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村小学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期末试题(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32/2A/wKhkGGY62r-AIgL8AAJzBtaE9BE567.jpg)
![上海市青村小学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期末试题(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32/2A/wKhkGGY62r-AIgL8AAJzBtaE9BE5672.jpg)
![上海市青村小学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期末试题(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32/2A/wKhkGGY62r-AIgL8AAJzBtaE9BE5673.jpg)
![上海市青村小学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期末试题(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32/2A/wKhkGGY62r-AIgL8AAJzBtaE9BE5674.jpg)
![上海市青村小学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期末试题(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32/2A/wKhkGGY62r-AIgL8AAJzBtaE9BE56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青村小学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期末试题(含答案)1.看拼音,写词语。xìnì
kāizáo
xīshuài
páihuái()
()
()
()dǒupenɡ
zhòurán
kānɡkǎi
shùnjiān()
()
()
()2.下列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夹(jiá)衣
抹(mā)平
闲逛(ɡuànɡ)
游手好(hào)闲B.喷(pèn)香
围裙(qún)
乖(guāi)巧
语重(zhòng)心长C.撇(biě)嘴
头衔(xián)
勉强(qiánɡ)
养尊处(zhǔ)优D.模(mó)样
造型(xíng)
为难(nàn)
呼天抢(qiāng)地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飞弛衣裳天奈之音余音绕粱B.爆布纯熟轻歌慢舞画龙点晴C.伶俐萍藻粉末登场字正腔园D.批阅袖筒曲终人散有板有眼4.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哪一项?(
)A.这橘子非常酸,咬一口,酸得我的牙都快掉了。B.寒风刺骨,跟一把把锋利的剑似的扎得人生疼。C.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震得那山冈也动了。D.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应该相信您的儿子有足够的能力应付那了如指掌的小柴房。B.他大概用了整整一年时间,终于研究出了抗毒疫苗。C.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奶奶拄着拐杖从远处走来。D.河道上一只只往来自如的小艇,是一道威尼斯独特的风景。6.下面句子中引号的作用是(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A.表示直接引用。 B.表示着重强调。 C.表示特定称谓。 D.表示否定或讽刺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汉书》《后汉书》与《三国志》被称作前四史,它们与《资治通鉴》一样都是被称为“正史”的二十四史的组成部分。B.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它与《水浒传》《西游记》等书都是古典白话小说的典范。C.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后来成为诗体名称,宋元以后有时将词、曲也称为乐府。D.与汤显祖生活年代相同的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很多,如《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伪君子》等。8.下面这段文字的正确顺序是(
)①池沼里养着金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又是入画的一景。②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③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④苏州园林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⑤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⑥假山的堆叠,或者重峦叠峙,或者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A.⑥③④②⑤① B.④⑥③②⑤① C.④⑥①②⑤③ D.④③⑤①②⑥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①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保护地球。