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贸易距离对我国跨境电商出口的影响实证分析摘要在国际贸易领域,互联网使得传统贸易所涉及的复杂的交易程序、高交易成本有所改变,跨境电子商务的出现降低了交易成本。与传统的国际贸易相比,跨境电子商务具有明显的优势,跨空间壁垒更少,产品信息的跨境传输更加便捷,受贸易保护的影响较小。本文为了进一步研究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将跨境电商和传统贸易相比,从贸易距离的角度出发——分为地理距离、制度距离、技术距离、文化距离,研究贸易距离对我国跨境电商出口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互联网是否能弱化还是增强贸易距离的影响。本文通过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跨境电商能够一定程度上弱化地理距离、制度距离、文化距离的负面影响,但是会增强技术距离的负面影响。最后本文从实证结果出发给政府和企业提出了改善贸易政策的相关建议,以适应新形势下跨境电商的发展。关键词:贸易距离、跨境电商、传统贸易、引力模型、互联网目录第一部分毕业论文(设计)TOC\o"1-3"\h\u1 绪论 11.1 研究背景及现实意义 11.1.1研究背景 11.1.2研究的现实意义 1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2.1 研究内容 21.2.2 研究方法 31.3 本文的创新点 32 贸易距离与跨境电商出口:文献综述 42.1 引力模型与国际贸易的相关研究 42.2 贸易距离的相关研究 42.2.1 地理距离 42.2.2 制度距离 42.2.3 技术距离 52.2.4 文化距离 52.3 跨境电商与贸易距离的相关研究 52.4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63 贸易距离与贸易出口:机理分析 73.1 地理距离与贸易出口 73.2 制度距离与贸易出口 73.3 技术距离与贸易出口 73.4 文化距离与贸易出口 84 贸易距离与中国跨境电商出口实证分析 94.1 贸易距离的测定 94.1.1 地理距离的测定方法 94.1.2 制度距离的测定方法 94.1.3 技术距离的测定方法 94.1.4 文化距离的测定方法 104.2 模型设计 104.3 变量与数据 114.3.1 被解释变量 114.3.2 核心解释变量 114.3.3 其他控制变量 124.4 实证分析 124.4.1 描述性统计 124.4.2 变量的平稳性分析 134.4.3 基本模型回归分析 134.4.4 稳健性检验——替换变量 145 结论、政策启示与未来展望 155.1 结论 155.2 政策启示 175.3 未来展望 18绪论研究背景及现实意义1.1.1研究背景从20世纪末,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开始逐步发展,从提供在线信息展示、交易撮合等单纯信息服务发展成集在线支付、交易、物流、通关等于一体的供应链全流程电子化在线交易平台。跨境电子商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贸易成本、提高了商品对外流通的效率,同时也会影响文化融合和经济融合的进程。与传统贸易不同的是,跨境电子商务能够利用数据和数字技术获得比较优势,数字技术提高了数字网络的效率,形成了快速发展的数字基础设施,“可数字化”服务获得了发展;同时,数字技术的发展也大大降低了通信和交易成本,减少了空间距离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制约作用,创造了贸易发展的新方式,扩大了跨境交易的服务范围种类;再者,跨境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货物贸易的结构,跨境电子商务削减了贸易成本,也提高了时间敏感型商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目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仍处于前期发展阶段,针对跨境电子商务的实证研究也在起步阶段,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和传统贸易对比的视角,以制度距离、文化距离、地理距离、技术距离四个维度来探讨贸易距离对跨境电商出口的影响,并且探讨互联网是否会弱化或增强贸易距离对贸易出口的影响。1.1.2研究的现实意义本研究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首先是企业层面,本文对制度距离、文化距离、地理距离、技术距离不同层面的测算可以为跨境电商企业和跨境电商平台提供考量贸易风险提供决策角度,也能够提供重要的贸易潜力信息,帮助企业在跨境电商出口中追求自己的理性利益、提高企业在跨境电商贸易中的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是国家层面,本文对于贸易距离与跨境电商的关系提供了机理性的分析,这能为当前跨境电商出口中出现的贸易问题提供有关距离视野的因素分析,能够给政府提供更好地制定宏观贸易政策的思路,来应对新贸易模式下产生的贸易摩擦,帮助政府发挥主动能动性,从科学的角度为市场提供更好的跨境电商贸易环境。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主要分为五大部分,分别由绪论、文献综述、理论机制分析、实证分析、结论和建议构成: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论述贸易距离与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并介绍了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简要介绍了本文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和研究架构。