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信息化根本概念内容提纲
第一节信息的概念及属性第二节信息的生命周期第三节农业信息的特点及类型第四节农业含义及其特征
1.信息的定义
有关信息的定义:1928年哈莱特〔R.V.L.Hartley〕在《信息传输》中将信息理解为“选择通信符号的方式”。1948年仙农〔〕在《通信的数学理论》中将信息定义为“有新的内容、新的知识的消息”。1950年维纳〔N.Wiener〕在《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与社会》中指出“信息这个名称的内容就是我们对外界世界进行调节并使我们的调节为外界所了解时而与外界交换来的东西”。等等。 据不完全统计,有关信息的定义达几十种之多。第一节信息的概念及属性1.信息的定义
信息是反映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特征和变化的可通信的知识。第一,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特征的反映。第二,信息是可以通讯的。信息是构成事物联系的根底。第三,信息形成知识。所谓知识,就是反映各种事物的信息进入人们的大脑,对神经细胞产生作用后留下的痕迹。千百年来,人们正是通过人类社会留下的各种形式的信息来认识事物、区别事物和改造世界的。2.数据的定义数据是一组表示数量、行为和目标的非随机的可鉴别的符号,是现实世界客观存在的实体或事物的属性值。数据一般是未被加工、处理过的,因而往往称之为原始数据。从产生和采集来看,数据具有离散性、变化性和规律性。信息与数据是不同的数据〔Data,又称资料〕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物理符号或是这些物理符号的组合。它是可识别的、抽象的符号。
例如,在某处有5个人,我们可以用多种符号来描述或记载:5,五,伍,正,101,five,☆,Ⅴ等。信息与数据是不同的 这些符号不仅指数字,而且包括字符、文字、图形等等。其表现形式如下表所示:数据类型表现形式数值数据数、字母和其它符号图形数据图形或图片声音数据声音、噪音或音调视觉数据动画或图片模糊数据高、胖、干净等信息与数据是不同的 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会对接收者的行为和决策产生影响,它对决策者能增加知识具有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信息是经过加工以后的数据的概念可用以下图说明。信息与数据是不同的 数据经过处理后,其表现形式仍然是数据。处理数据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更好地解释。只有经过解释,数据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因此,信息是经过加工以后、并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
例如行驶中汽车里程表上显示的数据是70Km/h它仅仅是一个通过人们对汽车行驶状态进行描述数据符号而已,不一定成为信息,只有当司机观察里程表上的数据以后,经过思考〔即加工处理〕,认为汽车行驶速度是快还是慢,从而作出是加速或减速的决定时,70Km/h这个数据才成为信息。信息与数据是不同的 信息与数据是原料和结果的关系。数据和信息的概念是相对的。 对于第一次加工所产生的信息,可能成为第二次加工的数据。同样,第二次加工得到的信息可能成为第三次加工的数据。这也和物质生产中的原料和产品的关系相似初级加工得到的产品,可能成为进一步加工的原料。
例如,生产班组的统计员对生产情况表进行统计后,形成班组的日生产统计表,其中生产情况表是数据,日生产统计表是信息,它说明了生产班组的日生产情况,可供班组长决策使用;生产车间的统计员对各班组的日生产统计表进行统计汇总后形成车间生产统计表,可为车间主任的日常生产管理提供信息。那么,班组的日生产统计表又成为数据了,……。由此层层加工,前级信息总是后级信息的数据。信息是有层次的,低层信息对高层信息来说就是数据。数据、信息、知识及相关概念数据(Data)是载荷或记录信息的按照一定规那么排列组合的物理符号。它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像,也可以是声音或计算机代码。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只能通过对数据背景(Context)和规那么的解读。背景是接收者针对特定数据的信息准备。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数据+背景=信息
信息是数据载荷的内容,对于同一信息,其数据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知识是信息接收者通过对信息的提炼和推理而获得的正确结论,是人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掌握,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系统化的信息集合。同样,我们可以表达为如下公式:
信息+经验=知识
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包含关系及相互转化关系可以用图1-1和图1-2表示。
