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过速心肌病的再认识_第1页
心动过速心肌病的再认识_第2页
心动过速心肌病的再认识_第3页
心动过速心肌病的再认识_第4页
心动过速心肌病的再认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动过速心肌病的再认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萍5/8/20241心动过速心肌病的再认识前言1913年Cossage最先提出了“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achycardiainducedcardiomyopathy)这个概念Whipple建立动物“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模型5/8/20242心动过速心肌病的再认识ESC--2019年前言5/8/20243心动过速心肌病的再认识AHA--2019年前言5/8/20244心动过速心肌病的再认识定义心律失常性心肌病是一种继发性心肌病,顾名思义是因心律失常引起的心脏进行性扩大,心功能进行性减退的急性或迁徙性临床过程主要是心房率或心室率增快导致的心房或心室功能减退类似于扩张性心肌病无器质性心脏病病因可逆性心衰5/8/20245心动过速心肌病的再认识病因各种持续性心律失常均可导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以快速性心律失常为主1.房性快速心律失常房速(多见)房扑房颤(多数引起心房心肌病)2.室性心律失常室速:特发性、束支折返性频发室早无休止性持续性5/8/20246心动过速心肌病的再认识病因从病理生理角度,室速直接存在快速性室性心率,可引起心动过速性心肌病。但理论上多见,但实际较少见,比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少见。因为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通常是致命的,必需紧急得到控制、很好控制,因此不易无休止而长期存在。但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常见,较难控制,通常容易耐受,特别是心率<150bpm时,症状不重,易被忽视。室性多见?还是房性多见?5/8/20247心动过速心肌病的再认识病因5/8/20248心动过速心肌病的再认识无休止性室速发作病因5/8/20249心动过速心肌病的再认识一、无休止性心动过速定义在较长时间的心电监测或记录时间内,心动过速占总心率50%以上(室上性心动过速)或10%以上(室性心动过速)时,称为无休止性心动过速。实际,对于绝大多数的病例,心动过速所占比例能在80%~90%以上。病因5/8/202410心动过速心肌病的再认识二、无休止性心动过速分类根据心动过速发生的部位与机制分类(1)无休止性窦性心动过速:不适宜性窦速等(2)无休止性房性心动过速:根据发生机制又进一步分为:自律性房性无休止性心动过速,房内折返性无休止性心动过速多灶性(混乱性)房性无休止性心动过速病因5/8/202411心动过速心肌病的再认识(3)

无休止性交界区心动过速:PJRT:持续性反复性交接区心动过速(实质慢旁路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无休止性慢快型折返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少见的房室结双径路引起的心动过速自律性交接区无休止性心动过速:又称希氏束心动过速(Hisbundletachycardia)(4)无休止性室速病因5/8/202412心动过速心肌病的再认识根据病因进行分类:(1)原发性无休止性心动过速:

多见于婴幼儿,常为先天性、遗传性或解剖学因素造成。(2)继发性无休止性心动过速: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心脏病、心肌感染、心包炎等;药物引起;心脏手术的疤痕引起(又称切口性无休止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的损伤引起。病因5/8/202413心动过速心肌病的再认识三、无休止性心动过速临床特点:青少年、青年多见。部分良性转归部分发展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心衰或猝死心率:心动过速的类型不同,心率快慢也不同心率受植物神经影响明显心动过速的频率慢时症状轻,频率快时症状重,发展到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病程短,危害大。3.临床症状:

隐袭,通常发生心衰后就诊病因5/8/202414心动过速心肌病的再认识临床分型单纯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PureTachycardiomyopathy)

