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篇)_第1页
2024年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篇)_第2页
2024年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篇)_第3页
2024年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篇)_第4页
2024年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2024年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篇)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意义,体会平均数的作用,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能计算平均数。

2、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概念。

3、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平均数的特征,用平均数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你乘车买票吗?六岁以前买票吗?你对乘车是否买票这方面的常识了解吗?我们把1.2米这条线叫“儿童乘车免票线”。看,就是这条线,经过相关部门研究决定,六岁以下儿童乘车免票线为1.2米。你知道怎么去确定这个标准吗?调查谁?如果数据来了,有高的,有矮的,如何处理?让我们一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来解决这些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然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体会为什么要学均数。)

二、探究新知,自主构建

(一)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上个月我校开展了保护环境,争优环保小队活动,我班成立了三个小分队:快乐队、天使队、阳光队。

1、相同数据,初步体会平均数的代表性。

出示快乐队数据:宁宁12个,丁丁12个,冰冰12个。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要表示快乐队每个人的收集情况,用哪个数比较合适呢?

小结:快乐队每人都收集了12个矿泉水瓶。12能代表快乐队每个人的收集情况。

2、不同数据,深入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出示天使队数据:小红12个,小兰14个,小丽11个,小明15个。

你看到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现在,每个人收集的数量各不相同,该用哪个数据代表第二小队每人的收集情况呢?14能代表吗?12呢?(如果每人同样多就好了)怎样把他们的瓶子变成同样多?

小组合作学习,用学具摆一摆。并在组内说一说你是怎么把它们变的同样多的。

交流汇报。

学情预设:

生1:可以移动瓶子,将小红移1个给小兰,小明移2个给小亮,然后每个人就一样多了。(刚才这些同学都是通过把多的瓶子移出来,补给少的同学,让每个同学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就叫“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

生2:计算的方法(14+12+11+15)÷4=13,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先把四个人的瓶子数合起来,再平均分给四个人)为什么要除以4?除以3可以吗?4表示什么。括号里的表示什么?关系式:总数量÷份数。板书:先求和再平分)

总结:其实无论是移多补少,还是先求和再平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使原来不同的数变得——同样多。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个数叫做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

3、追问中理解平均数的虚拟性。

继续看天使队的收集情况:13是小红收集的数量吗?是小兰收集的数量吗?是小明收集的数量吗?

13到底是什么呢?是哪个同学收集矿泉水瓶的数量吗?

小结:13是天使队平均每人收集的数量。它代表天使队收集矿泉水瓶的一般水平。

(设计意图:由浅入深,快乐队每人收集12个,用12代表每人的收集数量;天使队每人的数量各不相同,该用哪个数代表呢?学生体会到:都不合适,如果和快乐队一样,每人同样多就好了。通过移多补少或求和平分,用一个虚拟的13来代表。这样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让学生慢慢体会平均数良好的代表性。在追问中让学生感受平均数的虚拟性特征,以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二)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平均数的作用

出示阳光队收集矿泉水瓶统计表。阳光队一共收集了多少个?哪个小队能评为“环保小队”呢?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情预设:

生1:快乐队收集了36个,天使队收集了52个,阳光队收集了60个,第三小队收集的多。

生2:他们人数不同,这样不公平!

生3:人数不同,应该比较平均数。怎么求阳光队的平均数呢?

学生列式:(13+11+14+10+12)÷5=12(个)

12代表什么?哪个小队能评为“环保小队”?

小结:在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作比较更公平!

平均数13能代表天使队的一般水平,12能代表快乐队、阳光队的一般水平。(板书: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设计意图:人数不等,哪个队能评为“环保小队”?引导学生展开辩论。在辩论中学生清楚:比总数不公平,而平均数能代表每队收集的一般水平,所以用平均数作比较更公平。从而加深对平均数作用的理解。)

(三)思考交流,理解平均数的敏感性

如果阳光小队的王林收集的瓶子变多了或变少了,平均数会怎样呢?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平均数就是这么敏感!这组数据中任何一个数发生变化,都能引起平均数的变化。

结合平均数观察表格,平均数处于什么位置呢?

平均数正如你们所说,可以代表一组数的一般水平,而且知道平均数在值和最小值之间,相信大家对平均数有了一定的认识。

(四)首尾呼应,引起共鸣。

相关部门是怎么确定这个儿童乘车免票线的呢?和你们想的一样,相关部门就是参照了平均身高确定免票线的。据统计:6岁男童平均身高119.3厘米,6岁女童平均身高118.7厘米。

看来,平均数的作用真不小,连确定免票线的高度都可以参照它。

(五)联系生活,体会平均数的用途。

生活中在哪儿用到过平均数呢?出示平均数资料。如果学校订做校服,用平均身高订做可以吗?平均数的用途很广泛,可是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三、应用拓展,巩固提高

1、小明家每人每天月平均用水量是多少?

在严重缺水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量约为3千克,你知道3千克的水有多少吗?

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则信息。

请选择正确答案。(2)第(1)式和第(3)式分别求的是什么呢?

小刚家平均每人每天用水88千克,严重缺水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3千克,比较这两个数据,你有什么感受?

2、小明会遇到危险吗?

