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诗歌的艺术风格_第1页
刘长卿诗歌的艺术风格_第2页
刘长卿诗歌的艺术风格_第3页
刘长卿诗歌的艺术风格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刘长卿诗歌的艺术风格(2)刘长卿诗歌的艺术风格

在刘长卿的笔下经常出现的是那些衰飒,萧条的景物。他善于用白描来塑造一个“清冷淡远”的艺术世界。他的白描炉火纯青出神入化。他善用淡素的笔触,在不经意中点染出一幅幅清冷淡远,凄凉孤寂的画图。比如“乱鸦投落日,疲马向空山”“寒潭映日月,秋雨上青苔”“孤云飞不定,落叶去无踪”“众岭猿啸立,空江人语响”“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山含秋色近,鸟度夕阳迟”“秋草通征骑,寒城背落晖”“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等等,诗人让这些寒山落日,秋雨苍苔,孤云落日,空林旧垒,孤雁哀猿,替他倾诉人生的凄楚,前途的黯淡,或者宣扬超生绝俗,忘却世事的禅理。

如以上所举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送灵彻上人》,既是其“含蓄蕴藉,兴在象外”的代表作品,也是其表现“清冷淡远”的典范之作。以上两篇更是其白描中的精品,其表现细微,清冷淡远,语言平白如话,情韵悠远,组成了一幅幅色彩谐美,意境深远的山水画幅,画中又能见到诗人的行动、个性与心境,这就是其白描技巧的高超了。像这样运用白描手法来表现其“清冷淡远”美学追求的句子诗篇确实不少。

刘长卿由于仕途不顺,心情难得晴朗,暗淡的心绪使出现在他诗中的景物都披上了一层凄清阴冷的色调。如以下的句子:“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润上春衣冷,声连暮角愁”“江树临洲晚,沙禽对水寒”“草色加湖绿,松声小雪寒”“犬吠寒烟里,鸦鸣夕照中”“向人寒烛静,带雨夜钟沉”“多雨茅檐夜,空洲草径春”“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等等,像这样的诗句在刘长卿的诗集中不胜枚举。像以下《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篇最能表现其“清冷”的艺术特色: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诗人通过对“荒村”“返照”“落叶”“古路”“寒山”“野桥”“雨”“涧水”“白云”等物象的描写,写出了他碧涧别墅的清冷,然后又通过“乱纷纷”的落叶,古路的“无行客”,“独见君”的一点安慰,还有雨断野桥的描写,都能从侧面描写其居住地的清冷氛围,写出诗人凄凉暗淡的心境,从而进一步表现出诗人对故友来访的惊喜之情。

淡远的意境和心情是刘长卿在其创作后期所孜孜以求的一种状态。他希望自己能够从混乱的时代黑暗的官场中彻底解脱出来,所以,在他后来的一些作品中,这种“淡远”一直绵绵不断在其诗中涌现出来。他的“淡远”和“清冷”的美学追求,是使他的诗名能在后来传之久远的主要原因。其淡闲悠远的句子很多,如以下:“水色淡如空,山光复相映”“沙鸥惊小吏,湖月上高枝”“棹发空江响,城孤落日晖”“孤烟向驿远,积雪去关长”“苍山隐暮雪,白鸟没寒流”“柳色孤城里,莺声细雨中”“春风吴草绿,古木剡山深”“寒云带飞雪,日暮雁门关”“沙鸥积暮雪,川日动寒晖”“向郭青山送,临池白鸟看”“水田秋雁下,山寺夜钟深”“风寒未度水,日暮更看山”“日暮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等等,通过以上这么多句子,我们不难看出,这种美学追求他用力甚深。他不是属于那种有“句”没“篇”的诗人,他在整首诗方面所表现的“淡远”同样十分出色,如以下的《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诗人对“莓苔”“履痕”“白云”“静渚”“春草”“闲门”“松色”“溪花”等意象的精心塑造使读者远远就感到一种闲淡的氛围。随着诗人想象的跳跃意脉的流动,读者也如诗人一样,走在那清新幽雅的山中,面对着这近乎远离人间的山中景色,忘却了世间的喧嚣烦恼。世界在诗人的笔下完全澄澈清灵。读者同诗人一样,都感受到禅机在不经意中了悟于心的悠远境界。刘长卿这首诗心境闲淡境界悠远,达到了“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言”的诗歌创作中的高深境界,不愧为刘诗中的名篇。

