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1体制声腔_第1页
传奇1体制声腔_第2页
传奇1体制声腔_第3页
传奇1体制声腔_第4页
传奇1体制声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传奇的体制特点二、四大声腔魏、梁昆腔两丰碑

三、梁辰鱼与《浣纱记》

第三节明代传奇中国戏曲史。

从明初到清乾隆初,第二个黄金时代。创作表演前所未有的高度

1800—2800部430人。

南曲多声腔传奇《张协状元》《琵琶记》昆曲传奇主流《浣纱记》

传奇。

一、传奇的体制特点。

1、分出表目组织庞大二、三十出——四、五十出内容丰富、戏剧冲突复杂、刻画人物细腻。穿插文戏、武剧、笑剧,唱念做各种艺术手段都有所发挥。简短的杂剧无法比拟。

2、“家门大意”与下场诗

第一出由副末先唱“上场曲”,这支曲可能与剧情有关,也可能无关。然后与幕后人进行一番简短对话。接着唱第二支曲子,内容一定是概括戏曲的情节始末,此即“家门大义”,意在一开始就使观众弄清该戏的内容梗概。

下场诗

戏文题目演化的产物.。

3、“生旦家门”

第二、三出由生、旦分别上场作自我介绍。其它角色则在剧中随时登场,剧情展开,采用双线交错的方式进行,即男女主角的戏错开演出。

《宝剑记》林冲和张贞娘生旦故事交错进行。

4、南北合流的音乐特点

北曲急促,南曲婉转。传奇以南曲为基础杂入北曲,可以用来表现不同性格人物的不同的心理,充分发挥了南北曲各自的声情优势。与南戏相比,传奇则更讲究规整的声律音韵。

练习传奇与杂剧区别。

二、四大声腔:

弋阳腔起自民间,形成于弋阳一带,流传很广,华东、华南、华中、西南、北京,风格粗犷豪放。海盐腔余姚腔。

昆山腔

民间清唱散曲的声腔,未和戏曲结缘。嘉、隆年间魏良辅改革,创造出一种清柔婉折、流丽悠远的水磨调,“不比戏场借锣鼓之势,全要闲雅整肃,清俊温润”。

苏州一带唱曲活动如火如荼通国若狂。民谚《十清诳》:“九清诳,不知腔板再学魏良辅唱”李渔《虎丘千人石上听曲》

“一赞一回好,一字一声血,几令善歌人,唱杀虎丘月.”。

1、昆曲形成于元末顾坚、杨维祯

2、嘉隆间戏曲音乐家魏良辅考校宫调、板眼、平仄、过腔接字等,唱曲脱颖而出。

3、解决了管弦融合的乐队伴奏问题,优美悦耳,富于表现力。(箫管、弦索、鼓板)

第一步变革.

4、梁辰鱼依昆山新声创作《浣沙记》,完成了又一次重要变革,使昆山腔从清唱曲一跃而为戏曲声腔,走上舞台.第二步变革.

《浣纱记》四十五出。

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弋阳腔“其节以鼓,其调谊”。

《金瓶梅》:海盐腔——锣、鼓、板余姚腔:锣鼓伴奏

昆山腔:正德前锣鼓后笛管伴奏弦索管乐伴奏

“锦袄上著蓑衣”;“僧衣儒帽道人鞋”。

徐渭《南词叙录》:“今昆山以笛管、笙、琵按节而唱南曲者,字虽不应,颇相谐和,殊为可听,亦吴俗敏妙之事。”

李斗《扬州画舫录》昆剧传统文场乐器有:笛雌雄各一支,笙,唢呐大小各一支,号筒,哑叭(管),曲弦.此後又增益有:长尖(军唢呐),提琴,琵琶,阮,月琴,共十一种.

