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3600-2019雨花玉 鉴定和分级_第1页
DB32T3600-2019雨花玉 鉴定和分级_第2页
DB32T3600-2019雨花玉 鉴定和分级_第3页
DB32T3600-2019雨花玉 鉴定和分级_第4页
DB32T3600-2019雨花玉 鉴定和分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39.060

D59

备案号: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3600—2019

雨花玉鉴定和分级

YuhuaJade—IdentificationandGrading

2019-07-11发布2019-08-01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2/T3600—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黄金珠宝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江苏省质量和

标准化研究院、扬州市玉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南京雨花石协会、六合区雨花石收藏家协会、仪征

市雨花石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德茂、杨鹔、李玥、魏进国、戴康乐、陈洪锦、吕晓红、高孝明、汪建明、

王玲、邢睿睿。

II

DB32/T3600—2019

雨花玉鉴定和分级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雨花玉的鉴定特征、鉴定方法以及分级规则和分级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雨花玉原石及其雕刻饰品的鉴定和分级,不适用于雨花玉镶嵌饰品的鉴定和分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698颜色术语

GB/T16553珠宝玉石鉴定

DZ/T0275.4岩矿鉴定技术规范第4部分:岩石薄片鉴定

3术语和定义

GB/T5698、GB/T16553和DZ/T0275.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正玉髓Quartzine

隐晶质α-石英的纤维状变种,延长轴〔0001〕。光性特征:一轴晶正光性,平行消光正延性符号。

3.2

雨花玉Yuhuajade

以针状正玉髓为主要成分的岩石,经陆相沉积作用形成于古河床砂砾层中,石质致密细腻,外观润

泽,具有观赏和收藏价值,可用于雕刻制作饰品的砾石。主要产于江苏六合、江浦、仪征等地。

3.3

细润度fineandglossydegree

正玉髓从未重结晶经部分重结晶至完全重结晶的过程中,由针状结构逐渐转变为粒状镶嵌结构且晶

粒变粗的程度,外观表现为透明度增加的程度。

3.4

细润度参照石compare-stoneoffineandglossydegree

一套已标定细润度级别的扁椭圆形雨花玉样品,由F1和F2二块组成。

1

DB32/T3600—2019

3.5

GemDialogue色卡GemDialoguecolorchart

GemDialogue公司1983年推出用于描述宝石颜色的工具,由21张透明色标和3张色罩组成。可组合

60000种颜色,包括了有色宝石的主要色彩范围。

3.6

颜色强度/灰度colorintensity/darknesslevel

GemDialogue色标和灰色罩叠加使用与待分级雨花玉比色,获得一组色标颜色强度值和灰色罩强度

比率用以表示颜色鲜艳程度的参数。

3.7

表面净度surfaceclarity

肉眼可见的雨花玉表面裂纹、缺损等瑕疵及其严重程度。

4鉴定

4.1外观

4.1.1肉眼观察

不透明~微透明,质地细腻润泽,油脂光泽~玻璃光泽,主要有红、橙、黄、绿、青、蓝、紫、白、

灰、黑等颜色,常具有多种颜色组合并且呈逐渐过渡分布的特征。原石一般为扁圆形~扁椭圆形,表面

具有砾石的磨蚀特征,偶见残留的硅化泥岩皮壳。

4.1.2表面图形

当雨花玉表面具有肉眼可见的因颜色和结构差异形成的图案时,按图案分布特征划分为二种类型描

述:

a)普通图形——点状、线状和面状图案;

