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记叙文“一个人和一座城”标杆文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高三上期中记叙文“一个人和一座城"标杆文
(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高三上期中记叙文作文题)
(2)一座城,是一个人身心栖居的家园;一个人,又会给一座城带来温度与活力,甚至会影响一座城的气质与精神……人和城的故事,一直都在上演着。
请以“一个人和一座城”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合理、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审题指导】
(1)散文类记叙文、小说类记叙文皆可。
(2)一座城对一个人的影响,可以是外在生活等方面的,也可以是内在习惯、心理等方面的;同样一个人对一座城的影响,既可以改变外在形象,也可以改变内在气质。可以在行文中体现出层次感。
(3)虽然标题是“一个人和一座城”,但行文中要重点体现“人”在其中作为一个最大的自变量对一座城市的影响。重点是人对城,不是城对人。
(4)一个人可以怎样带给一座城温度与活力?回溯历史,柳宗元对柳州,苏东坡对黄州,韩愈对潮州……他们带着巨大的痛苦或不幸来到这里,甚至打算在此了此残生,可他们中,少则数月,多则数年,都依靠这或长或短的停留给当地人民、城建、文化等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5)除了可以从古人中取材思考,今人也提供了很多好的范本:钟南山对武汉,樊锦诗对敦煌,张桂梅对丽江……人与城的最好关系便是:城市在不同角度让人认识自己、发现自己,而人也在影响城市的过程中实现自己、成就自己。
(6)当然,也可以在行文中合理想象,将时间线拉长,写出人与城更为丰富的互动。
【标杆文】
1号文
一个人和一座城
(一类上48分)
“直行!您请嘞!"温暖的阳光洒在她的脸上,和着蔚蓝的天和高大的立交桥,红绿灯一瞬间切换。她挥着手中黄色的小旗,灿烂的笑容顺着眼角皱纹传递给每一个过路行人。热闹快活的气氛与这个沉闷而焦虑的快节奏城市截然不同。
每天早上路过这个路口,我都会注意到她——一个交通协管员,总是操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一身制服,一副手套,戴着“小蜜蜂”,拿着一面小黄旗,与别人无异的打扮却仿佛拥有了与年龄不符的无限活力。明媚的笑颜时刻感染着行人,时不时地还会搭个话,对上班族常常嘘寒问暖,语速极快却又温婉地安慰和鼓舞着他们。绿灯每每亮起,一挥旗子,一句“生活趣多多"让困倦中赶路的人都顿时有了活力。伴随着她略带沙哑的嗓音和经典的口头禅,没有一个人不是带着笑容过马路的。
“嘿!同学!咱稍微往后点!别着急!安全第一位!”那是第一次见到她时她对我说的话。我惊愕地回头,不好意思地蹬着自行车,后退至白线处。她言罢满意地冲我点了个头,嘴唇前的“小蜜蜂"也好似满意地上下颤动,然后挺拔地,伸直手臂一个旋转,指挥着右转弯的车辆。偌大的路口在她的指挥下井井有条,她熟练地转着圈,同时能专注地观察自己把守“关卡”的行人是否安全,一手优雅地高举,一手拿着旗子伴舞,犹如一个斑马线前的芭蕾舞演员。黄色的马甲是她的舞裙,蓝天和阳光是幕顶和灯光,柏油路是她的舞台,行人是她的观众,一切都是那样朝气蓬勃。
那天她手指上缠着绷带,依然满怀热情地指挥着。远远看到了,我稳稳地停在她的身旁,“您手怎么了?"小姑娘!这不昨儿扎了一下,还好有咱大北京这民生保障,社区医院一下解决了!踏实!”说着她仿佛打开了话匣子,“该说不说,北京这福利真不错,像我这种退休在家闲来无事的人,哟,给我这老太婆找了个活儿干,还给工资。既打发了时间,又发挥点儿作用!"说着,眼角笑弯了。“您真好,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乐。”我由衷地赞美,“您的笑容太有感染力了!"好!微笑是冬日里的阳光,能给你们未来栋梁带来帮助!值!”突然,她一转身,“生活趣多多!直行!"我乐了,一蹬出发了。
她的笑印在我的脑海里,多么有趣的一个人,给北京这座钢铁城市带来了温度和活力,感染着我,想必还有那些行人。
“生活真好!趣多多!”
