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少年宫本体分析 1一、现状分析 1二、少年宫的发展困境 5三、少年宫作为培训学校的利与弊 11四、少年宫作为非营利组织的优与劣 25五、未来发展方向 37第二节项目背景及分析 47一、项目提出的原因 47二、项目SWOT分析 47第三节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50一、物业管理的发展趋势 51二、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52三、解决措施 53第一节少年宫本体分析一、现状分析(一)机制、体制少年宫是我国在建国初期,根据前苏联少年宫形式建立的一种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随着后来的发展以及多项相关文件的颁布,少年宫的定位是公益性事业单位,它的功能是对少年儿童进行校外教育,教育内容包括思想道德、文化科技、文娱体育等。少年宫为少年儿童提供了公共教育文化服务,是公共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其发挥着定的社会保障上的功能。首先,少年宫通过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公益演出、夏令营等培养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品质,提高少年儿童的团队精神,磨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为少年儿童提供了解社会的途径,培养了他们的能力,使其能更好的适应社会以及与人交往。其次,少年宫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开办兴趣班等途径对少年儿童进行“美育”教育,促进少年儿童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另外,少年宫还有着社会救助的功能。一是向家庭贫困的少年儿童提供免费培训或参加活动的机会;二是在发生自然灾害或者社会灾害的情况下,为灾区少年儿童提供心理辅导、志愿服务、免费培训等,使他们感受到温暖,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提高自立能力。我国少年宫发展从时间段上面来区分,大致有四个阶段,起步阶段、挫折阶段、恢复阶段、普及阶段。在管理体系上,由于历史原因,全国几千家少年宫有隶属于教育机构或者共青团的,也有隶属于妇女联合会及科学技术协会的,分别有着不同的管理体制。不同的分管部门,自己工作要求或者利益需求不同,基于各种考虑,对其所属的各个少年宫的工作要求以及发展规划也各不相同。在资金来源上,大部分少年宫是由财政全额拨款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有些是财政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还有一部分少年宫属于自收自支单位,自己负责筹集活动资金。自建国以来,国家出台的各项关于少年宫的法律法规,多在强调少年儿童校外活动场所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操作层面上,没有在规范和要求方面有确切的规定,对少年宫的业务涉及范围、筹措资金的渠道方式以及收费标准设计等都没有明确的界定,隶属部门和资金来源的不同导致了少年宫系统出现了组织结构不同、政出多门的现象,限制了少年宫体系的发展。(二)少年宫的工作模式少年宫当前还处于传统的事业单位状态,其显著的工作特点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1.由政府开设、政府管理,“管办”不分家。少年宫成立于全民所有制占主导地位的计划经济时期,当时基本是由国家包办一切事业,特别是少年宫这种教育单位,更是由国家主办并主管。上级国家部门为其制定发展规划,并下达政策指令,少年宫的工作任务就是完成上级的事业计划。2.经费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各地各部门拨款多寡的不同又导致了少年宫在活动培训中收费情况不同。极少数财政拨款较多的少年宫完全免费开放,开放的主要形式包括展览室、活动室等场馆免费开放,免费开展培训项目活动,进行公益演出、组织公益比赛供少年儿童免费参加等。绝大多少年宫实行部分免费,包括部分场馆免费开放,对培训活动收取部分费用等。还有少部分少年宫没有财政拨款,实行自收自支,整体运行趋于企业化。3.少年宫的正式教师及后勤行政工作人员属于事业编制,入职由国家有关部门统-考核统-录取,免职也要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少年宫对于本单位教职员工没有直接的任免权利。同时少年宫还有兼职教师,入职与免职都由少年宫内部自主决定,有一定的随意性和流动性。各少年宫对于兼职教师的入职要求也各不相同,兼职教师通常不经过考核就可以进入少年宫授课,知识能力与自身素质参差不齐。4.少年宫的组织结构方面很类似于行政机关,这也是其事业单位的身份决定的。纵向上可分为四层:高层、中层、低层、基层。高层机构为宫主任或者宫中心组,把握少年宫工作的大方向,制定总的方针政策,决定重大问题的解决方式;中层包括办公室、教务科、财务科、总务科等,直接接收高层的指令,根据高层的总政策目标制定分目标,并分配给下级部门:低层包括文艺部、美术部、科体部等,根据上级的目标政策,组织开展活动和培训工作;基层主要是指航模组、声乐组、舞蹈组、书法组等,他们具体实施工作计划,完成上级布置的工作要求。横向可根据专业职能不同实现分部化。在纵向的各个层级中都可以进行横向分部化,例如中层可分为教务科、总务科、财务科等等,他们在工作中起到互相配合的作用。5.少年宫的工作主要是组织“活动”和开展“培训”。从宏观上看,各少年宫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活动涵盖了科学技术、体育、文学艺术、实践操作、社团体验、夏令营活动等。但具体到某一个少年宫,活动内容和形式都不够丰富,且大多数都是传统活动,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二、少年宫的发展困境(一)公平与效率难以兼顾公平指的是,在不同的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利益分配关系时,所采取的一种关于价值的衡量和评价。这里的效率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收获与少年宫投入的物资与师资的比率。如何使所有的适龄儿童都能享受到少年宫的教育资源,使少年儿童享受到高水平的素质教育,是当前难以解决的一一个重要问题。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贫富差距增大,如何实现教育公平成为当前一个不易解决的课题,而少年宫作为一个公益性教育单位,当前应该以公平为重,这是少年宫自身属性的要求,也是推进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公平与效率难以兼顾,这一问题表现有以下两个方面:1.尽管少年宫已经发展了多年,但是少年宫远没有达到普及的程度,特别是在城镇和农村偏远地区,有大量的少年儿童没有机会接触到少年宫教育。而政府有限的教育资金应投入建设乡村少年宫还是更新城市少年宫设备,当前还难以兼顾。2.现有的少年宫活动场所和教师资源有限,经常会出现少年宫招生爆满的情况。特别是在一些优质少年宫机构,家长为给孩子报名早早排队的比比皆是。在这种情况下,家长都希望少年宫能够招收尽量多的学生,可是在同等的空间中过多的学生就意味着教学水平的下降,因为老师无法掌握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情况,不能因材施教,拥挤的活动场所也会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尤其是舞蹈与武术、各项体育活动等,这些需要活动空间的项目尤其会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应接纳更多的学生进入少年宫学习还是为少数学生提供高质量教育,是需要权衡的两难问题。由此可见,在少年宫当前的运行状态下公平与效率出现了矛盾,是尽可能让更多的孩子接受少年宫教育,还是提高少年宫的教学质量,陷入了选择两难的境地。如何使这二者同时实现,是在少年宫以后的发展中需要进行探索的。(二)公益属性与逐利驱动的矛盾国家对少年宫的定位是公益性校外教育机构,初衷在于为少年儿童提供公共教育服务,使他们学到课堂之外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知识,同时拓宽视野,提高素质。少年宫开办初期,我国还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少年宫全部由国家投资举办,并且实行“免费入学”的政策,属于纯粹的公益性质。改革开放之后,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少年宫开始出现了公益属性偏差的问题。少年宫公益属性偏差的问题依然如故,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1.政府投资不足,少年宫为了维持自身正常运转或者寻求进一步发展,不得不摈弃公益原则,以盈利为首要目的。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少年宫等校外教育机构的投入资金,部分地区也在寻求通过福利彩票的盈利来支持少年宫的建设发展,但是投入资金相对于少年宫的数量依然不足,不能维持所有少年宫的运转和发展。还有一些地区对少年宫教育不重视不支持,导致配套的政府保障机制没有建成,本该由当地政府投入的资金也尤法到位。一直以来少年宫作为校外教育被视为校内教育的补充,这样就把少年宫定位在一个次要的位置。各地财政支出会在义务教育投入充足的情况下再为少年宫投入资金,如果当地政府财政收入有限,那么对于少年宫的投入资金便成为了可有可无的一项,这是造成少年宫资金短缺的一个重要原因。少年宫如果免费开展公益活动,那么能进入少年宫学习的少年儿童数量会非常有限,如何选择进入少年宫的少年儿童会成为一个难题,很有可能会由学校推荐学生进入少年宫学习,这样一来少年宫也成了精英教育,绝大多数少年儿童尤法享受到少年宫的教育资源。如果少年宫想接纳更多的孩子,很好的实现公益属性,普惠广大少年儿童,就不得不增设盈利项目或出租场地,以获得更多资金、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2.