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汉语》通论[郭锡良主编第五章古汉语的词序《古代汉语》通论[郭锡良主编第五章古汉语的词序《古代汉语》通论[郭锡良主编第五章古汉语的词序第五章古汉语的词序古代汉语的语序和现代汉语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句子六种成分的位置基本是相同的,可以表示为:〔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但是在古代汉语中也有和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宾语前置、谓语后置等。下面分别予以介绍。一、宾语前置古代汉语中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应放在谓语之前,主要情况有以下几种:(一)疑问代词作宾语古代汉语中常用的疑问代词有“谁、孰、何、曷、胡、恶、奚、安、焉”等,可用于问人、问事、问地点。先秦汉语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必须放在谓语动词之前。例:寡人将谁朝而可?(《战国策·燕策》)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盗者孰谓?谓阳虎也。(《公羊传·定公元年》)大王来何操?(《史记·项羽本纪》)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战国策·齐策》曰:“奚冠?”曰:“冠素。”(《孟子·滕文公上》)天下父母归之,其子焉往?(《孟子·离娄上》)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如果动词前有能愿动词,疑问代词也应放在能愿动词之前。例: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的时候,也应放在介词之前。例: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贾谊·论积贮疏》)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战国策·赵策》)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滕文公上》)何以战?(《左传·庄公十年》)先生何以幸教寡人?(《战国策·秦策》)学恶乎始,恶乎终?(《荀子·劝学》)这种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的格式,一直为后来写古文的人沿用。例: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而今安在哉?(苏轼《前赤壁赋》)吾何以传汝曹哉?(汪琬《传是楼记》)(二)否定句代词作宾语这种句式需要同时具有两个条件:1、句子必须是否定句,必须有表示否定的副词或代词“不、未、无(毋)、莫”等。2、宾语必须是代词。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论语·卫灵公》)主贤明,能听汝;不明,将不汝听。(《韩非子·外储说下》)愿,吾爱之,不吾叛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孟子·滕文公上》)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左传·昭公十二年》)不我知者,谓我士也骄。(《诗经·魏风·园有桃》)舜丧于沧梧之野,盖三妃未之从也。(《礼记·檀弓上》)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如果动词前有能愿动词,代词宾语也应放在能愿动词之前。例: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晋君之惠也,未之敢忘。(《国语·晋语》)否定句代词作宾语要求不如疑问代词作宾语时严格,因而同时满足了以上两个条件代词宾语也可以不前置,先秦汉语中两种格式都有出现。例: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有事而不告我,必不捷矣。(《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圣人不爱己。(《荀子·正名》)汉果不击我。(《汉书·赵充国传》)汉代以后后置现象逐渐多了起来,但后世的作者也有仿照上古的句式使用宾语前置的情况,例: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故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彼不我恩也。(柳宗元《童区寄传》)而狼未之知也。(马中锡《中山狼传》)(三)宾语用代词复指古代汉语中为了强调宾语,使宾语前置以后,还可以借助指示代词“是、之”复指前置的宾语。句子格式为:宾语+是(之)+谓语动词。例: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也。(左传·僖公十五年)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左传·僖公五年》)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左传·僖公十五年》)秉国之均,四方是维。(《诗经·小雅·节南山》)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于求之问。(《论语·先进》)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僖公四年》)愎谏,违卜,固败是求,又何逃焉?(《左传·僖公十五年》)寡人其君是恶,其民何罪?(《国语·晋语》)宾语用代词复指的格式中,还可以在宾语之前加“唯(惟)”,形成“为……是(之)……”的固定格式,强调宾语的作用很明显。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左传·宣公十二年》)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左传·成公十三年》)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左传·宣公十五年》)当臣持竿临河时,心无杂虑,惟鱼之念。(《列子·汤问》)鸡鸣而驾,塞井夷竃,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如果前置的宾语是由疑问代词“何”作定语的定中结构短语,那么复指的指示代词一般用“之”。例: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国语·越语》)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隐公元年》)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列子·说符)孔子曰:“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夫子居之,何厌之有?(《论语·子罕》)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商君书·更法》)如果前置的宾语是代词,有两种方法:1、沿用原来格式,复指的代词只用“之”。例:“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乎?(《左传·宣公二年》)语曰“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谷梁传·僖公二年》)故事求远而失近,广藏而狭弃,斯之谓也。(《新语·资质》)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2、不用复指代词,直接把代词“是”放在谓语动词之前。例:维叶莫莫,是刈是濩。