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生物全册教案_第1页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全册教案_第2页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全册教案_第3页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全册教案_第4页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

上册

全册教案

第1课时

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生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的主要类群。

2、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分析问题,表述观点的能力。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与他人协作的精神。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物的情感意识。

【教学重点】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

【教学难点】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通过生物的生命现象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生物的共性,

初步了解生物的生命现象;学练习,进一步熟悉生物的主要类群。

【课前准备】介绍部分生物易于识别特征的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一个异常美丽的星球,广阔的自然界,山川秀丽,花木丛生,但组成自然界的物体

不外乎两大类:一类是没有生命的,另一类是有生命的,你能举出例子吗?

二、生物的主要类群

1、生物:我们把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

2、生物的种类:在我们现在的地球上生活着大约有30多万种植物,150多万种动物,当然还有很

多种类的微生物。它们形态各异,趣味无穷。

3、生物的主要类群: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填图游戏,看看谁知道的生物种类最多,并且能进行正确的分类。(参照

课本)

三、生物的生命现象

1、生物能生长。

2、生物能进行新陈代谢活动。

生物要从小长大,得不断从外界获取食物,来建造自己的身体,还能把体内产生的废物和没

有用完的物质排到体外。

3、生物能产生后代。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4、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作出一定的反应。

“含羞草”、“根的向水性”。

5、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瓶子树(萝卜树,纺锤树),生长在南美洲的巴西,生活在热带雨林和稀树草原之间的地带,

这里有雨季交替。在雨季里它枝叶繁茂,树干中贮存大量的水分,进入旱季落叶,胖胖的肚子里贮

存的大量水分使其顺利度过旱季,这就是生物适应环境。

蚯蚓可以松土,改良土壤,处理有机废物。

6、生物体有严整有序的结构。

除了病毒等少数生物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四、课堂练习

五、课堂小结

生物体的生命特征:

1、生物能生长发育;2、生物能新陈代谢;3、生物能产生后代,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4、生物的应激性;5、生物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6、生物有严整有序的结构。

六、作业: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光、水、温度等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2、举例说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3、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及设计实验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保护生态平衡的情感意识。

【教学重点】

一举例说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课前采集鼠妇,在采集过程中观察鼠妇的生活环境。

2、教师准备:准备实验用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的生物,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同学们用业余时间捉到一些鼠妇,

现在同学们想一想,你们都是在什么地方找到鼠妇的,鼠.妇到底适应什么样的环境?

二、探究过港:

(-)教师提出问题:鼠妇生活的环境条件是什么?

学生讨论,做出假设:(1)鼠妇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

(2)鼠妇喜欢温暖的环境。

学生分两组:1-5实验小组验证第一个假设,6-10组验证意二个假设。

1、学生-5实验小组:假设一:鼠妇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

(1)教师推荐实验器材

(2)实验过程:

学生:动手设计实验并操作。

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学生一:在纸盒内一半铺湿土,一半铺干土。在设置明暗条件时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湿土上盖了黑

纸板,干土上方盖玻璃板玻璃板;一种是湿土上方盖一玻璃板,上方盖玻璃板黑纸板。

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两种情况,指导学生怎样才能设置阴暗、潮湿的环境或明亮、干燥的环境。

引导学生讨论:到底湿土上方应该盖什么?干土上方应该盖什么?怎样做才更容易成功?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湿土上盖了黑纸板,干土上方盖玻璃板玻璃板,然后把鼠妇在黑纸板和玻璃

板的交界处容易成功。

(3)5分钟后,鼠妇大多数移至黑暗潮湿处。

(4)实物投影:各小组实验过程的数据记录。

鼠妇的数目

环境1分钟2分钟3分钟4分钟5分钟

黑暗潮湿56789

明亮干燥54321

(5)小组成员分析处理所得数据,小组之间交流,得出结论。

预期结论:鼠妇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

2、学生1-5实验小组:假设二:鼠妇喜欢温暖的环境。

(1)教师推荐实验器材。

(2)实验过程:

学生:动手设一计实验并操作。

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并提出开始把鼠妇放在什么位置,此实验更容易成功?

学生:在纸盒内一半铺湿土,一半铺干土,把鼠妇放在湿土和冰湿土的交界处。

(3)5分钟后,鼠妇大多数移至湿土处。

(4)实物投影:各小组实验过程的数据记录。

鼠妇的数目

环境1分钟2分钟3分钟4分钟5分钟

温暖56689

冰凉54421

(5)小组成员分析处理所得数据,小组之间交流,得出结论。

预期结论:鼠妇喜欢温暖的环境。

3、全班学生根据两个预期结论,分析讨论“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是什么?”

