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地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汇编(含答案7份打包)_第1页
部分地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汇编(含答案7份打包)_第2页
部分地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汇编(含答案7份打包)_第3页
部分地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汇编(含答案7份打包)_第4页
部分地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汇编(含答案7份打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分地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汇编(含答案7份打包)河南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汇编

论述类文本阅读

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庄子哲学中的重要关系。庄子的《养生主》不仅牵涉与知识领域、现实实践等相关的思考,还寄寓了庄子对宇宙流行及生命价值的理解,内容丰富,意蕴深远。

在道家思想体系中,天人观念的生成是宇宙论乃至于人生论的基础,天人关系理论构成了道家学派哲学思辨中的重要部分。《老子》第二十五章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已经体现出相当清晰的天人逻辑关系。郭象注《庄子》时提出“故天者,万物之总名也”。这就是说,庄子对“天"这一概念的使用首先是自然意义上的,表明天与客观物质世界紧密相关,是自然事物的总称。在《养生主》中,庄子充分肯定了天人分属于不同的范畴,应当给予区别:“‘天与?其人与?’……曰:‘天也,非人也。’”可见,庄子在此对天与人做出了明确划分,天人相分于是构成了庄子养生学说的逻辑起点。在庄子看来,天人之分是必须承认的客观事实。不仅如此,天是人的存在根据,甚至很大程度上是决定人的因素。此处,天与人之别集中体现为自然天成与人事造作之别。“天与"人与”一句的关键逻辑在于,无论是提问者还是回答者,都将天与人并列而谈,认为二者是两个不同的因素。回答者则进一步在天与人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认为人事与天道之间存在着包含关系,反映于人身的结果其实仍然是天之作用,展现出庄子天人相分的基本观点。概言之,庄子对天人之间差异性的强调,既是想以此确立起天人相分的基本逻辑,也是为论证天相对于人的优先性做理论上的说明与奠基。

庄子在延续并发展老子生成论的基础之上,在养生思想中进一步确立了“依乎天理"、以人顺天的实践准则。在《养生主》中,这套实践准则集中体现在“庖丁解牛”的著名寓言中。“庖丁解牛"表面上是庄子对解牛技艺的阐述,实则意在触及身处复杂万象中的人调适自身、安身立命的根本。经由“解牛”意象的隐喻,可以清晰看到庄子将作为实践活动的“技"与“道”联系起来,寻求二者的相通之处,“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道的根本特征是自然无为,在运行中表现出合规律而又合目的,因此带有主观创造性的“技”也必须是合规律与合目的的,唯此实践活动才能成为自由的创造性活动,这就是庄子的理论落脚点所在。这便是寓言结尾处文惠君由此所悟之道的实质:正是通过庖丁之“技”,悟得“养生”之“道”,“依乎天理”是其中的线索和关键。故此可以认为庖丁解牛乃是庄子对养生之法的形象喻示,养生的根本方法是顺应自然。反之,若不尊重客观规律,就无法进入自由的境地。人的自由的获得在于主观精神与客观规律相一致。就养生问题而言所带来的启示是,唯有明确天人之别,并顺着自然的理路,将其作为常法,才是养生的可能路径。

庄子对“保身全生"的重视在《养生主》首章中便有体现。其提出“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体现出庄子在生命实践领域的核心追求。在庄子看来,“保身"全生”“养亲"尽年”是养生的四个重要层次,四者的达成必须以“缘督以为经"作为必要前提。“督”,即人体之“中";“尽年”,指尽天命之年,即生命实现自然意义上的完成状态。人就与自然规律发生联系,天人关系在此构成了个人生命成立的必要基础。人在宇宙间生存则必然与外部世界产生交互,无法仅仅困圈于一身,而是要适应天地宇宙的法则。人就算达到自身的极限,也仍然无法超越天地之无穷。庄子站在道家天人和谐的立场,提倡人须超越自身的有限性,用更为广大的、无限的观点去理解宇宙,避免因走极端而危及生命的存在。而人性的存在和超越,首先必须落实在“全生"安命”的层面。在此基础上的“全生"安命”不仅仅是求得生命的保全,还强调精神的齐全和完好,即天人之间的和谐。庄子认为,如果能忘记世俗荣辱观念,就不会有心为善以求名利,也不会有心为恶遭受刑法,自然也就能实现保全身躯、护全天性、奉养双亲、享尽天年等目的。人作为自然世界的一部分,时时刻刻、无法避免地参与着与天地万物的沟通,因此天人和谐必然是成就完满生命的基础,是经由养生而达到自由之境的必然条件。

《养生主》篇以“秦失吊老聃"之喻作结,从“安时”“处顺"两个角度说明天人之道的相通性。寓言的主要内容为,老聃死后其好友秦失来吊,却只哭了三声,有人因此责怪他对朋友没有感情。庄子借秦失之口对其养生学说做了进一步的阐释:“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这就是说,老聃是应时而生,应时而死此乃顺天之理。若不能够洞明这一点,反而执着、局限于其中,则是逃避自然、违背实情的行为亦即“遁天之刑”,古时称为逃避自然的刑法。推而扩之,视生死如一的态度,是能够体悟天道并与之为一的具体表现。在此,庄子引入其养生思想中的重要结论:“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这就是说,安心适时地顺应变化,哀乐的情绪便不能侵入心中。庄子人天合一的境界追求更明确地体现在“薪尽火传"的比喻中。“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这就是说,烛薪一定有烧完之时,火种却可以传递下去;虽然形体逝去,精神却可长存,实现价值的延续和超越。“薪火之传"最重要的启示在于,养生之道重在精神而不在形体,这也正是上达天道、追求天人合一境界的契机。

(摘编自李闫如玉《〈庄子·养生主〉中的天人之思》)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道家思想认为,天人关系的生成论是宇宙论、人生论的基础,是道家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庄子对天人关系做了清晰的阐释。

B.庄子延续、发展了老子的天人关系的生成论,并确立了“依乎天理”以人顺天的实践准则,体现了庄子对天人关系的深入思考。

C.庄子借“庖丁解牛"的寓言故事喻示养生之法,即带有主观创造性的“技”要顺应自然规律的“道”,以求得延年益寿,福泽绵延,

D.庄子重视“保身全生”,在生命实践领域追求“保身"全生”“养亲"尽年”,他认为这四点是养生的重要层次和终极目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庄子认为天与人属于不同的范畴,强调天人之间的差异性,老子的观点与他完全相反。

B.庄子认为,人要进入自由之境,就要使主观精神与客观规律相一致,尊重客观规律。

C.庄子认为,反映在人身的结果其实是天的作用,人的极限是无法超越天地的无穷的。

D.《养生主》中“秦失吊老聃"的故事阐释了视生死如一、体悟天道并与之为一的思想。

3.下列选项,最符合材料中“天人关系”的内涵的一项是()(3分)

A.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B.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C.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D.鹪鹩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4.下列选项,对“养生之道"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养生主》就养生问题给人们带来启示,明确天人之别、顺应自然是养生的好方法。

B.庄子认为,通过养生可以达到自由之境,养生指生命的保全和精神的完好,要天人和谐。

C.庄子的养生之道重形体更重精神,形体会逝去,但精神可长存,价值可延续、超越。

D.《养生主》借寓言故事的形式讨论了养生之道,寄寓了庄子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和思考。