我心里笑着,蓝天白云,微风不燥,阳光正好。
【点评】
该文用丰富的细节记述了一个交通协管员大妈在退休后发挥余热协管交通的故事,主人公以“生活趣多多"的阳光心态面对着每日的生活、平凡的工作、过往的行人,并将这份美好传递给每一个迎着朝阳匆匆赶路的陌生人,体现着普通劳动者对一座城市的贡献;同时,文章结尾处还巧妙设计了大妈感激北京民生保障的小情节,体现了北京城对一名普通劳动者的温暖关怀。该文贵在求真,以北京街头日日可见的协管员入文,体现了作者善于观察日常生活,挖掘小人物身上闪光点的选材意识,是关注现实的佳作,能引发读者共鸣。此外,妙在构思。首先,能将对“城”的表现迅速转化到城市最普通的劳动者身上,体现了作者“化大为小"的叙事能力;其次,能站在“人对城的贡献”和“城对人的关怀"双向关系上构思行文,体现了较高的思维水平。美中不足的是,对于“城市”特征的呈现尚且不足。
2号文
一个人和一座城
(一类中45-46分)
我是一名记者,这次的采访主题是“真正的北京味儿"。起初拿到这份任务,我还以为会是个轻松的差事,北京这么一个文化气息浓厚的城市,什么才算是“北京味儿”呢?
逛遍前门大栅栏的我,迷惘了。城里的北京,确是不乏惹人注目的名牌吃食和以“老字号"自诩的店铺,但它们却大多被商业气息所笼罩,吃不出什么“京味儿”。
在小巷中徘徊,深秋的冷风吹在我单薄的身躯上,使我本就疲惫的步伐愈加摇晃。不知不觉中,我走入了一家藏在胡同深处的小铺子,以为没人,便只是坐下来歇歇脚。
这时,一个身型高大的男人突然出现在我面前,两眼笑得眯成了缝,只露一口白牙。“来碗炸酱面?"他察言观色着开口道,粗哑的嗓音让我瞬间清醒了一些。我才意识到这是一家经营着的面馆,于是即便胃中已被各种“老字号”填满,仍被他衣服上飘来的酱香味勾引着说了声“好"。
他像是被点了开关一般,快步走到厨房,开始抄家伙做面。虽然不抱有什么希望,但本着“记者”的职业修养,我还是问了句:“我能在您这儿录像不?算是采访。"可以可以!”又是那沙哑的声音从厨房传来,“能吃辣嘛?"能。”我答道。这一句“能"又仿佛打开了他什么地方的引擎,让他开始滔滔不绝地讲北京人讲究用辣调味之类的理论,还说得头头是道,随后语气又变得沉稳了一些,说起自己五十多年的经历。“我从小生活在北京,嚯,以前的北京我可喜欢了。穷是穷点,但玩的是玩的,吃的是吃的,炸酱面是炸酱面。”然后他又沉默了,店中变得出奇地安静。又一阵秋风从屋外呼啸而过,远处的霓虹灯点点地闪烁,让这间小屋格外不起眼。蓦地,一股浓郁的酱香从厨房里传来,让我心神陶醉。“大爷,做好了吗?"我忍不住问道。“哈哈,这就馋啦!快喽!”