学生得出结论: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有光、水、温度等。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活动结束后,把鼠妇放归大自然。学生讨论,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在日

常生活中,人人都要树立爱护大自然、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学生自学教科书的内容,了解生态因素的概念。

一1、教师: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JS素有光、水、温度,除了这些没有生命的因素外,是否还存在一

些生命的因素呢?

(学生自学教科书的相关内容,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作出回答:对某一只鼠妇来说,其他鼠妇

影响它的生活;还土壤中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也影响它的生活,那么这些影响鼠妇生活的其他生

物即为生态因素。)

2、教师:没有生命的物体称为非生物,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所以生态因素也.就可以分为非生

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3、教师:在饭店中有一道菜叫“炸田鸡”,所谓田鸡就是青蛙,提出问题让学生就这一现象展开

讨论。

问题:1、青蛙少了,什么多了?什么受到了损失?

2、如果大量捕捉青蛙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

4、学生展开讨论:青蛙少了,害虫多了,农作物减产,人们经济利益将直接受到损失。

(长此下去,将.会破坏生态平衡,人们将自食难以下咽的苦.果。)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请学生描述蚯蚓在土壤中生活状况。

蚯蚓有刚毛有助于它在土壤中运动,身体表面的黏液有助于它在土壤中钻穴和呼吸。蚯蚓的

钻穴和取食等到活动使土壤变得更疏松和肥沃.

针对蚯蚓的生活状况,引际学生总结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也影响环境。生

物与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

三、课堂练习

四、课堂小结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一定的环境,又影响环境,而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又影响生物的生活。

五、作业:

第3课时

第三节我们身边的生物学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描述生物学的概念。

2、举例说出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

3、举例说出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物的情感意识。

【教学重点】1、举例说出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

2、举例说出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举例说出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教学方法】讨论、自学

【课前准备】

查询报刊、网络、录像等,搜集一些有关袁隆平与杂交水稻以及生物学方面的新信息。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出示袁隆平在2001年颁奖仪式上的资料•,让学生了解袁隆平在生物方面做出的巨大的贡献,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二、生物学与人类的生活的关系:

1、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一的科学叫做生物学。

2、举例说出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

(1)生物学与衣、食、住、行、医等方面的关系。

(2)在物学发展对农、林、牧、副、渔、医药等有很大的影响。

(3)生物学与国家建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方面的关系。

3、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对社会有何贡献?

三、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1、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些热点问题离不开生物学。

人口剧增,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及癌症和艾滋病。

2、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1)纳米实验室和纳米照相机。(2)克隆羊。

(3)生物工程药品。(4)生物治疗。

四、课堂练习

课本pl6自我评价

五、课堂小结

生物学的概念

六、作业:

【教学反思】:

第4课时

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与作用;

2、识别凡种常用的探究器具,并说出其用途。

能力目标:尝试使用显微镜。

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爱护实验器材的教育,使学生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识别显微镜的结构与作用,尝试使用显微镜。

【教学难点】1、规范使用显微镜。

2、安全使用常用的探究器具。

【教学方法】自学、讲授、实践操作

【教学准备】显微镜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丰富多彩的生物界蕴藏着无限的奥秘,这些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要进行科学探索就离不开

一些器具.

2、常用的探究器具:

1、让学生观察课本p24图2—9,让学生进行辩认,教师加以说明、补充、归类。着重说明酒

精灯、滴管的用法。

(1)观察器具:放大镜等

(2)解剖器具:解剖盘、解剖剪、镜子、刀片等

(3)计量器具:量筒、天平等

(4)加热器具: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等

(5)通用器具:烧杯、试管、研体、培养皿、滴管、药匙、试剂瓶等

2、使用常用的探究器具时,要注意安全。(不要用手触摸刀口,也不要碰到他人;不要用手直

接接触被称量的物体;加热时,不要离开加热装置,加热结束后要及时、正确地切断热源,不要用

手直接接触被加热的玻璃器具。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做好清理工作。)

三、认识显微镜:

1、(过渡)你知道一滴水中究竟有什么吗?你知道我们人体是由什么构成的吗?我们所说

的细菌是什么样子?要看到它们,必须借助放大倍数更多的观察用具一一显微镜。

2、显微镜是一种具有放大功能的仪器,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探究器具。

3、早期的显微镜和观察到的细胞以及电子显微镜的图片。

4、学生对照课本p20图2—2理清显微镜的结构,并了解各部分的作用。(请学生到讲台上指出相

应的名称.)