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多数家长认为少年宫就是一个培训机构,本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把孩子送到少年宫,希望能学到一技之长、多才多艺。而考学压力大、就业压力大也是许多家长送孩子来少年宫的原因。许多家长咨询报名时关注的重点是“有没有奧数班?”“有没有英语班?”“舞蹈组织考级吗?”“美术特长中考(高考)的时候能不能加分?”家长的需求使得一些少年宫背离了公益初衷,一方面开展了许多与校内教育紧密联系的培训班,如英语、奥数等;另一方面在兴趣活动班中以考学的标准要求学生。这些情况使少年宫无形中成为了第二课堂,增加了少年儿童的负担。如果坚持普及公益活动,不迎合家长的需求,那么少年宫的生源会大幅缩水,收入也会相应减少,又陷入了资金不足的境地。3.社会上公众对于公益理念的丧失也是少年宫公益属性减少的原因之一,改革开放之后,在经济化大潮的席卷之下,一些少年宫从业人员丢弃了公益理念,认为现代社会就是唯金钱论,少年宫应该走向市场,才能适应社会潮流,获得更大发展。(三)管理僵化与谋求发展的冲突随着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完善,少年宫要应对各种竞争和挑战,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研究显示,在我国,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培训市场是使投资者最为关注的部分。校外教育培训市场这个蛋糕越做越大,企业、个人都想在校外教育这个大蛋糕中分得一杯羹,投资开办了许多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甚至一些学校也增设了校外教育培训班,他们或者资金实力雄厚,设备先进;或者灵活机动,管理理念先进;或者根正苗红,教育理念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少年宫必须不断谋求发展才能在校外教育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少年宫作为事业单位,有着一套固有的管理体系,缺乏灵活性,极大的限制了少年宫的发展。1.硬件设施过于陈旧。由于开办年代早,少年宫的教室和教学设备等都已经经历了很多年头,除了新近建成的少年宫之外,大部分少年宫都还使用着建成初期的建筑和教学设施,有些连基本的安全和消防要求都达不到标准。如果要翻新建筑、更新教学设施,需要通过层层上报,上级机关批准才能实施。而许多城镇地区的政府部门由于思想上不重视或者资金不允许,很难及时应允少年宫的需求。2.人员结构出现不合理情况。少年宫的教职工属于事业编制,自身并没有招聘正式教职工的自主权,进行一次招聘需要上报、审批等层层手续,耗时长、效率低,有时还不被批准。目前许多少年宫出现了教师队伍老化、某些岗位师资缺乏等问题,有时一个骨于教师退休就可能导致该项目无法进行下去,生源大幅流失。这些问题却碍于体制限制,迟迟不能完善。事业编制被俗称为“铁饭碗”,吸引了许多想找“稳定工作”的人,少年宫没有用人自由权的问题还导致了想吸纳的人才进不来,想免职的人又没办法出去的情况。过去的一些年里,在某些管理松散,领导不重视少年宫的地区,少年宫俨然成为了领导关照亲戚朋友的地方,占据有限的编制,使得专业技术人才无法进入少年宫。作为正式教师的替补,临聘兼职教师弥补了一部分专业人才不足的缺憾,但是兼职教师工资远低于正式教师,其流动性大、受约束力小的特性也产生了新的问题。有些兼职教师会把少年宫的生源变为自己的生源,积累一定生源后离开少年宫自立门户;还有些兼职教师在没有妥善安置学生的情况下突然离职,这些都会影响少年宫的正常发展。3.缺乏营销理念。在校外教育培训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少年宫的营销仅限于在开展重大活动时进行一.些新闻报道,甚至都不能算作营销。在事业单位体制的限制下,少年宫无法开展广告宣传,也没有相应的资金进行广告推广,基本上靠原始的口口相传来完成生源的扩张。除了个别知名少年宫之外,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少年宫存在感低,生源少,勉强维持生存和运转,自身发展都成问题,更无法提供更多的公益教育资源。(四)资金短缺与人才需求的矛盾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发展、通货膨胀等原因,社会上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中教师的工资也水涨船高。而少年宫作为事业单位,工资偏低,工资涨幅非常有限,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吸引力不断降低。与此同时,少年宫对本单位正式教师的要求和约束较多,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正式教师不能私下代课,这就限制了少年宫教师赚取额外收入的途径。有一些在社会校外教育培训中收费较高的项目,少年宫会因为招聘不到老师而无法开设,或者只能临时聘请兼职教师开设课程。此外近两年开始施行的绩效工资并没有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教学成效显著、工作效率高的教师在工资上与其他教师差距不大,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绩效工资考核办法还不够完善。1.对于绩效的考核标准简单,缺乏科学性,很多考核项目缺乏量化标准,只是以领导的喜好来确定考核流程。如“工作态度是否端正”等项目。2.绩效工资方式在少年宫实施的过程中没有有效落实。许多少年宫在工作过程中还习惯于旧的考核方式,对于工作效率低、工作中出错的教职工只进行批评教育,只因为不想得罪人;对表现优秀的教职工也是采取口头表扬的方式,因为财政资金不足,无法进行物质激励。而绩效工资差异只是体现在了工作年限、职称高低的不同。收入的不足与绩效工资激励机制的缺失使得少年宫的优秀教师流失现象时有出现。三、少年宫作为培训学校的利与弊少年宫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浪潮中,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有了培训学校的特点,有人说少年宫要避免成为培训学校,也有人说少年宫变为培训学校是势在必行的,是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的,只有成为培训学校才能保证自身发展。在本部分中,分析了培训学校的定位及运行模式,比较少年宫作为培训学校时有何好处及弊端。(一)培训学校的概念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体系中,存在着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两种教育组织,培训学校是指由社会机构、企业或个人开办,有固定场所和专业师资力量,为达到一定的目标,向学生提供教育培训服务的学校,是民办教育的一种。培训学校包括的范围很广,有提供住宿及全日制培训的技术类院校、向企业中特定人员提供的短期培训、也有为中小学生开办的校外培训班等等。改革开放之前,处于计划经济时代,教育活动全部由国家组织进行,社会机构、企业和个人都没有举办教育培训机构的权力。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开始允许开办民办教育,教育培训机构开始向多元化发展,当今社会政治经济环境都在快速发展变革,公办教育机构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教育的全部需求,培训学校对教育领域全方位的渗透填补了公办教育的不足之处,其满足了幼儿、青少年、成人各个阶段的受教育需求,如幼儿早教班、青少年兴趣特长培训、成人的英语培训等等。培训学校的开办主体可以是社会团体、企业或者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个人,各地区对于开办培训学校的具体要求有所不同,基本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有固定培训活动场所(可以租赁)、教学设施与设备;第二,根据各地情况的不同有一定的固定资产,教学活动经费的来源稳定可靠;第三,配有教师与管理人员,并且其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第四,有基本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拟定办学章程、教学管理及发展规划等。满足以上--些条件的开办主体,可以先向教育机构申请开办资格,取得《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之后,在工商行政部门进行法人登记申请营业执照并且办理税务登记后,即可以向相应级别的教育部门提交申请正式开办教育培训学校。(二)培训学校的组织定位1.组织目标兼具企业特点与学校特点从主观上来讲,培训学校开办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营利,通过开办管理运营获得利润最大化,具有企业特点;从客观上来讲,培训学校通过组织教学活动进行培训工作,向学生传授知识答疑解惑,目的是为了培养有专业特长的学生,具有学校特点。(1)生存、发展、获利的目标从企业特点层面上讲,培训学校属于服务产业,它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以盈利为目的,提供教育服务,提供的服务包括教学、管理以及勤杂服务等。具体到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培训市场中,其市场主体是由校外教育培训学校构成的卖方和由少年儿童及家长构成的买方,其市场客体就是培训服务。少年儿童来到培训学校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培训学校通过教师将家长及少年儿童购买的教育服务提供给他们。培训学校所提供的服务具有排他性,只向已经付费的学员提供培训服务。培训学校以市场为导向,以学员为主体。培训学校中,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市场的影响,前几年“英语热”,市场上就出现了大量英语培训机构,近几年“国学热”,在市场上又出现了许多教授国学的培训机构。