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A 20007-2021 城市水系统综合规划技术规程_第1页
T-CECA 20007-2021 城市水系统综合规划技术规程_第2页
T-CECA 20007-2021 城市水系统综合规划技术规程_第3页
T-CECA 20007-2021 城市水系统综合规划技术规程_第4页
T-CECA 20007-2021 城市水系统综合规划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integratedurbanwatersystem城市水系统综合规划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integratedplanningof批准部门: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施行日期:2021年04月01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中设协字[2021]13号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关于发布团体标准《城市水系统综合规划技术规程》的公告会团体标准,编号为T/CECA20007—2021,自2021年4月12021年2月23日4根据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关于印发2019年度第一批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团体标准制修订及相关工作计划的通知》(中设协字[2019]101号文)要求,规程编制组结合国家重大水专项研究成果,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根据规划编制技术需求,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本规程共分六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系统方案、空间管控和统筹协调。附录包含城市水系统综合规划编本规程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负责管理,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水系统分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程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9号院本规程主编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本规程参编单位: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公司5朱安邦刘应明刘海燕祁祖尧6 1 23基本规定 4 43.2编制原则 43.3范围与期限 43.4主要内容 5 64.1水系布局与优化 64.2防洪与排涝安全 64.3水资源与供水 74.4水环境与污水处理 84.5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84.6水设施布局 9 5.1水域空间管控 5.3滨水空间管控 6.1区域协调 6.2设施共建共享 6.3规划间的协调 附录A城市水系统综合规划大纲内容 附录B规划编制基础资料 7 20 218 1 2 4 4 4 5 6 6 6 7 8 8 9 AppendixAOutlineofurbanwatersystemcomprehensive 9AppendixBBasicdataofplanningcompilation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 Listofquotedstandard Addition:Explanationprovisions 11.0.1为规范城市水系统综合规划编制工作,协调城市水系、供水、排水等涉水专项规划,促进城市水系统健康循环,特制定1.0.3城市水系统综合规划除应遵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2以水循环为基础、水安全为底线、水设施为载体、水管理为手段、水健康为目标的综合系统,涉及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的全过程,是城市范围内与水相关的资源、空间、设2.0.2城市水系统综合规划comprehensiveplanningofurban以规范城市水系统的开发与保护,研究城市水系统的发展与布局、统筹安排城市水系统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未来一通过不断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落、下渗、地面和地下径流的往复循环过程。