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疆阿勒泰地区高考二模生物试卷(解析版)_第1页
2023年新疆阿勒泰地区高考二模生物试卷(解析版)_第2页
2023年新疆阿勒泰地区高考二模生物试卷(解析版)_第3页
2023年新疆阿勒泰地区高考二模生物试卷(解析版)_第4页
2023年新疆阿勒泰地区高考二模生物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生物名校试卷PAGEPAGE1新疆阿勒泰地区2023年高考生物二模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实验小组利用某植物叶表皮细胞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甲、乙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实验结果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过程中,保卫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会降低 B.乙图中保卫细胞的原生质层呈无色,细胞液呈绿色 C.在实验过程中,水分子通过被动运输进出细胞 D.实验结果说明原生质层具有伸缩性而细胞壁没有〖祥解〗质壁分离的条件:(1)细胞保持活性;(2)成熟的植物细胞,即具有大液泡和细胞壁;(3)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解答】A、甲→乙过程中,细胞在失水,保卫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会增大,A错误;B、保卫细胞有叶绿体,叶绿体为绿色,故原生质层呈绿色,细胞液是液泡中的液体,保卫细胞的液泡呈无色,B错误;C、水分子通过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故在实验过程中,水分子通过被动运输进出细胞,C正确;D、实验结果说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D错误。故选:C。2.手工制作的麦芽软糖香甜醇厚,利用的原理是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产生麦芽糖,家庭制作麦芽软糖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糖浆中的麦芽糖主要是麦芽生长过程中产生的 B.将糯米蒸熟能避免麦芽软糖制作过程中被杂菌污染 C.冷却至60℃的原因是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60℃左右 D.搅拌、保温6小时的目的是让淀粉酶充分发挥作用〖祥解〗1、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产生麦芽糖;2、强酸、强碱、高温会改变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去活性。【解答】A、糖浆中的麦芽糖,主要是麦芽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淀粉酶将淀粉水解形成的,A错误;B、高温能杀菌消毒,故将糯米蒸熟能避免麦芽软糖制作过程中被杂菌污染,B正确;C、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60℃左右,高温会使酶变性,故糯米需冷却至60℃左右,C正确;D、搅拌、保温6小时的目的是让淀粉酶与底物充分结合,使酶充分发挥作用,D正确。故选:A。3.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用纯合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取F2中绿色圆粒豌豆自然繁殖一代,统计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理论上应为()A.1种,1 B.2种,3:1 C.2种,5:1 D.2种,8:1〖祥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子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解答】假设黄色/绿色的基因用Y/y表示,圆粒/皱粒的基因用R/r表示,用纯合黄色圆粒YYRR豌豆和绿色皱粒yyrr豌豆杂交,F1全为黄色圆粒YyRr,F2中绿色圆粒(yyR—)豌豆,豌豆在自然条件为自交,故yyRR进行自交,子代为yyRR(绿色圆粒);yyRr进行自交,其子代为=yyR﹣(绿色圆粒)、=yyrr(绿色皱粒),则子代为绿色圆粒():绿色皱粒()=5:1,ABD错误,C正确。故选:C。4.为研究促使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菌的转化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甲、乙、丙三组实验结果中出现的菌落种类数依次是()A.1种,1种,2种 B.1种,2种,1种 C.2种,1种,2种 D.2种,2种,1种〖祥解〗格里菲思的实验证明,在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但是不知道转化因子是什么。在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艾弗里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分离开,单独的、直接的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另外还增加了一组对照实验,即DNA酶和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解答】ABCD:甲组将S型细菌的提取物与含有R型菌的培养液混合,提取物中既有蛋白质又有DNA,故甲组为对照组,提取物中的物质可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菌,故甲组培养基中既有R型菌又有S型菌;乙组在S型细菌的提取物中加入了蛋白酶,蛋白质被水解,提取液中还有DNA,R型细菌转化为S型菌,故乙组培养基中既有R型菌又有S型菌;丙组在S型细菌的提取物中加入了DNA酶,DNA被水解,R型细菌不能转化为S型菌,故丙组培养基只能长出R型菌,ABC错误,D正确。