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生物四模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1、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绿色肥厚的茎是适应了对()的需要?A.水 B.温度 C.阳光 D.空气2、下列对表中探究动物绕道取食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动物种类甲乙丙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51284A.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B.丙的学习能力最强C.动物的行为与遗传物质无关D.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3、基因组成为Aa的夫妇,生殖过程中可产生的受精卵有()A.一种 B.两种 C.三种 D.四种4、人体产生的废物中只可通过一种途径排出的是()A.尿素B.多余的水C.二氧化碳D.无机盐5、张红同学在打预防针后,针眼处血流不止,很长时间未凝固,血常规检查发现她的血液中有一种成分含量偏低,这种成分可能是()。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红蛋白6、下列应用实例与必须采用的生物技术,搭配错误的是应用实例生物技术A.培养无病毒植株组织培养B.制作酸奶发酵技术C.培育能产生人生长激素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D.“试管婴儿”的诞生克隆技术A.A B.B C.C D.D7、下列诗句中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理解不正确的是()A.“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中隐含着一条食物链:稻→蛙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反映了豆苗和杂草之间存在竞争关系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8、下列应用实例与采用的生物技术,搭配不正确的是()实用实例生物技术A加热处理保存牛奶食品保鲜B制作酸奶发酵技术C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转基本技术D试管婴儿诞生克隆技术A.A B.B C.C D.D9、下图为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食物链起始的生物是乙B.图中甲、乙都具有的生理作用是呼吸作用C.图中③表示的生理作用中,能将光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D.在自然界中碳循环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10、建立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卧龙的原始森林资源B.保护卧龙的旅游资源C.保护特定地带的自然生态系统D.保护濒临灭绝的大熊猫11、下面甲~丁图是某些常见的生物学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中ce段表示叶片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B.乙图中AB段表示吸气,BC表示呼气C.丙图表示菜豆种子萌发及幼苗长成植物体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D.丁图反映原尿经过肾小管后,尿素浓度发生的变化12、从《水浒传》中描写武大郎的特征,可以推测出他()A.幼年时期缺乏甲状腺激素 B.幼年时期缺乏生长激素C.成年时期缺乏甲状腺激素 D.成年时期缺乏生长激素13、如图为植物的几种生殖方式,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③是扦插,能保留母体的优良性状 B.①②③都是无性生殖C.①是组织培养,可以培育植物新品种 D.②是嫁接,属于人工营养繁殖14、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如下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观察时发现物像模糊,应用擦镜纸将反光镜擦拭干净B.观察时选用16×目镜、10×物镜,则物像的放大倍数是26倍C.观察时视野过亮,则应该换用平面镜或选用小光圈D.视野中发现红细胞从左往右流动,则实际上红细胞从左往右流动15、一朵桃花中与有性生殖有关的结构是(
)A.花被 B.花托 C.雌蕊和雄蕊
D.花柄16、激素对人体的作用显著。幼年缺乏甲状腺激素和成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将分别导致()A.夜盲症和糖尿病B.贫血和急性炎症C.侏儒症和甲亢D.呆小症和甲亢17、细胞分裂有一定的规律,动物细胞分裂是,最先发生的是A.细胞中央的细胞膜从四周逐渐向内凹陷B.一个细胞核分裂为两个部分C.细胞质分为两个部分D.细胞体积不断变大,到一定程度是从中间产生裂缝变成两个较小的细胞18、小王同学发烧到医院检查,验血后发现白细胞数目过高,医生会告诉他()A.你营养不良,应该多吃些含蛋白质的食品 B.你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发炎了,需要一些消炎药C.你血糖低,要喝点葡萄糖水 D.你贫血了,应该多吃些含铁的食物19、表内是探究蚂蚁食性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作出假设步骤的是()A步骤1发现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搬运食物,心想蚂蚁爱吃哪些食物?B步骤2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推测蚂蚁喜欢吃甜食C步骤3在一个培养基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放进蚂蚁进行探究D步骤4通过几次重复实验,得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A.A B.B C.C D.D20、植物细胞中能够利用太阳光能把水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的结构是
(
)A.液泡B.叶绿体C.线粒体D.细胞膜21、鱼类大多生活在水中,具有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下列不是鱼类适应水生生活形态结构特征是()A.用鳍游泳 B.身体呈流线型 C.用鳃呼吸 D.身体背部有脊柱22、樱桃素有“开春第一果”之称,吃起来酸甜可口。这些酸甜物质主要存在于樱桃细胞结构的()A.细胞壁中B.线粒体中C.液泡中D.叶绿体中23、水稻的叶肉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12对(24条),则水稻的精子内含染色体数目为(
)A.24条
B.12对
C.12条
