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小学音乐面试真题及答案【1月9日上午】小学音乐《爱的祝愿》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音频导入教师播放一段《生日快乐歌》音乐片段,师生共同聆听,并提问:这段音乐名字是什么?表达的是什么?学生自由抢答。(《生日快乐歌》;生日祝福)教师总结:这首歌曲名字是《生日快乐歌》,表达的了满满的生日祝福。生活中我们会收到很多祝福,比如生日、节日、纪念日等等,都传递着爱和美好的祝愿。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一部小提琴独奏曲,一起来感受音乐中流淌的美好情感吧。顺势引入课题《爱的祝愿》。(二)初步感知1.教师初次播放作品,并提问:速度是怎样的?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学生自由回答。(不快不慢;美好)教师总结:作品速度是中速稍慢的,音乐速度术语标记为小行板,带给我们恬静优美、意蕴绵长的感受。一方面是作品本身动人的旋律,另一方面是由于小提琴本身的音色柔美,接近人声,演奏出的旋律带给人细腻的情感体验。2.教师为学生介绍作品:《爱的祝愿》又译《情人的问候》,是一首小提琴独奏曲。本曲不仅是作者爱德华·埃尔加的代表作之一,而且是小提琴独奏曲中的名篇。本曲具有典型的“小夜曲”风格,轻松而典雅,是极适用于舞会和沙龙等场合的音乐。(三)深入赏析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谱例,并思考:在旋律中有哪些装饰性记号?学生自由回答。(倚音)教师总结:记写在旋律音斜上方的倚音,演奏时快速向主要音划过去,加入装饰音丰富音乐效果。2.教师引导学生聆听音频,体会倚音效果,在聆听时画旋律线,并思考:作品一共分为几个部分?旋律有怎样的特点?学生自由回答。(三部分;不断起伏)教师总结:作品分为三个部分,旋律起伏较大,但小提琴本身属于歌唱性的旋律乐器,因此演奏出的音乐也会是连贯的。3.教师引导学生以同桌两人为一组,分别播放三个部分的音乐,并讨论:三个部分各自带给你怎样的感受?音乐播放完毕后,教师引导进行自由回答。(第一部分柔美、第二部分更深情、第三部分与第一部分柔美的旋律相似)教师讲解:第一部分主题为E大调,4/4拍子,小提琴在高音区奏出柔美的旋律,恰似的绵绵的祝福之语;第二部分主题转为G大调,柔美的曲调更加深情,也仿佛透露一丝忧郁含蓄;第三部分在经过带有泛音色彩的华丽过门后,又再次出现第一部分的旋律,经过带有复杂情绪的尾声,全曲在第一部分主题的变奏形式下逐渐减弱而终了,仿佛浓烈祝福之语不断,逐渐变为喃喃私语,继续着祝愿和深情。4.教师完整播放作品,学生跟随音频轻声哼唱,并思考:谱例中的旋律部分一共出现几次?是相同还是相似?学生自由回答。(两次;相似)教师鼓励并总结:同学们聆听得都很仔细,谱例中的音乐分别在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出现两次,在第三部分出现时略微发生变化,加入了尾声,补充了作品,提升了情感抒发。(四)巩固提高教师完整播放作品,并以学生前后四人为一组,10分钟时间跟随旋律自由进行体态律动,从律动中感受作品意境。随后进行小组展示,教师鼓励并总结:《爱的祝愿》这部作品饱含深情,在聆听过程中不自觉令人人心生温暖的感受,同学们的律动幅度都较小,在第三部分,有些小组与第一部分动作相同,有些小组加入了一些互动的动作,同学们都表现出了音乐的温柔。(五)小结作业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教师呼吁学生音乐可以传递情感,在音乐中尽情去畅想和感受。作业:搜集作者其他优秀作品,下节课交流。【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对于第二阶段学生,有什么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参考答案】3~6年级的学生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合唱、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2.什么是倚音?具体分类是什么?【参考答案】记写在旋律音斜上方的小音符叫做倚音。倚音可以由一个音或数个音构成。可以在主要的音的前面,也可以在主要音的后面。倚音有单倚音与复倚音之分、前倚音与后倚音之分、短倚音与长倚音之分。小学音乐《杜鹃圆舞曲》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采用图片方式导入,并提问:图片中都呈现了哪些内容?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蓝蓝的天空,碧绿的河水,树叶刚刚发芽,有美丽的小杜鹃。这样的画面又有怎样的音乐故事呢?顺势揭示课题——《杜鹃圆舞曲》。(二)初步感知教师播放乐曲,并提问: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轻快活泼,抒情优美。(三)深入探究1.教师引导学生聆听音频,并提问:乐曲可以划分为几个乐段呢?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乐曲可以划分两个乐段。模仿杜鹃叫声的音调和轻松的节奏,营造了温和迷人的气氛;杜鹃主题之后出现的第Ⅱ主题旋律,连贯而流畅,具有明显的歌唱性,展示了一个欢乐的舞蹈场面。2.教师带领学生哼唱旋律,提问学生:乐曲的节拍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两段主题音乐均是3/4拍,强弱规律是强、弱、弱,有明显的圆舞曲特征。对于圆舞曲,大家有哪些了解呢?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圆舞曲又称“华尔兹”,舞蹈时需由两人成对旋转。原是奥地利民间舞曲,18世纪后半叶用于社交舞会,19世纪开始流行于西欧各国。它采用3/4拍,强调第一拍上的重音,旋律流畅,节奏明显,伴奏中每小节仅用一个和弦。3.教师引导学生以右手拍桌,左手拍腿的形式感受乐曲的强弱规律。4.全班完整聆听并哼唱乐曲。(四)巩固提高教师播放圆舞曲《春之声》,引导学生思考:两首乐曲有什么异同点?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并总结:两首乐曲均是3/4拍的圆舞曲体裁。《春之声》与其他圆舞曲不同,原为声乐作品,后由奥地利音乐家小约翰·施特劳斯改编为管弦乐曲。简短热烈的引子之后出现了华丽优美的基本主题,明快活泼的上行乐句与模仿鸟鸣的倚音式音调交相辉映,扑面而来的春天气息洋溢着生机勃勃的青春活力。(五)小结作业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学习了《杜鹃圆舞曲》,感受到了活泼优美的乐曲带来的春天气息,掌握了3/4拍的强弱规律特点,了解了圆舞曲的音乐风格特点。