5、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强调:

(1)显微镜的拿法。

(2)辨认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物象的放大倍数。

(3)学会使用粗、细准焦螺旋,观察镜筒的升降情况。

(4)反光镜的使用,识别平面镜和凹面镜。

(5)大小光圈的使用。

四、课堂练习:

五、小结:

1、区别目镜和物镜。2、识别反光镜的凹面和平面。3、识别粗准焦螺旋。

二、作业:

第5课时

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

能力目标:尝试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使学生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尝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教学难点】防止玻片内出现气泡。

【教学方法】自学、讲授、实践操作

【教学准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干净纱布、叶片、清水、烧杯、吸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回顾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二、显微镜的使用:

1、对光:

(1)选择目镜,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把大光圈对准通过光孔;

(3)转动反光镜,从目镜看到一片白亮的视野。

2、观察:

(1)取一薄纸写上“6”字放在载玻片中央;

(2)将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通光孔中央;

(3)转动粗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物像为止,最后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4)将薄纸片向右拉,观察物像的位置变化。(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倒像,如要将看到的东西移

向视野中央,则应将标本向物象相反的方向移动)

3,整理:实验完毕,准确收放显微镜。

三、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

1、教师边操作边讲授临时拨片标本制作的方法:

(1)净一一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盖玻片擦拭干净;

(2)滴——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自来水;

(3)取一一用镶子夹取叶的下表皮;

(4)浸一一把材料浸入玻片中央的水滴中;

(5)展一一展平材料;

(6)盖一一用镜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盖在生物

材料上;

(7)染一一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

全部。

三、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四、易出现的问题:

(1)取材厚而不透明,光线无法透过,视野里看到的物像漆黑,无法看清,因此取材一定要

薄而透明;

(2)盖盖玻片时易产生气泡,要会区分气泡和细胞。

(3)视野中出现污点,会判断污点位置。

4、实验完毕,整理实验台。

四、课堂练习:课本p26自我评价

五、小结: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临时拨片标本的制作方法

六、作业:

【课后反思】

第6课时

第一节探索生命的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分析科学探究故事,说明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2、理解提出问题、建立假设、确定变量及设计对照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3、尝试探究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科学素养。

2、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探究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体验集体合作的乐趣,体会表达交流的意义。

2、养成善于观察、思考、乐于探究的习惯,培养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严谨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教学难点】尝试确定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

【教学方法】自学、讲授、实践操作

【教学准备】1、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捕捉蚯蚓。

2、教师准备探究器材:硬纸板、玻璃板、湿棉花球。

【教学过程】

五、新课导入:

在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里,我们留心一下,会遇到许多令人迷惑的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世界

上不同的民族对这类问题限于当时的认识水平,凭想象创造许多诸如神话的叙述,尽管这些叙述情

节曲折、动人,富有寓意,但并不代表客观科学,随着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观察、实验的手段的

改善,己探知许多生物的特征,这有利于人类认识自然界,进而更有利于人类自身的生存。因此我

们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最佳时期,应该学会学习、学会科学地研究问题。

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对“蛆是从哪儿来的?”的问题探究过程进行讲解。

1、提出问题:提出对生活和生产中发现的令人迷惑不解的问题。

2、作出假设: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它不是事实,但也不是毫无根据的猜想。

3、实验:是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包括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包括实验、观察、调查及搜集

证据)等。

4、得出结论:分析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1、[提问]:谁能简单地介绍一下蚯蚓?

背景知识: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它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

表湿润并且有许多粗糙的刚毛。蚯蚓依靠肌肉和刚毛运动。

2、[探究器材]:蚯蚓(课前学生捕捉的),硬纸板,玻璃板,自来水,棉花。

3、[探究指导]:

(1)、观察蚯蚓的形态结构。用手指在蚯蚓的体表来回抚摸,感知刚毛的存在。

(2)、尝试探究

探究问题: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作出假设:蚯蚓在硬纸板(玻璃)上爬得快。

实验: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搜集实验证据。

得出结论:分析证据,各抒己见,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汇报实验的现象。

[注意]:活动结束后,把蚯蚓放回大自然!为什么?