故选:D。5.胰岛素泵是一种人工智能控制的胰岛素输入装置。将它戴在糖尿病病人身上,可以模拟胰岛的功能,维持血糖的平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病人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不足能通过胰岛素泵补充 B.胰岛素泵中的胰岛素可以促进肝糖原、肌糖原的分解 C.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影响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D.控制饮食,增强运动,能降低糖尿病发病率〖祥解〗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解答】A、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分析题意可知,将胰岛素泵戴在糖尿病病人身上,可以模拟胰岛的功能,故病人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不足能通过胰岛素泵补充,A正确;B、胰岛素能降低血糖,不能促进肝糖原、肌糖原分解,B错误;C、胰岛素的作用结果是降低血糖浓度,该结果会影响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属于负反馈调节,C正确;D、糖尿病的发生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控制饮食,增强运动,能降低糖尿病发病率,D正确。故选:B。6.下列关于燕麦胚芽鞘向光生长的叙述,正确的是()A.燕麦胚芽鞘中色氨酸合成生长素的过程需要一定强度的光照 B.生长素产生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发挥作用的部位在伸长区 C.单侧光照射下尖端的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为极性运输 D.胚芽鞘向光侧生长慢、背光侧生长快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祥解〗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解答】A、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生长素的合成不需要光照,A错误;B、生长素产生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发挥作用的部位在伸长区,B正确;C、单侧光照射下尖端的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为横向运输,C错误;D、由于单侧光的作用,导致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胚芽鞘向光侧生长慢、背光侧生长快只体现了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并没有体现两重性,D错误。故选:B。二、解答题7.为探究水稻低叶绿素含量突变体在育种中的应用价值,科研小组研究了水稻野生型品种及低叶绿素含量突变体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为判断野生型和突变体水稻的叶绿素含量,分离色素可使用的方法是。(2)图甲光照强度小于A点时,野生型水稻光合速率高于突变体水稻的主要原因是。(3)酶R是细胞中固定CO2的酶,发挥作用的场所是。研究发现,突变体和野生型水稻中酶R的含量如图乙所示。据图分析,图甲A点后突变体水稻光合速率高于野生型水稻的原因是。(4)从群体角度看,突变体水稻叶绿素含量低,叶片对光吸收少,光更容易透过叶片,将增加(填“低层叶片”或“高层叶片”)对光的吸收,有利于提高群体光合作用强度,增加水稻产量。〖祥解〗可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其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越高,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越快,溶解度越低,色素扩散的速度越慢。【解答】(1)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可用纸层析法将各种色素分开。(2)光照强度小于A点时,影响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而野生型水稻叶绿素含量高于突变体,光反应吸收光能更多,故野生型水稻光合速率高于突变体水稻。(3)固定CO2的场所在叶绿体基质,故酶R发挥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由于酶R是细胞中固定CO2的酶,A点后CO2浓度是光合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突变体水稻中酶R的含量高于野生型水稻,暗反应固定CO2更多,故A点后突变体水稻光合速率高于野生型水稻。(4)突变体水稻叶绿素含量低,叶片对光吸收少,光更容易透过叶片,使植物低层环境的光照增强,低层叶片对光的吸收增加,从而增加光合作用,从群体角度看,有利于提高群体光合作用强度,增加水稻产量。〖答案〗(1)纸层析法(2)光照强度小于A点时,影响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强度,而野生型水稻叶绿素含量高于突变体,光反应吸收光能更多(3)叶绿体基质A点后CO2浓度是光合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突变体水稻中酶R的含量高于野生型水稻,暗反应固定CO2更多(4)低层叶片8.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多发于老年人,临床表现主要为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等。患者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h)减少是引起认知和记忆功能损伤的主要原因,临床上可通过提高脑内ACh的水平,以恢复相关神经元的功能来治疗该病。下图是ACh的信号传递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一般情况下,结构①和结构③分别是、(从“树突膜”“轴突膜”“胞体膜”中选择)。