游泳池平均水深只有120厘米,小明身高130厘米,小明站在游泳池里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四、回顾反思,结束全课

谈谈你对这节课的收获,把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说一说。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新知识点:

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

2、会辨别地图上的方向。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

4、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

5、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学习要求:

1、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建议:

1、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方位知识。

2、使学生学会辨认地图上的方位和空间方位。最初,应当根据学生自身的方位来形成辨认方位的技能,然后把这些方位和地图上的方位联系起来。教材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识,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练习辨认东、南、西、北等方位的能力,然后让学生学习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等方向。

3、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

维转化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部分的具体形象性。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造大量的活动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描述、表达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感知。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关于估算的学习目标是“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要落实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认识估算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本课的设计中,首先创设情境,引出问题,让学生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答要用到除法估算来完成。然后让学生根据已有的估算经验,自己尝试着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对除法估算有一个建构的过程。紧接着让学生归纳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面对具体情境进行估算,通过对“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和“多少个纸箱能装下?”这两个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和父母外出旅游时留心在宾馆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钱了吗?

1.课件出示教材29页例8。

思考:

(1)从例8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2)问题中的“大约”是什么意思?

(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自由发言,大约就是大概的意思,结果要进行估算,得数不能用“=”连接,要用“≈”连接)

(3)鼓励学生分析题意,独立列出算式,并说一说这样列式的理由。(267÷3)

师强调说明:问题中“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钱?”不需要算出准确结果,只需要进行估算,求出近似值就可以了。

2.揭示课题。

这样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呢?这节课我们就应用除法的估算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自主预习,探究算法

1.引发思考。

师:你会估算267÷3的结果吗?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1)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①267≈300300÷3=100(元)267÷3≈100(元)

答: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100元。

②267≈270270÷3=90(元)267÷3≈90(元)

答: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90元。(看除数,想口诀)

(2)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小组讨论两位同学的解答合理吗?为什么?

①因为不需要算出准确的钱数,所以两种结果都是合理的。

②第二种方法估算的结果更精确一些,准确结果应该比90少,比80多。

(3)总结估算的方法。(课件出示)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一般先把被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整百、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除数不变,再口算出结果。

(4)明确:解决同一个问题,如果有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就可以采用。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和探究使学生明白,估算时要看除数,想口诀,找到和被除数最接近的整十、整百、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的数,选择合理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2.解决问题。(课件出示教材30页例9)

(1)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说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2)问题中的“够装”是什么意思?

(3)小组合作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①182≈180,182÷820,需要的纸箱肯定超过20个,所以18个纸箱装不下182个菠萝。

②18≈20,20×8=160(个),20个纸箱只能装160个,所以18个纸箱肯定装不下。

(4)组织学生对以上的估算过程和方法进行比较。(课件出示)

第一种方法与例8的把被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几百几十数的方法一样;第二种方法是把纸箱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数,再乘每箱装的菠萝个数,然后和菠萝总数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估算空间和交流机会,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自主探索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估算方法,提高估算能力。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30页例9下面的问题:多少个纸箱才能装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答)

2.完成教材31页1题。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估算的一般方法,提高估算能力。

3.完成教材31页2题。

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感受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只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就可以把学到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应用到生活中。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结合气球装饰方案问题,经历观察、探索规律、自己设计方案的过程。

2、能综合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教学预设

一、谈话引入

过新年的时候,咱们班开了一场联欢会,同学们还记得吗?

看来,这次联欢会给你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们不但在联欢会上表演了节目,还亲手布置了教室呢!还记得你们是怎么布置的吗?

二、观察、探索规律,用数学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1、发现规律

(课件出示方案一)师:老师知道有一个班的同学,他们和大家一样也把不同颜色的气球串起来装饰教室。他们还制定了两个气球装饰方案呢!这是他们制定的第一个方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解决问题

既然我们发现了气球排列的规律,那么老师这儿有一个问题想让大家帮助解决一下,(课件出示问题),照上面的顺序挂下去,第16个气球是什么颜色?请同学们自己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

那么你能不能用这种方法算一算第25个气球是什么颜色的呢?

3、比较不同的方法,分析用数学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你们都很棒,用不同的方法把老师的问题解决了,那么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比较好呢?

那么同学们能不能用这种简单的方法算一算第85个气球是什么颜色的?

三、出示方案二,并解决所提问题。

(课件出示方案二,同时提出问题)

我这儿还有一个方案,请你来算一算,第28个气球是什么颜色的?第43个呢?

四、小小设计师

气球有很多种颜色,也可以设计许多种方案,下面你来当小小设计师,自己设计一种方案,并依据你的方案给同学们提问题,好吗?注意:在给别人提问题时候之前,自己要把答案先算出来,不然就不能判断他的回答是不是正确了。好了,开始吧!

学生展示设计方案,提出问题,全班共同解决。

五、布置教室

咱们的教室长是9米,宽6米,现在咱们把教室的四周都挂上气球,每隔30厘米挂一个,同学们先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个气球?(课件出示

如果我们按方案二来布置教室,算一算需要黄色的气球和蓝色的气球各多少个?

那么如果我们按方案一来布置的话,各需要气球多少个呢?

课下可以按照你自己制定的方案来算一算各需要多少个气球。

六、回归生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像这上面排列气球的情况,能跟大家说一说吗?

