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新宾县2024届中考历史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辽宁省新宾县2024届中考历史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辽宁省新宾县2024届中考历史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辽宁省新宾县2024届中考历史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辽宁省新宾县2024届中考历史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新宾县2024届中考历史模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探寻历史原因和结果的逻辑关系,对历史进行合理解释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表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选项原因结果A中共一大北伐战争胜利进军B南昌起义红军长征开始C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A.A B.B C.C D.D2.从希腊半岛兴起,征服了波斯帝国,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的亚历山大帝国的前身是A.马其顿B.雅典C.斯巴达D.阿拉伯3.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人民的理论;是实践的理论;是开放的理论。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意义,表达正确的一项是①指导了无产阶级的斗争②指导了资产阶级的斗争③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4.小华同学正在通过因特网下载“查理一世、克伦威尔、光荣革命”等资料。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小华同学在学习和探究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法国资产阶级革命C.美国独立战争D.美国内战5.1913-1921年,我国创办了123家面粉厂;1914年我国面粉入超(指一定时期内,外贸进口总值超过出口总值,反之为出超)200万担以上,以1915年起开始出超,1920年达到300多万担,随着帝国主义卷土重来,面粉业再度受挫。这说明A.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B.一战有利于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C.当时我国的面粉产量领先世界D.近代中国的民族企业家资本雄厚6.“……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商路上运输得最多的商品,而石榴、葡萄、胡麻、胡桃、胡豆、胡萝卜等西域物产也是在汉朝时通过这条商路传到中原的……”材料表明“这条商路”A.促进了西北地区经济的发展B.密切了汉族与商路沿途各民族的关系C.是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D.从水路加强了东西方的经济联系7.纪录片《不能忘却的伟大胜利》中说道:“这场战争的胜利为中国赢得了几十年和平红利,美国此后在亚洲地区的战略均以不与中国发生新的全面战争为底线。甚至可以说,它是中美关系恢复的基础。”请问这场战争的目的是A.打败日本法西斯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C.打倒国民党反动派D.反抗苏联的霸权主义8.2018年12月1日,中美两国元首举行会晤达成重要共识,停止加征新的关税,并指示两国贸易团队加紧磋商,推动双边经贸关系尽快回到正常轨道。关于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曾经对新中国采取封锁、敌视的政策B.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建交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中美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合作是双方唯一正确选择D.中美关系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9.由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可见,不同时期发展的相同点是时间航天大事件1956年中国重建0038部队开始谋划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1960年中国自制的第一枚导弹1059发射成功1970年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1990年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美国的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A.始终领先世界B.坚持独立自主C.拓展国际市场D.依靠国际援助10.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下列古代对外交往史实中,明显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鉴真东渡日本B.郑成功收复C.郑和七次下西洋D.玄奘天竺取经11.根据中国现代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实行特殊的政策,其中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的共同点是A.都由中央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B.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D.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12.《资治通鉴》记载: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知觉、韩虔为诸候,材料中所记述的史实发生在()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国13.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只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段史料反映的是哪一科技的应用?A.造纸术 B.火药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14.中共在长征途中曾面临巨大的危机,为此召开过一次意义重大的会议。因为当时中共上海局的电台被敌人侦破,所以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的联系中断了,这反而使得这次会议得以在中共独立自主的状态下召开,没有受到共产国际和联共(布)的影响。这主要反映A.中国共产党开始由幼稚走向了成熟B.这次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D.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15.《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它颁布于A.罗马共和国时期B.罗马帝国时期C.东罗马帝国时期D.西罗马帝国时期16.“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这一观点主张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该派别学习的国家是A.法国B.美国C.俄国D.英国17.《战国策秦策三》“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这段史料能直接提供的历史信息有①商鞅变法实行统一度量衡、“为田开阡陌、奖励耕战等措施②商鞅变法收富强兵之效③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④富国是商鞅变法的根本目标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D.①②③④18.二战时期苏联与美国是重要的反法西斯盟友,而在战后却转瞬成为“势不两立”的敌人,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已经不再视对方为力量伙伴,而更多的是从意识形态角度来看待对方。这说明美苏关系发生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美苏失去了合作的基础 B.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C.世界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 D.苏联的壮大影响了美国争霸19.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的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30年的罗斯夫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共同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可以相互学习借鉴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C.这些历史巨人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20.《一寸河山一寸血》写道:“当年七月七日,日军在这里借故寻衅,点燃了中日两国全面战争的战火……由于这场仗是扭转中国人民命运的一场民族战争,因此,卢沟桥和宛平城响亮的名字便得以永志青史。”“当年”是指A.1894年B.1931年C.1937年D.1941年21.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历经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井冈山会师②红军会宁会师③中共一大召开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A.①③②④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22.诗乃文学之祖,集中反映社会发展状况。下列诗句反映出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是:A.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B.渔阳鼙(pí)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C.六番沧海风波飓,东渡传灯德高树D.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23.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的事件是A.“两个凡是”的提出B.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D.拨乱反正的深入开展24.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某次战役的主要战绩表,这次战役应该是()战斗次数毙伤俘日伪军数破坏交通线摧毁据点1800多次4万多人2000多千米近3000个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卢沟桥战役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________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________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26.观察《台儿庄战役》,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A.川军将领王铭章牺牲的地方B.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重大胜利战役的发生地27._____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_____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我国开始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九年义务教育。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中美建交40年来,中美关系发展不顺利情节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图1、图2分别属于哪场战争期间的形势图?图1中的转折性发生于图1______处。(填写相应字母)。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说:“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1972年,尼克松说:“多年来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地。把我们带到一起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2)上述两端材料反映了美国对华态度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时哪些“新形势”致使美国态度发生转变?尼克松为应对“新形势”所采取的措施带来了什么影响?2017年4月,访美,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了会晤。2017年1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双方将就重大问题再次进行战略性沟通。2018年4月,美国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涉及约500亿美元。2018年5月,中美发表经贸联合声明,双方达成共识,不打贸易战,停止互加关税。2019年5月,主席特使刘鹤访美,与美方就经贸问题进行了第十一轮磋商。依据上表概括指出近年来中美关系呈现出怎样的特点?29.(6分)大国崛起,因素众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各方面的巨变,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心(思想)的变化,下面两个人物就是引起人心巨变的代表。但丁: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新世纪笫一位诗人。伏尔泰: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根据材料一,举出近代欧洲影响“人心巨变”的两件重大事件。材料二:英囯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材料二中英国“新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依据哪部法律文献而确立?根据材料二分析这种新制度对英国社会的影响。材料三:美国前总统布什在演讲中说:“人类历史最为珍贵的是实现对统治者的驯服,因为只要驯服他们,他们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从布什的话,我们可以看出美国总统的权利是受到限制的,你知道把美国总统送进笼子里的美国早期法律是哪部?该法律体现哪一政治原则?材料四:然而到19世纪60年代,俄国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资本的年代》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60年代俄国“关键弱点”是什么?俄国是怎样解决“关键弱点”的?解决后的俄国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根本变化?材料五:“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到日本)的,从此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1868年,一位日本官员话根倨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人为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进行了改革,改革中日本学习“西洋文明”的内容有哪些?这次改革对日本发展有何积极作用?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促成大国崛起的主要因素。30.(7分)阅读材料,辨析作答。(1)根据材料,指出与西方航海家相比,郑和下西洋的特点?(2)有人认为,相较于新航路开辟带给世界的影响,郑和下西洋是一次失败的航行。你同意这个观点吗?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共大一的召开,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北伐开始的时间是1926年。A不符合题意;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长征开始的时间是1934年。B不符合题意。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在危机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挽救了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转折点。C符合题意。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而不是正式形成。D不符合题意。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2、A【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边陲的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领大军,历经10年征战,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其版图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地跨欧、亚、非三洲。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3、A【解析】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A正确;含有②③的BCD排除。故选A。4、A【解析】