培训学校在设置课程内容时,紧跟时代潮流才能获得更多学生资源,在授课过程中,更多的需要考虑如何吸引学生的兴趣。由于公众选择培训学校的主动权较大,因此培训学校会在教学设计中以吸引生源为首要考虑。(2)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目标从学校特点层面上来讲,培训学校中有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能满足学生学习新技能、更新知识体系的作用。不同于传统学校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目的,培训学校的主要教学方向是技能培训,因此其在教学内容和考核目标上更加简单明确。在少年儿童校外培训学校中,主要是培养少年儿童的兴趣特长,或是弥补校内教育的不足,为少年儿童的升学能力补差。英语培训班旨在提高学员的英语水平,对其他方面的教育都不涉及。另外,培训学校具有阶段性特点,没有类似于传统学校的系统化教育体系,学员会在某--特定时间段去参加培训,接受培训的目的导向很强。2.职能分工为基础的职能型组织结构培训学校的组织结构与企业很类似,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根据市场需求,建立了以职能分工为基础的职能型组织结构。(1)有市场开发部门,针对培训学校自身的培训市场定位,制定相应的培训目标和计划,研究如何招收更多学生;(2)具体培训工作的实施部门,围绕目标学生的需求,设计培训教学实施的具体方案,并管理培训教师,规范教师的上课行为;(3)培训后期效果反馈部门,通过对培训效果进行跟踪及评估,对培训目标群体的需求和对培训过程的意见进行总结反馈,达到促进培训工作改进的目的。(4)培训课程设计部门,由培训教师构成,用于研发新的培训课程内容,设计好相应的课程体系,并根据反馈部门的反馈内容不断更新和改进课程设计内容。3.组织运行模式市场化培训学校的组织运行模式呈现出市场化的特点,其受政府部门约束少,灵活度高,并能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随时调整运行方式,以获得最大利润为组织目标,在发展运行模式上也表现得类似于企业。(1)政府的管理与限制较少政府对培训学校的管理并没有过多的限制,《民办教育促进法》中规定了,相应级别的教育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培训学校工作,相应级别的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有关的培训教育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广]对培训学校进行监督,学校终止时,审批机关收回办学许可证并通知登记机关进行公示。培训学校的行政管理非常灵活,主要组织方式参照企业模式。由于数量庞大,规模大小不一,因此培训学校在行政管理层面缺乏统--性和规范性。(2)财务管理目标为利润最大化①学校举办者的投资及学生交纳的学杂费是培训学校的资金来源。培训学校创建初期只能靠举办者投入的资金维持运转,因此举办者的资金实力会极大的影响学校的开办规模、师资力量、培训模式等等。在培训学校存续期间,学生交纳的学杂费成为了维持学校运转的主要资金来源,如果生源有限或者学杂费定价过低,就会导致学校资金运转出现问题。培训学校的收费标准及项目也需要报请国家有关政府部门批准,在批准通过的情况下方能进行招生收费工作。在培训学校资金链出现问题时,还可以进行社会融资,但是我国法律法规对融资渠道有明确的限制和规定,培训学校虽然不是公办教育,但是也属于教育事业的一部分,我国的《担保法》规定了培训学校不得通过产权融资。②培训学校的资金投入主要有两个方面:场地租赁费用和教师工资投入。培训学校的资金投入一般都用于场地租赁、招聘优秀教师资源以及改善办学条件等,培训学校对于举办人的资产依法享有管理权和使用权,在学校内部一般都有财务、会计制度以及相应的资产管理方面的制度,学校资产的使用一方面有自身内部的监督机构部门,另-方面还要受到国家相关审批管理机关的监督。在资产使用过程中,需要将通过各个渠道投入到学校中的资产进行登记和建立账簿,同时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对需要支出的资金进行提前预算和控制,对收入进行登记管理,并管理结余的利润,同时还需要建立内部的监督制度,定期对财务收支进行核查,确保无漏洞。培训学校的资金财务管理,还要接受国家审批机关和其他相关部门的监督,每个会计年度要委托会计事务所审计一次,之后公布审计结果。③出资人对资产拥有所有权。培训学校的出资人拥有学校的资产所有权,如果有不止一个出资人的,要按照其出资的多少比例确定其承担的义务,并赋予相应的权利,一且学校破产,尤力继续支持下去,出资人按比例拥有剩余财产等的求偿权。4.组织文化注重团结向心力培训学校的组织文化是指学校中的人文文化氛围,组织文化的好坏与学校能否发展壮大,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教职员工普遍认同团队的组织文化内容,那么团队的向心力就很强,有利于学校向着更好的方面发展,如果教职工不认同学校的组织文化,那么就会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与学校产生各种冲突,极大的限制学校的发展。培训学校的组织文化可以划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以及行为文化等四个方面。物质文化作为组织文化的基础,也处于组织文化的表层,它展示了培训学校的综合实力,包括教室、教学设施、室内装饰等等,物质是没有生命的,其作为文化展示出来需要的是处于物质环境中的人,也就是组织中的成员,通过组织成员的创新和改造,赋予物质以新的文化。精神文化是组织文化的核心,通过精神文化的渗透,为培训学校的全体教职工塑造共同的价值观,从而使得学校形成统一的办学理念、良好的教学风气等等有利于学校发展的精神力量。精神文化为培训学校的教职工提供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是组织文化中的重要一环。制度文化建设是精神文化的产物,是精神文化的固化,包括学校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招聘制度、绩效考核激励制度等等,制度是规范也是约束,良好的制度文化对于培训学校中教职工的工作习惯能起到规范与矫正的作用。行为文化包括培训学校中全体教职工的行为外在表现,是组织文化的外显,包括所有组织成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表现出来的都是行为文化。在培训学校中,主要追求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向上的工作和学习风气等。在培训学校中,良好的组织文化追求的核心是团结向心力,所有教职工的团结一心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三)少年宫作为培训学校的优势和劣势1.少年宫作为培训学校的优势如果少年宫成为培训学校,受到的制约减少,自由度增加,对少年宫自身的发展和壮大有很大的益处。(1)有一定的政策性优惠。《民办教育促进法》中有规定指出,对于非政府部门主办的教育机构,国家对其表示积极的鼓励和支持。而在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把民办教育放在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地位,指出民办教育是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强调政府要在民办学校开办过程中发挥支持鼓励的作用。(2)培训学校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较强。首先,在招聘教师及管理人员时,培训学校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招聘有相应教学技能和管理素质的人才,没有上级部门对其进行约束,因此培训学校对教师及管理人员的要求可以不拘泥于学历、年龄、编制等,实行“唯人才论”的方式。事业单位的招聘需要政府部门统一组织进行,选拔方式包括笔试、面试、专业测试等。一般笔试为初试,着重考察理论知识及思想品质等,少年宫教师对专业素质及授课能力要求很高,而笔试对于这两方面的考察程度有限,有时候会出现应聘人员专业素质高及授课能力强,但是由于所学理论知识与笔试理论知识范围有所差异而在初试无法过关的现象,很可能会产生人才的浪费。而培训学校注重实践,招聘教师最主要的标准就是是否能将专业知识准确生动的传达给学生,以实践检验教学成果,往往能发现最适合的教师人才。不同于事业单位中教职工工资差异小的情况,培训学校完全可以通过高薪聘请更好的专业教师,增强师咨力量。①培训学校的教学形式灵活性较强以小学教育为例,公办教育机构中统一实行一节课45分钟的授课方式,小学生处在身心发展变化速度极快的阶段,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与六年级的学生自控能力、吸收知识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差别,年龄很小的孩子注意力能够集中的时间有限,统-授课时间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化发展。在这一点上,校外培训机构的教学设置更为灵活,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可以缩短授课时间;年龄大的孩子可适当加长授课时间。在类似教学形式设置的问题上,独立性更强的培训学校显然具有更强的灵活性。②培训学校的教学内容更加灵活自主培训学校的授课内容一般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制定教学内容时,可以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制定符合学生个性特点、满足培训目标的教学内容。对于教材的选择不像公办学校一样需要上级层层批准,因此培训学校的教材更新能紧跟时代,可以摈弃旧的、过时的知识内容。少年宫作为事业单位时,项目设置受约束大,增设项目手续复杂,不能随时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例如政府要求少年宫不能开设文化课辅导班,近两年社会上大热的国学、作文、英语和奥数等培训项目在少年宫都没有开设。