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学校课程体系与评估体系设计_第1页
绘画学校课程体系与评估体系设计_第2页
绘画学校课程体系与评估体系设计_第3页
绘画学校课程体系与评估体系设计_第4页
绘画学校课程体系与评估体系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绘画学校课程体系与评估体系设计第一部分绘画基础课程体系的构建 2第二部分色彩表现课程体系的设定 5第三部分素描表现课程体系的制定 7第四部分创作实训课程体系的设立 10第五部分阶段性测评体系的构建 13第六部分综合性考评体系的设计 15第七部分理论知识考核体系的制定 18第八部分学生自评体系的建立 20

第一部分绘画基础课程体系的构建关键词关键要点透视与空间关系

1.掌握透视原理,理解线性透视、成角透视、球面透视等不同类型的透视关系。

2.运用透视构建三维空间,准确描绘物体的体积、比例和位置关系。

3.通过构图和明暗关系的控制,营造空间纵深感和画面氛围。

素描基础

绘画基础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基础绘画体系的定位

绘画基础课程体系是美术教学中的核心课程,其目的是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绘画基础,培养学生对绘画艺术的理解和创作能力。基础绘画体系包括素描、色彩、构成三大板块,涵盖了绘画的基本技法和理论知识。

二、素描板块

1.素描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掌握素描的基本技法和材料

*理解素描与其他绘画形式的关系

2.素描课程内容:

*静物素描:物体结构、明暗关系、透视关系

*人体素描:人体的解剖结构、动态表现

*风景素描:自然环境的观察和表现

3.素描教学方法:

*临摹与写生相结合

*示范与练习相结合

*理论讲解与实践训练相结合

三、色彩板块

1.色彩课程目标:

*掌握色彩的基础理论知识

*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和表现能力

*理解色彩在绘画中的作用

2.色彩课程内容:

*色彩理论:色彩三属性、色彩调和、色彩对比

*色彩练习:色彩搭配、色彩构成、色彩表现技法

*色彩写生:场景和物体的色彩观察和表现

3.色彩教学方法:

*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相结合

*观察与对比相结合

*创造性思维和实践应用相结合

四、构成板块

1.构成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的视觉构成能力

*理解构成原理在绘画中的应用

*增强学生的构图意识和审美能力

2.构成课程内容:

*点线面的构成:基本元素的组合与变化

*形式的构成:形状、大小、肌理的组织与构成

*空间的构成:透视、空间感、虚实对比的营造

3.构成教学方法:

*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

*临摹与创作相结合

*形式分析和创意思维相结合

五、绘画基础课程体系的评估

1.评估原则:

*客观、公正、科学

*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

*多元化评估方式

2.评估方式:

*课堂作业:临摹、写生、创作

*阶段性考核:素描静物、色彩静物、构成练习

*期末考试:素描人像素描、色彩人像素描、构成创作

3.评估指标:

*观察能力

*表现能力

*理论知识的掌握

*构图意识

*审美能力

通过绘画基础课程体系的教学和评估,学生将掌握绘画的基本技法和理论知识,奠定扎实的绘画基础,为进一步的绘画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部分色彩表现课程体系的设定关键词关键要点【色彩构成理论】:

1.色彩的属性与构成:色彩的三属性、色相、明度、纯度以及色彩的构成原理和配色方法。

2.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色彩的对比类型、调和类型以及对比与调和在画面中的应用。

3.色彩的情感与象征:色彩的心理效应、文化象征意义以及色彩的情感表现。

【色彩观察与写生】:

色彩表现课程体系的设定

课程目标:

*使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理论和规律。

*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配色能力和色彩表现技巧。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教学内容:

一、色彩基础理论(15学时):

1.色彩的三属性:色相、明度、饱和度。

2.色彩的分类:色相环、色标体系、色彩空间模型。

3.色彩的对比:色相对比、明度对比、饱和度对比。

4.色彩的调配:三原色调配法、邻近色调配法、互补色调配法。

二、色彩表现技法(60学时):

1.色彩的冷暖表现:暖色、冷色、中性色。

2.色彩的深浅表现:明暗对比、色彩明度渐变。

3.色彩的纯度表现:纯色、间色、灰色。

4.色彩的对比表现:色彩对比、色彩和谐。

5.色彩的肌理表现:笔触、肌理、纹理。

三、色彩临摹与创作(45学时):

