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三中学2024届中考语文猜题卷含解析_第1页
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三中学2024届中考语文猜题卷含解析_第2页
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三中学2024届中考语文猜题卷含解析_第3页
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三中学2024届中考语文猜题卷含解析_第4页
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三中学2024届中考语文猜题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三中学2024届中考语文猜题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也可以预作筹划,不妨就预作筹划,以解除近忧。②不过,远虑是无穷尽的,必须适可而止。③有些远虑,可以预见却无法预作筹划,那就暂且搁下吧,车到门前必有路,何必让它提前成为近忧。④总之,应该尽量少往自己心里搁忧虑,保持轻松和光明的心境。⑤还有一些远虑,完全不能预见,那就更不必总是怀着一种莫名之忧,自己折磨自己了。⑥中国人喜欢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固然不错。A.⑥②③⑤①④ B.①③⑤⑥②④C.④⑥①⑤③② D.⑥②①③⑤④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网络的轮番炒作下,使“蓝瘦香菇”这个词语迅速走红,一时间成为了2016年的网络热门词汇。B.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C.近年来,各大卫视的跨年演唱会使观众审美疲劳是因为其跟风严重、缺乏创意、没有特色造成的。D.互联网浅阅读使人们蜻蜓点水般地广泛采集碎片化的信息,但无法促进深度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修身养性、完善自我的功能,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B.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尽量避免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C.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D.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项是()A.污秽(huì)冗杂(rǒng)浑身解数(xiè)咬文嚼字(jué)B.畸形(jī)拂晓(fó)骇人听闻(hài)引吭高歌(háng)C.湖泊(bó)瓦砾(lì)屏气凝神(bǐng)苦心孤诣(yì)D.阔绰(chuò)挫折(cuò)锋芒毕露(lù)万恶不赦(shè)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五一”小长假第三天,外地游客陆续返程,武汉元素的商品受热捧。锁鲜系列的鸭脖、鸭锁骨、鸭翅成最受欢迎的单品。“虽然家附近也有门店,但带回去很有仪式感。”有湖南游客说。B.天气和风力对帆船比赛至关重要,没风什么都做不成,我们综合了近二十年东湖地区气象资料,将本次比赛选择在四月底到五月初举行,这7天的比赛,有三个比赛日无风,不适合比赛。C.兵兵的原型来自中华鲟,主要生活在长江流域,而在长江大桥上通过光影表演军运元素,让兵兵带着大家一起走近军运,让世界目光聚焦武汉世界级城市中轴文明景观带风貌。D.在故宫“疯了”的设计师和文案策划脑洞大开之下,一个个正襟危坐、君主无情的皇帝变得栩栩如生,有血有肉起来,那些冷冰冰地活在历史教科书里宫女妃嫔也重新焕发出迷人的魅力。6.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2011年到2017年,北京市先后实施了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和平原地区重点区域绿化建设工程。截至2017年底,已累计完成平原地区造林117万亩,在平原地区形成万亩以上的大片森林23处,千亩以上绿色板块210处,栽下的新林面积相当于110个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大小。初步建成了以大面积森林为基底、大型生态廊道为骨架、九大楔形绿地为支撑的城市森林生态格局。