兴奋在突触单向传递的原因是。(2)ACh能使③产生兴奋的原因是。(3)为了增加脑内ACh含量,有效改善认知功能,可采用的治疗方法是,以减少ACh水解。〖祥解〗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2)兴奋的传递方向: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即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上个神经元的轴突→下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3)传递形式: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解答】(1)结构①是突触前膜,结构③是突触后膜,突触前膜通常是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膜,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胞体膜;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在突触单向传递。(2)动作电位的产生与钠离子内流有关,ACh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Na+通道打开,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故ACh能使③产生兴奋。(3)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被分解或重吸收回突触小泡,故为了增加脑内ACh含量,有效改善认知功能,可采用的治疗方法是使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或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以减少ACh水解。〖答案〗(1)轴突膜树突膜、胞体膜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2)ACh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Na+通道打开,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3)使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9.2020年3月,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16头野生亚洲象远距离北迁。2020年9月,象群中出生了一头小象。后来有两头大象在途中掉队,重返象群后又再度掉队,这两头大象在人们帮助下先回到原栖息地。2021年8月,剩余15头大象也平安回到原栖息地。回答下列问题。(1)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生亚洲象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指的是。(2)象群在北迁过程中体现的种群数量特征有。(3)大象摄入食物中能量的去向分为两部分,这两部分能量分别为。(4)北迁途中掉队的大象能通过象群残留的尿液、吼叫声重新回到象群,该过程中信息传递的种类分别为。(5)大象北迁过程中,我国政府“一路追踪、一路呵护”,用实际行动保护了生物多样性,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西双版纳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中的。〖祥解〗种群的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率与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率与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组成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性别比例会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解答】(1)环境容纳量(K值)指的是在环境条件不被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所能维持的(野生亚洲象)种群最大数量。(2)在北迁过程中种群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迁入率与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迁入率与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组成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性别比例会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3)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大象摄入食物中能量的去向分为两部分,分别是大象的同化量和大象粪便中的能量。(4)象群残留的尿液属于化学信息,吼叫声属于物理信息。(5)就地保护是指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公园,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中的就地保护。〖答案〗(1)在环境条件不被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所能维持的(野生亚洲象)种群最大数量(2)种群密度、出生率、迁入率与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3)大象的同化量和大象粪便中的能量(4)化学信息、物理信息(5)就地保护10.豁眼鹅是我国著名的鹅类品种,雏鹅的绒羽呈现黄色或浅褐色,成年后均为白色,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为研究雏鹅绒羽颜色的遗传方式,选择多只绒羽为浅褐色的雄鹅和多只绒羽为黄色的雌鹅成年后杂交,F1中黄色羽:浅褐色羽≈1:1,且黄色羽全为雄性,浅褐色羽全为雌性。