无基础心脏病,快速心律失常是心肌损害的唯一因素

混合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ImpureTachycardiomyopathy)基础心脏病和快速心律失常双重因素导致心肌损害5/8/202415心动过速心肌病的再认识临床特征1.年龄:有两个发病高峰青少年:需要与心肌炎相鉴别中老年:需要与原发性心肌病鉴别2.性别:男性多见5/8/202416心动过速心肌病的再认识临床特征3.表现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心动过速有长期心律失常发作史心功能不全是阵发性,心动过速间歇期较好每次发作以心律失常开始,以心律失常控制而结束。与一般心衰伴心律失常不同终止控制心律失常后心衰控制并逆转5/8/202417心动过速心肌病的再认识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心肌能量耗竭+能量利用障碍心肌组织血流量下降+心肌收缩储备能力下降LV舒张末期容积增加心脏扩大+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心肌能量耗竭RAS系统激活心脏交感神经反应能力下降心肌结构和细胞外基质重构心肌收缩储备功能下降心脏扩大与心泵血功能下降可能机制5/8/202418心动过速心肌病的再认识可能机制电机械耦联过程:1)钙跨膜(电活动)2)钙火花3)去位阻4)横桥滑动(机械活动)5/8/202419心动过速心肌病的再认识体外直流电复律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心室率困难,加大剂量影响心功能导管射频消融术—达到根治效果的最有效方法外科手术治疗5/8/202420心动过速心肌病的再认识病例简介三年前(2019年)因医生变迁转到浙医二院治疗,治疗以心衰控制治疗为主,效果不佳,症状加重。2019年4月转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患儿男,11岁。心悸气短7年,最初(2000年,6岁)在浙江省儿童医院就诊,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扩心病,心功能不全合并窦速。给予心衰及控制窦速的药物治疗,包括ACEI、倍它乐克等治疗。病情尚稳定,需药物维持治疗5/8/202421心动过速心肌病的再认识病例特点(2019年4月)1、心脏明显扩大(X线)5/8/202422心动过速心肌病的再认识病例特点(2019年4月)1、心脏明显扩大(超声心动图)左室扩大5/8/202423心动过速心肌病的再认识5/8/202424心动过速心肌病的再认识心律的分析(2019年4月)1、心律的特点:

A、心率快B、有变时性(120~170bpm)2、心电图特点:

12导心电图A、I导联p波负正双向B、avR导联正负双向

C、avL导联低平与窦p特点不同5/8/202425心动过速心肌病的再认识心内电生理检查1、心内电图

EAA(位于低位右房)EAA最早心房激动点不在高右房可以否定窦性心律的诊断5/8/202426心动过速心肌病的再认识心内电生理检查心内电图ATP试验(0.1mg/kg)1、房室传导阻断2、心室起搏(根据经验极小剂量的ATP能阻断房室结传导多见于房速)5/8/202427心动过速心肌病的再认识心内电生理检查3、S1S1超速刺激不能终止心动过速EAA仍为低右房5/8/202428心动过速心肌病的再认识心内电生理检查1、卵圆孔穿刺2、扩张管扩张(扩张时心动过速终止,窦律恢复)5/8/202429心动过速心肌病的再认识心内电生理检查EAA位置变为高右房P波形态改变EAAEAA高右房低右房确诊为房速(卵圆孔处)5/8/202430心动过速心肌病的再认识窦律恢复窦律恢复5/8/202431心动过速心肌病的再认识随访2019年4月(1年后)消融前消融后5/8/202432心动过速心肌病的再认识

王**,男,46岁,心悸气短伴晕厥病史3年,近1周不能平卧彩超示心脏扩大,EF35%,无其他心脏病证据心电图示房扑伴快速心室率(1:1~3:1房室传导)105bpm240ms/250bpmbpm房扑5/8/202433心动过速心肌病的再认识

EP标测:右房顺时钟折返房扑伴2:1房室传导峡部消融:房扑终止,随访3月后,心脏恢复260ms260msRFon….房扑5/8/202434心动过速心肌病的再认识ECG:无休止性房性心律失常UCG:左室内径58mm,LVEF35%二尖瓣、三尖瓣返流女,29岁,间歇性心悸,胸闷气短,体力受限6年,加重伴不能平卧2周PJRT5/8/202435心动过速心肌病的再认识频发室性早搏早搏引发的心肌病

(Ectopy-inducedCardiomyopathy)5/8/202436心动过速心肌病的再认识早搏引发的心肌病(Ectopy-inducedCardiomyopathy)频发室性早搏病史长(>5年)、早搏多(>5000次)、年龄大(>60yrs)

早搏消除后心脏形态和心功能完全恢复5/8/202437心动过速心肌病的再认识预后与临床转归心动过速心肌病可以完全或几乎逆转有些心肌损害不可逆,遗留一定程度的心功能损害混合性只能改善病情5/8/202438心动过速心肌病的再认识心肌病发生依赖于心室率,心率越快心功能损害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