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的配伍变化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19/20/wKhkFmY2y_iAR6mXAAF8JcJNkNU827.jpg)
![药物的配伍变化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19/20/wKhkFmY2y_iAR6mXAAF8JcJNkNU8272.jpg)
![药物的配伍变化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19/20/wKhkFmY2y_iAR6mXAAF8JcJNkNU8273.jpg)
![药物的配伍变化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19/20/wKhkFmY2y_iAR6mXAAF8JcJNkNU8274.jpg)
![药物的配伍变化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19/20/wKhkFmY2y_iAR6mXAAF8JcJNkNU82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物的配伍变化第一节概述第二节
药剂学的配伍变化第三节药理学的配伍变化第四节预测配伍变化的实验方法第五节配伍变化处方的处理原则与方法第二十三章药物的配伍变化中药药剂学云南省省级精品课程第2页,共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十三章药物的配伍变化
大纲要求1.掌握:药物配伍变化、配伍禁忌的含义;药剂学配伍变化的内容。2.熟悉:研究配伍变化的目的;中药配伍禁忌与处理原则,中药学、药理学及注射剂的配伍变化。3.了解:溶液中配伍变化的实验方法。中药药剂学云南省省级精品课程第3页,共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概述一.药物配伍变化与配伍禁忌含义
药物配伍变化(药物配伍相互作用):可分为
系指药物配伍后在理化性质或生理效应方面产生的变化。指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不利于生产、应用和治疗的配伍变化。合理的配伍变化不合理的配伍变化复方配伍应用是中医用药的特点。配伍困难配伍禁忌中药药剂学云南省省级精品课程第4页,共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配伍用药的目的1.协同作用,增强疗效。即中药相须、相使。2.抑制毒副作用,即相畏、相杀。例如生姜可以解除半夏毒性;3.拮抗作用:药性相反---相反相成
上述合理配伍能达到预期目的反之导致体内可体外不良后果:生产、服用带来不便,或治疗产生不良效果:
中药药剂学云南省省级精品课程第5页,共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配伍变化分类
(1)按性质可分(2)按药物特点及临床用药情况分
物理配伍变化化学配伍变化疗效学配伍变化物理化学配伍变化中药学的配伍变化药理学的配伍变化(体内)药剂学的配伍变化(体外)中药药剂学云南省省级精品课程第6页,共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按配伍变化发生的部位体外配伍变化体内配伍变化药动学配伍变化(体内过程中)药效学配伍变化(靶部位)中药药剂学云南省省级精品课程第7页,共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药剂学的配伍变化
药剂学的配伍禁忌药剂学配伍变化包括物理或化学的配伍变化一、物理的配伍变化
指不利于生产、贮存,造成使用不便或对治疗有害而又无法克服的配伍变化。主要是指药物在配伍、制备、贮存过程中发生分散状态或物理性质的改变,从而影响制剂的外观或内在质量的配伍变化。后果:影响制剂的均匀性、稳定性或得不到符合要求的制剂。中药药剂学云南省省级精品课程第8页,共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溶解度的改变1、煎煮等提取过程:如石膏(硫酸钙)+不同药物:不同溶解度提取温度:热溶冷析。例如药酒。口服液质量问题2、药渣吸附:甘草+不同药物:甘草酸含量不同如与麻黄、黄连等配伍,含量下降大(约60%)。3、盐析作用:芒硝+甘草,甘草酸析出沉淀中药药剂学云南省省级精品课程第9页,共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增溶、助溶作用:如糊化淀粉提高芦丁溶解度:3.8倍甘草(皂苷)对党参、茯苓的增溶。5、溶剂影响:思考:用80%乙醇提取药材所得浸膏制备一般颗粒剂的可行性。6、贮藏条件
低温空气或光线致“陈化作用”亲水高分子胶体溶液+脱水剂(乙醇或大量电解质)→沉淀醇提物(或乙醇)+水(或水提液)→沉淀中药药剂学云南省省级精品课程原因:二者形成复合物。是增溶作用吗?第10页,共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吸湿、潮解、液化