(《诗经·周南·葛覃》)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往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四)强调介词的宾语除了以上三种情况外,古代汉语中再强调介词的宾语时,也常把其宾语放在介词的前面。尤其是介词“以”的宾语。例:《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楚军喊杀声震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史记·项羽本纪》)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左传·僖公四年》)秋阳以暴之,江汉以濯之。(《孟子·滕文公上》)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孟子·离娄上》)若晋军朝以入,则婢子夕以死;夕以入,则朝以死。(《左传·僖公十五年》)侨闻之,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左传·昭公元年》)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李斯《谏逐客疏》)除了强调介词“以”的宾语而使之前置以外,其它一些介词有时也具有相同的做法。例:日居月诸,东方自出。(《诗经·邶风·日月》)其一二父兄惧坠宗主,私族于谋而立长亲。(《左传·昭公十九年》)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墨子·非乐上》)二、谓语后置主语在前谓语在后是现代汉语的常规句式,但在古代汉语中有谓语后置的现象,主要表示感叹或疑问语气。(一)表示感叹语气。例: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败矣,子所使求马者!(《列子·说符》)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史记·鲁仲连列传》)大哉,尧之为君!(《论语·泰伯》)宜乎,百姓之谓我为爱也!(《孟子·梁惠王上》)善哉,祁黄羊之轮也!(《吕氏春秋·去秋》)(二)表示疑问语气。例:子也,言伐莒者?(《吕氏春秋·重言》)何哉,尔所谓达者?(《论语·颜渊》)何哉,君所谓踰者?(孟子·梁惠王上)除了宾语前置、谓语前置的情况以外,古代汉语中还有定语后置等现象,我们在阅读古代文献时一定要注意,这里我们不再详细介绍。判断句判断句是指谓语对主语所代表的人、物或所属性质、类别等进行判断的句子。古汉语中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系词,谓语直接由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其类型共有四种。1、“者……也”主语之后加语气助词“者”(有些著作认为是代词),表示提顿语气,谓语之后用语气词“也”加强肯定语气。例如:①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②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③吾所欲者,土地也。《韩非子·王蠹》④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⑤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⑥友也者,友其德也。《孟子·万章下》⑦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周易·干第一》⑧弦高者,郑商也。《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⑨晋人者,晋子也。《榖梁传·僖公三十三年》2、“者……”主语之后加“者”,谓语之后不加“也”。例如:①虎者,戾虫;人者,甘饵。《战国策·秦策》②屈完者何?《公羊传·僖公四年》③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老子·二十七章》④天下者,高祖天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⑤陈轸者,游说之士。《史记·张仪列传》⑥栗者,民灾害所种。晁错《论贵栗疏》3、“……也”主语之后不加“者”,谓语之后加“也”。例如:①制,岩邑也。《左传·隐公元年》②董狐,古之良史也。《左传·宣公二年》③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传·僖公四年》④龙,德而隐者也。《周易·干第一》⑤臣之子,皆下才也。《列子·说符》⑥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同上)⑦孔子,贤人也。逐于鲁,是人不随。《战国策·赵策三·秦攻赵于长平》⑧夫轸,天下之辩士也。《战国策·秦第一·陈轸去楚之秦》⑨夫齐,霸国之余教也,而骤胜之遗事也。《战国策·燕策二·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⑩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战国策·齐策四·冯谖客孟尝君》⑾公曰:“此晋国之宝也。”《榖梁传·僖公二年》⑿大夫之许,寡人之愿也。《左传·成公二年》⒀子良;郑之良也;师叔,楚之崇也。《左传·宣公十二年》⒁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⒂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韩愈《答李翊书》4、“……”主语之后不加“者”,谓语之后也不用“也”。例如:①夫鲁,齐晋之唇。《左传·哀公八年》②君子之德,风;小人之风,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③秦,虎狼之国。《史记·屈原列传》④荀卿,赵人。《史记·孟轲荀卿列传》⑤韩,天天之咽喉。《战国策·秦策》⑥刘备,天下袅雄。《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古汉语中的否定判断句一般是在谓语之前加否定副词“非”表示。例如①楚虽大,非吾族也。《左传·成公四年》②遂入,杀孟阳于床,曰:“非君也,不类。”《左传·庄人八年》③宣子谒诸郑伯,子产弗与,曰:“非官府之守器也,寡君不知。”《左传·昭公十六年》④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⑤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孟子·公孙丑下》⑥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战国策·魏策》⑦公非长者。《史记·淮阴侯列传》⑧我非生而知之者。《论语·述而》⑨管仲非仁者与?《论语·宪向》古汉语中一些复句的内容也常用判断句的形式去表达,例如:①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战国策·燕策二·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②故卖仆妾不出里巷而取者,良仆妾也;出妇嫁于乡里者,善妇也。《战国策·秦策一·陈轸去楚之秦》③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战国策·齐策四·冯谖客孟尝君》④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史记·项羽本纪》这几例中的“者”字都不是语气助词,而是结构助词,它们分别与其前面的词组构成“者”字结构(例①②③)或“所”字结构(例④),相当于一个名词,分别表示某种人(例①)、或表示某种现象(例②)、或表示某种原因(例③④),作整个句子的主语。