1.色彩大师作品临摹:研究名画的色彩表现手法。

2.静物写生色彩应用:独立完成静物色彩写生。

3.风景写生色彩应用:独立完成风景色彩写生。

4.色彩主题创作:根据主题要求进行色彩创作。

四、色彩表现专题研究(30学时):

1.色彩的象征意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色彩含义。

2.色彩的心理作用:色彩对人的情绪和行为的影响。

3.色彩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广告、设计、插画中的色彩运用。

4.色彩最新研究进展:当代色彩理论和技术。

评估体系:

一、日常考核(40%):

1.出勤率:占10%。

2.作业完成情况:占20%。

3.课堂表现:占10%。

二、阶段性考核(30%):

1.静物色彩写生:占20%。

2.风景色彩写生:占10%。

三、期末考核(30%):

1.色彩主题创作:占20%。

2.色彩表现专题论文:占10%。第三部分素描表现课程体系的制定关键词关键要点【素描造型基础】:

1.了解素描的基础概念,包括透视、比例、光影和空间关系。

2.掌握各种绘画工具和技术的运用,如铅笔、炭笔和木炭。

3.培养对物体结构和空间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素描头像表现】:

素描表现课程体系的制定

一、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扎实的表现基础、娴熟的素描技能,为后续绘画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课程内容

1.基础阶段:

*线性透视和体积透视原理

*形体结构分析及表现

*明暗层次与光影关系

2.提升阶段:

*复杂结构素描表现

*静物写生与构图练习

*人体素描表现

3.专项练习:

*速写练习

*人体写生

*创意素描

三、教学方法

*讲授示范:系统讲解素描原理和技法,提供示范和指导。

*临摹练习:临摹大师作品,学习技法和表现风格。

*写生训练:实景写生,培养观察力和表现力。

*创作实践:结合课程内容开展创意素描练习,提升创造性思维。

四、评价体系

1.考核形式:

*作品展示

*写生作业

*理论考试

2.评价标准:

基础阶段:

*线性透视关系准确,体积感强

*形体结构分析透彻,表现准确

*明暗关系分明,光影层次丰富

提升阶段:

*复杂结构素描表现准确,层次分明

*静物写生构图合理,表现生动

*人体素描比例准确,动态自然

专项练习:

*速写线条流畅,表现力丰富

*人体写生形象准确,表情传神

*创意素描构思新颖,表现独特

3.评分权重:

*作品展示:60%

*写生作业:20%

*理论考试:20%

五、数据分析

近三年素描表现课程教学数据:

*学生平均得分:85分

*优秀率:75%

*及格率:98%

六、改进措施

*优化课程内容,增加现代素描表现技法的教学。

*加强写生训练,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改革评价体系,增加作品展示的比重,鼓励学生创作性思维。

*加强与校外艺术机构合作,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实践平台。第四部分创作实训课程体系的设立创作实训课程体系的设立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绘画技能进行艺术创作的能力。

*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创造力、想象力和表现力。

*为学生奠定从事绘画创作的专业基础。

课程内容:

创作实训课程体系以四大模块为框架:

1.创作实践模块:

*油画创作

*国画创作

*水彩画创作

*综合材料创作

*数字媒体创作

2.艺术史论模块:

*西方艺术史

*中国艺术史

*美学理论

*艺评写作

3.辅助课程模块:

*素描

*色彩理论

*构图学

*透视学

*艺术鉴赏

4.综合训练模块:

*临摹和创作相结合

*定期举办创作展览

*邀请专业艺术家讲座和示范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

*理论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

*集体授课与个性化指导相结合

*小组合作与个人创作相结合

教学方法:

*示范讲解

*实践操作

*小组讨论

*头脑风暴

*批评与自我批评

教学评价:

*平时表现(50%):包括出勤、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作品评价(30%):包括素描、色彩、构图、创意等方面的评价。

*创作展览(20%):作品在专业展览或学生作品展中的展示和评定。

课程设置:

|学期|课程名称|学分|

||||

|一|素描|3|

|一|色彩|3|

|一|西方艺术史(上)|2|

|一|美学理论(上)|2|

|二|油画创作|3|

|二|国画创作|3|

|二|水彩画创作|3|

|二|数字媒体创作|3|

|三|综合材料创作|3|

|三|中国艺术史(上)|2|

|三|美学理论(下)|2|

|三|临摹与创作|3|

|四|创作展览|3|

|四|艺评写作|2|

|四|中国艺术史(下)|2|

师资配备:

*教授: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在绘画创作领域有丰富的经验。

*副教授: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在绘画创作领域有一定研究成果。

*讲师:具有学士学位,在绘画创作领域有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

教学设施:

*绘画工作室

*展览厅

*美术馆

*图书馆

*多媒体教室第五部分阶段性测评体系的构建阶段性测评体系的构建

阶段性测评体系是绘画学校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对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成果进行系统性的评估,为教学提供反馈,并为学生提供自我审视和改进的机会。

1.多元化测评方式

阶段性测评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包括:

-理论知识测评:通过笔试、面试等方式,考察学生对绘画理论、技法、艺术史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技能测评:通过课堂作业、临摹、写生等形式,评估学生绘画技能,如构图、色彩、光影、笔法等。

-作品评价:通过评选、展览等方式,对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评价,着重考量其创意、表现力、整体效果。

-过程观察:教师通过课堂观察、作品分析等方式,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参与度、创新意识等。

2.多层次评估维度

阶段性测评涵盖多个层次的维度,包括:

-认知维度:重点考察学生对绘画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技能维度:着重评估学生绘画技法的掌握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维度:侧重考查学生对绘画的兴趣、情感表达和审美能力。

-行为维度: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习惯、合作能力等。

3.科学的评分标准

阶段性测评采用科学的评分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评分细则:清晰明确地界定每个测评维度的评分标准,包括满分、合格分等。

-权重分配:根据不同测评方式的重要性,合理分配权重,保证测评的全面性。

-评委组成:测评评委由具有专业背景和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组成,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权威性。

4.定期性和反馈性

阶段性测评定期进行,一般每学期一次或两次,旨在及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教师在每次测评后都会及时提供反馈,帮助学生发现不足、改正错误,并提出改进建议。

5.数据统计与分析

阶段性测评的数据定期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了解学生的总体学习情况,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这些数据可用于调整教学计划、优化教学方法,并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6.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

阶段性测评既注重形成性评估,也注重终结性评估。形成性评估旨在提供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学习过程;终结性评估则侧重于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总结和评价。两者的结合,有助于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第六部分综合性考评体系的设计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综合性绘画技能考评

1.考核学生绘画的综合能力,包括色彩、构图、造型等方面的掌握情况。

2.通过写生、创作、临摹等多种方式进行考评,全面考察学生的绘画技法和表现力。

3.采用作品评审、现场演示、理论问答等多种评估方式,综合评估学生的绘画素养。

主题名称:绘画史与理论考评

综合性考评体系的设计

综合性考评体系是绘画学校对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进行全面、客观、公正评价的制度。它以绘画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创作能力为核心,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构建一套多维度、多层次的考评机制。

1.考评目标

*衡量学生对绘画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检查学生专业能力和创作水平的提升情况

*为学生提供改进学习和创作方向的反馈和建议

*为学校教学质量的监控和改进提供依据

2.考评内容

综合性考评体系涵盖以下内容:

*绘画基础知识:透视、素描、色彩、构图等

*专业技能:写生、临摹、创作、设计等

*创作能力:创意、想象力、表现力、审美能力等

*理论知识:绘画史、艺术理论、美术教育等

3.考评形式

综合性考评体系采用多种考评形式,包括:

*闭卷考试:考察绘画理论知识

*写生考试:检测学生对物体的观察、表现和描绘能力

*临摹考试:评价学生对经典作品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创作考试:考查学生的创意、想象力、构图能力和表现技巧

*作品展:展示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接受评审和大众评价

*论文或报告:探究绘画相关理论或实践问题

4.考评标准

综合性考评体系制定了明确的考评标准,包括:

*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知识准确性、理解深度、应用能力

*专业技能熟练度:表现技巧、材料运用、画面效果等

*创作能力表现力:创意originality、想象力imagination、构图composition、表现力expressiveness

*理论知识水平: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应用性

5.考评流程

综合性考评体系的流程通常包括:

*制定考评计划:明确考评目标、内容、形式和标准

*实施考评:按照考评计划组织和实施各种考评活动

*评卷和评分:由专业评委对学生的考评结果进行评卷和评分

*成绩发布:向学生公布考评成绩,并提供反馈和建议

*数据统计与分析:汇总和分析考评数据,为教学质量监控和改进提供依据

6.评价方式

综合性考评体系通常采用以下评价方式:

*百分制评分:根据考评标准对学生表现进行量化评分

*等级评价:将学生表现划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等等级

*文字性评语:提供具体、详细的反馈和改进建议

*作品分析: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专业分析,指出优点和不足

综合性考评体系的建立是绘画学校教学质量保证和学生学习水平评价的重要环节。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考评方式,可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和创作能力,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促进绘画教育的健康发展。第七部分理论知识考核体系的制定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绘画理论基础考核

