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犯罪客观方面课件_第1页
第六章犯罪客观方面课件_第2页
第六章犯罪客观方面课件_第3页
第六章犯罪客观方面课件_第4页
第六章犯罪客观方面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5/8刑法学1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危害行为第三节危害结果第四节刑法因果关系2024/5/8刑法学21、客观性。2、有害性。3、法定性。2024/5/8刑法学32024/5/8刑法学4危害行为危害结果行为的时间行为的地点行为的方法、手段2024/5/8刑法学5第二节危害行为

一、危害行为的特征与含义(一)危害行为的特征(二)危害行为的含义2024/5/8刑法学61、客观要素:有体性危害行为人的身体动静2024/5/8刑法学7最近手头有点紧,明天去银行抢点钱花!……思想能否构成犯罪?2024/5/8刑法学8是不是所有的人的身体动静都是刑法中的危害行为呢?

?2024/5/8刑法学9梦游2024/5/8刑法学102、主观要素:有意性有意志有意识2024/5/8刑法学11醉酒的状态下杀人,是否应负刑事责任?

2024/5/8刑法学12如果有证据能够证明一个人由于自己的过错导致无意识状态的行为(病理性醉酒状态)等,其实施的行为仍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例外2024/5/8刑法学13任何意志支配下的身体动静都是危害行为吗?

2024/5/8刑法学14甲持刀抢劫乙的财物,乙夺下甲的刀,并将甲推倒在地上。甲头部着地,当即昏迷。对乙的行为如何定性?3、实质要素:有害性例:2024/5/8刑法学15(二)含义危害行为,是指在人的意志支配下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2024/5/8刑法学16有意性有害性有体性危害行为危害行为:是指在人的意志支配下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

总结2024/5/8刑法学17二、危害行为的表现形式

——是指行为人以身体活动实施的违反禁止性规范的危害行为。

(一)作为2024/5/8刑法学18作为的实施方式:(1)利用自己的身体直接实施的作为。(2)利用自然力实施的作为。(3)利用物质性工具实施的作为。(4)利用动物实施的作为。(5)利用他人实施的行为。2024/5/8刑法学19——是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能够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行为。(二)不作为2024/5/8刑法学201、不作为的成立的三个条件:

(1)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作为的特定法律义务。(前提条件)(2)行为人有能力履行该特定法律义务。(重要条件)(3)行为人没有履行该义务。(关键性条件)2024/5/8刑法学212、不作为的义务来源:

(1)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2)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3)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4)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2024/5/8刑法学22(1)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2024/5/8刑法学23(2)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2024/5/8刑法学24保姆甲和雇主之间订立合同(不论书面还是口头),约定甲对雇主家的小孩负有照看的义务。一天,雇主上班了,家中只有保姆甲和二三岁的小孩。甲是个电视迷,只顾看电视,结果忘了照看小孩。孩子自己一个人在家门口玩,掉进门口旁一池塘里淹死了。那么甲对小孩的死是否应负刑事责任?例(3)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2024/5/8刑法学25讨论:基于合同抚养他人婴儿,而不供给食物致其死亡时,如果该合同是无效的或是超过期限的,那么是否成立不作为的杀人罪,其根据是什么?2024/5/8刑法学26(4)先行行为(危险前行为)引起的义务。——这种义务是指由于行为人的某种行为而使刑法所保护的合法权益处于危险状态时,行为人负有排除危险和防止结果发生的特定义务。如果行为人不履行该义务,则构成不作为。(先行行为是使得刑法中的法益必然遭受危险的行为。)2024/5/8刑法学27例如行为人带着邻居家8岁小孩去游泳,小孩在水中遇险呼救,行为人不予理睬、置之不管的行为。2024/5/8刑法学28道德义务能否成为作为义务的来源2024/5/8刑法学29即上述“作为义务”来源一

——“先行行为”是否包括犯罪行为在内?2024/5/8刑法学302024/5/8刑法学31正当防卫行为可否作为不作为义务的来源??2024/5/8刑法学323、不作为犯的两种基本类型纯正不作为犯(真正不作为犯)不纯正不作为犯(不真正不作为犯)2024/5/8刑法学332024/5/8刑法学34案例比较2024/5/8刑法学35(三)作为与不作为2024/5/8刑法学362024/5/8刑法学37第三节危害结果

2024/5/8刑法学382024/5/8刑法学39二、危害结果的种类

(一)构成要件结果和非构成要件结果(二)物质性危害结果与非物质性危害结果(三)直接危害结果和间接危害结果2024/5/8刑法学40第四节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间的因果关系一、刑法因果关系的概念

