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_第1页
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_第2页
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_第3页
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_第4页
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科医学教育与培训5/8/20241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第一节

全科医生的知识、技能与态度全科医生专科医生通科医生5/8/20242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全科医生应有的知识、技能和态度1、把效劳对象看作一个整体人的知识和态度2、应能熟练地分析、确定和解决常见安康问题3、应善于处理暂时性安康问题,又能对慢性病人提供持续性保健5/8/20243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4、应以整体观念对待安康,并注重预防、保健的态度和技能5、应有为社区、家庭、个人提供综合性效劳的责任感,并具有管理各类卫生效劳相关资源的能力6、应认识到终生学习对业务开展的重要性,并通过参与科研和教学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5/8/20244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二.全科医生应该到达的知识与技能水平专业理论知识〔根底、临床、全科〕相关理论知识〔中医、营养〕学识水平〔了解进展〕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社区卫生效劳工作〕承担的技术工作〔临床操作〕教学科研〔科研课题、带教〕5/8/20245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第二节国外全科医学教育培训5/8/20246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家庭医学教育培训内容与学制时间英国澳大利亚香港美国加拿大基础教育1312131212普通大学---2-42-4医学院56544或3医院内培训实习111--住院医师21232家庭医学培训基础11232强化-12--选修2+1+--1+考试书面TT+PT+PTT临床TT+PT+PTT服务评估PP强化CME(学时/分)504050/6年505/8/20247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国外全科医学教学的三种主要形式:1、医学生的家庭医学学科教育2、家庭医学住院医师训练工程:医院轮转;社区医疗;长期穿插性社区学习3、家庭医生继续医学教育〔继续教育学分,笔试和病历审查〕5/8/20248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1、医院轮转:一般首先安排,为2年左右2、社区医疗:一般在医院实习后安排(亦可与医院轮转有所重叠),1-2年3、长期穿插性社区学习:一种贯彻毕业后教育始终的学习,通常每周1-2个半天。保证每周至少一个半天在社区诊所的集中学习

主要培训方式有:返回5/8/20249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第三节我国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5/8/202410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开展过程80年代全科医学教育概念引入我国1989年召开了第一届北京国际全科医学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成立全科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首都医科大学等学校成立全科医师培训中心或培训部,或成立全科医学教研室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制定地方规章,开展培训5/8/202411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开展的决定?提出“加快开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战略任务1999年,十部委文件?关于开展社区卫生效劳的假设干意见?;卫生部、人事部?全科/家庭医学专业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条件?。纳入政府工作国内外调研研讨论证,起草文件全国全科医学教育工作会5/8/202412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全科医学教育体系:以毕业后教育为核心;当前以资格培训和岗位培训为重点,积极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全科医师培训网络:以国家级培训中心为龙头,以省级培训中心为骨干,以临床及社区培训基地为根底5/8/202413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的主要形式与培养目标主

高等医学院校的全科医学教育

1.介绍全科医学的整体医学观、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及职业特色,等;

2.培养学生对全科医学的职业兴趣;

3.为选择其他专科医师理解全科医学打下基础。

1.理论教学

2.案例讨论

3.社区见习本科教育毕

育毕业后的全科医学教育(规范化培训)通过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合格的全科医师,使其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能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一体化的基层卫生服务,达到全科主治医师任职资格标准,成为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的学科骨干。1.理论学习2.综合性医院临床实践3.社区实践

时间:3~4年全科医师的岗位培训(转型培训)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其防治社区常见疾病和解决社区健康问题的能力,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运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提供医疗、预防、保健等一体化的基层卫生服务,达到全科医师的岗位标准。1.脱产、半脱产或业余;2.授课为主,结合案例讨论和社区实习其他:管理人员培训,卫生技术人员的全科医学知识培训等

通过培训,加强对全科医学知识体系、全科医疗的基本原则和全科医师的职业特点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为全科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的科学管理奠定基础。同时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适应社区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针对其岗位安排继续教育全科医师的继续医学教育通过全科医师在执业期间不断地接受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以保持其专业水平的先进性和服务的高水平。学术讲座、学术会议、专题研讨会、讲习班、自学、进修、论文等