D.24对24、下图为染色体组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是遗传物质DNAB.每个①上只有一个基因C.③主要由蛋白质和DNA构成D.受精卵中③的数目异常可使人患遗传性疾病25、有关开花和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朵花中与繁殖后代直接相关的是雄蕊和雌蕊B.花要经历传粉和受精后才能结出果实C.西瓜果实中含有多粒种子是由于花中含有多个胚珠D.花生的外壳由受精卵发育成26、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下列反映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A.干旱使农作物减产 B.大量捕捉青蛙使农作物减产C.杂草丛生使农作物减产 D.田鼠大量繁殖使农作物减产27、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中,起重要作用的是()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 D.分解作用28、下列动物中,全部属于脊椎动物的一组是()A.蟒蛇、鲤鱼、蝙蝠 B.河蚌、蝗虫、鳄鱼C.企鹅、蟾蜍、蝗虫 D.乌龟、蜗牛、孔雀29、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重要区别是()A.是否有新细胞核形成 B.是否有新细胞膜形成C.是否有新的细胞壁形成 D.是否有染色体复制30、蜥蜴的皮肤干燥又粗糙,表面覆盖着角质鳞片,这样的皮肤有利于()A.爬行 B.吸收营养 C.辅助呼吸 D.减少体内水分蒸发31、化石证明有许多物种只存活了相当短暂的时代就逐渐灭绝了,最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A.缺乏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可遗传变异 B.缺乏产生变异的能力C.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造了这些生物 D.繁殖能力太低而逐渐灭绝了32、生物课外活动小组在考察校园周边某生态系统时,记录到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还应该包括分解者B.该生态系统如果被重金属污染,则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是鹰C.此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和分解者一起组成了该生态系统D.图中包含蛇的食物链共有3条33、人能卷舌(A)对不能卷舌(a)为显性,现有一对能卷舌的夫妇,生了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试问,他们若再生一个孩子,则该孩子能卷舌的几率是(
)A.25% B.50% C.75% D.100%34、人体内某结构中的血流情况模式如图,其中a和c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b为小肠,与a相比,c中的氧气含量减少B.若a、c都流动脉血,则b代表的可能是肾小球C.若a为上腔静脉,c为肺动脉,则b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D.若a为动脉血,c为静脉血,则b为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35、下列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A.B.C.36、阅读以下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肝脏在人体健康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体内的一个巨大的“化工厂”。我国是乙肝的高发区,据统计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为1.2亿,感染率高达60%。肝脏属于人体结构层次中的____。肝脏分泌的____储藏在胆囊中,有利于人体对脂肪的消化。乙肝病毒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____。给某人注射乙肝疫苗,若该疫苗有效,则在其血液中可检测到____。谷丙转氨酶是肝实质细胞内的一种物质,通常在血液中含量极低,当肝实质细胞的____(结构)被破坏,血液中谷丙转氨酶含量升高,因此,人们常以此来衡量肝脏功能。37、认真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资料一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院陆续发现了多例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现已证实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瑞士日内瓦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COVID-19”。2020年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宣布,根据评估,世卫组织认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可被称为全球大流行(pandemic)。资料二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3月20日09时33分在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5.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周边20公里内的乡镇有曲洛乡、措果乡、加措乡,目前当地消防救援人员已携带救援装备赶往震中查看灾情。地震发生之后,在政府的组织和救援者的帮助下,当地灾民采取了一系列防疫措施:保护水源,食物煮熟后食用,消灭蚊虫,对患病者及时隔离治疗。(1)目前,新冠肺炎疫苗正在抓紧研制中,一般情况下,疫苗是用失活或减毒的_____制成的生物制品。从免疫角度看,接种的疫苗相当于_____,这种免疫过程属于_____(选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给人们接种疫苗的目的是_____。(2)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判定新冠肺炎疫情可被称为全球大流行,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_____,构成传染病在灾区蔓延流行的三个环节分别是传染源、_____和易感人群。(3)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多地医用酒精、84消毒液等消毒用品短缺,人们用酒精擦拭物品,84喷洒消毒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4)医护人员在救灾过程中,发现有鲜红的血液从一伤者大腿处一股一股地喷出,极有可能是_____血管出血,因此医护人员立即在伤口的_____用止血带止血。38、结合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2018年5月,袁隆平团队在迪拜沙漠中种出了中国杂交水稻。这是全球首次在热带沙漠实验种植水稻取得成功,为沙漠地区提升粮食自给能力、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改善沙漠地区生态环境再添“中国贡献”。材料二:抚州市广昌县政府在长桥乡上凡村着力整治脏、乱、差,为振兴乡村经济发展,打造美丽乡村,创建了香花湾生态休闲农庄,并且在精准扶贫政策下帮助当地村民及贫困户种植黄花梨、园中养蜜蜂等,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休闲度假。(1)水稻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贮存在____(填“子叶”或“胚乳”)中,为人类提供食物和能量。(2)“要素物联网模组“是沙漠种植水稻成功最关键的核心技术。该技术能将水稻所需水肥自动送达水稻根系,通过根尖成熟区吸收,再经____(填结构名称)运输至叶等器官。(3)小明一家在树林里游玩时感觉空气特别清新、凉爽,这是树木的光合作用和____作用在起作用。(4)扶贫工作小组为帮助贫困户王大爷引进黄花梨,应采取____的繁殖方式以确保黄花梨的口味不变。(5)果园内蜜蜂能帮助黄花梨____,从而促进黄花梨增产,帮助农民加快脱贫致富步伐。39、请阅读下面的科普文章,回答问题。在热带雨林中,50%以上的植物果实被食果动物(以哺乳类和鸟类为主)取食,并且60~94%的木本植物借助食果动物来实现种子的传播。啮齿类、翼手类和灵长类是传播种子的主要的哺乳动物类群,其中,栖息于森林中的灵长类是大型食果动物。不同的灵长类取食的果实种类和数量存在较大差异。许多灵长类动物有着较长的消化道,种子滞留时间长,往往能取食大量的种子。它们的口腔大小、牙齿形态会影响吞咽的种子大小与种类。