通过新年开联欢会这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自然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先让学生观察、发现规律,重点引出把气球每4个分为一组,为后面学生利用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作必要的铺垫。

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过程。

让学生充分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展现学生不同的思维方法。

在让学生充分思考、表达的基础上提出:哪种算法比较好。

本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切实体会到用计算的方法要简单的多,而用画图或写数的方法就不太现实了。

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验学习的成功感。

提出设计方案的要求,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这是一道现实性、开放性、综合性都很强的题。有困难的同学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解决问题。

计算方案二各需要多少个气球可作为计算方案一的铺垫。

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用数学。

学生可能会提到挂拉花、挂小灯笼、贴窗花、布置黑板、挂气球等。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肯定。

生1:我发现气球是按两个红色、两个黄色、两个红色、两个黄色的规律排列的。

生2:我发现气球的排列是按照红、红、黄、黄的规律排列的。

生3:我发现两个红气球中间夹着两个黄气球,两个黄气球中间夹着两个红气球。

生4:我把气球分组,两个红色的气球、两个黄色的气球为一组,它们是一组一组排列的。(课件出示分组情况)

若学生自己说出分组的情况,就及时对他的观察结果进行肯定,并让他说说为什么这么分。

如果没有说出,即适时引导:我把这些气球分组,两个红色的气球和两个黄色的气球为一组

生1:我用○表示红气球,用△表示黄气球,第16个是△,所以第16个是黄色气球。

师:你的想象力很丰富,能用图形来表示规律。

生2:我用1(或A)表示红气球,用2(或B)表示黄气球,第16个是2(或B),是黄气球。

师:真不错!能用数字(或字母)简洁地表示规律。

生3:我把气球分组,四个气球为一组,16个气球正好是4组。第16个气球是这一组的最后一个,所以是黄色的。

算式:16÷4=4(师板书)

让学生再次说想法。

如果学生能够说出方法3,就重点让他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让和他的想法一样的学生反复说一说。重点强调第16个气球是第4组的最后一个。

如果学生能说出方法3,但不能列出算式,就提示学生:你能不能试着把你的想法变成一个数学算式?(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想法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算式:25÷4=6……1

(师板书)

第25个气球前面有6组,它是第7组的第1个,所以是红色的。

学生一开始可能还是认为自己的方法好,比如说认为自己用数字表示更简单。这里可以让学生们进行自由辩论,学生自然会想到如果问的数字比较大,比如说第52个气球是什么颜色的,这样用画图或写数的方法就不方便了。所以用数学计算的方法更简单。

让刚才不是用计算方法的同学回答:第85个气球是红色的。师追问:你怎么这么快就知道答案了?

让学生说一说用这种方法的理由。

85÷4=21……1

(师板书)

学生可能有许多种不同的方案,有的简单,有的繁琐,但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第一,必须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第二,几个气球为一组。

(学生在给别人提问的同时,首先要自己先知道正确的答案,以便判断别人的回答是否正确。)

生1:

(9+6)×2=30(米)

30米=3000厘米

3000÷30=100(个)

生2:

9米=900厘米6米=600厘米

900÷30=30(个)600÷30=20(个)

(30+20)×2=100(个)

师:你们的方法都非常好,我现在知道一共买多少个气球了,可是买什么颜色的呢?

100÷5=20(组)

黄色:20&×2=40(个)

蓝色:20×3=60(个)

生1:100÷4=25(组)

红色:25×2=50(个)

黄色:25×2=50(个)

生2:100÷2=50(个)

生2说说这样做的理由。

师强调:第2位同学的做法只适用于这道题,也就是每组中各种颜色的气球个数相等,并且正好是整多少组没有多余的。这样才能用这种方法。(师只要点到即可,不必要每位学生都理解)

学生可能想到挂灯笼等现象,运动会上在操场上插彩旗,体育课上按1.2.3.4报数等。

(有时间可以出示图片让学生看一看,没有时间的话只要说说就可以了。)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

一、总体说明

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的。本单元解决问题,就是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内容包括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和运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运用乘法和除法一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需要两、三步计算解决问题。教材通过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贴近度很高的生动例子,让学生先从直观的图画中了解信息,再运用了解的信息来解决问题,既培养了学生了解分析信息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运用乘法计算或除法计算来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培养学生了解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生动的实例,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4)结合适当的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三、教学设想

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要能运用数学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图画,了解和收集图画中的信息,再运用所学的知识,根据信息在小组中讨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然后让学生解决问题后总结和归纳生活中一般性的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建议用5课时安排教学。数学广角(单元教案)

一、总体说明

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是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扩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主要内容包括:统计中的重复问题和等式中实物代换问题两种类型。是在学生学习了统计和等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统计中出现的重复现象和等式中通过实物进行代换问题。通过运用集合的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

(1)理解统计中出现的重复现象,运用集合图推算事物的数量。

(2)通过实物代换,初步理解代换思想,推算事物的数量。

(3)扩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

三、教学设想

根据奉单元知识内容相对比较抽象和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的特点。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实物分析的方法进行教学.先让学生能通过实物理解重复现象和代换思想,再通过适当的练习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使学生能充分理解,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单元建议用2课时安排教学。

集合的思想

教学内容

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108页例1,练习二十四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能借助具体内容,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

难点:用集合直观图来表示事物。

教学准备

CAI

教学过程

一、借助熟悉题材,渗透集合思想

1、巧妙设疑,直观感悟

(1)谈话:老师知道同学们有很多的兴趣爱好,有的喜欢音乐,有的喜欢美术,有的两样都喜欢,老师想进一步了解你们,请允许我对其中的一个小组进行调查,好吗?