2018年北京市启动了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新一轮工程计划将新增森林湿地100万亩,到2022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以上,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6平方米。本着“无界森林、宜居城市”的理念,新一轮工程将造林绿化建设与山、水、原、城有机融合,通过综合治理,逐步实现①的规划愿景。北京建立了全面、有效的空气质量管理体系。这套体系包括:完备的法治系统、系统性的环保规划、严苛的地方排放标准、强而有力的监控体系,以及北京市民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在过去20年间,北京市范围内建立了1000多个空气监测站,对PM2.5在内的6种污染气体进行监测,并实时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向公众告知。其次,北京市商用、民用供电供暖结构优化,有助于减少大气污染的排放。截至2018年底,北京市能源消耗中,超99%为电力、天然气和其他清洁能源,城镇地区已告别“烧煤取暖”。北京还把高排放机动车治理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在2012年起施行的“国五”排放标准,以及高补助刺激下的新能源车推广政策,汽车尾气排放所产生的PM2.5明显减少。2018年北京新建28处城市休闲公园,并在东城、西城、海淀等区新建了20处具有自然特色的城市森林,还建设了121处小微绿地和口袋公园。这些绿地和公园虽然面积不大,但紧邻居民区,为附近百姓提供了一个活动场所,让市民能“推窗见绿、出门进园”,非常方便。午后暖阳下,西城区东福寿里口袋公园中,胡同里的老人们围坐在古色古香的亭廊下闲话家常,周围绿植环绕。胡同居民李健说,过去胡同里到处私搭乱建,到了夏天蚊子还特多,让人“闹心”,后来经过整治,胡同面貌焕然一新。福寿里口袋公园是北京近年来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缩影。通过多元增绿、见缝插绿和精准建绿,市民身边的绿色越来越多,城市生态得到了极大改善。1.依据上下文,在(材料一)横线处填入语句都正确的一项是A.①城乡林茂鸟语、浅山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B.①城乡林茂鸟语、平原蓝绿交融、浅山层林尽染C.①浅山层林尽染、城乡林茂鸟语、平原蓝绿交融D.①浅山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林茂鸟语2.阅读(材料二)的图文,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3.请你结合上面三则材料,说明近年来北京生态环境持续变好的表现。7.古诗文默写天空。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_________________。(苏轼《浣溪沙》)晓雾将歇,_________;夕日欲颓,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叔书》)8.走进文学名著,沐浴经典阳光。根据提供的材料,填写相应的人物(名字)或故事名称(选做其中三小题)。原来挑上冈子时,两桶都是好酒。七个人先吃了一桶,刘唐揭起桶盖,又兜了半瓢吃,故意要他们看着,只是叫人死心塌地。次后,吴用去松林里取出药来,抖在瓢里,只做走来饶他酒吃,把瓢去兜时,药已搅在酒里,假意兜半瓢吃,那白胜劈手夺来,倾在桶里。这个便是计策。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这个唤作“

”。

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说吧!”曹先生点了点头。开始说过去的事,从怎么由乡间到城里说起。本来不想说这些没用的事,可是不说这些,心中不能痛快,事情也显得不齐全。他的记忆是血汗与苦痛砌成的,不能随便说着玩,一说起来也不愿掐头去尾。每一滴汗,每一滴血,都是由生命中流出去的,所以每一件事都有值得说的价值。香蔷薇,青蒿,茉莉,石竹,玫瑰都早已把芳香作为晚间祭品奉献出来了;这股新的香味既不是灌木香又不是花香,而是——我很熟悉——的雪茄的香味。我回过头来听听。我看见果实正在成熟的树木。我听见夜莺在半英里以外的树林子里歌唱。二、阅读9.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社日谢逸①雨柳垂垂叶,风溪细细纹②。清欢唯煮茗,美味只羹芹③。饮不遭田父④,归无遗细君⑤。东皋⑥农事作,举趾⑦待耕耘。