——昆曲集中了南曲的清柔婉折,保存了部分北曲激昂慷慨的声腔。“颇相谐和,殊为可听”体制完备,百戏之师,入主宫廷,雄踞曲坛榜首300年。

2001年5月18日获世界文化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称号,成为全人类共有的财富。。

副末“试问幕后子弟,今日搬演谁家故事,那本传奇”,幕后有人回答了,“原来如此,请听我道几句家门,便见戏文大义”。《牡丹亭》第一出标目《宝剑记》五十二出。

李开先与宝剑记

《宝剑记》第三十七出。

《鸣凤记》四十一出。

《鸣凤记》四十一出。

徐渭《南词叙录》:今唱家称弋阳腔,则出于江西,两京、湖南、闵、广用之;称余姚腔者,出于会稽,常、润、池、太、扬、徐用之;称海盐腔者,嘉、湖、温、台用之。唯昆山腔止行于吴中,流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听之最足荡人。

明沈宠绥《度曲须知》:

“嘉、隆间有豫章魏良辅者,流寓娄东鹿城之间(太仓昆山),……尽洗乖音,别开堂奥……声则平上去入之婉协,字则头、腹、尾音之毕匀。功深镕琢,气无烟火,启口轻圆,收音纯细”。

小结一、传奇体制特点分出标目“家门大意”下场诗“生旦家门”南北合流的音乐

南戏

传奇二、四大声腔弋阳腔海盐腔余姚腔昆山腔清唱舞台戏剧

【蝶恋花】〔末上〕忙处抛人闲处住。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汉宫春】杜宝黄堂,生丽娘小姐,爱踏春阳。感梦书生折柳,竟为情伤。写真留记,葬梅花道院凄凉。三年上,有梦梅柳子,于此赴高唐。果尔回生定配。赴临安取试,寇起淮扬。正把杜公围困,小姐惊惶。教柳郎行探,反遭疑激恼平章。风流况,施行正苦,报中状元郎。

杜丽娘梦写丹青记。陈教授说下梨花枪。柳秀才偷载回生女。杜平章刁打状元郎。

讨论题1、魏、梁改革昆腔的过程对我们有何启示?(艺术创新)2、展示传奇、杂剧体制区别一览表。3、浣纱记艺术成就归纳。。

牡丹亭

作者题词

第一出标目

第二出言怀

第三出训女

第四出腐叹

第五出延师

第六出怅眺

第七出闺塾

第八出劝农

第九出肃苑

第十出惊梦

十一出慈戒

十二出寻梦

……第五十四出闻喜

第五十五出圆驾。

戏曲音乐家魏良辅杂剧体制四折一楔子

一人主唱一宫到底

僧尼共犯

冯惟敏题目泼僧尼知而故犯正名乔打断情法昭然第一折第二折第三折第四折中山狼

关中对山康海编西湖林宗沈泰评第一折第二折第三折第四折题目东郭先生误救中山狼,

正名杖藜老子智杀负心兽。南戏体制副末开场正戏不标出出数不限

三、梁辰鱼《浣纱记》

成剧时间约在隆庆、万历之交。原名《吴越春秋》,以范蠡、西施的爱情悲剧为线索,展开吴越争王定霸的历史场景,引发了苍凉沉重的王朝兴亡之感.

朱权《卓文君私奔相如》沈璟《博笑记》朱有燉《香囊怨》高濂《玉簪记》朱有燉《黑旋风仗义疏财》徐霖《绣襦记》王九思《杜甫游春》周朝俊《红梅记》康海《中山狼》孟称舜《娇红记》徐渭《狂鼓史》李渔《风筝误》孟称舜《桃花人面》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冯惟敏《僧尼共犯》

第三折[正宫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叨叨令][脱布衫][快活三][二煞][一煞][尾煞]等9曲第二十出山门

[点绛唇][混江龙][鹊踏枝]

[油葫芦]

[寄生草][步步娇][皂罗袍][粉蝶儿][南扑灯蛾]「醉扶归]魏良辅《曲律十八条》

见明周之标《吴歙萃雅》

明许宇《词林逸响》

程炳达《中国历代曲论释评》

民族出版社2000版100页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版130页“盖传奇之名,至明凡四变矣”。唐人小说、宋诸宫调、元杂剧、明代篇幅长之戏曲《吴梅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

1、梁辰鱼(1519--1591)字伯龙,号少白。江苏昆山人。以例贡为太学生。出身望族,不肯就诸生试,放荡不羁,喜音乐,通音律,经常设宴度曲。魏良辅在昆山腔基础上,创立了水磨调,梁辰鱼即以此谱曲,作有传奇《浣纱记》,对明、清昆曲的创立,作出了历史贡献。

2、家门

〔末上,向内科〕:“借问后房子弟,今日搬演谁家故事,哪本传奇?”〔内应科〕:“今日搬演一本范蠡谋王图霸,句践复越亡吴,伍胥扬灵东海,西子扁舟五湖。”

尽道梁郎识见无,反编句践破姑苏;大明今日归一统,安问当年越与吴!