(2)(指定小组)分别在“音乐”和“美术”下面签上名字,两者都喜欢,两边都签。

(3)全班一起统计喜欢音乐和喜欢美术的人数。

(4)(故作惊讶):咦,这个小组没有这么多人呀?问题出在哪儿呢?

(5)四人小组讨论发现:统计过程中有学生既喜欢音乐又喜欢美术,是重复的,在计算总人数时只能计算一次。

2、图示方法,加深理解

(1)(出示)先是两个小组的集合圈,再把两个圈进行合并。

(2)让学生说一说图中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3)让学生列式求出喜欢音乐和喜欢美术的共有多少人。

(4)全班交流,说说想法。

(5)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适当小结。

3、运用集合思想解决问题

(1)情境出示课本P110第1题。

(2)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

(3)同桌交流,重点说说想法。

(4)反馈。(昨天和今天进货的重复部份用重点号显示)

二、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1、谈话:小动物在讨论在陆地上生活还是在水里生活好。一共来了10种动物,有6种动物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的,有6种动物可以在水里生活。这里面有几种动物既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也可以在水里生活?

(适当给学生介绍“两栖动物”的常识,扩展学生知识面。)

2、练习二十四第2题

要求:(1)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

(2)班内交流方法。

三、全课总结。

1、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2、小调查: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今天所学知识来解决。等量代换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9例2及做一做,练习二十四第3、4、5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等活动,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

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天平或跷跷板的原理,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

难点: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卡片学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师:看,今天水果园里正在进行“体重”大比拼呢?(播放)我们先来看看西瓜姐姐多重?(4千克)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说明:当天平平衡时,左右两边的物体一样重,所以西瓜姐姐重4千克。

师:接下来进场的是苹果妹妹,我们假设每个苹果同样重。(继续播放)看!天平又平衡了,这又说明什么?(引导学生说出:4个苹果重1千克。)

师: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让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答。

二、教学新知。

(一)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方案。

师:这个问题提得真棒,几个苹果与1个西瓜同样重呢?(10个、12个、15个、16个……)

师:小朋友不要急着猜,好好动动脑筋。或者在小组内摆摆学具,通过合作解决这个问题。

(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及操作学具的时间,老师巡视,给予学生适当的启发与指导。)

小组汇报:这时大部分的学生喊出:16个。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怎么想的?

生1:因为:一个西瓜4千克(等于4个砝码),1千克(1个砝码)等于4个苹果,我们用替换的方法,把一个1千克(1个砝码)换成4个苹果。西瓜重4千克(4个砝码),总共要换4次,因此是16个。

(师依学生的回答,一边摆学具,利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生2:我们组认为:如果第二个图中天平的右边变成原来的4倍,左边也要变成原来的4倍,就是16个苹果,天平才能保持平衡。

生3:一个西瓜和4千克砝码同样重,而4个苹果和1千克砝码同样重,所以4千克砝码就有4个4,4×4=16(个)。

生4:……

(二)进一步体会等量代换方法。

师:小朋友说得都对,(展示:1个西瓜等于16个苹果。)这时又来了波萝哥哥,1个波萝的“体重”等于2个苹果。一个西瓜与几个波萝一样重呢?()为什么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汇报结果。

生1:32个。

(可能有些学生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老师要及时给予分析引导,再通过生生评析,帮助其改正。)

生2:8个。因为,2个苹果可以换1个波萝,1个西瓜等于16个苹果,就可以换8个的波萝。

生3:2个苹果换一个波萝,16个苹果里面有8个2,16÷2=8(个),所以1个西瓜和8个波萝一样重。

生4:把2个苹果变成原来的8倍就是16个,等于1个西瓜的重量。把1个波萝也变成原来的8倍就是8个,这样天平也平衡,所以是8个。

师:(略小结。)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完成p109“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个别辅导。讲评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思考的,最后师生共同梳理解题思路:要求2头牛和多少头羊同样重,首先要知道2头牛和多少头猪同样重,再利用猪和羊的关系进行替换(计算),最后求出结果。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四第3题。

引导学生读题、分析关系,并尝试抽象地推导(计算)一下。如果学生抽象地想象有困难,可以让学生先用学具摆一摆。

2、完成练习二十四第4题。

提示:直接比较1只鸡和1只鸭谁重一些比较困难,可以转化为2只鸡和2只鸭,或4只鸡和4只鸭的比较。

3、完成练习二十四第5题。

第1小题,把第一个等式中的△用□+□+□替代,就变成了□+□+□+□=240,所以□=60,而△=□+□+□,所以等于180。

第2小题,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流讨论,寻找方法。

建议:直接用等量代换的方法来解决比较困难,可以先把三个等式的左边相加,右边相加,可得到2×(○+△+□)=200,所以○+△+□=100,然后再利用等量代换,依次求出○、△、□的值。

四、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什么是等量代换吗?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

教学时间:总第1课时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及估算方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口算练习。学生计算,汇报交流。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1页例1(2)探究算法。

