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接点1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焰色试验(原卷版+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36/3B/wKhkGGY5AbmAOV_4AAGYog-pp80130.jpg)
![衔接点1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焰色试验(原卷版+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36/3B/wKhkGGY5AbmAOV_4AAGYog-pp801302.jpg)
![衔接点1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焰色试验(原卷版+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36/3B/wKhkGGY5AbmAOV_4AAGYog-pp801303.jpg)
![衔接点1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焰色试验(原卷版+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36/3B/wKhkGGY5AbmAOV_4AAGYog-pp801304.jpg)
![衔接点1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焰色试验(原卷版+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36/3B/wKhkGGY5AbmAOV_4AAGYog-pp8013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衔接点1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焰色试验初中要求初中只是简单了解Na2CO3、NaHCO3的化学性质及用途。高中要求1.运用变化观念理解并掌握Na2CO3、NaHCO3相互转化的途径;2.了解焰色试验的现象及原理并能够作出解释,提升自身的实验探究能力与创新意识;3.了解纯碱的生产方法及历史沿革。一、Na2CO3和NaHCO3的性质二、相互转化Na2CO3eq\o\ac(\s\up8(①CO2+H2O;②),\s\up2(→),\s\do2(←),\s\do10(①固体(加热);②))NaHCO3三、主要用途(1)碳酸钠:用于造纸、、制皂、等。(2)碳酸氢钠:用于、医药、灭火剂、等。四、Na2CO3的制备——侯氏制碱法(1)原料食盐、氨气、二氧化碳——合成氨厂用水煤气制取氢气时的废气其反应为C+H2O(g)eq\o(=,\s\up7(高温))CO+H2,CO+H2O(g)eq\o(=,\s\up7(高温))CO2+H2。(2)工艺流程(3)反应原理产生NaHCO3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Na2CO3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循环使用的物质:、。五、焰色反应1.定义很多___________________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出特征颜色。根据火焰呈现的特征颜色,可以判断试样所含的金属元素,化学上把这样的定性分析操作称为焰色试验。2.操作3.几种金属的焰色金属元素锂钠钾铷钙锶钡铜焰色色色色(透过)紫色色洋红色色色4.应用(1)检验的存在,如鉴别NaCl和KCl溶液。(2)利用焰色试验制。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及除杂(一)常用鉴别方法方法原理结论加热法2NaHCO3eq\o(=,\s\up7(△))Na2CO3+CO2↑+H2O,Na2CO3受热不分解加热产生的是NaHCO3,无变化的是Na2CO3沉淀法(加BaCl2或CaCl2溶液)COeq\o\al(2-,3)+Ca2+=CaCO3↓、COeq\o\al(2-,3)+Ba2+=BaCO3↓,HCOeq\o\al(-,3)与Ca2+、Ba2+不反应生成的是Na2CO3,无变化的是NaHCO3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生成气体是NaHCO3,相对不剧烈的是Na2CO3盐酸逐滴加入时的现象COeq\o\al(2-,3)+H+=HCOeq\o\al(-,3),HCOeq\o\al(-,3)+H+=CO2↑+H2O逐滴加入盐酸产生气体的是NaHCO3;不产生气体,滴加一定体积后气体的是Na2CO3(二)常用的除杂方法1.除杂原则(1)不影响主要物质;(2)不引入新杂质;(3)除杂剂易除去。2.除杂方法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除杂方法或试剂Na2CO3固体(NaHCO3)NaHCO3溶液(Na2CO3)通入足量气体Na2CO3溶液(NaHCO3)加入适量溶液1.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热稳定性:NaHCO3<Na2CO3B.与同浓度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NaHCO3<Na2CO3C.相同温度时,在水中的溶解性:NaHCO3<Na2CO3D.等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pH:NaHCO3<Na2CO3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2O2可用于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B.Na2O和Na2O2投入水中都能生成NaOH,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C.Na2CO3可用于制玻璃、肥皂、造纸、纺织等工业,而NaHCO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制造发酵粉等D.NaCl的性质稳定,可用作调味品3.下列有关焰色反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钾的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②先将铂丝灼烧到与原来火焰的颜色相同,再蘸取被检验的物质③每次实验后,要将铂丝用盐酸洗净④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颜色较浅的火焰⑤没有铂丝时,也可以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A.仅有③不正确 B.仅有④不正确C.仅有⑤不正确 D.全对4.除去Na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的最佳方法是A.加入适量盐酸B.加入NaOH溶液C.加热 D.