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双创教育的耦合机制研究_第1页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双创教育的耦合机制研究_第2页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双创教育的耦合机制研究_第3页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双创教育的耦合机制研究_第4页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双创教育的耦合机制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在创新驱动发展新时代,以“创新创业型”高校为范式的大学转型已成为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变革的基本方向。以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深度剖析高等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与双创教育耦合的困境,以此为出发点,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师资队伍的建设、双创文化的创设等方面探寻二者耦合的路径,为新时代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及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专业特色;耦合机制目前我国正处于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不断深化的新时期,已进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众创”时代,国家对劳动者的要求不再是仅能从事简单体力劳动和基础工作的传统蓝领工人,而是具备高水平技术技能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后者不仅擅长学习、应用新知识和技能,还能在实践工作中改进原有的模式,从而为企业推进新产业、新工艺提供了可能性。[1]2012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高职教育要重点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这为高职院校在“众创”时代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指明了方向。[2]创新创业具有可教性已成为普遍共识,以创新创业为范式的大学转型发展成为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变革的基本方向,而院校的转型离不开专业发展的创新,因此将双创教育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便成为大势所趋、社会所需。一、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施双创教育的必要性学前教育专业是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所设立的,该专业旨在研究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前儿童各领域全面发展,维护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培养优秀的幼儿教师和学前领域相关从业人员。[3]近几年,国家发布了多项政策和法规,使学前教育获得了多重资源的倾斜和保障,社会地位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與此同时,国家对学前教育从业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学前教育从业者不仅要有与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还必须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稳步发展,实现科技创新、人才强国为核心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与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更加关注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注重培养的人才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和所用,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必然有诸多契合点,在二者深度耦合的基础上,能引起一系列良性的连锁反应,如图1所示。因此,将双创教育深度融入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不仅是新时代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转型提质的必然趋势,更是促进地方经济社会与地方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二、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双创教育耦合的困境(一)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健全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背景下,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对于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努力融入双创教育。但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于二者如何深度、科学地融合仍存在诸多误区。如在课程性质上,很多高职院校的双创教育仅存在于选修课或者职业素质提升课当中,看似将双创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当中,但并未凸显其重要地位,并且相对专业课,此类课程的课时量也严重不足;在课程内容上,很多高职院校的双创课程并未结合专业特点,缺乏针对性和应用性,相对应的,专业课程也并未融入双创教育的元素,导致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严重脱节,形成专业课程和双创课程“两张皮”的现象。(二)双创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教育的内外部规律告诉我们,教师是教育活动的根本主体[4],如果教师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满足学生发展的迫切需要,那么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的耦合便缺乏最基本的动力机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师资还十分薄弱,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有限,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是以兼职教师为主,专任教师为辅,甚至有的院校直接让辅导员兼任,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保证双创教育的质量。第二,教师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在对院校教师进行访谈时发现,90%以上的专业课教师认为无需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育人目标,在创新驱动时代发展对高质量人才迫切需求的社会背景下,这种观念显然具有片面性。(三)双创教育缺乏“专业特色性”目前,高职院校的双创教育还存在单一化、同质化的问题。具体而言,大多数高职院校开设的所有专业都使用同一套教材、课程标准、授课计划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并未考虑不同专业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差异以及不同学生对于双创教育的实际需求,这显然是偏离“专创融合”理念的。要知道创新创业教育只有与专业教育各展所长、相辅相成,以整体目标调试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才能获得最佳的育人效果。[5]三、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双创教育耦合的实现路径(一)创新双创人才培养模式随着众创模式的不断推进,大多数高职院校已经在实践发展中意识到,以传授学生创业知识为导向的传统双创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具有“专业特色”的双创人才的培养要求。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不仅是狭义层面简单的商业实践,更是广义上一种独特的思维和行动模式。[6]因此,高职院校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不再只接受同质化的双创教育,而是使双创教育真正对标本专业核心特征。基于此,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创设了“一主体、三渠道、三目标”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1.