①谢逸:字无逸,自号溪堂,抚州临川人,送“江西诗派”诗人。隐居乡里,布衣终身。②风溪细细纹:微风吹拂,水生细纹。③羹芹:煮芹为羹。④田父:依杜甫诗意,田父指邀请友人饮酒的农夫。⑤细君:用东方朔典故,指妻子。⑥东皋:水畔高地。⑦举趾:举脚,下田。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描写了春社时节淳美的田园风光。B.首联描摹了一幅春雨丝丝,垂柳依依,微风细细,水波粼粼的早春图画。C.颔联主要写了诗人在煮茶喝羹过程中体会到的快乐之情。D.颈联是说喝酒没有知音,赠妻没有物品,言中流露出哀伤之情。2.下列对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格调清新自然,充满了生机和乐趣。B.诗人表现了诗人安贫乐道的淡泊情怀。C.全诗紧扣“待”字,表现诗人慵懒散漫的生活态度。D.此诗用词精炼,用典贴切,用情真挚。10.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曹刿论战(节选)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曹刿分析鲁庄公治理国家的特点。 B.交代了鲁齐两国作战的具体时间。C.分析了作战前取信于民的重要性。 D.交代了曹刿请求见鲁庄公的原因。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3.选文“______”交代了作战背景,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围绕“____________”展开。11.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棉花糖那年,老家的炊烟像云朵一样悠悠地飘着。晌午,父亲拖着一身的泥巴吭哧吭哧地走回家。这日头!父亲心里一阵嘀咕。“回来了?”母亲把毛巾递给父亲。“嗯,先喝口水。”父亲走到水缸边,用勺满满地盛了一碗凉水,咕噜一声灌进肚里。我那时年龄小,每天屋里屋外跑。父亲背着一大摞农具进院门时,我每次比母亲跑得快。“丫头,又看我喝水?”父亲滴着汗珠朝我笑。“甜吗?爹。”我两手搭着缸沿咯咯地笑弯着头。“甜,很甜,像吃棉花糖。”爹又笑。于是那天起我记住了棉花糖的滋味,做梦也想吃棉花糖。后来我上学了,看到学校的门口有流动的商贩卖好看的棉花团一样的东西。同学们说那是棉花糖。棉花糖?我禁不住诱惑,用零碎的硬币买了一小团吃。真的很甜,还带着香味。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想着父亲陶醉的样子。父亲说缸里的水是棉花糖味,这是真的吗?难道是棉花糖化了变的?我急切地穿过窄窄的田埂,我没见到父亲行走的身影,却看见母亲提着竹杆沿着河塘在追赶鸭群。我打开家门,扔下书包就蹿到院里的水缸边。我个子矮,踮着脚看不到水的影子。我端来一把椅子站上去,才终于看见那一汪被父亲快喝光了的棉花糖水。“你不要命了?”母亲不知啥时候进来的,见我的头隐没在缸里,大叫起来。我后来对母亲说:“没有您一声叫,我也许就掉不进缸里去,也不会明白缸里的水根本不是棉花糖的味。”父亲惊慌地把我湿漉漉从缸里拎了出来,嘴里咕噜噜地想说什么。然后我看见父亲舀了一瓢水喝,父亲那会儿喝水的样子一点也不好看。当然我不敢问缸里的水甜不甜,因为我已经知道水不是棉花糖味的。惊魂未定的母亲给我换干衣服后去了堂屋,我根本没想到她会去找那根赶鸭的竹杆来打我。

“你这是作啥?放下!”父亲扔了水瓢吼道。“今天不打她一下,明天还会掉进缸去。”母亲气着说。我受了太大的惊吓,在两个水缸缝隙里躲藏。“出来!”父亲朝我喊。我从缸缝里看见父亲的脸铁青,筋脉一根根在颤抖。“不出来我要砸缸了!”父亲嗓门特别大。

我只好出来,我想父亲一定不会打我,因为他从来没打过我,刚才还阻止了我母亲的竹杆。但我很快感到不妙了,父亲的眼睛转来转去显然是在寻找打我的家伙。果然父亲在堆满农具的墙角一顿乱翻,第一次他拿起一根粗大的竹棍子走到我跟前,把我吓得半死。第二次他换成扁担又走到我跟前,我哭着求饶。第三次他拿起一顶草帽,我破涕为笑。然而父亲还是没打下来。而这时让我惊奇的是父亲蹲在地上拼命地在拔一根草。拔草作啥?我呆呆地看着父亲。“站好了!”父亲站起身命令我。我很听话,毕恭毕敬地站着。随着一阵风吹过颈部,父亲说惩罚结束。原来父亲用那根草在我脸上打了一下。我用手摸了摸自己的脸。有点痒。晚上,父亲来到我床头边,问:“丫头,疼吗?”我大哭起来,紧紧地抱住了父亲。“小孩子不能喝生水,要得病的。”父亲微笑着对我说。“今天我买了棉花糖吃,爹不是说缸里的水和棉花糖一个味吗?”我伤心地说。“爹骗你的。”父亲愣愣地看着我。父亲走的那年我正读大学。有一天,我接到加急电报,告知父亲病危的消息,我连夜乘火车赶回老家。父亲一直等着我,在病床上他老泪纵横地捏紧着我的手。可父亲的手冰冷。“爹……这辈子……只打过你……一次。”父亲喘着气说。