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与咨询课程实践报告3700字】_第1页
【法律援助与咨询课程实践报告3700字】_第2页
【法律援助与咨询课程实践报告3700字】_第3页
【法律援助与咨询课程实践报告3700字】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律援助与咨询》课程实践报告目录TOC\o"1-2"\h\u25309《法律援助与咨询》课程实践报告 1595一、实践目的及意义 114795二、主要活动内容 112805三、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23299四、解决方法与对策 349481.创新机制,为法治活动保驾护航 3219732.深入群众,加强全民普法力度 331755五、活动体会 412970参考文献 5摘要:根据学校的计划安排,为提升我们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体会社会生活,我进行了为期xx的法律援助与咨询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是为了学校生活和学习到我们的社会大舞台的上升,为了适应未来社会工作奠定了基础,也为了完成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希望通过本次的实践,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找出差距,看应如何处理所发现的问题。总结一下所学专业知识的不足之处,不扎实的地方,以及在社会工作中应该如何为人处事,培养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与技能,开拓视野,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达到锻炼能力的目的,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关键词:法律援助;实践报告;活动体会一、实践目的及意义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目的是进行普法宣传的调查。以期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群众,为他们答疑解惑,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此次社会实践的实践地是XX市XX区XX镇。在具体的活进行当中,小组成员选择了在XX市XX区XX镇进行普法宣传和社会调查。、二、主要活动内容首先我们小组成员在XX市XX区XX镇发放普法传单,在XX市XX区XX镇镇政府附近开设法律咨询点,接待许多来咨询问题的人,帮忙他们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我们对法律进行了宣传,帮助许多缺乏法律知识的居民。告诉他们如何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之后是对某些乡镇实地调研考察,对某些村发放调查问卷,挨家挨户走访调查村民对基本法律知识的了解和了解程度。三、活动中遇到的问题首先,就法律的实用性这一点来说,我所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在XX市XX区XX镇发普法传单时,我们分发的是婚姻法和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群众大多乐意接受新的知识并为亲戚朋友传递法律知识。但我们同样面临着不解和拒绝,深层次的原因是法律在他们心目中缺乏合理的实用性。例如,就婚姻法来说,有的群众认为自己已经结婚或者离婚就用不上婚姻法了,更有甚者认为只有离婚才用得上婚姻法,因此他们抵触我们的普法宣传。这种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实用性宣传的缺失或缺乏,无疑是农村普法过程中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其次,是关于法律宣传方面的问题。黄赌毒一直是我国打击的重点,但我们在XX市XX区XX镇的集市上却很容易的发现很多农民群众显然沉迷于赌博的现象,而且没有任何人加以阻止或取缔。这不由得让我们产生疑虑和忧患,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是不争的事实,但精神文明的滞后和法律意识的淡薄,无疑将衍生一系列农村问题,进而影响农村地区的稳定。同样的情况我们在南口镇也曾遇到过,一对夫妇向我们咨询离婚的财产分割方面的问题。言语中透露,夫妇俩本是令人羡慕的一对,可惜却因赌博导致感情破裂,最终走向婚姻的失败。试想如果农村法律宣传及时、到位,这种情况又如何会屡屡出现。第三,是农民群众在看待法律的态度方面的问题。农村作为一个特定的区域,特殊的地理和人文条件下,孕育出了一套自己的潜规则。淳朴热情却又相对缺乏知识的农民群众一旦相信某些人或事对他们有利或值得去干,他们便会给以衷心的支持和拥戴。相反他们便会产生抵触的情绪,并且在农民群众中扩散开来。这也许就是农村地区老大难问题难以解决的症结所在吧!在南口镇,我们遇到一位前来咨询的老大爷,向我们咨询土地纠纷问题。看得出老大爷很无奈也很无助。老大爷似乎并不满意我们给他解释的法理知识,摇着头说这就是中国社会的弊病所在,认为这应该就是官官相护的结果。看着老人家无助的眼神,听着他对时效的问题的不解和追问,我们隐隐意识到老大爷对法律的信心几乎已经丧失。交流的互动中,他曾多次提到希望我们能帮他联系媒体曝光,或者帮他联系一下去高院上访的事宜。从这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农民群众最初都是很愿意相信法律,依靠法律的。之所以最后放弃使用法律或是另辟蹊径,是因为缺乏对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解决矛盾纠纷的法律常识和法律途径应有的了解和掌握。