配成溶液后通入CO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1mol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失去2NA个电子B.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D.NaH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2CO31.关于NaHCO3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比Na2CO3强B.相同温度下溶解度比Na2CO3要大C.NaHCO3只能和酸反应不能和碱反应D.和酸反应放出等量的CO2所消耗的酸比Na2CO3少2.要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钠,最好采用A.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B.通入足量的CO2气体C.将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D.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3.下列是某兴趣小组根据课本实验设计的一个能说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热稳定性的套管实验。请观察如图实验装置并分析实验原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为小苏打,乙为纯碱B.甲为Na2CO3,乙为NaHCO3C.要证明物质受热能产生水,可在两支试管内塞上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D.整个实验过程中可以看到丙烧杯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4.焰火“脚印”“笑脸”“五环”,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浪漫,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试验”知识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焰色试验是化学变化B.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试验的铂丝(镍丝或铁丝)C.焰色试验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D.利用焰色试验可区分NaCl与Na2CO3固体5.利用焰色反应,人们在烟花中有意识地加入特定金属元素,使焰火更加绚丽多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均为无色B.NaCl与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C.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D.只有金属单质灼烧时火焰才有颜色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焰色反应为黄色,说明该物质中肯定含有钠元素B.某物质的焰色反应不显紫色(未透过蓝色钴玻璃),说明该物质中肯定没有钾元素C.焰色反应不能用于物质的鉴别D.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NaHCO3溶液中加入稀HCl:COeq\o\al(2-,3)+2H+CO2↑+H2OB.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稀HCl:COeq\o\al(2-,3)+2H+CO2↑+H2OC.Na2O2溶于水产生O2:Na2O2+H2O2Na++2OH-+O2↑D.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钙溶液:HCOeq\o\al(-,3)+OH-COeq\o\al(2-,3)+H2O8.在10mL0.01mol·L-1纯碱溶液中,不断搅拌并逐滴加入1.2mL0.05mol·L-1盐酸,完全反应后在标准状况下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为()A.1.344MlB.2.24mLC.0.672mL D.0mL9.下列关于焰色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五颜六色的焰火是物质本身燃烧的颜色B.氢气、硫等在氧气中燃烧时有颜色,这也是焰色反应C.某无色溶液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可观察到火焰呈紫色,则可证明溶液中的阳离子一定只含有K+D.焰色反应是某种金属元素灼烧时所具有的特殊颜色,是物理变化10.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g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A.eq\f(84w2-53w1,31w1) B.eq\f(84(w1-w2),31w1)C.eq\f(73w2-42w1,31w1) D.eq\f(115w2-84w1,31w1)11.下列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分别向等量的白色固体样品中滴入几滴水,触摸试管看是否有温度变化B.分别在等浓度溶液中滴加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C.分别向等量的白色粉末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比较生成气体的快慢D.分别取少量的固体试样加热后称量质量变化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Na2O2投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先变蓝,后褪色;②质量相等的NaHCO3与Na2CO3分别与相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时,产生CO2的物质的量相等;③取ag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g,能测定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④区别NaHCO3与Na2CO3溶液,可用Ca(OH)2溶液;⑤NaHCO3固体可以做干粉灭火剂,金属钠起火可以用它来灭火;⑥NaHCO3粉末中混有Na2CO3,可配制成溶液通入过量的CO2,再低温结晶提纯得到。A.①⑥ B.②⑤ C.②④ D.③④1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NH4HCO3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NH+OH-=NH3∙H2OB.