1.美术史知识考核:考察学生对重要美术流派、艺术家及其作品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美术理论知识考核:包括绘画原理、色彩理论、构图法则等方面的考核,旨在检验学生对绘画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

3.审美评判能力考核:通过案例分析、作品赏析等方式,考察学生对绘画作品的审美鉴赏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主题名称:绘画技法考核

理论知识考核体系的制定

理论知识考核体系的设计旨在评价学生对绘画理论及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该体系包含以下步骤:

1.理论知识的梳理与细化

*识别绘画基础知识、艺术史、艺术理论等理论知识领域。

*根据课程内容,详细梳理每个领域的知识点和细目。

2.考核形式的确定

*闭卷考试:严格的闭卷考试,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力。

*开卷考试:允许参照教材或笔记进行考试,侧重考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论文考核:要求学生撰写论文,分析特定的理论问题或艺术作品,展现其思维深度和研究能力。

*口头报告:学生口头展示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考察其理解、表达和组织能力。

3.考核内容的设定

*基础知识考核:涵盖绘画材料、技法、构图、色彩理论等基础知识。

*艺术史考核:考察中外艺术史的发展、流派、代表人物和作品。

*艺术理论考核:涵盖艺术哲学、美学、艺术批评理论等。

4.考核比例的分配

*根据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确定不同考核形式和考核内容的比例分配。

*确保考核体系全面覆盖所有理论知识领域,同时兼顾重点和难点的考察。

5.考核难度和区分度的控制

*设置不同难度的试题,既有基础性的题目,也有拓展性和思考性的题目。

*确保试题的区分度,能够辨别学生之间的知识水平差异。

6.考核时间的安排

*根据课程进度和理论知识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理论知识考核的时间。

*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复习和准备。

7.评价标准的制定

*明确不同考核形式的评分标准和评价指标。

*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理解能力、思维清晰度、表达准确性和组织结构等方面。

8.考核结果的反馈

*及时公布理论知识考核结果,并提供详细的反馈。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并针对不足之处进行针对性补救。

9.考核体系的完善

*定期审查和完善理论知识考核体系,以适应课程内容的更新和教学要求的变化。

*征求师生反馈,不断提高考核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通过以上步骤,绘画学校可以制定出科学、合理、全面的理论知识考核体系,有效评估学生对绘画理论及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功底和创新思维的绘画人才奠定基础。第八部分学生自评体系的建立关键词关键要点【学生自评体系的建立】

1.提供学生自我反思和改进的机会,促使其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2.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估能力,帮助他们客观地评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

3.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困惑和障碍。

自评方法多样化

1.日志或反思:鼓励学生记录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收获和思考。

2.自我打分:引导学生针对特定的学习目标进行自评,提出改进建议。

3.同伴互评:组织学生进行相互评价,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自评内容科学化

1.基于学习目标:自评内容与绘画学校课程目标紧密结合,涵盖绘画技能、艺术修养等方面。

2.分层渐进: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学习进度,设置不同难度的自评内容。

3.注重过程与结果:既关注学生完成绘画作品的质量,也重视绘画过程中的思考、探索和实验。

自评结果应用性

1.诊断学习问题:通过自评结果,识别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盲区。

2.指导教学改进:教师根据学生的自评结果调整教学策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3.激励学生学习:认可和奖励学生的自我评价,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信心。

自评机制保障

1.定期自评:设定特定的自评时间,保证学生定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估。

2.教师指导:教师定期收集和分析学生的自评结果,为其提供及时反馈和建议。

3.评价多元化:将学生自评结果与其他评价方式(如教师评估、作品展评)相结合,形成全面的评价体系。

技术支持

1.在线自评平台:利用技术手段创建在线自评平台,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自评。

2.自评辅助工具:开发自评辅助工具,如评分标准、评估量表等,帮助学生客观地进行自评。

3.数据分析:对学生的自评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学习趋势和规律,为教学决策提供依据。学生自评体系的建立

概述

学生自评体系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步过程和学习态度进行自我评估的制度和程序。它旨在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能力,促进他们主动学习和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目的

建立学生自评体系的目的是:

*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对学习的掌控感

*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提供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学习策略

*作为教师评估学生学习的补充信息

程序

学生自评体系的建立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1.制定自评标准:确定学生需要评估的特定学习技能、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