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东日照明望台中学中考历史押题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山东日照明望台中学中考历史押题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山东日照明望台中学中考历史押题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山东日照明望台中学中考历史押题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山东日照明望台中学中考历史押题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山东日照明望台中学中考历史押题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应出自()A.齐桓公改革 B.商鞅变法 C.北魏孝文帝 D.戊戌变法2.比较20世纪前半个世纪的两场世界大战,可发现其有很多相似之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德国都是战败国,付出很大代价②中国都是战胜国,均提高了国际地位③都给参战各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④客观上都推动科技的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明朝中后期,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这些作品,有的描绘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有的宣扬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也有的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这段材料表明世情小说勃兴与下列哪一现象密切相关?()A.民族矛盾尖锐 B.皇权高度膨胀C.工商业市镇繁荣 D.近代科学传入4.下表反映了英国不同时期从殖民地输入大不列颠的原棉产量情况。其输入产量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时间1771年1789年1802年数量476万吨3257万吨6050万吨A.英国先后打败西班牙与荷兰B.蒸汽机车加强了世界联系C.机器生产刺激了对原料的需求D.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5.“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了灯。”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化B.公社的取消及乡镇政府设置的变化C.农业合作化向纵深方向发展D.农村土地经营及分配权的变化6.下表反映了1880﹣1920年世界石油年产量的变化。对这一变化的出现产生了直接影响的是年份1880190019101920产量0.040.210.460.94A.蒸汽机的改良B.火车的诞生C.内燃机的应用D.电灯的发明7.《亮剑》中的李云龙有句台词:“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它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能有力地证明这一台词的战役是A.黄海海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淮海战役8.刘细君嫁给乌孙国王,成为“万里和亲第一人”。这件事发生在A.汉武帝时期B.唐太宗时期C.元世祖时期D.明太祖时期9.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教育的普及所产生的影响有①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②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③促进了社会发展A.①②③B.①③C.①②D.②③10.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的主张是()①“仁者爱人”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③“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④“贵贱有序”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1.下面是某同学学完世界古代史之后制作的有关欧洲国家演变的思维导图,下列选项中序号对应的国家或王朝正确的是A.①拜占庭帝国②查理曼帝国③德意志B.①拜占庭帝国②波斯帝国③英格兰C.①亚历山大帝国②阿拉伯帝国③荷兰D.①阿拉伯帝国②德意志帝国③俄罗斯帝国12.新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针对这一现状我国实行的基本国策是A.实行高度自治B.民族区域自治C.坚持民族平等D.加强民族团结13.“百代都行秦制”体现了秦朝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关于秦的建设,说法错误的是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开创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多民族国家的巩固B.县制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C.书同文对中国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D.车同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4.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困难,但是也出现过迅速发展的“短暂的春天”。“短暂的春天”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侵略B.状元实业家的激励C.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势力被清除D.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15.李宗仁在回忆中说道:“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以来的第一快事”。“抗战以来的第一快事”指的是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C.长沙会战D.淞沪会战16.日本新版历史教科书把日本在20世纪对亚洲国家的侵略美化为“把亚洲人从欧美统治下解放出来。”以下侵华史实中,能使这一谎言不攻自破的有()①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制造旅顺屠杀②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③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④制造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7.从作用和影响的角度可以阐释“工业城市之母”这一说法,与之相对应的发明创造是()A.珍妮纺纱机 B.蒸汽机 C.轮船 D.火车18.从“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地区”、“奴隶大量逃亡和起义”这些关键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A.希腊文明的繁荣 B.罗马共和国的辛酸C.两河流域古老文明的兴起 D.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19.小明同学在暑假参观了“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请问他在参观中能看到哪些重要内容?①金田起义②火攻紫竹林租界③永安建制④廊坊阻击战⑤天京事变A.①②③B.①③⑤C.①④⑤D.①③④20.下图反映了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它们发展的共同因素是A.“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B.美国对华政策的改变C.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D.改革开放的成就21.“经济特区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外资企业不但为中国政府提供了大量税收,还为中国引入先进生产管理技术。”这段话概述了经济特区A.建立的目的 B.发展的过程 C.发挥的作用 D.建立的原因22.某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A.完全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B.客观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23.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在政治建设方面将继续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在中国秦朝时期,负责监察工作的官员是()A.御史大夫 B.纪检委 C.锦衣卫 D.丞相24.作家莫言获诺贝尔奖的小说《蛙》有以下的描写:“1962年秋季,高密东北三万亩地瓜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跟我们闹了三年别扭、几乎颗粒无收的土地,又恢复了它宽厚仁慈、慷慨奉献的本性。那年的地瓜,平均亩产超过了万斤。”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B.三大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大跃进运动使粮食产量极大提高D.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改革往往是时代的诉求,是历史的选择。(1)废除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是________改革。(2)19世纪60年代的日本在政治上通过________来加强中央集权。(3)立足苏俄国情,承认自由贸易、允许发展资本主义的是________政策。(4)________领导美国人民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资本主义新模式。26.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革命历程,请根据提示写出下列相应的历史事件。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战役名称)27.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1937年12月,日本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这一历史事件是________。打破各大洲相对孤立的状态,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事件是________。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________。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阅读材料,辨析作答。材料20世纪50年代,中国将自己确定为苏联的一个盟友。然后,在中苏分裂后,中国把自己看作是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第三世界的领袖,结果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而获利甚少。在尼克松政府做出政策调整后,中国开始寻求在两个超级大国的均势游戏中充当第三方。70年代当美国似乎微弱之时,与美国结成了联盟……。它确立了两个目标:成为中华文化的倡导者,即吸引其他所有华人社会的文明核心国家以及恢复他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根据材料指出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你是否同意材料中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评价,并简要说明理由。29.(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时间事件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实施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85年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材料二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积极发展社会民主政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请从材料一中任意选取三个有关联的历史事件,通过设计示意图的形式将其关系展示出来,并说明设计理由。据材料二,概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了哪些成就?综上所述,你能从中得到哪些认识。30.(7分)科技引领时代发展潮流,科技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科技发展折射出社会前进的步伐,并在人类文明中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朝以前,世界上的重要发明和重大科学成就大约300项,其中中国大约175项,占总数的58%以上。明朝中后期涌现出一些在传统科技领成取得一定突破的科学巨匠,但这一黄金时期稍纵即逝,入清之后便不再有任何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甚至晚明已经取得的成果也被弃置遗忘。——摘编自岳麓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文化发展历程》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明朝以前中国领先于世界的科技发明一例,并说出导致明清时期落后的思想文化因素。材料二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等物理学成就,总结了他的力学体系。这一体系构成了近代力学体系的基础,从而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依据材料二,指出牛顿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并说明为英国哪一事件的进行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材料三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据材料三指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一项成就。材料四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但是科技发展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科技的高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全球性问题的挑战?综上所述,谈谈你对科技革命的认识。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C【解析】