五分钟后,随着一声“好了”,大爷端一碗仿佛集了全世界酱香的面走了出来。我随面摆弄两下摄像机,接过面就开吃。“别噎着了!”大爷笑着说。半碗下去,我才终于得以抬起头来,擦擦嘴,仔细瞧瞧我吃的是什么神药制得的美味。这面看起来并不那么吸引人,只是朴素的酱、面,还拌了些黄豆、萝卜丝和黄瓜丝,却出奇地将浓郁的酱香和清爽的蛋香调剂得刚刚好,让人欲罢不能。
当我再一次狼吞虎咽时,大爷开口了:“其实,现在的北京城我更喜欢。北京是养我、生我的地方,不能不喜欢。我做面做了三十多年,北京养我养了五十多年。我看着北京从穷色变成彩色,北京也看着我长成这么大个人。"他又望向窗外。
这一刻,我意识到我的报道素材已经完备了。“真正的北京味儿”其实正存在在每个北京人的心里、角落里。
窗外一抹金色的夕阳透过,让北京变得温暖。
【点评】
本文以记者的身份和视角进入北京胡同的炸酱面馆,去感受老北京的饮食文化和老北京人对北京的情感,描写生动,对话自然,欲扬先抑的手法巧妙。该文的亮点有二:其一在于巧妙地找到了人与城的接驳点——一碗炸酱面,透过这碗炸酱面,“我"找到了了解北京城民俗、文化的窗口,体察市民情性的一把钥匙,让故事可以顺利演绎,让城市特征得以凸显;其二在于作者在命题的激发下,以北京考生的身份,精心选择北京的文化符号,讲述北京人热爱新旧北京的故事,表现出真挚的家乡文化认同。若能在“吃辣”的小设计上做做文章,体现京城饮食的包容性;在北京过去的“穷色"上稍作铺垫,衬托如今的变化发展,可使主题更加丰富多元。
3号文
一个人和一座城
(一类中45-46分)
夕阳的余晖吐纳在锦官城上。
“余老,下班了?”老人背着包从我面前走过,我忙向他问候。
他“诶诶"地应了,满足的笑容漾在每一分皱纹里。他走出了门,走在金色的余晖之中,好像整个人的血肉都属于这座城,揉在这座城的历史之中。
说起来很巧,老人的名字就叫“余辉”,每当夕阳西下,金色与红色笼罩在这座盆地中的城市时,我总在想他和这座城。
老人来金沙博物馆做义务讲解员很久了,自我来这里的售票处工作之前很久就来了,以至于同事们都不能说出具体时间,只说余老退休后一直在这里义务讲解。
我对余老不算了解,不过是他傍晚时经过售票处的窗口会和我们点头致意,日复一日地,倒也算能说句话的关系。
一次朋友的小孩要写关于巴蜀文化的作业,中间祭祀方面的内容始终没有思路,托我问问余老。
余老听说了之后对学校布置这样的作业赞不绝口,“好啊,学校就应该多学学自己的文化,这自己的文化都忘了,旁的怎么学,‘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好啊好啊。"
他激动地让我联系我那位朋友,说可以为那个娃娃细致讲解,“多带几个同学更好”,余老这么说。
从此,余老的讲解时间由上午、下午两场,变为了上午场、中午场和傍晚场,傍晚的这场专供小孩子们放了学去听,据说这是余老自己争取来的。
之后的日子里,当金色的光撒遍锦官城,我们时常能听到有稚嫩的童音响起,“余爷爷,这是什么呀?"余老牵着孩子们,一个个文物讲过去,从金色面具讲到通天树。苍老与稚嫩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好像这新兴产业与历史文化交织在一起的成都,只余下一个老人、一群孩子和一座城。