b)象形图形——形态似文字、人、物、景象等图案。

4.2结构构造

4.2.1宝石显微镜观察

质地均匀极细腻,无颗粒感,主体部分无或可含极微量的泥质残留物。

4.2.2偏光显微镜鉴定

主要矿物成分为正玉髓,针状正玉髓集合体组成极细小的不规则状斑块(一般小于0.02mm)、彼此

之间紧密镶嵌形成针状~斑块状结构。部分雨花玉有重结晶现象,针状正玉髓部分或完全重结晶形成粒

状镶嵌结构且晶粒变粗。按有否重结晶及其程度划分为未重结晶,部分重结晶和完全重结晶三种结构类

型,分别对应于细润度Ⅰ、细润度Ⅱ和细润度Ⅲ三个细润度级别。

2

DB32/T3600—2019

4.3硬度

摩氏硬度6.5~7。

4.4密度

2.60g/cm3~2.70g/cm3。

4.5折射率

1.54~1.55。

4.6红外吸收光谱

4.6.1特征红外吸收峰

1167cm-1、1075cm-1、800cm-1、780cm-1、695cm-1、540cm-1、466cm-1处玉髓特征峰。

4.6.2结晶度指数

采集雨花玉的漫反射红外吸收光谱,按公式(1)和(2)计算结晶度指数Ⅰ和结晶度指数Ⅱ(数值

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参见附录A,雨花玉结晶度指数应同时满足:

a)结晶度指数Ⅰ≤1;

b)结晶度指数Ⅱ≥1。

Ⅰ=P800×10…………………(1)

式中:

Ⅰ——结晶度指数Ⅰ;

-1

P800——800cm附近双峰的峰谷深度值。

P695

Ⅱ=………………(2)

P540

式中:

Ⅱ——结晶度指数Ⅱ;

-1

P695——695cm附近峰高值;