第二部分:文献综述。主要对贸易引力模型与国际贸易、贸易距离、跨境电商与贸易距离等文献资料进行分类、梳理、整合,并以此为基础对不同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奠定本篇文章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理论机制分析。这一部分对贸易距离对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进行理论层面阐释。根据理论分析,推导出制度距离、文化距离、地理距离和技术距离对跨境电商出口规模的影响,为下一部分实证研究奠定研究基础。第四部分:实证分析。这一部分是本文的核心组成部分,这一部分旨在借助引力模型进行分析,实证研究和传统贸易相比,贸易距离对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的影响。在贸易距离方面,将分别考虑制度距离、文化距离、地理距离、技术距离。通过选择合适的指标和数据,对各项贸易距离分别构建变量,建立相应的实证研究模型。将传统贸易出口和跨境电商出口对比,研究互联网是否会弱化或增强贸易距离对贸易出口的影响。第五部分:结论和建议。基于以上的研究,本文将总结不同贸易距离对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的影响,以及和传统贸易相比,跨境电商新贸易形式受贸易距离的影响如何变化。最后,本文将对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提出应对不同贸易距离的政策以及建议,帮助政府制定宏观政策助力跨境电商的发展,也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提供思路来改善企业对外发展策略。研究方法本文章主要应用了以下三种方法:第一种是文献综述法。本研究是在国内外大量相关贸易距离和跨境电子商务的研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此通过充足的理论基础和实证基础来确定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第二种是理论分析法。本文通过对地理距离、制度距离、技术距离、文化距离对于中国传统贸易出口和跨境电商出口的影响进行机理分析。第三者是实证分析法。本文以扩展型引力模型为基础,分别引入地理距离、制度距离、技术距离、文化距离构建模型,利用2017-2018年的108个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对本文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的创新点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两个创新点:一方面,目前国内外对跨境电商的实证研究较少,而本研究将在前人研究国际贸易的基础上,运用引力模型,研究不同贸易距离对跨境电商出口的影响,并探究不同贸易距离对跨境电商新贸易模式和传统贸易模式的不同影响。本篇研究丰富了目前针对跨境电商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形式。另一方面,前人在运用引力模型研究跨境电商出口时,较集中地研究了地理距离对跨境电商出口的影响,而本研究将从更丰富的贸易距离角度入手,细分不同贸易距离给跨境电商出口和传统贸易出口带来的影响,将更加全面地考察贸易距离和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的关系。并且将跨境电商出口和传统贸易对比,考察不同贸易距离的影响是否有所削弱或增强。
贸易距离与跨境电商出口:文献综述引力模型与国际贸易的相关研究JiePan(2020)基于扩展型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印度和中国双边货物进口贸易的潜力和扩张空间,研究得出中印双方属于开拓性业务关系,并为进一步释放中印双边贸易潜力提出了一些建议。姜传秀(2016)引用了2002年至2004年中国和德国的面板数据,通过算出两国之间进行贸易的可能性量化值,进而研究可能影响两国进行双边贸易的促进条件。吴沁(2016)在原有的引力模型上进行进一步拓展,采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不仅从总量角度,也从行业角度,对影响贸易潜力因素进行深度测算。贸易距离的相关研究地理距离韩会朝(2015)通过研究发现地理因素及文化因素促进了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和完善,从反方向来看,全球生产网络的不断发展也能够促进地理因素和文化因素和贸易量之间的深刻联系。赵一成、杨文柯(2020)在进行有关地理距离的实证分析过程中,采用了固定效应泊松极大似然估计模型,他们认为分工的及时性和协作的有效性更能促进新国际分工的推进,而地理距离对新国际分工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强,新国际分工也逐步呈现区域化特征。制度距离Greif&Tabellini(2012)通过研究中国制度和欧洲制度的不同,发现中国社群内部存在的道德规范会对中国社会产生一定的控制力和约束作用,非正式制度实际上会对社会有更强的影响;而和中国社会不同的是,欧洲社会是以城市作为一种社群形式,在欧洲道德规范作用相对不强,欧洲社会也更倾向于正式制度的管控,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规模效应也更加明显。王咪(2020)引入贸易发展“硬环境”以及“软环境”要素,研究结果表明基础设施、政府效率层面制度距离对贸易发展存在正向影响效应,而腐败程度、自由贸易自由层面制度酒里对贸易发展存在负向影响效应,新国际分工也逐步呈现区域化特征。