如,南美洲的红背僧面猴属动物因具有高度特化的牙齿,能够取食具有硬质外壳的大型果实。将种子吞咽后经消化道排出是灵长类动物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例如,倭黑猩猩所传播的植物种子中,93%以上是经消化道传播的。一般而言,距离母树5米远的种子萌发后幼苗的存活率明显高于母树树冠下的种子,但只有被传播至距离母树超过100米远的地方,才被认为是最为有效的种子传播方式。在巴西片断化森林中体型较大的吼猴属动物具有较长的日间活动距离,能将种子传播至距离母树497米远的地方;少数大型猿类对种子的传播距离有时甚至超过1000米。灵长类动物不仅能将种子带到适宜萌发的环境中,还促进了植物种子的萌发,并对幼苗的生长有着积极作用。首先,动物消化道对内果皮和种皮进行的化学或机械性摩擦产生了“破皮”作用,促进了种子的萌发;其次,种子外的果肉能抑制种子的萌发,灵长类动物将它们移除起到了“解除抑制”的作用;第三,灵长类动物粪便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具有施肥效应。如,在委内瑞拉古里水库的陆桥岛屿上,红吼猴粪便的密集堆积能够丰富土壤中氮、磷等营养物质,促进幼苗的建成。灵长类动物对种子的传播影响了植物从种子到幼苗期的存活状态,最终还影响植物在森林中的空间分布位置。更为重要的是,灵长类动物对种子的传播,对于许多热带树种的成功定居到其他环境中起着关键作用,这对维持植物种群的多样性有着重要意义。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能传播种子的啮齿类、翼手类和灵长类,它们在分类地位上属于脊索动物门、________纲,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________。(2)灵长类动物所取食、传播的植物,在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这些植物属于________类群。开花后,花药中的________散出,经过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过程,才能形成种子。(3)距离母树5米以上的种子萌发后幼苗的存活率明显高于母树树冠下的种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关于灵长类动物对植物果实取食和传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A.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会影响其对种子的传播B.灵长类动物和被取食植物之间形成了互惠互利的关系C.种子经由消化道传播可将种子传播到较远的距离且易萌发D.灵长类动物粪便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是种子萌发必要条件40、如图甲是某位同学研究植物生理作用的实验,图乙是一天中图甲中玻璃钟罩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图,请分析回答问题:图甲中完全培养液内除了有充足的水分之外,还应该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各种______。将图甲放在自然条件下,随着昼夜更替,钟罩内二氧化碳会发生如图乙所示的变化。其中由b到c的变化主要原因是________;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同的点为________(填字母);如果晚上温度降低,则a点将向_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如果将甲装置放在自然光照条件下较长的一段时间,即使培养液能提供充足的营养,植物的生长速度也将会越来越慢,所以在种植大棚蔬菜时,为提高产量,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如果想用甲装置研究植物呼吸作用能否释放二氧化碳,则应将装置置于_____环境中。
参考答案1、A【解析】沙漠干旱缺水,蒸腾作用很大,仙人掌为了适应沙漠生活茎肉质化可以保存较多的水分,叶变态成刺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因此仙人掌可以适应沙漠干旱缺水的环境。故选A。点睛: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解答时可以从环境的特点、生物怎样适应环境方面来分析。2、C【解析】
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详解】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动物可以通过尝试和错误产生学习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反之,动物越低等,形态结构越简单,学习行为就越简单,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丙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少,所以丙最高等;甲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多,所以甲最低等。因此选项C动物行为与遗传物质无关的说法错误。选:C【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明确不同的动物在学习某种行为时,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3、C【解析】
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详解】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在产生生殖细胞时,基因随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如果父母双方的基因组成都是Aa,其遗传图解如图:从图解中可以看出他们子女的基因组成可能有3种,分别是AA或Aa或aa。因此,基因组成为Aa的夫妇,生殖过程中可产生的受精卵有三种即AA、Aa、aa。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4、C【解析】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可见人体产生的废物中只可通过一种途径出的是二氧化碳,C正确。5、C【解析】
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详解】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质主要特性是容易与氧结合和分离,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等。因此,张红同学在打预防针后,针眼处血流不止,很长时间未凝固,血常规检查发现她的血液中有一种成分含量偏低,这种成分可能是血小板,C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三种血细胞的特点和功能。6、D【解析】
试题分析:试管婴儿是精子和卵细胞在体外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体外培养3~5天,形成胚胎后移植回母体子宫,着床继续发育形成胎儿直至分娩,所以属于有性生殖,而克隆技术属于无性生殖,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技术的应用。7、A【解析】