孝文帝改革规定禁鲜卑语,说汉话,促进了民族的融合,C正确;齐桓公改革和商鞅变法主要是富国强兵为主,未涉及语言改革,AB排除;戊戌变法主要是为了救亡图存,未涉及语言变革,D排除。故选C。2、C【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一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却在巴黎和会上受到战败国的待遇,山东主权转交日本,引发五四运动,一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没有提高;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所以说中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符合题意,均提高了国际地位不正确,故②错误。德国两次战争中都失败,现代战争破坏性巨大,一战坦克、潜艇的发展,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故①③④正确。故选C。【点睛】一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但国际地位没有提高。此题也可用排除法,排除含有②的选项。3、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商业的繁荣、城市生活更加丰富,为了适应市井生活需要。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起来,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C。4、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后半期,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纺纱机,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机器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到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生产规模变得更大,对原料的需求量自然也变得更大,C符合题干;在17世纪以后英国先后打败了西班牙、荷兰,A与题干无关;材料中没有体现世界联系加强,B错误;工业革命是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但完成的时间是在19世纪40年代,故D项不符合题意;本题选C。5、D【解析】依据题干“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了灯。”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生产方式、产品分配方式;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故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农村土地经营及分配权的变化。D项符合题意;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是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土地所有制没有变化,仍然是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A项不合题意;1983年,为了配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在农村行政管理上取消公社改设乡镇,B项不合题意;农业合作化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三大改造,1958年人民公社化取代了农业合作化。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6、C【解析】

