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中学方县重点中学2024年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怀化市中学方县重点中学2024年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怀化市中学方县重点中学2024年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怀化市中学方县重点中学2024年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怀化市中学方县重点中学2024年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怀化市中学方县重点中学2024年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央电视台曾对“美国总统特朗普任内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公布的情况进行报导和评论(下图)据此判断,以下对美国当下做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美国政府正在推行“美国优先的政策B.美国优先使美国争取到更多合作伙伴C.美国这一做法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D.美国积极推动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2.“1939年,国民政府财政部宣布停止向列强支付庚子赔款,37年间,庚子赔款总计实付之数为6.64亿两”,与“庚子赔款”密切相关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瑷珲条约》 D.《辛丑条约》3.“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在3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的食物。我们吃的饼干已不是饼干,而是爬满虫子、发出老鼠尿味的粉渣。我们喝的是早已腐臭的黄水……。”材料中“我们”的活动()A.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B.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C.确立了欧洲对世界的统治D.彻底否定了宗教神学说教4.陈旭麓在评价近代某一文件时说:“它的价值是为近代思想史提供了一种农民的大同模式。”这一文件是指A.《南京条约》 B.《天朝田亩制度》C.《北京条约》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5.下列表格中,历史现象与原因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历史现象原因A伯里克利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极盛罗马法的实施B罗马共和国建立后,逐渐成为地中海世界的霸主三次布匿战争C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基督教的创立D1456年,拜占庭帝国灭亡亚历山大东征A.AB.BC.CD.D6.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人类文明的交流可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世界不同地区的文明“遭遇”的标志性事件是()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7.如图所示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的大臣所下达的谕旨的部分内容。通过谕旨的内容可以判断其与哪一条约有关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8.观察下面图片所示内容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A.中央集权的弱化B.重文轻武C.地方权力的加强D.皇权的强化9.下面是一位同学准备自编剧本中的一段:一位商人慕名来到了①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英国,拜会了②文艺复兴的先驱莎士比亚,探讨了③彼特拉克的悲剧《哈姆雷特》,他们还欣赏了④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你认为剧本中应该修改的地方有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10.他向葡萄牙国王提出航海计划,未被采纳,转而效力西班牙。1519年他从西班牙出发时,共有5艘船和265名船员。下列关于他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①他“发现”了古巴和海地②他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③他是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航海家④他到达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11.“民国十五年,有一支军队势如破竹,同年席卷湖南,进入湖北,占领武汉,又沿长江东下,攻占江西首府南昌。这正是当年洪秀全的太平军通过的路线,而该军速度是太平军的数倍。”材料中涉及的“军队”和事件指的是A.湖北新军和武昌起义B.八路军和抗日战争C.工农红军和土地革命D.国民革命军和北伐12.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苏联农业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灾害的影响B.苏联模式的弊端C.长期战争的破坏D.西方国家经济制裁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其特点是什么?1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改革开放所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我国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哪次会议上?这一经济体制有何特点?在这一经济体制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创新,赋予新的内涵。请写出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1978年以后,邓小平在带领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为马克思主义赋予了新的内涵而形成了哪一科学理论?这一科学理论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哪次会议上?科技创新推动着社会进步和人类思想的解放。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请写出一例这一时期在交通领域方面的科技创新。这次革命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在此期间,近代的科学文化也进一步走向繁荣,其中哪一理论的提出打破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综合上述问题,你认为创新对人类历史发展有何积极作用?15.某班同学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究,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什么?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的事件是什么?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党的历史上生死放关的转折点是什么?使北平获得解放的战役是什么?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是什么?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事件是什么?回首复兴之路,你有什么感悟?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优先”的根本意思是美国为了国内的繁荣而抛弃了自己过去70年的外交政策及其同世界的契约,不顾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走贸易保护主义的路线,发动对整个世界的贸易大战。所以BCD三项均表述不正确,A项是对美国当下做法的叙述,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2、D【解析】

1900年(庚子年)义和团运动在中国北方部分地区达到高潮,大清帝国和国际列强开战,八国联军占领了北京紫禁城皇宫,1901年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D符合题意;《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是1842年,不属于庚子年,A排除;《天津条约》签订的时间是1858年,不属于庚子年,B排除;《瑷珲条约》签订的时间是1858年,不属于庚子年,C排除;故选D。3、B【解析】

根据题干“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结合所学知识,1519年-1522年,麦哲伦及其船队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B符合题意;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到达美洲,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A不符合题意;工业革命使欧洲逐渐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C不符合题意;麦哲伦主要完成环球航行,与彻底否定了宗教神学说教不符,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B。4、B【解析】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文件是《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但是《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实行,选项B符合题意;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破坏,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选项A不符合题意;1856年到1860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选项C不符合题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5、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共和国建立后,经过三次布匿战争,都取得了胜利,罗马逐渐成为地中海世界的霸主。故B正确。雅典是古希腊的一个城市,不是罗马的城市,故排除A项。基督教是1世纪创立的,中古西欧城市发展是在10世纪左右,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1456年,由于奥斯曼土耳其入侵,拜占庭帝国灭亡。故排除D项。故选B。6、A【解析】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人类社会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A选项符合题意;14世纪中叶,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B选项不符合题意;启蒙运动,指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C选项不符合题意;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时代。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7、A【解析】

根据材料中允许在厦门、宁波、上海等地方进行通商贸易,可知这个条约是《南京条约》。《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等。因此A正确。BCD三项条约的内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BCD。综上故选A。8、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可知,题中图片信息反映了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由六部分理朝政、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它们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皇权高度膨胀。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9、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发源地是意大利,①符合题意;文艺复兴的先驱是但丁,②符合题意;《哈姆雷特》的作者是莎士比亚,从而得出③不符合题意;达.芬奇的代表作有《蒙娜丽莎》等,④不符合题意。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0、C【解析】

1519年—1522年,奉西班牙国王之命,麦哲伦率领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C正确;含有①④的ABD排除。故选C。11、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根据民国十五年可知,是公历1926年。“湖北新军”是1911年武昌起义的军队,与1926年的革命无关,故A选项错误;B、八路军和抗日战争是出现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1926年,当时日本侵华战争还未爆发,还没有八路军,也不存在抗日战争,故B选项错误;C、北伐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合作还未破灭,当时工农红军和土地改革还未开展。工农红军和土地改革是1928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才出现的,故C选项错误;D、1926年正是国民革命时期,“同年席卷湖南,进入湖北,占领武汉,又沿长江东下,攻占江西首府南昌。”反映的是北伐战争。故D选项正确;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2、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953年处于斯大林执政时期,斯大林体制下,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最终阻碍了工业发展,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主要表现在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新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以及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明与应用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以“电”为核心的革命,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能源领域的巨变史实的识记。第(1)问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第二子目能源领域的巨变中的内容:“在已经取得的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和科学技术领域出现了研究、探索和发明创造的新热潮,其中主要包括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新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以及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明与应用等。”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的发展突出表现在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新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以及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明与应用等。第(2)问依据“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为核心的革命。此后,电力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代蒸汽称为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要能源。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以“电”为核心的革命,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考点:能源领域的巨变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能源领域的巨变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发明和影响。14、(1)会议:中共十四大。特点: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基础性作用:市场。(2)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会议:中共十五大(3)科技创新:汽车、飞机等。变化: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了交通方式的改善。理论:进化论。(4)作用:创新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为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创新能够改善人类交往的方式,使人类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中共第十四次大会召开,会上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1978年以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