根据动物的特征、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等知识分析解答。【详解】A、能够鸣叫的蛙是雄蛙,因为雄蛙有鸣囊,在生殖季节可以鸣叫,招引雌蛙前来抱对,“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中隐含着动物的生殖现象,A错误。B、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反映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B正确。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说明田间杂草与农作物之间在获取养分、阳光等方面存在竞争关系,C正确。D、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所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D正确。故选:A。【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自然界中的各种生命现象。8、D【解析】试题分析:A、巴氏消毒法保存牛奶,原理是高温灭菌.属于食品保鲜技术,A正确;B、制作酸奶利用的是发酵技术,乳酸菌发酵利用乳酸菌分解乳糖产生乳酸.B正确;C、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属于转基因技术,C正确.D、试管婴儿的诞生利用体外受精,体内发育,属于有性生殖,克隆技术属于无性生殖,D错误.故选D考点: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影响.9、C【解析】
(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2)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3)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4)图中,①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②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③表示光合作用、④表示分解作用,甲消费者、乙生产者。【详解】A.食物链表述了生物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起于生产者,止于消费者。所以图中食物链起始的生物是乙,A正确。B.甲是动物,乙是植物,它们都具有的生理作用是呼吸作用,植物特有的是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B正确。C.图中③过程能吸收二氧化碳,因此,图中③表示光合作用,能将光能转变成有机物的化学能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C错误。D.碳的循环是以二氧化碳和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循环的,在自然界中碳循环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D正确。故选:C。【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食物链的组成、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特点、碳循环的过程以及正确识图。10、D【解析】
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据此作答.【详解】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如四川的卧龙、王朗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大熊猫(金丝猴,藏雪鸡,牛羚,白唇鹿,珙桐,水青树,连香树)等生物的。故选D。11、C【解析】
本题考查呼吸作用进行的条件、呼气和吸气时的气压变化、种子的萌发和植物体的营养物质的变化、肾小管内的尿液成分变化。【详解】A.光合作用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可进行,所以ce段不但表示进行光合作用,也表示呼吸作用,只是光合作用强一些,故A错误;B.吸气时,肺内的气压低于大气压,呼气时,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所以乙图中AB段表示呼气,BC表示吸气,故B错误;C.种子萌发时,将储藏在子叶或胚乳内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所以种子萌发时,有机物的含量逐渐减少,幼苗长成植物体后,通过光合作用制作有机物,所以有机物的含量又逐步增加,并且达到一定程度后,不再增加,故C正确;D.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这样从肾静脉中流出的血液尿素的含量就大大减少了,所以尿素在肾小管中随着水被大量的吸收,含量逐渐的升高,最终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呼吸作用进行的条件、呼气和吸气时的气压变化、种子的萌发和植物体的营养物质的变化、肾小管内的尿液成分变化。12、B【解析】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如下图:内分泌腺位置功能激素分泌异常症垂体位于大脑的下部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等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成年人的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肢端肥大症.甲状腺位于颈前部,喉和气管的两侧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就分泌过多会患甲亢;幼年时甲状腺功能不足会患患呆小症;缺碘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胰岛散布于胰腺中分泌胰岛素等胰岛素分泌不足时会患糖尿病【详解】武大郎身材虽然矮小,但智力发育正常,据此推断,应是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生长迟缓,身材矮小的,被称为侏儒症。B正确。【点睛】掌握各种生长激素的作用,功能异常时的症状。13、C【解析】
生殖过程中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有性生殖是指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由图可知:①是组织培养,②是嫁接,③是扦插。【详解】③是扦插,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故A正确;①组织培养、②嫁接、③扦插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都属于无性生殖,故B正确;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是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的范畴。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但是不能培育植物新品种,故C错误;嫁接是营养繁殖,属于无性生殖,故D正确。故选C。【点睛】生殖过程中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根本区别。14、C【解析】观察时发现物像模糊,应用细准焦螺旋调节,A错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观察时选用16×目镜、10×物镜,则物像的放大倍数是16×10=160倍,B错误;使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因此观察时视野过亮,则应换用平面镜或选用小光圈,C正确;显微镜成倒立的像,视野中发现红细胞从左往右流动,则实际上红细胞从右往左流动,D错误。15、C【解析】