5.《庄子·秋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楚王派使者带着重金去聘请庄子,庄子以神龟做比喻,问使者:神龟是愿意死后被放在庙堂上祭祀呢,还是愿意在泥涂里拖着尾巴活着?使者说:愿意在泥涂里拖着尾巴活着。于是庄子说:请回吧,我将在泥涂中拖着尾巴活着。请结合材料,说说你对这个故事的理解。(6分)

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孟子最大的贡献,就在于性善论的提出。而可叹的是,今天孟子最不能被世人理解和接受的就是“性善论”。今天要接受孟子,首先要理解孟子。理解孟子,又要首先理解性善论。

宋儒对孟子的评价,就入木三分地注意到了性善论的极端重要性。二程说:“孟子有大功于世,以其言性善也。"又说:“孟子性善、养气之论,皆前圣所未发。”(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然而,时至今日,不论是普罗大众,还是专家学者,坚持孟子性善论为“本善论"的寥寥无几。甚至很多人转而信服荀子的“性恶论”。文明的古今之异,于斯可见。

孟子的性善论的提出,应该看作先秦儒家人性论演变的最后和最高成果。尽管荀子晚于孟子而提出性恶论或性朴论,但这一人性论并没有超越性善论。我们当然承认,在孔子之前与之后,以生言性的自然人性论占据了主流,即便在宋明理学诞生之前,自然人性论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但这并不足以说明这种人性论合平孔子儒学的内在逻辑及价值追求,也不足以反证孟子人性论存在误区。也就是说,孟子提出的性善论,其证明程度如何是一问题,而其主张本身所具有的价值是另一问题,不能混为一谈。

孟子性善论的意义在于,为儒家人生观修身观德治主义的政治观这样“内圣外王"体系大厦的基石。性善论不是对实然人性的描述和验证而是对人性太善人性应善的信仰,正如基督教文明坚持上帝的全善一样儒家必然要右加业一人“人性太善”的预设,才能在理论上实现自洽。正如有学者所指明的,人性论不是“科学"的,而是“哲学”的。我们今天用经验观察的对社会人性的纷繁复杂的认知,并不足以证伪性本善说,因为它们说的不是一回事。

关于性善论,有学者提出新解,认为性本善是错误的,孟子的性善论应该是性向善论,有的学者主张性善论是“性有善端而可以为善论"。都没有真正理解孟子。我们还是回到宋儒的观点,孟子的性善论就是本善论。

要理解孟子的性善论,首先要明白,孟子对人性的定义,与其他思想家是不同的。自然人性论者,没有明确地区分人与动物的差异,见其同而忽略其异。孟子则不然,他在孔子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提出人禽之辨,是要为人类确立一个价值、意义和方向。孟子所谓“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其实就是“人之所以为人者"。

孟子可谓独辟蹊径,对于人性进行了新的界定。孟子这一人性的新界定,在厘清了人性的不同层面基础上,将人性的概念予以转向,在外延上予以缩小,以仁义之性界定人性,而不是把所有的生而即有的都称之为性,从而确立了人对道德的主体性、主宰性、责任性。因此,在研究孟子性善论时,就首先应该明白,孟子的性善论,实际上是以善言性,将“仁义礼智”等善界定为人性的内容。

其次,我们也要明白,性本善论所说的“善"是先天的善,与善恶相对的恶并不在一个层次上。性善论是就整体的人类而言的。因此,这里说的善是绝对的,而恶则是相对的。人类的文明一定要有一个善的观念,作为价值的支撑和基点,这是人类自身的合目的性。这个善就是人类的价值标尺,不符合善的就是恶。人们判断一个行为或事情是恶,是因为它违背了人的价值标尺。

如果认为人类之性是恶的,那就等于说人类的存在根本不符合人的目的,而这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只不过,西方将善的标尺安置在上帝那里,中国人则将标尺安置在人性——良心那里。因此,恶没有独立性,所谓恶其实不过是良心或本心的流失、流放,是善的放弃、匮乏和遮蔽,即善得不到彰显和呈露而已。

就实质内涵而言,性善论仅仅意味着成为真正人的标准和方向,人性的尊严和人格力量正是通过对方向的选择、对标准的守护而得以体现。也就是说,人性的善是在伟大的人类实践活动中锻造出来的,是自觉培育和涵养德性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必定要经历种种人生的艰辛和意志的磨难。

(摘编自宋立林《我们今天怎么接受孟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要先理解性善论,后理解孟子,只要理解了孟子,就能接受孟子。

B.自然人性论影响力极大,但不足以反证孟子人性论存在误区。

C.孟子的性善论是以善言性,将仁义礼智等善界定为人性的内容。

D.性善论是就整体的人类而言的,善是绝对的,恶是相对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能把孟子性善论的证明程度和其主张本身所具有的价值混为一谈。

B.孟子对人性的定义与具他思想家是不同的,他以仁义之性界定人性。

C.善是人类的价值标尺,违背了人的价值标尺的行为或事情就是恶。

D.恶是良心或本心的流失、流放,因此文中孟子主张“求放心”。

3.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首先提出孟子的性善论,然后从不同方面阐述这一命题,论述它作为儒家思想体系基石的价值所在。

B.材料认为宋儒真正理解了孟子,他们注意到了性善论的重要性,认为孟子的性善论就是本善论。

C.材料第二段引用二程的话,论证了宋儒对孟子人性论的肯定评价,和很多人信服荀子性恶论对比,揭示了当今坚持本善论的人不多。

D.材料第四段用“正如基督教文明坚持上帝的全善一样"举例论证儒家必然要有如此一个“人性本善”的预设,才能在理论上实现自洽。

4.性善论不是科学的实证,而是一种价值的坚守乃至信仰。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4分)

5.下面材料二中,周处的人生经历,如何证明“人性的善是在伟大的人类实践活动中锻造出来的,是自觉培育和涵养德性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必定要经历种种人生的艰辛和意志的磨难"。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6分)

材料二: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遑迹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馀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平原①不在,正见清河②,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选自《世说新语·自新》)

注:①平原:陆机,②清河:陆云。

河南省周口市恒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林庚先生《说“木叶”》一文指出“落叶"与“木叶”在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上是有相同之处的:“木叶”,含有落叶的因素,有着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但这不代表“木叶”意象就可以取代“落叶"。“落叶”与“木叶"在诗歌形象的暗示性上是迥然有别的,“落叶”与“木叶"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诗歌意象。

一、“落叶”是有别于“木叶"的诗歌形象。

“落叶”,着重在“落"字,可以飘摇于空,但更多的情况是委顿于地;而“木叶”几乎从来都不能表示地上的落叶。“客堂无丝桐,落叶如秋霖。"(顾况《游子吟》)这里写“落叶”仿佛绵绵不休的秋雨簌簌而落,让人如见叶落之形,似闻风行之声,虽是空中之叶,却完全不包含树木的形象。“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这里的“落叶”显然是覆盖在地面的,所以才掩盖了人的行迹。而历代的诗人,也仿佛都特别喜欢地面上的落叶: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陶渊明《酬刘柴桑》)

听雨寒更彻,开门落叶深。(无可《秋寄从兄贾岛》)

