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T 6182-2021 生产测井仪刻度规范-PDF解密_第1页
SYT 6182-2021 生产测井仪刻度规范-PDF解密_第2页
SYT 6182-2021 生产测井仪刻度规范-PDF解密_第3页
SYT 6182-2021 生产测井仪刻度规范-PDF解密_第4页
SYT 6182-2021 生产测井仪刻度规范-PDF解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2021—11-16发布2022-02—16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I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4通用要求和刻度条件 14.1仪器通用要求 14.2刻度装置及介质 14.3数据采集设备 2 24.5环境条件 24.6刻度周期 25示踪伽马仪刻度 25.1刻度项目技术要求 25.2刻度方法 25.3刻度系数 35.4稳定性误差 35.5刻度结果处理 36温度仪刻度 36.1刻度项目技术要求 6.2刻度方法 46.3刻度方程 46.4误差计算 46.5刻度结果处理 47压力仪刻度 57.1压力仪单温度点刻度 57.2压力仪四温度点刻度 6 88.1刻度项目技术要求 88.2刻度方法 88.3刻度方程 88.4误差计算 98.5刻度结果处理 9Ⅱ9取样式持水率仪刻度 99.1刻度项目技术要求 99.2刻度方法 99.3刻度方程 99.4误差计算 9.5刻度结果处理 10过流式含水率仪刻度 10.5刻度结果处理 11流体密度仪刻度 11.1压差式流体密度仪刻度 11.2伽马流体密度仪刻度 11.3音叉流体密度仪刻度 附录A(资料性)示踪伽马仪刻度记录 附录B(资料性)最小二乘法计算仪器刻度方程 附录C(资料性)温度仪刻度记录 附录D(资料性)压力仪刻度记录 附录E(资料性)流量仪刻度记录 附录F(资料性)取样式含水率仪刻度记录 22附录G(资料性)过流式含水率刻度记录 附录H(资料性)压差流体密度仪刻度记录 附录I(资料性)伽马流体密度仪刻度记录 附录J(资料性)音叉流体密度仪刻度记录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增加了“通用要求和刻度条件”一章(见第4章);b)增加了“示踪伽马仪刻度”一章(见第5章);c)删除了温度仪刻度的响应时间和降温刻度(见2008年版的5.1和5.4);d)增加了温度仪刻度过程中使用自动刻度设备记录及人工记录要求和数据处理方法(见6.2.2);e)增加了温度仪刻度方程中仪器常数和常数项有效数字位数要求(见6.3);f)更改了温度仪测量误差的计算方法(见6.4,2008年版的5.5);g)更改了压力仪单温度点的刻度方法(见7.1.2,2008年版的6.5);h)更改了压力仪单温度点刻度增加压力的数值和测量误差的计算方法(见7.1.3和7.1.4,2008年版的6.4和6.5);i)增加了“压力仪四温度点刻度”(见7.2);j)更改了“刻度结果处理”的要求(见6.5、7.1.5、8.5、9.5、10.5、11.1.5、11.2.5和11.3.5,2008年版的3.8、4.2.8、5.8、6.8和7.4)k)更改了过流式含水率仪流量刻度点选择方法,全水值、全油值取值方法及刻度数据记录方法1)增加了“音叉流体密度仪刻度”(见11.3);(见2008年版的表B.1)、“产出剖面测井仪刻度报告”(见2008年版的表C.1);n)增加了“示踪伽马仪刻度记录”(见附录A);o)增加了仪器刻度方程计算方法(见附录B);p)增加了“温度仪刻度记录”(见表C.1)、“压力仪刻度记录”(见表D.1)、“流量仪刻度记录”(见表E.1)、“取样式持水率仪刻度记录”(见表F.1)、“过流式含水率仪刻度记录”(见表本文件由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测井专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1996年首次发布为SY/T6182—1996《产出剖面测井仪刻度规程流体密度测井仪》;——2008年第一次修订时,并入了SY/T6410—1999《1生产测井仪刻度规范本文件规定了生产测井中示踪伽马、温度、压力、流量、持水率、含水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SY/T5362生产测井油气水流量模拟试验装置技术规范4通用要求和刻度条件b)刻度温度仪使用的水(油)浴恒温装置的温度允许误差应在±0.1℃之内。c)刻度压力仪使用的压力标准器的传压介质应符合压力装置要求,精度等级不低于0.05级;使e)刻度取样式持水率仪应以空气的介电特性模拟地下原油的介电特性,以清水的介电特性模拟地下水的介电特性,量筒分辨率不应低于0.2mL。