而舞蹈、书法等热门培训项目经常学生爆满,想报名却报不上,由于师资不足无法增设班级。如果改为培训机构,少年宫可以根据社会发展、市场环境的变革,随时增加适应市场需求的培训项目,扩大教学范围,从而增加生源,获得更多发展空间及利润收益。③培训学校对于培养优质人才有很大的优势公办学校的教育是要实现公益化和普惠性,为了这一目的,公办教育机构通常会在现有的教育活动场所中尽可能多的招收学生,使更多学生享受到教育资源。而同等师资及教育设施的情况下,学生增加会导致每个学生享受到的平均教育资源减少,教师无法顾及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而无法因材施教,只能按照学生的一般学习水平进行教育教学,无法满足优秀学生的发展需求。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无法接受与自身素质相匹配的教育,其本该成为优质人才的机会可能丧失。培训学校以盈利为目的,收费高,招生数量有限,为培养优质人才提供了基础条件。而优质人才能为其起到广告作用,也使得培训学校更乐意投入更多关注在培养优秀人才上。(3)培训收入增加传统少年宫基本都面临着物价升高,政府投资有限、资金短缺等问题,这些都导致了少年宫资金缺少的现象。作为事业单位时,政府对少年宫的限制较多,少年宫虽然对项目培训都采取了收费的方式,但是所收费用远低于市场价格,根本不足以维持少年宫运转,更不用说扩大规模。虽然培训学校的收费标准仍需物价部门审批,但是少年宫对于培训项目的定价较之前自由度大大增加,可以遵循培训市场中的普遍定价,由此大幅度增加了少年宫的培训收益。(4)少年宫品牌有先天优势培训学校良好的生源和品牌影响力是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巨大优势,近年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教育培训提供的服务具有特殊性,它制造的产品是无形的,在不了解一个培训机构的情况下,无法直观看到教育成果,家长趋向于通过品牌、知名度等方式去为孩子选择培训机构。一般的私人培训学校通常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品牌营销,而少年宫作为传统的老牌校外教育机构,其品牌含金量和影响力都不容小觑,在这一点上少年宫有着天然的优势,不需要对品牌进行营销就有广泛的知名度和群众基础。(5)少年作为培训学校有利于培养高水平的人才少年宫作为事业单位,为了使更多的少年儿童享受到教育资源,需要尽可能多的招收学生,教师无法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只能依照学生的平均水平进行授课。少年宫成为培训学校后,以营利为目的,为了提高教学成绩可以增收培训费用,减少学生数量,按照学生的个体发展情况进行教学,对优秀学生进行单独辅导。特别是在乐器项目培训中,少年宫现有的大班形式完全无法使学生提高,只能起到基础学习的作用,如果需要走上专业道路,必须进行一对一的单独辅导。2.少年宫作为培训学校的劣势少年宫成为培训学校之后也有着不得不考虑的弊端:(1)无法满足公益性要求,培训学校的目标是实现利益最大化。培训学校虽然有着学校的功能,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传道授业解惑,但是其成立最主要的目的是营利。投资者通过投资培训学校并对其进行经营,获取利润。教育的第一属性是公益性。国家依然明确指出教育要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的发展方向。培训学校显然无法满足教育公益性的要求,从本质上讲,学生和家长属于消费者,培训学校属于销售方,培训教育在消费上具有排他性,末付费的消费者不能享受消费权利,显然尤法满足教育的公益性要求。尽管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将培训学校这种民办教育定性为公益性的教育事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政府对培训学校扶持力度小,培训学校以企业方式运营,追求利益最大化,公益属性完全丧失。而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具有公益属性的校外教育体系是不可或缺的。我国现有的中小学教育中,规范有余、活力不足,对于少年儿童的个性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需要像少年宫这样的校外教育机构为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活动场所。培训学校是进行专业培训的机构,以攫取利润为目的,提高少年儿童的专业能力水平为导向,是制度化教育的另外一种形式,少年儿童在这里得不到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只有公益属性的校外教育机构才能实施无压力教育,起到促进少年儿童个性发展和提高创新能力的要求。(2)培训学校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培训学校教学内容非常容易雷同,经常由于市场环境的影响,对于热门培训项目大家一拥而上,各学校之间的竞争压力巨大,很容易被其他培训机构所替代。培训学校在现代格局中发展迅速,由于进入市场的门槛较低以及现代社会人们重视教育的原因,各类培训学校数量不断增多,但是每年有大量培训学校申请成立,也有相当多数量的培训学校停止办学。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培训学校平均的生存时长为2.5年。各培训学校之间,不仅要争夺生源,还要争夺师资力量,优秀教师的资源有限,如何找到优秀师资并留住他们是培训学校面临的一大问题。培训市场准入门槛较低,起步阶段只需要一个场地、几个专业教师就可以开办。对于少年儿童校外培训市场更是如此,有时一个老师自己也能开办一个培训班,还有大学生寒暑假期间临时开办的培训班,这些培训班虽然不规范,很多都没有在教育部门和工商部门办理手续,但是也抢占了许多生源,增大了培训市场的竞争。随着信息知识时代的到来,网络使得人们获取信息快速而便捷,也导致了流行事物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被广为传播,培训学校受市场影响,活动项目和授课内容常常出现“一窝蜂”现象,各类少年儿童培训机构消费目标群体一致、教学内容一致,也是培训学校竞争压力大的一个原因。少年宫在这样的培训市场中面临着远超于过去的竞争压力。(3)培训学校管理体制处于粗放式状态,缺乏有效的制度建设。培训学校的内部管理系统内,对决策和权责的划分,各个机构和层面的职权范围和工作职责,相对公办教育组织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管理制度不健全,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能划分不明确等问题都不利于培训学校的长期发展。(4)培训学校的教师基本都是合同制,薪资待遇不稳定,职业发展前景不明确,有些培训学校没有为教师提供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保障性福利,这些都导致了培训学校的教师极不稳定,容易出现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会影响培训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5)培训学校租赁或购买教学场地、营销推广、聘请教师都需要资金,其中支出资金最大的一个部分是聘请教师。培训学校对教师缺乏约束力,要请到好的教师只能通过高薪、高福利,而教师可能会由于另一个学校给了高薪而跳槽,或者积累一些生源后自立门户。这些都会对学校的稳定发展产生影响,有一些培训学校甚至沦为“为教师打工”的角色。3.少年吕作为培训字校劣穷入于优势少年宫作为培训学校,就自身发展来讲优势在于自主性强、自由度高,有助于获取更多利润以及培养少数优秀人才;劣势在于竞争压力大,管理制度不规范,教师流动性大等等,而少年宫作为培训学校最大的一个弊端在于公益属性的丧失。尽管培训学校同时具备企业与学校这两者的组织目标,但是其根本属性是以营利为目的,以寻求自身发展为需求的企业性质的组织,培养人才只是其获取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副产品。公益慈善事业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延伸,同时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公益慈善事业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筹款渠道还是社会效益以及公众支持程度都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具体到少年儿童的校外教育,少年宫作为公益属性的教育机构是当前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完全成为培训学校,那么我国的少年儿童公益慈善事业部分就出现了缺失。综上,少年宫作为培训学校发展劣势大于优势,因此少年宫不适宜转变为培训学校。四、少年宫作为非营利组织的优与劣少年宫属于公益性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是我国独有的组织形式,它不以营利为目的,但是与非营利组织不同的是,它具有政府性,不但运行资金全部由政府财政提供,而且受政府控制,管理体系与政府部门类似。当前事业单位还处在探索改革阶段,非营利组织是事业单位改革的一大方向。(一)非营利组织的概念非营利组织的英文原文是Non-ProfitOrganization,缩写为NPO,这个概念引入我国的时间不算很长,对于这个组织的研究也还不尽完善,但是早在概念引入之前,我国的就有类似于非营利组织的一些民间慈善组织存在。当前“非营利组织”还未有清晰准确详尽以及让所有人达成共识的定义,-般情况下,它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益活动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总体上来说我国的非营利组织还处在起步阶段,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是由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决定的,也与社会结构有关。