根据材料“查理一世、克伦威尔、光荣革命”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建立共和国,1653年,克伦威尔建立军事独裁统治,自任“护国主”,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光荣革命,推翻了詹姆士二世的统治,故A项正确。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5、B【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1913-1921年,我国创办了123家面粉厂;1914年我国面粉入超(指一定时期内,外贸进口总值超过出口总值,反之为出超)200万担以上,以1915年起开始出超,1920年达到300多万担,随着帝国主义卷土重来,面粉业再度受挫。这说明一战有利于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一个迅速发展的良机,进入了“黄金时代”,故B符合题意;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当时我国的面粉产量领先世界、近代中国的民族企业家资本雄厚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点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6、C【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商路上运输得最多的商品,而石榴、葡萄、胡麻、胡桃、胡豆、胡萝卜等西域物产也是在汉朝时通过这条商路传到中原的”,可知与丝绸之路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通过这条丝绸之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植物,以至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人中原。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C。7、B【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描述的战争是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的目的是保家卫国,维护新中国的安全,巩固新生的政权。ACD项与题意不符,B项符合题意,故选B。8、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发表《建交公报》,中美正式建交,故B表述错误,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曾经对新中国采取封锁、敌视的政策,中美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合作是双方唯一正确选择、中美关系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故ACD表述正确,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9、B【解析】

