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石钟山记》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一、教学内容《石钟山记》选自《古文观止》,为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该文主要讲述了苏轼对石钟山得名的探究过程,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独特见解。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准确地阅读并理解《石钟山记》全文,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够分析文章的论证过程,理解作者通过观察、推理得出结论的方法。-能够通过文章学习作者对自然现象的深入思考,培养对自然界的兴趣和探究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文章的分析,学会如何观察自然现象,并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结论。-能够运用文章中的例子,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观察和思考的方法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文章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增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通过对作者的思考过程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通过文章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关于自然现象的知识,如风的形成、雨的生成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石钟山记》。2.阅读理解(15分钟)让学生阅读《石钟山记》全文,要求学生边读边划出关键词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完毕后,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3.文章分析(20分钟)通过对文章的分析,让学生了解苏轼是如何通过观察和推理得出石钟山得名的结论的。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苏轼是如何观察到山石撞击的声音的?”“他为什么认为这种声音是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4.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苏轼的观察和推理过程,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总结出来。最后,各组代表在班级内分享讨论成果。5.总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观察和思考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方法。最后,让学生思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文章结构分析《石钟山记》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引言、正文、议论和结尾。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每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例如,引言部分提出了石钟山得名的疑问,正文部分通过观察和推理回答了这个问题,议论部分对观察和推理的结果进行了分析,结尾部分总结了全文。(2)苏轼的观察与推理方法苏轼在《石钟山记》中运用了观察和推理的方法,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习这种方法。例如,苏轼在观察石钟山时,注意到山石的形状和声音,通过推理得出山石撞击是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面对问题时,通过观察和思考得出结论。(3)文章的语言特点《石钟山记》的语言特点鲜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例如,文章使用了大量拟声词来描写山石撞击的声音,如“噌噌”、“硿硿”等,这些拟声词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同时,文章还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如“如鸣金玉”、“如击石钟”,这些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优美。(4)文章的寓意《石钟山记》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观的文章,还蕴含了深刻的寓意。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寓意。例如,文章通过石钟山得名的探究,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之心,强调了观察和思考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这种寓意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激发对科学的兴趣。2.教学难点(1)文章结构的理解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理解文章的结构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文章的结构,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文章的脉络。(2)观察与推理方法的运用观察与推理是《石钟山记》中的重要方法,但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运用这种方法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观察与推理的方法。(3)文章语言特点的理解《石钟山记》的语言特点丰富,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理解和体会这些语言特点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朗读、翻译、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4)文章寓意的理解《石钟山记》的寓意丰富,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理解和把握文章的寓意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文章的寓意,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四、教学方法1.情景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关于自然现象的知识,如风的形成、雨的生成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石钟山记》。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石钟山记》全文,要求学生边读边划出关键词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完毕后,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3.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苏轼的观察和推理过程,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总结出来。最后,各组代表在班级内分享讨论成果。4.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观察和思考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方法。最后,让学生思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五、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石钟山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关于自然现象的知识,如风的形成、雨的生成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石钟山记》。同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你们对石钟山有什么了解?”,“你们认为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等,激发学生的兴趣。2.