(用恰当的关联词合成一句话)__②这个故事怎能不使人感动得落泪呢?(改为陈述句)__③通过老师的介绍,使我对京剧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修改病句)__④四周黑洞洞的,容易碰壁。(改为反问句)__10.运用学过的古诗文、名言警句填空。(1)、“咏物诗”往往立意深远,表情达意含蓄。李贺的《马诗》中,诗句“何当_______,快走___________”饱含作者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悲叹。____________在《石灰吟》中,通过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自己为人清白、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我还读过这样的咏物诗《__________》。(2)、“春”一直以来是诗人笔下描绘的对象:唐代的韩愈看到京城的春雨和绿草,写下了“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对于悄然无声、默默奉献的春雨,杜甫则发出了“_______________,润物细无声”的赞叹;而王观则在“若到江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寄托对好友的美好祝愿。(3)、中秋佳节,遥望天上的月亮,唐朝诗人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这句诗让我们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我还知道类似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如今生活条件好了,我们也不能铺张浪费,有句古话说得好:“常将有日思无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5)、“青出于蓝”是一个成语,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这个成语出自《荀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6)、《学弈》中描写其中一人“三心二意的学棋态度”的句子是“一人虽听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综合性学习。(1)、毕业赠言要根据同学的个性、特长、优缺点等来创作,下面的赠言送给哪一类同学最合适呢?(填写正确的序号)A.惰性较强
B.粗心马虎
C.意志坚强
D.缺乏自信赠给()的同学:不要学花儿只把春天等待,要学燕子衔着春天飞来。赠给()的同学: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要知道,1%的错误会带来100%的失败。(2)、六年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就要离开自己的母校了,临别之际,你有哪些合理的建议留给母校,请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以学自损不如无学夫①学者②,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③。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颜氏家训》)注释:①夫:发语词。②学者:学习的人。③鸱枭:两种鸟。古人认为是恶鸟。12、解释句中加横线的字词。(1)所以求益耳___________(2)人疾之如仇敌__________(3)恶之如鸱枭__________(4)凌忽长者__________1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中“此”指代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短文告诉人们的一个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材料一:筷子,可谓是中国的国粹。它既轻巧又灵活,在世界各国的餐具中独树一帜,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的文明”。我国使用筷子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史记•微子世家》中有“纣始有象著”的记载,纣为商代末期君主,以此推算,我国至少有三千多年的用篌历史了。先秦时期称筷子为“挟”,秦汉时期叫“著”。古人十分讲究忌讳,因“著”与“住”字谐音,“住”有停止之意,乃不吉利之语,所以就反其意而称之为“筷”。这就是筷子名称的由来。筷子虽为寻常物,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筷子“头圆尾方”象征着中国人对“天圆尾方”的传统解读,是中国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在下,中指在中间,隐含着中国“天地人”三才文化,是中国人对人和世界的关系理解。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以示与动物有本质的不同,吃饭时提醒人们要节制不当欲望。筷子的使用则表达了中国以“和为贵”的传统文化,相比于西方用刀、叉等工具随意切割食物,让人感到一种暴虐和一种舞刀弄叉的张狂,那么东方人用筷子温文尔雅的夹取食物就显得更加内敛和含蓄了。材料二:一双筷子承载了太多的情感和记忆。小孩通过筷子第一次尝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老人通过筷子尝到了儿孙满堂的幸福滋味,孤独的人通过“添双筷子”找到人情温暖,相守的人通过筷子悟到心灵的依偎……传承、明理、关爱、思念、睦邻、感恩等含蓄的情感与礼仪传统,都可通过一双筷子体现出来。材料三:咏竹箸【明】程良规殷勤问竹箸,甘苦乐先尝。滋味他人好,乐空来去忙。