社会循环指人类为了满足生活和生产需要,进行取水、净水、输配水、用水以及污水的收集、处理与排放,最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发展的条件下,水资源可持3一个特定区域内为维护生态环境不再恶化并逐渐改善所需要4化水空间、涵养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完善水设模型、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加强公众参与,提高成果的科5制期限保持一致,近、远期相结合,并兼顾城市远景发展的需要。涝安全、水资源与供水、水环境与污水处理、水生态保护与修64.1水系布局与优化4.1.1城市水系现状评估应结合国土空间规划,梳理包含河道、湖泊等在内的地表水体,从水文条件、连通情况、开发利用等方4.1.2城市水系布局优化应以水系现状和历史演变状况为基础,按照A.0.4条要求,保留自然水系,合理恢复具有重要价值的历4.1.3有条件的地区或城市,可采用蓝绿空间结合的形式,布置季节性排水水系和蓄滞空间,汇水范围超过2km²的宜布置河4.2防洪与排涝安全4.2.1城市防洪排涝现状评估应从排水体制、雨水排水分区、受纳水体、调蓄空间、堤防和管渠建设等方面开展,识别城市积4.2.2根据城市近远期发展目标和水功能区划,合理确定水安4.2.3城市防洪安全应结合流域防洪体系、水系格局及城市防1堤防、泄洪、蓄滞洪等工程设施体系,确定设施的规模7水资源量、供水设施与用水状况进行分析,明确主要问题及8况、污水设施建设等方面开展,明确水环境质量风险及问题4制定溢流污染治理措施,提出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94.5.2根据城市现状情况及发展需求,确定水生态保护与修复4.5.3城市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应整合水生态功能和空间分布,划定不同水生态重要性等级的区域、廊道和斑块,并提出水生态4.5.4城市建设时宜保持原有生态岸线,并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对渠化河道进行生态修复,重塑健康自然生态岸线,营造4.5.5临水空间和滨水空间宜采取下列绿色生态开发方式,保1采取低影响开发的方式,维持城市开发前后的自然水文2优先采用湿塘、湿地、植被缓冲带、生物滞留设施等生态措施。4.5.6滨水绿化和景观打造要结合水功能区划,滨水植物物种4.5.7对于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文化功能的水系,水景观建设4.6水设施布局4.6.1各类涉水设施的规划建设,应注重专业间的协调与统一,4.6.2防洪排涝设施布局应结合流域防洪体系和水系格局,确定防洪堤建设标准,明确蓄滞洪区、排涝设施、调蓄设施、调蓄4.6.3供水设施布局应结合区域水资源配置,明确城市供水系50513(2016年版)的规定,单边宽度不宜小于4m。5.3.2城市蓝线外的非建设用地,应依据汇水范围确定管控空间。具有生态功能的非建设用地应明确加强保护的措施要求,农业用地应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减少面源污染,不应堆放有5.3.3滨水空间内宜优先布置文化娱乐、商业服务、体育活动、5.3.4滨水空间开发利用应延续传统空间肌理,体现城市特色风貌。5.4涉水设施管控5.4.1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应划定水源地保护区,并按照5.4.2新建城市集中供水厂建筑红线外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的规定,设置不少于10m的绿化隔离带,主要净水构筑物应设置监控设施。5.4.3新建污水处理厂防护距离应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确定,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前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的规定设置防护距离。易对周边环境产生5.4.4以广场、绿地作为城市雨洪调蓄空间时,该类空间不应规划、城市排水(防涝)规划、城市防洪规划、城市水系规划6.3.2城市水系统综合规划应协调城市涉水规划与绿附录A城市水系统综合规划大纲内容A.0.1城市水系统综合规划应对城市概况进行综述,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工程地质、经济社会、上位规划和A.0.2城市水系统综合规划的总则部分应包括规划原则、规划A.0.3城市水系统综合规划应进行如下现状分析:1水系与水生态现状,包括现状水系构成、基本概况、历2供水与水资源现状,包括水资源现状、供水设施状况、3雨水与水安全现状,包括排水体制、雨水设施、内涝点、4污水与水环境现状,包括污水场站设施、污水管网、处5分析城市水系统主要问题及成因。A.0.4城市水系统综合规划应对水系空间布局进行规划,并包1分析水生态要素,识别重要生态空间布局,计算生态需2梳理各地表水体,分析水系形成机理与空间布局特征,研究水系与城市建设的相互关系,分析水系在流域、在城市空间3优化水系格局,提出城市水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整治的方式,结合水系滨水空间利用和水功能区划,提出水系岸线的形式。