“您……一次……也没打过。”我感动得泣不成声。母亲在一边默默地流着泪。“爹,还记得这个吗?我把它带回来了。”我从书包里取出一个小布包,一层层地打开。“一根草?”周围的人全惊讶万分。我把那根草轻轻地放到父亲的手心上,然后我把自己的手放上去,再把父亲的五指合起来……1.本文描写了一位慈爱的父亲,主要通过哪些事情来表现的?请简略概述。2.水缸里的凉水明明不甜,父亲为什么要说“甜,很甜,像吃棉花糖。”?3.“父亲的脸铁青,筋脉一根根在颤抖”表现了父亲当时怎样的心情?4.在父亲寻找打“我”的家伙的过程中,“我”的神情随之发生了哪些变化?(用文中的词语回答)吓得半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呆呆地看着5.请结合选文说说文中“一根草”的特殊含义。6.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对父爱或母爱的理解。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雪花的形状是什么样的①雪花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呢?②一百多年前,冰川学家们已经开始详细描述雪花的形态了,西方冰川学家的鼻祖丁铎耳这样描述雪花:“这些雪花有的像美丽的小侧舌,有的圆形,有的箭形……但都没有超出六瓣形的范围。”③雪花的基本形状是六角形,但在不同的环境下,却可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六角形雪片和六棱柱状雪晶是雪花的最基本形态,其它形态不过是这两种基本形态的发展、变态或组合,许多学者用显微镜观测过成千上万朵雪花后发现:形状、大小完全一样和各部分完全对称的雪花,在自然界中是无法形成的。在已被人们观测过的雪花中,再规则匀称的雪花,也有畸形的地方。这是因为雪花周围大气里的水汽含量不可能上下左右四面八方都一样,只要稍有差异,水汽含量多的一面总是要增长得快一些。④为什么雪花的基本形态是六角形的片状和柱状呢?这和水汽凝华结晶时的晶体习性有关。水晶和冰晶一样,都是六方晶系,不过水晶是二氧化硅(SiO₂)的结晶,冰晶是水(H2O)的结晶罢了。⑤李白有诗句:“燕山雪花大如席。”雪花真的有那么大吗?事实上,我们能够见到的单个雪花它们的直径一般都在0.5-3.0毫米之间。这样微小的雪花只有在极精确的分析天平上才能称出它们的重量,大约300-1000个雪花加在一起才有一克重。有位科学家粗略统计了一下,一立方米的雪里面约冇60-80亿颗雪花,比地球上的总人口数还要多,雪花晶体的大小,完全取决于水汽凝华结晶时的温度状况。据研究,温度对雪晶大小存在影响:当气温为-36℃时,雪晶的平均面积是0.01平方毫米;当气温为-24℃时,平均面积是0.034平方毫米;气温为-18℃时,平均面积是0.084平方毫米。⑥不难看出,雪花是很小的。不要说“大如席”的雪花科学史上没有记录,就是“鹅毛大雪”,也不客易遇到。有些文学作品描写天气严寒时,喜欢用“鹅毛大雪”来形客。其实,“鹅毛大雪”是气温接近0℃左右时的产物,并不是严寒气候的象征。相反,雪花越大,说明当时的温度相对比较高。单个的雪花晶体,直径最大也不会超过10毫米,至多像我们指甲那样大小,称不上鹅毛大雪,在温度相对比较高的情况下,雪花晶体很容易互相联结起来,这种现象称为雪花的并合,尤其当气温接近0℃,空气比较潮湿的时候,雪花的并合能力特别大,往往成百上千朵雪花并合成一片鹅毛大雪。因此,严格地说,鹅毛大雪并不能称为雪花,它仅仅是许多雪花的聚合体而已。(选自《人民网》有删改)1.下列关于“雪花”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雪花的基本形状是六角形,但在不同的环境下,却可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形状。B.雪花的各部分有可能完全对称,但有些看似规则均匀的雪花,也有畸形的地方。C.雪花晶体的大小,取决于水汽凝华结晶时的温度,温度相对较低,雪花会越小。D.雪花在气温接近0℃,空气比较潮湿的时候,往往会并合成一片鹅毛大雪。2.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题目以设问的形式,既明确了说明对象,又激发了阅读兴趣,富有吸引力。B.文章第③段中加点的词语“许多”,限定了范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C.文章第⑤段画线句运用列数字、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说明了雪花的晶体微小。D.文章运用逻辑顺序说明了雪花的基本形态,晶体大小以及鹅毛大雪的形成原因。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A.