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复习试卷_第1页
杭州市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复习试卷_第2页
杭州市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复习试卷_第3页
杭州市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复习试卷_第4页
杭州市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复习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杭州市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复习试卷一、选择题地球仪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工具,观察地球仪,完成下面小题。1.地球仪上最大的纬线圈是(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南回归线 D.北极圈2.我们在进行地理学习时,借助图中的地球仪可以(

)A.看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B.测量出地球的平均半径和表面积C.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 D.读出各种地形类型的海拔2.以下图例,表示荒漠的是(

)A. B.C. D.在一间暗室里,将一盏电灯固定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固定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然后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时,正确的做法是(

)A.平视地球仪,自左向右拨动球体B.从北极上方向下俯视,顺时针旋转球体C.手托底座任意拨动球体5.演示地球自转时,最早从我们视线中消失的是图中ABC三点中的(

)A.A点 B.B点 C.C点6.此实验能较好地演示(

)A.四季变化 B.五带的形成 C.昼夜交替6.小明想查阅美国在哪里,应该选择(

)A.亚洲地图 B.中国地图 C.世界政区图 D.世界地形图下图是实际占地面积约3平方公里的某动物园一幅导游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该图缺少地图应具备的某些基本要素,所以在使用该图时,你无法做到的是()A.辨别方向B.估算距离C.确定各种动物的位置9.和我们地理课本中常见的一幅世界地图相比,估猜该导游图的比例尺应该比较()A.无法判断B.小C.大9.世界最高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4.43米,我国陆地最低点艾丁湖为-154.31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A.8844.43米 B.8690.12米 C.8998.74米 D.1540.31米10.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丘陵的是(

)A. B.C. D.11.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出陆地和海洋的高低起伏的地图是A.等高线地形图 B.平面地图 C.地形剖面图 D.经纬网图12.如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

)A.甲山峰高于乙山峰 B.①处为山脊C.②处河流大致自东向西流 D.小李村周围地势中部高四周低13.有关陆地和海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表面71%为陆地,29%为海洋 B.海洋面积北半球大于南半球C.②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D.B大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14.亚洲与非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分别是(

)A.苏伊士运河和白令海峡 B.苏伊士运河和土耳其海峡C.白令海峡和巴拿马运河 D.白令海峡和巴拿马运河15.我国地质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

)A.这里曾经是海洋 B.这里将来会变成海洋C.生物在不断进化 D.这些生物曾生活在陆地16.读“局部板块分布图”,阿拉伯半岛属于(

)A.亚欧板块B.非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D.美洲板块下图为世界陆半球和水半球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8.甲、乙大洲的分界线是(

)A.直布罗陀海峡 B.白令海峡 C.德雷克海峡 D.苏伊士运河19.下列不濒临丙大洋的大洲是(

)A.非洲 B.南美洲 C.亚洲 D.南极洲20.丙大洋主要位于的板块是A.非洲板块 B.南美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南极洲板块20.不涉及地理知识的内容是(

)A.大气和气候 B.河流和湖泊 C.国家和民族 D.思想和感情21.下列符号所代表的天气与人类活动组合最为合理的是(

)A.——户外运动 B.——晾晒衣服C.——播种小麦 D.——高空作业22.下列选项中的数据为空气污染指数.四大城市中,空气质量最差的是()A.天津

126 B.北京

87 C.上海

70 D.石家庄

43723.某地海拔420米,气温是27℃,山顶的海拔是920米,气温应该是(

)A.24℃ B.30℃ C.0.6℃ D.27℃24.从全球范围来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

)A.从北向南递减 B.从内陆向沿海递减 C.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D.从高纬向低纬递减25.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某天气预报中降水概率为100%,表示(

)A.有大雨 B.可能有雨 C.无雨 D.肯定有雨26.按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下列地区中降水较多的是(

)A.两极地区 B.赤道地区C.中纬度地带内陆地区 D.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读等温线图,回答下面小题28.图中B地的气温可能是(

)A.20℃ B.24℃ C.22℃ D.26℃29.图中A地的地形可能是(

)A.山地 B.盆地 C.平原 D.洼地29.长期以来,印度尼西亚地震不断,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A.地处板块交界处 B.地表崎岖不平C.房屋建筑不牢固 D.受季风气候影响30.北回归线附近的非洲北部地区属于A.全年多雨区 B.全年少雨区C.夏季多雨区 D.冬季多雨区31.下列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是(

