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必背古诗文每日一练:江上渔者-愿为天下忧_第1页
小升初必背古诗文每日一练:江上渔者-愿为天下忧_第2页
小升初必背古诗文每日一练:江上渔者-愿为天下忧_第3页
小升初必背古诗文每日一练:江上渔者-愿为天下忧_第4页
小升初必背古诗文每日一练:江上渔者-愿为天下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上渔者——愿为天下忧第125课悯农二首

[唐]李绅

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温故知新习作公告栏“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歌可以反映社会现实和百姓疾苦。诗人范仲淹笔下的渔民过着怎样的生活,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新课导入范仲淹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名师微课堂任务一:诵读古诗,初识忧民1.关注提示,读准字音。2.划好节奏,读好停顿。3.同桌练读,互相评价。习作公告栏江上渔者宋

范仲淹经典诵读台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扫码“听读”

读音提示:1.没,读作“mò”,表示隐没;隐藏。2.没,读作“méi”

,表示没有。mò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任务二:解释古诗,理解忧民1.熟读注释,初知大意。2.查阅资料,深入理解。3.解释诗句,具体完整。

渔者:捕鱼的人。

鲈(lú)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

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名师微课堂请结合注释,猜猜诗句的意思。江上渔者宋

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江上渔者宋

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味道的鲜美。乾隆皇帝在松江边上品尝了鲈鱼羹,赞不绝口,称鲈鱼为“江南第一鱼”。资料补充

思吴江歌

【魏晋】张翰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

魏晋时期的张翰在外做官,因为想念老家苏州的莼菜羹和鲈鱼块,竟然辞官回乡,写下了这首《思吴江歌》。后来却成为了一个典故,叫莼鲈之思。资料补充犹有鲈鱼莼菜兴,来春或拟往江东。

白居易莼菜银丝嫩,鲈鱼雪片肥。

元稹资料补充古诗新译栈

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为了捕鱼,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漂摇不定。任务三:想象悟情,感受忧民1.想象画面,理解艰辛。2.体悟诗情,感受忧民。

如果你此刻也在江岸边品尝美味的鲈鱼,你会看到哪些人,他们会说些什么?而诗人此刻想到的是谁?

诗人想到的是江面上捕鱼的人,他们正驾着小舟在风浪中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热闹)(艰险)对比这首诗通过两幅生动的图景,使大家体味到其中的深意:即那些江边来来往往的客人,只知道鲈鱼鲜美可口,可谁知道打鱼人捕捉鲈鱼的辛苦与危险呢?这里既包含了对“但爱鲈鱼美”的“往来人”的有力的责问和善意的告诫。

同时,又寄托着对“出没风波里”的打鱼人的深切的同情与真诚的关心。其诗意与唐诗《悯农》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十分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唐诗是直说,而这首诗则是一种形象的暗示,较之唐诗则更为含蓄,也更加耐人寻味。

范仲淹忧国忧民心怀天下任务四:漫读创写,天下为公1.读“漫读好时光”,感受“公心”。2.阅“创意写作坊”,学习对比写法。漫读好时光划粥割齑扫码“听读”“齑”,音同“叽”,意为捣碎的姜、蒜、韭菜等,即咸菜之类的食物。据说,范仲淹从小读书十分刻苦。为了磨砺自己,他一直过着极其清苦的生活。每天只煮一碗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吃完继续读书。这就是“划粥割齑”的典故。范仲淹的艰苦生活,有点像孔子夸得意门生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段话的意思是:“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碗饭,一葫芦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中,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他却依然勤苦好学、自得其乐。颜回的品质是真正的高尚啊!”漫读好时光数年苦读之后,范仲淹对儒家经典已了然于胸。人们赞颂他,不仅因为他苦读,还因为他拥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情怀。作为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这份“忧国忧民”之情,在他的诗作中随处可见。在《江上渔者》这首诗中,诗人“愿为天下忧”的博大情怀可窥一斑。诗的前两句写江上人来人往,嬉笑喧哗,众人对味道鲜美的鲈鱼垂涎欲滴;诗的后两句则话锋一转,提醒食客们,在享用美食时,不要忘记捕鱼者的艰辛。诗文语言质朴,对比强烈。没有一颗悲悯之心,怎么会对渔者有这样一份深刻的同情?一个伟大的诗人,他的心中必装着天下,他的眼中必有黎民苍生。难怪,南宋国学大师朱熹称范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