-1

P540——540cm附近峰高值。

4.7鉴定项目和方法选择

4.7.1基本项目:确保鉴定结论准确性和唯一性的应检测项目。

4.7.2可选项目:因样品条件限制不可检测、破坏性检测或仅提供参考结果,可根据情况选择的项目。

4.7.3鉴定项目的选择和相应的检测方法见表1。当检测结论出现争议时,采用DZ/T0275.4的方法

进行仲裁。

3

DB32/T3600—2019

表1鉴定项目和方法选择

检测项目基本项目可选项目检测方法

肉眼观察√

外观

表面图形√GB/T16553

宝石显微镜观察√

结构构造

偏光显微镜鉴定√DZ/T0275.4

硬度√

密度√

GB/T16553

折射率√

特征红外吸收峰√

红外吸收光谱

结晶度指数√参见附录A

5分级

5.1仪器设备

5.1.1细润度参照石:F1——未重结晶结构,细润度Ⅰ的下限;F2——完全重结晶结构,细润度Ⅲ的上

限。

5.1.2宝石显微镜。

5.1.3GemDialogue色卡。

5.1.4比色灯,色温:5000K~5500K,显色指数:不低于90。

5.1.5无反射光白色背景瓷板。

5.1.6白色衬板和白色挡板。

5.1.7游标卡尺(最小分度值0.01mm)。

5.1.8纯净水和脱脂棉球。

5.2分级环境要求

无直射阳光的中性颜色环境,应注意避免杂散光的照射和干扰。

5.3分级人员要求

从事雨花玉分级的技术人员要求视觉正常,经过专门的技能培训,具有宝石显微镜观察和目视分级

能力。由2~3名分级人员独立完成同一雨花玉的分级,并取得一致结果。

5.4细润度分级

5.4.1细润度级别

按雨花玉细润度变化划分为3个连续的细润度级别,依次表示为细润度Ⅰ、细润度Ⅱ和细润度Ⅲ。

5.4.2细润度级别划分规则

5.4.2.1待分级雨花玉与细润度参照石比较,透明度低于或与F1一致,则细润度级别为细润度Ⅰ。

5.4.2.2待分级雨花玉与细润度参照石比较,透明度高于F1且低于F2,则细润度级别为细润度Ⅱ。

5.4.2.3待分级雨花玉与细润度参照石比较,透明度高于或与F2一致,则细润度级别为细润度Ⅲ。

4

DB32/T3600—2019

5.4.3分级步骤

5.4.3.1使用干净的脱脂棉球沾取纯净水,涂抹在待分级雨花玉表面(雕刻抛光饰品可省略)。

5.4.3.2在比色灯下,肉眼观察和比较待分级雨花玉与细润度参照石。

5.4.3.3宝石显微镜顶部照明法,观察和比较待分级雨花玉与细润度参照石。

5.4.3.4根据肉眼和宝石显微镜观察结果,按细润度级别划分规则确定细润度级别。

5.5颜色分级

5.5.1色调

5.5.1.1色调类别

根据GemDialogue色卡的色标将雨花玉的基本色调分为21个类别(表2)。

表2雨花玉色调类别及颜色特征

色调类别色调类别

颜色特征颜色特征

色标代号色标代号

黄Y纯正的黄色红紫R2P含红色调的紫色

绿黄G2Y含绿色调的黄色品红MAG等量红色和蓝色的混合色

黄绿Y2G含黄色调的绿色紫红P2R含紫色调的红色

绿G纯正的绿色红R纯正的红色

蓝绿B2G含蓝色调的绿色橙红O2R含橙色调的红色

绿蓝G2B含绿色调的蓝色红橙R2O含红色调的橙色

青CYAN等量绿色和蓝色的混合色橙O纯正的橙色

蓝B纯正的蓝色黄橙Y2O含黄色调的橙色

紫蓝P2B含紫色调的蓝色橙黄O2Y含橙色调的黄色

蓝紫B2P含蓝色调的紫色棕BRN纯正的棕色

紫P纯正的紫色

5.5.1.2色调类别划分规则

待分级雨花玉与GemDialogue色卡比较,将色调最接近的色标确定为该雨花玉的基本色调。

5.5.2颜色强度/灰度

5.5.2.1颜色强度/灰度级别

根据GemDialogue色标的颜色强度值和灰色罩强度比率“G”的关系,划分为艳、深、浅和暗4个级

别。

Ms

G=×100%……(3)

Cs+Ms

式中:

G——灰色罩强度比率;

Ms——灰色罩强度值;

Cs——色标颜色强度值。

5

DB32/T3600—2019

5.5.2.2颜色强度/灰度级别划分规则

5.5.2.2.1艳:颜色强度值>40,G≤25。

5.5.2.2.2深:颜色强度值>40,25<G≤50。

5.5.2.2.3浅:颜色强度值≤40,G≤50。

5.5.2.2.4暗:G>50。

5.5.3棕色

5.5.3.1棕色级别

当待分级雨花玉颜色中含棕色时,比色时应叠加GemDialogue色卡的棕色罩,按棕色罩强度以及与

色标颜色强度的相互关系划分为浅棕色、深棕色和棕色调3个级别。

5.5.3.2棕色级别划分规则

5.5.3.2.1浅棕色:棕色罩强度值小于或等于色标颜色强度值,棕色罩强度值<30。

5.5.3.2.2深棕色:棕色罩强度值小于或等于色标颜色强度值,棕色罩强度值≥30。

5.5.3.2.3棕色调:棕色罩强度值大于色标颜色强度值,棕色罩及强度与色标及强度转换,设棕色标

BRN为雨花玉基本色调。

5.5.4无彩色

5.5.4.1灰度级别

若待分级雨花玉无彩色,仅为从白到黑的一系列中性灰色,比色时仅使用灰色罩。按灰色罩强度值

划分为白色、灰白色、灰色和黑色4个级别。

5.5.4.2灰度级别划分规则

5.5.4.2.1白色:灰色罩强度值<10。

5.5.4.2.2灰白色:10≤灰色罩强度值≤20。

5.5.4.2.3灰色:20<灰色罩强度值≤80。

5.5.4.2.4黑色:灰色罩强度值>80。

5.5.5颜色表示方法

采用“前缀语+修饰词+基本色调”的方式表示雨花玉的颜色。

基本色调——雨花玉的基本色调。无彩色时,按5.5.4划分级别。

修饰词——颜色强度/灰度级别,“艳”、“深”、“浅”和“暗”。

前缀语——棕色级别,“浅棕色”、“深棕色”和“棕色调”。

示例1:

比色结果P2R50/20black,颜色“深紫红色”

示例2:

比色结果P2R50/20black+20brown,颜色“含浅棕色的深紫红色”

示例3:

比色结果P2R50/20black+60brown,转换成BRN60/20black+P2R50,颜色“含紫红色的艳棕色”

示例4:

比色结果20black,颜色“灰白色”