提问:如何算出10盒有多少个?把算法说给同桌听一听。全班交流。(3)试一试。师小结:整十数乘整十数,只要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即可。

2.教学例2。

(1)出示教材第2页例2。指名读出例题表格中的数据。

师小结:有的比30千克少一些,有的比30千克多一些。每袋蒜头都差不多重,而且每袋大约重30千克。

(2)完成教材第3页“想想做做”第5题。

集体交流,指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分别把两个乘数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数来计算。

三、反馈完善

完成教材第2页“想想做做”第1题。

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时间:总第2课时

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口算。7×8+3=6×6+4=5×9+7=2.用竖式计算。23×3=21×2=32×4=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一说笔算过程。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3。

(1)出示教材第3页例3主题图。提出问题: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2)估算。

提问:谁能估算一下大约需要多少个?你是怎样估算的.?(3)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教师适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组织小组交流。(4)归纳总结。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页“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交流汇报,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的错例,组织讨论,纠正错误。提问:通过计算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各自观察题目,找到错误原因,在小组内交流。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教学时间:总第3课时

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2.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稍复杂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二、交流共享

1.出示教材第5页例4。

提问:每箱迷你南瓜24个,53箱一共有多少个?该怎样列式?追问:谁能说一说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2.探究算法。

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和之前不同的是,计算时每一个乘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都要进位。

引导思考:我们在前面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要进位时,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引导学生回忆“乘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的算法。

3.归纳小结。

4.检验算式。学生用竖式计算得出53×24=1272。完成后,让学生先说一说具体的计算过程,再集体订正。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1题、第2题。

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并验算。教师巡视,指名板演,集体交流。2.完成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3题、第4题。让学生作出合理的假设,再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教学时间:总第4课时

课题:练习一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进行笔算,会用调换乘数的位置的方法来验算乘法。2.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

1.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1题第2题。

出示题目,全班分为四组,每组计算两题,学生独立完成。评讲:计算的正确率和验算的方法.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3题。

让学生先阅读表格,明确题意,再独立填写表格。

评讲:怎样填出“一共的枝数”,请归纳出本题的数量关系。2.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4题、第5题、第6题、第7题。让学生先读题,说说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三、综合练习

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8题、第9题、第10题。让学生独立解决,集体交流,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四、反思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谁能说说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教科书第9294页。

平均数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特征量。求平均数是分析数据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工农业生产中经常要用到,如平均成绩、平均身高、平均产量、平均速度等。这样的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既可以反映出一组数量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来进行不同组数量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的基础上教学比较简单的求平均数问题。本节课是三年级下册《统计与平均数》的教学,是把已学的统计知识和认识平均数结合起来,学会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移多补少。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求平均数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以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多种练习让学生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多角度理解和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求平均数一般方法的掌握。

教学目标: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会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呈现套圈情境。

多媒体演示套圈比赛场景。谈话:这是三(1)班第一小队正在进行的套圈比赛,一队是男生,另一队是女生。比赛规则是每人套15个圈,比一比哪一队套得准。下面就请同学们给他们做裁判,好不好?

2.收集整理数据。

多媒体依次演示4个男生和5个女生套圈比赛情况,最后将每个选手卡通像与其套圈结果定格组合成一个画面。要求学生根据男、女生套圈成绩,小组合作利用小方块完成统计图(每小组中男生合作完成男生队成绩的统计,女生合作完成女生队成绩的统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认真口算和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用一位数除的算理,正确进行口算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口答。

(1)24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84呢?

(2)42个十,90个十各是多少?

2、口算:

36÷3

24÷2

30÷3

60÷6

48÷4

84÷4

80÷2

90÷3

(二)教授新课:

出示主题图:

1、根据你的观察,你看看这幅图里面有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识解决途中提出的问题吗?

(1)3次就能运完这60箱,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2)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和你小组里的同学商量商量。也可以用你们手中的工具帮助你说明你的思路。

3、小组汇报:解题思路

(1)想口诀二三得六2×3=6,6÷3=2,60÷3=30。

(2)20×3=60,60÷3=30。

(3)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60÷3=30。

第一个问题轻松解决,第二个问题也没问题。

2、王叔叔有600箱西红柿,他也运3次就运完了,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你是怎样计算的?小组里面说说。)

600÷3=200(箱)。

3、李阿姨要运240箱黄瓜,也运3次,李阿姨平均一次运多少箱?这题如何考虑?

240÷3=。

4、小结:

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在计算时可以如何思考?

可以想口诀,还可以用以前学的乘法运算来思考,还可以用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解决。只要能正确的计算,什么方法都可以。

(二)课堂练习:做一做。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9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认识对称图形,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

2.逐步培养主动探究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图案、物体的欣赏,培养审美情趣,培养想像力。

〖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对称是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这一课时的内容是认识对称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动手操作,了解“对称”“对称轴”等概念,并且初步体会对称图形的性质。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地处市中心,学生大多数来自于各方面条件相对优越的家庭,家庭给孩子创造的学习机会也比较多。学生的知识背景良好,具有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我校1年加入课改试验,三年级学生是我校第一批参与课改实验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好奇,思维活跃,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识;形象而直观的教学容易被他们所接受。

〖教学设计

(一)激趣引入:猜图游戏

师:我这儿有几张漂亮的图片想要作为礼物送,待会儿我们玩一个猜图游戏。我出示图片的一半,谁先猜出完整的图片是什么,我们就把图片送给他,好吗?