澄清石灰水与过量NaHCO3溶液反应:HCO+Ca2++OH-=CaCO3↓+H2OC.氢氧化钠溶液通入少量SO2:OH-+SO2=HSOD.碳酸氢钙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HCO+Ca2++OH-=CaCO3↓+H2O14.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碳酸氢钠的化学式是____,俗称____,其水溶液显____(填“酸”“碱”或“中”)性。(2)碳酸氢钠可治疗胃酸(0.2%~0.4%的盐酸)过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足量盐酸反应时生成CO2的量,前者________(填“>”“<”或“=”)后者。(3)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碳酸氢钠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侯氏制碱法”制纯碱并进行后续实验。Ⅰ.制备纯碱:先以NaCl、NH3、CO2和水等为原料,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NaHCO3,然后再将NaHCO3制备成Na2CO3。(1)装置乙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2)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装置丙中试剂瓶内溶液中有白色固体析出,经检验该白色固体是NaHCO3。装置丙中可得两种产物,分别是NaHCO3和另一种盐,装置丙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3)用装置丙中产生的NaHCO3制取Na2CO3时,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有_______、洗涤固体、_______,最后一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Ⅱ.测定所得产品的组成和纯度(4)检验纯碱样品中是否混有NaHCO3,请选择下列装置设计实验,并完成下表:选择的装置(填编号)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样品中含NaHCO3
衔接点1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焰色试验初中要求初中只是简单了解Na2CO3、NaHCO3的化学性质及用途。高中要求1.运用变化观念理解并掌握Na2CO3、NaHCO3相互转化的途径;2.了解焰色试验的现象及原理并能够作出解释,提升自身的实验探究能力与创新意识;3.了解纯碱的生产方法及历史沿革。一、Na2CO3和NaHCO3的性质二、相互转化Na2CO3eq\o\ac(\s\up8(①CO2+H2O;②),\s\up2(→),\s\do2(←),\s\do10(①固体(加热);②))NaHCO3三、主要用途(1)碳酸钠:用于造纸、、制皂、等。(2)碳酸氢钠:用于、医药、灭火剂、等。四、Na2CO3的制备——侯氏制碱法(1)原料食盐、氨气、二氧化碳——合成氨厂用水煤气制取氢气时的废气其反应为C+H2O(g)eq\o(=,\s\up7(高温))CO+H2,CO+H2O(g)eq\o(=,\s\up7(高温))CO2+H2。(2)工艺流程(3)反应原理产生NaHCO3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Na2CO3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循环使用的物质:、。五、焰色反应1.定义很多___________________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出特征颜色。根据火焰呈现的特征颜色,可以判断试样所含的金属元素,化学上把这样的定性分析操作称为焰色试验。2.操作3.几种金属的焰色金属元素锂钠钾铷钙锶钡铜焰色色色色(透过)紫色色洋红色色色4.应用(1)检验的存在,如鉴别NaCl和KCl溶液。(2)利用焰色试验制。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及除杂(一)常用鉴别方法方法原理结论加热法2NaHCO3eq\o(=,\s\up7(△))Na2CO3+CO2↑+H2O,Na2CO3受热不分解加热产生的是NaHCO3,无变化的是Na2CO3沉淀法(加BaCl2或CaCl2溶液)COeq\o\al(2-,3)+Ca2+=CaCO3↓、COeq\o\al(2-,3)+Ba2+=BaCO3↓,HCOeq\o\al(-,3)与Ca2+、Ba2+不反应生成的是Na2CO3,无变化的是NaHCO3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生成气体是NaHCO3,相对不剧烈的是Na2CO3盐酸逐滴加入时的现象COeq\o\al(2-,3)+H+=HCOeq\o\al(-,3),HCOeq\o\al(-,3)+H+=CO2↑+H2O逐滴加入盐酸产生气体的是NaHCO3;不产生气体,滴加一定体积后气体的是Na2CO3(二)常用的除杂方法1.除杂原则(1)不影响主要物质;(2)不引入新杂质;(3)除杂剂易除去。2.除杂方法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除杂方法或试剂Na2CO3固体(NaHCO3)NaHCO3溶液(Na2CO3)通入足量气体Na2CO3溶液(NaHCO3)加入适量溶液【答案】一、Na2CO3+2HCl=2NaCl+H2O+CO2↑Na2CO3+Ca(OH)2=CaCO3↓+2NaOHNa2CO3+BaCl2=BaCO3↓+2NaCl小NaHCO3+HCl=NaCl+H2O+CO2↑HCO3−+OH-+Ca2+=CaCO3↓+H2OCa2++2OH-+2HCOeq\o\al(\s\up1(-),\s\do1(3))=CaCO3↓+CO32−+2H2O无明显2NaHCO3eq\o(=,\s\up7(△))Na2CO3+H2O+CO2↑二、①适量的H+②适量的OH-三、(1)制玻璃、制造洗涤剂(2)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四、NH3+NaCl+CO2+H2O=NaHCO3↓+NH4Cl2NaHCO3eq\o(=,\s\up7(△))Na2CO3+CO2↑+H2OCO2饱和食盐水五、1.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2.盐酸原火焰颜色相同试样火焰的颜色3.紫红黄紫(透过蓝色钴玻璃) 砖红 黄绿 绿4.(1)金属元素(2)节日烟花。六、(一)有气体有沉淀剧烈的立即开始才产生(二)2.加热CO2NaOH1.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热稳定性:NaHCO3<Na2CO3B.与同浓度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NaHCO3<Na2CO3C.