回答下列问题。(1)控制雏鹅绒羽颜色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原因是。(2)雏鹅绒羽为显性性状。(3)要验证雏鹅绒羽颜色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可选择纯合的黄色羽雄鹅和浅褐色羽雌鹅成年后杂交,统计代雏鹅中绒羽颜色表现型及比例。预期结果为。(4)某豁眼鹅群体自由交配,子代雏鹅绒羽颜色的表现型所占比例如表。子代子代中雄子代中雌浅褐色20%10%30%黄色80%90%70%据表分析,子代雏鹅绒羽浅褐色的基因频率为。〖祥解〗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子代。2、由于F1黄色羽全为雄性,浅褐色羽全为雌性,体现了绒羽颜色性状与性别相关联,故控制雏鹅绒羽颜色性状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解答】(1)由分析可知,控制雏鹅绒羽颜色性状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2)多只绒羽为浅褐色的雄鹅和多只绒羽为黄色的雌鹅成年后杂交,F1中黄色羽:浅褐色羽≈1:1,且黄色羽全为雄性,浅褐色羽全为雌性,说明控制雏鹅绒羽颜色性状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设相关基因为A/a,以此推测,亲本中浅褐色的雄鹅基因型为ZaZa,黄色的雌鹅的基因型为ZAW,故雏鹅绒羽黄色为显性性状。(3)要验证雏鹅绒羽颜色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可选择纯合的黄色羽雄鹅(ZAZA)和浅褐色羽雌鹅(ZaW)成年后杂交,F1为ZAZa(黄色雄鹅)、ZAW(黄色雌鹅),再让F1的雌雄个体之间进行相互交配,F2代雏鹅中绒羽颜色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雄鹅(1ZAZA+1ZAZa):黄色雌鹅(1ZAW):浅褐色雌鹅(1ZaW)=2:1:1(或黄色:浅褐色=3:1),即可验证分离定律。(4)由表格可知:子代雌性浅褐色个体基因型为ZaW,占比为30%,故在雌性个体中Za的基因频率为30%,由于雌性个体中Za的基因频率为30%等于群体中Za的基因频率,所以子代雏鹅绒羽浅褐色的基因频率为30%。〖答案〗(1)ZF1黄色羽全为雄性,浅褐色羽全为雌性,体现了绒羽颜色性状与性别相关联(2)黄色(3)F2黄色雄鹅:黄色雌鹅:浅褐色雌鹅=2:1:1(或黄色﹕浅褐色=3:1)(4)30%【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与实践】11.我国很多地区有制作和食用泡菜的传统。泡菜腌制过程中,乳酸菌可减少亚硝酸盐的含量,而另一些微生物如大肠杆菌会增加亚硝酸盐的含量。回答下列问题。(1)泡菜制作过程中常需在泡菜坛中加入一定量的陈泡菜水,目的是。在泡菜坛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的作用是。发酵过程中,泡菜坛内有机物的种类和有机物中所含能量的变化分别是、。(2)测定亚硝酸盐含量时,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进行目测比较,可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3)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趋势为,原因是。(4)日常生活中应多吃新鲜蔬菜,不宜多吃腌制蔬菜的原因之一是腌制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高,亚硝酸盐在特定的情况下可转变成致癌物质。〖祥解〗泡菜制作的原理是利用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其发酵的环境应是无氧的环境。【解答】(1)陈泡菜水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菌,故泡菜制作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陈泡菜水是为了增加乳酸菌数量;泡菜制作是利用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故在泡菜坛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的作用是保证坛内乳酸菌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乳酸菌利用有机物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中会产生中间产物,故有机物的种类增多,进行细胞呼吸产生的热能会散失,故能量减少。(2)测定亚硝酸盐含量时,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进行目测比较,可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3)在发酵初期,大肠杆菌等微生物在与乳酸菌的竞争中占优势而大量繁殖,使亚硝酸盐含量增加;随着环境氧气含量下降和pH降低等条件的变化,乳酸菌在与大肠杆菌等微生物的竞争中占优势大量繁殖,使亚硝酸盐含量减少,故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趋势为先上升后下降。(4)硝酸盐在特定的情况下可转变成致癌物质亚硝胺,亚硝胺同时对动物具有致畸和致突变的作用。〖答案〗(1)增加乳酸菌数量保证坛内乳酸菌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增加减少(2)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3)先上升后下降发酵初期,大肠杆菌等微生物在与乳酸菌的竞争中占优势大量繁殖,使亚硝酸盐含量增加;随着环境氧气含量下降和pH降低等条件的变化,乳酸菌在与大肠杆菌等微生物的竞争中占优势大量繁殖,使亚硝酸盐含量减少(4)亚硝胺【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2.不同物种植物体细胞杂交后,来自一方的染色体常被排除丢失,若染色体在被排除前发生断裂,则可能留在细胞内并整合到另一方的染色体上。