根据题干中“1880—1920年世界石油年产量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1880年——1920年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19世纪80年代内燃机发明问世,内燃机是使用液体燃料在气缸内燃烧,石油是内燃机的重要能源,随着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石油开采量的显著上升,C符合题意;蒸汽机的改良主要使用的是煤炭为原料,与题干中石油产量的变化无关,排除A;火车是以煤炭为原料,与题干中石油产量的变化无关,排除B;电灯主要依靠的是电力为能源,并不是石油为能源,与题干中石油产量的变化无直接的关系,排除D。故选C。7、C【解析】

据“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它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能有力地证明这一台词的战役是百团大战。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等指挥下,先后共出动100多个团约20万人,在华北2000多千米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史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C符合题意;黄海海战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时期,与“八路军”无关,A不符合题意;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领导的,B不符合题意;淮海战役发生在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与日本无关,D不符合题意。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点睛】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灵活掌握抗日战争中的重大事件以及意义。8、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钦命刘细君为公主,和亲乌孙国王,被称为“万里和亲第一人”。故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9、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教育。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综上所述①③符合题意。故选B。10、A【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是孔子,思想核心是仁与礼,强调个人德行与修养的提升。“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孔子的主张,故A.①②③符合题意;“贵贱有序”强调了尊卑贵贱的社会等级秩序,与题干无关,故含有④的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是解题的关键,“贵贱有序”强调了尊卑贵贱的社会等级秩序,故排除含有④的BCD。11、A【解析】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东罗马定都君士坦丁堡(旧名拜占庭),故称“拜占庭帝国”,故①为拜占庭帝国。843年,根据《凡尔登和约》,查理曼帝国分裂为三部分:莱茵河以东地区称东法兰克王国;斯海尔德河、默兹河以西地区称西法兰克王国;中法兰克王国北起北海,循莱茵河而南,包括罗讷河,直到中部意大利,仍承袭罗马皇帝称号。大体奠定了德意志第一帝国、法兰西王国、意大利王国三国的雏形。故②为查理曼帝国,③为德意志,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2、B【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就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项符合题意;港澳台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A项不合题意;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是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CD两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13、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故关于秦的建设,说法错误的是县制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B符合题意,ACD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4、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春天”。故A正确。B项是甲午战后出现的,故排除B项。辛亥革命后,打击了封建势力,没有铲除帝国主义势力,故排除C项。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阻碍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故排除D项。故选A。15、A【解析】

根据“李宗仁”、“抗战以来的第一快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日军进攻战略要地徐州,在李宗仁指挥下,双方在台儿庄地区展开激战,结果中国军队大败日军,消灭日军一万多人,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点睛】本题要把李宗仁所说的“抗战以来的第一快事”要跟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胜利进行区分,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山西平型关歼敌1000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胜利;粉碎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和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16、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挑起甲午战争,制造旅顺大屠杀是在19世纪末,①不符合题意。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全部沦陷。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七七事变,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1937年12月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屠杀中国居民达30万人。所以②③④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17、B【解析】