细密委婉是大历诗人的共同特色。但刘长卿较之其他诗人其特色更明显。在刘长卿的早期作品中,虽不乏慷慨悲怆,如其五古《从军六首》,七古《疲兵篇》等边塞诗,但随着时势的恶化,仕途的曲折,其在描写方面变得从细处着眼,注重描写中的密度。而在诗歌表达方面,特别是贬谪南巴后,其康慨之气顿衰,而哀怨之音陡增,显示出委婉的特点。

刘长卿的白描名声显著,这跟他敏锐的观察力有很大的关系。而敏锐观察力对其描写事物的细处大有帮助。刘长卿的咏物诗是其诗歌细密特色的最主要体现者。而这其中尤其是《龙门八咏》、《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和《湘中纪行十首》,特别是后者。如:赤沙湖“沙鸥积暮雪,川日动寒晖”;花石潭“水色淡如空,山光复相映”;石围峰“叠嶂入云多,孤峰去人远”;浮石濑“石横晚濑急,水落寒沙广”;横龙渡“乱声沙上石,倒影云中树。独见一扁舟,樵人往来渡”;云母溪“白发渐皎镜,清光媚渊沦”;洞山阳“空谷无处径,深山少落晖”;秋云岭“孤峰夕阳后,翠岭秋天外”;斑竹岩“寒山响易满,秋水影偏深”;湘妃庙“苔痕断珠履,草色带罗裙”。刘长卿能够捉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然后从细处着眼,把事物描绘得惟妙惟肖,而且又能把握事物的神韵所在,所以,在对事物的具体描写中,他做到了形神俱备,韵远情长,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刘长卿早期写过好多意志高扬的作品,随着时势的不断恶化,加之人生阅历的丰富,他的诗作在政治方面的表达变得越来越隐晦含蓄,如其在《按覆后归睦州赠苗侍御》中说:独醒空取笑,直道不容身。得罪风霜苦,全生天地仁。青山数行泪,沧海一穷鳞。……诗人只是像屈原一样,说明“众人皆醉我独醒”,说明自己要正道直行,没有过多的'勇气对社会黑暗进行控诉。尔后的一句,更见其妥协的一面。离他时代不远的高仲武说:“其‘得罪风霜苦,全生天地仁’,可谓伤而不怨,亦足以发挥风雅矣”。⑹即使是一些送别诗,刘长卿也写得极尽委婉。像《送张继司直适越》中的“万里江山去,孤舟百战心”“明月沧州路,归云不可寻”。足见其用语委婉。如以下的《送耿拾遗归上都》:若为天畔独归秦,对天看山欲暮春。穷海别离无限路,隔河征战几归人。长安万里传双泪,建德千峰寄一身。想到邮亭愁驻马,不堪西望见风尘。此诗伤春怨别,望阙忧时,哀惋悱恻,极尽委婉之妙。

四、整赡流畅工秀炼饰

刘长卿曾自诩为“五言长城”,这不是他随口而出的狂妄之言。薛雪在其《一瓢诗话》中说:“‘长城’之名,盖不徒然”。在刘长卿的诗歌中,写得最多就是五言,特别是五律。的确,刘长卿的五言在中唐诗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因为,他的五言属对精工,音节浏亮。但,不只如此,他的七律同样巧妙。只不过,对中唐初期,七律并不是十分成熟,加之创作数量也远少五言,所以,刘长卿当时也没有信心说自己是“七言长城”。虽然,对于刘长卿来说,他的七言远比不上他的五言来得多,但对于时代来说,他的七律的意义十分重大。他的七律严正整饬,节奏流畅。在诗歌史上有着重要的承前启后意义。他明代诗论家胡应麟说:“刘长卿‘地远心难达,天高谤已成’顾况‘六气铜浑转,三光玉律调’二作颇整赡,近老杜句格。大概中唐以后,稍厌精华,渐趋澹净,故五七言律清空流畅,时有可观”。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他诗歌的语言结构音节节奏方面,用“整赡流畅”来形容是一点也不为过的。相对于结构节奏上的“整赡流畅”,在语言风格方面,刘长卿则有“工秀炼饰”的特点。刘长卿注重语言的精工秀雅,沈德潜说:“七律至随州,工绝亦秀绝矣”。⑻而“炼饰”是相对于繁复来说的,是指语言精炼,警拔,从而做到语少意多,言简意丰。高仲武也曾说刘长卿诗“甚能炼饰”(《中兴间气集》)。