(三)聚结与悬浮(粒径或分散状态改变)1.吸湿潮解:中药干浸膏粉,或含浸膏的散剂、胶囊、颗粒、片剂等。后果:制品发软、粘连、结块、变色等,严重者霉变或成分水解。2.形成低共熔混合物,常发生软化或液化现象。混悬液或乳浊液:配伍时产生凝聚或分层,胶体溶液:脱水剂致沉淀后果:分剂量不准或吸收差。
中药药剂学云南省省级精品课程第11页,共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化学的配伍变化
原因:后果:系指中药化学成分之间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变化。氧化、还原、分解、水解、取代、聚合、加成、异构化等引起。产生浑浊、沉淀、变色、气体、爆炸等现象;产生毒副产物、减效或失效。
中药药剂学云南省省级精品课程第12页,共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产生浑浊或沉淀1、生物碱与苷类皂苷(如甘草皂苷)黄酮(如黄芩苷等)+生物碱类(如小檗碱)→沉淀蒽醌(如大黄素等)2、有机酸+生物碱如金银花与茵陈+黄连、延胡索3、鞣质+生物碱:如大黄+黄连4、鞣质+皂苷、酶类、金属离子5、与无机离子(钙、镁)成盐中药药剂学云南省省级精品课程第13页,共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中药药剂学云南省省级精品课程(二)、产生有毒物质如含朱砂(汞)的制剂+还原性药物(KBr,KI)等,赤痢样大便。(三)变色
含有羟基的成分在酶的作用下氧化、聚合,形成了大分子有色物质。大黄蒽醌成分因组方中存在强碱性物质而变红。(四)产生气体例如碳酸盐与酸类药物配伍,铵盐与碱类药物混合时均可产生气体。(五)发生爆炸
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合用,混合共研所引起。例如红灵散中将其中硝石与雄黄混合共研,可能爆炸。第14页,共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注射液的配伍变化在输液中添加多种药物静脉滴注常见,也分药理学和药剂学配伍变化。(一)注射液药剂配伍变化分类1、“可见的”变化:浑浊、沉淀、结晶、产气和变色等现象;2、“不可见的”变化:不稳定的药物与溶剂或其他注射液混合而变化。使药效降低、毒副作用增加。有些输液配伍虽然肉眼观察不到沉淀,但用微孔滤膜—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可观察到有大量的微粒存在。中药药剂学云南省省级精品课程第15页,共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注射剂产生配伍变化的原因1、溶液组成、比例改变如非水溶剂注射剂+水性注射剂不宜与其它注射剂配伍的:血液制品、甘露醇、静脉乳等2、PH改变:pH是其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能超出药物最稳定的pH范围。弱酸弱碱药溶解度与pH关系
3、缓冲容量:缓冲容量内加入不同pH溶液影响较小。中药药剂学云南省省级精品课程第16页,共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原辅料纯度与盐析作用杂质或处方引入无机离子5、成分之间的沉淀作用6、混合浓度、顺序与稳定性的影响浓度高混合易沉淀、顺序可经实验确定,放置时间长可能沉淀中药药剂学云南省省级精品课程第17页,共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药理学的配伍变化一、协同作用系指两种药物合并使用后,能使药物作用增加。又分为相加作用和增强作用。相加作用为两药合用的作用等于两药作用之和。而增强作用又称相乘作用、表现为大于两药作用之和。二.拮抗作用
系指两种药理作用相反的药物合并使用、使作用减弱或消失。三.增加毒性或副作用中药药剂学云南省省级精品课程第18页,共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药剂在体内发生的配伍变化(药动学配伍变化)1、吸收部位发生的配伍变化影响溶出度、胃空速率、菌群酶代谢2、分布过程中发生的配伍变化竞争血浆蛋白结合3、代谢过程中发生的配伍变化酶抑或酶促作用4、排泄过程中发生的配伍变化肾小球重吸收、肾小管分泌、尿pH值中药药剂学云南省省级精品课程第19页,共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补充:中西药合用的配伍变化:一.中西药合用的结果
1、产生协同作用。有的中西药合用效果比单用好。
2、减轻毒副作用。如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扶正中药与抗肿瘤药、放疗等合用,可减轻抗肿瘤药、放疗的毒性、副作用。
