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复旦初级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押题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是唐朝时期某座城市平面图。它规划整齐,有坊有市,不仅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挤、文化中心,还是一个开放性的国际大都会。它是()A.洛阳 B.长安C.扬州 D.成都2.“共产党人的最终目的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终目的是一样的: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共产党宣言》中“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成功实现的事件是A.宪章运动B.巴黎公社C.法国大革命D.十月革命3.1853年,被美国强行打开大门后,日本总结了中国的教训,认为应在未败前学习到西洋之法。这表明日本A.吸取了洋务运动失败教训B.对外殖民扩张的决心C.已成功跻身亚洲工业强国D.学习西方的强烈愿望4.“……人们不需要专心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下列作品中不能体现材料中这一精神的是A.巴尔扎克的小说B.但丁的诗歌C.达·芬奇的绘画D.莎士比亚的戏剧5.伯利克里时代,雅典实施民主政治,但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只有A.城邦贵族和平民 B.城邦成年公民 C.城邦男性公民 D.城邦成年男性公民6.中国粮食生产年增长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提高到1979—1984年间的4.9%。粮食生产年增长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③杂交水稻技术的不断提高④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7.武汉市的"首义路”“首义广场”“首义公园”等地名会让我们联想到()A.辛亥革命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秋收起义8.冷战结束后,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有()①地区冲突②民族矛盾③宗教纷争④环境恶化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9.与以下示意图中①相关的史实是A.北魏改革,民族交融B.定都建康,开发江南C.开凿运河,创立科举D.贞观之治,开元盛世10.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方言,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未间断,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这得益于()A.秦朝疆域辽阔B.秦朝统一货币C.秦朝统一文字D.秦朝统一度量衡11.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Ⅱ·时节》有一组唯美的镜头:禾苗在春雨中茁壮成长,夏日里稻花香四溢,秋收时饱满的稻穗“笑”弯了腰。此情此景,最早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一早期人类的劳作中()A.半坡人 B.北京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人12.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民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缠足)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景象是A.民风奢华B.全面西化C.陋习横行D.新旧并存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如秦朝和隋朝,汉朝和唐朝。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关于这四个朝代的问题:(1)秦朝和隋朝都结束了之前长期分裂局面而完成了大一统。为巩固统一局面,都制定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请你分别列举其影响深远的制度一例。(2)秦朝和隋朝都是暴政而亡的短命王朝,但它们灭亡的教训都对后世王朝产生了积极影响,促使汉唐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为汉唐保持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请你分别列举汉朝和唐朝初期的统治者吸取前朝教训而采取的统治政策或措施各一例。(3)汉朝和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两个传世久远的国家,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请你列举两个王朝的盛世局面一例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时有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材料二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2年90%以上的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材料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展开,农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材料四2005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结合材料一、二、三的内容,说说这三个时期我国在农村分别实行什么变革?在材料二的变革中,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发生怎样的转变?实行联产承包制之后,土地所有制是否再次发生变化?综合以上四则材料,可以看出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在解决三农问题中不断探索,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15.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会议一一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一一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促进会议圆满成功的方针一一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长安城按中轴对称布局,城为方形,街道正直,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组成。宫城位于外郭城北部正中,是皇帝居住的地方;皇城位于宫城以南,是中央官员办公的地方;长安城宏伟富丽,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是繁华的商业区,东市和西市是两大商业区。长安既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故B项符合题意。ACD均与题干描述不符,故选B。2、D【解析】
据“共产党人的最终目的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终目的是一样的: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及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中“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成功实现的事件是十月革命。1917年,列宁亲自领导起义。起义者迅速占领彼得格勒火车站、中央发电站、电话总局和国家银行等站略要点,攻克临时政府盘踞的最大据点--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列宁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变为了现实,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为世界上落后国家的发展树立了榜样,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3、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以炮舰威逼日本打开国门,加深了日本的民族危机,激化了国内矛盾。为了摆脱民族危机,日本开始学习西方进行改革,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在“富国强兵”的口号下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因此题干信息表明日本学习西方的强烈愿望。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D。4、A【解析】
依据题干“……人们不需要专心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可见体现了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巴尔扎克属于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与文艺复兴不符,故A符合题意。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用意大利民族语言撰写《神曲》,冲击教会的传统观念,强调人的价值和现实生活的意义,表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故B不符合题意。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创作的作品《蒙娜丽莎》等表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故C不符合题意。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剧作家,其作品刻画人物内心世界,提升人性的高尚与尊严,表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5、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了顶峰,但享有民主政治局限于人数不多的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被排除在政治生活之外,广大奴隶根本不被当人看待,自然没有公民权和民主可言。选项D符合题意,ABC项与题意不符,故选D。6、C【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题干中给出了两个时间段:1957-1978,1979-1984,第二个时间段的粮食增长率明显高于第一个阶段,其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的实行和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故②③符合题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1950年颁布,①不符合题意,农业生产合作社盛行于1956年左右,④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应选C。7、A【解析】