余老也会和孩子们讲纤夫号子、讲火锅的由来,讲川剧中的变脸、滚灯……
当余老终于送走一批孩子,我们在门口等他。
“为什么您要多加一场讲解,不累吗?”我问。
“小从,你还年轻,可我是看着这座城长起来的,这座城更是看着我长大、变老的,我的血肉都依存于这座城。这座城的文明养育我,川渝的红土喂饱我,悠长的历史富足我,飞快的发展保障我。我也看着这座城成长起来,成为新一线城市。可是你看,太古里背后是杜甫草堂,热闹与冷清却一街之隔,这座城要失掉他的文化了,我想做些什么。"
语罢,余老已老泪纵横,他背起包,拍了拍我的肩,向门外走去。
夕阳的余晖吐纳在锦官城上,余辉老先生们似乎也化作一束光,照得成都金灿灿的。
唯一确定的是余老是属于成都的,而成都也是属于余老和千万个余老的。
【点评】
本篇亮点在于视角独特与立意高远,故事聚焦于一位叫“余晖”的老人和一座“古老文明"的城市成都的关系展开叙写,创作性强。年老退休的余老不愿养老家中,选择扎根在平凡的义务讲解员的岗位上,其原因来自于对这座城滋养我的感念,对这座城的文化行将没落的忧虑,城市与人的因果关联紧密。但故事在塑造“这座城”时稍显不足,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集中凸显这座城的特征与价值,散点化的要素罗列影响了城市形象的鲜明和丰厚。
4号文
一个人和一座城
(一类下42-43分)
“城市"是一个冰冷的名词。这两个字中蕴藏的是晋升的机遇,是繁华的霓红灯,是疾驰的车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中,人们变成了一个个质点,湮没在无尽的夜色中。
我在一家企业里工作,繁忙的日子与颐指气使的老板使我喘不过气,因此每次下班,我都会找一个四下无人的街巷停驻或漫步,似乎这段时光是溺水者唯一的喘息与挣扎。
天上明月高高挂起,静静地望着我。天空只有几颗星星点,没有一丝波澜。每在这个时候,我就感到终于从裹挟我的西装与领带挣脱出来。深深呼吸几口新鲜空气,此刻,我是多么想凭空生出一对翅膀,飞到层云之上,逃离这种压抑而始终如一的生活呀。
漫步到了一个我所不熟悉的草木之中,霎时间,一段悠扬的音乐从我耳边响起。我不禁愕然,在这种满是鸣笛与重金属音乐的城市,这音乐像是一股清流轻轻拂过我心,安慰着我孤独的灵魂。我站在原地,任凭这一段暖流来回将我包裹流动。我不懂音乐,但它听着像二胡的音色,更像是溪水流经石缝,暖阳落入我心的柔情与“人”情。
说到这里,我似乎已经很久没听到这样有“人情"的音乐了,我不禁循着音乐向前寻找着,最后停在了一个衣衫单薄,头发凌乱的中年大叔前。他的胡须已经很久没有修理过了,脸上爬满了属于风霜的水纹。他见了我,只是安静一笑,接着又专注于自己的音乐了。
我在他身旁静静地听,一边好奇地打量他,猜测他的身份。起初,我猜测他是一名乞食者,但在见到他的第一眼,我便否定了这个想法。不含过多技巧的音乐有一种超凡的平静和通透,他在风中飘逸的衣角是那样潇洒……