“整赡”是近体诗的要求,但纯粹的整赡却容易使诗歌陷入僵化、雕琢,板滞的境地。另个,诗歌要求流畅,其包括音节的流畅和意脉的流畅。所以,要做到整赡流畅之间的完全协调是件不容易的事。但,刘长卿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诗歌在保持整饬形式的同时,语音和意脉在其中得到很好的协调。他的律诗在具有“合式”结构中又能使意脉灵动飞闪,这是十分难得的。刘长卿的律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跟他的诗歌中的自然流畅是分不开的。

诗人在创作中充分利用诗歌结构和意象跳跃的特点,通过意脉在句中的流动,使整赡的句子随着诗人的想象而发展,读起来流畅自然,同时,诗的容量也得到扩大,而诗的节奏,如抑扬顿挫,又得到了加强,又因其语言工秀炼饰,使人浸意忘怀。他这样的诗歌很多,尤其是五律,如《过横山顾山人草堂》一诗,就具有这种特点:只有山相掩,谁言路尚通。人来千嶂外,犬吠百花中。细草香飘雨。垂杨闲卧风。却寻樵径去,惆怅绿溪东。此诗写顾山人草堂周围的景色。“山相掩”“千嶂外”以及尾联所言,足见其居所之幽深。而“百花”“细草”“飘雨”“垂杨”“樵径”“绿溪”等物象的描写,人们似乎步随诗人的脚印,走进了一幅幽深清秀的山水画幅。

此诗写诗人进山到出山的过程。首联写诗人进山十分不易,“谁言路尚通”从侧面说明了道路的曲折难走。中间两联则是对顾山人草堂的优美景色作了最充分的描绘。尾联写诗人寻路而不可得。首尾呼应,再写草堂的幽深。

这首诗的整赡主要体现在中间两联上。这也诗近体诗的要求。但诗中的联对得生动流畅,特别是颈联。“香飘雨”“闲卧风”写出了细草垂杨自在而悠闲的态势,两句状物形神俱备。本来细草和垂杨是静态的一般物象,说不上有什么特别,但是诗人用“香”和“闲”来修饰,一个表现了细草的气味,一个表现了垂杨的“心态”,使“杨”开始具有了人的特征,这样也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顾山人。到了“飘雨”和“卧风”,整首诗都飞动起来了。本来的原意应是飘雨中的细草风吹拂下的垂杨。但诗人通过把许多名词排列成一串意象,使它具有了动词的作用。本来“飘”和“卧”是作为修饰“雨”和“风”的形容词而存在的,但通过诗人的巧妙运用,它们恢复作为一个动词,但却是作为“草”和“杨”的谓语,从而使“草”更加生动,而“杨”更加具有了人的个性。把“杨”作为顾山人的喻体透纸欲出。

整首诗形成了物—人—物—人的交替进行,使诗歌的意象不断跳跃,同时通过诗人的行程变化,使诗歌的情节起伏跌宕,诗歌的节奏也随之变化不已,从而使各个句子之间的差异变成了一种冲击力,使它气势连贯而下,然而诗人又通过白描,使气势欲扬又止,使诗歌显得更加抑扬顿挫,更加富有诗意。诗人手法高超,使其诗歌自始至终都显得自然而流畅,浑然一体,几乎无迹可寻,达到了独至的境地。

诗人总是注重整体意境的营造。而研字炼句则是意境营造的一种重要途径。因为炼句锤字是唐诗炼意与谋篇其中的重要一环。杜甫的诗是历经千锤百炼而写出来的。他说“语不惊人死不休”,可见其用力甚勤在炼句锤字方面。刘长卿在这方面也不例外。在其诗作中,属对精工,隽语秀雅的句子很多,如以下:“白云留永日,黄叶减余年”“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流水通春谷,青山过板桥”“远岸谁家柳,孤烟何处村”“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