根据题干中“武汉市的‘首义路’‘首义广场’”结合所学可知,1911年10月10夜,武昌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经过一夜激战,占领了武昌城,史称“武昌首义”,所以,这些名字是为了纪念辛亥革命,A符合题意;戊戌变法没有题干中城市、地名无关,排除B;五四运动早期斗争的中心在北京,后期中心转移到上海,与题干中的地名无关,排除C;秋收起义是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秋收起义,与题干中的地点无关,排除D。故选A。8、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冷战结束后,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有①地区冲突,②民族矛盾,③宗教纷争。综上所述B①②③符合题意。④环境恶化是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不是冷战结束后,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④不符合题意。排除带④的选项ACD。故选B。9、D【解析】
依据题干的图表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隋朝灭亡之后,李渊建立了唐朝,唐朝在唐太宗的治理下,出现了繁荣的景象,被称为贞观之治,后来的唐玄宗时期,唐朝达到鼎盛时期,被称为开元盛世,D项符合题意;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在三国之后,不是隋朝之后,A项不符合题意;南宋时期定都建康,发展江南,南宋不是隋朝之后的朝代,B项不符合题意;隋朝的隋炀帝开凿了大运河,创立了科举制,C项不是隋朝之后,C项不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表格信息,正确把握历史朝代的更替的时间,逐一分析四个选项的朝代的存在的时间,抓住隋朝的时间和五代十国的时间,利用排除法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的同时,能够掌握各个朝代的存在的具体时间。10、C【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为消除战国齐国文字的差异,统一文字,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C项符合题意;题干反映的秦朝的措施,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A项不合题意;秦朝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是经济方面的措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BD两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11、D【解析】
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最早种植水稻,而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最早种植粟,北京人和元谋人不会农耕,故答案选D。12、D【解析】
据“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凤(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时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是新旧并存。19世纪初,西方工业文明传入我国,受西方民主思潮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出现变迁。西方发明的轮船、火车相继传入中国,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大大加快,我国也出现了早期的轮船和火车。西方发明的照相和电影也传入中国,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但同时缠足等封建陋习依然还存在,所以这首民谣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景象是新旧并存,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或皇帝制度或郡县制(任意一个即可)隋朝:科举制或三省六部制(任意一个即可)(2)汉朝吸取秦朝教训采取的措施:休养生息政策、或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或轻徭薄赋、或提倡勤俭治国、或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峻法等符合题意和汉初史实的任意一点措施即可,答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不能得分。唐朝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采取的措施:唐太宗虚心纳谏或知人善任或减省刑罚或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或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等任意一点符合题意和史实的即可。(3)汉朝的盛世局面:文景之治、汉武帝大一统、光武中兴。任举一例即可唐朝的盛世局面: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任举一例即可【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长达500多年的分裂局面,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长达300多年的分裂局面,二者都实现了全国统一;秦朝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郡县制,隋朝确立了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等。(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文帝和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峻法等。唐朝前期,唐太宗从隋末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因此他吸取隋亡教训,实行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政策,同时注意任用贤才,虚心纳谏。减省刑罚、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等因此,贞观年间,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同时政治比较清明,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朝文景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丰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汉武帝在文景之治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得西汉出现了大一统局面,东汉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唐朝贞观年间,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同时政治比较清明,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任用姚崇等为相,励精图治,出现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出现盛世局面“开元盛世”局面。14、1)材料一:土地改革;材料二: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材料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者包产到户)(6分)(2)从农民所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或从私有制到公有制,2分)。家庭联产承包没有改变土地所有权,土地仍归国家所有。(2分)(3)启示: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制定正确的农村经济政策,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注意减轻农民负担;共产党总是代表最广大的人民的利益等。(言之有理,答一点即可,2分)【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农村推行的重大措施,通过“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我们可总结出材料一反映出在农村推行土地改革;通过“农业合作化的高潮”,我们可总结出材料二反映出在农村进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包产到户”,我们可总结出材料三反映出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本题考查的是三大改造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知识,从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