3、《浣纱记》的创作意图,通过“问当年越与吴”来呵醒昏迷的统治者,写的是春秋时期的事,但字里行间投下的是现实社会的影子。艺术成就昆腔剧种的奠基之作

里程碑一缕纱牵起离合之情传达兴亡之感

结构宏大内涵复杂以范蠡西施的爱情串演吴越争霸的历史,一条明线,一条暗线,相辅相成,一部吴越兴亡史,十多年的激烈争斗,五、六个国家的复杂关系容纳在一个剧中,在表现吴越争霸这条主线的过程中,剧情跌荡起伏,一浪推一浪,清晰地展示了越国是如何由弱而强,吴国又是怎样由盛而亡,层次分明。

《浣纱记》演出后“梁伯龙……为一时词家所宗,艳歌清引,传播戚里间。白金文倚,异香名马,奇技淫巧之赠,络绎于道。歌儿舞女,不见伯龙,自以为不祥也……

(《蜗亭杂订》)“吴阊白面冶游儿争唱梁郎雪艳词”(王世贞)

四、三大传奇王世贞《鸣凤记》,写嘉靖年间夏言、杨继盛等忠臣义士与严嵩及其党羽殊死斗争的当朝实事。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部以重大时事入戏,比较严格按照真人真事叙写的剧作。

略早的《宝剑记》主述林冲夜奔故事。“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按龙泉血泪洒征袍,恨天涯一身流落”;“专心投水浒,回首望天朝”.---功名未就,壮志难酬。。

三大传奇以传奇故事、历史故事、现实故事不同角度,反映明中叶权奸当道的政治现实.剧中人物的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相结合,增强了传奇创作的社会意义。从此,关注社会人生、家国命运的现实主义戏曲创作成为主流。

吴江派与临川派吴江人沈璟,其戏曲理论有“合律依腔”、“僻好本色”。直接跟从的友人门徒,吕天成、王骥德、冯梦龙等不下十多人,形成了声势强盛的吴江派。

临川汤显祖,戏曲理论主张率性而行,打破陈规旧套,不受形式格律的限制;倡导“合情而言性”,思想自由。

沈汤之争的焦点是戏曲中文辞和音律谁服从谁。吴江派与临川派

王骥德《曲律》:“临川之于吴江,故自冰炭。吴江守法,斤斤三尺,不欲令一字乖律,而毫锋殊拙;临川尚趣,直是横行,组织之工,几与天孙争巧,而屈曲聱牙,多令歌者咋舌。吴江尝谓‘宁协律而不工,读之不成句,而讴之始协,是为曲中之工巧。’曾为临川改易《还魂》字句之不协者,吕吏部玉绳以致临川,临川不怿,复书吏部曰:‘彼恶知曲意哉!余意所至,不妨拗折天下人嗓子。’其志趣不同如此!”。

李开先与宝剑记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十四:“传奇家曲﹐别本弋阳子弟可以改调歌之﹐惟《浣纱》不能﹐固是词家老手。”吕天成《曲品》“罗织富丽﹐局面甚大”徐復祚《曲论》)“关目散缓”,过於重视文辞音律而忽视戏剧冲突的设计和安排﹐宾白中骈偶语过多﹐这些缺点对後世传奇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清代中叶以来﹐《浣纱记》中的许多单出﹐发展成了崑剧舞台上经常上演的折子戏﹐《回营》﹑《转马》﹑《打围》﹑《进施》﹑《寄子》﹑《採莲》﹑《泛湖》等。现存《浣纱记》较早的版本﹐是明代万历年间金陵富春堂本﹑金陵文林阁本和崇祯年间怡云阁本。

(生白)啊哈!(唱点绛唇)数尽更筹,听残银漏。逃秦寇,哎好,好叫俺有国难投。那搭儿相求救?(白)欲送登高千里目,愁云低锁浔阳路。鱼书不至雁无凭,几番欲作悲秋赋。回首西山日又斜,天涯孤客真难度。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夜奔(唱新水令)按龙泉血泪洒征袍,恨天涯一身流落。专心投水浒,回首望天朝。急走忙逃,顾不得忠和孝。(唱驻马听)良夜迢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