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白居易《长恨歌》)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李白《秋风词》)

在庭院里,在家门前,在台阶上,也许地点不同,但秋天的“落叶"都是铺陈子地的。我们再看看课文中引用的写“木叶”的诗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

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谢庄《月赋》)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陆厥《临江王节士歌》)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恽《捣衣诗》)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

“木叶"后的动词,常常是“下”。有时是“脱”,这些动词刻画出树叶自枝头脱离而下的动态,它是飘舞在空中的,而不是凋落在地面的。至于“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王褒《渡河北》),那树叶竟然还没有脱离枝头,只随风摇动,宛如洞庭湖的波浪呢。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落叶"和“木叶”是两种不同状态的秋叶。“木叶"造成的联想是包含着树木的形象的,是树叶从枝头飘摇而下的画面;而“落叶”则摒弃了树木的形象,仅仅是秋叶本身,并且常常是铺陈在地面的。

二、“落叶"有别于“木叶”的诗歌境界。

“落叶"与“木叶”唤起了不同的联想,塑造出不同的诗歌形象,自然也就创造出不同的诗歌意境。“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因为“木”这个字的暗示和“下"这个字的提醒,整棵树的形象都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让人感受到一种树木落光叶子之后的疏朗、萧索。林庚先生指出:“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而“落叶”,没有肃穆的“木”的形象,只留下了单薄的“叶"的意蕴。它们向我们传达着这样的暗示:枯萎,飘零,无所归依。所以,那些写落叶的诗句,常常带着游子的感伤,去国怀乡者的孤寂,或者怀才不遇者的愁闷。

唐朝大诗人顾况的《游子吟》里有落叶:“游子悲久滞,浮云郁东岑。客堂无丝桐,落叶如秋霖。”游子漂泊,岂不正似落叶无根?如果加入“木"的意象,因为“木”暗示的沉稳、坚固,“叶"的漂泊无依将大打折扣,游子的抒情也必将大打折扣。

白居易的《长恨歌》里也有落叶:“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唐玄宗痛失所爱,迟暮帝王的那份衰老、孤寂、凄凉,也在满阶落叶之中了,此处也不能有“木"的坚强挺立,只能有“叶”的孤苦无依。

李白的《秋风词》里也有落叶:“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落叶在风中聚合又扬散,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正反映着抒情主人公相思而不得见的辗转难安;若用“木叶”的话,因“木"对大地的牢固依附,是完全不符合诗境的。

不必再举了,“飘零”“客心"故国”“零落"无复归”这些词语,都在印证着“落叶"与“木叶”不同的诗歌境界。

概括言之,“木叶"创造的是辽阔、疏朗、苍凉的诗歌境界;而“落叶”则表达的是漂泊、零落、孤苦的深沉情感。至于杜甫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为什么不能写成“无边落叶萧萧下”,正因为杜甫本要创造出一派阔大苍凉,“落木萧萧"对“长江滚滚”,才构成了统一的诗歌境界。

作为诗歌形象,“木叶"和“落叶”没有高低上下之分,各领风骚,各成佳境。

(节选自张彦金《莫道“落叶"是寻常》)

材料二:

林庚先生《说“木叶”》一文实际上有很大的片面性。

林庚先生抓住屈原九歌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便扩大到全面,认为凡是用“木叶”的都和“树叶"不同,他摘引谢庄、陆厥、王褒、柳恽、沈佺期等人作品中关于“木叶”二字的用法,便得出结论说: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金。

真的是这样吗?我觉得有不少诗句,足以否定林庚先生的引申以至于他所得出来的结论。林庚先生在文章中强调“木"和“树”的分别,并且说“木是容易使人想起树干以及黄色的暗示性"云云,我看就不一定是这样。试读以下的诗句,就可以知道。

珍木郁苍苍。(刘桢《公宴诗》)

遥爱云木秀。(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

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乔木生夏凉。(韦应物《同德寺两后寄元侍御、李博士》)

群木昼阴静。(韦应物《夏景园庐》)

山木尽亚洪涛风。(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从这些都用了“木”字的有名的诗句中我体会不出一点“树干"以及“黄色的暗示性”来。相反地,他们在用了“木"字的诗句中恰巧描绘了郁郁苍苍和荫浓茂盛的景象,每一句中似乎都有绿化之美,绝对没有黄色的给人以光秃秃的树干的感觉。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一文中又说:

……“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

这说法,拿他所举的例子还勉强可通,若拿我在上面所举出的一些例子来看,就显得十分矛盾了。依照林庚先生的观点,树“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不错,“嘉树”的确不能改为“嘉木”,否则太不成话了。但我要转问林庚先生一下:刘桢“珍木郁苍苍”,王维“遥爱云木秀"。你一定也要改为“珍树郁苍苍”“遥爱云树秀"才好吗?如果不改,就不能和你的说法符合;如果要改,我看是不妥当的。尤其是韦应物的“乔木生夏凉”,杜甫的“山木尽亚洪涛风”,若改为“乔树生夏凉”“山树尽亚洪涛风”,那就要成为绝大的笑话了!因为“乔木”“山木"等词儿,早已约定俗成,不容许你擅自改动了。应该用“木”的地方,必须用“木"字,应该用“树”的地方,必须用“树"字。“木”字本身并不是像林庚先生所说的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那样的死板,至于说“木”的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我们会更多想起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这是很不实际的想法。“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云云,更是不能存在的说法。大约木与树给人的感觉只是有时不同,其原因恐与前人名句所引起的联想有关,和音节的谐否、字面的生熟等问题也有关。如果引更多的诗句来作更细的分析,结论就一定会不同一些。

至于林庚先生所引杜甫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木’字固然胜‘叶’,但“落叶满空山"(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也是十分好的句子,不能用“落木”的例子来强为衡量。艺术形象是要根据具体例子来作分析的,不能笼统地一概而论。

(选自陈友琴《温故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认为,“落叶”,者重在“落”字,可以飘摇于空,但一般委顿于地;而“木叶"从来都不能表示地上的落叶。

B.材料一认为,“木叶”后常常跟“下"脱”等动词,刻画出树叶自枝头脱离而下的动态,它是飘舞在空中的,完全脱离了树。

C.材料二认为,林庚先生抓住屈原九歌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便扩大到全面,认为凡是用“木叶”的都和“树叶"不同这一观点具有很大的片面性。

D.材料二认为,用了“木”字的诗句中也能描绘了郁郁苍苍和荫浓茂盛的景象,每一句都有绿化之美,绝对没有黄色的给人以光秃秃的树干的感觉。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二认为,林庚先生认为树“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而“木"给人黄色的光秃秃的树干的感觉。

B.材料一认为,因为那些写落叶的诗句,常常带着游子的感伤,去国怀乡者的孤寂,或者怀才不遇者的愁闷,所以落叶才有枯萎,飘零,无所归依等暗示性。

C.材料二认为,一些含“木”的词语,如“乔木"山木”等词儿,已约定俗成,本身并不是像林庚先生所说的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

D.材料一认为,“木叶”创造的是辽阔、疏朗、苍凉的诗歌境界;而“落叶"则表达的是漂泊、零落、孤苦的深沉情感。

3.下列诗句不能体现“落叶”表达的是漂泊、零落、孤苦的深沉情感,“木叶"创造的是辽阔、疏朗、苍凉的诗歌境界的一项()

A.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B.客堂无丝桐,落叶如秋霖。

C.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D.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4.概括材料一材料二的主要观点。

5.简述材料一、材料二在结构上的异同?