6

DB32/T3600—2019

5.5.6颜色等级评价

雨花玉颜色经分级后,按颜色级别及其组合关系划分为极好、好和一般3个颜色等级,等级划分方

法见表3和表4。

表3彩色雨花玉颜色等级划分方法

棕色级别

颜色等级

无浅棕色深棕色棕色调

艳极好极好好好

颜色强度/灰度深极好好好好

级别浅好好一般一般

暗一般一般一般一般

表4无彩色雨花玉颜色等级划分方法

颜色等级极好好一般

灰度级别白色灰白色,黑色灰色

5.5.7分级步骤

5.5.7.1使用干净的脱脂棉球沾取纯净水,涂抹在待分级雨花玉表面(雕刻抛光饰品可省略)。

5.5.7.2在比色灯下,将待分级雨花玉置于白色背景瓷板上,观察比较雨花玉和比色卡。色标、灰色

罩、棕色罩应叠加使用并反复比较,直至与雨花玉颜色一致或最接近的色卡参数作为比色结果。比色时,

比色卡下应加白色衬板,并以白色挡板遮挡比色颜色以外部分,以避免干扰。

5.5.7.3根据比色结果,按颜色表示方法确定雨花玉的颜色并进行颜色等级评价。

5.5.8颜色分级部位

雨花玉的颜色分级应选择主体颜色部位进行。如有多种颜色,应选择分布面积大于30%以上的部位

或3种主要颜色部位进行分级,并注明颜色分布位置。对其他颜色、不同部位的过渡色和特殊的颜色分

布,可附注说明。

5.6表面净度分级

5.6.1净度级别

根据雨花玉表面是否有肉眼可见的裂纹(沿表面延伸至内部的裂隙)或缺损(表面的凹坑、凹槽等)

及其严重程度,划分为无瑕、轻瑕和重瑕3个级别。

5.6.2净度级别划分规则

5.6.2.1无瑕:无肉眼可见的裂纹或缺损。

5.6.2.2轻瑕:肉眼仅见1个<10mm的裂纹或<2mm的缺损。

5.6.2.3重瑕:肉眼可见1个或多个裂纹的总长度≥10mm或1个或多个缺损的总宽度≥2mm或同时含

有≥5mm裂纹和≥1mm的缺损。

5.6.3分级步骤

5.6.3.1使用干净的脱脂棉球沾取纯净水,涂抹在待分级雨花玉表面(雕刻抛光饰品可省略)。

7

DB32/T3600—2019

5.6.3.2将待分级雨花玉置于比色灯下,肉眼观察和测量裂纹的长度和缺损的最大宽度(结果保留小

数点后1位)。

6鉴定和分级证书

6.1基本内容

证书宜包含以下基本内容:

a)证书编号;

b)样品名称;

c)质量或总质量;

d)实物照片;

e)鉴定结论;

f)细润度级别;

g)颜色及等级评价;

h)表面净度级别;

i)检验依据;

j)签章和日期。

6.2其他可选内容

人文要素名称、形态描述、颜色分布特点、表面图形描述、备注及说明等。

8

DB32/T3600—2019

A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结晶度指数的测量和计算方法(以Nicolet系列红外光谱仪为例)

A.1红外吸收光谱的采集

A.1.1测试条件:安装漫反射器附件,光谱范围400cm-1~4000cm-1,分辨率4cm-1,光谱格式%透过率,

其他条件按不同型号仪器的要求设置。

A.1.2测试方法:选择待分析雨花玉有代表性的测量平面,置于漫反射器采谱孔上方,采集漫反射红

外吸收光谱并保存红外光谱图。

A.2结晶度指数Ⅰ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A.2.1使用Nicolet红外光谱仪的OMNIC操作软件,打开已采集的红外光谱图,设置图谱为吸光度格式。

A.2.2使用OMNIC操作软件的峰高工具,用鼠标左键点击800cm-1附近双峰的峰谷位置,OMNIC操作软件

自动采集到锋谷的“校正高度”值。

A.2.3按公式(A1)计算结晶度指数Ⅰ,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位。

Ⅰ=P800×10………………(A1)

式中:

Ⅰ——结晶度指数Ⅰ;

-1

P800——800cm附近双峰的峰谷深度值。

A.3结晶度指数Ⅱ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A.3.1使用Nicolet红外光谱仪的OMNIC操作软件,打开已采集的红外光谱图,设置图谱为吸光度格式。