依据该原理,利用普通小麦与某种耐盐偃麦草培育耐盐小麦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①②需要使用的酶有;过程③的目的是;过程④可用化学物质作为诱导剂来促进原生质体融合。(2)过程⑤利用的生物学原理是,该过程主要包括,需在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激素主要有。(3)上述培育过程涉及的染色体变异类型有。(4)通过上述过程培育得到了某品种耐盐小麦,为探究该耐盐小麦能耐受的最大盐浓度,实验思路是:。〖祥解〗据图可知,①和②是去除植物细胞壁制备原生质体的过程,③是紫外线照射,④是诱导原生质体融合,⑤是杂种细胞发育为杂种植株,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解答】(1)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根据酶的专一性可知,过程①②需要使用的酶有纤维素酶和果胶酶;③是紫外线照射,目的是使偃麦草的染色体断裂;④是诱导原生质体融合,该过程常使用的诱导剂是聚乙二醇。(2)⑤是杂种细胞发育为杂种植株,利用的生物学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该过程所用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主要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所添加的激素主要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3)上述培育过程涉及的染色体变异类型有染色体结构变异(③过程断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④杂种细胞融合)。(4)为探究该耐盐小麦能耐受的最大盐浓度,则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NaCl浓度,因变量是小麦的生长情况,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与单一变量原则,故可设计实验如下:配制多组NaCl浓度依次增大的培养液,将生长状态一致且良好的该品种小麦植株分别培养在各组培养液中,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小麦能够正常生长的最高盐浓度即为该种小麦能耐受的最大盐浓度。〖答案〗(1)纤维素酶和果胶酶使偃麦草的染色体断裂聚乙二醇(2)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脱分化、再分化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3)染色体结构变异(或易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4)配制多组NaCl浓度依次增大的培养液,将生长状态一致且良好的该品种小麦植株分别培养在各组培养液中,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小麦能够正常生长的最高盐浓度即为该种小麦能耐受的最大盐浓度新疆阿勒泰地区2023年高考生物二模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实验小组利用某植物叶表皮细胞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甲、乙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实验结果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过程中,保卫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会降低 B.乙图中保卫细胞的原生质层呈无色,细胞液呈绿色 C.在实验过程中,水分子通过被动运输进出细胞 D.实验结果说明原生质层具有伸缩性而细胞壁没有〖祥解〗质壁分离的条件:(1)细胞保持活性;(2)成熟的植物细胞,即具有大液泡和细胞壁;(3)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解答】A、甲→乙过程中,细胞在失水,保卫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会增大,A错误;B、保卫细胞有叶绿体,叶绿体为绿色,故原生质层呈绿色,细胞液是液泡中的液体,保卫细胞的液泡呈无色,B错误;C、水分子通过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故在实验过程中,水分子通过被动运输进出细胞,C正确;D、实验结果说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D错误。故选:C。2.手工制作的麦芽软糖香甜醇厚,利用的原理是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产生麦芽糖,家庭制作麦芽软糖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糖浆中的麦芽糖主要是麦芽生长过程中产生的 B.将糯米蒸熟能避免麦芽软糖制作过程中被杂菌污染 C.冷却至60℃的原因是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60℃左右 D.搅拌、保温6小时的目的是让淀粉酶充分发挥作用〖祥解〗1、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产生麦芽糖;2、强酸、强碱、高温会改变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去活性。【解答】A、糖浆中的麦芽糖,主要是麦芽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淀粉酶将淀粉水解形成的,A错误;B、高温能杀菌消毒,故将糯米蒸熟能避免麦芽软糖制作过程中被杂菌污染,B正确;C、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60℃左右,高温会使酶变性,故糯米需冷却至60℃左右,C正确;D、搅拌、保温6小时的目的是让淀粉酶与底物充分结合,使酶充分发挥作用,D正确。故选:A。3.