技术距离孙浦阳(2015)通过引用异质性贸易理论,研究了上游外资自由化与技术距离影响下游企业出口的微观机制。邱立成(2017)基于技术距离视角,引入了企业研发行为维度和研发投入维度,深入研究了外资进入是否会对企业的研发与创新产生影响,结果表明,外资进入所产生的对企业创新的刺激作用取决于企业和前沿技术的技术距离。张海玲(2019)前后运用Tobit模型和Probit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检验结果发现当企业和前言的技术距离越小的时候,环境规制对企业就有更为显著的激励效用。李婧、杨修(2019)通过研究技术距离与我国高科技产品规模的关系,发现技术距离能够显著促进我国高科技产品的进出口规模。文化距离Lankhuizen和Groot(2016)的研究发现国际贸易与文化距离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存在:在较近的文化水平下,文化距离会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当文化距离差异过大时,反而会限制国际贸易的发展。彭继增、徐洁(2020)采用了文化五维度理论,通过建立随机前沿贸易引力模型,来探究文化距离是否会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研究结果表明文化距离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均存在限制作用,相比于出口贸易,对进口贸易的影响更大。跨境电商与贸易距离的相关研究常鑫、司传煜(2019)基于扩展型引力模型,构建关于贸易距离、跨境电商和贸易流量之间关系的基础模型进行实证,他认为跨境电商模式的不断发展能直接推动两国之间的贸易增长,并研究得出贸易距离和贸易流量间呈负相关系,跨境电商能够有效削弱贸易距离效应从而刺激贸易增长,而且跨境电商对贸易距离效应的削弱作用存在门槛效应。马述忠、房超、张洪胜(2019)基于跨境电商物流数据和传统贸易出口数据的研究表明,与传统贸易出口相比,跨境电商出口受地理距离的负面影响较小,且贸易伙伴国互联网的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地理距离的负面影响,促进跨境电商出口的增长;地理距离的负面影响以及互联网的弱化作用同样会作用与跨境电商企业出口的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而且二者的作用对于大、中型规模的跨境电商企业而言更加明显。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近年来已有大量的学者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研究地理、文化、政治等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并为如何打破对外贸易中的各种距离限制提出了合理建议。最近几年,跨境电商迅速发展,互联网在国际贸易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国际市场新环境中,国际贸易形式也在发生着深刻地变化,但是目前对跨境电商和国际贸易的实证研究较少,较少学者研究贸易距离对跨境电商的影响、研究在互联网的影响下,贸易距离和贸易环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国内相关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大部分实证研究均发现了跨境电商贸易中地理距离限制作用弱化这一现象,但鲜有文献更进一步地探讨贸易距离限制作用为何会弱化或增强。因此本研究期望在已有学者研究基础之上,探讨贸易距离与跨境电商的关系,研究在跨境电商创造新环境下地理距离、文化距离、制度距离、技术距离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贸易距离与贸易出口:机理分析地理距离与贸易出口跨界电商贸易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信息搜集费用,信息扭曲度在跨境电商交易中大幅降低,但跨境电商仍会受到地理距离带来影响。和传统国际贸易的大批量运输方式相比,跨境电商主要采用邮政、快递等小批量运输方式,跨境电商的平均运输成本会相对更高。与传统贸易相比,消费者在互联网平台上购物时,会更加在乎快递运输时长、快递费用等,消费会偏好地理距离相近的商家。因此,跨境电商可能比传统贸易更易受到地理距离的直接影响。跨境电商弱化还是增强地理距离的影响是需要进一步验证的问题。制度距离与贸易出口制度距离的存在会让贸易双方花费更高的成本去解决交易过程中的交易风险、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国家之间较小的制度距离有利于在法律或商业方面达成双方的共识,从而能够减少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履行成本。制度距离不可避免地会对跨境电子商务产生影响。一方面,跨境电商在互联网发展的基础上构建了商业平台,互联网的便利性会减少贸易双方的沟通成本、信息搜寻成本,合同推动过程中的线下活动转为线上活动,也会一定程度上减少合同履行成本;另一方面,电子商务带来了新问题的出现:网络制度的不统一性,各国的互联网发展水平不一致,会导致网络制度距离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影响双边贸易的发展。和传统贸易相比,制度距离对跨境电商出口的限制作用会削弱还是增强有待进一步确定。技术距离与贸易出口首先,技术距离存在学习效应。一方面,当技术距离较大的时候,技术落后的国家为了获得先进技术会通过扩大进口的方式来获得先进技术的外溢效应,技术先进国家为了保持技术方面的比较优势,会选择限制出口来保护其先进技术。