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关于文学的概念,在我国学界至今依旧是一个大问题。大众读者心目中的文学概念和学界的文学概念存在巨大分歧。比如,新世纪大众读者热捧的网络文学,学界就将其排除在文学理想国之外。再比如,现当代通俗文学作家作品,包括张恨水的社会言情小说、金庸的新派武侠小说等,虽被民间追捧,但学界的态度依然模糊。还有旧体诗词,明明赓续了中华千年诗脉,喜好者甚多,但学界很多人还不肯承认它是文学。所谓“正统文学”的门槛高不可企,既有的文学概念已然僵化,并不断地做排除法,将新兴的网络文学、传统的旧体文学逐一排除在外,以保护现有文学概念的纯洁性。在新媒介语境下,只有解放文学观念,才能促进新兴文学样式发展,才能激发传统民族文学活力。

章太炎在《国故论衡·文学总略》里说:“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这是一个很开放的文学观念,所以古代有文史哲不分家的说法。《文心雕龙》中有很多文体种类,不像现代以“三分法”或“四分法"划分出来的文体这么单调、机械和呆板。在现有文学概念支配下,文学变得越来越狭隘,既不能容纳新兴的文学样式,也不能接纳传统的文学类型,让很多文学写作者“无家可归”。我们亟待开放文学的“门户”,让文学百花园的大门永远敞开,不仅将网络文学、旧体文学纳入文学世界,还将影视文学重新纳入其中,不能继续在新文学(新诗、小说、散文、话剧)的文体板块中画地为牢,而是要寻找与新媒介对接的多种路径。

如果接纳了旧体诗词,那么活跃在互联网上的众多传统诗词写手和不计其数的受众就会作为文学人群而扩大诗歌阵容,提升诗歌人气。如果将古老而常新的楹联也纳入文学家族,那么每当新春佳节到来之际,就会有无数的文学爱好者自然地加入其中。一旦将影视文学、网络文学、通俗文学、应用写作等凡是与文字有关的文艺实践都纳入文学范畴,就不会对文学在新媒介语境中的价值与功能忧心忡忡。

事实上,新媒介时代的来临就如同历史上任何一次媒介革新一样,肯定会给即时文学带来巨大冲击,但绝不会导致文学的终结,反而总是给文学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随着现代印刷工业的兴起,中国报刊和图书出版业日益繁荣,带动近现代以来文学的飞速发展。无论是古代的印刷术还是现代印刷工业,在大力推动文学发展的同时,也引起文学内部的分化,尤其是引发雅俗文学的分流。宋元以来,白话小说作为通俗文学勃兴而逐渐取代诗文的主体地位,这与印刷术和传媒业的不断发展分不开。进入新媒介时代,网络文学的兴起同样被视为通俗文学在新世纪的新浪潮。不难发现,历史上所有的媒介革新运动都会将文学从高高在上的“殿堂”带到大众化的民间世界,带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中来。小说、戏剧、电影的兴起都是如此。德国学者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中对古典艺术光晕的消散痛心疾首,同时又对电影艺术推崇备至,因为他断定电影是一种能更好地为人民大众精神文化需求服务的新文艺形式。文学史上的很多经典作品最初也是作为通俗文学出场的。在新媒介语境中,不能一味地阳春白雪,雅俗并重才是文学的人间正道。

(摘编自李遇春《新媒介语境中重新审视“文学"范畴》)

材料二:

因为搞不清网络文学是什么,所以就有了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的困惑。如果我们确认,网络文学就是通俗文学,那么,它的标准和评价体系就不必从零建起。我们起码可以从这几个方向去做探索:

一是从传统中去找。网络文学继承了中外通俗文学传统,也受到了世界青年亚文化的深刻影响。看一部作品,要考察它的传统来源,它受了什么影响,在传统的脉络中去评估它的创造性,这是基本的批评方法。比如武侠小说,现代以来,从还珠楼主到金庸、梁羽生、古龙,就构成了参照系。

二是从网络性中去找。网络文学的重要创造,是它的交互性和读者参与度,它有效运用了网络技术的可能性。网络文学使创作和阅读几乎同步发生,长时间如此,形成一个日常化的交流场域。很多人诟病,网络文学为什么那么长?其实,长是通俗文学的常态。国外的通俗小说也是成系列,或者没完没了往下续。网络文学把这个特性发挥到极致,它提高读者黏性,深度地介入读者的生活——天天都要读一段。这也和媒介有关系,网络、手机客户端的发展,会深刻影响通俗文学的生态,影响它的艺术形式。

三是从读者反应去找。既然网络文学是面向大众的通俗文学,读者喜不喜欢就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实际上这也是市场标准。这里面的情况很复杂,读者是在海量的文本中做出选择,这个选择实际上不可能完全是自主自发的,要靠市场机制、广告和营销的帮助。要分析读者反应,看到这种反应背后的商业机制,看到商业机制是如何引导、调动读者反应的。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要看价值观。网络文学作为通俗文学,价值观的问题更加突出。它是消费的、娱乐的、日常的,你跟读一部网络小说,把自己代入进去,一跟就是一年,不自觉受到影响,这就叫潜移默化。这是真正的以文化人,一个人对世界、对内在自我的看法受到深刻影响。

总之,要充分考虑到网络文学的通俗文学属性,不能简单粗暴地把传统文学的标准拿来用。同时,网络文学也要强化文学自觉,把古今中外的优秀通俗文学作品作为参照,认真研究创作规律,提高思想和艺术水平。

(摘编自李敬泽《网络文学肩负巨大使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学界对“文学”的概念定义较窄,对网络文学、言情小说、旧体诗词的“文学"归类问题持模糊态度。

B.现代的文学文体按照“三分法”或“四分法"分类,不纳旧不迎新,让很多文学写作者找不到归属感。C.一旦旧体诗词、楹联、网络文学、应用写作等也被纳人“文学”范畴,文学写作和受众的人数将会迅速扩大。

D.网络文学有效运用了网络技术,创作和阅读同步性强,读者黏性高,这种文学生态的形成离不开媒介的影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章太炎认为:凡是以文字为载体的著述,都可以纳人“文学"范畴,文史哲不分家。

B.假如“文学”的范畴扩大,那么《长津湖《流浪地球》这样的影视作品也可以被称为“文学"。C.媒介革新必然会给即时文学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宋元以来白话小说取代诗文主体地位就是明证。

D.如果网络文学被视为通俗文学,文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便不用重建,可把成熟作品作为参照系。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画横线句子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

A.“阅见非遗”征文大赛参赛作品超3.5万部,包罗陶瓷、纺织、刺绣、风筝、戏曲等传统文化元素,借助新媒体网络平台讲好中国故事,为文化传承创新探索更多可能。

B.话剧《深海》获第九届中国戏剧奖·曹出剧本奖,该剧讲述了“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带队从零开始研制大国重器的故事,追溯与回望了新中国艰苦卓绝的强军之路。