让我们再次哼唱乐曲主题,做春天里的小杜鹃吧!课后作业:绘制一幅小杜鹃的画像,下节课进行分享。【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什么是管弦乐曲?【参考答案】管弦乐曲指除协奏曲、交响曲之外的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其他类型的作品。管弦乐队通常由木管、铜管、打击乐、弦乐等不同乐器组合而成,因创作意图和演出条件的需要,也可对乐队编制适当进行调整,加用钢琴、竖琴、钢片琴等。2.如何备好一堂课?【参考答案】一堂好课必然离不开教师的充分准备。首先,备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师教学的对象,及时、充分地了解学生的特点以及学习动机,可以有力促进教学的进行和课堂气氛的调节。其次,备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内容,对教材的充分掌握以及前后知识的贯通,不仅能够在之后的教学中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也能充分发挥教师“身教重于言传”的示范作用。总之,只有对学生、教材有了充分地了解和掌握,才能使得一堂课程如鱼得水。小学音乐《龙腾虎跃》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使用多媒体播放歌曲《龙的传人》,并提问:聆听歌曲的感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我们都因身为中华儿女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这种血脉相连的情感将中华儿女紧密连接在一起,激励着我们勇于拼搏、奋发向上。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中,“龙”作为至高无上的象征,一直被中国人崇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由我国民族音乐理论家、作曲家李民雄所创作的管弦乐曲《龙腾虎跃》。(二)初步感知1.初听乐曲教师使用多媒体播放乐曲音频,提问学生: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简介作曲家、作品:李民雄,浙江嵊州人,是我国当代优秀的民族音乐理论家、教育家、作曲家、鼓演奏家。《龙腾虎跃》由引子、三个部分和尾声组成,是一首诠释中国民乐艺术精髓的敲击协奏曲。曾获20世纪最受乐迷欢迎的中国音乐作品,被编入“世纪中国音乐名曲选”中。2.复听乐曲教师再次播放乐曲音频,提问学生:能够听到哪些乐器?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主要有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进行演奏。吹管乐器有苼、竹笛、唢呐等,打击乐器有大鼓、堂鼓、排鼓等。作品如此振奋激昂,主要是运用密集的鼓点来烘托情绪。(三)分段赏析1.聆听乐曲第一部分学生聆听乐曲,熟悉旋律,提问学生:这部分出现了一段悠扬的主题旋律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学生举手回答。(唢呐)教师总结:唢呐是我国一种民族吹管乐器,在它吹奏出优美的旋律后,主题再次出现,接下来我们一起熟悉主题一与主题二的旋律,感受情绪的不同。(1)教师鼓励学生分组编创短小的节奏,拍手为主题一旋律伴奏。由于乐曲速度较快,节奏型不宜过于密集。例:2/4XX|XX|XX|XX|3/4X0X|X0X|(2)教师弹琴,带领学生哼唱主题二旋律。2.聆听乐曲第二部分教师提问:这部分是鼓的独奏,也是鼓的多种奏法的体现,密集的鼓点使得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学生自由回答。(情绪更加激昂)教师总结:这部分加入了棒子等乐器的伴奏,使得乐声更加激昂,迸发出更加饱满的激情与生命力。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分发小军鼓,带领学生在鼓的不同位置击打节奏型:2/4XXX|X0|XXXX|X0|,敲击鼓棒、鼓边、鼓心,并运用不同的速度与力度,感受鼓的不同演奏方式。3.聆听乐曲的第三部分,提问学生:这部分的旋律特点?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是第一部分旋律的再现。4.完整聆听全曲,提问学生:作品传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这首乐曲表达了人们欢天喜地的庆祝祖国一派繁荣的美好景象,感受到作品传达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和日益强盛的美好愿景。(四)巩固提高欣赏民乐合奏《丰收锣鼓》,带领学生深入感受民族乐器的魅力。教师讲解作品:丰收锣鼓是彭修文、蔡惠泉于1972年创作的一首具有鲜明山东音乐特点的管弦乐曲,乐曲借鉴中国民间吹打音乐的鼓点和旋法加以变化发展,推陈出新,充分发挥中国丰富多彩的打击乐器的表现能力,既有民族风格,又具时代特点。(五)小结作业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引导学生喜爱民族音乐。课下请同学们搜集欣赏自己喜爱的民乐作品,下节课进行分享。【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作为音乐教师,请问你会如何让音乐欣赏教学过程充满活力?【参考答案】与唱歌课相比,在音乐欣赏课中,学生参与的机会大大减少。为了达到“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使更多的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我认为有如下几种方式能够让音乐欣赏教学过程充满活力。第一,设计丰富多彩的音乐游戏。音乐游戏具有愉悦性和互动性,是学生所喜爱的教学模式。所以,我会在音乐教学中尝试运用此种方式,如听赏《跳绳》中,让学生边听边跟着音乐节奏跳绳,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乐曲快乐、活泼的气氛。第二,编创生动的故事。每个儿童都喜欢听故事,所以我会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并结合音乐来讲故事,这样能迅速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例如,在欣赏《动物狂欢节》时,我编了一个动物们过新年的故事,并将动物狂欢节的图片播放给学生看,同时伴有音乐伴奏,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眼睛和耳朵,使学生愿意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第三,组织学生音乐表演。