一朵完全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是花的主要部分。【详解】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雄蕊中有花药,花药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后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穿过雌蕊的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这时花粉管的顶端破裂放出两个精子,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另一个与极核细胞融合形成受精极核。受精完成后,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可见一朵桃花中与有性生殖有关的结构是雌蕊和雄蕊,C正确。【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花的结构和各结构的功能。16、D【解析】
不同的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在人体内的含量极少,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不同,不同的激素具有不同的作用,分泌异常时会出现不同的症状。【详解】激素在人体内必须维持在适当的水平,或多或少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如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易得侏儒症;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得巨人症;成年后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得肢端肥大症。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得呆小症;成年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易得甲亢;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饮食中缺碘易得甲状腺增生肿大,也叫大脖子病,D正确。【点睛】关于激素的作用是考查的重点,可通过列表的形式对比掌握。17、B【解析】此题考查细胞分裂的过程,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18、B【解析】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白细胞有多种,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数量少,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有5000--10000个。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有些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伤的部位,吞噬病菌,同时,伤口周围出现红肿现象叫发炎。【详解】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时,血液内白细胞的总数会发生变化,数量会增加,这是为了有更多的白细胞去吞噬病菌。此时应口服或输入一些抗生素等消炎药来治疗;该同学验血后发现白细胞数目升高,说明他体内发生了炎症,需要用消炎药治疗。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白细胞的功能:防御和保护的功能。19、B【解析】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详解】A、由表内步骤1可知,发现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搬食物,心想蚂蚁爱吃哪些食物这是探究过程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故A不符合题意。B、由步骤2可知,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推测蚂蚁喜欢吃甜食是探究过程中的作出假设,故B符合题意。C、由步骤3可知,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放进蚂蚁进行探究,这是设计探究的方案,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故C不符合题意。D、由步骤4可知,通过几次反复实验,得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这是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探究蚂蚁的行为,中等题,属于理解层次。20、B【解析】
叶绿体是能量转换器,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详解】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气。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B正确。【点睛】叶绿体主要存在于植物的叶肉细胞中。21、D【解析】
此题考查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据此答题。【详解】鱼适于在水中生活的特点:①鱼的体形成梭形,体表有粘滑的感觉,可以减少水的阻力;②体表有鳞片具有保护作用;③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④用鳍游泳等;⑤鱼体内有侧线可以感知水流,测定方向为鱼的感觉器官,而鱼的背部有脊柱与水中生活不相适应。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22、C【解析】细胞壁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A错误;
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B错误;
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樱桃吃起来酸甜可口,这些酸甜物质主要存在于樱桃细胞的液泡里,C正确;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D错误。23、C【解析】试题分析: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如水稻的体细胞中含有染色体12对,则水稻精子中染色体数目是12条。考点:生殖过程染色体的变化。点评:此题为基础题,掌握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分裂成体细胞时染色体复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分裂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减半,注意不可混淆。24、B【解析】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详解】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③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具有双螺旋结构即图中①,①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基因,一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当染色体异常时会引起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从而使人患遗传病;图中①为DNA.,②为蛋白质。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染色体、基因、DNA三者之间的关系。25、D【解析】