非营利组织也被称为“第三部门”,在政府无法将资源配置合理化即政府失灵时,以及市场中的企业由于利润不足而不愿提供公共产品即市场失灵时,非营利组织的出现弥补了政府和企业在这些地方的缺失我国的非盈利组织由于发展还很不足,作为“第三部门”发挥到的作用还是显得微乎其微,我国影响力较大、能较好发挥作用的非营利组织都与政府的资助和支持密切相关,比如红十字会、青联、妇联以及许多行业协会等等。(二)非营利组织的组织定位1.组织目标具有非营利性与公益性非营利组织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其根本特征就在于具有非营利性和公益性。(1)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非营利组织的组织目标具有非营利的特点,即其开办及运作过程都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这是其区别于企业、与之截然不同的一个根本属性。非营利组织的组织目标不是为了赚取利润,或一味寻求组织的发展和扩大,而是通过经营活动提供公益服务,其受人之托来行使资产所有权,资产是属于社会、而非属于个人或者组织,不能将资产转变成为个人财产,因此如果其破产或解散,剩余资产需要交给其他公共部门。非营利组织可以进行经营性业务,获取剩余价值,但是其收入都不能分配或分红,只能用在该非营利组织的自身发展或开展社会活动。(2)从事社会公益服务非营利组织最重要的组织目标是从事社会公益服务,在运转过程中不以利润动机作为驱动力,而是以志愿精神为内在驱动,具有利他性。非营利组织为社会提供的公共物品包括两种,一种是向全体社会大众提供的“公益性公共物品”,如扶贫组织等;另一种是向特定社会成员提供的“互益性公共产品”,如各种商会等。非营利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并且需要使用公共资源,因此开展活动和自身运转过程中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财务公开、活动情况公开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我国的监督体系还很不到位。另外公益性意味着志愿者及社会捐赠成为了非营利组织的非常重要的社会资源,志愿者是指自愿无偿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人,社会捐赠则是人们无偿捐出金钱或物质供社会公益活动使用的行为。2.以命令和控制为特征的科层制组织结构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与政府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内部组织结构也有许多类似之处。当前在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组织结构还是以科层制为主。最上层为理事会,负责战略与决策,成员因组织不同而有所不同,有捐款者、受益者代表、社会名流等等。理事会需要决定组织长期计划的方向,一方面参与计划的制定;另一方面监督计划的执行。我国许多非营利组织中理事会并未实现民主决策,虽然成员众多,但是实际参与决策的只是极少数人。秘书长会议是中间层,制定具体战术,由专业的管理、技术人员组成,在日常的行政工作中负责理事会工作的计划和开展。职能部门是运作层,由一般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组成,负责活动工作的具体实施。3.组织运行模式非市场化非营利组织在运行过程中不以市场为导向,而是更多的为了实现社会使命,提供社会所需要的公共产品。(1)政府的管理与限制较多对于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政府部门要求其首先在登记机关进行登记,之后的日常运转过程中接受相应政府部门或授权机构的监督管理。西方的非营利组织是“自下而上”开展起来的,而我国由于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原因,许多非营利组织是“自上而下”开展的,受到政府的管理和限制较多。非营利组织在很多情况下是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中的一部分,因此其运行过程中很少考虑到市场因素,而是以提供公共服务、公共物品为目的。总的来说非营利组织对于政府的依附性较强,有时也呈现合作关系,独立于政府之外的非营利组织发展还很不完善。(2)财务管理目标为最大限度实现社会使命①许多非营利组织或多或少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问题,因此筹款这一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筹款的方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利用理事会成员的资源;一类是利用个人资源。资金来源主要分为个人市场、企业市场以及政府市场。基于政治经济社会的特有环境,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中政府市场对于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支持在总资金中占了很大的比例,远高于个人市场。企业市场捐款更重视回报,一般是为了减免税款、提高企业形象、增加销售量等等。②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并非是为了追求高额利润,而是为了实现组织的宗旨、保障组织稳定运行以及承担社会责任,非营利组织追求的是长远的公益性目标,但危机出现,首先考虑受益人的利益。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一般包括成本分析、投资管理、财务分析几个方面。在成本分析过程中,需要确定服务种类、服务时间、服务数量、受益者数量,以此推算活动中需要筹集的资金成本。另外,行政和管理费用需要按照活动项目占用的费用比例,平均到各项目的成本中。投资管理是指对于如何通过资金、固定资产去增值资产,包括控制风险、降低成本等。财务分析能帮助组织掌握现有的财务情况,以便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更好的制定政策和进行组织管理。③资产所有权属于公共部门。非营利组织的资金大多为捐赠,但是出资人对于组织的资产并不享有所有权,如果非营利组织解体,资产由相应的公共部门接收,出资人没有对于剩余资产的所有权。4.组织文化注重成员荣誉感非营利组织的组织文化相对于其他社会组织,有着其独有的特点,在公益目标的要求下和志愿精神的驱使下,其组织文化表现的特殊性在于重点激发组织成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以及责任感,非营利组织的组织文化基调是公益、奉献、利他主义,因此组织文化建设的重点在于,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将成员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统一到这一基调上来。组织文化由表及里可以分为四个层面:(1)非营利组织的物质文化,是指客观存在的,以具象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它是能看得见的有客观形态的文化,是精神和制度文化的基础。非营利组织的物质文化包括组织运行的外部环境、组织提供的产品等等。组织的品牌也属于组织物质文化的一部分,品牌上凝聚的是组织的精华,塑造良好的品牌文化与组织成员的志愿精神息息相关。非营利组织提供的产品一般都是无形的服务,又缺乏统一的量化标准,因此组织成员在提供产品的过程中能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很强,积极调动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对于建设良好的物质文化有着推动作用。(2)非营利组织的行为文化,是一种动态形式的文化,它既是文化成果的表现,也是创造其他组织文化的动态过程,行为文化具体包括了领导者的行为和组织成员的行为。领导者的行为对于组织文化的形成与风格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提高领导者的素质是建设良好的行为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一个优秀的领导者需要具备优秀的个人工作能力、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良好的沟通技巧及人际交往能力、管理组织的能力及识人善任的能力。组织成员的行为是非营利组织行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非营利组织中的成员不同于营利组织,他们工作往往不仅是为了谋生,还为了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成员一般具有志愿精神,其行为文化围绕志愿精神展开。(3)非营利组织的制度文化,是连接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间组成部分,主要是指具体细化了的规章制度及组织成员行为准则,其对组织成员有明确的规范和约束作用。制度文化不止包括成文的规章制度,还包括组织内部长期形成的、没有形成文字但是被大家所广泛认可的规范和习惯。这些制度文化对组织成员有一定的约束作用,能保障非营利组织日常的工作正常运转。同时,组织成员对制度的形成也有反作用力,组织成员的想法、行为、活动等都影响着组织制度文化的建成与发展。(4)非营利组织的精神文化,是非营利组织的组织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它是一种抽象的表现,表达了组织的意识形态,其一方面体现了组织文化的发展成果;另一方面代表了组织文化的发展趋势。非营利组织的精神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的集中反映,是组织成员追求达到的最高境界,良好的精神文化对于增强组织的凝聚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化的核心在于人,在建设组织的精神文化时,需要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就非营利组织而言,需要调动起成员的志愿精神,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荣誉感,组织的精神文化决定了其总体风貌。