调动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热情,会让音乐课堂更加的生动、活泼,所以我会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表演。例如,在欣赏《钟表店里》,让学生们用不同乐器,如三角铁、小铃、沙球分别敲击节奏来表现大钟、小钟、秒表在钟表店里开音乐会的欢乐场面。2.介绍一下民族管弦乐队。【参考答案】民族管弦乐队是20世纪20年代,在中西文化交流下产生的。综合了传统丝竹乐队和吹打乐队,在部分程度上模仿了西方交响乐队的编制,民族乐器就有两百多种。我国的民族乐器中缺少低音乐器,所以比较常见的做法是使用西洋乐器中的低音提琴作为补偿,也有使用大提琴的。一些现代派民乐作品中会出现传统中较为少见的音响要求,可能需要西洋乐器作为辅助。民族管弦乐队乐器一般分为拉弦乐器组、弹拨乐器组、吹管乐器组和打击乐器组。拉弦乐器组包括高胡、二胡、中胡、革胡、倍革胡;弹拨乐器组包括柳琴、扬琴、琵琶、中阮、大阮、三弦、筝;吹管乐器组包括曲笛、梆笛、新笛、唢呐、笙(校音);打击乐器组包括堂鼓、排鼓、碰铃、锣、云锣、吊镲、军鼓、木鱼。【1月9日下午】小学音乐《春之歌》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教师演唱《春天的芭蕾》,“随着脚步起舞纷飞,跳一曲春天的芭蕾,天使般的容颜最美,尽情绽放春天无悔”,询问学生聆听完之后的感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这首歌曲描绘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场景,那么想想在这么美的景色下,如果用管弦乐曲演奏出来该是怎样的感觉呢?引入课题——《春之歌》(二)感受体验1.初听作品教师多媒体播放乐曲音频,并提问: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歌曲的速度是小快板,情绪优雅,展现了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风光。2.复听作品教师再次多媒体播放乐曲音频,并提问:乐曲的形式是什么?由几个部分组成?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讲解:这是一首管弦乐曲,由三个部分组成,描绘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场景,是门德尔松无词歌中的代表作品之一。无词歌是门德尔松首创的一种小型器乐体裁,大部分由歌曲似的旋律能在一定音型的伴奏下表露无遗,门德尔松一生共创作了四十九首无词歌,“无词歌”中最为著名的曲子,不仅用于钢琴独奏,还被改编成管弦乐曲以及小提琴和其他乐器的独奏曲而广为流传,深受世界人民喜爱。这首被冠以《春之歌》标题的无词歌具有流水般轻柔的浪漫旋律,使听众沉醉于快乐的气氛中。曲式虽单纯,但十分巧妙地应用了装饰音,从而利用钢琴创下了前所未有的漂亮效果,由此我们不得不对门德尔松的天才发出赞叹。在伴奏与踏板的关系中,也显示出浪漫主义时代的钢琴音乐特色。(三)分段赏析1.聆听乐曲第一部分音频,并提问:第一部分的特点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第一部分的旋律清新、流畅,能够使人体会到春意盎然的意境,感受到春天带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2.聆听乐曲第二部分音频,引导学生四人为一小组,五分钟时间讨论:这一部分的特点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第二部分是从第一部分主题发展而来,旋律优美、清新,仿佛在为人们讲述着春天的美景,听着旋律,我们仿佛漫步在春的海洋里。3.聆听乐曲第三部分音频,并提问:这一部分的特点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乐曲进入第三部分后,是前面两个主题再现,经过模进,在力度上越来越弱,尾奏中,还加了许多装饰音。模进也称移位,这一手法是将歌曲的主题旋律或其他乐句的旋律再或他们的乐节、乐汇等作重复出现时每一次的高度都不相同,第三部分中出现的是下行模进。最后,乐曲在安详的气氛中结束,这种弱处理手法,给人以余音缭绕的感觉,充满了诗情画意。4.通过分段聆听,学生对歌曲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带领学生对第三部分旋律进行哼唱。(1)在哼唱之前,讲解四二拍的指挥图示,引导学生掌握四二拍强弱的规律。(2)通过哼唱发现学生附点的节奏和升fa音准有待加强,教师用形象化的语言教学,并加以大调音阶的反复练习,学生再次完整哼唱体会下行模进的感觉。(3)学生哼唱旋律时,教师引导学生描绘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自然美景,在哼唱中联想画面,提高学习兴趣。5.播放《牧歌》《春之歌》,体会其节奏、节拍、力度的特点。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牧歌》为四四拍,速度稍慢,节奏起伏平稳为小提琴独奏曲,力度为强弱次强弱。而《春之歌》为四二拍管弦乐曲,速度为小快板,旋律清新、流畅,第三段中出现的是下行模进,最后,乐曲在安详的气氛中结束,这种弱处理手法,给人以余音缭绕的感觉,充满了诗情画意。两首歌曲都表现了春意盎然的优美景色。(四)巩固提高教师引导学生对旋律进行舞蹈创编。1.教师边哼唱边做舞蹈动作对学生进行一定示范;2.将学生分为四人一小组,五分钟的时间对歌曲进行舞蹈动作的创编;3.创编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与组内其他成员的配合。4.创编完成后请各组进行表演,并互相评价推选出最受欢迎的一小组。(五)小结作业小结:欣赏管弦乐曲《春之歌》,感受乐曲抒情、明快的情绪,体验流水般的旋律带来的春天气息,想象春天万物复苏的美好情景,通过听辨、哼唱旋律的活动,理解乐曲所表达的对春天的热爱之情。作业:请同学们课后收集其他关于春天的作品,对比聆听一下,下节课相互交流。【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什么是管弦乐曲?【参考答案】管弦乐曲,指除协奏曲、交响乐之外的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其他类型的作品。管弦乐队通常由弦乐、木管、铜管、打击乐等不同乐器组合而成,有时因创作意图和演出条件的不同,可对乐队编制适当调整或加用钢琴、竖琴、钢片琴等,我国的管弦乐队为增强作品的民族风格或地方色彩而加入一些民族乐器。