另一方面,从企业角度出发,技术距离越大表明两国间企业的技术水平差距越大,技术落后国家的企业可能会因为对技术、知识的吸受能力有限。综合来看,技术距离的学习效应有不同方面的影响作用,可能会促进双边贸易的发展,也可能抑制双边贸易的发展。其次,技术距离存在壁垒效应。技术先进的国家和技术落后的国家在产品技术含量方面难以达成一致,进而技术距离的存在会抑制双边贸易的达成。最后,技术距离存在互补效应。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两国间技术差异会导致两国间的相对工资水平和相对生产率差异,相对生产率的差异会促进两国间国际贸易的达成。另一方面,由于技术落后国家的产品价格更低,技术先进的国家可能选择大量进口技术水平落后国家的产品,从而将更多资源用于本国新的研发和创新。综合来看,互补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双边贸易的达成。文化距离与贸易出口从比较优势理论来看,文化距离会使得两国相似类型产品的生产工艺、产品特点、产品质量等方面存在差异,产品的异质性会影响消费者偏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购买需求。从贸易成本和贸易需求两方面看文化距离过大,会使得搜寻信息、协商与决策、契约、监督与执行等交易成本增加。根据需求相似理论,两个国家文化差异越小,则两个国家对文化相关产品的消费习惯和偏好就越相似,有利于促进两国贸易总量的增加。和传统贸易相比,跨境电商基于互联网平台推动贸易的发展,互联网给双方提供了更便利的沟通平台和更多元的信息搜寻途径,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文化距离、提升文化认知水平,而文化距离对跨境电商的影响也是具有两面性的,文化距离对跨境电商的综合影响是有待确定的。
贸易距离与中国跨境电商出口实证分析贸易距离的测定地理距离的测定方法一般地,学术界多以国家或地区的首都(首府)与被考查国家或地区的首都(首府)之间的地理距离进行表示。在本文则是贸易国与中国首都北京之间的距离测算。本文数据来自CEPII的GeoDist数据库。制度距离的测定方法本文按照世界治理指数(WorldGovernanceIndicators)的划分方法,将国家制度划分为控制腐败、法治、政府效能、话语权和问责制、管制质量、话语权和问责制等六个维度,这六个维度指数汇总可以得到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制度量化值,制度量化值I越大,则表面该国或地区的制度越完善,效率越高效。本文借鉴万伦来、高翔(2014)的方法,对所得的制度距离作了取绝对值与相对数处理,最终确立的制度距离测算公式为:I在此式中,IDjt表示t年份中国大陆与j国家(地区)的制度距离。Ijt表示j国家(地区)t年份的制度量化值,技术距离的测定方法专利申请量是技术创新能力最直接的体现,国内外学者在使用专利数据分析技术距离时,主要采取国际专利分类号IPC标准,该类方法也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采纳。为准确反映国家层面上不同技术领域的影响,本文采取PATSNAP专利数据库收录的专利申请量作为衡量技术距离的测度指标,具体计算方法如下:tecℎdis其中,k表示不同技术领域;n表示技术领域分类数;Pik表示中国在k类技术领域的专利比重;Pj文化距离的测定方法根据国家文化维度的划分——六个维度:权力距离指数、个人主义、男子主义、不确定性规避、长期导向、放纵,Kogut和Singh(1998)提出了测算文化距离的指数KSI,被学者广泛引用。綦建红(2012)在KSI的基础上,改进了文化距离的计算公式,即:CulD其中,CulDij表示中国与其他的文化距离,Ikjt表示国家j在t时期第k个维度的得分,I模型设计本文计量模型建立在研究贸易领域的引力模型的基础之上,并对其进行拓展。引力模型假设双边贸易与贸易伙伴国的经济总量成正比,与双边地理距离成反比。为了研究地理距离、制度距离、技术距离、文化距离对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的影响,本文在贸易引力基础上引进新的解释变量,扩展后的模型为:lnlnlnlnQi表示中国对i国的出口贸易额,分为跨境电商出口和一般贸易出口,geo_disti表示中国与i国之间的地理距离,sys_disti表示中国与i国之间的制度距离,tecℎ_disti表示中国与i国之间的技术距离,cul此模型用来检验贸易距离——地理距离、文化距离、制度距离和技术距离是否对跨境电商出口和传统贸易出口存在负面影响。变量与数据本文将选择2017-2018年的108个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分别测得地理距离、文化距离、制度距离和技术距离对传统贸易出口和跨境电商出口的影响。被解释变量Qij表示中国对i国的出口贸易额,分为跨境电商出口和传统贸易出口。Qi跨境电商出口贸易数据:本文使用的跨境电商出口数据来自深圳市顺友物流有限公司。目前能够获取到2017-2018年的订单数据。传统贸易出口数据:本文所使用的传统贸易出口数据来自UNComtrade数据库。本研究为了合理比较跨境电商出口量和传统贸易出口量,将传统贸易中与跨境电商相关类别的商品筛选出来,分类别进行加总,得到传统贸易中和跨境电商相关类别的出口量。核心解释变量地理距离geo_disti:本文用贸易国与中国首都北京之间的距离测算。所使用的数据来自CEPII的GeoDi制度距离sys_distsysIjt表示j国家(地区)t年份的制度量化值,Iℎt技术距离tecℎ_tecℎPik表示中国在k类技术领域的专利比重;Pjk表示j国家在k类技术领域的专利比重;文化距离cul_cul本文所使用的文化维度指数来自Hofstede官网,中国和相关国家的建立年数来自中国外交部网站。最后文化距离将根据公式算出。