隙灯检查。(1)虹膜颜色:有无色素增多(色素瘤)或色素脱失区。虹膜有炎症时,常可因虹膜充血而色变暗,但在虹膜睫状体炎时患侧虹膜则变浅,这是一定要做双侧颜色对比,正常时虹膜纹理清晰,发炎时因肿胀充血呈污泥状。18眼底镜的使用课件5/9/2024(2)瞳孔线是否整开、有无断裂、瘢痕或萎缩。(3)虹膜表面有无炎性结节或非炎性的囊肿或肿瘤。(4)有无先天异常:如无虹膜、虹膜缺损、永存瞳孔膜等。(5)有无虹膜震颤:令被检者固定其头,用一只手拇指及食指分开睑裂,再上、下、左右迅速转动眼球,然后直视正前方,此时观察虹膜有无震颤情况。5、瞳孔检查:检查瞳孔可用弥散光或集合光线观察。应注意它的大小(双侧对比)位置、形状、数目、边缘是否整齐和瞳孔的各种反应如何(包括直接、间接对光反射以及集合反应)。6、晶状体检查:检查晶状体时应注意晶状体是否透明,也就是观察其有无混浊存在,可用集光检查法及避照法(检眼镜检查法),对年龄大的被检者一般应用裂隙灯检查。(六)玻璃体检查1、直接检眼镜检查法:检查在暗室内进行。眼底镜距被检者20-30cm处,用8D凸镜对瞳孔区进行彻照法检查。2、裂隙灯检查法:需在暗室内散瞳后检查。(七)眼底检查健康体检常规小瞳孔检查眼底的后极部,不必散大瞳孔。一般对40岁以上被检者作为必查项目。在暗室中用直接检眼镜检查,焦距为25cm。检查眼底应按次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