数据、信息和知识的范围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外延数据、信息、知识的关系数据、信息、知识的相互转化3.信息的分类、特征及功能(1)根据信息对信息接收者活动的影响程度,信息的内容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层次信息内容描述的问题1迹象什么?(提出疑问)2事实是什么?3知识为什么?4智慧怎么办?前方有异物路面塌方路基不平,连日下雨避开塌方路段,平安到达目的地信息的类别以产生信息的客体为依据,可分为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以信息所依附的载体为依据,可分为静态文献信息、口头信息、动态电子信息和生物信息;按照人们获得信息的方式,可分为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按照主体的认识层次,可将信息划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认识层次的信息分类语法信息:只反映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而不考虑信息的内涵。它只是客观事物形式上的单纯描述,不深入揭示事物开展变化的内涵及其意义。语义信息: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逻辑含义。它不仅反映事物运动变化的状态,而且还要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意义。语用信息:信源所发出的信息被信宿接收后将产生的效果和作用。它对信宿的依赖性强.而且与信息的传递时间、地点和环境条件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信息的根本特征可传输性:信息总是处于一定的传递过程中可存储性:信息借助载体一定条件存储起来可加工性:信息可从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共享性:信息可为众多使用者共有时滞性:由于信息是加工后的数据,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信息相对于事实有一段时间的延迟。信息的功能信息是人类赖以存在的资源信息是人类思维的材料信息是决策的依据信息是根本的交流工具信息是认识事物的中介信息是有效控制的根底信息是知识的源泉信息的度量: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容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程度。信息量的度量:H(x)=-∑P(Xi)log2P(Xi)i=1,2,3,…,nXi表示第i个状态〔共n个状态〕;P(Xi)代表出现第i个状态时的概率;H(x)为消除不确定性所需的信息量,单位为比特(bit)硬币:P(Xi)=0.5H(x)=-[P(X1)log2P(X1)+P(X2)log2P(X2)]=-(-0.5-0.5)=1bit骰子:P(Xi)=1/6H(x)=2.6bit4.信息的度量4.信息的度量举例:n名学生中选1名,信息量定义H=log2n设概率为pH=-log2p信息熵:对n个事件,每一事件的概率为piH=-Σpilog2pi信息运动的要素〔三要素〕:信息来源〔信源〕:即信息的发布者,也就是传者;信息接受者〔信宿〕:即接受并利用信息的人,也就是受者;传播信息的媒介:可用以纪录和保存信息并随后由其重现信息的载体,媒介与信息密不可分,离开了媒介,信息就不复存在,更谈不上信息的交流和传播。
信道:指信息传递的途径、渠道。反响:指受者对传者发出信息的反响,在传播过程中,这是一种信息的回流。传者可以根据反响经验检验传播的效果,并根据此调整、充实、改进下一步的行动5信息运动信息运动的根本形式〔1〕仙农和韦佛的“传播数学理论”依据这个模式,传播是从左边开始到右边结束的简单过程。这种模式的缺乏在于:一是忽略了反响的因素,把传播过程描述为一个直线的单向传播过程;二是无视了影响社会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因素,即客观上的社会环境〔如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等〕的制约因素和主观上传受双方的能动因素。例如:顾客反映效劳员态度不好,售货组长可能不向上级汇报,怕影响全组的业绩。信息系统人员想把旧机器换成新机器,他就说旧机器的能力已经达不到要求,其实旧机器的能力还远远没有发挥。〔2〕施拉姆的“反响传播”模式这种模式是一种双向的循环式运动过程,它与传播数学理论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第一,引进了反响机制,将反响过程与传受双方的互动过程联系起来,把传播理解为一种互动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第二,在这一循环系统中,反响还对传播系统及其过程,构成一种自我调节和控制。第二节信息的生命周期一、信息生命周期的概念信息的生命周期:
要求获得效劳退出返回二、信息生命周期包含的过程信息过程:收集、传输、加工、储存、维护、使用〔一〕信息的收集信息收集也可称为原始数据收集,是信息处理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信息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始数据的收集是否及时、完整和真实信息收集包括数据的识别、采集、表达和录入1.信息的识别
指面对大量的数据,要选择那些有价值,能正确描述事件的数据由决策者进行识别系统分析员亲自观察识别两种方法结合识别方法2.信息的采集指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便于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加工
自下而上的广泛收集有目的的专项调查随机积累法采集方法信息维数阶段维数、层次维数、来源维数采集方法信息源属性二次信息信息源分类地点外源时间内源一次信息3.信息的表达
指对整理后的数据采用一定的表达形式
表达方法文字表述数字表达图像表达4.录入指将数据输入系统中,要求是防止过失〔二〕信息的传输
信息传输指采用一定的方法和装置,实现信息从发方到收方的流动
〔三〕信息的加工信息加工是信息处理的根本内容,它的任务是根据处理任务的要求,对数据进行鉴别、选择、排序、核对、合并、更新、转储、计算,生成适合应用需要的形式
一般模式:
预加工:信息滤波和简单整理业务处理:对信息进行分析,概况综合能产生辅助决策的信息决策处理:应用数学模型统计推断可产生决策信息信息加工
纸
胶卷计算机存储器
确定存哪些信息:系统目标
存多长时间:系统要求
用什么方式存储:系统目标如何支持目标经济上怎么合算
储存设备信息储存问题〔四〕信息的储存(信息储存是指对获得的或加工后的数据暂时或长期保存起来,以备下次运用)〔五〕信息的维护
1.概念保持信息处于合用状态叫信息的维护2.目的保证信息的准确、及时、平安和保密〔六〕信息的使用技术方面:高速度高质量地为用户提供信息
提高效率阶段及时转化价值阶段寻找时机阶段
信息使用价值转换1.农业信息特点1〕发布及时性。农业信息是一种动态的信息,时间性极强。变化以天为时间步长来表达。在有些情况下需要以一小时为步长,如模拟植物、菌种变化过程。为了农业生产管理与科学研究需要,常常需要连续地获取处理分析一个农业周期,甚至假设干农业周期的时间序列的信息。2〕地域性。农业生产与试验研究离不开特定的地域环境,因而大多数农业信息与地理位置有关,这里地理位置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了地形地貌、土壤类型与气候状况、地质水文,社会人文等,而这些本身也包含在农业信息以内。第三节农业信息的特点与类型1.农业信息特点3〕综合性。任何信息都具有关联性,农业信息的关联性表现尤为显著。一个信息往往直接或间接地与多个信息相关,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因而一个信息通常都是多种信息的综合。比方作物长势信息实际上是土壤、气候、农田管理等信息的综合表达,农产品价格信息实际上是农业市场政策、农业生产状况与农村经济水平的反映。4〕周期性和时效性5〕滞后性6〕准确性第三节农业信息的特点与类型2.农业信息的类型农业信息可分为宏观、中观与微观信息三种。宏观农业信息:国家/大区域,如生物种群分布;植被分布;资源生态环境:土壤类型,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状况等;人文社会区划诸如行政区划、经济区划、民族分布、人口密度分布、交通网络等涉及到农业管理宏观决策等宏观农业信息。中观农业信息:较小的区域群体,它包括农业设施;地温、墒情、有机质含量、作物类型、长势、化肥施用量;牲畜的数量与状态、气温、湿度;农产品价格,储藏状况,农用物资价格等信息。微观农业信息:具体到一块土地、一株植物、一只动物、一株菌种甚至小到细胞、DNA、微生物,它包括生理结构,生化过程,新陈代谢,遗传育种,物质运移等等有关土壤、微气候、生物学、动植物学等农业学科研究的信息。第三节农业信息的特点与类型第四节农业内涵农业的根本含义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生产结构一、农业的涵义及其演变辟田种谷〔耕作栽培〕粮经作物小农业〔种养〕大农业〔农林牧副渔〕〔十字型大农业、飞鸟型农业〕〔替代农业〕〔有机农业、生物动力学农业、自然农业〕可持续农业Ⅰ农业的根本含义大农业种植业〔农业〕:利用植物的生活机能,通过人工培育以取得粮食、副食品、饲料和工业原料〔三料:食料、饲料、原料〕的社会生产部门。〔粮棉油麻糖烟菜果茶桑药菌〕林业: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它林产品,并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其防护作用的社会生产部门。〔造林、育林、护林、采伐更新及林产品采集加工〕牧业:利用动物的生活机能,通过饲养、繁殖以取得畜产品或役用牲畜的社会生产部门。〔提供肉蛋奶、皮毛羽骨、有机肥〕渔业:捕捞和养殖鱼类以及其它水生动物和海藻类水生植物,以取得水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海洋渔业和淡水渔业//捕捞业和水产养殖业〕。副业:指以农、林、牧、渔为主类以外的其它生产事业〔即:附带的生产活动,包括简单的农副产品加工及采集、狩猎〕。〔由于乡村工业和其它非农产业的迅速开展,农副产品加工已远远超出副业范围,1993年起中国的统计分类不再包括副业。附带经营的简单加工和采集作为其它农业包含在种植业中,野生动物的捕猎划入牧业。