其他控制变量GDP值: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来自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共同语言:Comlang,贸易伙伴国官方语言包括中文则为1,否则为0。变量数据来自CEPII的GeoDist、Gravity数据库自由贸易协定:fta,贸易伙伴国与我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则为1,否则为0。变量数据来自CEPII的GeoDist、Gravity数据库。实证分析描述性统计变量平均数中值标准差观测值Q32.4996621.582910.9029102216Q26.1001513.835051.4738835216geo_7321.85225031.531231.415216sys0.4632860.5621770.238489216tecℎ0.3219820.4078731.104216cul2.4925803.0892471.753759216GDP35100.5029543.5019721.42216Comlang0.0120.0430.219216fta0.0560.0610.229216根据上表可以知道各项贸易距离的基本情况,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实证分析。变量的平稳性分析变量名称ADF检验结论检验形式Pln(d,0,0)0.000平稳ln(d,0,0)0.000平稳ln(d,0,0)0.000平稳ln(d,0,0)0.0025平稳ln(d,0,0)0.000平稳注:检验形式括号内的内容分别为:截距项、时间趋势项和ADF检验滞后阶数。因为文化距离和地理距离为非时间序列数据,则不参与平稳性检验。根据ADF平稳性检验结果可知,本研究所采用的变量是平稳的,能够有效避免实证过程中“伪回归”问题的出现,能够使后文的实证分析根据合理性。基本模型回归分析跨境电商出口金额传统电商出口金额解释变量回归结果一回归结果二回归结果三回归结果四回归结果五回归结果六回归结果七回归结果八ln-0.336-0.487**ln0.306-0.0267*ln-1.325**-0.365*ln-1.102*-1.645**ln0.699**1.442**0.699**0.725**0.356*0.298*0.372*0.492*Comlang0.901*0.813**0.854*0.793***0.815**0.804*0.742**0.946*fta0.0683**0.0485**-0.03400.0512*0.3210.453**0.241*0.152**N216216216216216216216216 R0.8040.7640.8020.7510.7770.7710.7040.814列(1)、列(2)、列(3)、列(4)、可以得到贸易距离与跨境电商出口的关系。这四个回归模型分别以地理距离、制度距离、技术距离、文化距离为核心解释变量,并引入了GDP、Comlang、fta其他控制变量。根据回归结果可以看到,地理距离、技术距离、文化距离的估计系数为负,制度距离的估计系数为正,但是地理距离、制度距离的估计系数不显著。列(5)、列(6)、列(7)、列(8)可以得到贸易距离与传统贸易出口的关系,分别以地理距离、制度距离、技术距离、文化距离为核心解释变量,通过回归结果可以看到,地理距离、制度距离、技术距离、文化距离的估计系数均为负,且均是显著的。将跨境电商出口和传统贸易出口的回归结果进行对比:首先,从地理距离角度来看,传统贸易出口下,地理距离变量显著为负;在跨境电商出口下,地理距离变量估计系数不显著,这说明地理距离对跨境电商出口的影响不够显著,说明跨境电商贸易形式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地理距离对我国出口贸易的负面影响。其次,从制度距离角度来看,传统贸易出口下,制度距离变量显著为负,但是系数较小,意味着制度距离对我国传统贸易的负面影响较小;在跨境电商出口下,制度距离变量呈现出不显著的结果,这说明制度距离对我国跨境电商出口影响不够显著,互联网一定程度上能够弱化制度距离对我国出口贸易的负面影响。再者,从技术距离角度来看,传统贸易出口下,技术距离变量估计系数显著为负;在跨境电商出口下,技术距离变量估计系数也显著为负,但是跨境电商出口下的估计系数大于传统贸易出口下的估计系数,这说明跨境电商贸易形式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技术距离对我国出口贸易的负面影响,跨境电商出口比传统贸易出口更容易受到技术距离的负面影响。最后,从文化距离角度来看,传统贸易出口下,文化距离变量估计系数显著为负;在跨境电商出口下,文化距离变量估计系数也显著为负,但是跨境电商出口下估计系数小于传统贸易出口下的估计系数,这说明跨境电商仍然会受到文化距离的负面影响,但是互联网能够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文化距离对我国出口贸易的负面影响。稳健性检验——替换变量本文的核心解释变量是地理距离、文化距离、制度距离和技术距离。本文通过替换地理距离、文化距离、制度距离和技术距离的测算方式,来进行稳健性检验。地理距离的测算将考虑各大城市人口比重的加权平均距离,数据来源是GeoDist数据库。文化距离的测算方式将考虑文化维度六个维度加权加总后的差值绝对值。制度距离的测算将考虑全球治理指数六个维度加权加总后的差值绝对值,技术距离的测算将考虑两国间专利数的差值绝对值。跨境电商出口金额传统电商出口金额解释变量回归结果一回归结果二回归结果三回归结果四回归结果五回归结果六回归结果七回归结果八ln-0.232-0.592**ln0.215-0.006*ln-1.513*-0.271**ln-1.253*-1.721*ln0.709*1.534**0.572**0.816**0.471***0.321*0.416*0.391*Comlang0.721*0.669*0.6920.537**0.572**0.671**0.691*0.872**fta0.0521**0.0281**-0.04200.0439*0.1610.391*0.179*0.108*N216216216216216216216216 R0.8420.8610.7610.9010.7810.7280.8050.821根据替换变量后的回归结果可知,地理距离、制度距离、技术距离、文化距离四个变量的正负号、显著性和前文基础回归结果一致。由此可得,本研究的实证分析结果是稳健的。