4、从这两个探究过程可以看出所作的实验只有实验变量是不同的,其他的量都相同,这样的实验

是对照实验。

三、课堂练习

四、课堂小结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

五、作业

【课后反思】

第7课时

第一节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别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说出这些结构的主要功能;

2.进一步尝试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和观察,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通过对植物细胞各结构功能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2.通过积极思维一一植物细胞各结构的功能,培养学生善于思维、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进一步尝试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2.识别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教学难点】植物细胞各部分基本结构的主要功能。

【教学方法】自学、讲授、实践操作

【教学准备】1.根据课本准备实验“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的材料用具;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四、新课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会了使用显微镜,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使用的方法。

2、显微镜是生物实验的常用仪器,在它的视野中,我们会看到奇妙的生命世界。今天,我们终于

可以走进来一睹为快了。巡视全班,对学生所备材料有所了解。

3、我们能不能将一个洋葱或一根黄瓜直接放到显微镜下就观察呢?这样能看到内部结构吗?

三、观察实验: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结构。

1、制作玻片标本的方法步骤。

步骤:擦----滴---■■取---•■展---•盖---•■染---■■吸---►观察

2、(1)染色的方法是什么?(2)染色的步骤在盖盖玻片之前还是之后?(3)染色的目的是什

么?带着问题仔细观察老师的染色过程,并思考回答:(1)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在另一

侧用吸水纸吸引;(2)染色的步骤在盖盖玻片之后;(3)洋葱内表皮无色,染色是为了便于观察。

3、制作植物细胞的载玻片标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

5、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阅读课本P37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回答问题:

①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是比较规则的长多面体性的细胞,细胞能保,持这种规

则的形态主要是什么结构的作用?(细胞壁)

②能让有利物质进入,而有害物质不能进入的结构是什么?(细胞膜)

③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的什么结构中?(细胞核)

④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在哪儿?该结构中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有关的结构和与呼

吸作用有关的结构是什么?

⑤我们吃西瓜时流出的汁液是什么?来自细胞的哪个结构?

2、情景设置:如果把一个植物细胞看成一个完整的现代化的“工厂”,则这个工厂的“围墙”和“门

卫”相当于植物细胞的和;工厂的“管理和调控部门”相当于植物细胞的

工厂的“动力车间”相当于植物细胞的;工厂的“生产产品的车间”相

当于植物细胞的。

3、小结:

细胞的生命活动依靠细胞中各种结构的分工协作。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以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

为基础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四、课堂练习

六、小结:1、制作玻片标本的方法步骤。

_细胞质(内有线粒体)

细胞壁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半透膜控制物质进出和保护细胞

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

.L细胞质(内有叶绿体、液泡、线粒体)

六、作业:

【课后反思】

第8课时

第二节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别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说出这些结构的主要功能。

2.说出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二)能力目标

学会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玻片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促进学生掌握规范的实验操作,使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更和谐。

【教学重点】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

2.识别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

3.说出人和动物细胞各部分结构的主要功能。

【教学难点】1.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

【教学方法】自学、讲授、实践操作

【教学准备】1.根据教科书上的要求,准备实验器材。

2.人口腔上皮细胞永久玻片标本。

3.人和动物细胞(上皮细胞、肌细胞、神经细胞、红细胞)的挂图。

【教学过程】

五、新课导入:

通过学生回顾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思考:人和动物细胞的形态、结构是

否与植物细胞一样?

二、探究过程:一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24人一组)

1.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2.用消毒牙签的一端,在漱净的口腔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

3.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中涂抹几下。

4.用镜子夹起洁净的盖玻片,将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然后,轻轻地

盖在水滴上。

5.在盖玻片的一侧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用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先想一想怎样使用低倍显微镜?再将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用低倍镜观察,在

视野中所看到的边缘整齐的扁平细胞,就是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重点观察一个口腔上皮细胞,辨

认它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三)绘图

依照所观察到的细胞,画一个口腔上皮细胞图,并且注出各部分的名称。

(四)提问:

1、取实验材料的部位在什么地方?

2、为什么用0.9%的生理盐水?

三、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对照图3—4辨认细胞各部分的结构。观察思考:

(1)对细胞进行染色时,着色最深的是细胞的什么结构?为什么?

(2)人和动物细胞结构与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及相同点是什么?

2、[出示]:人和动物细胞结构挂图,请同学比较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小结:

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与植物细胞的结构基本相似,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但没有细

胞壁,细胞质中也没有叶绿体和中央大液泡。

人和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在功能上与植物细胞的基本相同;细胞质中的线粒

体也与呼吸作用有关。

四、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1、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2、在每种生物体内,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3、染色体中含有遗传物质,它能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

五、课堂练习

六、课堂小结:1、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

2、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

七、作业

【课后反思】

第9课时

第三节细胞分裂与分化(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和推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遗传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教学重点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教学难点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教学方法讲授、实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诗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你知道这描述的是什么昂的自然现象吗?生

物体为什么会由小长大呢?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其中的奥秘。

二、讲授新课

(-)细胞生长的过程:

学生思考:为什么生物体会由小变大?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找出细胞生长的变化。

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得出结论:“细胞的生长是细胞体积逐渐增大的结果。”

教师提问:细胞能无限长大吗?