3、使药物疗效降低,毒、副反应增加。合用不当药物之间发生不良相互作用,或引起药源性疾病,甚全危及生命。中药药剂学云南省省级精品课程第20页,共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中西药合用的配伍禁忌1.产生难溶性整合物或沉淀物,降低药效。如含金属离子的中药(牛黄、石膏、龙骨等)与四环素族形成难溶性络合物,不易吸收,减弱其抗菌效果,影响药效发挥。2.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或增加毒性:如含朱砂(硫化汞)中药,与溴化钾合用,生成刺激性溴化汞或碘化汞,排出赤痢样便。中药药剂学云南省省级精品课程第21页,共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拮抗作用,降低药效。口服降糖灵与甘草合用,降低降糖效果。因为甘草口服产生甘草次酸,具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使葡萄糖与糖原产生增加,即能升血糖,与降糖药产生药理拮抗。4.酸碱中和,降低药效。含有机酸的乌梅等+碱性碳酸氢钠、氢氧化铝酸碱中和,药效降低,甚至失去治疗效用。5.酶促作用,降低药效含有乙醇的中成药(药酒)不宜与与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安乃近等合用,因乙醇是药酶诱导剂,使药物代谢加速,药效下降。中药药剂学云南省省级精品课程第22页,共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6.酶抑作用,增加毒副作用:
麻黄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优降宁)合用。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单胺类神经递质单胺氧化酶↓单胺类神经递质降解↓(如去甲肾上腺素)大量贮于神经末梢
麻黄碱大量释放致高血压危象和脑出血中药药剂学云南省省级精品课程第23页,共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四节预测配伍变化的实验方法常用注射液的配伍表。但具体问题需通过理化实验甚至药理学、微生物学等研究。一、可见的配伍变化实验方法
方法:将两种药液混合,在一定时间内以肉眼观察有无产生浑浊、沉淀、结晶、变色、产生气体等现象。也可将配伍一定时间后的药液微孔滤膜滤过,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观察。混合量比1:1、1:2或1:3。观察时间2、4、24小时等
中药药剂学云南省省级精品课程第24页,共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测定变化点的PH
方法:注射液(1M)+酸(0.1mol/LHCl)或+碱(0.1mol/LNaOH)观察其外观发生变化时的pH、pH变动范围及所用的酸碱量。结果:加入酸或碱而无外观变化,或pH在无变化区移动范围大,或用酸、碱量大的,则不易产生可见的配伍变化。反之则容易产生可见的配伍变化。如配伍后药液的pH落入变化区内.则可能出现配伍变化。中药药剂学云南省省级精品课程第25页,共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中药药剂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PB-22-5-Hydroxyquinoline-isomer-生命科学试剂-MCE-7761
- 1-Boc-4-carboxymethyl-piperazine-生命科学试剂-MCE-6310
- 2025年度公共停车场车位使用权抵押合同范例
- 二零二五年度离婚后小孩抚养费及生活费用监管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早餐车餐饮合作经营协议
- 施工现场施工排水排泥管理制度
- 施工现场施工防地震灾害制度
- 教育领域中的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 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复习题课件
- DB6103T 34-2025奶山羊选种选配技术规范
- 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兰州分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 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 课件(26张)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提高金刚砂地坪施工一次合格率
- 【历史】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产业园区招商合作协议书
- 2025新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下单词默写表
- 盾构标准化施工手册
- 天然气脱硫完整版本
- 中欧班列课件
- 2025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备考经验交流
- 人教版八级物理下册知识点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