)A.A B.B C.C D.D32.生活在孟买的人们常年穿一件单衣,可生活在东西伯利亚的雅库特人常年穿着毛皮服装,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地势 B.海陆位置 C.人口密度 D.纬度位置33.世界上黄种人主要分布在哪个大洲(

)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34.我国蒙古族的传统民居是(

)A.冰屋 B.高脚屋 C.窑洞 D.蒙古包35.同学们都知道《西游记》的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回的经书属于(

)A.佛教著作 B.伊斯兰教著作 C.道教著作 D.基督教著作36.下列地区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A.河流三角洲地区 B.河流上游地区C.热带雨林地区 D.热带沙漠地区37.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当出现雾霾天气时候,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保持早上晨跑的习惯,将晨跑坚持到底 B.各类排污企业照常生产C.打开窗户,保持室内空气良好的流通 D.出门戴口罩,做好防护工作38.“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歌词中表现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A.乡村,这里有河流 B.乡村,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C.城市,这里有田野 D.城市,这里以工业生产为主39.加强国际合作发挥着各种各样积极的作用,下列不是积极作用的是(

)A.促进世界秩序和平、稳定地发展 B.帮助企业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C.促进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 D.加强领域内结盟,实现领域垄断40.小红假期去某地考查,绘制了如下所示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E处表示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虚线AC表示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2)小红在图上测得BD两点间的直线距离为1.5厘米,两点间的实际距离为1500米由此可知该等高线地形图的比例尺为________。(3)小红考查的地方,地形以________为主,该地的最高处为________(填字母)地,海拔最高可能为________(填整数)米。(4)小红考查至B地时,想回去村落,她应该朝________方向走去。二、综合简答题41.读“东西半球图”图,回答问题。(1)图中甲半球是____(东、西)半球。(2)写出图中字母、数字代表的大洲和大洋:A_______洲、B_____洲、C_____洲、D_______洲。(3)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洋名称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__4____________。(4)沟通①和③两个大洋的重要水运枢纽a是______运河。A、B两大洲的分界线b是______运河。A、F两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山脉。42.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我们每天都在关注天气变化情况。下面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制作的天气情况记录表(部分),请根据表格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1月5日该地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天气情况记录表中,有雷阵雨天气的日期是________。

(3)表示3月25日风向、风力的符号是()A.

B.

C.

D.

(4)根据天气情况记录表中5月7日的天气状况,推测该地区在卫星图上的颜色为________(填“绿”或“白”)。

(5)根据如表中天气情况,请你设计出一个最合理的户外活动项目,(包括日期、活动名称)________。4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所示为_______聚落,乙图所示为________聚落.甲乙对比,人口密度较大的是________。