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参考答案】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乐曲《春之歌》,感受大自然优美景色,逐渐产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过程与方法:运用创编、合作等方法,学生能够产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知识与技能:掌握装饰音与附点节奏;哼唱主题旋律。小学音乐《大雁湖》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教师使用多媒体播放舞蹈视频,引导学生认真观看,并提问:这段视频展示的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是蒙古族的舞蹈,内蒙古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地方,不但舞蹈很有特色,而且歌曲也非常有特点。那么,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正是一首非常有代表性的内蒙古鄂温克族民歌,这首歌曲它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请同学们跟随老师的步伐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去学习歌曲《大雁湖》。(二)初步感知1.完整的播放全曲,并提问这首歌曲的节拍是怎么样的?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2/4拍。并带领学生复习2/4的强弱规律。2.再次完整的播放乐曲,并提问乐曲的速度是怎么样的?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中速地。(三)学唱歌曲1.发声练习,采用趣味发声练习,练习长音发音练习,让学生感受长音符的演唱方式,并提醒学生采用正确的声音进行发声练习,注意嗓音保护。2.教师弹唱,学生轻声哼唱旋律,教师发现学生大切分节奏演唱不准确,并为学生讲解:由于音乐表现上的需要,弱拍或弱位上的音与后面的音连起来变成了一个强音,叫做切分音。切分音打破了原来节拍的强弱规律,形成了切分重音。教师带领学生以手打节拍、口念节奏的方式,先打四个八分音符,再将第二和第三个八分音符连起来拍打,并突出重音。反复练习较准确后,带入旋律演唱。3.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并提问:歌曲中的歌词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自由回答。(有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词)教师总结:这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表现了方言特点,名为衬词。并带领学生轻声读歌词,重点读清衬词进行练习。教师再次提问:歌词描绘了什么画面?学生自由回答。(大雁湖的景色)教师总结:歌词中描绘了大雁湖上珍禽异鸟,一片自然祥和之景,也抒发了鄂温克族人民对于家乡的热爱,因此我们在之后的演唱中要带入对于这美好风光的赞颂之情去演唱。4.教师完整播放音频,学生完整有感情地演唱全曲。(四)拓展延伸1.用教具三角铁、铃鼓等,分组让学生进行伴奏。5分钟的时间,四人位为一个小组,进行演奏。2.教师引导学生加歌词完整演唱歌曲,配手中的打击乐进行伴奏。(五)小结作业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演唱《大雁湖》这首歌,还知道了不少其他的知识。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特点和灿烂的文化,希望同学们能够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保护并传承下去。课下搜集其他民族有特色的歌曲,下节课分享。【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你认为一堂好的音乐课应该是什么样的?【参考答案】关于到底什么样的音乐课可以称为好课,我认为每个老师心中都有自己的标准。就我对于课程的理解,我认为一堂好课至少应该教学目的明确、课程内容正确、教学方法得当、课程结构合理,此外还需要讲究语言艺术,合理利用板书和多媒体对教学进行辅助,并且要符合音乐的课程基本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正如一开始我所说的,课程的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语言等等都是影响课堂的重要因素。要想讲好一堂课,除了要不断学习以外,更需要不断实践与思考。总之,教学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我要努力将我的课堂做得既像科学技术那样严谨,又像艺术创造那样灵动。我的回答完毕。2.谈谈民歌体裁的分类。【参考答案】一般将民歌的体裁分为号子、山歌与小调。劳动号子:分搬运号子,如《挑担不怕扁担弯》《板车号子》等;工程号子,如《打夯歌》等;农事号子,如《车水号子》等;作坊号子,如《人工号子》等;船渔号子如《船夫曲》等。山歌:放牧山歌,如《放牛歌》等;田秧山歌,如《黄山秧歌》等;一般山歌如《兰花花》等。小调:由明清俗曲演变而来的小调,如《孟姜女》《月儿弯弯照九州》等;地方性小调,如《农家苦》《小白菜》等;歌舞性小调,如《凤阳花鼓》《杜鹃花开》等。小学音乐《划船歌》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以提问的方式进行导入,上课伊始,提问学生:大家平日里有划过船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继续追问:同学们还记得划船的动作吗?教师和学生一起随音乐做划船的动作,顺势引出课题《划船歌》。(二)初步感知教师引导学生聆听歌曲,并请学生边聆听边思考: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歌曲是中速、抒情地。再次聆听歌曲,并提问:这首歌曲的旋律线条是怎样的?请各位同学在纸上画下来。学生自由回答,并开始跟着旋律绘画。教师总结:旋律线条起伏荡漾,就像是湖面上的波光一样。(三)深入学习1.教师弹琴范唱歌曲《划船歌》,学生跟琴轻声哼唱乐谱,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呼吸的变化:在演唱过程中,像闻花一样把一口气吸到底。每一句话要唱完整,中间不能有停顿。2.