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结论。

(-)探究细胞分裂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洋葱跟腱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重点观察:在不同细胞中,染色体

的变化是什么?

教师:初始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

学生:对照图片描述动物细胞分裂时各部分的变化。

(三)探究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

教师提问:1、什么是染色体?它位于什么部位?

2、通常情况下染色体是什么状态?分裂时呢?

3、染色体由什么物质构成?

4、分裂时染色体是如何变化的?

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问题,独立思考后展开讨论。

观察洋葱根尖的细胞分裂图,找出分裂与非分裂时期的细胞。

观察原细胞和新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得出结论。

教师:植物细胞分裂到的基本过程细胞中出现染色体一一染色体逐渐排列在细胞

中央一一染色体平均分成两等分一一两组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端移动一一细胞质平

均分成两等份一一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个细胞分成

两个细胞

细胞分裂的结果一个细胞分裂后,形成了两个新的细胞,新细胞中

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与原细胞中的完全相同。因为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经过复制

加倍,后来又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新的细胞中。分裂过程中,核质平均分配。

教师:引导学生谈染色体分裂形态数目不变的意义。

总结:正是因为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能保持不变,所以才能保证物种的延续

性。

第10课时

第三节细胞分裂与分化(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该书动植物细胞的分化过程以及通过分化形成多种组

织的过程。

2、说出植物体的主要组织和人体的基本组织。

过程与方法:1、锻炼观察和探索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植物体和人体的组成。

教学重点理解动植物细胞的分化过程

教学难点说出植物体的主要组织和人体的基本组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1、生物体长大的原因是什么?

2、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如何?

二、新课讲授

导入:细胞分裂到最后,如果只是单纯地增加数量,那你能想象你将会

长成什么样吗?(让学生理解分化的意义)

老师:细胞分化使细胞分裂产生的许多新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结构和功能

发生转移化的过程。高等动、植物一般都从一个受精卵开始发育,

经多次细胞分裂与分化,产生各种不同的特殊结构和转移功能的

细胞,如植物茎中上下相通的导管、筛管,业的表皮等。细胞分

化的结果是形成了具有不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细胞群,即形成了

不同的组织。

教师:分化是一种普遍的生命现象。分化的过程就是细胞在形态、结构

和功能上向着不同的方向变化的过程。最终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细

胞。那些形态相似、结构相同、具有一定功能的细胞等形成的细

胞群叫做组织。即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分化的细胞

不能再分裂。

一、植物体的组织

1、植物通过分化形成了: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和

输导组织。

通过读图来了解四种组织的形态和功能。

保护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如叶的表皮。

营养组织:具有营养作用。如叶肉、果肉。

输导组织:具有输导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作用。如根茎叶内的导管

和筛管。

机械组织:是细胞壁明显增厚的一群细胞,具有支持植物体或者承受机

械压力的作用。

分生组织:具有分裂能力。如茎的尖端、根的尖端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

西红柿:表皮是(保护组织),果肉是(营养组织),里面亮黄色的“j筋络”

是(输导组织)。

二、人体的组织

对照教科书中插图辨认四种基本组织。同U哦学生的肢体活动来理解四中

组织的特点。

伸出手臂:触摸皮肤,上皮组织。按压:体会肌肉组织。拍打:疼痛,感

受神经组织。剩余为结缔组织。

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吸收的功能。

肌肉组织:具有运动的功能。

神经组织: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的功能。

结缔组织:具有营养、连接、支持和保护等功能。

第11课时

单细胞生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描述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2、描述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特点。

3、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草履虫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对草履

虫结构的总结,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表归纳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和观察,激发学生热爱生物学的情感,增

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

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描述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描述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

特点。

三、教学难点举例说明单细胞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四、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在学习了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之后学习的,之前学过的细

胞结构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同时这节课的学习又为下节多细胞

生物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五、学情分析学生对前面学过的知识理解后,学习本课起来较容易。

六、教学方法课堂上采用观察、启发式教学法及讨论法相结合的方法。

七、教学准备绩优学案

八、教学过程

导入:我们知道在自然界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通过前一章的学习我们知道,

生物体一般是由多细胞组成的。那么世界上有没有只有一个细胞组成的生物呢?