水晶和冰晶都是六方晶系,所以雪花的基本形态是六角形的片状和柱状。B.单个的雪花晶体,直径最大也不会超过10毫米,至多像我们指甲那样大小。C.雪花周围大气里的水汽含量不可能都一样,水汽含量多的一面增长得较慢。D.严格地说,鹅毛大雪并不能称为雪花,它仅仅是许多雪花的聚合体而已。13.记叙文阅读滴水之恩唐敏①紫红色的天空渐渐变成暗黑,我孤单地走在村路上。②为了寻找据说矗立在附近田野中的“字库”古塔,我来到这个金黄菜花亦开亦败的陌生乡间。当我绕过好些小桥流水人家,再寻回先前下车的小街时,早已错过了返程的班车。想起明早课堂上那十多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踏上了30里的归途。③雷声从远处沉沉地压过来,闪电已在天边耀眼地勾勒……④我边走边期盼着能搭上顺路的车。一辆卡车嘶吼着爬上山坡,然而司机丝毫不理会我极力挥舞的手臂,绝尘而去。⑤雷声越滚越近,大雨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瓢泼而下。⑥终于,一辆小拖车被我拦在了路中央。烟尘未散,我已冲到了驾驶室的窗下。看到司机的一瞬间,我便认出了他……⑦几个月前,我来到马山小镇见习,看见他颓废地斜靠在土墙根下,衣衫不整,须发蓬乱,无神地半合着眼。人们在他身边窃议着,却不愿多事,怕帮助这样一个来路不明的人会给自己惹来意想不到的麻烦。虽然这个潦倒的人并没有在面前放一只乞讨钱币的碗,但我确信,他一定又渴又饿,于是我到几步之外的茶水摊买了一杯水、一块糕递给他。他无神的眼并没有因我的热心而闪亮,他甚至都未抬眼看一看,便自顾自地吞食起来。“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我规劝了那个流浪汉一句,便走开了。⑧眼前这个人虽然整洁而精神,我还是认出了他。我焦灼地问:“去马山吗?”他迟疑了一会儿,点了点头。我连声道谢,赶紧爬进了驾驶室。⑨小拖车颠簸着,他燃着的烟头,红红的亮点忽明忽灭。“你是马山人?”他问。我摇摇头:“不是,我在那儿见习。”他有点失望:“我倒曾遇到过一个马山人呢,那真是个好人……”话题断了,黑暗中,他似乎笑了笑。⑩四周静静的,只有雨点叩窗的脆响。他忽然说:“说起来那次去马山,怪难为情的。那时我赌输了,输得精光,被撵出来,没脸回家,流落到马山,有个人给我水喝,给我吃的,可惜我不认得她,要不,真得好好谢谢她。”我试探道:“就因为那个人送你一点水、一点吃的吗?”⑪他不屑地看了我一眼:“你不懂,我那时候心灰意冷。她劝我:‘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我听了她的劝告,回家了。唉,我真的不知怎样感谢她,要不是她那一杯水、一块糕、一句话,我现在还不晓得会怎样呢!”⑫他没有认出我来。我心中有掩饰不住的喜悦,想不到那件小事会对他帮助那样大。“我也很感谢你,要不是搭上你的车,这会儿我还在山路上挨雨淋呢!”我决定不提看见他潦倒情形的就是我。因为我不仅想维护他的尊严,还想让他拥有一份完整的助人的快乐和自豪。⑬他听了果然高兴:“其实你也不用谢我,要谢该谢那个给我水喝的人。那次之后,我才晓得,人有时候是多么需要旁人帮一把啊。”他深吸了一口烟,然后徐徐吐出。我用力地点点头。⑭“马山到了!”他刹住车。我道着谢,请他下来喝杯热茶休息一会儿。他笑了笑,一边倒车一边说:“我还得赶回去运货呢——本来,我的车是不到马山的。再见!”雨滴在车身上,溅出了大朵大朵亮丽的水花……⑮人生就是这么奇妙,当初的滴水之恩,在后来的生活中却得到了别人的涌泉相报,举手之劳,换来的是爱心的传递。1.阅读全文,根据提示填写下面表格。时间(1)大雨即将来临时“我”上车后告别时情节“我”不得不步行回校。(2)“我”听小拖车司机讲述马山人帮助他的故事。(3)2.第⑦段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3.第⑧段中的“他”为什么迟疑?4.说说第⑭段画线句子的含义。雨滴在车身上,溅出了大朵大朵亮丽的水花……5.文中的“我”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三、语言表述14.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①书信不仅传承文化,更传递感情,同时也真实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②古人写信,内容包罗万象,把天气地理、风俗人情,都被写入了书信。③在书信中,人们议论时政、品尝诗文、训诫子弟、抒情言志乃至谈情说爱、讨论物价等等。④所以,书信不知不觉于无形之中成了历史文化的记录者和传承者。第①处语序不当,应将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互换位置。第②处结构混乱,应将_____________删去。