结论、政策启示与未来展望结论本文以我国相关出口数据、贸易距离数据为样本,通过平稳性分析、一般回归模型、稳健性检验的方法,实证研究了和传统贸易出口相比,不同贸易距离效应对跨境电商出口的影响,结果如下:(1)跨境电商一定程度上能够突破地理距离的限制。根据地理距离的实证结果可知,地理距离对传统贸易出口存在显著负面影响,而地理距离对跨境电商出口的影响不够显著。这说明在我国出口贸易中,跨境电商一定程度上可以弱化地理距离的负面影响,跨境电商新出口形式一定程度上能够突破地理距离的限制。这可能是因为通过互联网构建贸易一体化平台,国家间能够利用互联网推动贸易的达成,并减少沟通成本、信息搜集成本、合同签订成本等贸易成本。(2)跨境电商一定程度上能够突破制度距离的限制。根据制度距离的实证结果可知,制度距离对传统贸易出口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而制度距离对跨境电商出口的影响是不显著的。这说明制度距离在贸易出口中的影响作用较小,跨境电商一定程度上也能削弱制度距离的负面影响。这可能是因为在传统贸易下,一国的制度水平会较大程度上影响该国的经济水平和经济政策,两国间的制度差异会限制两国贸易的达成,而在互联网平台,国家间遵循了相对一致的国际商务准则,跨境电商有助于打破国家间制度距离的限制。(3)和传统贸易相比,跨境电商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技术距离的负面影响。根据技术距离的实证结果可知,技术距离对传统贸易出口和跨境电商出口均存在显著负面影响,说明两国之间的技术差距越大,越对我国贸易出口有限制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和传统贸易相比,跨境电商受技术距离的负面影响更大。这可能是因为目前全球范围内的跨境电商在起步阶段,各国的互联网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落后的互联网技术会限制跨境电商的发展,在跨境电商出口过程中存在较多技术方面的限制。因此在现阶段,互联网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技术距离对我国出口贸易的负面影响。(4)跨境电商一定程度上能够弱化文化距离的限制。根据文化距离的实证结果可知,文化距离对传统贸易出口和跨境电商出口均存在显著负面影响,说明我国和其他国家的文化差异越大,越会限制我国的贸易出口。但和传统贸易相比,跨境电商的文化距离估计系数绝对值更小,说明传统贸易比跨境电商受到更大的文化距离的限制,互联网能够减少文化距离对我国出口贸易的负面影响。这可能是因为互联网给各国提供了更广泛的文化展示平台和途径,人们能够通过互联网了解别国的文化,进而加深对别国文化的理解,能够促进国家间文化距离的缩小,从而助力于国家间对外贸易的发展。综合来看,在四种贸易距离中,现阶段跨境电商能够突破地理距离、制度距离的限制,能够弱化文化距离的限制,但是跨境电商增强了技术距离的负面影响。政策启示随着互联网的不断进步,我国的跨境电子商务不断发展、革新,在国际贸易中也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2019年全球新冠疫情爆发,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跨境电子商务能够帮助突破或弱化贸易距离的限制。在全球范围内,中国是跨境电子商务领域领先发展的国家,为了进一步促进跨境电商的发展,本文从贸易距离的角度出发,研究和传统贸易相比,贸易距离对我国跨境电商出口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分别从地理距离、制度距离、技术距离、文化距离四个方面来考察对跨境电商出口和传统贸易出口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跨境电商能够突破地理距离、制度距离的限制,能够弱化文化距离的消极影响,但是增强了技术距离的消极影响。从政府层面来看,政府应该意识到互联网对贸易距离的弱化作用,重视“互联网+对外贸易”的发展战略,通过制定有关跨境电子商务的政策来推动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促进互联网和对外贸易的融合。政府应该出台更完善的贸易出口服务机制、帮助完善贸易网络流程机制,为跨境电商的发展保驾护航,也有利于进一步突破贸易距离的限制。新冠疫情的爆发,给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政府应该把握时代发展动向和需求,积极改革相关政策,帮助我国跨境电商平台、跨境电商企业积极转型并成为时代引领者。从企业层面来看,企业不仅应该关注当前互联网对制度距离、地理距离和文化距离负面影响的突破或弱化,也应该意识到互联网对技术距离负面影响的增强。企业应该积极顺应全球贸易发展动向,结合国情与行情,实现转型以适应跨境电商的发展,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拓展外贸新发展渠道并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以应对贸易形式的发展。未来展望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新国际形势下跨境电商的地位日益重要,国家和企业都应该重视跨境电商新贸易形式的发展。传统贸易相比,跨境电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弱化了地理距离、制度距离、文化距离的影响,但跨境电商仍然受到技术距离的限制。为了更好地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国家应该帮助构建更完善的网络贸易平台,鼓励企业转型进行跨境电商出口,企业也应该不断改革发展路径进行商业贸易。本文希望能够从不同贸易距离的角度给国家和企业提供新的贸易发展思路。鼓励政府和企业能够在时代新时期把握外贸形式发展动向,不断突破贸易距离的限制,实现国家间、企业间实现更高效率和更高回报率的贸易合作。