2f)刻度集流型过流式含水率仪应在符合SY/T5362要求的生产测井油气水模拟试验装置中进行,g)刻度压差流体密度仪应采用饱和NaCl溶液和空气作为刻度介质,刻度介质密度应精确到0.001g/cm²³,刻度筒分辨率不应低于0.0i)刻度音叉流体密度仪应采用0柴油、水、饱和NaCl溶液和空气作为刻度介质,刻度介质密数据,并标明数据转换关系。4.5.2相对湿度不大于80%。5.2.1.1低放射性层位测量:伽马测量点位于低放层中点处,进行伽马计数率测量,测量时间300s,测量值为低放层的伽马计数率R,低放层自然伽马计量标称值为G。35.2.2.2加刻度器测量:在伽马测量点处加装刻度器,刻度器中心点对齐伽马测量点,进行计数率测量,测量时间为300s,测量值为加刻度器伽马计数率R。5.3.1使用自然伽马标准井或工作标准井刻度,刻度系数按公式(1)计算:式中:K——刻度系数,单位为API每秒计数(API/cps);5.3.2使用自然伽马刻度器刻度,刻度系数按公式(2)计算:式中:5.4.2保持示踪伽马仪的放置状态和环境,连续工作大于2h后,测量仪器输出,测量时间为300s,5.4.3稳定性误差U按公式(3)计算:式中:U——稳定性误差,用百分数表示;刻度结束后,出具刻度记录,记录格式参见表A4用最小二乘法(参见附录B)求出仪器刻度方程[公式(4)]中的仪器常数K₇和常数项%,仪T=K₇F+T…57.1.3.2用最小二乘法求出仪器刻度方程[公式(8)]中的仪器常数Kp和常数项值P,仪器常数Kp7.1.4.1用升压刻度和降压刻度的各压力刻度点仪器输出值Fm和Fm代入刻度方程[公式(67式中:P=KF⁴+JF³+IF²+HF+G系数G、H、I、J、K计算式分别见公式(13)~公式(17):I=t₃T₃+I₂T²+1Tp+b (12) (13) (16) (17)Tp——刻度温度T,单位为摄氏度(℃);H₀~H压力校准系数H在温度T时的温度修正系数,式(12)]计算出对应的该温度下测量压力P/。7.2.4.2按公式(18)求各温度点的各刻度点升压刻度和降压刻度测量压力P;与标准压力P之差△P:8式中:按公式(19)计算压力测量的引用误差δp:式中:刻度结束后,出具刻度记录,格式参见表D.1。8.2.2调节标准流量装置,逐步升高流量,当流量达到流量测量上限的70%~100%且运行时间不少8.2.3在仪器测量上限、下限之间均匀选取不少于十个点(包括上限、下限)作为流量刻度点。用最小二乘法求出流量仪刻度方程[公式(20)]中的仪器常数K,和常数项值G,仪器常数K。式中:F——仪器输出值,单位为赫兹(Hz);Q——刻度方程的常数项,单位为立方米每天(m³/d)。9F——仪器输出值,其中i为0~12;下的含水率仪输出值tu,两次响应值平均后为全水值7。10.2.6测量范围在50%~100%的含水率仪,含水率S分别设定为50%、60%、70%、80%、90%和10.2.7测量范围在0~100%的含水率仪,含水率S分别设定为0、10%、20%、30%、40%、50%、60%、70%、80%、90%和100%。10.3.1.2按公式(26)计算各流量刻度点下含水率S分别为0~100%时含水率的含水指数Kg值:10.3.2测量范围为50%~100%的含水率计的数处含水率S分别为0~100%时的含水指数Kg:计算fi、和f的平均值了、和下,并代入公式(26)求出含水指数K。水率S,分别为50%~100%时的含水指数Keo用最小二乘法求出密度仪刻度方程[公式(31)]中的仪器常数K₀和常数项值D,仪器常数KoD=K₉F₀+D…………△D=D/-D…………………用最小二乘法求出密度刻度方程[公式(34)]中的仪器常数Ko和常数项值D,仪器常数Kp和两点刻度按公式(35)和公式(36)计算仪器常数K。和常数项值D₀: D₀=D-K₀M₁=D₂-K₀M₂ (36)用最小二乘法求出音叉流体密度仪刻度方程[公式(39)]中的仪器常数Kɔ和常数项值D,仪AD₁=D₁-D按公式(41)计算密度仪的测量精度δ:11.3.5刻度结果处理刻度结束后,出具刻度记录,记录格式参见表J.1。送检时间标准器测量范围测量范围刻度技术规范刻度温度允许误差刻度日期检测介质有效日期刻度编号检测介质压力外观检查123高放层连续工作时间h(资料性)B.1仪器刻度方程按公式(B.1)计算:式中:f——测井仪输出值;B.2响应方程中的仪器常数K按公式(B.2)计算:式中:n——测量点数B.3刻度方程中的常数项T按公式(B.3)计算:温度仪刻度记录格式见表C.1。送检时间标准器测量范围测量范围允许误差刻度日期检测介质检测介质压力℃℃℃引用误差%123456789℃%送检时间标准器测量范围测量范围允许误差刻度日期检测介质检测介质压力标准压力仪器输出测量压力测量压力仪器输出仪器输出引用误差%引用误差%123456789%送检时间标准器测量范围测量范围允许误差刻度日期检测介质检测介质压力仪器输出引用误差%10253456789常数项6%送检时间标准器测量范围测量范围允许误差刻度日期检测介质检测介质压力取样室容积%仪器输出引用误差%10253456789常数项S%G.1过流式含水率仪刻度记录格式见表G.1。送检时间标准器测量范围测量范围刻度技术规范刻度温度允许误差刻度日期检测介质有效日期刻度编号检测介质压力序号m³/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