〕于光远1982年提出〔后作适当修改〕:十字中的一横是由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和微生物生产构成的一字形大农业;一竖分上下两截,上截为一字型大农业效劳的效劳业,下截是一字型大农业中的农产品的加工业。农业服务业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微生物生产农产品加工业“十字型大农业”李昌〔1983〕在总结黑龙江海伦县经验时提出的模式〔1986年作了适当修改补充〕:鸟的主体: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两翼:一是农林牧副渔,二是工商建服〔乡镇企业〕;骨架:是领导体制〔包括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两腿:一是城镇、二是广阔农村,鸟头:精神文明建设,心脏:科技“飞鸟型农业”通过大量输入高能耗工业产品〔机械、化肥、农药、燃油、电力〕来维持高产出的农业。又称机械化集约农业〔MechanizedIntensiveAgriculture〕或石油农业。无机农业InorganicAgriculture有机农业(OrganicAgriculture)
生物农业〔Bio-agriculture〕是一种完全或根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农业生产体系。它尽量依靠作物轮作、秸秆、厩肥、豆料作物、绿肥、外来有机废物、含矿物养分的岩石等以保持土壤肥力,供给农作物养分,防除杂草,并以生物防治病虫害。
农民通过加强与土地、植物、动物的联系,建立起一种和谐的有节律的农村生产与生活整体。生物动力学农场一般都是属于农民自己的,生产以自给自足形式为主。实行这种农业的农民把农业看成是一种生活方式。(瑞典一生物动力学农场中,利用特殊的设计来自然地增加水中氧,从而进行污水治理)生物动力学农业Bio-dynamicAgriculture日本的福冈正延从50`S开始自然农业的实践。他受中国道教无为思想的影响较深,认为现今农业的问题在于人类对自然的干预太多〔施药---破坏天敌系统---不得不使用更多的农药;收获作物----带走大量营养----不得不使用大量化肥〕,人类干预自然的过程,迫使自己在农业生产中采用各种人为方法,花费大量资财去完本钱来由自然承担的工作,结果还是顾此失彼,问题重重。因此,他主张农业只能走另外一条与自然合作、而不是“征服”自然的道路,他认为与其考虑要做什么;不如考虑一下不该做什么。自然农业是人的一种自然生活方式。自然农法〔业〕NaturalFarming80`S中期开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农业模式。是根据各地不同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立体式生产,形成多作物、多品种、多层次,先后有序,错落有致,立体种养或立体养殖相结合的高产、高效、集约的农业生产模式。实质:是一种以生物密集为核心的集约农业。特点:由传统平面的种养变为立体种养,把传统的间套作技术精华与现代生物、生态、工程科学技术相结合,从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多层性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利用光、热、水、土等农业资源,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例:在山区可采取山顶造林、山腰种果、山坡放牧、山地种粮、山沟养鱼、水面养鸭等农、林、牧、渔相结合的经营方式。立体农业Multi-storyAgriculture三色农业绿色农业,又称单色农业:即利用植物的绿色叶片,通过光合作用生产人类所需的农产品。蓝色农业,又称海洋水域农业:是指利用高新科技,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从而获得更多的生活和生产物质资料的农业。〔海洋占地球外表积的71%,海洋将是21世纪人类的第二粮仓。〕白色农业,又称微生物农业和生物细胞农业:利用微生物进行工厂化生产,要求生产环境清洁,生产过程中没有环境污染,工作人员一律穿白色服装,故称为白色农业。据计算,通过微生物发酵工程,仅利用全球石油产量的2%,就能生产出2500—3000万吨单细胞蛋白,可供20亿人吃一年;农作物秸秆通过微生物发酵,可以变为牲畜饲料粮。含义:按照生态学与经济学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产生背景:当人们追求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同时,发现人类生活的环境在变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环境污染;大量提取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大量开垦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人们意识到“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生产方式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于是生态农业便应运而生。20世纪70年代,各国都纷纷寻找替代农业,先后提出有机农业、生物农业、自然农法、可持续农业等。