参考文献[1]马述忠,房超,张洪胜.跨境电商能否突破地理距离的限制[J].财贸经济,2019,40(08):116-131.[2]赵旭明,杨晓涵.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对我国对外贸易模式转型影响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6(08):75-77.[3]常鑫,司传煜.跨境电商对贸易距离效应的影响——基于“一带一路”区域的实证[J].商业经济研究,2019(10):123-126.[4]罗来军,罗雨泽,刘畅,SaileshsinghGunessee.基于引力模型重新推导的双边国际贸易检验[J].世界经济,2014,37(12):67-94.[5]张海玲.技术距离、环境规制与企业创新[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9(02):147-156.[6]李婧,杨修.技术距离对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的影响[J].中国科技论坛,2019(10):43-51.[7]孙浦阳,蒋为,陈惟.外资自由化、技术距离与中国企业出口——基于上下游产业关联视角[J].管理世界,2015(11):53-69.[8]高翔.文化、地理与制度三重距离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理论与实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9]张慧敏,刘洪钟.政治距离、文化差异与中国的对外贸易[J].国际经贸探索,2020,36(01):33-52.[10]周经,张利敏.制度距离、强效制度环境与中国跨国企业对外投资模式选择[J].国际贸易问题,2014(11):99-108.[11]黄新飞,舒元,徐裕敏.制度距离与跨国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13,48(09):4-16.[12]熊名宁,汪涛,赵鹏,王魁,刘秀君.文化距离如何影响跨国战略联盟的形成——基于交易成本视角的解释[J].南开管理评论,2020,23(05):145-158.[13]王晨钟,施炳展.基于改进的引力模型解析我国外贸发展的动因变化[J].世界经济研究,2012(03):53-57+88.[14]徐康宁,王剑.要素禀赋、地理因素与新国际分工[J].中国社会科学,2006(06):65-77+204-205.[15]韩会朝,徐康宁.地理、文化与贸易增长[J].经济学动态,2015(09):33-40.[16]赵一成,杨文珂.地理异质性、技术进步与新国际分工[J].科学学研究,2021,39(03):451-462.[17]张哲,梁玥,李卉.中国和中亚五国的贸易效应分析——基于拓展的贸易引力模型[J].商场现代化,2020(22):78-80.[18]陈婷婷.“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东盟各国跨境电商发展潜力测度——基于二阶段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J].商业经济研究,2020(22):80-83.[19]邱立成,康茂楠,刘灿雷.外资进入、技术距离与企业研发创新[J].国际贸易问题,2017(09):142-148+152-153.[20]丁天豪.基于引力模型的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测度及贸易增长效应分析[D].浙江工业大学,2017.[21]彭继增,张思娟,徐浩.文化距离对中国进出口贸易效率的影响——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J].统计与决策,2020,36(17):86-90.[22]王咪.基础设施、制度距离与贸易发展[D].浙江大学,2020.[23]许家云,周绍杰,胡鞍钢.制度距离、相邻效应与双边贸易——基于“一带一路”国家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7,43(01):75-85.[24]潘安,魏龙.制度距离对中国稀土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18个国家和地区贸易数据的引力模型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3(04):96-104.[25]杨青.中国与“海丝”沿线国家双边贸易:三重距离视野的分析与实证[D].浙江大学,2016.[26]毕燕茹,师博.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潜力测算及分析——贸易互补性指数与引力模型研究[J].亚太经济,2010(03):47-51.[27]张亚斌.“一带一路”投资便利化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选择——基于跨国面板数据及投资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6(09):165-176.[28]田晖,蒋辰春.国家文化距离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基于31个国家和地区贸易数据的引力模型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2(03):45-52.