(将一幅完整的对称图形对折后出示给学生,让学生观察到原图形的一半,并结合生活经验猜完整的图是什么。)

(二)自主探究:剪花瓶图

1.出其不意

最后一次猜图游戏,出示教材第12页花瓶图的一半,让学生猜。

师:这是什么?(学生能够回答出这是一个花瓶。)

师:是不是花瓶呢?我们一一看。(图展开后就只是半个花瓶,打破原有定式思维,学生很诧异。)

2.提出问题

师:大家想一想,另一半的形状、大小应该是什么样呢?你们能想办法把这个完整的花瓶剪出来吗?

3.探索发现

(1)师:先想一想该怎样剪,想好了再动手。

(每人一份学具:半个花瓶图。让学生动手尝试剪出两边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花瓶。)

(2)小组交流剪花瓶的方法。

(3)展示作品,比较各种剪花瓶的方法。

(4)发现:通过各种方法的比较,发现用对折剪的方法,就能剪出两边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图形。

4.实践认识

(1)实践――尝试对折剪法。

师:我们都用对折的方法剪一剪图2,看看是什么好吗?

(2)认识――观察比较揭示概念:“对称图形”“对称轴”。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看,刚才我们用对折的方法剪出来的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观察,发现折痕的两边都是一样的。)

师:像这样的图形就叫做“对称图形”;而这条折痕就叫“对称轴”,对称轴用虚线表示。(教师示范画出对称轴。)

(3)画出前面剪好的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5.归纳巩固

师:大家再观察一下我们前面猜图游戏中的这些图形,你发现了什么?(它们对折后两边都是一样的。)

师:因此,我们说这些图形也都属于“对称图形”。(揭示课题)

(三)应用拓展

1.判断对称图形。

2.根据给出的对称轴将对称图形补充完整,体会:对称轴的位置不同,画出来的对称图形可能就不一样。

3.寻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师:请同学们说说生活中还有什么是对称的?

(欣赏录像,发现生活中的对称,体会对称在生活中的作用;观察雪花图,小组讨论其是否对称。)

师:在不对称中蕴含着对称,其实也是一种美。生活中还有很多不对称的图形,它们也是很美的。

(四)课外延伸――寻找五角星有几条对称轴

师:老师给每一位同学都送一份礼物。这份礼物,蕴藏着一些小秘密,课后大家仔细观察,看看这颗聪明星有多少条对称轴呢?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

(五)全课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对称的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只要大家留心观察,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教学反思

很多学生在幼儿园和小学二年级的剪纸课上,就已经会用对折的方法剪出左右两边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图形。因此,现实中一些对称的图形学生在课前早已接触过,然而何谓“对称”,这一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却是新鲜的。由此可见,如何让学生科学地认识并建立“对称”的概念是我这节课要达成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我设计“在猜图游戏中出现半个花瓶,激发学生想办法剪出一个完整的花瓶”的这样一个活动,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对称”概念,抓住对称的本质特征,让学生对“对称”的概念有更清晰的认识,也为其在生活中如何判断对称现象方法。

〖案例点评

本课教学活动有以下特点。

1.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开课伊始开展猜图游戏,用精美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好奇。整个游戏既富有童趣又有挑战性,尤其是最后出现的半个花瓶,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

2.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中,数学交流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本节课,教师自始至终都让学生在愉快、生动活泼的氛围中认识对称图形,课堂上开展了观察发现、操作探索、欣赏运用等一系列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例如:先独立尝试探究对称图形的剪法,然后小组交流讨论方法,最后又在观察讨论中揭示对称的概念,整个过程将观察、思考、操作有机结合,让学生充分感知对称图形的性质,树立学习的信心,获得成功的体验。

3.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欣赏数学美的条件,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师抓住对称图形特有的美感,设计了师生共同欣赏生活中的对称图形的活动,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课件动态演示生活中的对称图形,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同时,由一幅特殊的工艺品图,让学生发现不对称中又蕴含着对称,其实也是一种美。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学会欣赏数学美,体验数学的价值。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

统计

1.结合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愿望,培养他们的统计意识。

2.能将表格进行完善,并能完成复式统计表,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明明到三(2)班作最喜爱的电视节目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新闻:8人动画片:22人体育7人

电视剧:8人其他:4人

二、自主探索,体会领悟

(一)尝试制表

1.教师:要想制作成统计表,应该做哪些方面的考虑呢?

学生:要考虑表应画几列和几行。

根据节目类别和喜欢的人数应画两行;节目类别有5类,要画5列,加上合计要画6列。

2.学生动手画一个2行6列的表。

3.填写相关内容。

(1)写上统计表的名称。

(2)填写表中的内容和数据。

4.检查统计是否准确。

可将各类别人数之和与合计数、合计数与调查总人数进行比较,看是否一致。

(二)出示例4中男生、女生体重情况统计表

1.观察表,说说表中有哪些信息?

2.教师:如果将两张表交给班主任老师,老师想知道某个体重范围内的男女生人数,就要看两张表,挺麻烦的。

能不能想办法将两张表合成一张统计表,让老师看起来更方便一些呢?

3.学生自主讨论,完成复式统计表。

教师: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怎样改进统计表?