音乐骤然变调,伟岸的城市似乎在音乐下隐没到了地底,此时此刻,只有我们二人,身处旷野,望着深蓝色的夜幕。依旧是平和的旋律,只是音调直冲穹顶,为我讲述着他的梦想与期冀的未来。他在风中摇曳着,手中的二胡却拉出了城市所没有的暖与厚度。霎时间,他似乎不再是一个流落街头的艺术家,而是一名侠客,双手持着二胡,“城”在这个瞬间只成为了背景板,平凡世界正为他而黯去色彩。
音乐暂落,男子以自己将城市点亮的瞬间却仍在我心中留存。一个人,一座城,究竟是城融入了人,抑或是人点亮了城
这个瞬间,我似乎豁然开朗,城市从未将我湮没,心中最大的束缚只有自己的胆怯。
在一座城中,我也要成为其中闪亮的一个人。当我回到企业中,也许仍会陷入许多身不由己,但从现在开始,我要钻出黑暗,绽出属于我一个人的色彩。
【点评】
本文从城市对人的消极影响入手,关注了人在大都市生活的不易和艰难,真实且有思辨性;同时,通过拉二胡的大叔拉奏二胡点亮这座城市的情节,表现出面对城市带来的挑战和龃龉,个体更应以坚韧与乐观的精神去点亮城市的主旨。两组关系的叙事衔接中,城市与人应然的关系达成合理自然。遗憾的是,心理描写过多,叙事较为单调,故事味道稍显不足;“我"与街头音乐人的用墨较均,在扣应“一个人”上略显不足。
5号文
一个人和一座城
(二类上40-41分)
小刘是A市的一个外卖小哥,他在A市中做着与其他千万骑手一样的工作,身为再普通不过的底层劳动者,小刘却自命不凡,因为他始终相信,即使凭单薄的一己之力,也能为这座城市增添一丝活力,送去一丝温暖。
“叮咚,你有新的美团外卖订单,请及时处理。"又是新的一天,天还蒙蒙亮,整座城还处于一片混沌朦胧之际,小刘便早已穿戴好防风手套、头盔,骑上电车整装待发。踢起车蹬子,双手一推油门,迎着凛冽的寒风,小刘火急火燎地冲往店家取餐。
“老板,您出餐快点儿吧,客人着急上班儿,特着急呢,您看我这剩余送餐时间也不多了。”“别急,别急,小伙子,排队的人多呢,马上给你做。"叮咚”,手机再次传来提示音,提示着小刘,时间正一分一秒流逝。保证外卖按时送到顾客手中,刻不容缓!漫长的等待过后,小刘终于等到了餐,他抓起装着外卖的塑料袋儿头也不回地向自己的“电驴"冲去,却不忘大声地对老板道谢:“谢谢师傅!”掀开后车座儿的盖子,将外卖投入,转身跨上车座儿,按下防风面罩,几个动作一气呵成,丝毫没有拖泥带水。此时的大街上人群已开始密集起来。天空如被泼了墨的水狼毫缓缓搅动开一般逐渐清澈透亮起来,只是寒风吹得更加肆无忌惮了。小刘迎着风,心中一定要按时送餐的念头更加坚定,他很想为这座城的人送去一份保暖的早饭,想用自己活跃的飞速驶过公路的身影儿,为这座城增上一份活力。
座下的电驴是他战斗的坐骑,防风的头盔是他防御的武器,前方宽阔的马路则是他的作战战场。他像一个战士,英勇无畏地穿过马路洪流,小心谨慎地避开路人和障碍,只为在这个寒冷清晨为城市送去一份温暖。
“您好,前方发生交通事故,禁止通行,请您绕道走吧!"拦在眼前的白手套儿打断了小刘儿的送餐之旅。他向前方望了望,果然车辆紧挨着车辆,还有几位警察在处理紧急情况,十分拥挤。看着系统上的送餐倒计时,只剩三分钟了!他顾不得多想,抓起外卖就朝着目的地狂奔。寒风灌进脖子里、衣袖里,但唯独没有钻进外卖里——他正紧紧抱着外卖于他的怀中。
三分钟,两分钟,一分钟,时间到!他恰好敲响客户家的门。外卖准时送到!那一句“辛苦了”是他最好的慰藉。
“叮咚,您有新的外卖订单,请及时处理!"