[29]BedassaTadesseandRogerWhite.Culturaldistanceasadeterminantofbilateraltradeflows:doimmigrantscountertheeffectofculturaldifferences?[J].AppliedEconomicsLetters,2010,17(2):147-152.[29]HenriL.F.DeGrootetal.TheInstitutionalDeterminantsofBilateralTradePatterns[J].Kyklos,2004,57(1):103-123.[30]MiaojieYu.Trade,democracy,andthegravityequation[J].JournalofDevelopmentEconomics,2009,91(2):289-300.[31]MinZhou.Intensificationofgeo-culturalhomophilyinglobaltrade:Evidencefromthegravitymodel[J].SocialScienceResearch,2010,40(1):193-209.[32]PaulD.Ellis.Pathstoforeignmarkets:Doesdistancetomarketaffectfirminternationalisation?[J].InternationalBusinessReview,2007,16(5):573-593.[33]RogerWhiteandBedassaTadesse.CulturalDistanceandtheUSImmigrant–TradeLink[J].WorldEconomy,2008,31(8):1078-1096.[34]BernardoS.BlumandAviGoldfarb.Doestheinternetdefythelawofgravity?[J].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2005,70(2):384-405.[35]CarlosOrúsandRaquelGurreaandSergioIbáñezSánchez.Theimpactofconsumers’positiveonlinerecommendationsontheomnichannelwebroomingexperience[J].SpanishJournalofMarketing-ESIC,2019,23(3):397-414.[36]GeorgeR.G.ClarkeandScottJ.Wallsten.HastheInternetIncreasedTrade?DevelopedandDevelopingCountryEvidence[J].EconomicInquiry,2006,44(3):465-484.[37]Anne-CéandliaDisdierandKeithHead.ThePuzzlingPersistenceoftheDistanceEffectonBilateralTrade[J].TheReviewofEconomicsandStatistics,2008,90(1):37-48.[38]GlennEllisonandSaraFisherEllison.Search,Obfuscation,andPriceElasticitiesontheInternet[J].Econometrica,2009,77(2):427-452.[39]BehzadSalmaniandParvizMohamadzadehandMaryamSaremi.InternetandInternationalTradeinServices[J].AsianJournalofResearchinBusinessEconomicsandManagement,2015,5(1):269-280.[40]RobinVis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子商务平台居间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包车租赁及导游解说服务合同
- 2025-2030年中国煤炭行业发展动态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液压、气压动力机械及元件制造市场发展现状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汽车洗涤泵行业十三五规划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水果种植行业运营状况与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快速消费品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导电纤维市场发展潜力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声卡市场发展状况规划研究报告
- 2025年度养老服务机构场地租赁合同及养老服务协议
- 2023版交安A、B、C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楼梯 栏杆 栏板(一)22J403-1
- 主题活动一《我调查》(教学实录)-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内蒙古版
- 2024-2025年粤教花城版七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 (正式版)JBT 106-2024 阀门的标志和涂装
- 金蝶云星辰初级考试题库
- 超高性能混凝土项目立项申请(参考模板)
- 电缆桥架招标文件范本(含技术规范书)
- 试车场各种道路施工方案设计
- 头颈部影像学表现(详细、全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