材料四:当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有效防止病毒在餐桌上蔓延,防止病从口入,坚决打好“舌尖上的防疫战”。浙江省余姚市文明办特此设计了此海报。16、【材料一】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方面介绍了筷子。17、【材料三】明代诗人程良规在《咏竹箸》这首诗中,热情歌颂了筷子的____________的精神,这与唐代诗人罗隐《蜂》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18、【材料四】是一则宣传海报,此海报提出的背景是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倡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材料中的信息作答)19、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材料二】中画横线的句子。小孩通过筷子第一次尝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老人通过筷子尝到了儿孙满堂的幸福滋味,孤独的人通过“添双筷子”找到人情温暖,相守的人通过筷子悟到心灵的依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老阳儿肖复兴童年住的大院里,都是一些引车卖浆者,生活不大富裕,日子各有各的过法。冬天,屋子里冷,特别是晚上睡觉的时候,被窝里冰凉如铁,那时家里连个暖水袋都没有。母亲有主意,中午的时候,她把被子抱到院子里,搭在绳子上让太阳晒。其实,这样的法子很古老,几乎家家都会这样做。有意思的是,母亲把被子从绳子上下来,回屋里,赶紧就把被子好,
成被窝状,晚上睡觉我进去时,被子里还是暖乎乎的,连被套里的棉花味道都烤了出来,很香的感觉。母亲对我说:“我这是把老阳儿叠起来了。”母亲一直用老家话,把太阳叫“老阳儿”。从母亲那里,我总能够听到好多新词儿。“把老阳儿叠起来”,让我觉得新鲜。太阳也可以如卷尺或纸或布一样,能够折叠自如吗?在母亲那里,可以。阳光便能够从中午最热烈的时候,一直储存到晚上我钻进被窝里,温暖的气息和味道,让我感觉到阳光的另一种形态,如同母亲大手的抚摸,比暖水袋温馨许多。街坊毕大妈,靠摆摊儿养活一家老小。家门口有一口半人多高的大水缸,冬天用它来储存大白菜,夏天它还有特殊的用途。夏天到来时,每天中午,毕大妈都要接满一缸自来水,骄阳似火,毒辣辣地照到下午,晒得缸里的水都有些烫手了。水能够溶解糖,溶解盐,水还能够溶解阳光,这大概是童年时候我最大的发现了。溶解糖的水变甜,溶解盐的水变咸,溶解了阳光的水变暖,变得犹如母亲温暖的怀抱。毕大妈的孩子多。黄昏时,她家的孩子放学了,她把孩子们都叫过来,一个个排队洗澡。毕大妈用盆舀的就是缸里的水,正温乎,孩子们连玩带洗,大呼小叫,噼里啪啦的,溅起一盆的水花,个个演出一场“哪吒闹海”。那时候,各家都没有现在普及的热水器,洗澡一般都是用火烧热水,像毕大妈这样给孩子洗澡,在我们大院是独一份。母亲对我说:“看人家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了!”我非常佩服母亲用词儿的准确和生动,一个“煮”字,让太阳成了居家过日子必备的一种物件,“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开门七件事之后,还得加上一件,即母亲说的“老阳儿”。真的,谁家都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但是,谁家又能离得开“老阳儿”呢?如同清风朗月不用一文钱一样,“老阳儿”也不用花一分钱,对所有人都大方且一视同仁,而“柴米油盐酱醋茶”却样样都得花钱买才行。不过,如母亲和毕大妈这样将阳光派上如此用法的,也不多。这样的用法,需要一点儿智慧和温暖的心,更需要在艰苦的日子里磨炼出的一点儿本事,这叫做“少花钱能办事,不花钱也能办事”。20、依次填入文章第2自然段横线上的动词,正确的一项是(
)A.抱取铺叠钻 B.取抱叠铺钻 C.取抱叠钻铺21、文章围绕“老阳儿”写了两件事,请简要概括。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作者巧妙地抓住了孩子们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进行描写,并联想到“哪吒闹海”的故事,表现了他们洗澡时的欢乐。23、根据短文内容选一选。(1)第6自然段中对“独一份”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毕大妈的孩子比较多,洗澡的时候需要排队一个个接着洗。B.毕大妈接满一缸水,像溶解盐、糖一样,把阳光溶解在水里。C.毕大妈不用烧热水,就解决了一大家人洗澡的问题。D.毕大妈的孩子多,洗澡时连玩带洗,噼里啪啦,与众不同。(2)对把老阳儿叠起来的被窝比暖水袋温馨许多,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阳光从中午最热烈的时候,一直储存到晚上“我”钻进被窝时。B.因为那个时候暖水袋里不能装很多热水,而且冷得快。C.因为被窝里温暖的气息和味道包含着母亲对“我”的爱。D.因为晒过阳光的被子比没晒过阳光的被子温度更高。24、“母亲对我说:‘看人家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了!’”有人说“煮”字可以换成“溶”字。我觉得____________表达效果更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都写了“日子的过法”,这样的写法叫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25.选材构思表达。六年的小学生活中,你一定经历过许多令你感动的事,遇到过值得你感谢的人。请你以“感谢”为题,写一篇习作。写之前想一想选择什么样的材料能更好地表现“感谢”,再根据所选的内容,选择一种适合的表达方式,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注意内容具体,语言通顺,不少于500字。【参考答案】1.