A.0.6城市水系统综合规划应优化配置水资源,并包括以下A.0.8城市水系统综合规划应协调水设施布局,并包括以下A.0.10城市水系统综合规划应有规划实施保障措施,明确规附录B规划编制基础资料3水系资料:规划区现状水系名称、位置、岸线、水深、4水资源资料:包括城市水资源总量(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量、水资源利用量(不同使用类型)等相关资料。排入情况、合流制管道溢流情况、其他主要工业企业的排污9相关规划资料:包括城市总体规划、江河流域防洪规划、10其他资料:包括水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和流域状况、桥梁B.0.3确有必要时,应开展专门的监测和调查。引用标准名录城市水系统综合规划技术规程《城市水系统综合规划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是城市 24 25 3.1目标定位 3.2编制原则 263.3范围与期限 273.4主要内容 4.1水系布局与优化 294.2防洪与排涝安全 294.3水资源与供水 304.4水环境与污水处理 324.5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334.6水设施布局 34 5.1水域空间管控 355.2临水空间管控 355.3滨水空间管控 365.4涉水设施管控 36 6.1区域协调 6.2设施共建共享 386.3规划间的协调 381.0.1本条阐述了本规程编制的宗旨,给出了编制依据。为了落实国家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做好城市水系统综合规划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编制本规程。1.0.2本条给出了规程适用范围为设市城市的水系统综合规划,规模较大且系统复杂的县级城市也可参照执行。本规程按照城市水系统综合规划编制的技术需求和工作流程,强调水系统综合规划对涉水空间和设施的管控,以及不同涉水专业间的衔接协调。1.0.3明确了城市水系统综合规划除执行本规程外,还应满足国家颁布的其他规范的规定,如《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城标准。本标准第2.0.4条引自现行标准《水资源术语》GB/T30943,第2.0.5条术语引自现行标准《城市水系50513(2016年版),2.0.6条术语,引自《城市蓝线管理办法》(涝)水位划定。3.1.1本条明确了编制规划的目的意义。城市水系统综合规划是遵循新时期治水思路,系统构建城市水生态空间,协调城市建设用地和涉水设施布局的综合性规划。本规程中水安全主要指城市排水防涝和防洪安全,水环境指水体的水质状况,水系统良性循环涵盖了涉水的多个方面,是水系统规划的最终目标。3.1.2城市水系统综合规划是实施新时期总体战略的重要手段,是宏观整体层面对水系统和水设施布局的总体把控与统筹协调。3.1.3本条规定了城市水系统综合规划的战略定位,是城市涉水专业的综合性专项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专项规划之一,城市水系统综合规划是城乡规划序列中涉水专项规划的有机整合,是编制城市供水规划、排水与污水处理规划、排水(雨水)防涝规划、水系规划等涉水专项规划的依据,应起到统领其3.2.1城市水系统综合规划要尊重水的科学原理和历史发展规律,遵循问题导向的原则,按照“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基本准则,针对城市特点确定城市水资源、水3.2.2城市水系统综合规划应把水资源承载力、水生态空间、水环境容量等强制性内容作为刚性约束,同时在规划指标、设施3.2.4城市水系统综合规划应体现生态优先,宜加强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按照“节能减排、资源节约”的原则对资源化3.4.2本条规定了编写城市水系置性条件,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4.1水系布局与优化1分析水系形成机理与空间布局特征,研究水系与城市建设的相互关系,分析城市发展与水系变迁的历史进程,分析水系2从水文条件、水系连通情况、水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稳定性、水系利用情况、岸线情况等方面对城市河湖水系进行评估与4.1.2本条是关于水系格局的要求。河湖水系空间布局应尽可能尊重自然规律,即历史水系的还原及其与城市功能的结合,现状水系的保留是水系空间布局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按照水的流动性和水系完整性的原则,进行水系的修复,并保持不低于现状4.1.3道路两侧有用地条件的,可以采用蓝绿空间结合的方式,行雨洪水的调蓄,减少排水管渠等灰色设施的建设。水系密度因降雨强度和地形坡度的不同而不同,重庆市河道管理条例要求禁止填堵、封盖集水面积超过2km²的河道,建议超过2km²的汇4.2防洪与排涝安全4.2.1本条是关于防洪排涝安全现状评估的相关规定。防洪排涝评估可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对现状防洪防潮堤、蓄滞洪区、雨水管网、调蓄空间、强排设施的标准及能力进行评估与分析;亦可借助模型评估等手段,识别城市内涝点、易涝区,明确风险等1城市防洪排涝规划目标应结合城市的近远期发展及建设规模、城市的空间布局、流域层面的水安全保障等要求,在满足2城市防涝标准依据住建部门关于城市内涝防治的相关标4.2.3本条是关于城市防洪规划相关内容的编制要求。