第③处搭配不当,应_____________把改为_____________。第④处成分赘余,应删去____________。四、写作1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添彩”是增添光彩的意思。学子金榜题名光耀门楣是为家族添彩;慈善家一次一次的善举是为和谐社会添彩;屠呦呦、莫言荣获诺贝尔奖是为祖国添彩……他们不仅为自己的人生添彩,也为家族、社会、祖国添彩。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为添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①补全题目;②确定立意;③符合文体;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⑤不少于600字;⑥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D【解析】试题分析:一般来说,语段的排序主要涉及到以下一些因素:①空间关系: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里到外等。②时间关系:从早到晚,从过去到现在等。③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由此到彼等④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⑤思维规律:由一般到个别,由个别到一般,由概括到具体,由具体到概括等。先要准确的把握整体语段的基本内容,找到其中体现顺序的那道“线”,然后才能进行合理的排序。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D【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与修改。A.缺少主语,去掉“使”;B.前后表述不一致,去掉“能否”;C.语意重复,去掉“造成的”;D.正确。【点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3、A【解析】

B.“避免”与“不再”矛盾;C.一面对两面的错误;D.“月光”不能发出沙沙的声响。所以选A。4、D【解析】

A.咬文嚼字(jiáo)。B.拂晓(fú)。C.湖泊(pō)。D.正确。5、B【解析】

B错误,没风什么都做不成,(将“,”改为“。”)才将本次比赛选择在四月底到五月初举行,(将“,”改为“。”)6、1.D2.北京空气质量的提升源于全面有效的管理体系和一系列减排措施。3.要点:森林覆盖率增加,空气质量提高,城市生态改善(居住环境改善)【解析】1.本题考查句子顺序。顺序能否调换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句子内容本身运用了一定的顺序;二是要考虑内容和上下文之间是否是一一照应的关系。本句应与上句的“新一轮工程将造林绿化建设与山、水、原、城有机融合”形成一一照应的关系。故选D。2.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和对材料的理解。首先要注意题干或图表的主题、对象;其次需要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分析;最后分析图表的变化,找出规律,得出结论。解答此题时,紧扣图表的主题“2013-2018年北京空气质量级别分布”,纵向比较,明显看出六年以来北京空气质量有所提高。结合文字材料分析提高的原因。“北京建立了全面、有效的空气质量管理体系。这套体系包括:完备的法治系统、系统性的环保规划、严苛的地方排放标准、强而有力的监控体系,以及北京市民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北京市商用、民用供电供暖结构优化,有助于减少大气污染的排放”“北京还把高排放机动车治理作为重中之重”说明了北京空气质量的提升的原因。最后精炼地整合答案即可。3.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结合题意,找到相关内容,结合关键句子回答。材料一,“截至2017年底,已累计完成平原地区造林117万亩,在平原地区形成万亩以上的大片森林23处,千亩以上绿色板块210处”写北京森林覆盖率增加,由材料二的图表可以看出北京空气质量有所提升,材料三的“新建28处城市休闲公园,并在东城、西城、海淀等区新建了20处具有自然特色的城市森林,还建设了121处小微绿地和口袋公园”“市民身边的绿色越来越多,城市生态得到了极大改善”,说明北京城市生态改善,居住环境越来越好。7、(1)便引诗情到碧霄(2)潇潇暮雨子规啼(3)猿鸟乱鸣沉鳞竞跃【解析】本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本题中需要注意的易写错的字是:潇,鳞。8、①智取生辰纲②闰土③祥子④罗切斯特先生【解析】本题考查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以考促读。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相似人名注意不要记乱,必要时死记硬背。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此题考查的是与《水浒传》《故乡》《骆驼祥子》《简爱》有关的文学常识。二、阅读9、1.D2.C【解析】