新课学习:学生观察课本51页图4一1草履虫形态结构示意图,回答教师问题:草

履虫是由几个细胞组成的?

学生回答:草履虫是由一个细胞组成的。

教师:草履虫个体微小,只有制作成草履虫临时玻片标本在显微镜下才能够观察到。像

草履虫这样个体微小,一般用肉眼不容易观察到,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就被称为

单细胞生物。

学生阅读课本举例说出几种单细胞生物的名称。(例如小球藻、衣藻、酵母菌、变形虫、

草履虫和大肠杆菌等)

教师:单细胞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一般用肉眼不易观察到,但是能独立地完成营养、呼

吸、生殖等各种生命活动。我们以草履虫为例来学习。

草履虫:1、基本形态:体长150-300微米,形状像倒转的草鞋底,全身布满纤

2、生活的环境:一般生活在有机质丰富、水流平缓的池塘或水沟中

3、从内到外的主要结构:表膜(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食物泡、伸缩泡

4、主要食物:细菌和单细胞藻类

5、生殖方式:细胞分裂

例题:草履虫体内食物残渣的排出方式主要是(B)

A、表摸排出B、胞肛排出C、收集管排出D、伸缩泡排出

【绩优学案29页例1】

变形虫:1、基本形态:全身直径不到1毫米

2、生活场所:主要生活在池塘或水流缓慢、藻类较多的潜水中

3、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食物泡、伸缩泡、伪足

4、主要食物:单细胞生物

5、伪足:细胞质突起形成临时性的伪足,体型随伪足的伸缩变化而发生变化

教师提问: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会作出反应吗?

学生阅读【绩优学案29页例2.】

教师总结:单细胞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能趋利避害,适应环境。

讨论【课本52页探究工草履虫会向没有加食盐的那一侧移动。把食盐换成蔗糖呢?(草

履虫会向加蔗糖的那一侧移动)

师:在这个实验中哪个是实验组,哪个是对照组?

生:滴加草履虫培养液的是对照组,添加食盐的是实验组。

师:很好,但要注意培养液的外侧所加的食盐粒要微小,量要严格控制,否则过量会导

致草履虫死亡。

单细胞生物虽然结构相对简单,但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发酵粉中有酵母菌,

可用来用于蒸馒头、发面、酿酒等;一些单细胞生物是鱼类的天然饵料;有的变形虫寄

生在人体会引起疾病;还会危害环境等等。

海水赤潮:又称红潮,水体富营养化,大量氮、磷的废污水进入水体,造成赤潮藻爆发

性地增殖,迅速消耗氧气,水中氧气不足,还分泌有害物质,导致水中的其他生物死亡。

淡水水华:蓝藻爆发性增殖。

九、教学反思

第12课时

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描述多细胞植物体的组成。

2、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探究形成基本的观察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语

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与表达交流,体验科学探究、与人合作的乐趣。

通过了解多细胞植物体的组成、人体的组成等相关知

识,激发起热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描述多细胞植物体和人体的结构层次

三、教学难点描述人体的机构层次,理解什么是系统。

四、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中系统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不好理解

五、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过细胞和组织的基础性上学习的,识记起来较为容易。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

七、教学准备番茄植株图片、人体图片

八、教学过程

导入:在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的生物,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界,作为生物界

一员的多细胞植物体和人体,它们的结构组成是什么样的呢?是不是所有

的细胞简单的堆积就构成了生物体呢?想不想知道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

呢?

新课讲授:

一、多细胞植物体的组成

教师展示番茄植株的图片问:一株番茄植物体有哪几部分组成?

学生答: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小结: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部分组成。

同学们找到的这六大部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植物体的六大器官。我们从宏

观上看,一株成熟的植物体就是由这六大器官组成的,那么,你们知道这六

大器官分别有什么作用吗?

根一一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茎一一把根和叶连接起来,输导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叶—制造有机物

花一一凋谢后星形成果实

果实一一体内有种子

种子一一长出新的幼苗

教师小结:根、茎、叶这三个器官与植物的营养有关,是营养器官。花、果

实、种子这三个器官与植物的生殖有关,是生殖器官。

问:器官构成了植物体的个体,那么器官又是怎样构成的呢?

学生观察课本57页番茄果实剖面图,观察思考,回答提问:你看到是什么器

官?它由哪些结构组成?