5/8/202414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一、理论学习〔3个月〕〔一〕全科/家庭医学〔108学时,其中理论课100学时,实践8学时〕〔二〕预防医学〔108学时,其中理论课100学时,实践8学时〕

〔三〕康复医学〔56学时,其中理论课48学时,实践8学时〕〔四〕肿瘤学〔16学时〕〔五〕计算机应用〔讲课12时;实习12学时〕〔六〕社区实习2周5/8/202415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二、医院轮转〔33个月〕〔一〕内科〔含老年医学与心电图、X光14个月〕〔二〕外科〔3个月〕〔三〕传染科〔1个月〕〔四〕儿科〔2个月〕〔五〕妇产科〔1.5个月〕〔六〕眼科〔0.5个月〕〔七〕耳鼻喉科〔0.5个月〕〔八〕皮肤科〔1个月〕〔九〕口腔科〔0.5个月〕〔十〕精神科〔1个月〕〔十一〕急诊急救〔3个月〕〔十二〕康复医学〔1个月〕5/8/202416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三、社区实践:〔12个月〕

〔一〕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效劳技能〔二〕重点人群保健

〔三〕社区卫生效劳管理5/8/202417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全科医疗的科学研究全科医疗教育的功能和科研的目的全科医疗科研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5/8/202418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全科医学的科研一、全科医疗研究的类型:①根底研究〔纯粹根底研究和应用根底研究〕②应用研究③开发研究5/8/202419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二、全科医学研究的范畴1.全科医学临床问题研究2.流行病学研究3.卫生效劳研究4.全科医学教育研究5.行为学,心理学及社会方面的研究6.人类学研究5/8/202420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三、全科医疗科研的学科根底:循证医学〔EBM〕临床流行病学社会医学和社区医学卫生经济学5/8/202421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四、全科医学研究的方法与步骤1〕病因和开展因素的研究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现况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5/8/202422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研究疾病病因的步骤:提出病因线索得到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验证病因假设确定病因病例对照研究(成组)病例对照研究(配对)队列研究干预试验ABCDABCACAA5/8/202423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患有某种疾病的人群和未患该种疾病的人群,调查两组人群既往暴露于某种可能危险因素的比例,推断暴露危险因素是否与疾病有关联以及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5/8/202424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原理示意图暴露未暴露暴露未暴露病例对照回顾性暴露收集(a)(b)(c)(d)5/8/202425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模式暴露史病例组对照组合计或特征有aba+b

无cdc+d合计a+c

b+da+b+c+d

aa+c

bb+d比较:5/8/202426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特点属于观察性研究方法设立对照观察方向从“果”至“因”研究因素可以有多项不能确证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5/8/202427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用途广泛探索疾病的可疑病因深入检验病因假设提供进一步研究的明确病因线索5/8/202428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与实施(一)研究对象的选择病例的选择类型新发病例现患病例死亡病例诊断标准来源医院人群调查结果其他特征的规定5/8/202429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2.对照的选择来源形式成组对照(不配比)配比对照成组配比个体配比种类健康人非研究疾病的病人医院人群5/8/202430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资料的收集1.与研究有关的资料的收集

行为环境教育水平家庭背景既往健康状况经济水平社会或心理问题宗教信仰2.研究因素的收集

设计合理的调查表5/8/202431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三、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一)资料的核查与整理1.描述性统计

1)描述一般特征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除研究因素以外的各种特征是否近似或齐同,即考察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可比性。(二)资料的分析2)均衡性检验5/8/202432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2.推断性统计(1)成组病例对照研究1)资料整理的格式病例组暴露率p1=a/a+c对照组暴露率p0=b/b+d成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格式暴露史或特征病例对照合计有aba+b无cdc+d合计a+cb+da+b+c+d=N5/8/202433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优点:*