一朵花包括花柄、花托、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等结构,其中雄蕊由花药、花丝组成;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组成,雌蕊和雄蕊是花的主要结构。【详解】A、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因为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故A正确。B、开花后一般要经过传粉和受精才能结果,故B正确。C、子房的发育情况是:可见,果实中含有的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所以种子的数目取决于子房中胚珠的数目。即果实里有许多种子,说明子房里有许多个胚珠。故C正确;D、花生的外壳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成,故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开花和结果的过程。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花各部分的结构及功能。26、A【解析】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详解】B、C、D中,青蛙、杂草、田鼠,都是生物,是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A是水分对生物的影响,水分属于非生物因素。故选A。27、B【解析】试题分析: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体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土壤中的水以及溶解于水中的无机盐进入植物体内的过程叫做吸收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考点:此题考查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呼吸作用、吸收作用的概念.28、A【解析】
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等。【详解】蟒蛇、鲤鱼、蝙蝠体内都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故A符合题意;河蚌、蝗虫体内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鳄鱼属于脊椎动物,故B不符合题意;企鹅、蟾蜍属于脊椎动物、蝗虫属于无脊椎动物,故C不符合题意;蜗牛属于无脊椎动物、乌龟和孔雀属于脊椎动物,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考点考查了对动物分类的认识,需重点掌握知识,是考试的热点。题型多样,注意灵活解答。29、C【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细胞的分裂的基本过程,比较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的异同,据此解答。【详解】在细胞分裂的过程是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经过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核中,使新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与亲代细胞保持一致,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有各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综上所述,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重要区别是否有新的细胞壁形成,C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细胞分裂过程的理解,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属于基础题。30、D【解析】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详解】蜥蜴属于爬行动物,生活在陆地上,皮肤干燥又粗糙,体表有角质的细鳞,能够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并保护身体。故选:D。【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爬行动物的特点。31、A【解析】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缺乏能遗传的有利变异。这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有许多物种只存活了相当短暂的时代就逐渐灭亡了,原因是没有产生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在自然选择过程中被淘汰。32、C【解析】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不易分解和排出,随着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积累。【详解】A.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田鼠、青蛙、蛇和鹰等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所以要想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还缺少的是分解者,A正确。
B.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鹰在食物链的末端营养级别最高,则体内的有毒物质的含量最高,B正确。
C.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两部分,此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和分解者一起只是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还缺少非生物部分,C错误。
D.图中食物链有:植物→昆虫→食虫鸟→鹰,植物→昆虫→食虫鸟→蛇→鹰,植物→昆虫→青蛙→蛇→鹰,植物→田鼠→蛇→鹰,植物→田鼠→鹰,包含蛇的食物链共3条,D正确。
故选:C。【点睛】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概念、生物富集等知识是解题的关键。33、C【解析】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详解】不能卷舌为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aa控制;一对能卷舌的夫妇生出了不能卷舌的女儿,说明这对夫妇控制能否卷舌的基因组成是Aa,因为不能卷舌的女儿的基因组成是aa,而这对基因由夫妇双方各提供一个,如图所示:
由该对基因的遗传图解可知,这对夫妇生出能卷舌孩子的几率是75%。【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做出遗传图解对解答该题很有帮助。34、D【解析】