学生答:看到的是番茄果实,由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构成。

小结: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学习课本56页器官的概念。

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归纳】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一一组织一一器官一一植物体

二。、人体的结构层次

由于人体器官的增加,生理功能的复杂,故不能像植物那样直接由器官构成

人体,而形成了又一结构层次一一系统。学习课本57页系统的概念。人体

的不同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组合起来,形成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结构叫做系统。

人体的八大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看58页人体消化系统结构层次示意图问:消化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有

什么功能?

学生答:口、唾液腺、食道、肝等

看胃这一器官的结构层次示意图:胃壁由四层结构组成,分属于上皮组织、

机构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组织构成了器官,器官由细胞构成)

【归纳】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一一组织一一器官一一系统一一个体

小结: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由八大系统共同完成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

情景:平时运动后或体育课上进行剧烈运动时,你有什么感觉?

教师:运动这一动作,除了运动系统参与外,还需要其他系统的配合,才能

完成。各系统是密切配合协调统一的。

问:各系统都有谁来控制和指挥呢?

教师: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泌尿、内分泌、生殖系统都是在神经系统

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密切配合协调统一,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九、教学反思

第13课时

植物种子的萌发(一)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描述种子的结构。

2、描述植物种子的萌发过程。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分析种子萌发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种子萌发过程的探究,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热爱大

自然的情怀。

四、教学重点1、描述种子的结构。

2、分析种子萌发的过程。

五、教学难点:1、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六、教材分析本章学习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绿色植物的一生就是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

历程。种子的萌发是植物生长发育起始阶段,为学生学习以后的知识奠定基

础。

七、学情分析城市里的孩子直接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很少,亲眼观察植物种子萌发、发芽生

长的学生不多。至于种子萌发需要哪些外界条件,虽然能说出儿句但又不

肯定。本节课让学生动手探索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

七、教学准备相关视频、图片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播放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视频

同学们,根据你们现有的知识,你们知道绝大多数绿色开火植物用哪一种器官进行

繁殖吗?(种子)

师:对。植物利用种子繁殖后代,首先种子要萌发,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种子的

萌发》

师:老师在课前为同学们收集了一些植物的种子图片,同学们看看你们认识他们吗?

(出示课前准备的图片)

这些植物种子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等等。植物种子的外形千差万别,但内

部结构却是几乎相同的。以课本63页大豆种子为例,学习豆类种子的结构。

师:观察植物种子要按照一定的方法,由表及里,先观察外部形态,再观察内部结构。

1、植物种子凹陷处的名称?

2、胚根、胚芽、胚轴合称为什么?

3、子叶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4、对于种子本身而言,这些营养物质有什么作用呢?

5、植物种子结构可分为几大部分?

师:玉米种子有没有像大豆的两片肥厚的子叶呢?

其实,玉米种子也有子叶,但是很薄很小,紧贴在胚的旁边。那么玉米种子萌发的营养物质

主要储存在哪?(胚乳中)

还有一类种子,他们不仅有种皮、胚、还有胚乳。如:玉米、小麦、水稻等植物的种

子。(给学生看图片)

植物种子的各大结构里,最重要的结构是什么呢?那一部分损坏种子一定不能萌发?

(胚,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种子萌发的过程是什么呢?(观看视频,分析总结种子萌发的一般过程)

种子萌发的结果:胚根一一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胚轴一一发育成链接根和茎的部分

胚芽一一逐渐破土而出,发育成茎和叶

子叶一一逐渐消失

胚就发育成一株新植物体

有些植物种子在萌发时子叶留在土里如玉米、小麦等,这类植物种子可以在适当

深播,已得到更多的水分和养料,从而有利于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有些种子在萌发

时子叶伸出地面,出土时受到的阻力较大,这类植物种子一般不宜深播,如棉花、菜豆

等。

小结:

种子的结构种皮胚根胚轴胚芽子叶

萌发的结果消失根连接跟和茎茎和叶消失

的部分

练习:1、我们使用的豆芽中的白嫩细长的部分,主要是由种子的哪一部分发育而来的?

2、我们喝的豆浆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是从大豆种子的哪些结构中获得的?

3、将大米种到地里,不能萌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将大豆种子煮一下,再种下去,会不会萌发?为什么?

植物种子萌发需要什么外界条件呢?请同学预习本节课剩下的内容,下节课我们来一

起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

九、教学反思

第14课时

植物种子的萌发(二)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设计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过程与方法:动手实施实验,体验实验的过程,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交流合作

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三、教学难点:实施实验

四、学情分析:学生动手能力差,教师要合理分组,安排好负责的小组长,保证试验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方法:探究法

六、教学准备:相关实验器材

七、教学过程:

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

提出问题: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有哪些?