适用于罕见疾病的研究*所需样本较少,组织容易*收集资料后较快得到结果(明确假设的危险因素、探索不够明确的众多因素)5/8/202434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缺点:*不适用于研究人群中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选择研究对象时难以避免选择偏倚*通过回忆获取信息难以避免回忆偏倚*混杂影响难以控制*不能计算暴露于某因素的发病率和死亡率5/8/202435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队列研究选定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因素的两组人群,追踪观察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发病结局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素与发病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强度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5/8/202436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队列研究原理示意图a+bc+d暴露非暴露前瞻性收集发病情况病人a病人c非病人b非病人d比较a/(a+b)c/(c+d)5/8/202437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队列研究的特点属于观察法设立对照观察方向由“因”及“果”能确证暴露与疾病的关系可以计算疾病的发病率、累积发病率5/8/202438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队列研究的用途1.检验病因假设2.描述疾病的自然史3.评价自发的预防效果5/8/202439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队列研究的种类研究开始暴露非暴露追踪收集资料前瞻性暴露非暴露追朔收集资料历史性*前瞻性队列研究*历史性队列研究*双向性队列研究继续追踪收集资料双向性现在5/8/202440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队列研究的设计与实施(一)研究因素的确定(二)结局的确定又称暴露因素,一般为一个,在研究中要慎重选定、明确规定、如何测量。又称结局变量,是指观察中由暴露因素所引起的预期结果,要有明确的判定标准。5/8/202441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1)高危人群职业人群特殊暴露人群(2)一般人群一般居民有组织的人群团体1.暴露人群的选择(四)研究对象的选择(三)方法的选择前瞻性队列研究或历史性队列研究5/8/202442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2.对照人群的选择(1)内对照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在同一对象人群中产生(2)外对照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不在同一对象人群中产生(3)总人口对照用与暴露组同地区的全人口的发病(死亡)资料作对照(4)多种对照上述方法的多种综合5/8/202443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六)随访随访致观察终点出现或到达终止时间(五)资料的收集有关暴露因素的资料研究对象观察终点资料及一般生理或生化检测结果3.人口学资料4.环境资料5/8/202444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七)数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队列研究资料整理表组别病例非病例合计发病率暴露组aba+ba/a+b非暴露组cdc+dc/c+d合计a+cb+da+b+c+d5/8/202445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队列研究的优缺点优点:

*论证因果关系的能力强*可以获得不同队列的发病或死亡资料*一次可以调查多种疾病或卫生行为*暴露因素可分等级便于计算“剂量-反应关系”5/8/202446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缺点:*不适用于研究人群中发病率很低的疾病(低于5‰)*观察时间长不易获得完整的资料*每次只能研究一个或一组暴露因素5/8/202447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2〕诊断性试验的评价正确性、精细性和实用性3〕临床疗效的评价遵循随机化、对照和盲法原那么4〕预后的判定〔用率、构成比等〕早期病人预后和预后因素的研究5〕卫生经济学评价链接5/8/202448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

结果

病人非病人

合计

阳性真阳性a假阳性b

a+b

阴性假阴性c真阴性dc+d

合计

a+cb+d

a+b+c+d灵敏度(真阳性率):

特异度(真阴性率):假阳性率(误诊率):假阴性率(漏诊率):

aa+c×100%

db+d×100%

bb+d×100%

ca+c×100%

5/8/202449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

灵敏度较高者,特异度就较低;反之亦然。医生在选择实验项目时,应力求灵敏度和特异度之间的相对平衡。

阳性预测值:全部阳性结果中病人的概率阴性预测值:全部阴性结果中无病的概率

aa+b×100%

dc+d×100%

返回5/8/202450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三.全科医学科研的设计全科医疗的选题原那么:①必要性②创造性③科学性④可行性5/8/202451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医学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

*随机的原则*对照的原则 *重复的原则5/8/202452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1.随机的原则(randomization)目的:*使总体中各观察对象被抽中的机会均等;

*保证各试验组的非试验因素均衡化。随机抽样

单纯随机抽样 系统抽样

整群抽样 分层抽样方法:随机化分组5/8/202453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

2.对照的原则

(Control)原理:处理因素试验效应非处理因素误差目的:*鉴别出试验组的效应;*消除和控制非试验因素;*消除或减少试验误差或偏倚。5/8/202454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研究.

2)标准对照

用公认的有效药物、现有的标准值或常规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