(三)少年宫作为非营利组织的优势和劣势1.少年宫作为非营利组织的优势非营利组织的功能是为社会各阶层提供公共服务,其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时候,能发挥一定的润滑作用,为之前在政府和市场管理中都无法解决的问题寻求新的解决渠道。少年宫作为非营利组织,有着其独特的发展优势。(1)具有机动灵活的优势非营利组织具有“非政府”的特征,不像事业单位需要在政府部门的管理下工作。少年宫作为非营利组织,政府对其只有指导性作用,并无直接领导管理的权限,因此更具有灵活机动性,在招募工作人员及安排组织活动时,不需要经过层层上报审核,一般只需要组织内部研究通过即可。同时,没有了“编制”和“铁饭碗”的诱惑,曾经在事业单位中存在的“关系户”现象,人浮于事的工作局面都有可能得到有效改善。相对于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不需要受到政府部门]过多的约束,在管理和发展过程中有更多的自主性,避免了事业单位中的管理侃化问题。由于体制原因,事业单位内的政策或制度改动需要相应的行政部门审核批准,一方面需要较长的时间和复杂的程序;另一方面行政部门因过于谨慎、不想惹麻烦等原因会不批准事业单位的改动意见。这些都制约了事业单位的发展,现代社会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各种变化,时代变革飞速,事业单位的僵化管理使其无法适应时代发展。非营利组织独立于政府之外,可以随时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制定相应的变革政策,灵活性大大增加。事业单位中“人情管理”的现象也不容忽视,行政单位的领导打个招呼就能让“关系户”入职的情况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频频出现,即使在严抓作风建设的今天,这个问题也时有发生,单位对于“关系户”通常管理力度较弱。而非营利组织不存在“编制”一说,这种“关系户”的情况也会少之又少,不涉及所谓的铁饭碗,使非营利组织有更大的自主性。事业单位中有一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于,占编制的人多,做实事的人少,除了因为“关系户”的存在,“入职之后就不能随便辞退”、“职位只能上不能下”也是人浮于事的重要原因。非营利组织与之相比更具有灵活性,完全可以唯能力论,对于不能胜任职务工作的员工进行降职更换岗位或者辞退是被允许的,这样也就给了组织中的员工一定的约束。(2)能得到更多政府支援。和谐社会需要服务型政府,而非营利组织替代政府进行了一部分服务工作,为政府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支援。少年宫成为非营利组织可以促进社会公平,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塑造良好的社会价值观,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政府将企业进行公益活动捐赠支出时的纳税扣除额度提高,以鼓励企业投资公益事业,这是政府支持非营利组织的一项举措。同时,政府也通过购买服务、给予政策优惠等措施在逐步加大对非营利组织的扶持力度。相对于企业,非营利组织可以接受更多来自国家和政府部门的帮助政策。从计划经济时代开始,我国的社会保障一直是由政府提供的,在大政府小社会的环境体制下,政府对社会保障的大包大揽是时代的需要。当今经济社会不断发生着巨大变革,政府对社会保障的提供不能触及到方方面面并且单独由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无法满足民众的全部诉求,随着非营利组织在我国的发展和日趋完善,其对社会保障的参与可行性在逐步增大。在这一点上,非营利组织的存在对社会的意义远高于企业。(3)重新确定组织目标为提供社会公共福利,具有公益属性。在少年宫当前状况下,虽然定位是公益性事业单位,但是事业单位近年来公益性不断弱化,其营运过程中没有以公益性为目标,单位中的人对单位的公益目标不明晰,很多人处在混日子的阶段。另外由于政府投入资金不足、活动中以满足家长培训需求为目标等原因而使公益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基本的工作内容在于进行培训活动。而非营利组织公益目标很明确,其最根本的特性就是公益性,会招募更多致力于公益事业发展的员工,对于公益活动的开展及提供更多公共服务有很大帮助。少年宫成为非营利组织,将公益属性放在首要位置,转变思想,将“服务家长、扩大生源”的思想转变到“为社会提供公共教育资源”上来,将原先的以家长需求为导向转变为以社会公众利益为导向。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少年宫公益属性偏差的问题。2.少年宫作为非营利组织的劣势少年宫作为非营利组织,其发展面对的劣势也不容忽视。(1)资金不足的状况不能得到明显改善。尽管非营利组织筹资渠道多样化,但是当前我国非营利组织对政府财政投入的依赖性还较强,这是由于我国社会还未形成系统普及的公益理念,企业及个人向公益组织捐赠的风气还未形成,也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体制。少年宫当前面临的资金缺乏问题在转变为非营利组织之后,也难以得到非常明显的改善。(2)少年宫成为非营利组织意味着教职员工由“国家人”变成了“社会人”,打破了传统的“铁饭碗”。现有的少年宫领导阶层有一定行政级别,脱离国家后如何安置这部分人是不容易解决的问题。而普通的教职员工也面临着原有身份转变的问题,事业单位现有工作人员许多是为了有“编制”、有“稳定”的工作而进入少年宫,非营利组织中的工作人员需要有服务公益事业的志愿,是为了实现公益理想而进入组织中工作。这两种工作动因的矛盾为教职工从“事业单位人员”转变为“非营利组织人员”增加了难度,有可能造成转型过程中的人才流失。此外,非营利组织招募工作人员重点在于志愿服务,很难提供有吸引力的工资,而我国当前还没有完整的志愿服务体系,公众也没有形成志愿服务的思想,这样有可能导致少年宫缺少专业、优秀人才的加盟。(3)缺乏足够的监督机制。当前我国现有的非营利组织发展还很不完善,有关非营利组织的法律法规条文不够详尽,许多新出现的问题还未立法进行规范。对于非营利组织的监督应采取政府、社会力量、组织内部、群众协同监督等几种方式,然而现在这几个方面的监督都没有做到位。首先,政府部门无法真正的监督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有多个上级管理部门,“人人都管”导致的结果就是“人人都不管”。有时候公众发现了问题,但是反映问题的渠道不畅通,没有进行专项管理的部门,问题也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其次,我国的社会监督和媒体监督体系还很不完善,我国没有独立于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之外的第三方监督机构进行专项监督,而媒体的监督又流于表面,时常只进行正面报道,不揭露存在的问题,失去了媒体监督的意义。再次,非营利组织中进行内部监督时经常会出现互相包庇,监督工作缺位的状态,这是我国人情社会的一大特点,也是非营利组织发展不完善的一种表现。另外,当前我国非营利组织对于内部的管理运作流程及资金营运情况缺乏必要的公开,公众看不到其运作过程,对非营利组织的运转情况没有清楚了解,无法进行有效监督。而我国公民的监督意识还比较薄弱,只关注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事情也是群众监督缺位的-一个原因。少年宫成为非营利组织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监督,那么少年宫的公益属性能否较好的发挥也会被打上一个问号。(4)与发达国家非营利组织不同的是,我国的非营利组织还没有完全脱离政府的指导,在成立及管理的过程中,都要受到政府部门的管理和约束。首先,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在注册登记时需要先到相应的政府民政部门进行登记,在日常管理中,相应政府部门的相关组织要参与意见,进行指导。这样的管理体制使非营利组织在成立和营运过程中受到许多政府限制,政府的参与虽然对非营利组织营运过程中是否合规合法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但是这种政府干涉行为也极大的影响了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拖慢了非营利组织前进的脚步,使得其“非政府性”被弱化,缺乏创造性的工作。3.少年宫作为非营利组织优势多于劣势少年宫作为非营利组织,在自身发展方面优势在于能更好的发挥公益属性,并得到更多的政府支持和优惠政策,劣势在于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体系发展还不完善,资金不足、志愿人才缺乏以及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等问题。非营利组织的第一属性是不以营利为目的,根本属性为公益性,因此少年宫作为非营利组织能更好的发挥其公益属性,为少年儿童提供公益服务。它作为为少年儿童提供公益活动的组织,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需求。首先,现阶段中小学教育依然以应试为主,中小学生的课业压力大,需要有一个可供放松和排解压力的地方,少年宫作为公益机构满足了这样的需求。如果一味应试,甚至把学习兴趣特长也作为应试的一部分,以“考级”、“加分”为目标,那么少年儿童就有可能出现更多的心理问题。其次,少年宫作为非营利组织能更好的发挥素质教育的功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个口号已经提出了很多年,然而优质教育资源的匮乏使得学校和家长都在想法设法提高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为升学做准备,少年宫能够在其他方面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再次,少年宫能发挥--定的社会保障功能,是政府应该提供的社会保障中的一部分。