他知道,这座城市还有更多的人等他送去温暖。
【点评】
该文浓墨重彩地讲述了一名快递小哥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辛勤送餐的故事,通过“取餐”“等餐"绕行”等几个场面,真实还原了快递员的日常工作,用丰富而生动的细节塑造了人物富有时间观念、热情对待工作的形象,也充分体现了普通劳动者对一座城市做出的积极贡献。但该文对“人与城"的关系思考较为单一,主题不够丰富,情节略显简单。
6号文
一个人和一座城
(二类中37-38分)
自我阔别家乡,已有十年之久了。
当我再次踏上家乡的小船,在水乡中前行时,我的内心激动澎湃,怀揣着好奇四处张望江南水乡的魅力十年如一日,波光粼粼的湖面上荡漾着几叶扁舟,宁静而详和。
“小伙,你是外地来玩的吧我们这里可多有趣的嘞,保你来了就不想走。”热情的船夫见我东张西望,许是把我当成了游客,热情地介绍起自己的家乡来。
我有些惊奇,没想到他一介船夫竟把普通话说得如此标准。但我无意打断他的热心,追问他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你看那边那些个小平房,都是上个世纪建的嘞。"
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那一排排小店古色的灰瓦白墙好像从画里走出来一般,却没能在我心中掀起波澜。只因它们在我离开时,就已经是这幅模样。这次回来,我本意是想看到些新兴事物的。可这座城市似乎与十年前并无二致,让我有些意兴阑姗。
又和船夫攀谈了几句,我到了目的地,交钱下了船。
眼前是一座不大的院落,是我从小长成人的地方。我踏步走进去,一眼就看到了杵在树下乘凉的几位大爷大娘,还有独自坐在一旁发呆的阿婆。
我走到阿婆身边,亲切地用家乡口音问她:“阿婆,还记得我吗”
阿婆看看我,良久,摇了摇头。
我叹了口气——是啊,离开这么久,又有谁还记得住我呢
“阿婆,这是小轩啊,这你都不记得了"一旁的大爷从人堆中探出头来,笑着对阿婆说。
“小轩……”,阿婆念叨了几遍这个名字,眼里忽然冒出了光,“小轩啊,回来了。"
“嗯。”我有些感动地点了点头。
“小轩啊,这几年忙什么呢都不回来看看我们。"大爷冲我招招手,“你过来,帮我看看这手机该怎么下载东西。”
闻言,我有点诧异地走过去,三下两下帮大爷弄好了。
哎呀,还是我们小轩厉害。"一旁的大娘夸赞道。
我正想回话,几声童音打断了我。
“小轩厉害,小轩厉害!”
我回过头,看到几个小孩围着我转,个个脸上扬溢着开心的笑容。他们身上穿着的衣服并不如我那时那般陈旧。
孩子的家长们跑来驱赶小孩,连声向我道歉。我没有气恼,只是深深地看了他们一眼,仿佛看到了这座城市的未来。将来有一天,他们也会像我一样,站在这里被人夸奖。
我回头看了看低头鼓弄手机的大爷,又想起了仍然记得我的阿婆,想起了那位普通话说得极为通顺的船夫。此时再抬头看向这座城市的风景时,我有了不同的感触。
这座城并没有原地踏步,它也在用它的方式默默追赶着时代的脚步。可无论它如何变化,都留有我的一片容身之所。这是我的家乡,我念着它,它亦时刻包容着我。
【点评】
该文讲述了一个游子与故乡小城重逢的故事,文章前半部分通过“我"的观察,交代了故乡人事的变与不变,后半部分主人公以归乡者的身份帮助乡邻使用手机,追赶新时代,体现出一定的设计能力。但家乡的变化更多通过我的“感受”而非“故事"呈现,“小孩子们”象征城市未来的叙事逻辑没有完全搭建,结尾处的主题升华略显生硬是这篇文章应该再做斟酌修改的地方。
7号文
一个人和一座城
(二类下33分)
我是一个出生在北京胡同里长大的孩子,我从小就生活在胡同里,我的爸爸妈妈因为工作原因不能在身边,只有奶奶陪着我。
天空微微亮起,耳边隐隐约约听见有人在叫。“磨剪子,磨刀哦"声音慢慢大了起来,我从暖洋洋的被子里伸出一个小脑袋,像刚出生的小宝宝,在看大千世界,我左右张望,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耳边传来,“醒了,我的小宝贝。”奶奶走到床边,给我拿了衣服,我完早饭后,我穿好衣服,就出了门。
胡同是一个宽不是很宽,但长却是很长的,胡同就是一个小迷官,是由多条路串连在一起,形成了胡同。我找到了我的好朋友,一起出来玩踢键子,我们在道路边上的两侧玩了起来,时不时还会有隔家的叔叔阿姨骑着自行车,从我们身边走过,时常还会叮嘱我们往边上走,小心不要受伤。玩累了我们就换一个,丢沙包,童年的生活,是无比快乐的。
“糖画,糖画”,听到这个声音,看到不远处,一个老爷爷出来卖糖画,我们都兴奋地跑过去,一人拿了一个糖画,美美地回家了,北京这座城,是我最放不下的。