教师指导学生视唱乐谱,针对大跳音程进行讲解:大跳音程指四度及四度以上的音程,演唱时要注意音准。随后,带领学生用“搭桥”的方式带领学生进行练习,3-5-1-3,多次构唱后,学生已经基本掌握。3.教师多媒体播放歌曲伴奏,引导学生带入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并提问:在聆听和朗读过程中,你的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歌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师生共同总结:仿佛划着小船在水上轻轻荡漾,歌词表达了对祖国家乡的无限热爱。4.教师指导学生分乐句填词演唱歌曲。女生唱第一乐句,男生唱第二乐句,第三、四乐句由男女生合唱。5.教师弹琴伴奏,学生完整而有感情地演唱全曲。(四)巩固提升1.教师指导全班学生分为两组进行歌曲创编,限时10分钟。一组:选择节奏型,用合适的乐器为歌曲伴奏。二组:为歌曲编创舞蹈动作。2.两组学生进行汇演,而后进行生生互评,教师做总结性评价:一组同学音乐编配合理,二组同学的编舞贴合歌曲主题。大家都很好地表现出了音乐的情绪,配合得非常棒!(五)小结作业师生共同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印度尼西亚民歌《划船歌》,感受到了歌曲中对于家乡的依恋。希望同学们都能够热爱家乡,关注外国民族音乐文化。课后作业:课后收集其他热爱祖国的歌曲,下节课进行分享欣赏。【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简述“甘美兰”这一乐队组合形式。【参考答案】“甘美兰”是印度尼西亚传统锣鼓合奏乐团的总称,由各种具有不同配器效果的乐器,根据音调色彩特点的分类所组成,有时也加入人声。由于乐队中锣的数量很多,在合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故被称为“锣群文化”。甘美兰有着特定的音阶、调式、乐曲结构、演奏方式、音乐美学特征、宗教意义和社会功能。这是一种不同于欧洲式和声、对位的多声音乐,音乐织体复杂交错,演奏带有一定的即兴性。甘美兰乐器种类很多,大多是青铜制的,可分为演奏旋律的和掌握节奏的。在甘美兰乐队中,最具特色的乐器有两类,一类是芒锣类,一类是排琴类。吊锣担任核心旋律的演奏,铜排锣、铜排琴担任核心旋律的装饰与润色,拉弦、拨弦乐器担任副旋律的演奏,鼓和钹用来掌握节奏并指挥全乐队。2.谈谈唱歌课和欣赏课的区别?【参考答案】唱歌课以演唱为主,欣赏课以欣赏为主。两个课型的侧重点不一样,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方向也不一样,所以在教学方法上要有一定的区分。对于欣赏课而言,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与欣赏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表达独立的感受和见解,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逐步积累欣赏音乐的经验。【1月10日上午】小学音乐《编花篮》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上课伊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大家平时都做过什么手工呢?学生自由回答。(叠纸鹤;叠小船)教师总结:同学们的手工制作还是挺丰富的。老师想给大家说,老师小时候也会像你们一样在课下做一些手工,但是老师是帮家里人编花篮。当时还唱着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大家想学习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首歌曲,一起来学习歌曲《编花篮》。顺势引入课题《编花篮》。(二)感受体验1.初听歌曲教师使用多媒体播放歌曲音频,并提问: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歌曲的情绪是活泼地;速度为中速。2.复听歌曲教师再次使用多媒体播放歌曲音频,并提问:歌曲描述的是什么样的画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这首歌曲描绘了河南人民编花篮的喜悦场景。(三)学唱歌曲1.发声练习(1)教师弹琴伴奏,出示发声练习谱例,教师引导学生用“a”进行发声练习。(2)演唱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身体放松,自然站立,歌唱时口腔打开,声音要自然连贯。(3)带领学生进行2-3次的练习。2.学唱曲谱(1)教师范唱歌曲,请学生轻声哼唱,熟悉旋律。(2)教师弹琴伴奏,学生跟随钢琴演唱曲谱,演唱过程中教师指出倚音的难点。(3)针对倚音进行讲解与练习。①教师讲解定义:倚音,倚音是乐器上常用的装饰音之一。一般分单倚音和复倚音两种。在乐曲中根据内容需要,适当运用倚音,可以丰富乐曲的表现力。;②教师带领学生练习:教师范唱,学生跟唱;③学生自行反复练习;④教师弹琴伴奏,带领学生演唱曲谱中出现的倚音部分,再次巩固。(4)教师播放音频伴奏,带领学生完整演唱曲谱。3.填词演唱(1)教师带领学生用河南方言读一读歌词,了解河南方言的特点,体会河南人讲话铿锵有力、吐字清晰的特点。(2)将歌词填入旋律演唱歌曲,引导学生发现特色乐句。河南方言念“编”的时候,声音是上扬。(3)完整演唱歌曲,并提问:歌曲表达了怎么样的情感?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编花篮》表现了一群农村姑娘为上山采摘牡丹花,而巧手编制花篮的情景,表达了姑娘们带着花篮上山采摘牡丹花的喜悦心情。4.学生跟着伴奏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四)巩固提高欣赏河南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感受河南民歌以及戏曲的特点。教师总结:河南地区音乐相当丰富,除了我们了解的民歌、戏曲,还有具有地方特点的舞蹈、器乐曲等,希望同学们以后在学习中主动去了解更多不同地区的音乐以及类型。(五)小结作业1.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河南民歌《编花篮》,掌握了“倚音”的演唱,感受到河南民歌的特点,认识到河南方言的魅力。希望同学们能够多聆听民族音乐,更加有对中国民间艺术了解的欲望及能够感受民歌的魅力,认识多元音乐文化。2.作业:课后聆听歌曲《卖扁食》,继续感受河南方言为歌曲增添的魅力,下节课分享感受。【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现在常常提的“以学生为本”或“以学生为主体”,你怎样理解?【参考答案】学生是一个民族传承的希望,是一个国家继续生存、发展的灵魂所在。