(2)你居住地属于________聚落。

(3)据丙图中信息分析,A,B,C三处聚落选址的共同地形因素是________。

(4)A,B,C三处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参考答案】1.A2.C【解析】【分析】1.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故选:A。2.地球形状是赤道略鼓,两极稍扁,近似椭圆形不规则球体,而地球仪为球体,A说法错误,地球仪是根据地球按照一定比例缩小而成,故无法测量出地球的平均半径和表面积,B说法错误,转动地球仪可以演示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C说法正确,在地球仪上无法读出各种地形类型的海拔,D说法错误,故选:C。【点睛】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地球的平均半球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2.A【详解】地图是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三个要素,以上四个图例中,A表示的是荒漠,B表示的是运河,C表示的是河、湖,D表示的国界线,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4.A5.A6.C【解析】【分析】4.在侧视情况下,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也就是自左向右,A正确,C错误。从北极上空向下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南极上空向下看为顺时针,B错误。故本题选A。5.地球自西向东运动,最先消失的为A,A正确。B点后消失,C点最后消失,故本题选A。6.随着地球仪的转动,地球仪上面的能够被照射的地方不断变化,明暗交替,模拟的是地球昼夜变化,C正确。四季的变化是因为地球直射点的变化,图示地区并没有出现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所以并没有四季变化,A错误。五带的形成是因为太阳辐射的影响,其范围的变化是受黄赤交角的影响,B错误。故本题选C。【点睛】地球自转的意义:昼夜交替现象、产生时差、使地表沿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偏转。地球公转的意义: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太阳直射点移动、四季更替、五带。6.C【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亚洲地图只能看到亚洲的范围,中国地图只能看到中国的范围,排除AB;世界地形图展示的是世界主要地形类型和地势特征,不能知道国家在哪里,排除D;要查阅美国在哪里,应该选择世界政区图,世界政区图上展示了世界上主要的国家和地区的位置,故选C。8.B9.C【解析】8.读图得知,图示可以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辨别方向;图中有图例和注记,可以确定各种动物的位置;但图中缺少比例尺,不能估算距离。故选B。9.实际占地面积约3平方公里的某动物园一幅导游图和世界地图的相比,导游图的范围小,比例尺大,表示的内容详细。故选C。【点睛】一般地说,地图的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就越详细;地图的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就越简略。9.C【详解】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是8844.43米,死海湖面海拔高度是-154.31米,它们的相对高度是8844.43米-(-154.31)米=8844.43-(-154.31)=8998.74米。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10.A【详解】丘陵是陆地上五种地形类型之一,其特点是海拔一般在200-500米之间,中间高,四周低,有一定的坡度但比较缓,相对高度小,图中四幅图中,A处等高线海拔较低且较稀疏,中间高,四周低,是丘陵地形;B处是中间低、四周高的盆地;C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是山脊地形;D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是山谷地形,故选A。【点睛】11.C【详解】以上四幅地图中,能一目了然地看出陆地和海洋的高低起伏的地图是地形剖面图,等高线地形图不能很直接看出,平面地图和经纬网图不能看出高低起伏情况,故选C。12.C【详解】据图可知,甲山峰海拔在400米—500米之间,乙山峰海拔在500米—600米之间,甲山峰低于乙山峰,A错误;①处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为山谷,B错误;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判读方向,根据图中指向标结合水往低处流的生活常识可知,②处河流大致自东向西流,C正确;小李村周围地势中部低四周高,D错误。故选C。【点睛】13.D【详解】地球表面71%为海洋,29%为陆地,可概括为“三分陆地,七分海洋”,A错误。海洋面积北半球小于南半球,B错误。②是非洲,①是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C错误。B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D正确。故选D。14.A【详解】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A正确。土耳其海峡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都不符合题意,BCD错误。故选A。15.A【详解】海陆变迁主要原因有地壳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由于地壳运动,现在变成了陆地,故A符合题意。【点睛】16.C【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印度洋板块包括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澳大利亚大陆及印度洋,故选C,排除ABD。18.B19.A20.C【解析】牞18.读图可知,甲是北美洲,乙是亚洲。直布罗陀海峡是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排除A;北美洲与亚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该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B正确;德雷克海峡是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排除C。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排除D;故选B。19.读图可知,丙为太平洋,位于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之间。非洲不濒临太平洋,A正确,排除BCD,故选A。20.图中丙太平洋主要位于太平洋板块,该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C正确;非洲板块包括非洲大陆及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一部分,排除A;南美洲板块包括整个南美洲大陆,排除B;南极洲板块包括南极洲和周围海洋板块,排除D,故选C。【点睛】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很不均匀,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百分之二十九是陆地,有“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的说法,陆地上包括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海洋共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四大洋,大洲之间与海洋之间大部分都有明确的界线。20.D【详解】地理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联系生活实际,尤其是学生熟悉的地理事物、现象和问题,如大气和气候、河流和湖泊、国家和民族。思想和感情不属于地理知识。故选D。21.B【详解】表示大雨,不适合进行户外活动,A组合不合理;表示晴,适合晾晒衣服,B组合合理;表示大雪,不适合播种小麦,C组合不合理;表示雷阵雨,不适合高空作业,D组合不合理。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题中四个选项中,组合最为合理的是B,B正确。故选B。