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也长大了。因为上学的原因,我不得不离开我深爱的这座城,在外面的我,十分想念北京城。在外面的我,听不到早晨叫卖的声音,也不能和小朋友一起玩,也没有了我最爱的糖画。
当我再次回来时,胡同变小了,随从而来的是商楼大厦,当为我再次走进胡间,依旧感受到它对我的热情,让我久久难忘在高楼大厦下的胡间。变化大,但我依旧深爱这里,北京城是我的家,是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地方。它给我带来了一生最真诚的东西。
【点评】
故事通过北京话、北京邻里、北京糖画三个元素集中体现了这座城的“热情”,“城"的特征明确。我作为胡同里长大却被迫远行的孩子感念这座城市,人和城有关系,情感真实。但立意尚浅,叙事单薄,定为二类下。
8号文
一个人和一座城
(三类上30-31)
那是我误登上的一座孤岛,岛城里只有他一个人。
我将漂泊太久的小船靠在这座不知哪里冒出来的孤岛边,努力辨认卫星图上不曾出现的坐标。他举着长杆背着阳光向我喊:“什么人!”
好一番解释,他才邀请我进入他的“城"——他说这是一座城市,一个只有他一个人的城市。在不同砖色垒起来的小道上,什么都蒙着一层毒辣的烈日和清除不掉的沙砾。我们慢慢往前走。“果然是他的城,”我心下暗想,抹不平的泥面,竹竿劈成的架子,“好像都是他亲手建筑的。"
“丫头,饿了吧!”他很热情,仿佛几十年不再见过活人一般,“这么些年就我一个人凑合吃,你别介意!"他没骗我,从历史书上都罕见的杂粮饭和值得生物学家探究一次的“野菜”,我拿着竹子削成的扭折的筷子,却不知如何下手。
他也落下筷子,干脆将这城里唯一具有现代气息的东西拿起来给我讲解——相片。“我原本也是党干部嘞!"黝黑的皮肤中一口较白的却又松动好几颗的牙齿在光下反射着光,照得人刺眼。“后来啊,听说要派人去驻岛,守住咱国土的最边界。我一听,那叫热血沸腾啊!”他的眼里闪着希冀的光芒,“可你猜怎么着?我一来就后悔了。这真是片岛啊,这除了这一片沙子是真什么也没有啊。"他说罢又爱惜地抚摸了一下小饭桌——不知从哪里的木杆上劈下搭成的。“哎来都来了,再回去不得让人笑话嘛!”
“开始还有人来送送淡水和干粮,可国家也紧张啊,我有时就得自己想办法。"相片上是出发前,他和队友们的合照,我猜的,因为已然完全认不出了。“再后来,来的人也渐渐少了,我就自己种点儿植物,能长大最好,长不大也就算了。”他拿出一个缺了口的小白酒杯,倒上一点白水,洒在相片前的泥沙里。“没有酒,凑合吧。"
“说真的丫头,你知道没有时钟,没有信号,我怎么过日子吗?你看那。”我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是一面污迹斑斑的五星红旗,绑在一根长杆上。旗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南通客运资格证考试题目
- 吉首大学《家具设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首大学《插画设计B》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艺术学院《艺术概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艺术学院《曲式基础》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艺术学院《行草临摹与创作》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艺术学院《CG美宣图创作实践》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大众帕萨特购买协议书模板
- 引进外劳协议书范文模板范文
- 吉林艺术学院《节奏训练II》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PEP版五年级英语上册教案Unit 1 单元教案 5
- 中医内科学 消渴课件
- 体检中心理论知识考核试题与答案
- 燃气安全知识与应急管理培训课件
- 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经验课件
- 消防演练方案脚本
- 企业经营管理尽职合规免责事项清单
- 幼儿园健康课件ppt
- 2022年公交站台监理规划
- 大坝帷幕灌浆与充填灌浆施工方案
- 基础化学第1章-气体、溶液和胶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