老师担负着重大的使命,“以学生为本”或“以学生为主体”,确保了教学最终目的的实现。“以学生为本”或“以学生为主体”,是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教师的作用是负责组织、引导、帮助和监控,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促进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追求学习结果转向追求学习过程,真正把学生当成获取知识发展自我的主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切实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主体观。2.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重点】能够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难点】能够准确的演唱倚音。小学音乐《火车向着韶山跑》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表演歌曲《浏阳河》,并提问:这是哪个地区的民歌?听完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这是湖南民歌《浏阳河》,表达了对浏阳河的赞美之情,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也是一首湖南地区的民歌。顺势引入课题——《火车向着韶山跑》。(二)初步感知教师多媒体播放乐曲《火车向着韶山跑》,并提问:“乐曲由薄兰谷、程金元共同创作,它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呢?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乐曲速度适中,风格明朗,通过模仿自然的声音,将火车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它的演奏形式是怎样的呢?学生自主介绍木管五重奏。教师总结:木管五重奏是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圆号五种管乐器在一起合奏的音乐表现形式,五件乐器的材质、形制都各不相同。(三)探究学习1.教师再次播放乐曲,并提问:这首作品可以分为几段?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可以分为三段。2.教师播放第一部分乐曲,引导学生边用肢体进行律动边思考:这部分音乐使用了哪些乐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第一部分主要运用了大管和单簧管。音乐在大管奏出的跳跃性低音和单簧管奏出的快速固定音型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神气,表现了少年儿童活泼开朗的形象和愉快的心情。3.教师再次播放第一部分乐曲,学生聆听音频并哼唱第一部分主题旋律。4.教师播放第二部分乐曲,并提问:第二部分旋律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第二部分旋律抒情,表现了少年儿童在火车上欢声笑语的情景。5.教师再次播放第二部分乐曲,请学生再次感受音乐形象。6.教师播放第三部分乐曲,并提问:第三部分重复了第一部分还是第二部分的旋律?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第三部分重复了第一部分,乐曲回到主题部分,在列车的“隆隆”声中结束了全曲。7.完整聆听音乐,当听到第一部分旋律时用“la”轻声哼唱。(四)巩固提高教师播放歌曲版《火车向着韶山跑》,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内容进行创编表演,限时10分钟。学生自由分组排练,而后进行展示。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通过大家的舞蹈表演,老师感受到了同学们丰富的创造力以及对于这首作品的理解。(五)小结作业师生共同总结:今天学习了《火车向着韶山跑》,感受到了乐曲蕴含的丰富情感,希望同学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课后作业:搜集其他木管五重奏作品,下节课进行分享、交流。【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介绍铜管五重奏的乐器组成。【参考答案】铜管五重奏是两支小号、长号、圆号、大号五种管乐器在一起合奏的音乐表现形式。2.板书有哪些重要性?【参考答案】板书既要美观,又要实用;既要生动体现教学内容,又要直观明了,显示出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1)明确性教师在授课中要达到教学要求,因此板书必须条理清晰、目的明确,在统局整堂课内容的同时,要明确突出重点。(2)简洁性板书必须言简意赅,让学生过目不忘。板书是一种“浓缩”产品,提炼了课文内容,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纲要性。以少胜多,简明扼要,精确恰当,有轻有重,画龙点睛。(3)整体性板书是一个艺术整体,无论字数多少,都要显示出一个完整的整体。无论哪种形式,结构千姿百态,都要组成一个完整的框架,必须和谐统一。(4)直观性板书必须直观明了,一目了然。板书有归纳式、分类式等,在音乐教学中,好的板书图文并茂,可以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起到良好的作用。小学音乐《旅行之歌》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美丽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创设情境:同学们,春天到了,小草偷偷探出了脑袋,花儿也悄悄含苞绽放,让我们在这生机勃勃的日子里开展一次春游活动吧!去感受春的美好,去领略春的魅力,一起来一场奇妙的春之旅,伴着这支歌跳起来吧!顺势引入课题《旅行之歌》。(二)初步感知1.教师播放《旅行之歌》舞蹈视频,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并说一说:旅行中都看到了哪些画面?旅行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自由抢答。(蓝天白云、小鸟人群;心情愉悦)教师总结:我们在视频钟看到了蔚蓝天空、茫茫大地、枝头小鸟和欢乐人群;旅行的心情是无比愉悦、无限快乐的。2.