细腻
开凿
蟋蟀
徘徊
斗篷
骤然
慷慨
瞬间【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腻”“蟀”“篷”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2.B解析:B【详解】本题考查多音字、易错字音。题目要求选择的是“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注意看清楚题目的要求。下面写出选项中读音错误的词语,以及修正后的A项,抹(mā)平——抹(mǒ)平。B项,读音正确。C项,撇(biě)嘴——撇嘴(piě)。勉强(qiánɡ)——勉强(qiǎng),养尊处(zhǔ)优——养尊处(chǔ)优。D项,模(mó)样——模(mú)样,为难(nàn)——为难(nán)3.D解析:D【详解】考查对字形的辨析能力。A项,有误。飞弛应改为:飞驰。意思是:(动)(车、马)很快地跑。天奈之音应改为:天籁之音。意思是:形容声音十分动听悦耳,是音乐的最高境界。B项,有误。爆布应改为:瀑布。意思是:(名)从山岩或河道上突然陡直地流下来的水,远看好像垂挂着的白布。轻歌慢舞应改为:轻歌曼舞。意思是:轻松愉快的音乐和柔和优美的舞蹈。C项,有误。粉末登场应改为:粉墨登场。意思是:化装上台演戏,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字正腔园应改为:字正腔圆。意思是:形容歌唱咬字清楚,腔调圆润。4.B解析:B【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辨析。A项,运用的修辞手法为夸张;B项,运用的修辞手法为比喻,把“寒风”比作“锋利的剑”;C项,运用的修辞手法为夸张;D项,运用的修辞手法为夸张。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夸饰或铺张。指为了启发读者或听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的词语来形容事物。比喻,就是打比方,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5.C解析:C【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A.有误,成分残缺,在开头加“您”,即:您应该相信您的儿子有足够的能力应付那了如指掌的小柴房。B.有误,前后矛盾,去掉“大概”,即:他用了整整一年时间,终于研究出了抗毒疫苗。C.正确。D.有误,词序颠倒,“一道”和“威尼斯”互换,河道上一只只往来自如的小艇,是威尼斯一道独特的风景。6.A解析:A【详解】考查对标点的作用分析。结合题干来看引用寒鸦都耐不住寒冷,所以起到引用的作用,选择A。7.C解析:C【详解】试题分析:A选项中《资治通鉴》不属于二十四史,《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二十四史从第一部《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起,到最后一部《明史》,是中国的一部比较完整、系统的“编年大史”;B选项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历史小说的典范,不是古典白话小说的典范。白话小说,发源于唐代的一种文学形式。中国白话小说的前身是民间故事和所谓的“街谈巷语”。其代表作品有:《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等;D选项中《伪君子》是法国作家莫里哀,他是法国喜剧作家,代表作品《无病呻吟》《伪君子》《悭吝人》等。莎士比亚主要作品有《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8.B解析:B【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排列的理解能力。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查确定。完成本题首先需要通读所有句子,理解好语段大概讲述了什么后再做题。通过通读语段之后,首先可以确定第④句是总起句,应该排在第一,排除A。第④句说的是“假山池沼”的配合,所以,接下来是讲“假山”,由此可以确定第⑥句应该排在第二,排除D。剩下的几个句子中,由第⑤句的“河道”在第②句中有提到,所以,第三句应该转入到对池沼的介绍中,可知③应该排在第三,由此可知应选:B。9.
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所以我们要保护地球。
这个故事使人感动得落泪。
通过老师的介绍,我对京剧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详解】①本题考查关联词合并句子。分句之间是因果关系,所以运用关联词“因为……所以……”,将重复内容“我们”去掉一个。突出保护地球的重要性。②本题考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此题去掉反问语气词“怎能”,将否存词“不”改为肯定词。去掉结尾的“呢”和问号。③本题考查病句辨析。“通过”、“使”同时出现时这个句子就缺失了主语,因此需要咱保留其中一个词语即可。④本题考查陈述句改为反问句。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10.