中国科技工作者那么把中国替代农业定义为生态农业。生态农业不仅可以消除现代农业的种种弊病,还可以充分发挥农业、林业的保护环境的功能。如修养水分、净化大气、防止水土流失、增添自然景观等正面功能。〔中国〕生态农业〔ChineseEcologicalAgriculture〕中国生态农业的特征中国生态农业的三个特征:一是强调按生态和生态经济规律指导农业,提出整体、协调、循环、再生、高效的先进思想,既要对环境进行保护和建设,又要维持较高的生产力水平,是具有经济有效性和生态合理性的知识密集型农业。农业是一个开放体系,农产品从体系中输出,为了维持系统的高效性,对农业生态系统给以合理的物质、能量输入,是非常必要的。中国的生态农业不同于国际上绝对不施化肥、绝对不用农药的有机农业模式;二是对传统农业的精华作了继承,如朴素的“天人合一”的思想,重施农家肥、桑基鱼塘等。三是在实践中创造出以农户、乡村、县市为生态系统的各种生态模式。2002年党中央国务院把生态农业和“三高”农业,食物平安一起作为农业开展的战略目标。可持续农业
SustainableAgriculture含义:在不破坏资源与环境、不损害后代人利益的条件下,〔允许合理的化学能投入,〕以实现当代人对农产品供求平衡的农业持续开展模式。也就是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使农村经济得到持续、稳定、协调和全面开展的农业。可持续农业提出的背景:世界各国都存在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兴旺国家:高度集约化经营,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以及工业过分集中,导致水土和空气污染;开展中国家:粗放经营、广种薄收,造成土壤盐碱化和水土流失。含义:主要是利用3S空间信息技术和农作物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DSS)为根底的面向大田作物生产的精细农作技术,即基于信息和先进技术为根底的现代农田“精耕细作”技术。实施过程:带定位系统和产量传感器的联合收割机每秒自动采集田间定位及对应小区(可自动生成12-15m2小区)平均产量数据→通过计算机处理,生成作物产量分布图→根据田间地形、地貌、土壤肥力、墒情等参数的空间数据分布图,作物生长发育模拟模型,投入、产出模拟模型,作物管理专家知识库等建立作物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并在决策者的参与下生成作物管理处方图→根据处方图采用不同方法与手段或相应的处方农业机械按小区实施目标投入和精细农作管理。精准农业PrecisionAgriculture精准农业作业系统的六大要素
全球定位系统
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
遥感探测
RemoteSensing
农业资料库土壤资料库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s,GIS
自动化农机操作系统数字农业数字农业〔DigitalAgriculture〕:利用计算机技术、地学空间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电子工程技术和农业工程技术,农业所涉及的对象和全过程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的表达、设计、控制、管理的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体系。数字农业是农业信息化的核心,也是农业信息化的最高表现形式
农业是通过生物有机体的生活机能来获得有机物质的社会生产部门。二、农业的根本含义一、农业生产的本质
农业生产是一个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密切结合的一个物质生产过程,是一个有生命的生产部门。作为自然再生产过程,农业是利用生物有机体生长发育过程进行生产即生命物质的再生产过程。它必须遵循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作为经济再生产过程,农业生产是人类有意识地干预自然再生产过程。对自然再生产过程的干预必须符合生物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同时也要符合社会经济再生产的客观规律。Ⅱ农业生产的本质与特点农业的自然再生产过程植物生产
肥料
饲料
养分养料
养料动物生产微生物分解饲料1.严格的地域性因地制宜2.强烈的季节性不违农时3.明显的连续性瞻前顾后4.高度的综合性统筹兼顾二、农业生产的特点Ⅲ