再次播放《旅行之歌》的舞蹈视频,并提问:视频中的舞蹈动作有哪些特点呢?学生自由回答。(自由)教师总结:视频中的舞蹈动作都比较舒展、自由,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三)学跳舞蹈1.师生共同进行拉伸练习教师与学生相对而站,为学生做镜面示范,引导学生进行头部运动、压腰、踢腿等基本动作的练习,充分热身,防止拉伤。2.教师进行多面动作示范,帮助学生建立动作表象概念。教师播放音乐跟随音乐进行正面、侧面等多角度示范,引导学生观看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自由律动。3.教师分步讲解动作并带领学生进行练习动作一:胸前叠臂(两脚踏步位-双手交叉拍肩膀)动作二:单手遮额头作瞭望4.在学生基本掌握动作要领之后,引导学生两两一组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针对学生不规范的动作予以指正。(如身体重心要稳,表情自然,动作放松)5.教师播放音乐,带领学生跟随音乐律动,并为学生讲解音乐中的附点节奏,先带领学生口念节拍,手打节奏,再带领学生练习在附点节奏处停下进行拍手,最后带入音乐练习。6.教师播放音频,学生跟随音乐进行完整表演。(四)巩固提高1.教师组织集体舞表演,将学生分为男女两个小组,并展示舞蹈队形,蓝色代表男生,红色代表女生。2.教师引导学生按出示队形进行舞蹈。3.学生跟随音乐完整地表演歌曲。(五)小结作业1.小结: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太阳公公已经落山了,美好的旅途也即将结束了,让我们在这落日余晖中再次跳起《旅行之歌》,为我们短暂的旅途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吧!2.作业:根据歌曲中描绘的景象,画出一幅旅行美景图!【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课堂提问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参考答案】(1)课堂提问必须有启发性。(2)课堂提问必须针对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3)课堂提问必须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4)课堂提问必须有一定的梯度、深度和复杂度。(5)课堂提问应该避免无效性,力求有价值。(6)课堂提问应该力求新颖。补充: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要注意问题的科学性、正确性,课堂提问要注意对学生的中肯地评价。2.什么是附点音符?【参考答案】乐谱中表示方法为在符头右上角点一小点。这种表示方法只是用于音符的延时,不用于休止符的延时。附点是记在音符符头的小圆点,用以增长音符的时值。附点音符又可分为单附点音符与复附点音符(带有一个点的叫单附点音符,带有两个点的叫复附点音符)。如果一个音符的右边带有一个符点,那么就表示此音符的时值在原来的基础上还要再增加1/2;如果是带有两个符点的音符,则表示此音符的时值在原来的基础上还要再增加3/4。【1月10日下午】小学音乐《大河之舞》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提问:在开始课程之前,让我们先做一个模仿节奏的游戏怎么样?教师引导学生敲击与本节课有关的节奏,学生跟随模仿。注意强弱变化,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顺势引入课题——《大河之舞》。(二)初步感知1.教师多媒体播放音频,并提问:大家可以听出这是什么声音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这是踢踏舞步发出的声音。2.教师多媒体播放踢踏舞视频,并进行讲解:刚刚音频里的声音是穿着一双鞋底镶有铁片的舞鞋跳舞发出的。这种舞蹈叫做踢踏舞,源于18世纪美国黑人在闲暇时做的一种脚下游戏,后来这种游戏被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喜欢。19世纪时,踢踏舞被正式搬上了舞台。(三)深入欣赏1.教师多媒体播放爱尔兰踢踏舞剧《大河之舞》的视频,并提问:舞蹈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总结:爱尔兰踢踏舞台规模较庞大,舞步整齐,队形变换一致,舞者面部表情严肃,体现了爱尔兰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大河之舞》结合了踢踏舞、音乐与戏剧的艺术形式,以传统爱尔兰民族特色踢踏舞为主,营造出气势如虹、异彩纷呈的舞台场景。欣赏过程中,给你带来巨大震撼力的是音乐旋律还是舞蹈演员踏出的节奏?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归纳总结:好的节奏是音乐的骨架,也是音乐的基础。2.体验踢踏舞(1)学唱《大河之舞》的主旋律①教师多媒体播放《大河之舞》的主旋律音频,并提问:乐曲的主奏乐器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音乐热情奔放,主奏乐器是小提琴。②教师弹奏《大河之舞》的主旋律,指导学生用“啊”进行哼唱,感受旋律的高低起伏。(2)分析《大河之舞》的音乐教师多媒体播放《大河之舞》的视频,并提问:主旋律一共出现了几次?每次对应的舞步一样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出现了6次,每一次舞蹈演员都会踏出不同的舞步,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感受。(3)诠释主旋律教师弹奏主旋律,指导学生分别用拍手、跺脚等方式表示重音,而后以小组接龙的形式表现主旋律,每个小组敲击两小节,四个小组循环一次。3.教师完整弹奏舞曲,指导学生跟随音乐完整敲击演奏。(四)拓展延伸1.教师指导学生按照音乐小组创编节奏,限时10分钟,随后小组依次上台进行表演。2.小组展示完毕后,学生之间互评,教师进行总结。(五)小结作业师生共同总结:今天我们一同体验了爱尔兰踢踏舞,感受到了踢踏舞的热情与魅力。希望同学们能够关注外国优秀艺术文化,感受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课后作业:《大河之舞》中还蕴含了许多其他门类的艺术元素,汲取了歌剧、西班牙弗拉门戈舞、古典芭蕾、现代舞等的精华,课后可以进行搜集查阅,下节课我们继续进行交流、分享。【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你是怎样设计本节课的拓展环节的?为什么?