少年宫成为非营利组织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政府提供社会保障的需要、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少年宫适宜向非营利组织方向发展。然而当前非营利组织还面临着监督体系不完善、资金短缺以及资金短缺导致的公益性偏差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才能寻求更大的发展。五、未来发展方向(一)非营利组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非营利组织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主要是针对非营利组织资金不足以及当前管理僵化、对政府依赖性强的问题。”非营利组织或多或少都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在没有进行市场化运作的时候,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资助或利用组织资源进行筹款,面对庞大的非营利组织群体,政府不可能负责所有的资金支持,而在我国当前公益理念、志愿精神还未充分发展的今天,筹款渠道不多,能筹到的款项也有限,因此非营利组织能否有足够的资金周转是很大的问题。另一方面,我国许多非营利组织都与政府组织息息相关,或在管理上受政府约束,或直接属于政府机构的衍生组织,存在着管理僵化、经营理念跟不上时代、缺乏竞争意识和营销理念等问题。非营利组织进行市场化运作,能够通过商业化运作手段增加非营利组织的收益,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同时,参与市场竞争能够更新非营利组织的经营理念,根据市场需求完善和改进管理模式、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及服务产品的质量,从而使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焕发新的生机。1.管理模式职业化非营利组织在进行市场化运作的过程中,通过采取职业化的管理模式,能够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更好的发挥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组织自身的发展。传统的非营利组织管理模式松散,由于志愿者参与活动的随意性强,导致人员流动过于频繁,再者如果只是关注公益性的实现,而忽略了组织本身发展的需求,往往容易导致组织运行效率低下,发展受阻。市场化运作模式可以借鉴企业的管理方式,进行职业化管理。职业化管理需要引入绩效评估机制,对成员进行激励,在工作过程中,对于组织成员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以及工作成绩等各个方面制定相应的评估指标,通过阶段性考核,对成员的整体工作情况作出评价并且进行相应的奖励或者处罚。非营利组织的成员不同于普通营利组织的一点在于其在工作的过程中,不仅是为了获得物质上的收入,还为了精神上的满足和理想的实现。因此在对组织成员进行激励时,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薪酬、发放奖金、给予福利等物质激励方式;另一方面可以进行精神激励,即通过让成员自主选择工作项目、设计工作内容等增加成员的工作责任心,从而获得更大的工作成就感。此外,还可以考虑独立签约人制度,对于短期需要的人才,可以不用招聘长期工作人员,而是临时雇佣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既能更好的完成工作,也节约了组织成本。营销理念的引入是职业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非营利组织的营销目标与营利组织有所差别,除了推广产品之外,更重要的是增加社会支持程度。通过营销使人们更多的了解非营利组织的工作内容,从而更多的关注非营利组织,唤醒公众心中的公益意识,使得更多的人投入到公益活动中去,更多的参与非营利组织的工作,为组织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在营销过程中,首先要分析组织所处的环境和组织内部情况,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市场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营销计划。营销计划不能大而空,应具体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节中去,并对最后的营销成效进行评估,为下一次营销奠定基础。非营利组织职业化管理还意味着要将公益理念与服务受益者的需求相结合。传统非营利组织只着眼于公益目标的实现,有时会忽略服务受益者的需求,而在市场化环境中,忽略受益者需求就意味着失去了竞争能力,组织发展会受到限制,也会让公益目标的实施打了折扣。因此非营利组织也需要根据服务受益者的需求,不断改进产品质量,从而促进组织发展。2.资金来源市场化市场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在于资金的来源市场化,非营利组织可以通过以下模式获取市场化的资金收益:①政府一般通过外包的形式,将其所需要的服务纳入招投标范围,政府通过购买服务使得非营利组织参与竞标,与营利组织同时竞争,在增加自身收入的同时,也刺激了组织向更好的方向发展。②根据服务受益者不同,适当采取收费的方式提供有偿服务。收费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取利润,而是为了组织更好的发展,一方面使组织资金来源增加;另一方面给予受益人购买服务的感觉,以防止受益人产生依赖心理,维护他们的自尊心。非营利组织的收费需要基于两点要求,一是收费不能按照市场定价,一般需要低于市场定价;二是对于不同群体的收费应进行差别化对待,特别是对于弱势群体、贫困家庭等应采取不收费或者象征性的收取极少费用的方式。③可以与企业合作,获取更多收益。企业在运作过程中,广告投放必不可少,良好的广告效应能够提高企业的品牌价值,使企业获得更高的社会声誉,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与此同时,非营利组织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也可以受益良多,直接的受益就是从企业一方获得的资金设备等物质受益;另外还能学习到企业中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理念,促使自身获得更多发展原动力。④参加投资活动,是非营利组织资本升值的一个途径。非营利组织的筹款渠道并不稳定,资金来源无法保证,可能时多时少,在筹款少的阶段,组织的运转容易受到影响。如果非营利组织参与到投资活动中去,就能在没有获取外部资金的情况下,使得现有的资金得到不断的增值,例如可以将闲置资金投入股票、期货市场等等,来使得资金保值和达到进一步增值的目的。3.目的导向公益化非营利组织进行市场化运作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只是通过应用市场的规则和手段实现自身发展,本质仍然是为了追求公平正义,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在实现公益化目标的过程中,必须采用必要的监督措施,才能保证目的导向的公益化。非营利组织可以采取以下一些监督措施:①完善法律法规是当前非营利组织监督体系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我国规范非营利组织的法律法规还非常不完善,在组织运行过程中没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需要参照审计法、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条文。为非营利组织搭建完整的法律框架,从法律层面对其进行监督,是保障非营利组织公益性的有效途径。②政府监督是非营利组织监督体系中的核心力量。政府部门因其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对非营利组织能起到最有力的监督作用。首先,政府应成立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将非营利组织纳入规范化管理之内。其次,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来管理非营利组织。是否对--个非营利组织减少或者免除税收,需要政府对其进行相应的考核管理,通过定期进行财务稽查,项目审核等方式,判定一个非营利组织是否符合公益属性,从而确定是否给予其减免税收的权利。③公众及媒体监督是非营利组织监督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公众及媒体对非营利组织能否起到有效的监督,关键点在于组织工作的公开程度。非营利组织必须将日常的工作内容、财务管理流程进行广泛的公开,接受公众及媒体监督。我国目前信息网络化进展迅速,公众及媒体监督能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尤其是网络媒体,受众广、时效性强、影响力大,能起到有效的监督职能。对于偏离公益属性,进行非法违规操作的非营利组织,公众及媒体可以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并对其进行舆论谴责。④非营利组织的内部监督机构也是监督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非营利组织为了自身发展,内部需要设立监督机构,定期审查各部门运转情况及财务状况,及时排查漏洞,把不合规定的情况处理在萌芽状态。非营利组织监督体系中的各个方面,不仅要各自起到作用,还应形成互动,彼此配合,形成合力,这样才能使非营利组织在规范的状态下运行,保证其公益属性不发生偏差。多元化监督结构图(二)少年宫成为市场化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优势1.管理更有灵活性少年宫成为市场化运作的非营利组织,受到来自政府的约束变少。当前少年宫的上级部门有教育机构、共青团、妇女联合会及科学技术协会等,分别有着不同的管理体制,各个部门对于少年宫的管理要求各不相同,成为非营利组织意味着脱离政府的直接管理,不再受其约束,政府对其只起到监督和指导的作用。