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用纯合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取F2中绿色圆粒豌豆自然繁殖一代,统计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理论上应为()A.1种,1 B.2种,3:1 C.2种,5:1 D.2种,8:1〖祥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子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解答】假设黄色/绿色的基因用Y/y表示,圆粒/皱粒的基因用R/r表示,用纯合黄色圆粒YYRR豌豆和绿色皱粒yyrr豌豆杂交,F1全为黄色圆粒YyRr,F2中绿色圆粒(yyR—)豌豆,豌豆在自然条件为自交,故yyRR进行自交,子代为yyRR(绿色圆粒);yyRr进行自交,其子代为=yyR﹣(绿色圆粒)、=yyrr(绿色皱粒),则子代为绿色圆粒():绿色皱粒()=5:1,ABD错误,C正确。故选:C。4.为研究促使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菌的转化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甲、乙、丙三组实验结果中出现的菌落种类数依次是()A.1种,1种,2种 B.1种,2种,1种 C.2种,1种,2种 D.2种,2种,1种〖祥解〗格里菲思的实验证明,在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但是不知道转化因子是什么。在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艾弗里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分离开,单独的、直接的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另外还增加了一组对照实验,即DNA酶和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解答】ABCD:甲组将S型细菌的提取物与含有R型菌的培养液混合,提取物中既有蛋白质又有DNA,故甲组为对照组,提取物中的物质可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菌,故甲组培养基中既有R型菌又有S型菌;乙组在S型细菌的提取物中加入了蛋白酶,蛋白质被水解,提取液中还有DNA,R型细菌转化为S型菌,故乙组培养基中既有R型菌又有S型菌;丙组在S型细菌的提取物中加入了DNA酶,DNA被水解,R型细菌不能转化为S型菌,故丙组培养基只能长出R型菌,ABC错误,D正确。故选:D。5.胰岛素泵是一种人工智能控制的胰岛素输入装置。将它戴在糖尿病病人身上,可以模拟胰岛的功能,维持血糖的平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病人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不足能通过胰岛素泵补充 B.胰岛素泵中的胰岛素可以促进肝糖原、肌糖原的分解 C.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影响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D.控制饮食,增强运动,能降低糖尿病发病率〖祥解〗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解答】A、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分析题意可知,将胰岛素泵戴在糖尿病病人身上,可以模拟胰岛的功能,故病人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不足能通过胰岛素泵补充,A正确;B、胰岛素能降低血糖,不能促进肝糖原、肌糖原分解,B错误;C、胰岛素的作用结果是降低血糖浓度,该结果会影响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属于负反馈调节,C正确;D、糖尿病的发生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控制饮食,增强运动,能降低糖尿病发病率,D正确。故选:B。6.下列关于燕麦胚芽鞘向光生长的叙述,正确的是()A.燕麦胚芽鞘中色氨酸合成生长素的过程需要一定强度的光照 B.生长素产生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发挥作用的部位在伸长区 C.单侧光照射下尖端的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为极性运输 D.胚芽鞘向光侧生长慢、背光侧生长快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祥解〗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解答】A、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生长素的合成不需要光照,A错误;B、生长素产生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发挥作用的部位在伸长区,B正确;C、单侧光照射下尖端的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为横向运输,C错误;D、由于单侧光的作用,导致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胚芽鞘向光侧生长慢、背光侧生长快只体现了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并没有体现两重性,D错误。故选:B。二、解答题7.为探究水稻低叶绿素含量突变体在育种中的应用价值,科研小组研究了水稻野生型品种及低叶绿素含量突变体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为判断野生型和突变体水稻的叶绿素含量,分离色素可使用的方法是。(2)图甲光照强度小于A点时,野生型水稻光合速率高于突变体水稻的主要原因是。(3)酶R是细胞中固定CO2的酶,发挥作用的场所是。研究发现,突变体和野生型水稻中酶R的含量如图乙所示。据图分析,图甲A点后突变体水稻光合速率高于野生型水稻的原因是。