农业生产结构一、农村产业结构的内涵及层次〔一〕产业的划分:1根据产业性质划分:第一产业: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的物质生产活动,如农业(包括种植业、养殖业、渔业、林业)与采矿业;第二产业:以第一产业提供的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活动,如重工业、轻工业、建筑业等;第三产业:为第一、二产业提供社会效劳的各种生产活动与经营活动,包括商业、运输业、效劳业、金融业以及科学、教育、文化、卫生、行政机关等。2从便于统计的角度划分: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煤气)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上述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分为流通与效劳两大部门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质供销和仓储业;第二层次:生产和生活效劳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普查、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效劳、旅游业、咨询、信息效劳和各类技术效劳业;第三层次: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效劳部门。包括教育、文化、播送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第四层次:社会公共需要效劳部门。包括国家机关、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军队与警察。目前,以第二种划分方法较为常用。计算第三产业的产值一般不包括第四层次。〔二〕农村产业结构的内涵涵义:农村产业结构是指农村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第一、二、三产业各自所处的不同地位和所占的不同比例。通常用各业的产值和各业占用的劳动力数在农村经济总产值和农村总劳动力中所占的百分比来反映。〔三〕农村产业结构的层次农村产业结构包括三个层次的子系统:第一层次是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第二层次是各产业内部结构;第三层次一般是指种植业、养殖业等的内部结构。目前也有另一种划分方法,即将种植业、养殖业等的内部结构作为第一层次;农业(农、林、牧、渔)结构作为第二层次;一、二、三产业间的结构作为第三层次。两种的方法没有实质不同,但以后一种方法使用较为普遍。二、农村产业结构现状年份总产值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19907662.0964.664.3125.675.36199520340.8658.433.4929.728.36200024915.8055.683.8729.6710.89200126179.6055.243.5930.4210.75200227390.8054.513.7730.8710.85200329691.8050.084.1832.1310.57200436239.050.053.6633.599.95200539450.949.723.6133.7410450.793.7832.1510.45我国农业总产值〔亿元〕构成及其比重(%)2003年执行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总产值包括农林牧渔效劳业产值。我国一、二、三业产值构成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7828.247.923.9198030.248.221.6198528.442.928.7199027.141.331.6199519.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理工大学《形体与舞蹈IV》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信阳农林学院《面向对象应用开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工建筑物(上)》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兰州文理学院《模拟电子技术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燕山大学《英语4》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宿州航空职业学院《结构检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工业大学工程学院《数据库》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夏令营合作合同协议
- 工程人工承包合同
- 养老院聘用合同书
- 国开(浙江)2024年秋《中国建筑史(本)》形考作业1-4答案
- 糖尿病小讲课尹以丽护理病历临床病案
- 《 人脸识别技术的隐私威胁研究》范文
-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7、我们的衣食之源 课件
- DB34∕T 3791-2021 智慧药房验收规范
- 20以内加减法口算练习题带括号填空135
- 阿里巴巴操作手册
- 专利挖掘课件
- 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 2024年甘肃省定西市中考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 高速公路路网数字底座研究与建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