【参考答案】为了更好地巩固已经掌握的新知,让音乐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我会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创编节奏,之后请各小组进行展示,选取生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讨论。这样做既可以巩固新学习的音乐内容,也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加深对于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升音乐欣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能力。2.你认为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参考答案】关于一堂好课的标准,每位教师心中都有自己的思考。我认为一堂好课至少应该教学目标明确、课程内容正确、教学方法得当、课程结构合理,此外还需要讲究语言艺术,合理利用板书和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一堂好课最重要的是要有科学、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指引了整堂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如果目标不清晰或者不科学,就可能让学生感到迷惑,甚至是错误引导学生。合理的教学目标不仅要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实际情况,课堂上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严格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要想讲好一堂课,除了不断学习以外,更需要不断实践与思考。我会努力将我的课堂做得既像科学技术那样严谨,又像艺术创造那样灵动。小学音乐《恰利利、恰利》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多媒体展示几幅印度尼西亚的服饰图片,提问学生:这是哪个民族的服饰?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印度尼西亚的服饰一般着上衣和纱笼等,并配有色调一致的披肩和腰带。男装雄健豪放,女装典雅潇洒,尤以珠宝金玉作佩饰,形成印度尼西亚妇女特有的风格。通过服饰导入课题——《恰利利、恰利》。(二)感受体验1.初次聆听歌曲,并设问: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这是印度尼西亚的一首民歌,速度是中速,情绪是风趣地。2.再次聆听歌曲,并设问: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描写的是印度尼西亚人民劳动时的场景画面。(三)学唱歌曲1.发声练习(1)教师弹琴伴奏,出示发声练习谱例,教师引导学生用“li”进行发声练习。(2)演唱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身体放松,自然站立,歌唱时口腔打开,声音要自然。(3)带领学生进行2-3次的练习。2.学唱曲谱(1)教师范唱歌曲,请学生轻声哼唱,熟悉旋律。(2)教师弹琴伴奏,学生跟随钢琴演唱曲谱,演唱过程中教师指出力度记号“P”的难点。(3)针对力度记号“P”进行讲解与练习。①教师讲解定义:音乐中的强度程度叫做力度,“P”表示弱的力度;②教师带领学生练习:教师范唱,学生跟唱;③教师弹琴伴奏,带领学生演唱曲谱中出现的力度记号的部分,再次巩固。(4)教师播放音频伴奏,带领学生完整演唱曲谱。3.朗读歌词教师播放由印尼语演唱的《恰利利、恰利》,并带领学生朗读歌词。提问学生:这是一首具有浓郁的印度尼西亚的歌曲,应当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师生共同总结:因为他们劳动时很开心、很快乐,所以应该用圆润流畅的感觉演唱歌曲。4.学生完整地有情感地演唱歌曲。(四)巩固提高教师向学生介绍印度尼西亚人民在演唱时会加入一些舞蹈动作,教师播放舞蹈视频,并带领大家一起学习印度尼西亚的基本舞步,随后跟随音乐一起舞蹈,感受欢快的音乐氛围。(五)小结作业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恰利利、恰利》,领略印度尼西亚音乐的风格特点,并学习了强弱的力度关系。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更为深入了解到世界民族音乐的特点,发扬优秀文化。请同学们课后收集其他民歌作品,并学习一首自己喜欢的民歌,下节课请同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流转电压电路课程设计
- 2024年版混凝土施工承包合同样本版
- 永济薪酬绩效课程设计
- 家长会学生发言稿13篇
- 2024年度冷链运输危险货物全程安全监控合同3篇
- 2025年山东淄博市省属公费师范毕业生竞岗选聘203人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东淄博临淄区卫生健康系统急需紧缺专业人才招聘37人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东济宁梁山县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综合类)32人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东济南市章丘区殡仪馆招聘工作人员10人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东泰安市东平县事业单位招考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初三语文总复习全程计划表
- 小儿横纹肌肉瘤
- 客户关系深度经营与开发
- 污水处理运行质量保证措施
-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测试卷-全册
- 食材供货及质量保障措施方案
- 文松宋晓峰小品邮轮风云斗地主台词剧本完整版(通用4篇)
-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充电器设计
- 喷煤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2023年四川省乡村医生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员工危机意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