依据题干图表关键词“谋划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中国自制的第一枚导弹、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可知,由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可见,不同时期发展的相同点是坚持独立自主,故B符合题意;题干图表信息没有体现始终领先世界、拓展国际市场、依靠国际援助,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10、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鉴真东渡日本、郑和七次下西洋、玄奘天竺取经属于和平交往,促进了中外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而郑成功收复属于反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所以郑成功收复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11、A【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经济特区和民族自治区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特别行政区是在坚持中央的领导下,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管理体制;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包括行政管理权;民族自治区享有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民族自治权。由此可知,三者相同点是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对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进行比较,得出三者的相同点12、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初期,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后,齐、楚、秦、燕、韩、赵、魏七国实力最强,史称“战国七雄”。因此材料反映的是“三家分晋”,是发生在战国时期。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3、C【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活字印刷术的有关知识。在隋唐时期,已出现大量的精美的雕版印刷佛经、日历等书籍,说明雕版印刷技术的出现,但该技术有明显缺陷,刻在版上的字是死的,不能挪动、重复排版,造成效率低下,浪费材料,不易储存等。北宋时,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他用黏土做成陶活字,可重复使用、灵活进行排版,这样既经济,又省时,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特别是在印刷量多的时候体现的更加明显,这正如材料中所说的“极为神速”。因此,AB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点睛】【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灿烂的宋元文化14、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会议是遵义会议。根据材料内容“这次会议得以在中共独立自主的状态下召开,没有受到共产国际和联共(布)的影响”体现了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自己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问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由幼稚走向了成熟。故A项符合题意;BC项也是遵义会议的意义,但与材料信息不符,D项指的是中共七大,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材料内容对选项中的遵义会议的意义进行分析,排除材料中未涉及的内容即可。15、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也是第一部可以按律量刑的法,是古罗马固有习惯法的汇编,它总结了前一阶段的习惯法,并为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一切公法和私法的渊源“。许多世纪以来,《十二表法》被认为是罗马法的主要渊源。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16、D【解析】

据所学知,以“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出自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反映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要求,维新派领导了戊戌变法,试图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所以题干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维新派学习的国家是英国。D符合题意,法国、美国、俄国实行的均不是君主立宪制,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7、B【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可知,此内容反映了商鞅变法中统一度量衡、“为田开阡陌封疆”、奖励耕战等措施,商鞅变法收富国强兵之效,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①②③;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商鞅变法的目标,④不符合题意,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8、B【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更多的是从意识形态角度来看待对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霸主,力图称霸世界,并将社会主义苏联等力量视为称霸的主要障碍对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了冷战因此美苏从盟友变为对手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的冲突,选项B符合题意;美苏失去了合作的基础不是主要原因,A排除;美苏关系发生转变导致两极格局形成,C排除;D从属于A项。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信息对选项进行分析,题意涉及的是关于美苏意识形态的不同,使美苏两国利益发生冲突。19、D【解析】

A.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体现不出相互学习和借鉴,A不符合题意;B.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不是关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B不符合题意;C.选项评价不够全面,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作物,忽视了客观条件和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D.材料中的政策调整,都是这些伟大人物按照当时的时代特征进行的,都适应了当时的要求,并且取得了突出成就。D符合题意。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20、C【解析】