C.“中国式”成为“新国潮”,网文改编的《雪中悍刀行》深度解码中国武侠精神,在江湖故事与东方美学的融合中打动观众,赢得观众喜爱,全网播放量超过60亿次。

D.100部网络小说被中国国家图书馆永久典藏,如今,在国家图书馆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红楼梦乡土中国)这样的经典作品,也可以看到(赘婿大国重工)这样受欢迎的网络文学。

4.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近些年网络文学市场规模庞大,这不仅得益于读者的支持,也得益于市场商业机制的运作。B.网络文学市场规模增长率呈波动状态,表明在新媒介时代,网络文学不能长久保持读者黏性。C.图中网络文学市场规模在逐年加大,这应该与手机客户端的普及和网络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

D.网络文学要想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需要在满足娱乐需求的同时承担起其在通俗文学中的使命。

5.班级举行读书分享会,有同学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喜爱的网络文学作品,对此,有小组成员提出“网络文学不是文学”的观点。请你结合两则材料,对他的观点进行反驳。(6分)

河南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传统的“乡贤"指的是村镇中多才多能、享有崇高威望、为社会作出贡献的致仕官员或社会贤达人士。“乡贤”一词最初出现在东汉。随着时代变迁,“乡贤"一词使用日盛,尤其是到了明清之际,一些为躲避政治、退隐乡里过着闲云野鹅日子的为官者和士大夫,成为“乡贤”阶层的主要构成部分,重构了乡村经济与社会秩序。“士大夫居乡者为绅”,“乡贤”转化为“乡绅”,获得功名而不为官的儒生和告老还乡的官员成为“乡绅”或者“乡贤"的主要成员,“乡绅”或者“乡贤"成为介于官、绅、民三种社会力量之间的阶层,“惟地方之事,官不得绅协助,则劝诫徒劳;绅不得官提倡,则愚迷弗信”。

“乡贤"既学识渊博又身居高位,其公道正直的品德,让乡民们信服。因此,“乡贤”积极化解乡里各种矛盾,处理乡民之间各种纠纷。在为乡民百姓谋取利益的同时,也获得了一言九鼎的话语权。到了明清之际,人才的作用日益彰显,“乡贤"很受地方政府重视,各州各县都设有乡贤祠,用以表彰与纪念对本地产生过影响的人物。历代“乡贤”都会协助官府处理诸如挖渠筑坝、抢险救灾、架桥修路等当地事务,还会发挥个人影响以淳化风俗、定纷止争、稳定秩序等。在基层社会发展进程中,“乡贤"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直到鸦片战争后,由于统治者的腐朽无能,加之外国列强侵略,“乡贤”不愿继续在台前服务乡民百姓,退而选择隐退,“乡贤"群体随之衰落。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乡贤”始终是联结最高统治者、治国理政者与乡民百姓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乡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综合各方利益,维持农村社会稳定,因此“乡贤”能得到官府、地方宗族、乡民的多方支持。“乡贤"成为一种荣誉称号,实际上是对享有这一称号者的人生价值、道德品质的一种正面肯定。

传统的“乡贤”发展到新时代,失去了作为“表彰的荣誉称号"的传统意义,仅保留“多才多能”的评价,因此被人们称为“新乡贤"。“新乡贤”涵盖的范围更广更宽泛,组成群体更多元,包括各种类型的精英人才,诸如技术能手、致富能人、德高望重的老干部等。他们有的在当地生活、工作:有的虽然在外地工作但通过项目或其他形式回到家乡,为当地的乡村发展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只要是能够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的人,无论是在体制内工作的离退休返乡的官员、教师、医护人员、军人,还是文人学者、企业家、海外华人华侨,甚至返乡大学生、在外打工经商的村民,都成为群众和政府认同的“新乡贤"。“新乡贤”这种多元、包容的群体结构,这种成长于乡村、在外拼搏并取得一定成绩的经历,既保障了资源的丰富性,又保障了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能充分发扬创新精神、实现乡村振兴的特质。

正是因为“新乡贤"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新乡贤”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将“乡贤文化”列入农村思想道德建设;2017年、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对“新乡贤文化"进行了阐析。“新乡贤”文化传承并发展了传统乡贤文化中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诚信友善等特点,并赋予“以乡情为组带,以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嘉言懿行为示范引领"的新时代特点,不单是传统中国文化在新时代乡村社会的表现,还有利于延续农耕文明、培育新型农民、涵育文明乡风、促进共同富裕,更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最终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推进。

(摘编自光明网《关系型社会资本:“新乡贤”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推动》)

材料二:

有研究表明,有无乡贤并非能否有效治理的原因,能否有效治理也并非有无乡贤的结果。构建一个集中有力的乡土权威才是推进当代农村治理的可靠路径。新乡贤与村两委间权责模糊:一方面,政府的主导作用无法得到有力保障,基层治理也不可能完全通过自治的方式实现;另一方面,村两委如果对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产生排斥心理,也会阻碍基层治理的进程。

在历史上,从乡贤中分化而来的地主和土豪劣绅剥夺农民利益,异化为“乡霸"和“宗族代言人”。新乡贤应当防止以权谋私情况的发生,如在农村土地流转承包、村办企业承包运营、国家征地补偿、村部或宗族集体资产等治理方面通过投机取巧来侵占集体或他人利益等等。维护群众利益,应当是新乡贤群体产生、发展的决定标准。

民间事务和矛盾纠纷中,乡民对于情感的接受程度往往要比对法律的接受程度高。新乡贤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准则处理矛盾时,要注意坚持法律底线。如若不然,新乡贤所形成的新阶层、新组织,会加重基层治理的负担,使矛盾和问题复杂化,违背新乡贤参与基层多元治理的初衷。此外,新乡贤的制度支撑应以精神支持为主,这是基于新乡贤自身有经济收入,只为发挥余热或回馈乡里的现实情况。新乡贤应有“不拿一分钱”的底气和中立态度,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乡民服务。

(摘编自《新乡贤:价值、祛弊与发展路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贤一词最早出现在古代东汉,是指村镇中有才能、有威望、有贡献的致仕官员或社会贤达人士。

B.“乡贤"能在一定程度上综合各方利益,协助官府治理基层,维持农村社会稳定,因此能得到多方支持。

C.“新乡贤”多元、包容的群体结构和独特的经历,既可以保障资源的丰富性,也可以在保障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充分发扬“新乡贤"的特质。

D.民间事务和矛盾纠纷中,乡民对于法律的接受程度往往要比对情感的接受程度高,新乡贤处理矛盾时要注意坚持法律底线。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大环境往往决定乡贤作用的发挥。近代以来,受统治者及外国列强的内外因素影响,乡贤服务乡民百姓意愿降低,转而选择隐退。

B.中国传统社会中,“乡贤”得到多方支持。“乡贤"作为一种荣誉称号,实际上是对享有这一称号者的一种正面肯定。

C.传统的乡贤,很受地方政府的重视。他们可以帮助地方政府推行政令,了解民意,也能发挥在淳化风俗等方面的个人影响力。

D.在当代农村治理中,乡贤起主导作用。如果村两委和新乡贤在参与乡村治理上不能产生合力,会阻碍基层治理。

3.下列不能作为论据证明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网络主播刘元杰成为优秀的自媒体人。通过他的介绍,当地产品得到了迅速的推广,订购量大增,村民们忙碌起来,收入也越来越高。

B.在京城服装界做得风生水起的张风国,毅然回到家乡发展壮大小杂粮产业,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让他们在家门口也能够打工赚钱。

C.韩愈在潮州刺史任上,驱鳄除害、关心农桑、释放奴婢、延师兴学,一心为民、造福一方,其功绩深受后人称颂。

D.共和国少将甘祖昌,回乡29年,带领乡亲修建了3座水库、25公里长的渠道、4座水电站、3条公路、12座桥梁,让大家的生活越过越好。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新乡贤下一个简要定义。

5.关于参与基层治理,材料二对新乡贤有哪些忠告?