阅读理解(15分钟)教师让学生阅读《石钟山记》全文,要求学生边读边划出关键词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完毕后,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例如,教师可以提问“苏轼是如何观察到山石撞击的声音的?”“他为什么认为这种声音是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等,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重点。3.文章分析(15分钟)教师通过对文章的分析,让学生了解苏轼是如何通过观察和推理得出石钟山得名的结论的。例如,教师可以提问“苏轼在观察石钟山时,注意到山石的形状和声音,他是如何通过这些观察得出结论的?”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4.小组讨论(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苏轼的观察和推理过程,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总结出来。最后,各组代表在班级内分享讨论成果。例如,教师可以提问“你们小组认为苏轼的观察和推理过程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你们小组认为苏轼的观察和推理过程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应用?”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5.课堂实践(10分钟)教师布置课堂实践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观察并分析一个你感兴趣的自然现象,并写出观察报告。例如,教师可以提问“你们观察到了哪些自然现象?”,“你们是如何通过观察和思考得出结论的?”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问题。6.总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观察和思考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方法。最后,让学生思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7.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请结合文章《石钟山记》,谈谈你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请尝试用文章中的方法,观察并分析一个你感兴趣的自然现象,并写出观察报告。六、各阶段设计意图1.情景导入:通过展示石钟山的图片和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石钟山记》。2.阅读理解:通过让学生阅读《石钟山记》全文,要求学生边读边划出关键词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重点。3.文章分析:通过对文章的分析,让学生了解苏轼是如何通过观察和推理得出石钟山得名的结论的,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4.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苏轼的观察和推理过程,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总结出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5.课堂实践:通过布置课堂实践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观察并分析一个你感兴趣的自然现象,并写出观察报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6.总结与反思: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观察和思考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七、板书设计1.文章结构分析:-引言:提出石钟山得名的疑问-正文:通过观察和推理回答问题-议论:对观察和推理的结果进行分析-结尾:总结全文2.苏轼的观察与推理方法:-观察:注意山石的形状和声音-推理:通过观察得出结论3.文章的语言特点:-拟声词: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优美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石钟山记》的学习,学生对苏轼的观察和推理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文章的结构理解不够清晰,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九、拓展延伸1.请结合文章《石钟山记》,谈谈你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2.请尝试用文章中的方法,观察并分析一个你感兴趣的自然现象,并写出观察报告。3.结合文章的寓意,谈谈你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环保意识。4.学习苏轼的观察和推理方法,尝试用这种方法解决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并分享你的解决过程。十、重点知识和题型整理1.文章结构分析《石钟山记》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引言、正文、议论和结尾。-引言:提出石钟山得名的疑问。-正文:通过观察和推理回答问题。-议论:对观察和推理的结果进行分析。-结尾:总结全文。2.苏轼的观察与推理方法苏轼在《石钟山记》中运用了观察和推理的方法,通过观察山石的形状和声音,得出山石撞击是石钟山得名的原因。3.文章的语言特点《石钟山记》的语言特点鲜明,使用了大量拟声词和修辞手法。-拟声词: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如“噌噌”、“硿硿”等。-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优美,如“如鸣金玉”、“如击石钟”。4.文章的寓意《石钟山记》通过石钟山得名的探究,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之心,强调了观察和思考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5.题型及答案(1)请简要概括《石钟山记》的四个部分及其作用。答案:引言提出问题,正文回答问题,议论分析问题,结尾总结全文。(2)请简要说明苏轼在《石钟山记》中运用了哪些观察和推理方法。答案:苏轼通过观察山石的形状和声音,运用推理方法得出山石撞击是石钟山得名的原因。(3)请简要分析《石钟山记》的语言特点。答案:《石钟山记》使用了大量拟声词,如“噌噌”、“硿硿”等,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同时,还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如“如鸣金玉”、“如击石钟”,使文章更加优美。(4)请简要概括《石钟山记》的寓意。答案:《石钟山记》通过石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课件
- 2024至2030年中国平行百叶窗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超深井用高抗挤毁石油管钢项目评估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铲运机大臂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3年无机械动力飞机项目评估分析报告
- 2023年澳代巴豆酸乙酯项目成效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自行车前叉立管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碳素结构冷轧钢带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棉绒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数字可变衰减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高级经济师之工商管理题库(历年真题)
- 《linux操作系统应用》课程标准
- 《公务员回避制度》课件
- 全市体育中考成绩分析报告
-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 康复护理的历史发展
- 初中物理教学经验分享
- 烟花爆竹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试题
- Part1-2 Unit3 Internship教案-【中职专用】高一英语精研课堂(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2)
- 一例下肢静脉溃疡患者的个案护理论文
- 年末固定资产盘点计划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