(4)从群体角度看,突变体水稻叶绿素含量低,叶片对光吸收少,光更容易透过叶片,将增加(填“低层叶片”或“高层叶片”)对光的吸收,有利于提高群体光合作用强度,增加水稻产量。〖祥解〗可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其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越高,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越快,溶解度越低,色素扩散的速度越慢。【解答】(1)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可用纸层析法将各种色素分开。(2)光照强度小于A点时,影响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而野生型水稻叶绿素含量高于突变体,光反应吸收光能更多,故野生型水稻光合速率高于突变体水稻。(3)固定CO2的场所在叶绿体基质,故酶R发挥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由于酶R是细胞中固定CO2的酶,A点后CO2浓度是光合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突变体水稻中酶R的含量高于野生型水稻,暗反应固定CO2更多,故A点后突变体水稻光合速率高于野生型水稻。(4)突变体水稻叶绿素含量低,叶片对光吸收少,光更容易透过叶片,使植物低层环境的光照增强,低层叶片对光的吸收增加,从而增加光合作用,从群体角度看,有利于提高群体光合作用强度,增加水稻产量。〖答案〗(1)纸层析法(2)光照强度小于A点时,影响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强度,而野生型水稻叶绿素含量高于突变体,光反应吸收光能更多(3)叶绿体基质A点后CO2浓度是光合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突变体水稻中酶R的含量高于野生型水稻,暗反应固定CO2更多(4)低层叶片8.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多发于老年人,临床表现主要为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等。患者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h)减少是引起认知和记忆功能损伤的主要原因,临床上可通过提高脑内ACh的水平,以恢复相关神经元的功能来治疗该病。下图是ACh的信号传递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一般情况下,结构①和结构③分别是、(从“树突膜”“轴突膜”“胞体膜”中选择)。兴奋在突触单向传递的原因是。(2)ACh能使③产生兴奋的原因是。(3)为了增加脑内ACh含量,有效改善认知功能,可采用的治疗方法是,以减少ACh水解。〖祥解〗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2)兴奋的传递方向: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即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上个神经元的轴突→下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3)传递形式: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解答】(1)结构①是突触前膜,结构③是突触后膜,突触前膜通常是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膜,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胞体膜;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在突触单向传递。(2)动作电位的产生与钠离子内流有关,ACh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Na+通道打开,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故ACh能使③产生兴奋。(3)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被分解或重吸收回突触小泡,故为了增加脑内ACh含量,有效改善认知功能,可采用的治疗方法是使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或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以减少ACh水解。〖答案〗(1)轴突膜树突膜、胞体膜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2)ACh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Na+通道打开,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3)使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9.2020年3月,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16头野生亚洲象远距离北迁。2020年9月,象群中出生了一头小象。后来有两头大象在途中掉队,重返象群后又再度掉队,这两头大象在人们帮助下先回到原栖息地。2021年8月,剩余15头大象也平安回到原栖息地。回答下列问题。(1)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生亚洲象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指的是。(2)象群在北迁过程中体现的种群数量特征有。(3)大象摄入食物中能量的去向分为两部分,这两部分能量分别为。(4)北迁途中掉队的大象能通过象群残留的尿液、吼叫声重新回到象群,该过程中信息传递的种类分别为。(5)大象北迁过程中,我国政府“一路追踪、一路呵护”,用实际行动保护了生物多样性,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西双版纳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中的。