答案

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1.B(A项,“庄子对天人关系做了清晰的阐释”错误,应该是老子对天人关系做了清晰的阐释C项,“以求得延年益寿,福泽绵延"错误,应该是以达到自由之境,进行自由的创造性的活动。D项,他认为这四点是养生的“终极目的”,无中生有)

2.A(“老子的观点与他完全相反"错误,根据原文“庄子在延续并发展老子生成论的基础之上”可见老子的观点与庄子的观点并非完全相反,且文中并没有提到老子是否强调天人之间的差异性)

3.B(A项,意思是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B项,意思是太阳升起时就下地干活儿,太阳下山了就返家休息,无拘无束地生活在天地之间,心中的快意只有我自身能够领会。B项符合“天人关系"中人要顺应自然规律的内涵。C项,意思是腐朽的东西可以转化为新奇的东西,新奇的东西也可以转化为腐朽的东西。D项,意思是小鸟在树上,只不过占有一根树枝;鼹鼠喝河水,也不过喝满肚子)

4.C(“庄子的养生之道重形体更重精神”错误,原文是“养生之道重在精神而不在形体")

5.①庄子认为,养生的根本方法是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庄子拒绝楚王聘请的行为,体现了庄子追求自由、不愿局限于朝政的思想。②庄子重视“保身全生”,追求“尽年"。庄子以神龟为喻,表达了人如果忘记世俗荣辱、功名利禄,就能保全身躯、尽享天年的思想。③庄子不仅追求生命的保全,还强调精神的齐全和完好。庄子以神龟为喻,拒绝楚王的聘请,顺应内心的需求,成就了自我精神的完好。(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若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得分)

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1.(3分)A(只要……就,充分条件不成立)

2.(3分)D(材料中没有提及孟子主张“求放心”,无中生有)

3.(3分)D(用“正如基督教文明坚持上帝的全善一样"论证儒家必然要有如此一个“人性本善”的预设,才能在理论上实现自洽,是类比论证)

4.(4分)①孟子性善论是儒家人生观、修身观、德治主义的政治观“内圣外王"体系大厦的基石。②性善论不是对实然人性的描述和验证,而是对人性本善、人性应善的信仰。人性论不是“科学”的,而是“哲学"的。(每点2分)

5.(6分)①周处年轻时横行乡里,被同乡的人认为是恶的存在。②除二害后认识到自己被当作一害,有了自我悔改的想法。经陆云圣贤之道的开导,立志改过自新,经历了人生的艰辛和意志的磨难,最终成为忠臣。③周处的善是在实践活动中锻造出来的,是自

觉培育和涵养德性的结果,证明了人性本善。(每点2分)

河南省周口市恒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答案】1.C2.B3.A

4.材料一:①“木叶”“落叶"是两种不同的诗歌形象,“木叶”常常脱离树木,而飘舞在空;“落叶"仅仅指秋叶本身,且铺陈于地。②“木叶”“落叶"创造不同的诗歌意境,“落叶”表达漂泊、零落、孤苦之类的深沉情感,“木叶"创造的是辽阔、疏朗、苍凉的诗歌境界。

材料二:①林庚先生《说“木叶”》一文对“木"这个意象的解析实际上有很大的片面性,因为有些含“木”的诗句还给人郁郁苍苍和荫浓茂盛的景象的感觉。②“木"与“树”给人的感觉大约只是有时不同,其原因与前人名句所引起的联想,音节和谐否、字面的生熟等问题有关。

5.①同:都是先提出观点,后再举例分析。

②不同:材料一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提出“‘落叶’和‘落木’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诗歌形象"的观点,然后从意象、意境两个层面分析“落叶”“落木"的不同之处,最后总结两者没有高下之分。材料二采用的是总分结构,先提出林庚对“木”的解析实际上有很大的片面性的观点,然后从“木"的暗示性和联想的不切实际、用词的约定俗成、音韵等角度论证自己的观点,最后没有总结。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木叶’从来都不能”与原文不符,原文为“几乎从来都不能"。

B.“‘木叶’后常常跟‘下’‘脱’等动词”错,原文为“有时是‘脱’"。“完全脱离了树”也错,用“木叶"时,“木叶”也可停留在树上,“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就是例证。

D.“每一句都有绿化之美,绝对没有黄色的给人以光秃秃的树干的感觉”扩大范围,只是作者所列举的有关“木"的诗句有这种感觉,且“每一句都有绿化之美”表达绝对,文中有“似乎"二字,是一种推测。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以及观点的能力。

B.“材料一认为,因为那些写落叶的诗句,常常带着游子的感伤……所以落叶才有枯萎,飘零,无所归依等暗示性”错误,原文相关信息有“李白的《秋风词》里也有落叶:……落叶在风中聚合又扬散,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正反映着抒情主人公相思而不得见的辗转难安”,可见因果关系颠倒。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容分析文中论点理解论据能力。

A.“木”体现的是郁郁苍苍和荫浓茂盛的景象,给人生机和活力,不能表达题干中的情感。

B.写接待客人的厅堂寂静无声,簌簌而下的落叶仿似绵绵不休的秋雨,可以体现漂泊、零落、孤苦的深沉情感。

C.意思是兴庆官和甘露殿,处处萧条,秋草丛生。宫内落叶布满台阶,长久也不见有人打扫。能体现漂泊、零落、孤苦的深沉情感。

D.写的是时间已到了九月,秋深了,天凉了,窗外频频传来撩人心绪的捣衣声和秋风催落叶的声音,表达了漂泊、零落、孤苦、苍凉的深沉情感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提取信息并概括观点的能力。

分析材料一开头两段“‘落叶’与‘木叶’在诗歌形象的暗示性上是迥然有别的,‘落叶’与‘木叶’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诗歌意象"一、‘落叶’是有别于‘木叶’的诗歌形象”“’落叶’,着重在‘落’字,可以飘摇于空,但更多的情况是委顿于地;而‘木叶’几乎从来都不能表示地上的落叶”,以及第一层的总结段“由此我们可以总结:‘落叶’和‘木叶’是两种不同状态的秋叶。‘木叶’造成的联想是包含着树木的形象的,是树叶从枝头飘摇而下的画面;而‘落叶’则摒弃了树木的形象,仅仅是秋叶本身,并且常常是铺陈在地面的”得出答案①。

结合“二、‘落叶’有别于‘木叶’的诗歌境界"‘落叶’与‘木叶’唤起了不同的联想,塑造出不同的诗歌形象,自然也就创造出不同的诗歌意境”“概括言之,‘木叶’创造的是辽阔、疏朗、苍凉的诗歌境界;而‘落叶’则表达的是漂泊、零落、孤苦的深沉情感"得出答案②。