A.3.2对红外光谱图进行交互式Kramers-Kronig校正。使用OMNIC操作软件的峰高工具,手动测量695

cm-1附近峰和540cm-1附近峰的“校正高度”值,设定峰两侧的最低点位置为测量基线。

A.3.3按公式(A2)计算结晶度指数Ⅱ,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位。

P695

Ⅱ=……………(A2)

P540

式中:

Ⅱ——结晶度指数Ⅱ;

-1

P695——695cm附近峰高值;

-1

P540——540cm附近峰高值。

9

DB32/T3600—2019

参考文献

[1]GB/T3979-2008物体色的测量方法

[2]GB/T15608-2006中国颜色体系

[3]DZ/T0130.9-2006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第9部分:岩石矿物样品鉴定

[4]DZ/T0275.1-2015岩矿鉴定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则及一般规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DB32/T3600—2019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鉴定..............................................................................2

4.1外观..........................................................................2

4.2结构构造......................................................................2

4.3硬度..........................................................................3

4.4密度..........................................................................3

4.5折射率........................................................................3

4.6红外吸收光谱..................................................................3

4.7鉴定项目和方法选择............................................................3

5分级..............................................................................4

5.1仪器设备......................................................................4

5.2分级环境要求..................................................................4

5.3分级人员要求..................................................................4

5.4细润度分级....................................................................4

5.5颜色分级......................................................................5

5.6表面净度分级..................................................................7

6鉴定和分级证书....................................................................8

6.1基本内容......................................................................8

6.2其他可选内容..................................................................8

附录A(资料性附录)结晶度指数的测量和计算方法(以Nicolet系列红外光谱仪为例)......9

参考文献............................................................................10

I

DB32/T3600—2019

雨花玉鉴定和分级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雨花玉的鉴定特征、鉴定方法以及分级规则和分级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雨花玉原石及其雕刻饰品的鉴定和分级,不适用于雨花玉镶嵌饰品的鉴定和分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698颜色术语

GB/T16553珠宝玉石鉴定

DZ/T0275.4岩矿鉴定技术规范第4部分:岩石薄片鉴定

3术语和定义

GB/T5698、GB/T16553和DZ/T0275.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正玉髓Quartzine

隐晶质α-石英的纤维状变种,延长轴〔0001〕。光性特征:一轴晶正光性,平行消光正延性符号。

3.2

雨花玉Yuhuajade

以针状正玉髓为主要成分的岩石,经陆相沉积作用形成于古河床砂砾层中,石质致密细腻,外观润

泽,具有观赏和收藏价值,可用于雕刻制作饰品的砾石。主要产于江苏六合、江浦、仪征等地。

3.3

细润度fineandglossydegree

正玉髓从未重结晶经部分重结晶至完全重结晶的过程中,由针状结构逐渐转变为粒状镶嵌结构且晶

粒变粗的程度,外观表现为透明度增加的程度。

3.4

细润度参照石compare-stoneoffineandglossydegree

一套已标定细润度级别的扁椭圆形雨花玉样品,由F1和F2二块组成。

1

DB32/T3600—2019

3.5

GemDialogue色卡GemDialoguecolorchart

GemDialogue公司1983年推出用于描述宝石颜色的工具,由21张透明色标和3张色罩组成。可组合

60000种颜色,包括了有色宝石的主要色彩范围。

3.6

颜色强度/灰度colorintensity/darknesslevel

GemDialogue色标和灰色罩叠加使用与待分级雨花玉比色,获得一组色标颜色强度值和灰色罩强度

比率用以表示颜色鲜艳程度的参数。

3.7

表面净度surfaceclarity

肉眼可见的雨花玉表面裂纹、缺损等瑕疵及其严重程度。

4鉴定

4.1外观

4.1.1肉眼观察

不透明~微透明,质地细腻润泽,油脂光泽~玻璃光泽,主要有红、橙、黄、绿、青、蓝、紫、白、

灰、黑等颜色,常具有多种颜色组合并且呈逐渐过渡分布的特征。原石一般为扁圆形~扁椭圆形,表面

具有砾石的磨蚀特征,偶见残留的硅化泥岩皮壳。

4.1.2表面图形

当雨花玉表面具有肉眼可见的因颜色和结构差异形成的图案时,按图案分布特征划分为二种类型描

述:

a)普通图形——点状、线状和面状图案;

b)象形图形——形态似文字、人、物、景象等图案。

4.2结构构造

4.2.1宝石显微镜观察

质地均匀极细腻,无颗粒感,主体部分无或可含极微量的泥质残留物。

4.2.2偏光显微镜鉴定

主要矿物成分为正玉髓,针状正玉髓集合体组成极细小的不规则状斑块(一般小于0.02mm)、彼此

之间紧密镶嵌形成针状~斑块状结构。部分雨花玉有重结晶现象,针状正玉髓部分或完全重结晶形成粒

状镶嵌结构且晶粒变粗。按有否重结晶及其程度划分为未重结晶,部分重结晶和完全重结晶三种结构类

型,分别对应于细润度Ⅰ、细润度Ⅱ和细润度Ⅲ三个细润度级别。

2

DB32/T3600—2019

4.3硬度

摩氏硬度6.5~7。

4.4密度

2.60g/cm3~2.70g/cm3。

4.5折射率

1.54~1.55。

4.6红外吸收光谱

4.6.1特征红外吸收峰

1167cm-1、1075cm-1、800cm-1、780cm-1、695cm-1、540cm-1、466cm-1处玉髓特征峰。

4.6.2结晶度指数

采集雨花玉的漫反射红外吸收光谱,按公式(1)和(2)计算结晶度指数Ⅰ和结晶度指数Ⅱ(数值

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参见附录A,雨花玉结晶度指数应同时满足:

a)结晶度指数Ⅰ≤1;

b)结晶度指数Ⅱ≥1。

Ⅰ=P800×10…………………(1)

式中:

Ⅰ——结晶度指数Ⅰ;

-1

P800——800cm附近双峰的峰谷深度值。

P695

Ⅱ=………………(2)

P540

式中:

Ⅱ——结晶度指数Ⅱ;

-1

P695——695cm附近峰高值;