少年宫的内部管理结构采取企业化管理模式。首先,行政管理模式中,上级机关不了解基层情况,却要对少年宫下达指令,企业化管理增加了少年宫的管理主动权。例如在招聘教职员工时有了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权,不需要通过行政部门招考,也不受“编制”额度的限制,可以直接随时根据需求进行招聘。对于授课时间,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程度进行及时调整,不用受到固有政策指令的限制。其次,区别于行政机关的科层制组织结构,理事会管理模式的引入避免了专治、“一言堂”的现象。理事会成员可以由捐款者、家长代表、教师代表、合作企业代表、政府部门代表等多领域的人员共同构成,理事会管理少年宫的日常工作,对重大事件进行讨论决策。成为市场化非营利组织意味着少年宫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营销活动。少年宫的营销可以通过在公园等公共场所开展公益演出、在为弱势群体提供公益服务时加大媒体宣传力度等方式,也可以通过分发广告宣传页、在媒体刊登广告等形式进行营销。在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有效的营销活动无疑会为少年宫的发展增加更多有利因素。作为非营利组织的少年宫,营销不是为了获得更多利润,而是为了扩大知名度以获得更多的公众和社会支持,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另外,更多的考虑家长与学生的需求也是少年宫成为市场化非营利组织之后的一个特点。根据家长和学生的需求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从而增强竞争能力,能够使少年宫焕发更多生机与活力,只有组织自身发展得到保障,才能更好的提高社会公共服务。2.筹资渠道增加现在少年宫基本都是政府拨款,而财政压力大、少年宫不受重视,导致了政府拨款不足,少年宫无法更新设备、扩大规模。非营利组织多样化的筹资渠道给了少年宫筹得更多资金的可能性。首先,少年宫成为市场化非营利组织依然需要政府财政的支持。即使是非营利组织较为发达的西方国家,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也并未完全脱离政府资助。我国社会中公益理念还未普及,非营利组织脱离政府资助、完全依靠独立筹资并不现实,因此市场化不意味着完全脱离政府。少年宫承担了少年儿童的校外教育工作,替代政府提供了一部分社会保障功能,因此政府对于少年宫的资金支持也是顺理成章的。其次,少年宫可以进行公益性收费。公益性收费有两个原则,一是收费目的不能以获得利润为目标,而是以谋求组织发展为目标,收取的费用只能用于扩大组织规模、增加组织实力,从而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社会服务;二是收费金额不能完全按照市场标准制定,一般应低于市场标准,对于弱势群体还应适当进行减免。再次,少年宫还可以寻求更多社会资金的支持,比如与企业合作、向基金组织及个人筹集资金等。可以通过企业冠名、为企业提供文艺演出等方式筹集企业资金,还可以争取公益基金组织的支持或者向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家筹集资金。筹资渠道的多样化意味着少年宫能获得比当前体制下更多的资金支持,良好的资金状况是少年宫能够获得发展的基础。3.公益属性增强少年宫成为市场化运作的非营利组织后,公益属性的增强基于以下几个原因:首先,由“学生为主体、市场为主导”转变为“以广大少年儿童为主体、社会公益需求为主导”。非营利组织的组织性质要求少年宫的服务理念有所转变,从“为消费者服务”的理念转变为“为社会公益事业服务”,理念的转变促使公益属性的增强。其次,市场化运作模式增加了少年宫的收益,有了更多的资金保障进行公益活动。收入增加意味着少年宫可以增加扩大活动场地,为更多少年儿童提供校外教育服务,少年宫培训活动针对学生的收费可以在低收费的基础上有所区分,再次,少年宫可以通过创建完善的监督体系来增强公益属性。公开工作信息和财务情况是完善监督体系的首要条件,少年宫可以利用网络等渠道公开工作内容、资金运作情况,寻求政府部门、媒体和社会公众等各个群体的监督,能够避免工作中的公益偏差问题。当前少年宫的上级单位各不相同,为了规范管理、统一监督,应为少年宫规定统一的政府监督部门,比如教育机构或者共青团组织。政府监督部门只需要发挥监督作用,避免参与管理,给少年宫更多灵活发展的空间。政府部门还需要大力倡导媒体及社会公众行使自己的监督权,让少年宫在更完善的监督体系中发挥好公益属性。少年宫作为市场化非营利组织能较好的解决公益属性偏差、管理僵化及资金短缺等问题,不但能够更好的实现社会功能,还能增强自身实力,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因此,成为市场化非营利组织不失为少年宫未来发展的一个有利方向。第二节项目背景及分析一、项目提出的原因几年来,物业管理开始了快速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元素,逐步开始了社会化、专业化和市场化的新阶段。经过近些年的发展,物业管理作为一种新的产业类型已在社会化分工中被逐步认同,走产业化发展之路成为物业管理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我国的年均经济保持增长的趋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随之增长。在强劲需求的拉动下,为物业管理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在政策层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物业管理条例》等相继出台,规范了物业管理行为,强化了社会的物管意识,保障了物管行业的健康发展;我国物业产品品质的不断提升,客户对产品国际化、人性化的要求,提高了对物业管理服务的要求;随着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技术的发展,对物业管理技术能力的需求也不断提高。物业管理产业经济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二、项目SWOT分析SWOT分析指的是强势(Strengths)、弱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en)的分析。面对发展迅速,处在朝阳地位的物业管理行业,其强势是初步形成具有独立法人结构独立经营核算的企业,在经营上是有一定规模,在管理上初步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同时在其市场化进程中,具有一定的成熟度;弱势就是随着目前物业管理的快速发展和物业管理覆盖面的不断扩大,行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也随之暴露出来:法制建设滞后,产权关系不清晰,建管脱节,社会对物业管理的期望值越来越大,社会行政责任与物业管理责任区分不清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影响着物业管理企业的发展,影响着物业管理的内涵挖掘,影响着物业管理企业的彻底市场化,影响着物业管理企业经营的宽度与深度;机遇就是面对中共中央对物业管理行业地位与发展方向的明确,物业管理市场化由国内经济发达、物业管理起步较早的地区带动下全面启动等等,这些无疑给物业管理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可以说这是一块相当诱人的巨大“蛋糕”。有机遇就有威胁,物业管理企业面对的威胁有来自内部,也有来自外部。内部是企业的无序非正当竞争,外部来自宏观大环境如法制环境的不完善、政府导向的干预等。通过物业管理行业SWOT的分析,我公司可以清楚地看到物业管理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可以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坎坷的。但无论内外部环境如何变迁,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苦练内功,创造与培养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才是真正的硬道理。让我公司来看看物业管理行业,随着其快速规模地发展,暴露出的深层次问题对一个处在行业发展导入期与成长期初期的行业应属于正常现象,因为毕竟物业管理行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本行业的消费顾客群体无论从性别、年龄、个人素质,还是从教育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扶贫资金管理及使用专项合同3篇
- 2025年度智能广告创意制作与推广服务合同4篇
- 2024铺位出租合同-亲子乐园铺位租赁管理协议3篇
- 2025年度石材加工与大理石施工一体化工程合同4篇
- 2025年度土地整治与修复项目租赁合同4篇
- 2025年度智能生产线承包运营服务合同4篇
- 2024版货车租赁合规性及责任明确合同版B版
- 2025年度水电安装工程智能化施工技术与保修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智能物流配套厂房建设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智能家居瓷砖批发代理销售合同3篇
- 使用错误评估报告(可用性工程)模版
- 公司章程(二个股东模板)
- GB/T 19889.7-2005声学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第7部分:楼板撞击声隔声的现场测量
- 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6年级试题
- 药用植物学-课件
-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课件(完整版)
- 国货彩瞳美妆化消费趋势洞察报告
- 云南省就业创业失业登记申请表
- UL_标准(1026)家用电器中文版本
- 国网三个项目部标准化手册(课堂PPT)
- 快速了解陌生行业的方法论及示例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