【点睛】22.D【详解】空气污染指数指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空气质量及其评价方式.23.A【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下降0.6℃,两地高度差920-420=500米,气温相差500/1000×6℃=3℃,即山顶气温为:27℃-3℃=24℃。故选A。24.C【详解】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等,相同纬度地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海拔高处和海拔低处气温不同,受太阳辐射的影响,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弱,气温低,所以决定气温分布基本格局的因素是纬度位置因素,从全球范围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根据题意,故选C。【点睛】25.D【详解】降水概率预报一般情况是,晴,概率0%为不可能出现降水;晴到多云,降水概率在10%-20%之间降水的可能性很小;多云、零星降水或局部有降水,概率在30%─50%之间时有机会出现降水;降水概率在60%─70%之间降水的可能性比较大;降水概率大于等于80%时,降水的可能性很大;降水概率是100%则肯定会出现降水,D正确。故选D。【点睛】降水是一种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后以液态水或固态水降落到地面的现象,是自然界中发生的雨、雪、露、霜、霰、雹等现象的统称。26.B【详解】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受海陆位置影响,中纬度地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故选B。【点睛】28.C29.A【解析】28.气温的水平分布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在等温线图上,同一条等温线上的各点气温值相等,一般情况,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等温线稀疏,温差较小。由图可知,B地温度位于20℃到24℃之间,C正确,A、B、D错误。故选C。29.由图可知,图中最高温度为24℃,最低温度位于A地低于4℃,两地的温差约为24℃4℃=20℃;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该地最低点到A地的相对高度约为20℃0.6℃100米3000米,山地的海拔高度大于500米,A地属于山地,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午热晨凉,冬寒夏暑,气温在不断变化。一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是有规律的,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日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年变化。30.A【解析】【详解】长期以来,印度尼西亚地震不断,印度尼西亚火山、地震多的原因是处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碰撞处,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灾害,故选A。30.B【详解】北回归线附近的非洲北部地区属于全年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这里是全球气温最高的区域,故选B。31.A【详解】图中四种气候类型中,A是终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B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C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D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故选A。【点睛】32.D【详解】印度的孟买所处的纬度较低,地处热带,常年高温,东西伯利亚地处高纬度地区,气候严寒,冰雪覆盖,因此生活在孟买的人们常年穿一件单衣,可生活在东西伯利亚的雅库特人常年穿着毛皮服装以御寒,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纬度位置不同,D正确。地形地势和海陆位置对这种差异的影响很小,与人口密度无关,ABC错误。故选D。33.A【详解】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世界上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A正确;非洲以黑种人为主,南美洲以混血人种为主,北美洲以白种人为主,BCD错误。故选A。34.D【详解】我国蒙古族的传统民居是蒙古包,逐水草而居,D正确;爱斯基摩人冰屋是用冰垒砌而成的,冰屋结实不透风,能够把寒风拒之屋外,所以住在冰屋里的人,可以免受寒风的袭击,A错误;高脚屋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以及东南亚地区,高温多雨,利于通风散热,B错误;窑洞主要在黄土高原地区,冬暖夏凉,C错误;排除ABC,选D。36.A【解析】【分析】【详解】《西游记》中的“西天”指的是古印度,古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所以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回的经书属于佛教著作,A正确;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道教创始于中国,基督教形成于亚洲的西部,BCD错误。故选A。【点睛】37.A【解析】【详解】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水源充足、气候适宜、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河流三角洲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水源充足、气候适宜、交通便利),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河流上游地区,一般地形崎岖,是人口稀疏区;热带雨林地区,气候太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热带沙漠地区,气候干旱,土地贫瘠,水源缺乏,不适合人类居住。38.D【解析】【详解】当出现雾霾天气时候,出门要戴口罩,做好防护工作,D正确。出现雾霾天气时候,不适合外出跑步,排污企业要暂时关停,不适合打开窗户,ABC错误,故选D。39.B【解析】【详解】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题干中描述的该聚落表示的乡村聚落,CD错;田野、小河、炊烟、村庄、冬麦等,表明该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B对,A错。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聚落的形式,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39.D【详解】加强国际合作,发挥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世界秩序和平、稳定地发展,有利于帮助企业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有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加强领域内结盟,实现领域垄断,不利于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不是积极作用,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D。40.(1)

山峰

山脊(2)1:100000(3)

山地

A

999(4)西北【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比例尺、海拔和相对高度、地图上的方向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1)读图可知,E位于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的部位,是山峰,AC位于等高线弯曲凸向低处,是山脊。(2)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1.5:150000=1:100000。(3)读图可知,该地区最高处海拔超过800米,地势较陡,所以是山地地形。等高距是200米,最高处是图中的A处,山顶处海拔为800-1000米,所以最高可能为999米。(4)读图,根据图中指向标可以判断,图中村落位于B点的西北方向。所以她应该朝西北方向走去。二、综合简答题41.(1)西(2)亚

南美

北美(3)太平

印度

大西

北冰(4)巴拿马

苏伊士

乌拉尔

(大高加索)【解析】【详解】世界的陆地可以分为七个大洲,海洋可以分为四个大洋,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