最终导致了维权的积极性受挫,进而产生对法律的偏见。在农村潜规则催化下扩散开来,又往往是百害而无一利,积重难返。以上是我在社会实践中所遇到的普遍问题,这也许只是三农问题中冰山的一隅。但却是普法过程中所面临的棘手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解决好农民群众的普法问题,是现代法制建设进程中的重大任务,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当务之急。四、解决方法与对策1.创新机制,为法治活动保驾护航制定意见,展开会议,落实工作。这每一环节都是对法治活动开展的部署,每一项都不可忽略,如何制定计划,如何开展会议,怎样落实工作,领导干部讨论了一遍又一遍,意见划掉了一条又一条,成立普法常识办公室,指导各行各业开展普法工作,定期召开会议,为了高效运转普法工作,各机关在努力。专项检查,考核监督,督导检查,为更好的落实普法工作,监督也是重要的环节,通过监督发现在普法工作中的重要问题,通过考核提高普法工作人员的素质,通过检查认真落实实施情况。400余人的普法讲师团,每人1元的预算标准,482.61万元的工作经费,这不是一串简单的数字,这是普法规划的一堵屏障。2.深入群众,加强全民普法力度群众蕴含有深层的力量,法治化道路的建设离不开群众的共同努力,要打破群众与法律之间的“隔阂”,需要深入群众,贴近群众,联系实际,从群众的生活着手,开展特色栏目,设立“法治河东”专栏,邀请法律人员用亲身经历普及法律知识,开展法律教育活动,在各个区域建立普法宣传站牌,引入“智慧普法”的理念,搭建普法平台,与群众近距离接触,通过流行的网络语言,拉近法律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利用新时代的宣传方式,展开法律与群众之间的对话。主动深入街道和社区开展“法治宣传一条街”、“法律进社区”、“法律进家庭”等活动,为居民群众提供法制宣传与法律服务。社区一向是普法工作容易疏漏的地方,不仅黄赌毒等违法行为容易在社区内隐蔽,而且由于社区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假如普法工作不到位,很有可能产生群体无意识地对法制知识疏漏的情况,轻则大批量产生“法盲”,重则包庇违法犯罪行为,产生社会安全隐患。五、活动体会在XX镇五天的调查活动中,我们队员深入农村基层,一一走访了XX镇XX村的各家各户,对他们的生活、经济、教育及思想观念等各方面进行了情况都作了详细的调查记录。此外,我们团队还开展了法律知识讲解、青年少年学法知法守法等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虽然实践的时间还只有短短的五天,但留给我的感触、带给我的思想认识却是深刻的、难以忘怀的。作为大学生,能够深入到农村这个基层中,走进广大劳动人民家中,主动地去了解、关心他们的现状及变化,是极其难得的一次机会。今天这样深入的去了解、去仔细调查还是第一次,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对“法律普及”问题有了更加透彻的了解,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更好地提高我们的水平。同时,我们在调查走访的过程中,也同农民群众打成一片,建立了一种纯朴的感情。此外,对于农村尚处落后,有待发展的现状,我们也进行了理论探讨与实际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只有一点,那就是必须依靠文化知识,运用科学技术,多方面发展农村其它产业,才能将科学落到实处,才能解决农村的问题,使农业得到真正的发展,改变农村的现状。因此,我国政府、社区、街道的法律工作者,党员,以及相关法律工作者必须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要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宪法,让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宪法不仅是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而且也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武器。这次实践活动,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对XX村这个地方的法律普及情况的了解,也不只是专业知识和实践,更多的是让我们渐渐成熟起来,也让我们明白了,要加强宪法制度的建设,促进公民宪法意识的提高。宪法意识影响宪法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但宪法制度对宪法意识又有反作用,宪法制度的创立和实施能带动宪法意识的形成和提高。我们要加快建立宪法诉讼等权力制约和人权保障的制度以及宪法节、国家领导人就职宣誓效忠宪法等制度,通过宪法制度的创新和实践来促进公民宪法意识的提高。宪法理论是宪法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公民宪法意识的提高需要先进的宪法理论指导。在大力提高我国公民宪法意识的过程中,宪法学理论工作者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加强宪法意识的理论研究,为我国公民宪法意识的更新和发展提供取之不尽的源泉和营养,引导我国公民的宪法意识朝着宪政的方向发展。参考文献[1]杨宇冠,陈子楠.完善我国法律援助制度若干问题研究[J].理论学刊,2015(01):102-107.[2]董红民,麻伟静.完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实证研究[J].中国司法,2016(01):43-50.[3]施鹏鹏,龙浩.我国刑事法律援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