试题分析:1.D项流露出的不是哀伤之情,而是表现了诗人安贫乐道的淡泊情怀。2.紧扣“待”字,不是表现诗人慵懒散漫的生活态度,而是恬淡娴静的生活态度。考点:内容理解古诗赏析10、1.A2.这才是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3.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何以战【解析】1.此段写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这一段可分两层。第一层写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交代了鲁齐两国作战的具体时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交代了曹刿请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曹刿与庄公的对话描写,分析了作战前取信于民的重要性。故A错误。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及翻译能力。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通顺连贯。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以及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译。重点词语有: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属,种类。以,凭借。从:随行,跟从。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与提取。开头先点明事态发生的时间,接着指出的是“齐师伐我”,说明战争是由齐国进攻鲁国而引起的,鲁庄公准备抵抗。文章重点写曹刿“论战”围绕一句问话“何以战”来展开的。【点睛】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11、1.当我好奇地问父亲喝凉水的味道时,父亲笑着哄我说是甜的当我掉进水缸后,父亲对我的惩罚仅仅是用一根草在我的脸上拂过,而且过后还怕我疼当父亲病危里,他还叨念着“打”我的那件事2.水是不甜的,说水甜是为了逗女儿开心,更因为女儿的亲热举止和可爱神情让父亲从心底感到甜蜜和幸福。3.属于细节描写,表现了父亲又气又急的心情。4.哭着求饶破涕为笑5.“一根草”蕴含着父亲对我浓浓的关爱之情以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6.理解加生活实际,写出独特生活经历,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抓住表现父亲慈爱的主要事件,结合关键句子回答。“‘甜,很甜,像吃棉花糖。’爹又笑”“原来父亲用那根草在我脸上打了一下”“丫头,疼吗?”“爹……这辈子……只打过你……一次”。最后精炼地整合答案即可,可用“人+事”的形式。2.本题考查对人物心理的理解。要结合人物性格和文章内容分析。父亲是慈祥的,爱女儿的,当看到女儿“两手搭着缸沿咯咯地笑弯着头”的可爱举止和神情时,父亲从心底感到甜蜜和幸福,说水甜,就是这样一种情感的流露,也是为了逗女儿开心,都是表现了对女儿的爱。3.本题考查把握细节描写方法的能力。细节描写即细小的情节,描写细腻传神,极具感染力。多与动作、心理、肖像、神态、语言等描写方法结合,作用有:丰富人物形象,凸显人物性格,揭示人物特定环境下的特定心理等。本句中,“铁青”“筋脉一根根在颤抖”,是对父亲神态上的细节描写,也属于神态描写。回答其作用,答题规范是:运用了神态描写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形,刻画了人物……的心理(品质、心情、情感)。结合上下文可知,此细节写出了父亲担心女儿又气又急的心情,凸显了父亲对女儿的爱。4.本题考查梳理情节。结合描写“我”神情的关键句子回答。