坚持“专业特色型”双创人才培养的“一体”核心人才培养是双创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前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耦合,必须打破传统双创教育缺乏专业特色性的困境,始终坚持“育人”本质,将学前教育的核心特征注入双创教育的全过程,播撒创新精神的种子,设定创业遗传代码。在这种培养理念下,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才能真正推动其专业发展,才能最终实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同时,在国家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让具有双创特质的学前教育人才涌入社会,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地方甚至整个社会的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2.牢抓“岗位创业、课程体系、双创竞赛”三条育人渠道实现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双创教育的深度耦合,完成“专业特色型”双创人才育人目标,必须牢抓“岗位创业、课程体系、双创竞赛”三条育人主渠道。所谓“岗位创业”是指“个体立足工作岗位,进行相关创新、创业活动”,[7]而岗位创业的基本要素又包括岗位创业认知、岗位创业训练、岗位创业实习。岗位创业认知是针对专业对口岗位的创新创业理论教育模块,主要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实现,为学生提供岗位创新创业的素材,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认知力;岗位创业训练是通过为学生提供与未来岗位相适应的校内外创业实训基地、创业园、项目孵化平台等,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实践训练;岗位创业实习则是利用六个月的整体时间,让学生进入真正的实习岗位,将前期岗位创业认知、岗位创业训练所培养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创业能力等在具体岗位中进行实践和应用。“课程体系”是培养“专业特色型”双创人才的核心与载体。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力图改变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的问题,结合学前教育的专业特征以及国家对学前教育发展的需求,将专业课程与创业课程深度融入,开设了创业基础性课程、专创融合型课程、拓展性课程,在专业课程中注入双创元素,在创业课程中体现专业特色,真正做到了双创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全面融入、全员覆盖、全程递进。“双创竞赛”是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重要检验渠道,也是学生对于自身创新创业能力的主要应用与提升途径。[8]学前教育专业双创竞赛种类繁多,如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幼儿教育技能大赛、婴幼儿照护技能大赛等。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竞赛机会、优质的训练场地、专业的师资力量,让学生在一次次创新竞赛中提升双创素养、磨炼个人意志、实现自我价值,创设“以賽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育人格局。3.对标“创新创业认知力、创新创业信念感、创新创业践行力”三维目标“知—信—行”理论是斯科特在20世纪提出的人类行为干预模式,知即“认知”,信即“态度、信念”,行即“行为”。该理论认为人类行为的改变需要经历三个层级,其中对某一领域的认知是个体在此领域做出行为改变的基础,对某一领域产生积极态度、信念感是个体在此领域做出行为改变的动力,而前两个层级则可以促使个体最终在实践中做出实际的行为改变。[9]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将该理论应用于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当中,通过岗位创业、课程体系、双创竞赛三个主渠道,最终实现创新创业“知—信—行”三维目标,其中“创新创业认知力”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关于创业的概念、要素与特征,形成对专业与创业的基本认知,主要通过“课程体系”渠道实现;“创新创业信念感”指让学生产生运用自身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创新创业的态度和信念,主要通过“岗位创业”“双创竞赛”两个渠道实现;“创新创业践行力”指学生在岗位实习或就业创业中将创新创业能力进行实际应用的能力,它是以学生“创新创业认知力”和“创新创业信念感”的实现为基础和载体的,也是双创人才培养的最高目标指向。(二)建设高质量双创教育师资队伍1.加大教师双创教育培训与实训力度校内外双创教育的培训与实训是提升教师双创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因缺乏双创学习背景,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理念、实现路径并不了解,自然无法在专业课教学中有效融入双创元素。基于此,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系每年为教师提供大量的培训机会,如邀请相关的创业专家、一线企业家等进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讲座、培训,同时,每学期为教师提供参加全国各地的双创教育培训班或会议论坛的机会,通过校内外培训,夯实教师双创教育理论素养。另外,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中不论是专门的创业课教师还是专业课教师,几乎都缺乏创业经验,这就容易导致双创教育脱离实际。为此,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系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理念,与多个学前教育机构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教师提供创业实训以及到一线挂职锻炼的机会,提升教师的双创实践能力。2.设立具有专业特色的创业教育教研室教研室作为高校育人工作的基层教学组织,是新时代地方高职院校寻求高质量发展、实现创新创业型院校转型的有效切入点。[10]为切实保障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系建立了具有专业特色的创业教育教研室。教研室以系主任为带头人,教师为核心成员,实训室管理员为主要辅助人员,定期开展创业教育研讨会,落实学校对双创教育的任务部署,并定期在专业基础上根据教学实际优化创业课程的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等课程材料。同时,为教师提供大量展示机会,让参与校内外双创教育培训与实训的教师定期汇报学习成果,教研组成员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成长,营造“教学研创”一体的良好育人氛围。3.构建“双师结构”双创教育师资团队“双师结构”并不是要求双创教育团队中的每位教师都具有创业实践指导和创业理论教学的双重能力,而是强调教学团队整体要配备“理论型”和“实践型”教师,[11]这样才能将双创理论教育与实践指导的质量最优化。在此理念指导下,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系邀请多名具有丰富创业项目指导经验的专家、园长等担任校外合作指导教师,通过定期入校讲座、培训、授课等方式,与校内任课教师一起,指导学生创业实训项目,弥补校内教师缺乏创业实践的不足。同时,建立强大的校内师资团队,通过多种形式的理论教学,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理论素养。(三)营造创新创业专业文化氛围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分析,校园文化对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循环与平衡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12]校园文化营造的育人氛围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第三课堂,对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可以将创新意识、创业意识等潜移默化地内化于师生价值体系之中,激发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唤醒学生参与创业项目的激情。[13]基于对此理念的深度认同,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系通过各类校园活动的开展,营造深厚的创新创业专业文化氛围。如,在班级文化中,开展“一班一品”特色活动,让每个班级打造具有班级特色的品牌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社团文化中,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系申报了创新创业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