(老师出示复式统计表)

介绍表头:体重、人数、性别。

教师:你能将表格填好吗?(学生尝试完成)

反馈:展示学生做好的统计表。

教师:像这样的表格我们叫它复式统计表。(课题:复式统计表)

教师:从这张表中,你知道了什么?与刚才的两张统计表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更喜欢哪一张统计表?为什么?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完成第95页课堂活动。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1

一、教材分析:

《毫米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节课。学生已经认识了厘米、米这两个长度单位。本节课是继续学习长度单位毫米。教材中的例1采取让学生估计、测量、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明确毫米产生的意义,然后利用学生尺让学生认识毫米,理解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一分硬币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做一做和实际测量等活动进一步巩固深化了这部分内容。学习好本课的内容是以后学习长度单位、估测和实际测量的重要基础。

二、学情分析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和一定的文化感受,从而导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知识基础,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对于本节课学生并不陌生,从知识角度方面来讲有厘米、米的认识做基础,从经验角度来讲在每个学生的尺上都有毫米的刻度。可以说对此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在学习程中尽可能多地经历数学交流的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感受别人获取知识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

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厘米、毫米单位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会用毫米做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4、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初步的估算能力、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会用毫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测量过自己的身高吗?谁来说说你的身高是多少?

在测量身高的时候,你们用到了什么单位?米和厘米是我们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你能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1厘米有多长吗?你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吗?

(2)课前老师请每位小朋友摘下自己的校徽,现在请你仔细观察校徽,你能估计一下它的长和宽吗?(指名几位)究竟估得准不准呢?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准确的长度呢?(测量)以前测量过吗?想一想在测量时要注意什么?(校徽一端要对准0刻度)现在请你赶紧测量一下吧!

(学生汇报)可能:有的说宽1厘米多一点,有的说2厘米不到。

师:那也就是说宽不是整厘米数,如果老师想知道他的准确长度那怎么办?

(3)师小结:实际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小物体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数,为了比较准确的测量它,我们就要学习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毫米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毫米,感知1毫米的长度

1、你能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到毫米吗?试一试,找到后指给同桌看。

2、指名到投影上来找毫米。(师放大尺子)

3、小结:尺上1厘米中间还有许多小格,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指任意1小格)这是1毫米长,这也是1毫米长。

4、其实我们的校徽,它的厚度就是1毫米,请你摸摸厚度,觉得1毫米怎样?

(很短)现在请你像老师一样把校徽这样捏住,然后再慢慢抽去,观察两个手指间的距离,象什么呢?(一条缝隙)

6、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哪些东西大约长1毫米呢?(介绍:5角硬币、磁卡等)

7、思考:生活中量什么样的物体用毫米做单位比较合适呢?

师:在量比较短的物体时,要用毫米做单位。需要量得比较精确时,也需要用毫米做单位。

8、既然毫米的用处这么大,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把1毫米的长度深深地记在脑子里吧!

(二)认识1厘米=10毫米。

1、师:我们知道刻度尺上的1小格就是1毫米,那么在1厘米中究竟有这样的几毫米呢?请在自己的尺上选择任意的1厘米数一数。(为了数起来方便清楚,小朋铅笔指着数)先自己数,然后指给同桌看。

2、有发现了吗?(指名:1厘米里有10毫米)你是从数字几数到几的?大家数出来的结果怎样?(再指一两位)是不是每1厘米中都有10毫米呢?俞老师也来选1厘米,咱们一起数好吗?

3、怎么样?(1厘米正好是10毫米)

4、师板书:1厘米=10毫米(齐读:顺倒各一遍)

5、问:那么2厘米是多少毫米?4厘米呢?

(三)测量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毫米,也知道了毫米和厘米大哥之间的关系,现在我们就要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的测量问题。

1、书本P3做一做

(1)独立完成

(2)交流汇报。你是怎么看出来的?2厘米7毫米就是几毫米?

(3)表扬填对者

2、测量每条边长度(以毫米为单位)

(1)独立测量

(2)指名汇报

三、巩固新知

1、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一枝铅笔的长约18()

(2)一分硬币的厚度约1()

(3)教室的长约8()

(4)玲玲的身高为125()

(5)一枝粉笔长75()

(6)小芳家到学校距离为200()

(7)一把钥匙的长45()

(8)练习本的厚约3()

2、我会算。

50毫米=()厘米

76毫米=()厘米()毫米

3厘米=()毫米

100毫米=()厘米

4厘米3毫米=()毫米

(四)课堂小结

时间过得很快,一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认识了几个长度单位?你能给他们排排队吗?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2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春季是运动的最好时节,我们同学们都很爱好运动,不久我校就会举行一次越野比赛,现在老师将越野图展现给大家。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越野图的起点和终点位置。

2.如果你是一名运动员,你将从起点向什么方向行进?(方向标)加方向标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方向标画在起点的位置?(以起点为观测点)

3.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例1的学习是让学生明确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时,可以与主题图的教学结合进行,通过情境使学生明确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活动中确定方向的具体方法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探索。

知道在出发点的东北方向就可以出发吗?如果这样会发生什么情况?这样确定方向准确吗?怎么样走会更加的准确?