材料二:“林庚先生《说‘木叶’》一文实际上有很大的片面性”“林庚先生抓住屈原九歌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便扩大到全面……便得出结论"从这些都用了‘木’字的有名的诗句中我体会不出一点……相反地,他们在用了“木”字的诗句中恰巧描绘了郁郁苍苍和荫浓茂盛的景象,每一句中似乎都有绿化之美,绝对没有黄色的给人以光秃秃的树干的感觉”,得出答案①。

由“大约木与树给人的感觉只是有时不同,其原因恐与前人名句所引起的联想有关,和音节的谐否、字面的生熟等问题也有关。如果引更多的诗句来作更细的分析,结论就一定会不同一些”得出答案②。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并比较两则材料结构特点异同的能力。

材料一第一段说“林庚先生《说‘木叶’》一文指出‘落叶’与‘木叶’在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上是有相同之处的:……‘落叶’与‘木叶’在诗歌形象的暗示性上是迥然有别的,‘落叶’与‘木叶’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诗歌意象”,后面结合例子进行分析。

材料二第一段说“林庚先生《说“木叶”》一文实际上有很大的片面性”,后面举例分析。

综上①同:都是先提出观点,后再举例分析。

②不同:材料一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比如第一段结尾“‘落叶’和‘木叶’在诗歌形象的暗示性上是迥然有别的,‘落叶’和‘木叶’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诗歌意象”,即先提出观点,说明“‘落叶’和‘落木’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诗歌形象”,然后从意象(一、“落叶”是有别于“木叶"的诗歌形象)、意境(二、“落叶”有别于“木叶"的诗歌境界)两个层面分析“落叶”“落木"的不同之处,最后总结两者没有高下之分:作为诗歌形象,“木叶”和“落叶"没有高低上下之分,各领风骚,各成佳境。

材料二采用的是总分结构,先在第一段“林庚先生《说“木叶”》一文实际上有很大的片面性"提出林庚对“木”的解析实际上有很大的片面性的观点。

然后从“木"的暗示性分析:“从这些都用了‘木’字的有名的诗句中我体会不出一点‘树干’以及‘黄色的暗示性’来”。

接着说明联想的不切实际:“‘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依照林庚先生的观点,树‘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大约木与树给人的感觉只是有时不同,其原因恐与前人名句所引起的联想有关"。

又从用词的约定俗成、音韵等角度论证自己的观点:“和音节的谐否、字面的生熟等问题也有关。如果引更多的诗句来作更细的分析,结论就一定会不同一些”。

最后结尾段“至于林庚先生所引杜甫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木’字固然胜‘叶’,但‘落叶满空山’(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也是十分好的句子,不能用‘落木’的例子来强为衡量。艺术形象是要根据具体例子来作分析的,不能笼统地一概而论"没有总结。

综上可见二者结构的不同。

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A【解析】“持模糊态度”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一段可知,学界是对包括张恨水的社会言情小说在内的现当代通俗文学作家作品持模糊态度,对网络文学、旧体诗词的态度并不模糊。

2.B【解析】A项,根据原文“章太炎在《国故论衡·文学总略》里说:‘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这是一个很开放的文学观念,所以古代有文史哲不分家的说法"可知,“文史哲不分家”是古代的说法,材料没有表明这是章太炎的观点。C项,“媒介革新必然会给即时文学带来新的发展"错误,原文是“给文学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即时文学不等同于文学。D项,“文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便不用重建"错误,根据原文“如果我们确认,网络文学就是通俗文学,那么,它的标准和评价体系就不必从零建起”,这里的“它"是网络文学,不是“文学”。故选B项。

3.D【解析】“在新媒介语境中,不能一味地阳春白雪,雅俗并重才是文学的人间正道"的观点是,“文学”应该扩大文学概念,雅俗并举,新文学(新诗、小说、散文、话剧)文体和网络文学等作品,都共同属于“文学"范畴。A项,讲的是“阅见非遗”征文大赛讲好中国故事,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不属于画线句子观点。B项,讲的是话剧获奖,话剧是学界认可的新文学,属于“雅”,没有涉及“俗”。C项,讲的是江湖故事与东方美学的融合,赢得了观众喜爱,不属于画线句子观点。D项中,《红楼梦》《乡土中国》是经典作品,属于“雅”,《赘婿《大国重工》等网络文学作品是“俗”,这两类文学作品都受到重视,观点和画线句子一致。故选D项。

4.B【解析】“网络文学不能长久保持读者黏性"错误。网络文学市场规模增长率与读者黏性并无直接关系。

5.【答案】①认为“网络文学不是文学”的同学,在“文学"概念的定义上认知狭窄,在新媒介语境中,需要解放文学观念,才能促进新兴文学样式发展,才能激发传统民族文学活力。②在新媒介语境中,必须开放文学的门户,雅俗并重才是文学发展的人间正道,网络文学继承了中外通俗文学传统,具有通俗文学的属性,应属于“文学”的范畴。③“网络文学"有效运用了网络技术,交互性和读者参与感强,读者黏性高,又符合通俗文学“长”的特点,在新媒介语境中扩大了“文学"的艺术形式。④“网络文学”是面向大众的“俗"文学,读者喜欢,市场欢迎,有受众就有存在的意义。⑤如果网络文学的价值观正确,能做到以文化人,影响读者对世界、对自我的看法,那就可以归到“文学”范畴里。(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题干要求对小组成员提出的“网络文学不是文学"的观点进行反驳。根据材料一的中心论点和材料二的二、三、四、五段的主要内容,对“网络文学不是文学”的观点进行针对性反驳即可。

河南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答案】1.D2.D

3.C4.新乡贤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同本地乡土有联系的,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和引领性,在某方面能力突出或成就突出,能够为乡村振兴作出重要贡献的社会贤达和精英。

5.①新乡贤需与村两委明确权责。②新乡贤要维护群众利益。③新乡贤在处理矛盾时应坚持法律底线。④新乡贤在为乡民服务时不能为自己牟利。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乡民对于法律的接受程度往往要比对情感的接受程度高"错误。由原文“民间事务和矛盾纠纷中,乡民对于情感的接受程度往往要比对法律的接受程度高。新乡贤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准则处理矛盾时,要注意坚持法律底线”可知,应该是民间事务和矛盾纠纷中,乡民对于情感的接受程度往往要比对法律的接受程度高。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在当代农村治理中,乡贤起主导作用"错误。由原文“有研究表明,有无乡贤并非能否有效治理的原因,能否有效治理也并非有无乡贤的结果”“政府的主导作用无法得到有力保障"可知,文中没有说乡贤在基层治理中起主导作用,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政府”。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韩愈在潮州时是在职官员,不是乡贤;所以他的事迹不能作为论据来证明材料一观点。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在材料一第四段中的内容中,依据“传统的‘乡贤’发展到新时代,失去了传统作为‘表彰的荣誉称号’的意义,仅保留‘多才多能’的评价,因此被人们称为‘新乡贤’"可知,新乡贤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多才多能”的;