B.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蒸汽机,推动机器的普及,使得工厂的建立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因此改良蒸汽机被称为“工业城市之母”,故B项正确。A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不符合题意,应排除。C、D两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交通领域的发明成就,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8、B【解析】试题分析: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罗马与地中海西部的迦太基进行了三次布匿战争,夺取地中海的霸权。公元前1世纪,罗马发生了奴隶起义,出现了社会危机,共和制再也无力统治,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不久被元老贵族刺杀。公元前27年,屋大维夺取政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罗马进入帝国时期.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西方文明之源19、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851年到1864年,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时间范围。其中,有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事变等事件,故①③⑤符合题意。火攻紫竹林租界、廊坊阻击战是义和团运动中的事件,故②④不符合题意。故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此题可用排除法,有②④的选项均不对。20、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旧中国的贫穷落后,中国外交呈现出软弱性、妥协性,是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外交。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重大成就。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故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21、C【解析】

根据“经济特区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国的投资,外资企业不但为中国政府提供大量税收,还为中国引入先进生产管理技术”可知,说明经济特区建立后发挥了重要作用。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22、C【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由此判断这一制度与斯大林模式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模式实现了苏联的工业化,使苏联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也很突出,它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了国民经济的严重失调。它的发展模式属于粗放型经济,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因此该学者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选项C符合题意;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还没有走上工业化的大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十月革命后的苏俄时期;赫鲁晓夫改革与题干内容不符;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3、A【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同时设立九卿制辅助丞相。其中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24、D【解析】

依据题干关键词“1962年秋季、高密东北三万亩地瓜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1958年成为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破坏了我国的生产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给党和国家造成建国以来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1961年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故D符合题意;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三大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与题干无关,故AB不合题意;大跃进运动使粮食产量极大提高表述错误,故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1861年农奴制废藩置县新经济罗斯福【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促进了社会上各个方面出现了新气象,推动了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宁在调查后认为,只有立足俄国国情,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应付日益严重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宣布实施新政,采取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26、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或答中共一大)南昌起义(或答八一南昌起义)井冈山会谈纪要(或答双十协定)渡江战役【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革命,于1927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人民军队的开始。(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认真分析中国的形势,当机立断,向农村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道路的开始。(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8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经过40多天的艰苦谈判,10月10日,国民党被迫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使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5)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在长江北岸严阵以待的百万雄师,从西起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500多千米的战线上,分三路强渡长江。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顷刻间土崩瓦解。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故(1)中共一大(2)南昌起义(3)井冈山(4)会谈纪要(5)渡江战役27、南京大屠杀新航路的开辟萨拉热窝事件【解析】

(1)根据课本所学可知,1937年2月,日军攻陷中国首都南京,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在日军占领南京后的六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世界各地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从整个世界来看,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世界文明的交流开始由分散到整体、由区域到全球的演变。(3)根据课本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17岁青年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刺杀奥匈帝国皇太子夫妇,这一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中苏关系破裂;美国在美苏冷战中处于守势。(2)不同意,中国的外交政策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言之有理即可)【解析】

(1)根据“在中苏分裂后,中国把自己看作是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第三世界的领袖,结果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而获利甚少。”“70年代当美国似乎微弱之时,与美国结成了联盟”可知,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是中苏关系破裂;美国在美苏冷战中处于守势。(2)根据“成为中华文化的倡导者,即吸引其他所有华人社会的文明核心国家以及恢复他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等信息,我不同意材料中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评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外交政策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29、(1)示意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土地改革完成→“一五”计划的实施;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的土地改革,既巩固了新政权,又为”一五计划”的实施准备了条件。(2)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民主法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提出了当今社会的主要矛盾。(3)只有始终不渝的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才能最终取得成功。【解析】

(1)根据所学可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人民翻身当家作了主人。但是,广大农民无地或少地,只有让他们拥有土地,才能完成新民主主义的遗留任务,才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于是从1950年到1952年,完成了土地改革。这次土地改革,实行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制度。农民得到了土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由于我国是落后的农业国,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时行工业化。于是,在土地改革完成的基础上,1953年到1957年,我国执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建设重工业。到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土地改革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根据所学可知:新时代中国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