-1

P540——540cm附近峰高值。

4.7鉴定项目和方法选择

4.7.1基本项目:确保鉴定结论准确性和唯一性的应检测项目。

4.7.2可选项目:因样品条件限制不可检测、破坏性检测或仅提供参考结果,可根据情况选择的项目。

4.7.3鉴定项目的选择和相应的检测方法见表1。当检测结论出现争议时,采用DZ/T0275.4的方法

进行仲裁。

3

DB32/T3600—2019

表1鉴定项目和方法选择

检测项目基本项目可选项目检测方法

肉眼观察√

外观

表面图形√GB/T16553

宝石显微镜观察√

结构构造

偏光显微镜鉴定√DZ/T0275.4

硬度√

密度√

GB/T16553

折射率√

特征红外吸收峰√

红外吸收光谱

结晶度指数√参见附录A

5分级

5.1仪器设备

5.1.1细润度参照石:F1——未重结晶结构,细润度Ⅰ的下限;F2——完全重结晶结构,细润度Ⅲ的上

限。

5.1.2宝石显微镜。

5.1.3GemDialogue色卡。

5.1.4比色灯,色温:5000K~5500K,显色指数:不低于90。

5.1.5无反射光白色背景瓷板。

5.1.6白色衬板和白色挡板。

5.1.7游标卡尺(最小分度值0.01mm)。

5.1.8纯净水和脱脂棉球。

5.2分级环境要求

无直射阳光的中性颜色环境,应注意避免杂散光的照射和干扰。

5.3分级人员要求

从事雨花玉分级的技术人员要求视觉正常,经过专门的技能培训,具有宝石显微镜观察和目视分级

能力。由2~3名分级人员独立完成同一雨花玉的分级,并取得一致结果。

5.4细润度分级

5.4.1细润度级别

按雨花玉细润度变化划分为3个连续的细润度级别,依次表示为细润度Ⅰ、细润度Ⅱ和细润度Ⅲ。

5.4.2细润度级别划分规则

5.4.2.1待分级雨花玉与细润度参照石比较,透明度低于或与F1一致,则细润度级别为细润度Ⅰ。

5.4.2.2待分级雨花玉与细润度参照石比较,透明度高于F1且低于F2,则细润度级别为细润度Ⅱ。

5.4.2.3待分级雨花玉与细润度参照石比较,透明度高于或与F2一致,则细润度级别为细润度Ⅲ。

4

DB32/T3600—2019

5.4.3分级步骤

5.4.3.1使用干净的脱脂棉球沾取纯净水,涂抹在待分级雨花玉表面(雕刻抛光饰品可省略)。

5.4.3.2在比色灯下,肉眼观察和比较待分级雨花玉与细润度参照石。

5.4.3.3宝石显微镜顶部照明法,观察和比较待分级雨花玉与细润度参照石。

5.4.3.4根据肉眼和宝石显微镜观察结果,按细润度级别划分规则确定细润度级别。

5.5颜色分级

5.5.1色调

5.5.1.1色调类别

根据GemDialogue色卡的色标将雨花玉的基本色调分为21个类别(表2)。

表2雨花玉色调类别及颜色特征

色调类别色调类别

颜色特征颜色特征

色标代号色标代号

黄Y纯正的黄色红紫R2P含红色调的紫色

绿黄G2Y含绿色调的黄色品红MAG等量红色和蓝色的混合色

黄绿Y2G含黄色调的绿色紫红P2R含紫色调的红色

绿G纯正的绿色红R纯正的红色

蓝绿B2G含蓝色调的绿色橙红O2R含橙色调的红色

绿蓝G2B含绿色调的蓝色红橙R2O含红色调的橙色

青CYAN等量绿色和蓝色的混合色橙O纯正的橙色

蓝B纯正的蓝色黄橙Y2O含黄色调的橙色

紫蓝P2B含紫色调的蓝色橙黄O2Y含橙色调的黄色

蓝紫B2P含蓝色调的紫色棕BRN纯正的棕色

紫P纯正的紫色

5.5.1.2色调类别划分规则

待分级雨花玉与GemDialogue色卡比较,将色调最接近的色标确定为该雨花玉的基本色调。

5.5.2颜色强度/灰度

5.5.2.1颜色强度/灰度级别

根据GemDialogue色标的颜色强度值和灰色罩强度比率“G”的关系,划分为艳、深、浅和暗4个级

别。

Ms

G=×100%……(3)

Cs+Ms

式中:

G——灰色罩强度比率;

Ms——灰色罩强度值;

Cs——色标颜色强度值。

5

DB32/T3600—2019

5.5.2.2颜色强度/灰度级别划分规则

5.5.2.2.1艳:颜色强度值>40,G≤25。

5.5.2.2.2深:颜色强度值>40,25<G≤50。

5.5.2.2.3浅:颜色强度值≤40,G≤50。

5.5.2.2.4暗:G>50。

5.5.3棕色

5.5.3.1棕色级别

当待分级雨花玉颜色中含棕色时,比色时应叠加GemDialogue色卡的棕色罩,按棕色罩强度以及与

色标颜色强度的相互关系划分为浅棕色、深棕色和棕色调3个级别。

5.5.3.2棕色级别划分规则

5.5.3.2.1浅棕色:棕色罩强度值小于或等于色标颜色强度值,棕色罩强度值<30。

5.5.3.2.2深棕色:棕色罩强度值小于或等于色标颜色强度值,棕色罩强度值≥30。

5.5.3.2.3棕色调:棕色罩强度值大于色标颜色强度值,棕色罩及强度与色标及强度转换,设棕色标

BRN为雨花玉基本色调。

5.5.4无彩色

5.5.4.1灰度级别

若待分级雨花玉无彩色,仅为从白到黑的一系列中性灰色,比色时仅使用灰色罩。按灰色罩强度值

划分为白色、灰白色、灰色和黑色4个级别。

5.5.4.2灰度级别划分规则

5.5.4.2.1白色:灰色罩强度值<10。

5.5.4.2.2灰白色:10≤灰色罩强度值≤20。

5.5.4.2.3灰色:20<灰色罩强度值≤80。

5.5.4.2.4黑色:灰色罩强度值>80。

5.5.5颜色表示方法

采用“前缀语+修饰词+基本色调”的方式表示雨花玉的颜色。

基本色调——雨花玉的基本色调。无彩色时,按5.5.4划分级别。

修饰词——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