金络脑
踏清秋
于谦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
草色遥看近却无
随风潜入夜
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不知秋思落谁家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莫把无时当有时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详解】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作家作品的识记能力。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出自唐代李贺的《马诗》,全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全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粉身碎骨浑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咏物诗还有罗隐的《蜂》,王冕的《墨梅》等。(2)、此题考查学生诗词的识记默写能力。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出自唐代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全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自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全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出自宋代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全诗: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3)、此题考查学生诗词的识记默写能力。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全诗: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思念家乡亲人的诗词还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静夜思》等。(4)、此题考查学生名言名句的识记。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摘自《增广贤文·上集》意思是:过好日子的时候要居安思危,想想以前贫困的时候,不要等到真正过上穷日子的时候才只能去回想当年富足的风光。(5)、此题考查学生名言名句的识记默写。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摘自《荀子·劝学》意思是: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冰是水凝成的,但(它)比水(更)冷。(6)、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识记默写能力。原段: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11.A解析:
A
B
校园的绿化较少,希望能多植绿树,让花香、绿荫满园。【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要根据句子所表达的情感、意思来选择。“不要学花儿只把春天等待,要学燕子衔着春天飞来。”讲的是不等待,勤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要知道,1%的错误会带来100%的失败。”讲的是小问题会带来大隐患。第2小题应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提出建议。12、
是为了
怨恨,痛恨
厌恶,讨厌
轻视13、像这样用所谓学习损害了自己,还不如不学呢。14、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15、学习应永无止境,做人应虚怀若谷,不能有傲气【解析】译文:说到学习这件事,本是为了求取知识的。看到别人只读了十卷书,便自高自大起来,轻视长者,对同辈轻视傲慢。(以至于)别人怨恨他就像怨恨仇敌一样,厌恶他就像厌恶恶鸟一样。像这样用学习到的东西来损害自己,还不如不要学习。12、本题考查的是对字词的解释,结合原句的内容进行分析。写出相应的解释即可。(1)本句话“所以求益耳”意思是本是为了求取知识的。“所以”的意思是是为了。(2)本句话“人疾之如仇敌”意思是(以至于)别人怨恨他就像怨恨仇敌一样。“人疾”的意思是怨恨,痛恨。(3)本句话“恶之如鸱枭”意思是厌恶他就像厌恶恶鸟一样。“恶之”意思是厌恶,讨厌。(4)本句话“凌忽长者”意思是轻视长者。“忽”的意思是轻视。13、本题考查的是翻译划线句子,仔细分析划线句的内容,根据原文的语境进行分析。“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的意思是像这样用所谓学习损害了自己,还不如不学呢。14、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意思是像这样用学习到的东西来损害自己,还不如不要学习。所以“此”是指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即“看到别人只读了十卷书,便自高自大起来,轻视长者,对同辈轻视傲慢。”15、本题爱看从的是对文段内容的主旨的分析,结合原文的主要内容,可以得出本段文字的主要道理是做人不能自大不能骄傲,要谦虚谨慎,要明白学无止境。16、
地位
历史
文化内涵17、
默默奉献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18、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
防止病毒在餐桌上蔓延,防止病从口入