相同温度时,在水中的溶解性:NaHCO3<Na2CO3D.等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pH:NaHCO3<Na2CO3【答案】B【解析】与同浓度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Na2CO3<NaHCO3。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2O2可用于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B.Na2O和Na2O2投入水中都能生成NaOH,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C.Na2CO3可用于制玻璃、肥皂、造纸、纺织等工业,而NaHCO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制造发酵粉等D.NaCl的性质稳定,可用作调味品【答案】B【解析】Na2O+H2O2NaOH不是氧化还原反应,Na2O2也不是碱性氧化物。3.下列有关焰色反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钾的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②先将铂丝灼烧到与原来火焰的颜色相同,再蘸取被检验的物质③每次实验后,要将铂丝用盐酸洗净④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颜色较浅的火焰⑤没有铂丝时,也可以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A.仅有③不正确 B.仅有④不正确C.仅有⑤不正确 D.全对【答案】D【解析】由于焰色反应是通过观察火焰颜色来检验离子是否存在的方法,所以实验时所用火焰和所用金属丝在灼烧时都不应该有很明显的颜色,否则将无法观察到被检验离子的真实焰色反应情况;观察钾的火焰颜色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目的是滤去黄光,避免钠的干扰。4.除去Na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的最佳方法是A.加入适量盐酸B.加入NaOH溶液C.加热 D.配成溶液后通入CO2【答案】C【解析】加热,NaHCO3分解生成Na2CO3,增加了Na2CO3的量,且不引进杂质。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1mol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失去2NA个电子B.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D.NaH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2CO3【答案】B【解析】A项,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衣怒发从-1价升高到0价,另一部分降低到-2价,因此反应中每生成1mol氧气转移1mol电子,所以生成0.1molO2,转移01.mol电子,A错,C项,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C错误,D选项,过氧化钠在空气中因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而变质,D错误。1.关于NaHCO3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比Na2CO3强B.相同温度下溶解度比Na2CO3要大C.NaHCO3只能和酸反应不能和碱反应D.和酸反应放出等量的CO2所消耗的酸比Na2CO3少【答案】D【解析】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碳酸钠稳定,受热不分解;常温下,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可知常温时溶解度:Na2CO3>NaHCO3;NaHCO3可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也可与碱反应,如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分别滴加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Oeq\o\al(2-,3)+2H+=CO2↑+H2O,HCOeq\o\al(-,3)+H+=H2O+CO2↑,可见和酸反应放出等量的CO2所消耗的酸NaHCO3比Na2CO3少,D正确。2.要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钠,最好采用A.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B.通入足量的CO2气体C.将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D.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答案】B【解析】澄清石灰水和碳酸钠、碳酸氢钠均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A错误;可以通入二氧化碳使碳酸钠转化为碳酸氢钠而除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O2+H2O=2NaHCO3,并且二氧化碳和碳酸氢钠之间不会发生反应,故B正确;将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可使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故C错误;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但是和碳酸钠之间不会反应,故D错误。3.下列是某兴趣小组根据课本实验设计的一个能说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热稳定性的套管实验。请观察如图实验装置并分析实验原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为小苏打,乙为纯碱B.甲为Na2CO3,乙为NaHCO3C.要证明物质受热能产生水,可在两支试管内塞上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D.