做出假设: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水或空气或温度。

实验制定计划:设置对照,单一变量

材料:大豆种子若干粒,一次性水杯若干,纱布,凉开水

将种子分为两等份,分别放在两个垫有纱布的一次性水杯中。一份不加水,始终保持干燥;

另一份经常加水,始终保持纱布的湿润。两份均放在其他条件相同的环境中培养。

纱布湿润为实验组,干燥为对照组。

空气

将种子分为两等份,分别放在两个垫有纱布的一次性水杯中。一份加适量的水,始终保

持纱布的湿润;另一份加足量的水(最好加含氧量极少的凉开水),始终保持将种子浸没在水中。

两份均放在其他条件相同的环境中培养。

加适量的水为实验组,加足量的水为对照组。

温度

将种子分为两等份,分别放在两个垫有纱布的一次性水杯中。两份都需要经常加水,始

终保持纱布的湿润。一份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培养:另一份放在常温条件下培养。

放在冷藏室为实验组,放在常温下为对照组。

整个实验过程中,需要每天定时观察,记录。有的需要及时补充水,遇到种子出现发黑、长霉

的,需要及时清除。整个过程大约需要一周的时间。

实施计划:学生课后实验,记录现象和数据,下节课汇报结果

种子萌发记录表

培养时间/天1234567

实验组

种子的发芽数

对照组

种子的发芽数

得出结论: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包括一定的水、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表达、交流:

课堂小结: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内在条件);除此之外,种子萌发

还需要适当的外界条件,这两者缺一不可。

八、课后反思

第15课时

植物根的生长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识别植物根尖的基本结构,说出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描述植物根生长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1、学会观察幼苗根尖的纵切面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初步学会运用丈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根尖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向学生

渗透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2、通过根尖的生长向学生渗透事物发展变化的动态观点。

3、教学重点1、描述根尖每一部分的细胞结构特点及其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探究跟的生长部位实验。

三、教学难点探究跟的生长部位实验。

四、教材分析种子萌发的第一步就是胚根突破种皮发育成根,因此第二节学习此内容符合

学生的逻辑人知,对后面学习茎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五、学情分析学生们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了解绿色开花植物的种子、根、茎等植物器官的

生长过程;但对绿色开花植物花的内部结构及其功能还知之甚少,由于他们

的抽象思维能力有限,所以在本节课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多采用直观教

学,组织学生参与到课堂实践,帮助学生建立这个基本的生物学知识。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探究法,观察法

七、教学准备植物幼苗

八、教学过程

1、旧知识复习

(1)植物用哪一器官繁殖?

(2)大豆、花生等植物的种子有哪些结构?

(3)小麦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哪里?

(4)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2、新课讲授

师:有人曾对一年生苹果树苗根系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其分支总数达5000

条之多,而树干分支不超过10条,也就是说根的分枝能力是地上部分的数千倍。一株

黑麦平均每天长出11490万条根毛,每天伸长80KM多,从萌发到抽穗,约有150亿

条跟毛。阅读了这两则小资料•,你有什么疑问?

生:根的生长速度为什么这么快?根毛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多?跟的结构是什

么样的?

师:疑问还真不少,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希望通过学习能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你能说说你所了解的跟具有什么功能吗?(引导学生说出固着、支持、吸

收、疏导、贮藏等功能。)

师:根有这么多的功能,如此重要,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跟的结构。

生:观察自己培养的黄豆幼苗的幼跟。

师:在跟的靠近跟尖端的部位生有许多白色绒毛状的结构,叫做根毛。从根的尖

端到生有根毛的这一段,叫做根尖。根尖是跟中生命活动最活跃的部分。请同学们对照

书上插图,认识根尖的四个部分。

教师指导:用放大镜观察根尖,就可看到幼跟上距离顶端一段距离的地方,长着

密密的根毛,多得数不清,这就是成熟区。根毛的下部,白色光滑的部分是伸长区,再

下部稍稍发暗的是分生区。根尖顶端略带一点黄色的帽状体是根冠。

生:阅读课本,填表

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细胞大小较大较小较大较大

细胞形态形状不规则,排近似正方形,排列呈长方形表皮细胞向外

列不整齐紧密,外层细胞大凸起形成根毛

部分被根冠包围

小资料告诉我们跟的分支生长的速度是很强的,那么跟究竟是如何生长的?

师:根的生长与根尖的结构有关,根尖的哪个部位和根的生长直接有关?

探究实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