依据“为当地的乡村发展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只要是能够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的人"可知,“新乡贤”是为当地的乡村发展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的有智慧和力量人;

根据“‘新乡贤’文化传承并发展了传统乡贤文化中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诚信友善等特点,并赋予‘以乡情为组带,以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嘉言懿行为示范引领’的新时代特点"可知,新乡贤应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和引领性;

再依据下定义的基本形式,陈述对象“新乡贤”做主语,谓语是“是”,宾语为“的人”或“精英人才"。所以参考答案为:新乡贤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同本地乡土有联系的,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和引领性,在某方面能力突出或成就突出,能够为乡村振兴作出重要贡献的社会贤达和精英。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新乡贤与村两委间权责模糊:一方面,政府的主导作用无法得到有力保障,基层治理也不可能完全通过自治的方式实现;另一方面,村两委如果对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产生排斥心理,也会阻碍基层治理的进程”可知,新乡贤需与村两委明确权责。

由原文“新乡贤应当防止以权谋私情况的发生,如在农村土地流转承包、村办企业承包运营、国家征地补偿、村部或宗族集体资产等治理方面通过投机取巧来侵占集体或他人利益等等。维护群众利益,应当是新乡贤群体产生、发展的决定标准"可知,新乡贤要维护群众利益。

由原文“民间事务和矛盾纠纷中,乡民对于情感的接受程度往往要比对法律的接受程度高。新乡贤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准则处理矛盾时,要注意坚持法律底线。如若不然,新乡贤所形成的新阶层、新组织,会加重基层治理的负担,使矛盾和问题复杂化,违背新乡贤参与基层多元治理的初衷”可知,新乡贤在处理矛盾时应坚持法律底线。

由原文“新乡贤的制度支撑应以精神支持为主,这是基于新乡贤自身有经济收入,只为发挥余热或回馈乡里的现实情况。新乡贤应有‘不拿一分钱’的底气和中立态度,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乡民服务"可知,新乡贤在为乡民服务时不能为自己牟利。河南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汇编

诗歌默写

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国殇行①刘克庄

官军半夜血战来,平明军中收遗骸。

埋时先剥身上甲,标成丛家高崔嵬。

姓名虚挂阵亡籍,家寒无俸②孤无泽。

呜呼诸将官日穹③,岂知万鬼号阴风!

[注]①国殇:指为国牺牲的人。诗人看到南宋朝廷偏安于江南一隅,边疆战士浴血奋战却遭遇不公,遂有感而作此诗。②俸:根据南宋诏令,战死者的遗族可享有一笔“军赏”。③穹:高。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二句从宋朝大军出师作战败北、撤军还营写起,起笔便营造了一种悲壮的气氛。

B.第三、四句写掩埋遗体之前先剥下战士们身上的铠甲,“先"字直斥将帅重物不重人。

C.第五、六句着一“虚”字,写出阵亡战士的妻儿老小得不到任何报酬抚恤的悲惨现状。

D.这首七言律诗截取宋军“血战"之后的几个典型画面,看似纯属客观叙述,却形象鲜明。

16.结尾两句饱含了诗人浓郁而沉痛有力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______”一句可以看出子路性格直率,“______"一句传神地表现了子路说完自己的理想后孔子的反应。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用以消除弟子顾虑,让弟子们畅所欲言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设想他去治理国家三年后,取得的成果是“______,______"。

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蓦山溪①

辛弃疾

赵昌父赋一丘一壑②,格律高古,因效其体。

饭蔬饮水③,客莫嘲吾拙。高处看浮云,一丘壑、中间甚乐。功名妙手,壮也不如人,今老矣,尚何堪堪钓前溪月。

病来止酒,辜负鸬鹚杓④。岁晚念平生,待都与、邻翁细说。人间万事,先觉者⑤贤乎深雪里,一枝开,春事梅先觉。

【注】11195年,辛弃疾于福建任上被弹劾罢官,本词作于作者退隐田园之后。②一丘一壑:作者退隐之地有小丘和沟壑,是作者退隐之地的代称。③饭蔬饮水;语出《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④鸬鹚杓:一种酒具。⑤先觉者:赵昌父归乡稍晚于作者,作者戏称自己是“先觉者"。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词开头介绍了词人罢官归隐田园后的日常生活,词人希望朋友不要嘲笑自己这样愚拙的生活状况。

B.“病来止酒”两句借景抒情,写出了词人因老来生病时要戒酒而只能辜负酒具,内心充满了无奈之感。

C.“深雪里"三句描写雪中梅花察觉到春天即将到来的信息,与“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有异曲同工之妙。

D.在这首词中,作者似乎把一切都看得闲淡无谓,其实这并不是作者的本意,而是作者对现实政治的失望与悲叹。

16.用典是辛弃疾诗词的一大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词的上阕是如何通过用典来表达情感的。(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问志,曾皙用“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暮春时节人们在沂水边快乐游玩的情景,表达了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

(2)杜甫的《登岳阳楼》开篇蕴含强烈的今昔对比之感,接下来两句“_____________,”描写洞庭湖极其恢弘的气象。"

(3)“春风”是古代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常用来抒情咏怀,比如“_____________,"。

河南省周口市恒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曲词,完成下列小题。

游园

汤显祖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13.下列对这支曲子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曲词开头写姹紫嫣红的美好景色都给了断井颓垣观赏,由物及人,一种自怜的情绪从杜丽娘的心头油然升起。

B.“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突出了良辰美景与赏心乐事之间的矛盾,指出了杜丽娘黯然的心情与艳丽春光间的不和谐。

C.“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一句是说,封建家长们把这美好的春光看得太卑贱了。

D.此曲表现了杜丽娘游园恨晚、青春寂寞的悔怨,进而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观念对少女青春的无情摧残。

14.这支曲子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杜丽娘怎样的思想情感?

15.按要求填空。

(1)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

(2)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_____________,咏而归。(《论语·_______》)

(3)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哂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5~16题。

金陵晓发

姚鼐

湖海茫茫晓未分,风烟漠漠棹还闻。

连宵雪压横江水,丰壁山腾建业云。

春气卧龙将跋浪,寒天断雁不成群。

乘潮鼓楫①离淮口,击剑悲歌下海②溃。

【注】①“鼓楫":化用《晋书·祖邀传》“中流击楫”的典故。后用来形容收复失地、报效国家的激昂意气或忧国忧民的慷慨激昂之情。②海:海边,此处用以指长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题目明确诗人在清晨从金陵启程.诗歌中“晓未分"连宵”“建业"等对此也有照应。

B.诗人在春天乘船出发,烟波缭绕,只见水天茫茫无涯;一片寂静,只闻船棹击水之声。

C.“山腾建业云”与《登泰山记》中“半山居雾若带然"都以动态的云雾衬托山峰的高耸。

D.雪压江水,春寒浓重,断雁独飞,路途艰辛,但诗人还是趁着涨潮时离开淮口,直下长江。

16.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___,___”点明自己多愁善感以至于早早白头。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在听到老师的提问后,先是乐音渐缓,接着“___,___”,从中可见其从容洒脱面又谦恭的态度,

(3)小组讨论时,李明想证明“长江”这一意象在古诗文中很常见,但一时想不起合适的诗文来,小刚提醒他,“___,___"两句中就包含这一意象。河南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