整个实验过程中可以看到丙烧杯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答案】B【解析】用酒精灯加热时,外管温度高,内管温度低,NaHCO3受热易分解,Na2CO3受热不易分解,故将Na2CO3放在外管中,温度高却未分解,NaHCO3放在内管中,温度低却分解,证明Na2CO3热稳定性强于NaHCO3,NaHCO3受热分解产生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甲为小苏打(NaHCO3),乙为纯碱(Na2CO3),故A项正确,B项错误;NaHCO3分解产生的水可以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色,故C项正确;Na2CO3不会分解产生CO2,故不能使丙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D项正确。4.焰火“脚印”“笑脸”“五环”,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浪漫,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试验”知识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焰色试验是化学变化B.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试验的铂丝(镍丝或铁丝)C.焰色试验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D.利用焰色试验可区分NaCl与Na2CO3固体【答案】B【解析】焰色试验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A错误;盐酸可以溶解杂质,且易挥发,不会残留痕迹,B正确;K的焰色试验需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避免钠的焰色对钾的焰色的干扰,其他元素不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C错误;焰色试验是金属元素的性质,NaCl与Na2CO3固体的焰色都为黄色,无法利用焰色试验来区分,D错误。5.利用焰色反应,人们在烟花中有意识地加入特定金属元素,使焰火更加绚丽多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均为无色B.NaCl与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C.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D.只有金属单质灼烧时火焰才有颜色【答案】B【解析】某些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有颜色,A、D不正确;焰色反应为金属元素的性质,与元素的存在形式(化合态或游离态)无关,同种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相同,B正确。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时透过蓝色钴玻璃,C错误。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焰色反应为黄色,说明该物质中肯定含有钠元素B.某物质的焰色反应不显紫色(未透过蓝色钴玻璃),说明该物质中肯定没有钾元素C.焰色反应不能用于物质的鉴别D.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答案】A【解析】B选项焰色反应时,钠元素的黄光会干扰钾元素的紫色,可用蓝色的钴玻璃滤去黄光;C选项焰色反应常被用于物质的鉴别;D选项,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NaHCO3溶液中加入稀HCl:COeq\o\al(2-,3)+2H+CO2↑+H2OB.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稀HCl:COeq\o\al(2-,3)+2H+CO2↑+H2OC.Na2O2溶于水产生O2:Na2O2+H2O2Na++2OH-+O2↑D.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钙溶液:HCOeq\o\al(-,3)+OH-COeq\o\al(2-,3)+H2O【答案】B【解析】A项HCOeq\o\al(-,3)不能完全电离,不能拆成离子,错;C项氧原子不守恒,错;D项忽视了COeq\o\al(2-,3)与Ca2+生成CaCO3沉淀。8.在10mL0.01mol·L-1纯碱溶液中,不断搅拌并逐滴加入1.2mL0.05mol·L-1盐酸,完全反应后在标准状况下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为A.1.344MlB.2.24mLC.0.672mL D.0mL【答案】D【解析】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是,第一步先生成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是,第一步先生成NaHCO3,此过程没有二氧化碳生成,当Na2CO3全部转化为NaHCO3后,NaHCO3+HCl=NaCl+H2O+CO2,本题中HCl不足,故不能产生CO2气体。9.下列关于焰色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五颜六色的焰火是物质本身燃烧的颜色B.氢气、硫等在氧气中燃烧时有颜色,这也是焰色反应C.某无色溶液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可观察到火焰呈紫色,则可证明溶液中的阳离子一定只含有K+D.焰色反应是某种金属元素灼烧时所具有的特殊颜色,是物理变化【答案】D【解析】焰色反应是某种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灼烧时使火焰所具有的特殊颜色,A、B错误。C中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的紫色可掩蔽其他焰色,只能说明溶液中含有K+,C错误。10.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g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A.eq\f(84w2-53w1,31w1) B.eq\f(84(w1-w2),31w1)C.eq\f(73w2-42w1,31w1) D.eq\f(115w2-84w1,31w1)【答案】A【解析】样品加热发生的反应为2NaHCO3eq\o(=,\s\up7(△))Na2CO3+H2O+CO2↑Δm16810662m(NaHCO3)g(w1-w2)g质量差为(w1-w2)g,故样品中NaHCO3质量为eq\f(168(w1-w2),62)g,样品中Na2CO3质量为w1g-eq\f(168(w1-w2),62)g,其质量分数为eq\f(m(Na2CO3),m(样品))=eq\f(w1g-\f(168(w1-w2),62)g,w1g)=eq\f(84w2-53w1,31w1)11.下列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分别向等量的白色固体样品中滴入几滴水,触摸试管看是否有温度变化B.分别在等浓度溶液中滴加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C.分别向等量的白色粉末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比较生成气体的快慢D.分别取少量的固体试样加热后称量质量变化【答案】B【解析】A.碳酸钠溶于水会放热,试管壁温度会升高,而碳酸氢钠溶于水吸热,所以试管壁温度降低,可以据此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A正确;