依据题干“当年七月七日,日军在这里借故寻衅”和“卢沟桥和宛平城响亮的名字便得以永志青史”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C项符合题意;1894年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开始时间,A项不符合题意;1931年是九一八事变的时间,B项不符合题意;1941年不是典型事件的时间,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21、D【解析】依据课本所学,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军队和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在井冈山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的胜利;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诞生;1947年,刘邓大军开辟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按时间顺序排列③①②④,D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22、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六番沧海风波飓,东渡传灯德高树”反映的是鉴真东渡。联系已学知识可知鉴真六次东渡,历尽艰辛,终于在天宝十三年(754年)携同弟子到达日本,为传播唐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所以C符合题意,“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反映的是唐朝把公主嫁到吐蕃,与吐蕃的交往的情况,A不符合题意,“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描述的历史现象是安史之乱,B不符合题意;“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反映的是郑成功收复,D不符合题意,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点睛】准确解读诗句的意思是解题的关键,要求学生提高诗句的理解能力,并与所学的历史知识联系起来。23、C【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然而,当时的党中央的一些领导人,却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两个凡是”的实质是要把毛泽东晚年的“左”倾错误延续下去,这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它使全党和全国人民从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为进一步拨乱反正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准备了思想条件和基础,故选C。24、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0年,八路军在彭德怀等指挥下,先后共出动100多个团约20万人,在华北2000多千米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史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战斗次数1800多次,毙伤俘日伪军4万多人,摧毁据点近3000个。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故正确答案为B。平型关大捷歼敌1000多人;台儿庄战役歼敌一万多人;卢沟桥战役是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北平、天津相继沦陷,并未取得表格中辉煌战绩。ACD均与题干表格信息不符,故选B。【点睛】此题应识记百团大战的相关知识。1940年,八路军在彭德怀等指挥下,先后共出动100多个团约20万人,在华北2000多千米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史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战斗次数1800多次,毙伤俘日伪军4万多人,摧毁据点近3000个,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公车上书卢沟桥事变(或七七事变)【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义愤填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人议和,请求变法。即“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或七七事变)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26、上A下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938年3月17日,日军调集精锐部队在重炮与飞机的掩护下攻入滕城内,守军与日军再次展开肉搏,滕县保卫战中,日军攻入城内,守军与日军再次展开肉搏,王铭章亲临城中心十字街口指挥作战,不幸身中数弹,当场牺牲,滕县位于枣庄西北部,临沂战役是1938年春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进行的一场血战,是台儿庄大战的序幕,为台儿庄大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石。所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的发生地是临沂,临沂位于台儿庄东北方向。故答案为上A下B。27、19541986【解析】

(1)结合所学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步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2)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有很大发展,1986年党和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增加了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到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点睛】了解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历程。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图1:第一次世界大战;图2:第二次世界大战;B.(2)由敌对到关系正常化;新形势: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同(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西欧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亚非拉独立运动的发展;多极化趋势出现;美苏争霸中,美国战略收缩;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3)中美关系发展与冲突并存【解析】

(1)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形势图,图2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形势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换点是凡尔登战役,发生在法国,故在B处。(2)由材料“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可知,美国对中国的态度是由敌对到关系正常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在美苏争霸中,美国战略收缩,处于守势地位,再加上西欧的联合、日本的崛起及亚非拉独立运动的发展,多极化趋势出现,所以美国也需要改善同中国的关系。尼克松为应对“新形势”所采取的措施使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3)由材料内容可知,近年来中美关系发展与冲突并存。29、(1)文艺复兴,启蒙思想运动。(2)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开放的环境,英国和平地实现现代化。(3)1787年联邦宪法,三权分立(或分权制衡)。(4)农奴制危机(或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废除农奴制改革(或1861改革)。俄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5)“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文明开化等。日本摆脱沦为殖民地的民族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6)思想解放,制度创新,法律保障,改革开放。【解析】

(1)据材料一“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各方面的巨变,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心(思想)的变化,下面两个人物就是引起人心巨变的代表。但丁: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新世纪笫一位诗人。伏尔泰: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欧洲影响“人心巨变”的两件重大事件是文艺复兴,启蒙思想运动。近代欧洲促进思想解放的运动分别是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其次是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启蒙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2)据材料“英囯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英国“新的政治制度”指的是君主立宪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开放的环境,英国和平地实现现代化。(3)据材料“人类历史最为珍贵的是实现对统治者的驯服,因为只要驯服他们,他们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