准确的可以说是东偏北30°,那可以用北偏东60°这样表示吗?在说具体位置时,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向。——靠近哪个方向就把那个方向放在前面。

(距离1千米)如果没有距离又会怎样?

1号点在起点的东偏北30°的方向上,距离是1千米。你学会表示了吗?

三、巩固练习内化提高

做一做呈现了小明家附近几处建筑物的位置示意图,通过方向与距离的确定,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确定方向的具体方法。

练习三第1、2题是相应的在地图上确定方向的练习。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我们可以根据题目提供的方向和距离这两个条件来确定物体的位置。首先要确定方向标。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3

教材分析:

“旅游中的数学”实践活动是由三部分组成的系列活动。在“租车”的活动中,通过解决40人如何安排车辆的问题,渗透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在“用餐”活动中,通过搭配快餐,让学生懂得合理选择的重要性。同时,通过计算用餐的费用,复习、应用小数的加减法。在旅游计划中,通过让学生了解旅游的路线、景点、费用等活动,提高他们收集与处理数据的能力。

学情分析:

由于本课之前,教材已有类似内容分别编排在其他各册中,学生已有初步的活动经历、体验。加之我班学生经济条件有限,外出旅游的机会少,要体会旅游中的情境稍有困难。但学校处在旅游之地,离旅游景地较近,对旅游有所了解,因此,我在创设情境时,选择了带领同学们去模拟旅游。将租车、买门票、参观、用餐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数学思维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在模拟旅游情境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旅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过程方法目标:在解决如何合理“租车”的活动中,渗透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经历观察、思考,运算等数学练习过程,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活动中感悟数学的价值,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渗透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们都去过那些美丽的地方?谁来告诉老师。(指名学生回答)

2、师: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临潼也是一座旅游名城,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华清池、骊山、鸿门宴遗址、西安事变蜡像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等,你们最想去哪旅游呢?(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这节课老师将带领同学们去兵马俑博物馆旅游,去探究旅游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旅游中的数学)

二、合作探究。

活动一:租车

1、师:那么,我们要想去旅游,该怎么去呢?(乘车)让我们一起去租车吧!请大家看,从屏幕中你发现了哪些信息呢?(课件出示情境信息)

(1)共有40人去参观。

(2)有两种型号的车可以租:大车限乘18人,每辆160元;小车限乘12人,每辆120元。

2、提出问题:我们怎样租车呢?

(1)同桌讨论租车方法,指名口答。

①可以租大车。大车坐的人多。②可以租小车,小车花的钱少。

③我觉得两种车都可以租……

3、教师总结:同学们的想法很好,我们租车时不仅考虑怎样租车比较省钱,还要考虑让车的座位尽量坐满,如果不可能坐满,空位必须尽可能少。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问题解决。

2.能力目标:明确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会验算自己的计算过程。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知识应用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游吗?在这阳光明媚、百花争艳的春天,到户外活动可以尽情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陶冶情操,今天老师打算带你们去春游,我们先来做准备工作吧!你知道我们应该做那些准备工作吗?(租车、买门票、买吃的)好,我们就先买水吧!

(一)三年一班买来120瓶纯净水,把它分到8个小组,每组5个人。提问: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⑴三年一班有多少人?5×8=40(人)

⑵还可以怎样提?平均每个小组分到几瓶?120÷8=15(瓶)

⑶平均每人分到几瓶?你们会算吗?在练习本上试着做,做完的同学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然后指名说是怎样想的。

①一共有多少人?5×8=40(人)

②平均每人分几瓶?120÷40=3(瓶)

答:平均每人分3瓶。还可以是:

①平均每组分几瓶?120÷8=15(瓶)

②平均每人分几瓶?15÷5=3(瓶)这两种方法的综合算式你会列式吗?在练习本上写一写,把你写的算式的同组的同学说一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板书:120÷8÷5120÷(5×8)这两种方法有相同的地方吗?有不同的地方吗?

今后在做题时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

(二)下边我们一起去租车好吗?中队长到出租公司后说明了情况,经理听说是学生坐车,说可以优惠的,问中队长说“你们多少人?”中队长说“为了春游时安全,老师把我们分为4人一组,共10组”,经理说“本来应该收你们800元的,现在就只收你们600元吧!”同学们算一算我们每个人应该交多少车票钱呢?自己在练习本上做,同组同学可以交流,然后指名说是怎么做的。

①平均每组多少钱?600÷10=60(元)

②平均每人多少钱?60÷4=15(元)

还可以这样做:

①一共有多少人?4×10=40(人)

②平均每人多少钱?600÷40=15(元)

(三)同学们都知道现在正是旅游旺季,为了到景点时不用排队买票,老师提前打电话预订了门票,卖票的阿姨说:“30人以上可以按团体票算,你们有多少人?”老师说:“4人一组,共10组”卖票的阿姨说“按普通票算你们应该交1400元,按团体票算你们应交1000元就够了。”同学们算一算每人应交多少门票钱?自己试做然后与同桌交流想法。指名说说是怎样做的?

①1000÷4÷10

②1000÷(4×10)=250÷10=1000÷40=25(元)=25(元)答:每人应交25元门票钱。

(四)做好准备工作我们就可以出发了,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参观了————等,这时来到游乐场,同学们想坐高空揽车,2个人一辆车,一共需要20辆车,每张票10元,老师拿出买门票时节省下来的400元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