城市防洪体系的建设应与流域防洪规划相结合,按城市防洪标准及河湖水系防洪标准落实设施建设要求,并结合蓄滞洪区管理、暴雨与洪水预警预报、超设计标准暴雨和超设计标准洪水应急措施、防洪设施安全保障及行泄通道保护等非工程性措施,保护城市排水4.2.4本条是关于城市排涝规划相关内容的编制要求。1城市内涝安全不仅要保障设计标准内的城市排水安全,合理布局雨水管渠设施,还应结合超设计标准时的内涝防治,统筹布局雨水调蓄空间、雨水调蓄设施,预留超标雨2超标雨水行泄通道主要包括天然的城市地表漫流通道、沟渠、河湖水系、开敞空间以及其他承担地表排水功能的主次干3雨水调蓄空间及调蓄设施主要包括湖泊、坑塘、公园绿4.3水资源与供水4.3.1本条是关于城市水资源与供水分析评估的相关规定。1在进行城市水资源分析评估时应详细调查统计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象及地下水位动态监测等资料,调查统计地表水源、地下水源和其他水源等供水工程的数量和供水能力,核算城市水资源总量,并掌握各类水资源近年水质情况、水质变化趋2从水循环规律与参数分析、开发利用程度、开发利用水平与效率等方面开展水资源调查评价,摸清水资源和可利用水资源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变化趋势,客观反映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3在经济社会资料收集整理和用水调查统计的基础上,从现状用水方式、用水水平、用水程度及用水效率等方面,对供水设施及用水情况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为规划方案制定提供可靠4.3.2本条是关于城市水资源与供水发展目标的相关规定。在现状用水调查和各部门、各行业用水定额、用水效率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水资源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科学技术水平、水价等因素的综合分析,研究确定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率等宏观调配指标,明确不同地区的合理用水4.3.3本条是对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及城市发展的相关规定。1在考虑技术经济、水质状况、对生态环境影响等因素的基础上,合理预测不同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下的可供水量,并进2以水资源可利用量为控制上限,明确各水资源计算分区相应的余缺水量、时空分布,合理确定工业、城市及农业灌溉的发展规模、结构与布局。在水资源紧缺地区,要根据水资源条件和承载力分析,确定缺水程度、缺水性质及缺水原因等,并提出4.3.4本条是对水资源供需分析及配置工作的相关规定,该处水资源指可利用水资源,包括已实施的外调水资源,非常规水源1结合城市发展趋势,按照水资源分区,区别河道内及河道外用水,分城镇和农村,按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三大类进行2结合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以及各类用户对水质的不同需4.4.2本条是对城市水环境与污水系统建设标准的一般规定。治理的中长期目标,核算各流域、湖泊的水环境容量及纳污能5,德国为4,美国一般为1.5~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给出5.1水域空间管控5.1.2水域控制线划定要结合水系空间特点,实现对水系本身5.1.3水域控制线内的水域空间相比较临水空间和滨水空间来说,执行最严格的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规定,禁止在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建设妨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倾倒垃圾、渣土,从事影响河势稳定、危害河岸堤防安全和其他妨碍河道行洪的活动。在洪泛区、蓄滞洪区内建设非防洪建设项目,应当就洪水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建设项目对防能产生的影响作出评价,编制洪水影响评价报告,提出防御5.2临水空间管控5.2.1该条对临水空间的提法是原创性的,指水域控制线到城市蓝线的空间范围。城市蓝线与绿线的划定通常存在交叉,从蓝线和绿线划定的目的上来说,位于水系滨水缓冲区的绿地,宜划入蓝线范围,同时又可以作为城市的绿线进行管控。蓝线的控制要求和管制策略,参照城市蓝线管理办法执行,并结合水系自身5.2.2依据《城市水系规划规范》GB50513(2016年版)第5.2.2条中“水生态保护范围内的水体,不得安排对水生态保护有不利影响的其他功能”。从生态系统性和空间完整性的角度,尤其为了保护生物物种迁徙的需要,以生态功能为主的滨水空间,应保留与其他生态空间之间的生态联通廊道,以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