文明用餐,使用公筷19、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筷子诉说着不同人生和情感,更好的说明一双筷子承载了太多的情感和记忆。【分析】16、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材料一首先介绍了筷子的地位,它是中国的国粹,在世界各国的餐具中独树一帜,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的文明”。接着介绍了筷子的来历,我国使用筷子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纣为商代末期君主,以此推算,我国至少有三千多年的用篌历史了。先秦时期称筷子为“挟”,秦汉时期叫“著”。古人十分讲究忌讳,因“著”与“住”字谐音,“住”有停止之意,乃不吉利之语,所以就反其意而称之为“筷”。这就是筷子名称的由来。然后介绍了筷子蕴含的文化内涵,筷子“头圆尾方”象征着中国人对“天圆尾方”的传统解读,是中国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在下,中指在中间,隐含着中国“天地人”三才文化,是中国人对人和世界的关系理解……17、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与识记。“殷勤问竹箸,甘苦乐先尝。滋味他人好,乐空来去忙。”这首诗的意思是筷子被频繁的使用,先尝到各种或甜或苦的味道,但真正的滋味确实由人来品尝,筷子到头来白忙活了一场。热情歌颂了筷子默默奉献的精神。罗隐的《蜂》,全诗为: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意思是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歌颂了蜜蜂勤劳无私、甘于奉献的品格。18、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由“当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可知,此海报提出的背景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由“为有效防止病毒在餐桌上蔓延,防止病从口入,坚决打好‘舌尖上的防疫战’”可知,此海报的目的是防止病毒在餐桌上蔓延,防止病从口入。由海报图片可知,此海报倡导大家在饭桌上文明用餐,使用公筷。19、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这句话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使用四个“通过……”的句式,将小孩、老人、孤独的人、相守的人通过筷子诉说着的人生和情感写出来,这样更好的说明一双筷子承载了太多的情感和记忆。传承、明理、关爱、思念、睦邻、感恩等含蓄的情感与礼仪传统,都可通过一双筷子体现出来。20、B21、
冬天,母亲把老阳儿叠在被子里。
夏天,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22、
动作
声音23、
B
C24、
“解析:20、B21、
冬天,母亲把老阳儿叠在被子里。
夏天,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22、
动作
声音23、
B
C24、
“煮”
因为一个“煮”字,让太阳成了我们居家过日子必备的一种物件,准确而生动,体现了母亲的智慧。而“溶”是指包糖、盐等物质放在水中或其他液体中化开的一种现象,没有这种表达效果。25、
首尾呼应
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深化主题,加深读者印象【解析】20、考查了选词填空。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从“有意思的是,母亲把被子从绳子上()下来,()回屋里,赶紧就把被子()好,()成被窝状,晚上睡觉我()进去时,被子里还是暖乎乎的,连被套里的棉花味道都烤了出来,很香的感觉。”可知,要填写的词语都是的动词,故为:取下来,抱被子,铺好被子,叠成被窝状,钻进去。因此答案选B。21、考查了短文内容概括。阅读短文,从文章第1-2自然段可知,抓住第一个关键字“叠”字写了冬天,母亲把老阳儿“叠”起来,让“我”晚上睡觉时被窝更暖和。阅读短文,从文中第3-7自然段可知,抓住第二个关键字“煮”字写了夏天,毕妈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让孩子们能洗一个温水澡。因此文章写了①冬天,母亲把老阳儿“叠”在被子里②夏天,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两件事。22、考查了句子理解。阅读短文,从句子“毕大妈用盆舀的就是缸里的水,正温乎,孩子们连玩带洗,大呼小叫,噼里啪啦的,溅起一盆的水花,个个演出一场‘哪吒闹海’。”中的“舀”“洗”“溅”等词是孩子们洗澡时候动作的描写,“大呼小叫、噼里啪啦的”是对孩子洗澡时候声音的描写,并联想到“哪吒闹海”的故事,表现了他们洗澡时的欢乐。23、考查了内容理解。阅读短文,从句子“那时候,各家都没有现在普及的热水器,洗澡一般都是用火烧热水,像毕大妈这样给孩子洗澡,在我们大院是独一份。”可知,各家洗澡一般都是用火烧热水,只有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让孩子们能洗一个温水澡。故答案为B。24、考查了内容理解。阅读短文,从“我非常佩服母亲用词儿的准确和生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态经济在农业现代化的作用
- 现代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进展汇报-探索教育新纪元
- 生产现场的人性化管理与实践
- 现代办公环境下的金融服务优化
-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方案
- 2023三年级数学下册 六 认识分数第4课时 分一分(二)(2)说课稿 北师大版
-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 送东阳马生序说课稿 新人教版001
- 2023四年级数学上册 一 认识更大的数第4课时 国土面积说课稿 北师大版001
- Unit 2 Lesson 4 Againplease(说课稿)-2024-2025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三起)英语五年级上册001
- 《2 丛林之美-电子相册制作》说课稿-2023-2024学年清华版(2012)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
- 骨科医院感染控制操作流程
- 食材配送技术方案
- 中药的临床合理应用
- 铸铝焊接工艺
- (正式版)HGT 6313-2024 化工园区智慧化评价导则
- 《社区康复》课件-第六章 骨关节疾病、损伤患者的社区康复实践
- 南通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二模)地理试卷(含官方答案)
-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监理计划
- 2024年湖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
- 攀岩运动之绳结技巧课程
- 防打架殴斗安全教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