〖祥解〗种群的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率与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率与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组成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性别比例会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解答】(1)环境容纳量(K值)指的是在环境条件不被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所能维持的(野生亚洲象)种群最大数量。(2)在北迁过程中种群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迁入率与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迁入率与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组成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性别比例会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3)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大象摄入食物中能量的去向分为两部分,分别是大象的同化量和大象粪便中的能量。(4)象群残留的尿液属于化学信息,吼叫声属于物理信息。(5)就地保护是指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公园,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中的就地保护。〖答案〗(1)在环境条件不被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所能维持的(野生亚洲象)种群最大数量(2)种群密度、出生率、迁入率与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3)大象的同化量和大象粪便中的能量(4)化学信息、物理信息(5)就地保护10.豁眼鹅是我国著名的鹅类品种,雏鹅的绒羽呈现黄色或浅褐色,成年后均为白色,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为研究雏鹅绒羽颜色的遗传方式,选择多只绒羽为浅褐色的雄鹅和多只绒羽为黄色的雌鹅成年后杂交,F1中黄色羽:浅褐色羽≈1:1,且黄色羽全为雄性,浅褐色羽全为雌性。回答下列问题。(1)控制雏鹅绒羽颜色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原因是。(2)雏鹅绒羽为显性性状。(3)要验证雏鹅绒羽颜色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可选择纯合的黄色羽雄鹅和浅褐色羽雌鹅成年后杂交,统计代雏鹅中绒羽颜色表现型及比例。预期结果为。(4)某豁眼鹅群体自由交配,子代雏鹅绒羽颜色的表现型所占比例如表。子代子代中雄子代中雌浅褐色20%10%30%黄色80%90%70%据表分析,子代雏鹅绒羽浅褐色的基因频率为。〖祥解〗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子代。2、由于F1黄色羽全为雄性,浅褐色羽全为雌性,体现了绒羽颜色性状与性别相关联,故控制雏鹅绒羽颜色性状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解答】(1)由分析可知,控制雏鹅绒羽颜色性状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2)多只绒羽为浅褐色的雄鹅和多只绒羽为黄色的雌鹅成年后杂交,F1中黄色羽:浅褐色羽≈1:1,且黄色羽全为雄性,浅褐色羽全为雌性,说明控制雏鹅绒羽颜色性状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设相关基因为A/a,以此推测,亲本中浅褐色的雄鹅基因型为ZaZa,黄色的雌鹅的基因型为ZAW,故雏鹅绒羽黄色为显性性状。(3)要验证雏鹅绒羽颜色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可选择纯合的黄色羽雄鹅(ZAZA)和浅褐色羽雌鹅(ZaW)成年后杂交,F1为ZAZa(黄色雄鹅)、ZAW(黄色雌鹅),再让F1的雌雄个体之间进行相互交配,F2代雏鹅中绒羽颜色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雄鹅(1ZAZA+1ZAZa):黄色雌鹅(1ZAW):浅褐色雌鹅(1ZaW)=2:1:1(或黄色:浅褐色=3:1),即可验证分离定律。(4)由表格可知:子代雌性浅褐色个体基因型为ZaW,占比为30%,故在雌性个体中Za的基因频率为30%,由于雌性个体中Za的基因频率为30%等于群体中Za的基因频率,所以子代雏鹅绒羽浅褐色的基因频率为30%。〖答案〗(1)ZF1黄色羽全为雄性,浅褐色羽全为雌性,体现了绒羽颜色性状与性别相关联(2)黄色(3)F2黄色雄鹅:黄色雌鹅:浅褐色雌鹅=2:1:1(或黄色﹕浅褐色=3:1)(4)30%【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与实践】11.我国很多地区有制作和食用泡菜的传统。泡菜腌制过程中,乳酸菌可减少亚硝酸盐的含量,而另一些微生物如大肠杆菌会增加亚硝酸盐的含量。回答下列问题。(1)泡菜制作过程中常需在泡菜坛中加入一定量的陈泡菜水,目的是。在泡菜坛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的作用是。发酵过程中,泡菜坛内有机物的种类和有机物中所含能量的变化分别是、。(2)测定亚硝酸盐含量时,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进行目测比较,可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3)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趋势为,原因是。(4)日常生活中应多吃新鲜蔬菜,不宜多吃腌制蔬菜的原因之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