——是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2024/5/8刑法学41二、我国刑法理论关于因果关系的基本观点(一)因果关系的客观性(二)因果关系的相对性(三)因果关系的时间序列性(四)因果关系的复杂性(五)因果关系不排除偶然性2024/5/8刑法学422024/5/8刑法学43在普通公路上,货车由于超速行驶,撞在前面的小车上,小车被撞向路边,将一个行人撞伤。2024/5/8刑法学44甲和丙有仇,有次在路上遇到丙,他借机报复,用木棍打在丙的头上后跑了,丙倒在地上,后来乙路过,也想伤害丙,他走上前对丙踢了一脚,刚好也踢在丙的头上。第二天丙死亡。例2024/5/8刑法学45例如:甲由于受到女友的奚落和抛弃,到酒吧喝酒,因为心情不好,与食客乙发生争吵,争吵中甲将乙打伤。在医院里,医生由于疏忽大意,没有使用消毒器械致使乙感染死亡。1、“一果多因”:2024/5/8刑法学46例如:甲诽谤乙的妻子,造成乙对妻子的猜忌,最后乙将妻子杀死,丙烧毁自家房屋,自己也患上精神病。2、“一因多果”2024/5/8刑法学47(2)偶然因果关系:指某种行为本身并不包含产生某种危害结果的必然性,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偶然又有其他原因(条件)加入其中,即偶然地同另一原因的出现相交叉,由后来介入的这一原因合乎规律地引起这种危害结果。(1)必然因果关系:是指行为与结果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的、合乎规律的引起与被引起的联系。2024/5/8刑法学48一般而言,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主要是指必然的因果关系,偶然因果仅对量刑具有一定意义2024/5/8刑法学49从三个层次把握:(一)必然因果关系和偶然因果关系(二)“条件说”——因果关系判断的基点(三)“介入因素”——判断因果关系不得不讨论的问题三、刑法上因果关系的认定2024/5/8刑法学50(一)必然因果关系和偶然因果关系1、通说: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主要是指必然的因果关系,偶然因果关系常常仅对量刑具有一定意义。2、在特定情况下偶然因果关系对定罪也有一定影响。2024/5/8刑法学51某甲深夜藏在路边树丛里欲拦路强奸。妇女某乙下夜班路过此地时,甲突然跳出,持刀逼乙就范。乙一边脱衣服一边寻机逃跑,甲见乙已脱剩内衣,以为乙就范,就把匕首放在一边也开始脱衣服。乙乘机一把将正在脱裤子的甲推倒在地,抓起自己的衣服转身就跑。甲爬起来后持刀紧追不舍。追过一十字路口时,一辆桑塔纳汽车正常行驶路过,乙因只顾逃跑,躲避不及撞在汽车上,司机发现乙时急刹车,但为时已晚,将乙当场撞死。甲见状逃离,后被抓获归案。2024/5/8刑法学52私营企业主某甲,从劳务市场上将前来寻找工作的外地民工某乙带回其在郊外的厂房,并以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强迫某乙在其作坊劳动(持续时间并不长),某乙发觉上当受骗,决定出逃。当晚趁某甲监管不备时,逃出作坊,甲发现后立即带领两人持棍棒追赶,并一直吆喝。某乙慌不择路,跌倒在路边沟里,头部碰到沟底一块大石头上,造成头部重伤。2024/5/8刑法学53(二)“条件说”——因果关系判断的基点“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因果关系是承担刑事责任的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有因果关系不等于有刑事责任。2024/5/8刑法学54例:甲、乙中学时代曾经是非常要好的同学,此后七八年两人失去联系。一日,甲在大街上正巧碰上了乙,两人都激动的不得了,甲象以前一样高兴得捶了乙几拳,哪知乙当场痛苦地蹬腿、口吐白沫,被甲送到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原来,乙近年来患上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由于遇到老同学甲一时激动,又在甲捶打两拳的外力下,当场发作。在此案中,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有无因果联系?甲应否承担刑事责任呢?2024/5/8刑法学55(三)“介入因素”在介入因素的情况下,先前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否被中断或切断而导致不存在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主要考虑介入因素的性质以及同先行行为之间关系,即介入因素本身的出现是异常还是正常的、介入因素是独立还是从属于先行行为。2024/5/8刑法学56例:下列关于刑法上因果关系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甲欲杀害其女友,某日故意破坏其汽车的刹车装置。女友如驾车外出,15分钟后遇一陡坡,必定会坠下山崖死亡。但是,女友将汽车开出5分钟后,即遇山洪爆发,泥石流将其冲下山摔死。死亡结果的发生和甲的杀害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2024/5/8刑法学57B、乙欲杀其仇人苏某,在山崖边对其砍了7刀,被害人重伤昏迷。乙以为苏某已经死亡,遂离去。但苏某自己醒来后,刚迈了两步即跌下山崖摔死。苏某的死亡和乙的危害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C、丙追杀情敌赵某,赵狂奔逃命。赵的仇人李某早就想杀赵,偶然见赵慌不择路,在丙尚未赶到时,即向其开枪射击,致赵死亡。赵的死亡和丙的追杀之间没有因果关系。D、丁持上膛的手枪闯入其前妻钟某住所,意图杀死钟某。在两人厮打时,钟某自己不小心触发扳机遭枪击死亡。钟的死亡和丁的杀人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使丁对因果关系存在认识错误,也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2024/5/8刑法学58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