“第一次他拿起一根粗大的竹棍子走到我跟前,把我吓得半死”写“我”吓得半死;“第二次他换成扁担又走到我跟前,我哭着求饶”写“我”哭着求饶;“第三次他拿起一顶草帽,我破涕为笑”写“我”破涕为笑;“拔草作啥?我呆呆地看着父亲”写“我”呆呆地看着。5.本题考查记叙文中重点事物的作用。它往往是记事的线索,是人物的感情寄托,揭示文章的主题。“一根草”文章出现两次,第一次,“原来父亲用那根草在我脸上打了一下”写“我”犯错后父亲仅仅用“一根草”惩罚“我”,蕴含着父亲对“我”浓浓的关爱之情;第二次,“我把那根草轻轻地放到父亲的手心上”,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两种情感都点明了文章的主题。6.本题考查发散思维。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回答。文中的父爱是通过“一根草”体现出来的,结合实际时,也可以找到生活中父爱或母爱的情感寄托,如母爱是一杯甜甜的,温暖的奶茶,父爱是风雨中的一把大伞等等,以此写出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12、1.B2.C3.C【解析】

1.B错误,各部分完全对称的雪花,在自然界中无法形成。2.C错误,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的是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无分类别。3.C错误,含量多的一面总是要增长得快一些。13、1.(1)天空暗黑时(2)“我”拦住了一辆小拖车(3)“我”得知小拖车司机是特意送“我”回马山的。2.这段运用了插叙,记叙了小拖车司机在马山潦倒时“我“帮助并规劝他的事情,为下文他特意送“我”回马山做铺垫。3.他本来是不去马山的,全考虑是否送“我”去马山,所以“迟疑了一会儿。”4.表面上描写了雨滴在车身上的美丽情景,实际上指“我”的帮助使小拖车司机产生的可喜变化。5.①善良,有爱心,乐于助人:为潦倒的他买水买糕,并劝他回家。②细心体贴,尊重他人:没有言明“我”曾帮助过他,维护他的尊严,让他拥有一份完整的助人的快乐和自豪。【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从文中搜集信息的能力,面对此类试题一定要本着忠于原文的原则,从原文中寻找答案。文章开头“紫红色的天空渐渐变成暗黑”交代了时间,由于我错过车,所以不得不步行回去,然而天气突然变化,这时“一辆小拖车被我拦在了路中央”,于是“我”上了车,一路上我们谈了很多,下车时司机的“本来,我的车是不到马山的”,让我得知司机是特意来送我的,让“我”非常感动。据此作答。2.此题考查的是记叙顺序。解答此类试题之前首先要知道记叙顺序包括:顺叙、倒叙、插叙。顺叙即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记叙;倒叙即先写出事件的结局,然后再讲事件的起因和经过;插叙主要是在文章中插入一段,起补充说明的作用。通常情况下,顺叙和倒叙是针对于整篇文章来说,插叙主要是针对文章中的某一部分来说。文章⑦段补充交代了“我”在马上帮助司机的过程,属于插叙,这一情节不仅能丰富文章内容,也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的作用。据此作答。3.此题考查的是文中情节的作用。此处属于细节描写,司机的“迟疑”暗示了我的要求可能与他的行程不符,他在考虑是否要送我,同时这也是为后文埋下的伏笔。据此作答即可。4.此题考查的是句子的含义。分析句子的含义要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方面来考虑。此处的水花表面上是写雨滴在车身上的美丽情景,深层含义表现了我的喜悦,由于我当初对司机的帮助,让他心存感恩,并开始学着去帮助别人。据此理解作答即可。5.此题考查的是分析人物形象。“想起明早课堂上那十多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踏上了30里的归途”此句可以看出“我”有很强的责任心;“我到几步之外的茶水摊买了一杯水、一块糕递给他”,说明“我”是一个善良的人,有同情心;“我决定不提看见他潦倒情形的就是我。因为我不仅想维护他的尊严,还想让他拥有一份完整的助人的快乐和自豪”此句可以看出“我”能充分尊重他人,为他人着想。据此作答即可。三、语言表述14、(1)传承文化传递感情(2)把(或“被”)(3)品尝品赏(或“欣赏”“品析”“品味”等)(4)不知不觉(或“于无形之中”)【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分析句子的主干,看看各个部分是否搭配,是否有残缺,再做判断。第①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