在先秦,由于判断句中一般都不用判断系词,所以,象“是”、“为”、“乃”、“即”、“则”、“维”(或惟)这类词出现在句子中时,有时虽然可以按照判断系词“是”去翻译,但要意识到它们并不是判断系词,例如:①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左传·僖公三十年》④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天论》⑤余为伯儵。余,而祖也。《左传·宣公二年》⑥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子丘。”《论语·微子》⑦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同上)⑧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子张》⑨是乃狼也,其可畜手?《左传·宣公四年》⑩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史记·魏公子列传》⑾梁父即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史记·项羽本纪》⑿游公母即祁太伯母也。《汉书·原涉传》⒀此则寡人之罪也。《国语·越语上》⒁至于髋髀之所,非斤则斧。《汉书·贾谊传》⒂我马维骐。《诗经·小雅·皇皇者华》⒃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大雅·文王》⒄尔惟旧人。《尚书·大诰》⒅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左传·僖公五年》例①—④中的“是”都是代词,义为“这”,在判断句中作主语。例⑤—⑧都不是判断句,其中的“为”均为动词,义为“叫做”或“称作”。例⑨—⒁中的“乃”、“即”、“则”都是副词,所起的作用是加强肯定语气。例⒂—⒅中的“维”、“惟”、都是句中语气词,所起的作用是增加一个音节,与其后的单音节谓语构成一个节奏单位。“是”字作为判断系词起于何时,目前尚有争论。不过可以肯定,汉代已经出现了这种用法,至于其普遍使用的情况则是魏晋以后的事。例如:①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②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史记·商君列传》③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论衡·死伪》④若枯即是荣,荣即是枯,则应荣时凋零,枯时结实。范缜《神灭论》⑤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潜《桃花源记》⑥豫章太守顾邵是雍之子。《世说新语·量》被动句主语是谓语受事者的句子称作被动句。例如:①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史记·游侠列传》②郄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左传·成公二年》例①中的主语“窃钩者”、例②中的主语“郄克”都不是其谓语动作“诛”和“伤”的发出者,而是接受者,是被动的,所以此两例都属于被动句。此两例在表现形式上有一定区别,其中例①没有语法标志,“窃钩者”与“诛”的被动关系完全是在意义的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例②则有语法标志,即介词“于”。由“于”引出了谓语“伤”这一动作的实际发出者“矢”。这种具有语法标志的被动句式在古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五种:1、“……(动词)于……”在动词谓语之后用介词“于”(或“乎”)引进行为动作的施事者。介词“于”与引进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介词结构,在句中作补语,例如:①其母曰:“孔子,贤人也,逐于鲁,是人不随。”《战国策·赵策三·秦攻赵于长平》②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国语·晋语八·叔向贺贫》③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荀子·修身》④闵王毁于五国,桓公劫于鲁庄。《荀子·王制》⑤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荀子·荣辱》⑥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⑦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项羽传》⑧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⑨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庄子·山木》⑩然而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汉书·贾山传》⑾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战国策·燕策二·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⑿志乎古必遗乎今。韩愈《答李翊书》2、“……为(名词、动词)……”在动词谓语前用介词“为”引进行为动作的施事者。介词“为”与引进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介词结构在句中作状语。例如:①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②不为酒困。《论语·子罕》③身体离散,为天下戮。《吕氏春秋·慎大》④孔甲为涉博士,卒俱死陈,为天下大笑。《盐铁论·褒贤》⑤止,将为三军获。《左传·襄公十八年》⑥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史记·淮阴侯列传》⑦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天下》介词“为”引进的行为施事者也可以不出现。只要有“为”字在,同样可以构成被动句式,例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描写初夏的古诗
- 2025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素养培优6 电磁感应中动力学、能量和动量的综合
-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2024-2025学年上学期12月份月考七年级英语试题(无答案)
- (人教版)广东省深圳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 宝岛眼镜案例分析成功效果
- 医学教材 产科急危重症急救流程学习资料
- 2025届高考备考全国九月联考 卷一
- 4.5 甲乙类双电源(OCL)
- 高一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第三章《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第3课时)》课件
- 2025年配电室管理安全培训课件
- 工程施工服务方案
- 行政复议法-形考作业4-国开(ZJ)-参考资料
- 内分泌科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 强化学习 课件 第5章 强化学习的实验环境与工具
- 经济学仿真模拟实训报告
- 零星项目维修服务方案设计
- MOOC 管理学原理-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MOOC 工程图学-天津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介入手术术后护理
- (高清版)DZT 0388-2021 矿区地下水监测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