(1)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2)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3)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4)体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详解】A.若b表示小肠,经过小肠后的血液含氧量减少,养料增多,A正确。B.肾小球的一端连着入球小动脉,另一端是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因此b结构可能是肾小球,B正确。C.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所以,心脏中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房→心室→动脉。所以若A为上腔静脉,c为肺动脉,则b为心脏,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C正确。D.若b为肺泡处细胞毛细血管网,a为肺动脉,流动的是静脉血,c为肺静脉,流动的是动脉血,D错误。【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血液循环路线。35、C【解析】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有细胞,例如:病毒。【详解】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也就是说动物、植物、细菌、真菌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唯独病毒的结构简单,只有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的,没有细胞结构。上述选项中,海马属于鱼类是动物、香菇属于真菌,都有细胞结构;烟草花叶病毒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点睛】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只有病毒,要重点记住。36、器官胆汁病毒无细胞结构抗体细胞膜【解析】
细胞是除病毒以外,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系统是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的。解答即可。【详解】(1)肝脏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器官。(2)肝脏分泌胆汁储藏在胆囊中,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可以乳化脂肪,将大的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加大了脂肪与消化液的接触面积,有利于人体对脂肪的消化。(3)乙肝病毒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病毒无细胞结构。(4)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给某人注射乙肝疫苗,若该疫苗有效,则在其血液中可检测到抗体。(5)细胞膜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当肝实质细胞的细胞膜被破坏,血液中谷丙转氨酶含量升高。【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动物体的结构层次、肝脏的结构和功能、抗体等知识。37、病原体抗原特异性免疫保护易感人群新冠病毒(COVID-19)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动脉近心端【解析】
(1)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2)动脉出血应该在近心端进行压迫止血,静脉出血应该在近心端进行压迫止血;出现意外、危机时,我们要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3)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详解】(1)疫苗是将病原体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生物制剂。疫苗相当于抗原,接种到人体后,会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这种免疫只针对某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进行预防接种的目的是提高人们对某种传染病的抵抗力,在传染病的预防上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2)(3)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引起新冠肺炎的新冠病毒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它属于病原体。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分别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因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84喷洒消毒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4)外伤出血,包括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其中动脉是将心脏的血液流向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压力大,血流速度快,血液呈鲜红色,从伤口喷出或随心跳一股一股地涌出,出血时应该在近心端止血。【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38、胚乳导管蒸腾嫁接传粉【解析】
(1)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水稻为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胚乳内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2)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详解】(1)水稻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贮存在胚乳中,能为人类提供食物和能量。(2)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3)其中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中,可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4)常见的植物无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和组织培养,无性繁殖没有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无性生殖的优点是:繁殖速度快,后代性状较为一致,所以利于保持植物的优良性状,王大爷引进黄花梨,应采取嫁接的繁殖方式。(5)在种植瓜果的大棚周围放养蜜蜂可以有效地提高产量,原因是蜜蜂帮助果树进行传粉,增加产量。【点睛】解答此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销售话术与沟通技巧训练培训
- 2024年设备监理师考试题库附答案【轻巧夺冠】
- 跨学科合作教学的实践探索计划
- 旅游行业前台员工工作心得
- 钢铁冶炼工艺创新
- 2024年设备监理师考试题库及答案(必刷)
- 2024年美术教案经典
- 分包采购合作协议(2篇)
- 2024年联通智家工程师(初级)认证理论备考试题库(附答案)
- 通关03 世界史选择题专练(原卷版)
- GB/T 5130-1997电气用热固性树脂工业硬质层压板试验方法
- FZ/T 01041-2014绒毛织物绒毛长度和绒毛高度的测定
- 《经济学导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农田水利渠道灌溉与排水课件
-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 九年级上册 3.43 简单机械之机械效率 同步练习
- 六棱块护坡施工方案
- 机械制图课件(完整版)
-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文本细读
- 《行政组织学小抄》word版
- 日立多联机系统调试培训教材
- (完整版)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词汇必备(免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