B.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无法利用氢氧化钙鉴别二者,B错误;C.分别向等量的白色粉末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泡速率快,通过比较生成气体的快慢可以鉴别,C正确;D.碳酸氢钠加热发生反应:2NaHCO3eq\o(,\s\up6(△))Na2CO3+CO2↑+H2O,导致固体质量减少,而碳酸钠较稳定,可以通过加热固体后称量质量变化的方法鉴别,D正确;故答案为:B。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Na2O2投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先变蓝,后褪色;②质量相等的NaHCO3与Na2CO3分别与相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时,产生CO2的物质的量相等;③取ag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g,能测定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④区别NaHCO3与Na2CO3溶液,可用Ca(OH)2溶液;⑤NaHCO3固体可以做干粉灭火剂,金属钠起火可以用它来灭火;⑥NaHCO3粉末中混有Na2CO3,可配制成溶液通入过量的CO2,再低温结晶提纯得到。A.①⑥ B.②⑤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①Na2O2与水反应产生NaOH使溶液显碱性,所以溶液先变为蓝色,又由于过氧化钠具有强的氧化性而具有漂白性,所以又由蓝色然后变为无色,①正确;②根据C元素守恒,质量相等的NaHCO3与Na2CO3中含有的C元素质量不相等,所以二者分别与相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时,产生CO2的物质的量不相等,②错误③碱石灰既能吸收CO2,也能吸收水分,因此不能根据碱石灰增重质量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③错误;④Ca(OH)2与NaHCO3与Na2CO3溶液都能反应产生CaCO3白色沉淀,故不能用Ca(OH)2溶液鉴别二者,④错误;⑤NaHCO3固体受热分解产生CO2,可用于灭火,金属钠起火时产生的Na2O2与CO2及H2O发生反应产生氧气,因此不能用干粉灭火剂灭火,⑤错误;⑥由于Na2CO3在溶液中会与CO2、H2O发生反应,产生NaHCO3,所以NaHCO3粉末中混有Na2CO3,可配制成溶液通入过量的CO2,反应产生NaHCO3,然后再低温结晶得到提纯得到,⑥正确;综上所述可知正确说法是①⑥;故答案选A。1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NH4HCO3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NH+OH-=NH3∙H2OB.澄清石灰水与过量NaHCO3溶液反应:HCO+Ca2++OH-=CaCO3↓+H2OC.氢氧化钠溶液通入少量SO2:OH-+SO2=HSOD.碳酸氢钙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HCO+Ca2++OH-=CaCO3↓+H2O【答案】D【解析】A.NH4HCO3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HCO3−也能与OH-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NH4++2OH-=NH3∙H2O+COB.澄清石灰水与过量NaHCO3溶液反应,可假设Ca(OH)2为1mol,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Ca2++2OH-=CaCO3↓+H2O+CO32−,故C.氢氧化钠溶液通入少量SO2得到亚硫酸钠,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OH-+SO2=SO32−+H2OD.碳酸氢钙溶液与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罩极型电动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成都四川省人民医院蒲江医院·蒲江县人民医院编外护理人员招聘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热弯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桨叶-微粉两级干燥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旋转式膜电位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差动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喷气织机边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利巴韦林滴眼液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3-丙二醇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高纯锰矿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年度化妆品电商平台流量互换销售合作合同
- 学习解读2025年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课件
- 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的质量、进度、保密等保证措施
- 县城屠宰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25学年六年级数学寒假作业《每日一练》
- 2025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8章-第3节 圆的方程【课件】
- DB3301T 1088-2018 杭州龙井茶栽培技术规范
- 环保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工程机械租赁服务方案及保障措施 (二)
- 保障性住房补贴委托书范本
- 公益捐助活动影响力评估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